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20-59058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1 15:31: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基层党组织,是党与职工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党组织最基层的组织。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一份子,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关键在于党员。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是否到位,是否见效。如何在党中央“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和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我司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我司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促进我司创效争优,是当下值得我司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司党员基本情况

我司共有党员支部一个,党小组?个,党员总计17人,其中女性党员2人,退休党员8人,在职党员9人,在职党员中年龄超过50岁的党员7人,年轻党员仅2人,党员平均年龄接近?岁。我司党员年龄偏大,急需培养和补充一批思想上进,精通业务的年轻党员。

二、我司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高。当前仍有不少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对新常态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不能正确认识。一是认为业务工作是核心,业务发展是“第一要务”,抓业务增长要紧,党员教育工作放一放无关大局。二是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是“软指标”,只要把业务增长这个“硬指标”搞上去了,党员教育工作这个“软指标”就自然抓好了,所谓“一俊遮百丑”。三是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基层组织和党员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新常态下党员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不够,办法不多,积极性不足,使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导致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沙滩流水不到头”。

2、方法不活。开展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安排的内容缺乏时代感,事情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效果。一是采用的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基层党员教育方法往往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泛泛而谈等,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方法不活。二是安排的内容没有紧跟时代变化,基层组织很少主动安排学习党的最新文件精神,部分党员没有养成及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实时政治的习惯,导致一些最新的文件精神没能有效传达和领会。三是缺乏针对性。干部党员和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年长党员和青年党员,不分团队,不分年龄,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

3、机制不畅。新常态下,基层党员教育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健全的党员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党员教育专项资金本来有限,又没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使得我司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严重影响党员教育效果。二是没有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缺乏有效监督,评价结果与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出入,有时造成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导致党员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三是基层党员教育没有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新形势下如何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

三、加强我司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

针对当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司认为,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就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党员教育管理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教育和管理的内容、方法、形式上不断创新,要在教育和管理的机制上不断完善。

1、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党员教育管理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广泛开展“三严三实”等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联系我司车险团队、中介团队、农险团队、理赔团队的工作实际、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党员的理论修养,使广大党员成为推进公司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突出抓好“观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适应公司发展新常态,使广大党员认识到业务工作是核心,党员教育工作是重心,党员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而是“你好我好”的互促关系,业务工作和党员教育工作两者都要抓,既要抓好业务工作这个“硬指标”,也要抓住党员教育这个“软指标”,并且两手都要硬,要“软硬兼施”不可偏废其一,不能抱有“一俊遮百丑”心态,而要拿出“眼里容不了沙子”的认真劲。成功的经验证明,党员教育工作这个重心稳,公司业务增长这个核心就快。三是提高党员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意识。结合我司年长党员居多的实际情况,着力培养和选拔一批工作积极性高,创新意识强的年轻业务骨干,充实我司党组织队伍,提高党组织教育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2、革新方法,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关键是要联系我司业务工作的实际和党员组成情况,不断革新教育管理方法。一是推行分类教育管理方式。针对我司党员主要由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组成的实际情况。我司基层党组织应以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

对于离退休党员。这部分党员在我司基层在册党员中占很大的比重,大约为50%。由于这部分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加之年老体弱,活动不便,因而我司党组织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要求,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

对于在职党员。主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个人特长,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加强在职党员管理,从而引导他们在公司基层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充实教育管理内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除了文件、报告、会议外,还可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一些关于党的先进性教育题材的电影、记录片等;还可以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辩论赛,就当前的一些最新时政新闻、公司文件精神进行辩论,以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各位党员畅所欲言,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还可以开展互动经验交流活动,让阅历丰富的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一道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业务心得,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员的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一些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邀请党务、业务知识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知识讲座或现场咨询答疑解惑等。

三是更新教育管理工作手段和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和内部局域网优势,合理设置平台模块,提供学习培训、信息查询、网上监督和咨询服务等服务功能,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开设流动课堂以视频授课方式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让党员教育培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拓展培训空间的同时不影响党员正常的业务工作。

四是革新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工作模式上要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拘泥固定模式,不摆花架子,不作表面文章。“活”就是开展教育管理的模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在管理模式上要把过去统一、单

