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那年陪女儿走过中招范文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20-840586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8 12:35: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那年陪女儿走过中招范文

那年陪女儿走过中招

又到了备战中考的时候,曾经紧绷的那根弦又有几多触动,去年陪伴女儿中招的点点滴滴又涌上心头。在中考后16天时间里,我八次拼车在焦作和郑州、新乡间往返,瘦了三四斤。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东奔西走参加应试的辛酸经历恍若昨日。这里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当初的一幕幕,一是为了给后来者汲取些经验,二是多年后还能体会过去丰富记忆。

焦作XX中在焦作市区三所名校中位居前列。按照对口升学规定,202_年女儿很荣幸地成了XX中的学生。女儿在放飞孔明灯时许下的心愿是一定考上焦作一中。为了圆梦,她隐忍奋进,不屈不挠,由入学时的年级200多名到最后二模第X、中招第X,基本具备了考上焦作一中的能力。

近年来焦作一中的教育质量颇受质疑,优质学生纷纷到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省实验中学和新乡河师大附中就读,以焦作一中为底线积极争取到上述四所学校读高中成为我们新的追求。也就是从当年的四月份起各高中争夺生源大战陆续拉开,在中考后第一周犹为激烈。

一、参加新郑北大附中考试

闺女初中上的是“沃根”培训班,通过培训班摸底申报,我们在202_年5月1日参加了新郑北大附中考试,考试地点在北大附中校区。北大附中不是我们心仪的学校,但做为一次尝试和练兵,为以后四所学校考试打下基础,很有必要。

为了保证考前充分的睡眠,我们必须提前一天到学校。4月30日下午,我陪着闺女坐上了同事的顺路车,一起赶往北大附中。下车后来不及道谢,就匆匆到附近联系住宿。虽然住宿条件较差,但在偏僻的村镇只能将就。安排下住宿后接着去学校熟悉环境。5月1日早,校门前挤满了学生和家长,学生排队进入校门领取准考证时,闺女电话里说不让焦作学生来新郑考试,只能在本地考。(焦作北大附中分校正在建设中,主要是限制焦作考生外流。)想起一路上的辛苦,我情绪十分激动,几次质问门卫和“沃根”老师,为什么报了名远道而来却不让考试。经学校交涉后允许焦作学生考试。考试前闺女就严重鼻塞,数分钟擦一下鼻涕,考场上第一次擦鼻涕就弄出了很大声响,惊吓了不少考生。考试结束后,我在校门口找到一个本地家长的车,代付了65元过路费,拼车返回。

本次考试近202_名考生,约55个考场,仅录取三二十名免费宏志生,其余考生须凭成绩交费录取。闺女本次考试大约200名左右,成绩较为满意。

二、参加焦作一中预录取考试

202_年焦作一中首次举行预录取考试,前200名可以享受到中招优先录取或降分录取政策。这也是中招前一次极其重要的考试。5月22日,女儿参加了预录取考试,考试地点在一中校区。

为了方便闺女午休,我尝试着找遍了校园的角落,偶尔遇到了校园清洁工,在她的帮助下,我找到了报告厅楼下一个长期闲臵不用的卫生间,把里面四个长条桌并在一起,回家取来毛毯,就成了一个临时休息场所。在报告厅休息的家长很多,上下楼梯的嘈杂声十分刺耳,我们没有睡着,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如今和这个清洁工已经失去了联系,但我仍然心存感激。

中午,我提前在食堂买好饭,闺女到食堂看见我时,嘴角露出了“轻蔑”的笑意说考试不难。这个神情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焦作一中预录取成绩出来了,5月25日上午成绩出色的学生家长陆续接到了电话通知,而我们在煎熬和焦虑中一直没有等到电话,下午经核实原来是联系电话有误。女儿虽仅一分之差未进入前50名被直接被宏志班录取,但也享受到了中招20分加分待遇,进入焦作一中励志班不再有顾虑,这也为她在中招中稳定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支撑。在焦作一中报告厅集中发放预录取通知书时,学生和家长按成绩分区就座,我和闺女虽然坐在B区最后一排,但看到她能超越那么多现场熟悉的优秀学生,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三、报考四所高中

四所高中录取外地生时都要举行选拔考试,考试报名渠道很多,但报了名不一定允许你考试。我们也是广为撒网,有机会就报,报名时间集中在5月前后,时间跨度较大,必须及时关注四个学校网站上的招生信息和联系电话,但电话报名并不可靠。省实验中学网上报名并邮递书面学生信息较为可靠,一般都能收到学校的电话考试通知;郑州一中会提前掌握部分优质生源的信息,一模成绩出色的学生会得到校方的考试通知,如果没有被通知,据说到现场也可以临时参加考试,这一点较人性化;新乡河师大附中是唯一收报名费的,考试的前一天下午现场报名就行,来者不拒,应试者有3000余人;各地市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会秘密组织报名,报名时得把自己的成绩报高些,不然会被排斥在考试外。闺女就是在市恒基大厦一家培训机构报名参加了郑州外国语学校的考试。矿院小学院内有一家培训机构代理报考,它除了和河师大附中有业务往来得到学校认可外,其他三所高中并不认可它的报名,自行收取的报名费在家长的要求下也已返还。

