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0-108425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30 01:33: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

陈侣君

1244307203 摘要: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认识、新价值判断和新的社会实践。农民具备高度的生态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部分农民欠缺应有的生态意识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重要原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民生态意识;农村环境保护

前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全国污染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污染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体环境污染的“半壁江山”。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中之重。这一局面的形成,究其根源,和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有关。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了能够根本性地扭转农村污染发展的趋势,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 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意识对推动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认知作用、交流作用与组织作用等方面。生态意识可以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生态提供物质条件,而人类在减少对自然的剥夺时,也就减少了对其他人的剥夺,包括对他人劳动产品的剥夺与侵占,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且农村人口几乎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生态意识除了上述的一般性意义外,当前,我国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还具有以下特殊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根据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的调查数据,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面源污染,如 202_ 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规律所造成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只能够依赖于农民转变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生态化、绿色化的农业生产。这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与素养,养成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文明素质。生态环境不仅仅具有物质价值,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与能量。生态环境还具有精神价值,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养分。古代中国人在观察自身周遭的自然万物与了解动物品性的基础上体悟与领会了自然的寓意,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观察与体悟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出自己生活状态与情感。生态意识不仅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推动民众保护环境,还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精神性价值的认知,培养民众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及对这种欣赏的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农民生态意识,不仅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物质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还培养了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精神性价值的认知与鉴赏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的在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具备公民美德,农民也不例外。没有任何社会成员天生就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这些社会美德都是培育、教化的结果。参与社会事务则是培育公民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公民了解到自己参与的社会事务所具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和意义,熟悉社会事务决策的过程与方式,理解社会事务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影响程度,就能够在分歧的公众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到存在的共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农民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下,参与生态保护就是在培育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培养自身的社会美德。通过学习、了解并且践行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懂得为了公共利益、为了长远利益可以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短期利益。他们能够知晓自己个人微薄的生态保护行动也具有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能够给他人以关怀、关爱,维护生态以换得健康。通过这种参与,锻炼了他们生态价值的表达与诉求能力,培训了自身生态利益的维护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生态环境事务做出相应的决策,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成就感,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树立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二、当前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表现。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在我国社会各阶层中已显著地树立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但毋庸讳言,在我国村中,部分农民还没有接受应有的生态教育,他们生态意识还相当欠缺,特别是在个别落后地区,由于生存的需要有的盲目进行农业生产,有的还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之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未能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环境的恶化后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虽已日趋严峻,但许多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后代人影响的严重性。由于没有认识到环境恶化后果的严重性,因而他们就不愿意采取有效行动改变自身非生态的行为方式。2.未能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对土壤与水体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污染环境只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只是预防与治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忽视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后果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特别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他们不知晓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种植物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土壤成分的仪器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他们抱持“宁多勿缺”的心态,根据经验施用肥料,结果形成超量施用;同时,部分农民也不能理解降水(灌溉)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因果联系,施肥、喷药与降水(灌溉)近乎同时,加剧了有效成分的流失,形成化肥、农药的施用与严重污染之间的恶性循环。部分农民因为没有关注农地降水(灌溉)能够淋溶化肥与农药中的有效成分,降低化肥与农药的利用率,在施用农药与化肥时不合理的增加了农地中的降水,使得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有效成分被淋溶与流失,形成农业污染后,不得不再次增加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形成新的农业污染。农民未能根据土壤营养成分和种植物的营养需求合理地施用肥料与农药,造成化肥与农药超量、不恰当地施用,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3.缺乏交流与沟通农业环境保护知识的能力,不易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作方式。多年以来,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国开展了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活动。一些农民具备相应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能够依照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安排农业生产。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现代科学知识欠缺,他们不能够理解与接受生态农业的理念与运行方式,更无法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总认为多施用农药与化肥就可以获得农业丰收。他们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的行为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部分农民欠缺生态意识的原因主要有: 1.农业生产传统习惯心理的影响。千百年来,我国农民养成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做法。在传统农耕时期,这些习惯做法由于没有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会产生有毒化合物的残留问题,因而农民也就形成了“农业生产没有环境污染后果”的习惯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对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后果的认知,依旧认为农业生产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后果。实际上,当前的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迥然的差异。当代农业生产广泛地施用农药与化肥,这些原本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化合物在超出自然的净化能力外,会形成残留物质滞留于土壤、水体与空气中,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当代农业生产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心理依然保持于对传统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认知中,没有关注当代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欠缺。