一、计划型转为自主、多样、有效的管理。坚持“三少三多”,即在计划布置上,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在管理方法上,少一点统一模式布置,多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在开展活动上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固定形式,多开展一些有实效的小型活动。“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常态,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规律,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完善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的规范性。

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员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并逐步改善基层党员教育专项经费划拨方式,低投入、高产出,真正把经费花在刀刃上。

二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基层党员教育的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标准,对标准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又要立足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所履行职责的不同,区别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标准和要求,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做出明确定性要求,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合理。三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激励机制,通过实施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增强党员意识、荣誉意识。同时,也要酌情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处置力度,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当前,在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常态下,要打造基业常青,品质卓越的人保澧县支公司,就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基层党员在企业经营中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司人员“团结奋进、努力拼搏”,让澧县人保走的更高更远!

第二篇:基层税收信息管理工作研究

基层税收信息管理工作研究

税收信息化是集先进税收管理理念与现代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税收工作,实现税收管理机制的现代化,使税收工作水平跃上新台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工作机制、资源配置将实现重大改变。作为基层税务部门,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配套工作,找出与税收信息化不相适应的各种因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信息技术已经支撑着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渗透于税务工作的全过程,体现着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反映着税务部门的整体形象。然而税收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问题。

主要是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依赖于传统的手工管理,对税收信息化应用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片面强调客观原因,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致使税收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税收业务方面一般性的数据录入和统计等,而其他诸如数据分析、监控、利用、行政管理等基本是空白。

二是素质问题。

主要是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不多,既精通计算机网络应用,又精通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大大制约了税收信息化的进程;同时,有限的信息技术人员一般集中在各级地税务机关的信息中心,基层技术人员的匮乏,直接造成机关与基层信息化运用水平的不平衡。

三是应用问题。

普遍存在着初级运用、浅层运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用面窄,大多在税收征管的部分环节有所体现,而在行政管理方面明显体现不足;应用程度低,局限于一般性的数据处理,如数据采集、存储、开票、输入、数据统计、输出等等;应用能力差,缺乏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分析整理和有效利用,征管和办公一体化软件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

四是信息化有片面技术化的倾向。

重环境建设,轻实践应用。片面强调运用计算机技术,没有突出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没有体现信息化对税务业务流程的优化。好像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技术,一提信息化就是计算机人员的事情。在技术人员中信息化就是用最新的技术。不断的高投入与实际的效益不成正比,存在管理与技术 “两张皮” 的现象。

五是信息归集强制性不够,数据采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部分基础数据失真。如税务登记项目不完整、行业品目鉴定不准确等。少数纳税人受利益的驱动,采取做假账、搞 “两本账” 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造成税务机关采集虚假的、不完整的涉税数据。

2.部分基础数据的采集不全。诸如企业产值、产量、销量、库存、用工情况等数据未纳入系统进行管理,也影响了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未按制度规范要求采集数据。有些是数据录入错误造成的,还有些是没有完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形成的无效数据。

4.有的数据采集不及时。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是对其经营情况的动态反映。如果不能迅速采集,及时反馈,致使部分数据信息明显滞后于纳税人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预警指令的准确性。

六是信息应用程度低。

1.数据分析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税务部门的系统数据的查询、监控和分析功能还不够全面和灵活,仅限于分类统计、静态查询的层面上,数据价值潜在效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2.数据利用率不高,支持税收管理与决策的作用发挥不够。目前,信息系统有些应用软件只满足单一业务需要,信息共享性差,不能从区域、行业等角度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难以综合利用。

3.数据预警分析平台尚未构建,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缺乏统一的数学模型、预警指令,还存在指令下达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4.部分税收管理员的综合技能有待提高。有能力单独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人员还较少,往往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5.数据化管理机构不完善。各级税务机关由于没有独立的税收分析机构,缺乏专业的税收信息分析队伍,日常工作中常常是单兵作战,影响了税收分析人员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七是数据资源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偏低。

1.涉税数据来源渠道狭窄。就目前来看,税务机关所掌握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主要是靠纳税人提供和到其他部门收集,而收集来的数据也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数据掌握上的不全面、不充分,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的客观性。

