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现状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及其现状
制作学生:孔露森 学号 22201333321015
5【内容摘要】
光纤通信符合了高速度、大容量、高保密等要求,但是,光纤通信能实际应用到人类传输信息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技术难关,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光纤通信才能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光源及传输介质、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来展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光缆 光有源器件 光无源器件 光纤通信系统
【正文】
光自身固有的优点注定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充当不可忽略的角色,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也越来越突出。
光纤通信是将要传送的图像、数据等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作为载波的光波频率比电波频率高得多,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又比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损耗低得多,因此相对于电缆通信或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将优点突出的光纤通信真正应用到人类生活中去,和很多技术一样,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
早期的光通信
光无处不在,这句话毫不夸张。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光传递信息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打手势是一种目视形式的光通信,在黑暗中不能进行。白天太阳充当这个传输系统的光源,太阳辐射携带发送者的信息传送给接收者,手的动作调制光波,人的眼睛充当检测器。
另外,3000多年前就有的烽火台,直到目前仍然使用的信号灯、旗语等都可以看作是原始形式的光通信。望远镜的出现则又极大地延长了这类目视形式的光通信的距离。
这类光通信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它们能够传输的容量极其有限。近代历史上,早在1880年,美国的贝尔(Bell)发明了“光电话”。这种光电话利用太阳光或弧光灯作光源,通过透镜把光束聚焦在送话器前的振动镜片上,使光强度随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话音对光强度的调制。在接收端,用抛物面反射镜把从大气传来的光束反射到硅光电池上,使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传送到受话器。
光电话并未能在人类生活中得到实际的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光源和传输介质。其所利用的自然光为非相干光,方向性不好,不易调制和传输;而以空气作为传输介质,损耗会很大,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又易受天气影响,通信极不稳定可靠。
如此看来,这种光电话并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然而,我们不得不说,光电话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证明了用光波作为载波传输信息是可行的,因此,把贝尔光电话称为现代光通信的雏形毫不过分。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输与交换量与日俱增,传统的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扩大通信容量,通信方式从中波、短波发展到微波、毫米波,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提高通通信载波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的。
继续提高频率,达到光波波段,光波是人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在微米级,而频率则为Hz数量级,这比常用的微波频率高~倍。如此看来,用光波作为载波进行通信,通信容量将大大超过传统通信方式。
要发展光通信,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寻找适用于光通信的光源和传输介质。1970年,光纤和激光器这两个科研成果同时问世,拉开了光纤通信的帷幕,所以我们把1970年称为光纤通信的“元年”。
光源
1960年,美国的梅曼(max.book118.coman)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它可以产生单色相干光,使高速信息的光调制成为可能。
和普通光相比,激光具有波谱宽度窄,方向性极好,亮度极高,以及频率和相位较一致的良好特性。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光,它的特性和无线电波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光载波。但是,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不容易耦合进光纤中传输,其耦合效率是极低的,因此需要研制小型化的激光光源。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器在低温(-200)或脉冲激励条件下工作的限制,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工作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其意义是重大的,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年,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约11.4年),外推寿命达到100万小时,完全满足实用化的要求。在这个期间,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3 的铟镓砷磷(InGaAsP)激光器,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55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使沉睡了80年的光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传输介质
大气
1961~1970年,人们主要研究利用大气传输光信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He-Ne激光器和激光器进行了大气激光通信试验。试验证明用承载信息的光波通过大气的传播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是可行的,但是大气传输光通信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
通信能力和质量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由于雨、雾、雪和大气灰尘的吸收和散射,光波能量衰减很大。例如,雨能造成30dB/km的衰减,浓雾衰减高达120dB/km。
大气的密度和温度很不均匀,造成折射率的变化,加上大气湍流的影响,光束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和抖动。因而通信的距离和稳定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实现“全天候”通信。
大气传输设备要求设在高处,收、发设备必须直线可见。这种地理条件使得大气传输通信的适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虽然,固体激光器(例如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发射光功率,延长了传输距离,使大气激光通信可以在江河两岸、海岛之间和某些特定场合使用,但是大气激光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没有解决。
为了克服气候对激光通信的影响,人们自然想到把激光束限制在特定的空间内传输。因而提出了透镜波导和反射镜波导的光波传输系统。透镜波导是在金属管内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透镜,每个透镜把经传输的光束会聚到下一个透镜而实现的。反射镜波导和透射镜波导相似,是用与光束传输方向成角的两个平行反射镜代替透镜而构成的。
这两种波导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首先,现场施工中校准和安装十分复杂;其次,为了防止地面活动对波导的影响,必须把波导深埋或选择在人车稀少的地区使用。
由于没有找到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对光通信的研究曾一度走入了低潮。
光纤
为了发展光通信技术,人们又考虑和尝试了各种传输介质,其中包括利用玻璃材料制成光导纤维来传输光信号,但是当时最好的光学玻璃材料的损耗在1000dB/km以上,这么高的传输损耗根本就无法用于通信。美籍华人高锟(max.book118.com)和霍克哈姆(max.book118.com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