2.缺乏应有的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够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我国农村地区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到应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够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与一些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水体发黑、变臭,河流中某些鱼类的消失、某些藻类的疯长。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仅影响到施用地的环境,也会损害千里之遥的地方——河流下游的环境。如果缺乏相关的生态科学的知识,人们就无法将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的状况变化联结起来,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从而关注农药、化肥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后果,并进而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保护生态环境。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要理解这种影响后果的原因,就需要科学知识。我国农村地区科学教育的缺少使得部分农民无法理解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与生态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就不能够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另外,我国农民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影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由于农业生产的产出较低,许多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年轻农民到城市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之中,大部分是接受知识能力较低的年龄偏大的农民。这些农民囿于原先接受的教育层次不高,对现代科学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固守习惯方式,不轻易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科学的农业生产,当然,也不太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负面影响。

3.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不畅。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实践生态科学知识来加以培养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生态科学知识被动的接受,相反,更应该依靠这些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生态科学知识的实践,不仅检验了知识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实践者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愿望。同样,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生态科学知识也能够起到如此的作用。在生态意识的推动作用下,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其一,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漠视,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频频出现大规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河流、空气和土壤遭态权益却无法通过相应的保障制度予以保护,导致了诸多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发生。这些事件的爆发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农民生态权益遭受损害的事实。显然,农民自身权益不能够得到保护,他们就不会关注生态本身的健康问题。

三、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各种环境政策均有相关规则涉及到提高民众生态意识,如《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 号 1996 年 8 月 3 日)第十部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202_ 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国发〔202_〕39 号)第三十二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2_〕37 号)、《环境宣传纲要》、202_ 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但是,总体而言,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大部分农业生产的非生态性说明农民的生态意识还有一定的缺陷,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生态素养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环境教育法》,专门章节设置农民环境教育制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包含一些关于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意识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规则的刚性不强、不成体系。我国环境教育规则大多以环境政策的名义出现,基于政策本身的灵活性与弹性,环境教育规则的落实在地方层面大打折扣,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实施过,关于环境教育的规则仍然被搁置在书面上、文件中。另外,农民环境教育制度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公共财政支出、环境教育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不能够形成制度的合力。因此,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包括农民环境教育制度在内的环境教育法。用法律的刚性防范某些地方政府对环境教育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同时,鉴于环境教育、生态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国家应该把学习与接受环境教育作为一种义务予以规定,强制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分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有效地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我国环境教育规则的失灵除了制度本身不健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环境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健全,还需要配套措施的完善,如教育经费和必要的设施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因此,在建立与健全环境教育制度的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在培养农民生态意识时,方式僵硬、呆板,不符合农民的接受模式,因而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传播方式,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也可利用传统的方式,主动到农村的田间、炕头,乃至茶馆等农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了的方式传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在传播生态科学知识与生态意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传播的方式,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地对待接受者。江苏省姜堰市首个农村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乡村家园协会在开展农村生态意识教育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协会成员充分利用苏南地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形式宣传生态意识,培养农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愿。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四)健全生态保护农民参与制度。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具有多重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价值值得保护,需要保护。倘若我们感受不到、体会不到这些值得保护的生态价值,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环境,肯定是困难重重。因此,强化民众生态意识的途径不仅仅是民众被动地接受环境教育,更应该让民众主动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体悟它多样的价值。同时,社会还应该提供相应的条件保护民众生态环境相关权益,让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成功、成就。如果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很容易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和自己无关的心理。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相关的制度,消除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障碍,使农民可以方便、顺畅地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四、结论

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有所欠缺。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我国需要建立多元协同的制度体系,共同发挥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2_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DB/OL].(202_-06-02)[202_-02-04] [2] 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_:44.[3] 中华环保联合会.建立乡村生态家园协会,引 导 村 民 参 与 环 保,共 建 生 态 和 谐 家 园 —— 姜堰市创建乡村生态家园协会调研报告[EB/OL].(202_-11-20)[202_-02-04]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党建工作

对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究

——以资源、环境领域腐败现象为例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有权利的集中就会滋生腐败,中国共产党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大部分党员都能保持党的纯洁性,其中不乏像毛泽东邓小平一样的领导伟人,也有像焦裕禄沈浩一样的为民官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生不求回报。但是相反也有一部分人丢失了党性,在利益与钱财的诱惑下走上了歧途。这部分人就是贪污了。十八大顺利召开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吹进了祖国艰涩好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反腐倡廉。对于尤其突出的环境、资源、国土等方面腐败尤其严重,本文将对上述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反腐党建工作展开论述及制定相关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党建,贪污、腐败、反腐倡廉、能源、生态环境、严密

规章制度、监督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有权利就会有人滥用当然仅仅是一部分,但这部分人却会把党建的成果付之一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自十七大以来再次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新时期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发展道路的科学选择。在党建中资源环境部门同样要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