2.内部各系统信息数据共享度不高。虽然目前税收征管中常用的V2.0、出口退税、金税工程系统已进行了整合,但主要业务数据还不能完全共享,系统信息资源集成能力、整合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3.外部信息数据交换不充分。由于税务机关与社会其他各部门间信息化发展不同步、不平衡,导致部门间信息不能平滑对接和共享,信息孤岛问题仍然突出。数据交换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

八是数据管理不协同。

1.内部协调互动机制不够完善。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还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内在有机衔接,各职能部门间业务缺乏统筹,责权划分不清晰,各自为政现象还客观存在。

2.外部部门配合不到位。税务部门与税源管理关系密切的工商、银行、质量监督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深度不够,往往停留在基础报表数据的交换上,部门间协调配合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3.税收法制建设、税收行政执法和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只规定社会各部门有关的法律义务,而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操作性不强,亟待规范完善。

因此要提高基层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应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思考。

(一)树立信息化税收征管新理念

当前,信息化建设整体态势日益呈现出更加注重应用、实效以及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特征。对税务系统而言,信息化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监控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对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紧密依托信息数据手段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已经成为税收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税收征管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突破口,只有解决观念上的问题,才能实现信息化税收征管模式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因此,应树立税收征管与信息化建设 “一体化”推进的观念和以信息化税收征管模式带动税收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观念,积极推行信息化税收征管新模式。

(二)规范信息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

围绕构建信息化税收征管模式,在优化征管业务流程时,应重点解决以下环节的问题:

一是规范信息数据采集渠道。根据实际,可建立内部基层分局、县局、市局、省局四级数据采集网,并明确职责分工。

二是严格加强数据质量的管理。按照统一标准录入有关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逻辑和真实性检验,把好数据进口关。定期对数据质量情况通报和监督考核,对数据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

三是实行信息数据集中处理。逐步实现综合征管应用系统、增值税管理应用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稽查管理等各类征管数据的统一的存储、加工和管理,实现各类信息资源互通互联共享,实现征管工作各环节在信息化支撑条件下的相互衔接。

四是完善税收数据分析体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指标分析体系。

五是强化信息数据处理应用能力。把税收分析作为加强税收收入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切入点,及时发现税收经济的新动向,充分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和促进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分析与税收征管实现良性互动。

六是构建统一税收预警分析平台。根据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需求,开发适用的软件,自动完成数据质量分析、各类目标及专题分析,对系统间数据进行关联、预警和统计分析,以及群体比对等,提高数据处理分析的技术含量。

(三)健全信息化税收征管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化税收征管部门联动机制。本着税收管理重心向数据化管理转移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完善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组织管理机构职能,安排更多人员和精力开展数据化税收征管工作。成立若干个数据化税收征管操作的专门小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集纳税人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加强数据采集、纳税评估、日常税务检查和调查反馈。

二是健全外部信息数据交流机制。研究统一指标口径,加快搭建信息数据交流网络平台,拓宽税务部门获取纳税人涉税数据的渠道。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从工商、公安、财政、统计、银行、质量监督等政府部门采集有关经济信息数据,在涉税领域构建一个社会化、全方位的税收沟通、交流和监管体系。

三是完善税收数据分析利用长效机制。建立分析互动机制,避免出现数据重复分析和漏项分析等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提高税收数据分析质量和效率; 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数据整理、传递和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税收分析数据交换渠道畅通,充分发挥税收分析的实质性作用。

四是深化税收电算化网络机制。按照金税三期的要求对现有软件进行清理、整合,特别是尽快与工商、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和所有纳税人联网,多渠道获取第三方面信息,为数据化管理奠定基础。

(四)完善信息化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金交易相关法律,确保数据链源头的完整。尽快制定完善结算制度和相关法律,对现金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规定。可采用全国统一固定的银行账号,将企业代码、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终身唯一的固定账号,并与医疗、社会保险等结合起来。国内所有银行实行通存通兑,严厉打击多头开户、虚假开户; 规定各类交易转账标准,实行现金超额支取处罚,最大程度地控制单位和个人的现金交易行为。

