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四问延迟退休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20-85814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3 00:12: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问延迟退休

四问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是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吗?

——养老金当期发放没问题,养老金收支状况不是延迟退休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专家讲了嘛,再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北京一家出版机构任职的王敏,最近对清华大学发布的养老改革方案格外关注。

“14个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这情况太严重了,看来不想延退也不行了。”福建泉州已经退休的陈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专门打来电话。

养老金是不是马上发不出来了?延迟退休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多次表态,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2_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2.3万亿元。202_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

不过,对于官方回应,一些人并不相信,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而另一组数据影响力似乎更大,即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202_年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会影响养老金发放”。

究竟信哪个?

对此,人社部的负责人曾解释,事情并不复杂。目前养老保险没有全国统筹,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缺口不假,但还有18个省份有盈余。前者缺口达700多亿元,乍看惊人,但盈余省份中,广东一省累计结余就超过3000亿元。从全国看,养老金结余稳步增加是客观事实,经过了严格的审计。

“对‘缺口’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是不同的。是指当期缺口还是长远缺口?显性缺口还是隐性缺口?全国缺口还是局部缺口?采用不同的口径,算出来的结果天差地别。养老保险的确要未雨绸缪,但也不必把老百姓吓住。”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说。

随着老龄化进程,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过些年养老金收不抵支了怎么办?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是以收定支,而是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

202_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人社部对此条法律解读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并强制缴费的制度,应当由国家信用来担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支付不足,出现支付缺口时,政府应当予以财政补贴,承担兜底责任。

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表示“正在研究”,但未把这项研究与养老金收支平衡直接挂钩。

“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持续供大于求,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会不会影响就业?

——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冲击更大

延迟退休年龄,另一个热门理由是,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到了调整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的时候。

但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也集中在此领域。“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找份工作这么难,再延退,还让不让人活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退,年轻人彻底找不到好工作了。”网络上、现实中,都有不少类似反对声。

调整退休年龄和就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据介绍,劳动力相对不足是许多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中国是否也到了这个阶段?

202_年,我国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首次下降。不过,单独年份的微小下降未必改变一段时期的劳动力总量高位。

人社部202_年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2_年前,我国会一直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给将达到峰值,超过9亿人,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高位。我国仍是全球第一劳动力大国,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这将给就业带来长期压力。

“十二五”时期,我国每年新增需就业的城镇劳动力在2500万人左右,在宏观经济保持预期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在1200万个左右,岗位缺口每年预计都超过1000万个,不存在“劳动力不够用”的问题。

现实中,提前退休普遍存在。202_年,人社部公布的实际退休年龄是53岁左右。有专家指出,在实际退休年龄不足55岁的情况下,尚且存在劳动力过剩,更没必要把法定退休年龄再向后调整。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持续的“招工难”,这也是赞成延迟退休者常常提到的理由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分析,现在所说的招工难是结构性缺工,有人没活儿干,有活儿没人干。许多喊招工难的企业及其所在地区,设置了不合理甚至是歧视性的障碍,比如工资压得过低、工作时间过长等。

如果延迟退休,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就业? 有专家认为,现在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仍在就业,调整退休年龄后只是让这种隐性就业显性化,不会对就业产生冲击。还有专家提出,增加老年人就业时间可能创造新的岗位,比如老年人不能帮忙照顾第三代,会制造大量针对0—3岁婴幼儿的社会服务性岗位。

郑功成教授谈到,在劳动力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延迟法定的退休年龄,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不过,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工作岗位之间不是一对一的替代关系,实际的挤出效应需要综合测算。

唐钧则特别强调了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冲击。在劳动力市场上,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更弱。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就业的冲击将首先传导至这部分人,使其更难找到工作,而他们又不能退休领养老金,生活会非常艰难。

延迟退休,为何分歧大?