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新鲜事务,而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环 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瓶颈。腐败问题: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的腐败状况在不断的恶化,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构成了对政府合法性的严重挑战,也形成了严重的社会污染,使得腐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病。

二者关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背后必有腐败,而腐败又导致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1.贪污、挪用公款窃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财物;利用职务上之机会,诈取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

3.贿赂。要求、期约或收受贿赂或其他不正利益;藉势或借端勒索、勒征、强占或强募财物。

4.利益输送利用职权的影响力,用非法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

5.不作为应当行使国家权力却不作为。

保守估计每年全国国有经济投资因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800亿~2300亿元之间,约占GDP的2.4%一3.1%之间:其中政府公共投资(指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经济损失在180亿一240亿元之间,占GDP的0.24%——0.32%之间:若计入许多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标志工程”,其经济损失则更大。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就连一直排在透明国际最廉洁国家前列的挪威(第十位)、瑞典(第五位),也出现了引起轰动的腐败事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基础上党的一项新的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它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时期,为关注社情民生,弘扬廉政文化,营造廉洁社会氛围的宗旨所进行的一项建设。反腐倡廉,即是反对腐败,倡导廉政,它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腐败行为的出现意味着公共权力的滥用,在给少量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必然会给另一部分人带来损失,由此产生不公平。这种分配的不公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因为拥有腐败机会和腐败条件的只能是少数

人,绝大多数人要么不腐败要么不可能腐败。因此腐败者的腐败行为就成为社会公平的巨大威胁。造成社会不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得不到推进

一个政党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强大的合法化能力。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已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相应地,其发展方式也需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构建和谐生态的角度看,如何协调各方面的矛盾,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怎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党的建设中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尊重、保护自然,拒绝铺张浪费的大氛围下,是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大好时机,而另一方面,大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从党员自身思想观念上、执政能力上、广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组织能力上有利于其带领广大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资源、环境领域腐败是腐败的重灾区

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着土地和矿产两类稀缺资源,集行政审核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大额资金预算分配权于一身,权力运行的环境复杂、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牵涉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多个方面。一些个人和单位借助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这个平台进行权力寻租,导致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造成了资源浪费,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政府掌握数量庞大的资源,而例如土地资源,而定价权掌握在相关官员手中加剧了某些官员经营土地,拍卖国有资产的冲动。而又有一些官员盲目追求政绩和GDP的增长,与煤商勾结,随意给煤商盖章开采煤炭资源,从中获利造成煤炭资源的迅速减少“风水轮流转”随着近年来环保部门地位提升,权力凸显,环保系统已成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新领域,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已成为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而环保部门的不作为与贪污受贿,大大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初衷。

在高污染高排放背后必然有腐败的根源,环保部门的腐败及不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留存的根源。一系列的贪污腐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我们可以看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的部门随着自身权力增加,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极大地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下的党建反腐倡廉工作日趋重要。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接受东方卫视节目的独家专访时说出的并非

耸人听闻的话语:“生态的危机比金融危机来得更可怕”

三、资源、环境领域腐败问题原因

1.政治体制上权力过大利用行政职权收受回扣,项目审批时容易受贿,以及私自变卖国有资产。

一方面,政府部门掌握数量庞大的资源,直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容易滋生腐败,例如随意变卖国有资产,出售土地,使得官员又官又商。另一方面,政府垄断了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等项目的审批权。在审批的过程中,容易进行利用行政职权收受回扣,在项目审批的时候受贿。

2.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存在自相矛盾或者遗漏的地方,给腐败钻了空子。在现有的法律之中,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制约因素或者遗漏的地方,给腐败现象钻了空子,腐败分子却能安然无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我国征地制度和土地所有制的规定之间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还有对于新形成的腐败行为没有及时的补充相应的法律制约。

3.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监督有限,而且没有很好的保障。

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民主决策,集体审查、环境知情权等监督的权力。而在有限的监督下,却在腐败的面前显得很无力。

四、资源、环境领域反腐倡廉建设与解决对策(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生态文明)

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复杂深刻,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多管齐下,从内部建设、外部建设等许多方面入手。

1.内部建设:加强学习,转变思想增强干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我们要把解决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对于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与资源环境紧密相关的部门,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部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更不是用于升官发财的幌子,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来促进党建,同时通过党建使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绿色GDP政绩考核绿色 GDP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程度,实际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绿色GDP占 GDP的比重越高,则

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度越高。绿色 GDP的领导干部政绩衡量标准,需要人们思想观念中对于发展的理解要做出较大的改变。这样一来,领导干部们以往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可能不再适用,必须建立起符合新思想、新观念的发展模式。

强化队伍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需要选拔一支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为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力量。一只廉洁的队伍才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才能更好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好先锋模范作用。