二是尽快明确征管数据法律效力。在不影响文书作用与效果的前提下,加大电子文书应用软件的开发力度,尽快推行 CA(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认证,结合加密技术,有效地解决网上税务文书流转的法律效力问题。

三是健全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法律体系。分析原有的征管法规,根据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减修改,尽快把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方面的法律体系构建起来。如 《网络税收管理法》、《网络税收共享法》 以及与数据化税收征管模式配套的岗位、职责、机构设置等,均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

而从稽查部门的信息化专业管理现状来看,应认真解决好信息技术应用及开发的系统

化、规范化管理问题。稽查部门信息化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受自身工作基础和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还处于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各地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参差不齐、极不均衡,还没有形成规范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不仅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而且造成了人力财力上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建议对稽查信息化建设,必须积极引导,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稽查信息化项目审批立项制度和系统的管理办法。对基层稽查部门拟开展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专业人员抓好事前专项评估。经审批立项后,方可正式实施研发或应用。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稽查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强化对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指导和日常监管,实行规范化管理,以促进稽查信息资源的科学利用,避免基层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无谓的人力财力损失等问题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较大物质投入的工作。目前,多数基层稽查局现有高科技设备数量偏少,档次偏低,不能满足运行大型财务管理或税务稽查软件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新形势下税务稽查工作水平的提高。在基层稽查部门经费来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议上级制定较为科学、完善的稽查信息化经费管理办法。或者采取专门的稽查信息化建设奖励办法,根据其实际应用和研发情况,给予适当的稽查信息化建设经费或者装备专项奖励;或者按照审批立项管理办法,事前对基层拟开发的项目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立项后给予专门的项目开发应用经费支持的形式,进一步调动基层税务稽查部门抓好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突出抓好稽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不足一直是稽查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从目前稽查部门的人员素质现状来看,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只能是权宜之计,解决稽查部门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的根本出路在于引进专业人才。因此,建议从推动稽查信息化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建议干部管理部门,专门为稽查部门引进或调配部分专门人才,以切实满足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稽查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推进稽查信息化建设仅有丰富的财税知识是显然不够的,专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建议总局或省级局联系确定部分专业的信息化研发机构,由他们具体负责稽查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深入基层稽查部门,了解基层稽查工作的信息化需求,更为系统、更为专业地帮助基层稽查部门搞好相关信息化软件或系统的应用和研发工作。

从纳税人财务核算方式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应重点解决好企业财务电算化的有效应对问题。当前,企业财务电算化的普及速度日益加快。企业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种类繁多,操作复杂。不少软件多是某个系统或部门自行研制开发的,缺乏统一的标准,行业特点非常突出,多数企业对系统的关键部位和关键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人为地给税务稽查工作制造了许多技术障碍。有的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在电子数据上大做文章,或临时拼凑数据,或采用将电子数据毁掉,来对付税务稽查,达到偷税的目的。在企业财务电算化的情况下,税务稽查手段的相对落后,已经日益成为制约稽查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议把加强稽查办案过程中的高科技应用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解决。

一是在积极争取财政等相关部门支持,依法规范企业的财务电算化行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制定对财务电算化企业的税务稽查办法和规定,使电算化企业的税收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积极开发应用计算机查帐软件。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各地推广应用的查帐软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功能还比较单一,只能覆盖很少的几种通用企业财务电算化软件,应用范围比较窄,且升级速度较慢。因此,建议上级稽查部门对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企业电算化软件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抓好查帐软件的完善,进一步扩大软件的应用范围;

三是积极开发重点企业和大型企业专门查帐软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都逐步开始利用自行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实行了全国、全省范围内的财务集中核算,其税收则相应地改为汇总缴纳,由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层级与税务部门的管理权限上就出现了矛盾。根据分级管理规定,上级稽查部门有权对这些企业进行检查,但由于企业的业务多发生在基层,所以根本无从着手实施检查;而基层稽查部门虽然对企业在本地的业务发生情况相对比较了解,却无法掌握企业的总体财务核算情况,即使有上级局授权,也很难进行检查,从而使得这些企业在稽查环节出现了相对的管理真空。对此类企业,建议上级局组织开发专门的重点行业或大型企业查帐软件,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特点,通过稽查查帐软件切实解决好汇总纳税企业检查难的问题。