——一线工人多持反对意见,部分下岗工人等退休已等了十多年,差别退休则易引发“不公平”争议

研究机构频频出台报告建议延迟退休,称“形势紧迫”、“不可拖延”,但每一次反对的声音都很高。

8月份清华大学包括调整退休年龄在内的养老改革一揽子方案公开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调查中,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人民网在202_年“延迟领养老金年龄”的调查中,45万网友参与投票,93.3%的人反对。

据了解,调整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很不一致。

临近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论男女,多数认为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一位提出延迟退休报告的学者表示:“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能出成果的时候,这时候退休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等,往往是“越老越吃香”,很多人觉得,这部分群体愿意延迟退休。但调查发现,不少专业技术人员更想“按点儿”退休,再到其他机构兼职或由原单位返聘,这样能拿双份收入,既有养老金又有工资。“父亲退休了,却是收入最高的时候。”在北京某网站工作的宋涛说,他父亲今年61岁,做地质勘探近40年,退休后受聘于一家民营企业,每月有退休金4000多元和8000多元薪水。

一线员工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那些在职时工资不高的员工,早退休,意味着月收入有可能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大量下岗职工对延迟退休表示激烈反对。

辽宁鞍山的韩先生1999年下岗,时年45岁。下岗后,他基本上靠打零工挣钱,日常生活由当教师的妻子支撑,他挣的钱主要用来给自己续缴社保费。“这几年,我就盼着哪天能退休了,我就有稳定的收入了。我明年10月份到60岁,千万别在这期间延迟退休年龄。”对于这部分下岗职工,等退休已苦等十几年,现在提延迟退休,遭到反对是必然。

既然有人想早退,有人想晚退,那么尊重个人意愿,想延就延,弹性退休、差别退休行不行?

有若干方案提出此建议,同样招来反对声一片。有专家指出,这种“差别化”退休在操作层面难以保证公平。延退,由谁说了算?自己想延退,单位未必想留。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延退理所当然,员工未必这样想。这在有编制限制的机关事业单位更复杂。

“差别化”还容易与养老“双轨制”联系起来。机关事业单位延或不延,都会成为难题。延退,企业员工可能指责“机关工作轻松,不用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现在又能轻松地多干几年”;不延,可能被批评“养老金高出一大截,当然想早退早受益了”。

延迟退休是否箭在弦上?

——对退休政策“研究”不代表会立即调整,人社部未要求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方案

“我爸爸后年满60岁,这两年不会调整退休年龄吧?”“女干部55岁就退太不公平了。我今年54岁,身体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延迟退休?”近期,不少人致电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媒体询问。

调整退休年龄,会像一些机构建议的那样很快实施吗?

记者致电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得到的回复是,仍在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早在202_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开展过此类研究。有关专家的意见和社会各界的反映,人社部将高度关注,稳慎地对这项政策是否调整进行研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要求多家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退休年龄方案”,人社部相关司局予以否认,称不会像部分研究机构所建议的那样‘十二五’期间退休年龄延长两岁”或“明年起调整退休年龄”。

从全世界看,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特别是女工人的退休年龄相对较早,这是否意味着延退虽不会立即实施,但随着预期寿命提高,将是大势所趋?

储福灵表示,目前的退休年龄是1951年确定的,而现在我国预期寿命已达74岁多,超过上世纪50年代20多岁,还沿用原来的退休年龄政策,不太妥当。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结构转变,对退休年龄择机调整是必然的。

人社部也曾明确回应,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要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来综合平衡,确定什么时候实施这样的政策。

什么时候会是合适的时机?调整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唐钧认为,近期不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合适节点,须优先考虑就业,特别是中下层群体的就业问题。他同时强调,对影响这么大的政策,社会各界应充分讨论,让各种赞同的、反对的意见都充分表达,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后再实施。

储福灵说,调整退休年龄应当是渐进的过程,不太可能一步到位调整到63岁或65岁,而是小步推进,比如从某年起,每年向后调1个月,并且有一个时间表,告诉劳动者,现在40岁的人可能会在60岁零1个月退休,39岁的人可能在60岁零2个月退休等等,经过一个过渡期到达某个稳定的年龄。“预期明确了,应该不会有那么多反对声。

15、20年后,劳动力供求状况、人均寿命、大家的心态都会有很大变化。”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是,目前先规范退休制度,并对一些地方进行的探索来总结有益的经验。至于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其实施一定会是柔性的、渐进性的,考虑公众的心理适应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

延伸阅读

我国退休年龄是怎么定的?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其中对正常退休的规定是: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

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1951年规定的50岁提高至55岁,并增加了伤残提前退休的规定。

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条件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尽管制度模式多次调整,但没有再对退休年龄做进一步修改。

此外,根据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和1992年中组部《关于县(处)级女干部退(离)休年龄问题的通知》,本人自愿基础上,高级职称女专家和处级及以上女干部可以与男性同龄退休。

第二篇:五问延迟退休

202_年3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喊”了多年,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这一涉及亿万劳动者的话题,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聚焦的热点。

延迟退休从方案到落地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实施会带来哪些影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还有哪些期待?

