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国家图书馆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20-512096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8 09:51: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大数据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招生通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促使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中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必要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技术潮流的影响。管理者、决策者能否适应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制约图书馆及相关行业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先决条件。为帮助在职管理人员建立大数据思维方式、熟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法,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特向业界精英推荐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大数据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项目,符合条件者结业后还可申请硕士学位。

1.项目特色: 名师云集

授课地点设置在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校内,高校知名教授、互联网行业著名企业家联袂主讲,深入剖析大数据技术与方法,高起点、重实践,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平台广阔

结业者颁发盖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红章的结业证书,纳入北京大学校友会与信息管理系系友会;在未名湖畔聆听学术沙龙、专题讲座,为您的学习生活加分;结识业界顶级专家学者,或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提升学历

符合条件的结业学员,如有意向,可申请管理学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及考核标准参见下文中《有关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2.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15年情报学专业(大数据方向)

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 招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在职人员。

2、报名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毕业学历,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2)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培养方向及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情报学专业基础、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分析理论、熟悉大数据技术与方法的专业人才。

2、帮助学员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与研究方面的厚实功底,特别着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1、报名参加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学习的人员,可向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索取招生简章,咨询有关问题,进行报名登记。

2、报名时间:即日起接受报名咨询,截止日期暂定为2015年9月底。

四、资格审查及确认

1、报名人员应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提交报名材料,进行资格确认。

2、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将对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员按招生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报名人员须提交的材料:(1)单位人事部门介绍信;(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相关工作业绩及科研成果证明材料。

五、业务考核及录取

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将对资格审查通过的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考核方式为论文或书面陈述,考核科目为信息管理基础。考核时间为2015年9月21日。

2、根据考核成绩,参考工作业绩和有关科研成果,择优录取。

3、将初步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1、必修课(6门,共18学分):(1)信息资源管理

(4)信息行为分析(2)数据挖掘

(5)图书情报一体化研讨(3)大数据分析

(6)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库

2、选修课(4门,共12学分):

(1)大数据营销

(2)统计分析与建模(3)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工具

(4)云计算与云中心管理

七、教学方法及考试

1、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发讲授提纲和教材,规定必读与参考书,每半年时间讲授3-4门专业课,利用业余时间上课(周六、周日)。

2、考试方式:专业基础课或核心课程(6门)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闭卷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其它课程由相关院系组织考试。考试地点均在北京大学校内。

八、学习年限及收费

1、学习年限为一年半(或两年)。

2、学费为4.6万元,在第一年入学注册时一次交清。学员注册缴费后如中途退学不再退费。学费只含上课费和正常组织的考试费。

九、学员结业及证书

1、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的学员,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60分以上)即可结业。

2、结业学员名单和成绩报经研究生院审查核准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结业证书》。

十、联系方式及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学思楼103、104室 电话: 010-88003153、88003155

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015年 8月 25日

附:有关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学员自报名北京大学高级专门人才研修班时(以下简称“研修班”),须已经获得学 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已获得的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符合上述学位要求的学员在报名研修班时可向院系提出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意愿,上述学员以下简称“申请人”。

(二)申请人自进入研修班学习之日起(以招生年度当年的9月1日开始计算),须在四年内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全部研修班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北京大学的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为合格,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成绩的合格标准以国家相关要求为准。北京大学将依据以上成绩认定申请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四年内未通过北大组织的课程考试或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三)申请人自进入研修班学习之日起(以招生年度当年的9月1日开始计算),须在五年内完成学位论文、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并进入答辩程序,五年内未完成以上环节者,本次申请无效。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时须交纳论文初审费用和论文答辩费用,具体费用参见申请学位当年北京大学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相关通知。

(四)申请人须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做出成绩,在研修班学习期间在有正式刊号、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中以第一作者身份正式发表与申请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

(五)申请人在学校和国家组织的考试中,不得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六)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因有其他途径获得硕士学位,不能通过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途径申请硕士学位。

第二篇:百年记忆—中国国家图书馆

-----------08级城市规划建筑与文化专题讲座论文

百年记忆—中国国家图书馆

姓名 杨鹏 班级 0809072 学号 080907237 专业 城市规划

百年记忆——中国国家图书馆

摘要:中国的建筑史,就是中华民族建筑风格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中国国家图书馆除了具有它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中国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在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上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长达百年的岁月时空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转变。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文化 历史

1.京师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一年后回到北京,慈禧大受刺激,她被迫开始推行新政改革。大清国从血泊和耻辱中逐渐明白政治变革才是强国富民的关键所在。到了1909年春天,宪政已经成为社会历史上最热门的谈资。民间报刊入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此时无论是朝廷,一般大臣还是知识分子对图书馆这一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一整套现代理念已经不再陌生。1909年9月,朝廷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洋务派首领张之洞的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建立公共性的现代化图书馆,才能既保了国粹、又进了新学,从而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

京师图书馆成立后,缪荃荪首任监督。江翰、夏曾佑、梁启超等先后任馆长。鲁迅等知名学者为它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从1909年国立图书馆诞生的时候,那时国家是积贫积弱,建馆的时候连馆所都没有,很长一段时间四处漂泊,没有经费。梁启超担任馆长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还是梁启超用他的人寿保险做抵押,在银行贷来钱给员工发工资。这是旧中国在国家很贫困的情况下,图书馆的发展也是非常受限的。尽管清政府及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图书馆的经费,但京师图书馆古籍馆藏丰富,同时因接受全国缴送而具有国家馆地位,所以它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它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