四是逐步实现与财务电算化企业的联网,实现网上实时监控。建议选择部分大型企业,开展稽查部门与企业联网试点,在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与企业网站的挂接,使稽查人员可以实时浏览或下载企业相关的经营动态或管理数据信息,使检查工作更为科学、快捷。

第三篇:如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百草沟镇党委

题目:构建平台 创新方式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领题人:罗基俊,执笔人:陈超

构建平台 创新方式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百草沟镇党员状况

百草沟镇辖区34个行政村,一个社区,目前共有820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428名,机关党员392名,去年新转正党员41名,预备党员24名,新确定的积极分子140名。

二、百草沟镇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及特点

百草沟镇共有党员820名,流动党员有382名占党员总数的46.5%,随着社会的发展,百草沟镇流动党员呈现以下特点:

1、流动党员数量增多。全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数量从逐年增多,且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

2、流动党员的就业范围更广。我镇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省内转向省外、国外流动;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如沈阳、大连、上

海、北京、青岛以及首尔、釜山等;从业的单位主要以务工以及开办私营企业为主;分布的行业主要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

3、流动党员流动的时间长,流出地点相对固定。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飘泊游子正在逐步减少。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1、注重流动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教育是加强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外出流动党员流动性强,思想比较解放,但也很复杂,如果不注重有针对性的教育,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近几年,我镇在外出流动党员教育方面,紧紧扣住“针对性”这三个字,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对担任过村干部的党员,在外出前重点进行“自己富了,不忘乡亲,永远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感,对其他外出流动党员,主要是进行党性和党的宗旨教育,增强其自我约束意识和党员意识,使之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积极引导,注重发挥外出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党员外出打工,不仅开拓了视野,学到了本领,而且率先走上了致富路。我镇结合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发挥外出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好做法,一是发挥他们经济意识强,经营门路广,可以为更多人寻找致富门路的“向导员”作用;二是发挥他们在外信息灵、交际广、路子宽,可以为家乡的农副产品、乡村企业产品找销路、找货源的“推销员”作用;三是通过他们在外经营发了“财”,有一定知名度,发挥他们为家乡引进资金、引进设备、引进项目的“招商员”作用;四是积极引导他们为发展本地经济带头办企业,搞实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他们发挥经济优势,在扶贫帮弱上解囊相助,在家乡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带头做奉献。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去向难以把握

据调查,我镇流动党员中外出前向党组织汇报的仅占10%,外出后能与原党组织主动保持联系的也只占3%,大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处于“断线”状况,本人及其家庭都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基层党组织很难掌握他们的具体流向和现实表现。

2、流动党员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一是部分流动党员活动地点不固定,不是找不到,就是回不来,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就是偶尔回家,也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二是有的流入当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使多数流动党员无法参加从业地党组织活动。三是少部分流动党员故意

隐瞒身份,怕暴露党员身份,受约束多,影响自己挣钱,成为“隐性党员”,导致外出期间党组织脱管,党员教育培训更是难以落实。

五、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教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外出时间较长的地方,指导他们组建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对长期在外,无固定地点的零散外出党员,可以发放流动党员介绍信,且与流入地党组织二是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有所作为原则。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首先必须着力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愿意和服从于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其次必须要求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为同乡排忧解难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灵活性、实用性原则。应根据从业特点,坚持方式多样、内容多样,充分利用春节、农村大忙返乡的机会开展培训,重点突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使他们学有所用。

2、构建平台,实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

一是建立专门台帐,掌握动态。基层党支部对所有流动党员建立档案,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握流入地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缴纳情况。二是确定专人联系。支部在流

动党员的同一村民小组中指定一名党性强、责任心强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定期联系。支部委员对本支部的流动党员实行包干制,每人包干联系几人,从而形成支部——支委——联系人——流动党员的管理链。

3、创新方式,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作为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通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发展村级社会事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一起致富,从而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自觉服从支部的教育管理。二是落实双向管理目标。每年汇报一次思想加强联系,实现原籍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齐抓,每年至少为乡镇、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或招商引资信息。三是积极鼓励外出党员回乡创业。采取措施,拓宽渠道,全方位选贤任能,鼓励优秀外出党员返乡创业,参与竞争。从优秀外出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级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村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篇:如何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思想建设