一问:政策落地还需经过哪些程序?

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从人社部拿出方案,到最终全面实施,中间还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一些业内人士和代表委员表示,至少还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按程序报批、各地出台细则三道程序。

有多年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保工作经验的全国人大代表项晓云说,延迟退休政策涉及面广,各方观点、意见尚不统一,因此政策方案制定后,必须要经过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完善修改,才能凝聚社会共识,确保政策出台后能够快速落地。

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男干部、工人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的退休年龄,是根据国务院1978年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确定的,当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此外,中组部和人社部去年出台政策,明确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岁退休,如本人申请可在55岁时自愿退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对退休年龄并未有其他详细规定,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不涉及法律修改,“不过,方案完成修改后,肯定还需经过相应程序报经批准,才能最终出台”。

还有专家指出,参考养老“并轨”政策实施过程,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各地还将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出台具体实施细则,便于基层执行落实。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这项政策可能有若干年缓冲期。202_年开始征求意见,如果202_年正式出台,可能要在202_年左右开始实施。

二问:是否会挤占就业岗位?

目前,全国每年毕业700多万名大学生,去产能也涉及百万人安置问题。有人担忧,延迟退休与去产能可能对就业产生多向挤压,导致就业岗位大量减少。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表示,延迟退休和减少就业岗位不是简单线性替代关系。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结构都处在转型过程中,延迟退休带来的就业压力能够通过结构性转移就业缓解。例如,在与老人、儿童相关的服务业领域仍有上千万岗位的缺口。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表示,按照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区别对待、分步实施的原则,如果延迟退休202_年从女职工开始实施,据测算,影响的就业岗位数当年为77万个左右,202_年为171万个左右,202_年末为175万个左右。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冲击有限,不必过分担心。

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实施后可能会对灵活就业人员、企业效益不好的员工和长期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产生一定影响。全国政协委员朴惠善等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在机关事业单位,若不相应增加编制和职数,年轻人在晋升等方面可能受到直接影响,需要研究解决办法。

三问:社保费率会降吗?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不利于企业减负和释放生产力。随着延迟退休,社保费率能否下降受到关注。

尹蔚民表示,如果能够顺利完成推行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在确保发放养老金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一位在基层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建议,可以把社保费率下降作为延迟退休的配套政策,同步推出。

四问:能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吗?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推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缺口。202_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2_年为19个。日前,人社部表示,去年收不抵支省份为7个,数量有所减少,且都有累计结余。而全国养老保险基金202_年总收入2.7万亿元,支出2.3万亿元。

褚福灵表示,延迟退休后职工缴费年限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总体肯定利好,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此外,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五问:劳动者意愿不同,能否实行“弹性选择”?

一些工会界政协委员表示,延迟退休牵涉广泛,建议循序渐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灵活度,为劳动者设置弹性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说,要在区别对待、分步实施的情况下,提前公示,做好意见征集,可考虑充分尊重大家合理的个人选择。

有人大代表表示,延迟退休不仅仅是“多劳动几年”的问题,应该统筹考虑国家社保体系的完善。

朴惠善建议:“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应相应增加岗位配置等指标,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让‘老人’更安心地工作。

第三篇: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为何露头就被骂?

分享:

导语:这几天,“延迟退休”再度成为焦点话题。和之前一样,依旧反对声一片。长远看,退休年龄相应延长确属必然趋势,眼下的反对声浪,所聚焦的仍是“不公”二字。

延迟退休,谁支持谁反对?