1970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康宁 Corning 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dB/km的石英光纤。因此,光纤通信开始可以和同轴电缆通信竞争,世界各国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1972年,随着光纤制备工艺中的原材料提纯、制棒和拉丝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将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纤的衰减系数降至4dB/km。
197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光纤损耗降低到2.5dB/km。1974年降到了1.1dB/km。
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等单位将光纤损耗降低到0.47dB/km(波长1.2)。
在以后的10年中,1.55波长处的光纤损耗(如图2所示):1979年是20dB/km,1984年是0.157dB/km,1986年是0.154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
1976年,在进一步设法降低玻璃中的(氢氧根)含量时,发现光纤的衰减在长波max.book118.com低损耗窗口。
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系统采用GaAlAs激光器作为光源,多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速率为44.736Mbit/s、传输距离约10km,这一试验使光纤通信向实用化迈出了第一步。
1980年,原材料提纯和光纤制备工艺得到不断完善,从而加快了光纤的传输max.book118.com.55的进程。特别是制出了低衰减光纤,max.book118.com/km,已接近理论值。与此同时,为促进光纤通信系统的实用化,人们又及时地开发出适用于长波长的光源,即激光器、发光管和光检测器。应运而生的光纤成缆、光无源器件、性能测试及工程应用仪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都为光纤光缆作为新的通信传输媒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1年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将光纤通信技术大规模地推入商用。历经20余年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光纤通信速率已由1978年的45Mbit/s(例如美国MCI于1991年开通了Chicago至St.Louis全长275英里的4×10Gbit/s的商用光纤通信系统等)。
光纤通信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从宏观上来看,光纤通信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及光通信系统设备等三个部分。
光纤光缆
光纤本身所固有的优点及其技术的进步使其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媒介。
展示了北美消费的光缆较多,占了全球近25%,其次为欧洲全球光纤的消费额逐年增加,由此看出,光纤的市场需求量在增加,其应用越来越广。图4展示了单模、多模光纤的消费额总体在增加,单模光纤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多模光纤的应用则变得较为广泛。
光电子器件 光有源器件 光检测器
常见的光检测器包括:PN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目前的光检测器基本能满足了光纤传输的要求,在实际的光接收机中,光纤传来的信号及其微弱,有时只有1mW左右。为了得到较大的信号电流,人们希望灵敏度尽可能的高。
光电检测器工作时,电信号完全不延迟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否则光电检测器将不能工作。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超高速的传输对光电检测器的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光电检测器是在极其微弱的信号条件下工作的,而且它又处于光接收机的最前端,如果在光电变换过程中引入的噪声过大,则会使信噪比降低,影响重现原来的信号。因此,光电检测器的噪声要求很小。
另外,要求检测器的主要性能尽可能不受或者少受外界温度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光放大器
光放大器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省去传统的长途光纤传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光--随着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的改善,首先出现了法布里-泊罗型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接着开始了对行波式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纤拉曼放大器。80年代后期,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放大器脱颖而出,并很快达到实用水平,应用于越洋的长途光通信系统中。目前能用于光纤通信的光放大器主要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和掺稀土金属光纤放大器,特别是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倍受青睐。1985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首次研制成掺饵光纤,1989年以后掺饵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于光纤放大器的问世,在1990年到199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光纤系统的容量竟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而在1982年到1990年的8年时间里,光纤系统的容量才只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光放大器的作用和光纤传输容量的突飞猛进,为光纤通信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光纤通信系统工作在两个低损耗窗口:max.book118.com。选择不同的掺杂元素,可使放大器工作在不同窗口。掺饵光纤放大器工作在1.55窗口,该窗口光纤损耗系数比1.31窗口低(仅0.2dBkm)。已商用的EDFA噪声低,增益曲线好,放大器带宽大,与波分复用(WDM)系统兼容,泵浦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技术成熟,在现代长途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备受青睐。掺镨光纤放大器工作在1.31μm波段,已敷设的光纤90%都工作在这一窗口。PDFA对现有光通信线路的升级和扩容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研制出低噪声、高增益的PDFA,但是它的泵浦效率不高,工作性能不稳定,增益对温度敏感,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非线性的研制始于80年代,并在90年代初取得重大突破光纤拉曼放大器是利用光纤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受激拉曼散射效应产生的增益机理而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其优点是传输线路与放大线路同为光纤,因此,放大器与线路的耦合损耗小,噪声较低,增益稳定性较好。但需要很大的泵浦功率(数百毫瓦)和很长的光纤(数公里)。另外,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特性对光纤的偏振状态十分敏感。因此,光纤拉曼放大器目前还不能用于光纤通信
光无源器件
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纤通信向大容量、高速率发展的今天,光无源器件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在不断涌现,光无源器件正面临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光纤活动连接器
光纤(缆)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之间活动连接的光无源器件,它还具有将光纤与其他无源器件、光纤与有源器件、光纤与系统和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功能。在进一步提高光纤活动连接器性能的基础上,使其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进一步提高光纤活动连接器性能指标
目前的插入损耗范围在0.1dB~0.5dB,平均值为0.3dB,相对过高且变化范围大。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争取将平均值降到0.1dB以下,变化范围缩小至0.2dB左右。改变插针端面的几何形状是提高回波损耗的有效手段。可以预期,端面为平面形状的插针将会逐渐被淘汰,球面和斜球面的插针会同时存在,而且球面插针的需要量仍将占主要地位。此外,采用镀膜工艺等新的加工技术来提高回波损耗可以降低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并可提高两接器的一致性和互换性。
小型化
随着光纤接入网的发展,目前使用的连接器已显示出体积过大、价格太贵的缺点,因此小型化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发展方向。
光纤活动连接器小型化的一种方法是缩小单芯光纤连接器尺寸,开发小型化(SFF)的连接器,如瑞士Diamond公司的E-202_型连接器,美国朗讯公司的LC型连接器以及日本NTT公司的MU型连接器等,它们的插针直径只有1.25mm。