一是要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和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决定和决议,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组织要担负起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教育党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三是要加强党纪教育。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维护党纪法规尊严,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

引导教育党员发扬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维护和塑造党的光辉形象。勇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敢于同败坏党风的言行作斗争。只有这样,党的形象才能更加光辉,党的战斗力才能更加坚强,党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加雄厚,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三、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

一是要建立经常性教育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素质,是党员发挥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因此,党支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

等制度。二是要将党员教育管理融入党建活动之中,以开展深入扎实的党建系列活动来不断丰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内容。三是要把加强领导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

四、进一步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一是严把入口关。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自愿申请的原则,严格坚持发展党员的有关程序,严格考察,保证党员的质量,保证党组织的神圣与威严。二是疏通出口关。要坚持把民主评议党员与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结合起来,对不合格党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帮教责任制,指定专人进行帮教,限期改正,扎实做好其思想工作。

五、进一步抓好能力提高

要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高度出发,促使广大党员自觉成为学习型党员。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党的中心任务,针对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围绕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增强保持先进性的能力,重点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执政能力和履行岗位能力的教育。要抓好党员的业务学习。认真组织党员学习科学文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组织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有流出党员**名,流入党员**名,春节期间前后有***名流动党员返乡,有***名流入党员留在***。针对在**的***名流动党员,我们组织开展了“结一个对子、过一次组织生活、核一次基本情况、提一个建议、尽一点力量”等“五个一”活动,审核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本,走访慰问***户,结成帮扶对子***对,召开座谈会***次,组织学习***人次,收集意见建议***条,引进资金****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由“走访登记”向“结成致富对子”延伸,进一步增进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感情。在春节前出台了《关于春节期间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务必要走访慰问到每户流动党员家庭,采取“四进四查两问”(进企业、进市场、进门店、进住户,查底册、查户籍、查低保、查社保,问单位同事、问左邻右舍)的方式,按照“五清楚”,即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发展方向清楚的要求。对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的排查、登记,分级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登记卡册,充分掌握每一名流动党员情况,把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管理。同时,在切实解决流动党员困难户生活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流动党员个人发展方向,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的原则,选派有经验、有资金、有技术的党员与之结对帮扶。全县共形成种养型、创业型、技术型、加工型等***大类,共***对致富对子,大大提升了结对帮扶的成效,使流动党员感到党组织关心到心坎上,进一步增进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感情。

二是由“组织生活会”向“集中教育学习”拓展,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为了充分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在春节期间组织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我们编印了《流动党员培训教材》,把党的科学发展观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等汇印成教育培训读本,确保***流动党员人手一册,由***组织部派出5个专门的授教组深入到各基层党(工)委,利用县党员服务中心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对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集中授课,引导和帮助流动党员学习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全县总体发展思路,及主要的工作举措。同时,给流动党员赠送了法律知识读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各基层党委还邀请党校教师为流动党员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收看现代远程教育专题片,切实抓好春节期间对流动党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工作,使流动党员对当前党的政策方针有了全面的了解,增强了素质,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先进性意识。

三是由“流动党支部”向“行业协会党支部”推进,进一步增强服务流动党员的能力。全**有***等***个流动党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并发展党员***名。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我**积极探索创新“外出行业协会党支部”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利用春节返乡时机,了解流动党员的行业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打破地域限制,重新组建7个“外出行业协会党支部”,由***组织直接管理,坚持“思想正、作风正、人品正,精通社团工作、精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心强”的原则,通过行业内群众公认,行业会员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方式,采取“兼职为主、专职为辅”和“内部选拔为主、外部选派为辅”的方式,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目前,已有***名党员参与了“外出行业协会党支部”,共挑选了***名机关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联络员),负责联络各地各行业协会指导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党建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在外流动期间的管理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由“征集金点子”向“为家乡发展尽力”深化,进一步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春节期间在流动党员中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座谈会,要求他们向党组织提1-2条家乡发展的好建议。同时,开展了“三个一”活动,通过行业协会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为家乡发展“提供一点资金、引进一个项目、提一个金点子”活动,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出力。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