202_年,人民网做的一项针对延迟退休问题的问卷中,通过支持者和反对者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68.6%的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其中,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士反对声最高,有78.8%的受访者认为延迟退休不符合中国国情。支持延迟退休者,大多是既有养老体制的受益者,如官员和专家。政府雇员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发放,是财政直接拨付的,绝没有空账之虞。

目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不用个人交一分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目前人们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延长退休年龄,就意味着企业又要多缴

五年费用,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而许多企业已经都无力缴费,乃至逃费,使得“逃费率”逐年上升。

反对者最普遍的理由是“在工作岗位撑不到65岁”(59.6%);同时,“可能成为部分权力阶层继续保有权力的借口”(52.4%)也成为反对者的第二大隐忧。其次,给青年人就业带来压力、想尽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都成为反对的主要因素。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工作没有权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自然心生不满。

而官员和专家大多希望延迟退休,因为这对他们最有利。延迟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权力利益。按现在的退休年龄,一般官员到了60岁就得退,很多人都不适应这种退休后手中无权的落寞感,延迟退休则延长了他们的政治生命。专家也是如此,大学和科研院所多已高度行政化,是官场的翻版,退休的院长和教授自然比不上在位的。相对于多工作几年的权力利益,少拿几年养老金算不了什么。

学国外也可以,请先退钱

纵观近期欧美发达国家对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动向,“延长退休年龄”似乎成为一致行动。如美国准备到202_年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7岁,日本准备从202_年-202_年将退休年龄从60岁分阶段性推迟到65岁,法国将在202_年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2岁,德国从202_年开始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丹麦从65岁提高到202_年的69岁。

因此,提议和支持中国搞延迟退休者都曾以国外为例,倡议与国际接轨。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乍一看,这一改革与“生活更加美好”的人类愿望背道而驰。但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这一改革是以特殊的国情和原因为条件的,经济高度发达、人口严重老龄化、劳动力总供给紧张、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才是当前发达国家推行延长退休年龄制度的现实基础。

反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这一制度设计上,与发达国家没有可比性: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GDP尚不足1万美元,“未富先老”是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其次,中国虽然出现了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但依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大军,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再次,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虽然提高到73.5岁,也仅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5-10岁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养老金压力等远小于西方高福利国家,在没有解决好基本养老保障的情况下,又想让老年人继续延长工作,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以美国为例,人均缴纳的养老基金占月工资10.6%,这笔钱由雇主和雇员各出50%。中国人则为28%。而当初中国设计28%的缴费率,可是依照了60岁退休的标准。按60岁退休制订的缴费率,显然不能匹配可能出现的延迟退休年龄门槛。那么缴费率应该往下调多少?按高缴费率交了钱的人如何获取补偿?这些问题才是关键。

其实美国的“退休年龄”和养老基金缴纳税率就一直在动态变化,但是在美国却没有出现大部分人激烈反对这种变化的情况,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政策无论怎样变化,其“取之于

民用之于民,取多予多,取少予少”这个基本的公正准则是不变的。而我们的公众听到这种变化却强烈的感觉到一种被剥夺感,这就是我们只学别人皮毛而忽视内里的结果。

养老金“待遇”不并轨,延退仍是“以贫养富”

近日,“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消息传来,终于预示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实施了。但这并不是就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要终结,改革方案只说要统一“制度”,但并没有提到“替代率”也将统一。

这次的养老金改革,几乎可以肯定会走“改革后待遇不下降”的路子。请注意改革方案中,提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这可以理解为改革前将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普涨工资,免得改革后在工资中扣除养老保险时“肉疼”。更关键的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将解决最核心的“替代率”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将公务员纳入社保体系可能将激发另一种财富的不公平转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双账户”制度。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退休之后领取;统筹账户则是将现有年轻人缴费供养已经退休的人,缴费者的退休保障,则源于后来者的继续缴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相当于强制保险,统筹帐户则成了政府的“二次分配”工具。

在社保亏空日愈严重的情形下,很多个人帐户资金则被用来填补统筹帐户漏洞。在社会生活中,退休公务员的生活水平是较高的,他们养老金的来源,可能是工薪阶层的“统筹账户”。“以贫养富”的分配格局显然是不公平的。将公务员纳入社保体制,实际上是将“分配者”和“受益人”合二为一,寄望民众在这场角力中能够获胜,恐怕是一厢情愿,这种情况下实行延迟退休,实际上仍是负担的变相转移,将属于国家的责任转嫁给了普通民众,并没有解决制度不公。

延迟退休,绝莫引发三方面新矛盾!