2.外部建设:体制改革凝聚治腐合力,形成不易腐败的权力制约体制。健全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建立官员的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公民环境知情体系,信息的公开制度等保障公众参与监督的权力。

法制建设健全治腐之章,创造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同时完善不争议的法律制度。比如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我国征地制度和土地所有制的规定之间二律背反的地方,对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笼统模糊的规定进行完善,明确公开信息的内容和范围。此外,通过廉政法制,加强对相关重要贪污腐败的惩治力度,从法制工作规范党建,减少由贪污腐败带来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现象。

机制协调,铲除腐败生存土壤,开辟行政公开透明的土地。不仅政府内要协调好工作,也要让更广泛的人民参与到集体审查、民主决策、环境知情权等,使信息更公开透明化,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

1.思想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求夯实反腐教育这一基础,要求认识到

反腐倡廉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实质,以廉政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2.组织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要求对干部的考核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例如绿色GDP概念,通过考核来引导党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3.作风建设: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廉政意识、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主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者、维护者、示范者、组织者的关键角色。

4.制度建设:完善预防和监督体制,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从而减少由腐败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现象,在制度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毛主席说:治国就是治吏。腐败又是吏治中最大的问题。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拌脚石,反腐倡廉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反腐倡廉问题不仅是民众关心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科学推进制度创新,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统一。反腐倡廉制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在制度建设规划上与国家法制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安排相配套,在制度规定上与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相协调,在制度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政党与国家体制。

参考资料:

【1】胡能灿.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如何治理[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_,11

【2】张雨潇,张略钊.绿色GDP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J].领导科学,202_,04

【3】郑少华,齐萌.生态文明社会调节机制:立法评估与制度重塑[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_,01

【4】王小文.从生态思想到生态文明[M].科学时报,202_,02,A2(资源环境)

【5】刘会军.生态党建:现代党建的必然选择[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6,15(3)

【6】蔡继明.从根源上扭转“土地腐败”[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_,10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全国上下践行这份理念,并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具有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林生院多开展 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代文明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觉性;

2、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因此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现代社会,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并辅之以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效提升我们林生院学生的的生态文明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高校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工作,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让祖国接班人积极投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去。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培养

一 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讲,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学会对生态环境负责,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教育的具体措施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定要加强德育建设,只有让他们清楚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提高使命感和责任心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除了学校首先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之外,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这门课程成为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的必修课程,从而使使大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图片视频展览等让学生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认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节日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节日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现在每年有许多节日与环境有关。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节水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在这些节日前后各种报刊、电台甚至街头都有有关的宣传内容,这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使同学们感到环境问题受到全人类的关注,自觉重视生态文明的问题。

4、实施开放性教育模式,因为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1)、教师授课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比如给出与生态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作答,参与识别分析,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2)、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等活动对我国生态问题现状进行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智慧发明创造,研究生活中可以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发明,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和发现科技创新的潜力。

5、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要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参加本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状况、水质调查,进行空气监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以节约宝贵的木材资源,把自己不用的,而仍有使用价值的用品尽量捐献给他人或社会,少用塑料袋以减轻“白色”污染,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等。

三 总结

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今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中,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优秀人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

[参考文献] :

[1]陈福生,方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2]葛林豫,李迎芳,郑浩.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河南科技,202_(11).[3]万福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_.[4]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202_(9).[5]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_(5).

第五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整成为新的趋向。通过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那么,何为生态文明意识呢?在如此急迫地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大学生扮演何种角色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科学可行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最大的支持与贡献。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建立在人类对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指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正确立场、科学的认识和观点。它要求我们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

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今天,我们的生态环境却遭到极大的危机。首先,经营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等等的问题,造成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极大地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统计,我国202_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3.05%。其次,加剧了自然灾害。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或许就是给我们最大的警示信号。

恶化的生态环境带来直接的后果,以各种方式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我国社会安定带来巨大的威胁。要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因此,必须急迫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要努力做到:

加强理论知识教育。正是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意识,不能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对环保等认识也不够深刻,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如用水用电上的浪费,吃穿上的铺张浪费,不爱惜公共财产,甚至破坏损毁公共设施,对环境的污染感知程度低,甚至自身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等。学校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各类环保活动,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使其身体力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去。学生要强调自我教育,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改善环保行为,增强自律能力。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升个人的生态文明素养。一要做到培育忧患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依、休戚与共的唇齿关系,做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停止继续有意无意地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很难担当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相反变成子孙后代的罪人。二要做到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它包括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经济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民主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生态政治观;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同进步的生态科技观。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把生态文明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渗透到人类的一切活动中,才能做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三要做生态文明的使者。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责任者和先进文化传承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身体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行动迫在眉睫,需要每一个大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身体力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