连接器小型化的另一种方法是开发适应带状光纤的多芯光纤连接器,即MT型系列光纤连接器。带状光缆具有可集成的优势,是今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光缆品种,它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密集度高;采用注塑成型,一致性好,适于大批量生产;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干线网、用户网和局域网的发展,带状光缆连接器将成为连接器发展的方向。
集成化
光纤活动器不仅仅只有连接功能,还具有其它功能,因此,集成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集成化的多功能产品,如外形与各种变换器一样的固定衰减器;既可作为FC型转换器,又可以对光的衰减量连续可调(0~25dB)的小型可变衰减器等。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集成化,不但增加了连接器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体高其它器件的密集度和可靠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方便。
固定连接器
固定连接器又称固定接头或接线子,它能够把两个光纤端面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永久性连接。固定接头的制作方法按其工作原理有熔接法、V形槽法、毛细管法、套管法等。
光纤熔接机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全自动、多功能方向发展;二是向小型化、简易化方向发展。目前普遍使用的全自动光纤熔接机设备笨重,价格昂贵。今后这一机型会朝着提高精度、降低成本、尤其是增加连接芯数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光纤应用领域的扩大及用户不同的需要,对光纤熔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因此,研制小型和超小型熔接机就成为第二个发展方向。同时致力于多芯光纤熔接机和保偏光纤熔接机的研究生产。
对于其它几种固定连接器而言,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指标上都落后于光纤熔接机所制作的固定接头。要想提高这几种接头的加工精度,研制更适合的匹配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目前许多厂家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此外,V形槽和毛细管结构比光纤熔接机更容易实现带状光纤与光波导阵列、光有源器件阵列的固定连接,可以从改善机械结构、光学透镜和匹配液入手,使这种连接得以实现。最后,为配合带状光缆的应用,多芯化的固定连接器也应大力发展。光衰减器
光衰减器是光通信中发展最早的无源器件之一,目前已形成了固定式、步进可调式、连续可调式及智能型光衰减器四种系列。
目前,光衰减器的市场越来越大。由于固定光衰减器具有价格低廉、性能稳定、使用简便等优点,所以市场需求比可变光衰减器大一些。而可变光衰减器由于其灵活性,市场需求仍稳步增长。
国外的光衰减器性能已达到高性能要求,目前国外的一些光学器件公司正在不断开发各种新型光衰减器,以求获得性能更高、体积更小、价格更适宜的实用化产品。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光衰减器将向着小型化、系列化、低价格的方向发展。此外,由于普通型光衰减器已相当成熟,所以今后的研究将侧重于其高性能方面。
为了避免器件的光反射引起光源的频率漂移和线路噪声,使受此影响较大的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在相应的线路中使用高回损衰减器。因此,高回损衰减器是衰减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此外,光衰减器还必须有更宽的温度使用范围和频谱范围及多更能等优良性能。
光波分复用器
光波分复用器(WDM)又称为光合波/分波器,它是对光波波长进行合成与分离的光无源器件,在解决光缆线路的扩容或复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前使用的光波分复用器主要是两波长的复用器,例如1310/1550nm主要用于通信线路,980/1550nm和1480/1550nm主要用于光纤放大器。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发展,多波长复用器的需求量正在增加,复用波长之间的间隔也在逐渐缩小。当波长之间的间隔为20nm时,一般称为粗波分复用器;波长之间的间隔为1~10nm时,一般称为密集波分复用器。因此,密集化、小型化、实用化、组件化是波分复用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源光耦合器
光耦合器的研制、开发及应用已经历了近四十年,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熔融拉锥型器件为主、波导器件逐渐发展的局面。随着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光纤CATV、局域网、光纤用户网以及用户接入网等的迅速发展,对光耦合器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
当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单模光纤耦合器的方法是熔融拉锥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由于光纤之间的耦合系数与波长有关,所以光传输波长发生变化时,耦合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即耦合比发生变化,一般它随波长的变化率为0.2%nm。所以宽带化是耦合器的一个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各种光纤网络用户数量剧增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大功率的光源,另一方面在不断增加耦合器路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附加损耗、减少器件体积,并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未来的光耦合器将是宽带的、集成化的、低损耗和易接入的器件,还应根据要实现多路数、小型化等。
光隔离器
隔离器是一种光单向传输的非互易器件,它对正向传输光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而对反向传输光有很大的衰减作用。
目前,光隔离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器件,如阵列光隔离器、小型化光隔离器,还有一些隔离器与WDM、Tap、GFF等滤波器混合的器件,这些器件都已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到目前为止,自由空间型、偏振相关型隔离器应用较多,主要用于有源器件的封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光隔离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高性能偏振无关在线型光隔离器、高性能偏振灵敏微型光隔离器以及多功能光隔离器。
随着光纤放大器、CATV网、光信息处理、Gbit/s级高速光纤通信及相干光通信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光隔离器也正向着高性能、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能、低价格方向发展未来的光隔离器很可能是一种微型化高性价比的集成器件。
光开关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和全光通信网的使用,各结点上的信号交换直接在光域中完成,这就需要光开关。由于这些结点上进行交换的光纤和波长数量很多,所以这种光开关应当是大端口数的矩阵开关。因此,光开关的矩阵化和小型化是光开关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今年来出现了能继承大规模矩阵阵列而又有良好性能的两种新型光开关,即微机械光开关(MEMS)和热光开关。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已经历了四代变更:
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是在1973~1976年研制成功的45Mbit/s、0.85多模光纤系统。其光纤损耗在0.85处为4dB/km,在1.06处为2dB/km,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寿命达到小时。此外组成系统的其他各个部分在性能上已基本满足要求。1978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的速率范围在50~100Mbit/s,中继距离为10km。
第二代光纤通信体统于1976~1982年研制成功,它可以传送中等码速的数字信号。其工作波长为1.30,损耗为0.5dB/km,色散的最小值近似为零。
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实用化的是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其工作波长为1.31,使用LD可传输140~600Mbit/s的高码速信号,中继距离达30~50km。
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目前还处在实验室研制阶段。其主要思想是将零色散波长移到1.55,这样可以使光纤损耗更低,色散为零。
目前,人们已经涉足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称之为光孤子通信系统。光孤子通信系统具有超长距离的传输能力,其应用潜力是巨大的。但是光孤子通信系统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要真正进入实用化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实际应用问题。
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