建议:“最低养老金”+“延后领取养老金”

据报道,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有委员建议尽快推迟退休年龄,以解决员工退休金的问题,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高到60岁。“这样多收五年(养老保险),少发五年(养老金),从身体状况来讲,没有多大影响。这个办法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委员说,现在提出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应该是一个不得不采取的办法,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增加新就业的压力,要合理安排两者之间的平衡。还有人大代表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规定一个法定最早退休年龄、一个正常退休年龄和一个最迟退休年龄,让自己选择,如果选择延迟退休,退休金可以增加。如果只规定延迟退休,我相信100%的人都会反对的。”

针对延迟退休这一问题,笔者有以下看法:

延迟退休,是基于养老金状况而不得已的解决思路。绝莫在以下三个方面引发新的矛盾。

其一,不可让高劳动强度、中低收入的群体延迟退休。否则,会有让底层民众首先承受改革成本的意味。会惹底层群体众怒的。

其二,不可让低劳动强度、中高收入的群体延迟退休。否则,会有让中高收入群体借机延长获取高收入的意味。也会惹底层群体众怒的。

其三,不可因延迟退休,而导致就业岗位的占用而引发更大就业的压力。会加剧社会矛盾。

笔者认为,简单地“延迟退休年龄”,上述三方面的矛盾都必然爆发。所以,简单“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思路是最不可取的(可以说,“多收五年,少发五年”是最不地道的思路)。

笔者主张,与其“延迟退休年龄”,还不如在发放最低养老金的基础上“延后领取养老金”。即,“最低养老金”以高劳动强度、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为基准确定,按现行退休年龄退休后,N年内任何人都只领取最低养老金,延时N年后正常领取养老金。这一方式对各方面的影响分别是:

其一,高劳动强度、中低收入群体,正常退休,养老金基本不受影响。如果他们还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不难再找到相应的就业岗位。

其二,低劳动强度、中高收入群体,是承受改革成本能力最大的群体。延时领取阶段,基本生活无忧。其中,技术能力强且“物有所值”的成员,如果有继续就业的意愿,很容易再找到相应的就业岗位。对其生活影响也不大。政策部门决不要拿“过早退休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之类的说辞来说事。

(从合理性而言,这部分群体的预期寿命要高于全社会预期寿命,即使延时领取,他们从全社会统筹中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可能并不比其他群体少)。

其三,退休年龄未发生改变,所以,不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占用问题。

10万元可以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9.6%左右

第四篇:延迟退休

但当前提出延迟退休是具有前瞻性的考量,绝非权宜之计。无独有偶,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近日也表示,我国将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多位专家认为,“弹性退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是否延迟退休问题上,它可能是一条“中间路线”,是破解养老与就业矛盾的好办法。

提方案者:

高费率阻碍了覆盖面的扩大,导致企业缴费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了节省用人成本,逃交养老保险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也成为延迟退休方案出台的背后因素之一。而“延退”方案提出者何平则指出,延迟退休可大大降低单位费率,从而提高养老保险金的缴费积极性。早在4年前,时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的他就已经开始研究延迟退休方案。

何平表示,目前单位费率高是因为承担了制度转轨和改革成本,两者相当于缴费额的7.4%。降低费率的手段,短期主要是增加财政投入,扩大覆盖面,严格征收,提高统筹层次。长期主要是做实个人账户、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按照测算,每增加230亿元财政投入可降低费率1%。扩大覆盖面方面,单位平均费率今后可由202_年的17.2%降到14.2%。202_年全国当年结余基金1869亿元,扣除1200亿元财政投入后,全国统筹后的669亿元结余用于降低单位费率3%。而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202_年统筹基金平衡费率可由14.2%降至8%,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

退休“铁板”弊端明显

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至今该规定仍是铁板一块。早在202_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就在《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中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根据该方案,第一步,用5年时间清理和取消提前退休的工种,基本达到严格按法定退休年龄执行;第二步,用5年时间取消女工人、女干部退休年龄的差别,女职工一律55岁退休;第三步,用10年时间初步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5岁。202_年9月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再次公开表示,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的话题旋即引起全国热议。

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巨大,成为延迟退休的首要动因。但国内多位知名社保问题研究专家分析认为,深层次原因远不止此。其他原因还包括,我国现在实行退休制度刚性十足,这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但对一些特殊行业,如教师、科研工作者等高技能人才来说,在退休年龄上“一刀切”甚至男女有别,弊端却非常明显,近年来“调整”的呼声很高。几乎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建议推迟退休。

此外,我国退休年龄的划定标准有不合理之处:一位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可能在16岁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如果在60岁退休,则工作44年,而一个博士30岁毕业参加工作,如果也60岁退休,则只工作30年。让这两类人在同一年龄退休,显然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也是当务之急。

为什么延迟退休的呼声近年不断高涨?