京师图书馆的建立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结点。相对于日本,法国,英国,中国图书馆的建立晚了半个世纪之久。它的建立背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近半个世纪被压迫的耻辱,它的建立标志着国人的觉醒和传承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决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2.国立北平图书馆

1928年7月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隶属大学院。为解决经费问题,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谈判并签定协议,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基会属下的北海图书馆于1929年8月合并。合并后,馆名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国立北平图书馆的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庚子赔款。图书馆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市民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每次在图书馆入口处领取具有借书证性质的门牌就可以在图书馆中任意借书阅览,但并不提供外借。另外,图书馆对进馆读者的衣着有

着严格的要求,读者必须着中式长衫或者西式衬衫西裤并衣着整洁方可入内,否则就要被挡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1931年6月25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典礼纪念摄影

国立图书馆中海居仁堂为一馆,北海庆霄楼为二馆。这一时期,由于经费有了保障,馆藏丰富,关心图书馆建设的各界知名人士众多,又聘用了大批高水平的馆员,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并于1931年在文津街建成了新馆舍。这一切,使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出现了飞跃。

抗日战争期间,国立北平图书馆部分馆藏和馆员南迁,并陆续在上海、香港、昆明、重庆等地建立了办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平图书馆驻各地办事处及藏书,除存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善本书和自南京运台北的18箱内阁大库舆图外,陆续运回北平。在此时期内,国立北平图书馆多次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直到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才重获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

从毛泽东主席的第1号借书证,到周恩来总理新馆建设的批复体现了党和国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中国图书馆事业在21世纪将有辉煌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每一次发展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1951年9月5日文津街馆主楼

3.国家图书馆

3.1国家图书馆一期

1975年3月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

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

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地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3.2 国家图书馆二期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3~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建筑面积79899平方米,工程分为地下三层和地上五层,内部没有阅览室,全部是开放式阅读空间,读者座位2700余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8000人次。扩建完成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资源基地和中国最先进的网络服务基地。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

国家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自身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枢纽和信息基地。数字图书馆是当今世界各国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一个热点。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进展情况表明,国家图书馆作为一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国家图书馆从1995年起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

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着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已建成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量,其中部分已经为社会提供服务。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二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工程进展顺利,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建设先进文化、传播知识的职能。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将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国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4.结束语

国家图书馆先后经历了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国家图书馆都承载着中国文化发展过程,记载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不同时代的不同的建筑文化都一一记载在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上。

国家图书馆作为一种能亲眼目睹、长期保存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延续和民族的特征,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文化的变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在时空性、地域性、人文性和社会性上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长达百年的岁月时空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包含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也包含了民族性建筑文化与世界性建筑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J].华中建筑,1996(6)[2]王昕.江苏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第三篇: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业务工作范围和职责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业务工作范围和职责

一、编制招生计划。根据教育部和山西省考生管理中心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组织编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招生目录。

二、招生宣传工作与咨询服务。根据学校确定的招生计划,组织实施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咨询服务工作。

三、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组织研究生招考报名、资格审查、发放准考证工作。组织研究生初试命题、制卷、考试、评卷等工作。

四、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贯彻执行教育部与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关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组织各院(系)做好硕士研究生推免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工作;组织相关考生的资格复查、复试、调剂、体检和录取工作。

五、研究生报名材料归档工作。将录取研究生的有关报名录取相关材料归档保存。

六、接待信访工作。接收考生的申诉,负责对研究生报名录取各个阶段的政策进行解释,并妥善处理招生中的遗留问题。

七、其它工作。负责完成学校及学院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四篇:文献传递协议书 - 中国国家图书馆

协议书

甲方: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

乙方:

为进一步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双方同意协作开展文献传递业务。为此,双方本着自愿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通过审核乙方资质,确定与乙方协作开展文献传递业务。

2、根据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利用规则,确定非返还型文献的传递方式、收费标准。

3、派遣专职人员协同乙方工作人员办理合作业务,在规定的时限内处理并完成乙方申请。

4、甲方在收到款项后将发票交由乙方。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遵守国家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指定专职人员负责联系文献传递业务。

2、按要求申请文献传递,将申请通过文献传递系统或E-mail、传真发至文献提供中心。

3、乙方通过甲方获得的文献,只能用于个人学习、教学或科研工作,乙方不得利用文献进行任何违反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有违约,后果自负。

4、按规定交纳文献传递预付款,定期与甲方结算所有账目。

三、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四、本协议一式贰份,自双方签约之日起生效。

甲方: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乙方:

代表(签章)代表(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研究生招生新趋势

研究生招生新趋势: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硕士

2010年09月07日 14:42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纵观2010年的研究生考试,与以往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国家首次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型人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为了积极主动适应今年这种变化,2010年国家把专业硕士提到了与学术硕士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学术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

2011年的研究生招生的报名工作即将展开,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提出:将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

该通知中指出: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要继续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2011年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均可安排招生,各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还应将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要积极探索完善与专业学位培养要求和生源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复试)内容和办法,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质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推免生、奖助学金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机制。各招生单位要在各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的宣传,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在校管理与待遇、奖助制度、就业服务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宣传和介绍,帮助考生了解、认识专业学位,引导考生积极报考。

缩小学术型硕士规模,扩大专业硕士招生,可谓是考研政策的一大重要变化。表明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调整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来促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考研专家预计,未来相关部门还会出更多的政策,加强专业硕士的培养力度,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将会不断提高。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国家图书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