在国外光纤通信的研究起步不久,我国从1974年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并在几年之内就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80年代主要进行光纤通信系统的实用化攻关,完成了武汉市话中继实用化工程,武汉-荆州多模光缆34Mbit/s省内干线工程以及合肥-芜湖140Mbit/s单模光缆一级干线工程等,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大量建设,光缆逐渐取代电缆,并完成了“八纵八横”国家干线。这些干线主要是采用PDH140Mbit/s系统。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采用了SDH622Mbit/s和2.5Gbit/s系统。郑州-洛阳-开封的16×2.5Gbit/s和上海-南京的32×10Gbit/s的波分复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开发与投入商用等工作正在加速进行之中。此外,国产的光器件产品在国际市场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已具有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的综合实力。1982年建武汉市话中继光缆(0.85窗口、3.5dB/km,多模、8Mbit/s、13.5km),1988年建第一条国产设备长途直埋光缆兰州至武威工程(1.30窗口、1.2dB/km,多模、140Mb/s、286km),1989年起大量用单模光纤建线路。至202_年底,光缆总长度达125万公里(其中长途干线光缆28.6万公里,中国电信23万公里、中国联通5.6万公里),通达250多个地市,总用光纤约3000万公里。上述线路基本上是G.652单模光纤(只有京九光缆放了六根G.653光纤),且1995年前只开通1310nm窗口,1995年后才开通1550nm窗口。传输速率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从622Mb/s提升到2.5Gb/s。这两年新建线路用到10Gb/s,波分复用最高达32,总传输容量达320Gb/s(32×10Gb/s)。1999年开始较多使用G.655光纤。在光纤研制方面,我国对国际上现有的光纤类型都在跟踪研究并有了成果,武汉邮科院和长飞公司研制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已经实用。其他如色散补偿光纤、偏振保持光纤、掺饵光纤、数据光纤、塑料光纤等均能达到生产阶段。光有源器件的研制在掺饵光纤激光器、主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被动锁模光纤环形激光器、光纤光栅激光器、增益平坦EDFA、高增益低噪声EDFA、掺饵光纤均衡放大器、DFB-LD与EA型外调制器的集成器件等方面都有显著进展。
第二篇: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摘要:文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并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光纤通信,波分复用,光接入网,全光网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and then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WDM Optical Access Network,All-Optical Network
前言:1966年7月,出生于上海的英籍华人高锟(C.K.KA)博士提出:“只要设法降低玻璃纤维中的杂质,就能够获得能用于通信的传输损耗较低的光导纤维。”202_年这一成就获诺贝尔奖。
光纤通信技术是指把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波,以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将信息进行点对点发送的现代通信方式。
1.光纤通信的主要特点
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在光纤技术中,光纤可以容纳50000GHz 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带宽)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例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一般是使用密集波分复用等一些复杂的技术,以便解决通信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保证光纤宽带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率已经得到了2.5Gbps到10Gbps。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石英,其绝缘性好,抗腐蚀能力强。因此,光纤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电磁影响,也不会被人为释放的电磁所干扰,这就是石英这种通信材料的最大优势。除以上有点之外,光纤体积小、质量轻,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便于安装;光纤的制作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光纤的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由于光纤通信的优点很多,使其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宽。从以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把光纤通信技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850纳米波段的多模光波,到1310纳米多模光纤,1310纳米单模光纤,到再到1550纳米单模光纤,最后是长距离进行传输的光纤通信技术。还有可以有效节约有色金属;此外,还有光缆尺寸小,便于安装和运输等优点。
2光纤通信技术
随着通信发展的需要,各种光纤通信技术也相继出现。
复用技术。
光传输系统中,要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率,必须依靠多信道系统。常用的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空分复用(SDM)和码分复用(CDM)。它能几十倍上百倍地提高传输容量。
宽带放大器技术。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是WDM技术实用化的关键,它具有对偏振不敏感、无串扰、噪声接近量子噪声极限等优点。但是普通的EDFA放大带宽较窄,约有35nm(1530~1565nm),这就限制了能容纳的波长信道数。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带宽的方法有:(1)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EDFFA),它可实现75nm的放大带宽;(2)碲化物光纤放大器,它可实现76nm的放大带宽;(3)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EDFA组合起来,可放大带宽约80nm;(4)拉曼光纤放大器(RFA),它可在任何波长处提供增益,将拉曼放大器与EDFA结合起来,可放大带宽大于100nm。
色散补偿技术。对高速信道来说,在1550nm波段约18ps(mmokm)的色散将导致脉冲展宽而引起误码,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对采用常规光纤的10Gbit/s系统来说,色散限制仅仅为50km。因此,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④孤子WDM传输技术。超大容量传输系统中,色散是限制传输距离和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孤子传输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光纤本身的非线性来平衡光纤的色散,因而可以显着增加无中继传
输距离。孤子还有抗干扰能力强、能抑制极化模色散等优点。色散管理和孤子技术的结合,凸出了以往孤子只在长距离传输上具有的优势,继而向高速、、宽带长距离方向发展。
⑤光纤接入技术。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业务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不仅需要语音业务,而且高速数据、已得到用户青睐。这些业务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人部分更是关键。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只有带宽能力强的光纤接人才能将瓶颈打开,核心网和城域网的容量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光纤接入中极有优势的PON技术早就出现了,它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例如ATM、正在探索中的现代光纤通信技术还有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光网络的智能化、全光网络、光器件的集成化等等。
3.光纤通信的应用
广播电视网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广播电视领域,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载体,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光纤传输系统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传输过程中不会有中继引起的噪声,而影响信号质量,更不会因为接收时信号延时较大,而轻易受干扰。光纤传输系统具有这么多优势,已经成为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的链路,也是实现直播或两地传送最经常的电视传送方式。