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首先是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指出,中国特殊人口政策导致的老龄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老龄化是在社会已经积累了足够财富时才来临。而中国则并非如此。社会财富积累不够,首先考验的就是养老金支付系统。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2_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从绝对数量看,在202_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左右,随后将逐年下降。这整个变化轨迹也清晰显示,我国在未来20年内将形成“未富先老”的画面。胡晓义当时就坦言,延迟退休是为了减轻“白色浪潮”对养老的压力。

此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养老和就业两大难题的内在钳制和动态平衡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资深专家昨日表示,如何找到延迟退休与解决就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缓解二者的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西方很多国家在这方面走了弯路,像瑞典,一开始退休年龄较早,后来导致劳动力短缺,不得不一再延迟退休年龄。这就是“老有所养”和“壮有所用”应该优先考虑谁的博弈。

“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还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估,只是停留在理论测算层面。但由于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该政策推行必然非常审慎。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晚退休影响年轻人就业,但由于我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口政策已经有近40年没有变过。再过三四十年,阵痛就会显现出来,到时面临的将是严重的劳动力不足,还有大量老人要年轻人养活。所以,适当延迟退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关键是推出的时机。”

这位专家表示:“这一方法可以在减少养老金领取年限的同时增加养老金积累的年限,并且不需要对养老保障体制做根本调整,比较折中。”

影响就业

“延退”是否必然加压? 就业与养老总是扭打在一起,每一次延迟退休的呼声出现,影响就业必然是第一道“挡箭牌”。我国就业形势之严峻毋庸多言,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势下,甫一听要延迟退休,很多年轻人顿感风声鹤唳。但延迟退休真的会导致老年人和年轻人“对立”吗?专家们却给出了不同的解读。

不少专家分析表示,推迟退休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由于现在用人单位机制灵活,退休年龄延长不会阻止单位解雇不合适的老员工,也不会影响老员工主动辞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原因不在于工作岗位不足和过剩,而主要在于劳动力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周光复教授曾表示,社会上担心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就业压力问题和下岗职工的经济压力加剧问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推行该政策并不会从实质上增加就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问题,要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要发展经济,鼓励再就业。

退休越迟受损越多?

除了担心影响就业外,很多人还担心延迟退休会少拿养老金。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近日表示,这种担心是没必要。根据目前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缴费多,基数就越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简而言之,如果一个参保人,在40岁退休能拿1000元的退休金;但若在65岁退休,他可能拿的是3000元的退休金。并不会因为拿的时间少了,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减少。

此外专家还指出,现在很多人担心退休延迟“享福”时间缩短,其实这是误解。从公平性的角度看,如果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国家应该会参照国外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不会让他们利益受损。

如美国目前就规定,若以法定退休年龄领取的福利水平为100%,则提前退休者只能获得低于100%的福利,甚至只有60%的水平,但在特殊情况下,最早退休年龄不得低于62岁;相反,推延退休者则可获得高于100%的福利,最高比例系数可以达到1.5~1.6。职工到了退休年龄还想继续工作,他们可以边工作边领取退休金,也可以选择不领取退休金继续工作到70岁,在这种情况下,每多工作一年,退休金就会提高约7%。

尽管很多专家对延迟退休的正面效应投了赞成票,但他们同时指出,时机问题很重要。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就表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大量倒闭,打工者工资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异常严峻。当前情势下,延迟退休年龄不是明智之举。它不但不能减轻中国社会养老的资金压力,反而会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操作

弹性退休是“中间路线”?

