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企业建立党组织背景及预期效果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20-514407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9 15:36: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企业建立党组织背景及预期效果

企业建立党组织背景及预期效果

一、背景起因

(一)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

1.理论依据。现代政党政治学原理表明,在各类组织中依法设立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是由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性质决定的。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如果企业党建工作缺位,从政党执政规律的角度分析,不利于执政党维护与巩固自己的组织资源。如果党的工作范围和组织资源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重新整合与开发,客观上就等于放弃了非公企业这个新领域,就会有其他组织去影响和渗透,党就会失去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在企业中真正地得到贯彻落实,必然弱化党的组织建设。

2.现实依据。目前,攀枝花市95%的非公企业未建立党组织,党的方针政策在部分企业得不到很好的宣传贯彻执行,这些企业经营缺乏内在的制约和引导,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污染环境、侵犯职工权益、违法经营,过分追究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等情况容易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了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管理缺位或松散,致使部分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管理,实际成为“挂名”党员和“口袋”党员,党员意识日益淡薄,党员先进性逐渐丧失,在非公企业群众中产生极不良的影响。在调研中,约1/3的企业高管表示不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倾向于加入民盟、民进、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企业管理层的党派意识极大地限制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的渗透。因此,明确非公领域党组织的执政资源属性,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建的积极作用,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着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党建工作滞后于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速增加,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活跃市场经济,提高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非公企业4337个,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289个,规模以下非公企业4048个。2009年,攀枝花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57.07亿元,增速19.5%,位居全省第三,对全市GDP贡献率达56.6%。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1亿元,实现税收24.26亿元,同口径增长30.8%,占国税和地税税收收入的60%。相比之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目前建立党组织的企业211个,建党率为4.87%,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53个,建党率52.94%,规模以下非公企业58个,建党率仅为1.43%。党组织覆盖面不宽,加之非公企业特殊的经营模式和片面追求利益的特质,党组织作用发挥面临诸多难题,例如非公企业的决策权、管理权、分配权等各方面的支配权都掌握在决策层包括业主手中,党组织难以过问和干预;非公企业决策层社会政治文化、心理、态度差异较大,对企业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发挥理解不一,支持度不均衡;党员的社会流动性较大、雇佣思想较浓,不想、不愿亮明身份,这些问题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影响和牵制。[2]

(三)新时期非公企业科学发展亟待强化党组织作用发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攀枝花的非公企业大部分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攀钢的市场优势发展起来的,其经济结构单一,对资源的依存度高,对攀钢市场的依赖性大。投资雷同,重复投资严重,相互争资源、争市场,低水平同业竞争造成企业开工率不足,大多无法满负荷生产、经营。“专、精、特、新”企业不多,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定性产品,产品通用性差,市场半径小,缺乏竞争力,发展缓慢。[3]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市企业均将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冲击和阵痛,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企业必将被大量淘汰。企业的这种发展难题和转型困扰对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新的考验。非公企业现有党务干部素质能力不高、党建服务经济的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够,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建效益不明显等问题,相应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跳起摸高”和全市经济科学发展。

(1)预期效果。通过非公企业党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嵌入经济产业链条之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一是有利于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双赢。项目管理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把支持非公企业发展的人、财、物、技四大生产要素紧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单纯行政指挥无法比拟的经济社会效益,解决了党建经费紧张的问题,使业主支持、参与、满意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引导功能和监督功能,为企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有利于搭建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平台。通过不断让党组织去选项目、立项目、干项目、评项目、收获项目,让党组织有职有责有压力,清楚“干什么、怎么干”,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在解决具体问题上。评价有“硬标准”,考核有“硬指标”,把党建效益作为检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解决了党组织活动载体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培养。将项目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党性的主战场,党组织在项目实施中注重营造竞技氛围,激发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通过带领、参与、协调项目,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协调能力。项目一旦完成,党组织和企业要按绩效进行奖励,吸引更多党员自愿参与党建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能够有效改变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管理松懈、部分党员游离不定、不愿亮身份、不愿受监督等问题。

四是有利于提升非公企业党员队伍素质整体。项目管理法要求党员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能够给群众作表率,在思想觉悟上要高于一般员工、业务技能上要高于一般员工、工作业绩上要高于一般员工,如果不能做到这“三个高于”,党员就无法成为党建项目的牵头人,党员在实施党建项目的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号召员工共同推进党建项目。项目的长期实施,有利于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好中选优创造了条件。

第二篇: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经重点建设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超过700人,带动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3个专业的发展,建成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

(一)形成符合机电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和机电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二)建成北京和华北地区机电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专业实训基地的完善与建设,为地区和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训练和培养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条件,使得机电一体化职业培训与鉴定服务实现了规模化,可面向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三)共享型专业资源库将带动高职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电气控制与PLC、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修等7门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关键性课程。以7门核心课程网站为重点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使区域职业院校同类专业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四)辐射和带动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的建设,可以辐射到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充分共享。重点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良好的设备条件,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更好地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工作,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第三篇:预期效果最新版

预期效果:

前期调研:首先,课题项目实践团队通过对企业的深入调研,了解到了企业对于“两型基金”的关切点和着眼点,同时对建立“两项基金”课题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其次,我们通过深入居民社区进行走访调研(通过社区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有效地掌握了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对开展“两型基金”课题项目的态度,得到了各社会群体关于建立“两项基金”课题项目的批评、意见及建议。

政府:

政府通过设立“两型基金”有效地普及了“两型社会”的理念,同时深化了政府改革,创新了政府管理模式,使得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湖南省率先设立‘两型基金”,在湖南推广两型理念,倡导两型风尚,更好的促进“两型社会”发展,使湖南省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发展的模范省。

湖南省推广“两型基金”,鼓励、引导企业进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性发展。有利于湖南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湖南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

企业通过申请“两型基金”,践行“两型社会”理念,履行了关爱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满足了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了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践行“两型基金”项目过程中,企业能够自主地进行科学生产和技术创新,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企业通过运行“两型基金”这种能够促进“两型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项目,发挥了企业模范带头作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反响,传递了“正能量”,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社会:

“两型基金”课题项目的实践和“两型社会”的发展与推广能够为社会带来以下影响:

弘扬和培育加快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崇高风尚,形成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自然,绿色消费的生活习惯,推动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区域竞争力。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有利于全面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四篇:课题预期效果

预期成果

1、教师学科设计创新能力得到补充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教师有效教学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人格发展各方面得到体现。

3、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研究成果形成(论文专集、优秀教学案例专集、课堂实录专集等)。

课题预期成果

范家小学课题组 2005年3月

第五篇:活动预期效果

活动预期效果:

由于讲座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注意各个方面来使讲座达到最好效果,因此我们希望达到如下成效:

1.通过前期的宣传,许多同学来报名参加“学术淘金”系列讲座活动

2.讲座过程进行的温馨而顺利,同学们敢于质疑学术问题,教授能就其问题给出 满意回答

3.营造中大南校区的学术研讨氛围,为同学们广泛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同学们的学术精神,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丰富各院系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科多元化的发展

4.通过这次活动建立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同学们的创新与质疑精神,敢于就学术问题在此平台上与相关教授进行交流,深化同学们的相关学术知识,从而促进同学们的学术研究

5.活动规模较小,是有针对性的讲座,教授与同学们就其专业学术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相关的疑惑,引导同学们走向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推动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促进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

6.增强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的影响力,促进协会的发展,为以后协会举办各类活动积累经验

企业建立党组织背景及预期效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