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随着光纤在通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专用通信网也基本完成了从主干线到接入网向光纤过渡的过程。目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已经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为完善的专用通信网,其数据、语音、宽带等电信业务及电力生产通信保障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生产生活己离不开光纤通信网。现在,由于电力特殊光缆制造及工程设计技术已经成熟,特别是OPGW和ADSS技术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在国内电力特殊光缆通信中,特别是在大的输电工程长距离主干OPGW光缆线路中应用的作用更明显。
电信干线传输网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光通信产业发展,各大专业通信网急速扩展,对信号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信因其自身优势而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通信业务要求,而成为首选通信方式。目前,我国己建成以北京为中心向四面八方面各个方向辐射的长途干线光纤网,“八纵八横”全国光纤通信网已建成。八横八纵”1988年在原邮电部是“的主导下开始的建设的大容量光纤通信干线传输网工程项目,这个传输网覆盖全国省会以上城市,22条光缆干线,有总长达33000公里。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传输网络还会建设的更多。
4、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光纤到户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现在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惊人,因其带宽有限,终端体积不可能太大,显示屏幕受限等因素,人们依然追求陆能相对占优的固定终端,希望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户的魅力
在于它有极大的带宽,它是解决从互联网主干网到用户桌面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现象的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光纤到户的成本大大降低,不久可降到与DSL和HFC网相当,这使FITH的实用化成为可能。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络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网络结构简单,组网非常灵活,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WDM技术与光 以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在全球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时,光纤通信技术仍得到了一些发展。依照我国现行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模式,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必会代替一切其他的信息传送方式,而成为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主流技术,带领人类进入全光时代。
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随着近十多年通信业的大发展,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形成了涵盖PCVD、MCVD、VAD、OVD等多种生产工艺的企业群体。1988年以后,全球海底线缆都以光纤铺设。全球光缆系统总长度已逾10亿千米。202_年我国干线光缆已达38万千米含770万芯千米,超过1998年美国的拥有量。另外,专用网亦在各自建设纵横交叉的骨干网。截至202_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677万千米(合计:
1.5亿芯千米),平均每根光缆约22芯。今后光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单模光纤继续针对干线应用,优化其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性能;针对接入网,除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塑料光纤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结束语: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在全球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时,光纤通信技术仍得到了一些发展。依照我国现行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模式,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必会代替一切其他的信息传送方式,而成为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主流技术,带领人类进入全光时代。
参考文献:
[1]裘庆生.浅析我国光纤通信发展现状及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_(12).[2]刘海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信息,202_(31).[3]白建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_(3).[4]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2_(8).[5]赵兴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电力系统通信,202_(11).[6]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_(2。)
第三篇:光纤通信技术
浅谈光纤通信
摘要:光纤通信不仅可以应用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也可以在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发挥作用,进行工业监测、控制,现在在军事上也被广泛应用,基于各领域对信息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一条完整的光纤链路除受光纤本身质量影响外,还取决于光纤链路现场的施工工艺和环境。本文探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和它以光纤链路为基础的现场测试。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特点 现状 发展趋势 光纤链路
0引言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1光纤通信技术
自上世纪光纤通信技术在全球问世以来,整个的信息通讯领域发生了本质的、革命性的变革,光纤通信技术以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以光纤硬件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因为信息传输频带比较宽,所以它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达到了高速率和大容量,且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还有抗电磁干扰和不易串音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备受通信领域专业人士青睐,发展也异常迅猛。
光纤通信技术作为在实际运用中相当有前途的一种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化通信非常重要的支柱。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变为当今信息社会中各种多样且复杂的信息的主要传输媒介,并深刻的、广泛的改变了信息网架构的整体面貌,以现代信息社会最坚实的通信基础的身份,向世人展现了其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2光纤通信的特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目前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目前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
十、甚至上百公里。
(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
(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
(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
(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
(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8)质地脆,机械强度差。
(9)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
(10)分路、耦合不灵活。
(11)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
(12)有供电困难问题。