在年轻人就业还是确保养老谁更紧迫的问题上,专家们各执己见。近日的一则新消息则引人关注。1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表示,我国将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的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的提前退休现象。而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多数专家们的支持,认为这是平衡养老与就业问题的“中间路线”,具有可操作性。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就曾表示,退休年龄应灵活掌握,可以给人更多的选择权。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有一个进入劳动第一线的保护年龄(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是16岁)就可以了,最好不要规定上限,退休年龄可灵活掌握,因为现在铁饭碗已经被打破了,大多数人都进入了市场就业,是否决定退休应让市场决定用人,也可以由劳动者本人决定,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昨日也表示,延迟退休除了考虑养老金收支问题外,还要综合考虑到就业、人均寿命、工种、性别、工龄等因素。甚至可对退休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如将过去单纯以年龄为门槛的标准改为“为社会工作满30~35年即可退休”,“弹性退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始尝试把延长退休年龄作为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措施。如,202_年起,上海在增加退休人员养老金时,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具备高级技师资格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可多200元。而延迟退休也是上海正研究推出的一系列高技能人才激励措施之一。

网络调查

六成网友反对“延退”

支持派:现行的退休政策太浪费人才资源,四五十岁正是个人工作经验、能力、精力的鼎盛时期,这样退休的人员实在太浪费了。

反对派: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观点和利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由于效益好,他们愿意推迟退休,工资和保险都高;有些人由于企业效益不好,40岁就叫你下岗了,如果要迟退休,这些人日子真难过。

中立派:(延迟退休)实际牵涉到了延迟退休年龄是否可行以及男女是否可以实行同龄退休等问题。而要回答上述问题,应该首先弄清楚工龄与退休金的关系以及推迟退休年限是否具有“普适性”。男女退休年龄可以一样,但需要解决如何平衡的问题。比如,可以设立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把65岁设定为女性退休的理论上限,60~65岁作为实际操作年限。女性可根据自己实际考虑退休时间。即在胜任工作的情况下女性退休年龄与男性一致,不能胜任工作或虽能胜任但本人不希望继续工作的,可以提前退休。

但另外一个现象也引人玩味:虽然相对多数网友反对晚退,但很多网友都认为我国现行的刚性退休年龄设置应调整,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搜狐网一项调查显示,363682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228584名网友同意实行弹性退休,认为弹性退休可灵活解决就业问题,所占比例达到62.86%。这就表明,延迟退休并非不可接受,关键是如何“弹性”的问题。

记者手记:

“延退”呼声大家并不陌生,每次只要风声一出,必引发大家惊人关注。原因何在?对于公务员、知识分子来讲,工作相对轻松,收入相对稳定,延退意味着可以多享受几年的福利,尤其对在单位有一官半职的“头头”们来说,晚退也可以少几分“人走茶凉”的落寞;而对于一般的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来说,上班的工资还不如退休的养老金多,早退休早享福;对于年轻的大学生们来讲,自然则巴不得“前辈”们早些“让贤”。

论调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

中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论调二:这样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

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帐。根据今年最新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9月10日,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透露,目前,我们对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在进行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来研究。我们注意到国外有一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国外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最近有一些国家发生了比较大规模的游行。

退休年龄延至65岁?

上海头疼:社保缺口穗养老金今年赤字10亿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早在202_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2_年开始,男职工从202_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2_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上海头疼:社保缺口

上海是内地最早“老龄化”的都市。据去年4月媒体报道,上海退休职工已超300万。202_年该市本级财政支出900多亿元,用于弥补社保窟窿的达170多亿元,占了18%,此数字还在增加。在去年上海“两会”上,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上海民生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社保问题,社保基金缺口很大,造成财政压力。目前在上海,平均3个在职者就要养2个退休者,而全国这一数值是3.2人养1人。

穗养老金今年赤字10亿

上海市负责人特别提到:“广东202_年社保结余是一千八九百亿,什么道理呢?外来务工的年轻人多,把大批社保都缴在那里了,它不像上海老工人那么多,上海参加社保的人越来越少,户籍又卡得很死。”

广州情况怎样?据报道,截至去年底,尽管广州累计结余社会保险基金达611亿元,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大幅增加,预计今年赤字将达10.4亿元。原因之一是,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今后“只转不退”,今年转出的养老金将达5.9亿元,是过去的6倍 论调一:这会增加就业压力

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副所长曾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但中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 论调二:这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

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现在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论调三:“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

202_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

1.产业结构不一样,所以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同

欧洲经济70%以上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在私营和公共服务机构中,很多工作都要基于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所以说,越老越吃香,而且脑力劳动当然比体力劳动对人的体力要求要小很多。…[详细]

反观中国,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因此,在很多的行业里,老年人的确会感到力不从心,也更需要年轻人的加盟。

2.养老金亏空靠着推迟退休年龄其实很难弥补

养老金空帐要想靠着提高退休年龄是很难弥补的。造成养老资金严重亏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单位职工提前退休。据估算:以一个职工提前5年退休为例,按基本养老金450元/月计算(尚未考虑今后养老金的增长),需要多支付基本养老金2.7万元,再加上退休之后不需要再缴的7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一增一减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万元。如果全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0亿元,这对基金支付造成巨大的压力。而202_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2岁

另外,很多网友都指出来,最希望延长退休年龄的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相对轻松。公务员在退休后拿得退休金也是普通企业工人的3倍甚至更多。但是,他们是不用缴纳养老金的,他们的养老金是由专门的财政来拨付,跟养老统筹基金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在目前两套养老金系统的情况下,贸然推迟退休年龄,确实对企业退休人员不公平。

当然,最重要的是,养老金空帐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于是就有一个“历史债”在里边。用推迟退休年龄的办法来补偿这个历史债,毫无可能,也有悖公平。

论调一:这会增加就业压力

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副所长曾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但中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 论调二:这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

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现在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论调三:“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

202_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1.产业结构不一样,所以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同

欧洲经济70%以上是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在私营和公共服务机构中,很多工作都要基于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所以说,越老越吃香,而且脑力劳动当然比体力劳动对人的体力要求要小很多。…[详细]

反观中国,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因此,在很多的行业里,老年人的确会感到力不从心,也更需要年轻人的加盟。

2.养老金亏空靠着推迟退休年龄其实很难弥补

养老金空帐要想靠着提高退休年龄是很难弥补的。造成养老资金严重亏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单位职工提前退休。据估算:以一个职工提前5年退休为例,按基本养老金450元/月计算(尚未考虑今后养老金的增长),需要多支付基本养老金2.7万元,再加上退休之后不需要再缴的7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一增一减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万元。如果全国有100万名职工提前5年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就是340亿元,这对基金支付造成巨大的压力。而202_年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2岁

另外,很多网友都指出来,最希望延长退休年龄的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相对轻松。公务员在退休后拿得退休金也是普通企业工人的3倍甚至更多。但是,他们是不用缴纳养老金的,他们的养老金是由专门的财政来拨付,跟养老统筹基金没有半点关系。所以,在目前两套养老金系统的情况下,贸然推迟退休年龄,确实对企业退休人员不公平。

当然,最重要的是,养老金空帐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在1997年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于是就有一个“历史债”在里边。用推迟退休年龄的办法来补偿这个历史债,毫无可能,也有悖公平。

第五篇: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围绕延迟退休这一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202_年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公开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此外,62.9%的受访者主张,在延迟退休问题上不能“一刀切”。对于医务人员、教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允许理性选择是否延迟退休;对于官员、公务员等,则应严格禁止延迟退休。

近年来,多国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很多国家采取渐进方式提高退休年龄,比较近的例子是波兰和意大利。202_年6月,波兰推出改革法案,将女性60岁退休和男性65岁退休改为一律67岁退休。改革实行递进式,即每年延长3个月,男性在202_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女性到202_年全部实现67岁退休。意大利对男65岁、女60岁的退休年龄采取逐年延长,到202_年实现男女均66岁退休。

提出时间

202_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也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数据统计

经过测算,中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事实上,延迟退休的更大背景是,202_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而202_年新增劳动力的数量首次出现了下降,意味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如何节约用人、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应提到重要层面。专家认为,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来说,提出延迟退休是对的;但需要警惕的是把延迟退休作为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药方。

政策延伸

基础养老金的统筹、养老制度的并轨、社保缴费费率的调整、退休年龄的延迟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充将成为改革中的五个重要“棋子”。在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社会保障改革的布局初步显现。

202_年12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3] 202_年11月4日,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我国养老保险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此前对媒体表示,为加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人社部将推出小步慢走的、分节奏的延迟退休政策。[4] 202_年2月21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养老保险分论坛的专家发言中,全国社会保障教学与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郭士征向会议提出了一种区别于当前“延退”的“渐退”的退休方式。他建议,可以在退休前逐步减少工作量、减少工资发放并提前领取养老金。[5]

四问延迟退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