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
3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研究
(1)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是信息传输技术的一个崭新的尝试,它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高速化信息传输,满足了广大民众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主要由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和用户接入两部分组成。其中后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即FTTH(意思是光纤到户),作为光纤宽带接入的最后环节,负责完成全光接入的重要任务,基于光纤宽带的相关特性,为通信接收端的用户提供了所需的不受限制的带宽资源。
(2)光纤通信技术中的波分复用技术。即WDM,充分利用了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优势,获得了大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技术基于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等情况出发,把光纤的低损耗窗口规划为许多个单独的通信管道,并在发送端设置了波分复用器,将波长不同的信号集合到一起送入单根光纤中,再进行信息的传输,而接收端的波分复用器把这些承载着多种不同信号的、波长不同的光载波再进行分离。
4不断发展的光纤通信技术
(1)光接入网通信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现存技术上的接入网依旧是双绞线铜线的连接,仍然是原始的、落后的模拟系统,而网络中的光接入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了全数字化的,且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网络。
光接入网通信技术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有:最大程度的使维护费用得到降低,故障率得到明显下降;可以用于新设备的开发和新收入的不断增加;与本地网络相结合,达到减少节点数目和扩大覆盖面范围的目的;通过光网络的建立,为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另外,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光纤本身的一些优势特点。
(2)光纤通信技术中光传输与交换技术的融合一光接入网通信技术的后延。基于上述光接入网通讯技术的成熟发展,网络的核心架构己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并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着,在交换和传输两方面来讲也都早已进行了好几代的更新。光接入网技术和光输与交换技术的融合技术,前者较后者在技术应用上有了一些技术上改进,从而也就提高了全网的往前的进一步有效发展,但此项技术相对来讲仍不成熟。
(3)新一代的光纤在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G.652单模光纤已经在长距离且超高速的传送网络发展中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缺点,新一代光纤的研发己成为当今务实之需,它也构成了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普遍需求的干线网和城域网的背景下,基于不同的发展需要,己经发展出了两种新一代光纤一非零色散光纤和全波光纤。
4光纤通信链路的现场测试
4.1光纤链路现场测试的目的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是安装和维护光纤网络的必要部分,是确保电缆支持网络协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遵循特定的标准检测光纤系统连接的质量,减少故障因素以及存在故障时找出光纤的故障点,从而进一步查找故障原因。
4.2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
目前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分为两大类:光纤系统标准和应用系统标准。(1)光纤系统标准:光纤系统标准是独立于应用的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对于不同光纤系统,它的测试极限值是不固定的,它是基于电缆长度、适配器和接合点的可变标准。目前大多数光纤链路现场测试使用这种标准。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北美地区的EIA/TIA—568—B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11801标准等。(2)光纤应用系统标准:光纤应用系统标准是基于安装光纤的特定应用的光纤链路现场测试标准。每种不同的光纤系统的测试标准是固定的。常用的光纤应用系统有:100BASE—FX、1000BASE—SX等。
4.3光纤链路现场测试过程
对于光纤系统需要保证的是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应足够大,由于光纤传输数据时使用的是光信号,因此它不产生磁场,也就不会受到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不需要对NEXT等参数进行测试,所以光纤系统的测试不同于铜导线系统的测试。
在光纤的应用中,光纤本身的种类很多,但光纤及其系统的基本测试参数大致都是相同的。在光纤链路现场测试中,主要是对光纤的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进行测试。光纤的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波长、传输速率、传
输容量、传输距离、信号质量等有着重大影响。但由于光纤的色散、截止波长、模场直径、基带响应、数值孔径、有效面积、微弯敏感性等特性不受安装方法的有害影响,它们应由光纤制造厂家进行测试,不需进行现场测试。
在EIA/TIA—568—B中规定光纤通信链路现场测试所需的单一性能参数为链路损失(衰减)。
(1)光功率的测试:对光纤工程最基本的测试是在EIA的FOTP-95标准中定义的光功率测试,它确定了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的强度,还是损失测试的基础。测试时把光功率计放在光纤的一端,把光源放在光纤的另一端。
(2)光学连通性的测试:光纤系统的光学连通性表示光纤系统传输光功率的能力。光纤系统的光学连通性是对光纤系统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光纤系统的光学连通性进行测试是基本的测试之一。通过在光纤系统的一端连接光源,在另一端连接光功率计,通过检测到的输出光功率可以确定光纤系统的光学连通性。当输出端测到的光功率与输入端实际输入的光功率的比值小于一定的数值时,则认为这条链路光学不连通。进行光学连通性的测试时,通常是把红色激光或者其他可见光注入光纤,并在光纤的末端监视光的输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断裂或其他的不连续点,在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就会下降或者根本没有光输出。
(3)光功率损失测试:光功率损失这一通用于光纤领域的术语代表了光纤链路的衰减。衰减是光纤链路的一个重要的传输参数,它的单位是分贝(dB)。它表明了光纤链路对光能的传输损耗(传导特性),其对光纤质量的评定和确定光纤系统的中继距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平均光功率延光纤长度方向成指数规律减少。在一根光纤网线中,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存在的衰减越大,两者间可能传输的最大距离就越短。衰减对所有种类的网线系统在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上都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因为光纤传输中不存在串扰、EMI、RFI等问题,所以光纤传输对衰减的反应特别敏感。
(4)光纤链路预算(OLB):光纤链路预算是网络和应用中允许的最大信号损失量,这个值是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和国际标准规定的损失量计算出来的。一条完整的光纤链路包括光纤、连接器和熔接点,所以在计算光纤链路最大损失极限时,要把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光纤通信链路中光能损耗的起因是由光纤本身的损耗、连接器产生的损耗和熔接点产生的损耗三部分组成的。但由于光纤的长度、接头和熔接点数目的不定,造成光纤链路的测试标准不像双绞线那样是固定的,因此对每一条光纤链路测试的标准都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出。
虽然目前光通信的容量已经非常大,但仍有大量应用能力闲置,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信息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并会超过现在的网络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努力研究更加先进的光传输手段。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光通信一定会有更加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2_.(4).[2]何淑贞,王晓梅.光通信技术的新飞跃[J].网络电信.202_.(2).[3]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_.4.[4]李超.浅谈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沿海企业与科技.202_.7.
第四篇: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 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光纤通信的几种关键技术及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光纤通信现状出路
【引言】光纤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光纤的概述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缘于它具有以下优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2)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6)无辐射,难于窃听;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自从上个世纪末,波分复用技术出现以来,由于它能极大地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95年以来,为了解决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中继距离传输问题,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研究对象。DWDM光纤通信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每对光纤的传输容量,经济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网的瓶颈问题。据
统计,截止到202_年,商用的DWDM系统传输容量已达400Gbit/s。以10Gbit/s为基础的DWDM系统已逐渐成为核心网的主流。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600km左右大幅度扩展到2000km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波分复用技术从长途网向城域网扩展,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应运而生。CWDM的信道间隔一般为20nm,通过降低对波长的窗口要求而实现全波长范围内(1260nm~1620nm)的波分复用,并大大降低光器件的成本,可实现在0km~80km内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因而受到运营商的欢迎。
1.2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
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我国从202_年起,在“863”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FTTH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迄今已经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和试商用网,包括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网吧等多种应用类型,也包括运营商主导、驻地网运营商主导、企业主导、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和政府主导等多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城市制订了FTTH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有的城市还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FTTH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光纤通信的发展又一次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以下在对光纤通信领域的主要发展热点作一简述与展望。
2.1向超高速系统的发展
从过去20多年的电信发展史看,网络容量的需求和传输速率的提高一直是一对主要矛盾。传统光纤通信的发展始终按照电的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每当传输速率提高4倍,传输每比特的成本大约下降30%~40%;因而高比特率系统的经济效益大致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目前商用系统已从45Mbps增加到10Gbps,其速率在20年时间里增加了20O0倍,比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还快得多。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目前10Gbps系统已开始大批量装备网络,全世界安装的终端和中继器已超过5000个,主要在北美,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已开始大量应用。
2.2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预计不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2.3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
2.4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2.5光接入网
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已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两者在技术上的巨大反差说明接入网已确实成为制约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唯一能够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是光接入网。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三、结束语
21世纪以来,光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上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但这些进步的取得,是包括光传输媒质、光电器件、光通信系统,以
及网络应用等多方面技术共同进步的结果。随着光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必将对21世纪通信行业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第五篇:光纤通信发展现状
摘要:波分复用(WDM,WTBX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纤接入网和全光网技术是当前发展较快的几项光纤通信技术,其中波分复用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利用多个波长进行传输,发展前景很好。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发展将加速光纤到户的实现。全光网目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已建立全光网试验网。目前使用最多的G652单模光纤的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G653色散位移光纤由于四波混频效应不适于在波分复用系统上的应用。G65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用户光缆具有芯数多,采用带状结构和塑料光纤等特点。
关键词: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光纤接入网 全光网
一、发展较快的几项光纤通信技术
1.波分复用技术
光纤通信的多路复用技术,一开始是采用原来铜缆沿用的PCM脉冲编码调制方式,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再应用时分多路(TDM,WTBX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组成一次群即基群2Mbit/s)、二次群(8Mbit/s)、三次群(34Mbit/s)和四次群(140Mbit/s)等,这种系列被称为准同步数字系列(PDH,WTBX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各国现有的PDH有三种系列,互不兼容,而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接口规范,各个厂家生产的设备不能互通,另外还存在上下电路困难等问题。后来改用新的同步数字系列(SDH,WTBX Sy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即STM--1(155Mbit/s),STM--4(622Mbit/s)和STM--16(2.5Gbit/s)等。SDH所采用的复用技术,仍然属于TDM技术。
目前,SDH系列在国内外已大量使用,我国干线上主要使用STM--16,相当于可复用3万多个话路。高于2.5Gbit/s以至更高速率的研究工作已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展开,其间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光纤色散的限制,而要克服这些限制在技术上、成本上都十分困难。因此,当前实际应用的大都只限于2.5Gbit/s,不超过10Gbit/s的传输速率。
近年来,WDM技术的进展,为光纤通信的发展开辟了另一个十分广阔的前景。WDM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利用多个波长进行传输的技术。比如,目前我国开发的在一根光纤上同时传送8个波长系统,每个波长的速率可达2.5Gbit/s,即所谓8×2.5Gbit/s系统。这样,一根光纤的总速率可达20Gbit/s。若每个波长的速率为10Gbit/s,则一根光纤的总速率就可达80Gbit/s。这将大量节省光纤的数量。最近我国正在全国长途骨干光缆网上进行升级改造,也就是利用WDM 8×2.5Gbit/s光传输系统使一对光纤可同时传送24万路电话或2400套电视节目。据报道,国外已出现206个波长的WDM系统试验样机。可见WDM技术的发展前景很好。
WDM技术的发展,不但大量节省光纤数目和以后扩容的工程费用,而且在长途干线上还可以大量节省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r--Doped Fiber Amplifier)的数目。因为目前掺铒光纤放大的带宽达30nm,足以使多个波长一起得到放大增益,不必每个波长配置单独的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波长更多时,掺铒光纤放大器必须有更宽的平坦带宽增益。有资料介绍,把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平坦增益特性的波长宽度从原来的30nm加大到80nm的研究,其意义将更大。
2.光纤接入网(OAN,WTHX Optical Access Network)技术
十多年来,由于各种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通信容量的需求急剧增加,光纤干线的建设应运而起,各国先后建成全国的光缆骨干网。随后出现的问题是用户接入网仍保留着旧的铜缆网,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必须加以改造。改造的方案很多,首先考虑到的是开发利用铜缆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其带宽来满足一定时期的需要,然后再过渡到光缆。比如,当前不少国家都在采用的线对增容系统、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环路(HDSL,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oop)、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混合光纤与同轴电缆系统(HFC,WTBX Hybrid Fiber and coaxial Cable)等等都属于一些过渡性措施,应用广泛。
近年来,Internet的崛起大大超出人们原来的估计,目前它的年增长率已达300%,形成爆炸性的增长,并促使电信、计算机、有线电视等技术的融合,走向三网合一。三网合一意味着数据、话音、视像等各种业务都综合起来进行传送。这种综合必将大大促进在接入网中大量使用光纤,促进光纤用户接入网的发展,加速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的实现。
在实现光纤到户前,首先采用交换式数字图像(SDV,WTBX Switched Digital Video)系统是一种较好的方案。数字图像系统由一个以光源光网络(PON,WTBX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为基础的数字光纤到路边(FTTC,WTBX Fiber to the Curb)系统与一个单向的混合光纤与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系统叠加而成。数字图像系统主干传输部分采用共缆分纤的空分复用(SDM,WTBX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分别传送双向数字信号和单向模拟视像信号。上述两种信号由设置于路边的光网络单元(ONU,WTBX Optical Network Unit)分别恢复成各自的基带信号,其中语音信号经双绞线送往用户,数字和模拟视像信号经同轴电缆送往用户。光网络单元由同轴电缆负责供电。数字图像技术的优点是数字视像和模拟视像可以兼容,较好地解决光纤到路边的供电问题,能较可靠地传送电信业务,对已有的混合光纤与同轴电缆网不必加以改造。因此,采用数字图像技术作为实现光纤到户前的过渡方案是可行的。
3.全光网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光纤代替电缆,以光波代替原来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发展起来的。因此,至今在光纤通信系统上仍需用大量的电信设备,甚至本来的光信号源也要变换成电信号源,然后进入光纤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的放大、交换及接入设备终端等基本上全是电设备。这是由于电系统比较成熟、应用比较方便所造成的。但这些电设备会带来许多限制和干扰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光的系统中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建立全光网的设想很早就提出来了,但困难很多,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光的交换问题。80年代出现了光纤放大器以后,研究工作的进展就比较快了。目前,光的交换技术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进展较快、较实际的是基于WDM技术的全光网。
迄今比较成熟的光放大器是掺铒光纤放大器,它的带宽通常在1 530~1 560nm之间,在单模光纤上开通4,8,16个波长是比较方便的。
光路交换可以有:针对光纤在不同空间位置的空分交换方式;控制不同时延进行的时分交换方式;转换不同波长/频率的波分/频分交换方式;或综合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综合交换方式。
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国家已先后建立全光网的现场试验。比如美国组成的多波长全光通信试验网(MONET),泛欧光纤传输迭加网(PHOTON)等,其中还用到一些光器件,如光的交叉连接器(OXC,Optical Cross Connector);波长路由器(Wavelength Router)、波长转换器(Wavelength Convertor)、插分复接/分接复用器(ADM,Add--Drop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等。当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纤进入本局的插分复接/分接复用器后,可以让部分波长从中分出,其它波长则直通;分出的部分波长负载上的信号进入本局,而由本局引出的信号荷载于同样波长进入插分复接/分接复用器。其工作原理与电的ADM原理相仿。随着各种光器件和光交换技术的不断完善,全光网技术也将日趋成熟。
二、光纤光缆发展的一些动向
1.光纤的类型
目前,使用最多的光纤是G.652单模光纤。这种光纤的零色散波长在1 310nm附近,但这个波长的衰减大,而在1 550nm处波长的衰减最小,但是其色散系数又很大(可达20ps/(km·nm)),因此限制了这种光纤的进一步发展。
G653色散位移光纤把零色散波长移到1 550 nm附近,但由于其色散过小时,又会因非线性现象产生的新波长引起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 Efficiency)效应使传输信号减弱,同时产生串音,这就限制了这种光纤在波分复用系统上的应用。
G65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衰减小,在1 530~1 565nm间的色散系数为0.1~6.0ps/(km·nm),可以避免出现四波混频效应,而色散系数值也不大,较适合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需要,估计这种光纤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线性效应的影响,G.655光纤正趋向于开发大面积光纤,或称为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LEAF)。
2.接入网用光缆的特点
与长途干线光缆相比,用户接入网的用户平均距离比较短,传送信号的速率较低,用户分散,用户系统的成本要低,施工和维护工作要方便。因此,用户光缆的结构应具有一些特殊性。
(1)芯数多
每根光缆所需的芯数要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用户密度大小、用户的性质、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光缆所处的位置而异。目前,日本首先提出要在202_年实现光纤到户,考虑的光缆芯数多达1 000~4 000芯的;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多考虑首先发展光纤到路边,所提出的用户光缆容量超过千芯的结构不多,大都在几百芯以内。
(2)带状结构
当接入网用光缆当芯数较少或用于室内配线时,多采用松套束管式或光纤带叠层嵌入松套管式;当芯数较多或用于馈线的时,则一般采用带状结构。这是由于带状光纤光缆作为大芯数光缆时,光纤的结构紧凑、集合度高且直径小,便于多芯连接。为了减少光缆的截面面积,目前光纤带的厚度都在300μm以下。
当采用骨架或U形带状结构成缆时,可采用S-Z绞,以便于在施工、维护中取出光纤带。
不少国家主张接入网用光缆采用干式光缆,即不填充油膏,而采用防潮纸作为阻水带进行包扎,以便于施工、维护工作。
(3)塑料光纤
过去由于塑料光纤的衰减太大、带宽太窄而没有考虑用于通信。近年来,通过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开发,降低了塑料光纤的的衰减、增大了带宽,使它用于短距离的接入网成为可能。
塑料光纤最主要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加工、重量轻、可挠性好、芯径和数值孔径都比较大,耦合效率较高,对施工和维护都比较方便。
目前,塑料光纤大都用在短波长,GI结构。据报道,日本和美国研制出的塑料光纤在100m上可以达到吉比特级。目前其市场正逐步上升,年增长率约为20%,这很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