报考四所高中是家长的事,这时候学生是不能分心的。

四、参加中招考试

闺女的中招考点在幸福街小学,离家约三公里。她说,“看来这次中招我要体会幸福了,我的同学分到了环南一小,让他们环顾一圈都是难题。”6月24日下午,带着闺女去看了考场。考场在一楼,座位紧邻窗户,通风很好,很凉爽,窗外数米是一堵高墙,十分安静,窗沿很宽,特别适合开卷考试时放臵参考书。一切似乎都是好的征象。

考试那两天,我负责骑电动车接送,她妈负责做饭。闺女每次从考场出来都面无表情,虽很想及时知道她的考试情况,但又不敢问起。一直到考试结束,她才问我,“政治上有一道考试题让说出一个中国的‘双百人物’及其事迹,我答的是邓小平。”我说,“答邓小平估计是错的,邓是伟人,是领袖,不会在双百人物里边。刘胡兰、董存瑞那么多人没有答上来,一下子扣3分太可惜了。”

中考结束后,同学的家长说,有标准答案可以预测一下分数。闺女预测的结果是614分,比这名优秀生预测的分数高了近10分,我将信将疑,却心中窃喜。

五、参加三所高中考试

这四所高中的考试时间主要集中在中考后十天内,河师大附中最先选拔考试,之后郑州一中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同一天考试,省实验最后。

(一)河师大附中考试

我客观分析女儿的成绩后认为,河师大附中最有可能录取,其他学校难度更大,这次考试机会难得。河师大附中大约在6月28日或29日举行。为慎重起见,我们提前一天拼车到学校,下午到学校报名(在本地已报过名),并到校园熟悉情况。河师大附中四个人一个宿舍,教室双层玻璃且配臵空调,令人向往。为了保证中午休息,我把住宿地点选在了离校步行不到十分钟的小家庭宾馆。宾馆条件极差,加盖的简易房间内只铺设一张床,床上的凉席擦拭了数遍才略见本色,晚上十一点前楼下饭店的排气管道嗡嗡作响,我和闺女就是在这样没有卫生间没有电视信号的房间将就了一夜。考试当天中午我提前准备好面食,和闺女一起匆匆就餐后就到破烂的房间休息。考试结束后,两人到火车站坐公交大巴返回。

(二)郑州外国语学校考试

郑州一中和郑州外国语学校选择同一天考试,两者视对方为竞争学校只能选其一。一模成绩是各校物色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闺女一模成绩大致在年级二三十名左右,尚不是郑州一中“探子”物色的对象。在本地一个教育机构统一组织下,我们只能选择参加郑州外国语学校的考试,本次考试我只是负责到集中地点接送,未全程陪同。

(三)省实验中学考试

省实验中学的考试地点在郑东新区附属初中,我们也是提前一天拼车到学校,附近仅知的一家快捷酒店还客满,最后住的地方稍远但条件不错。一切就绪后,和同事两人带着两个孩子到郑东新区转悠,那里有湖有水,风景很美,纵横交错的河道令郑东新区增色不少,心情十分愉悦。考试一个上午就结束了,中午返程时下着蒙蒙细雨,坐的是另一个同事的面包车。

六、中招成绩公布前后

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选拔成绩考试后三两天就有了结果,闺女未被录取。河师大附中是唯一收取报名费的学校,也是划分数段交钱录取的学校,闺女一次性交纳一万元可进入竞赛班,后经熟人协商交5000元可进竞赛班。省实验中学成绩不详。

这时,闺女的中招成绩出来了,6XX分!202_年全省分数线较低,焦作市又实行电脑阅卷评分十分严格,这样的分数列XX中年级第X、市区XX名,与二模年级第X、市区XX多名相比基本相当。

为了争夺生源,各学校在录取时间上十分微妙。女儿被焦作一中早早地录取为宏志生,可免交学费。河师大附中想提前锁定学生,超过一定期限不予录取。省实验又担心录取的学生被郑外和一高挖走,只好把录取放在了两个学校之后,十分滞后。至此四所高中未有满意的结果,十分焦虑。

七,凭中招成绩再次推荐女儿

中招成绩出来了,省实验考试结果未知,河师大附中根据中招成绩和参加学校测试的分数,按规定录取时仅交5000元(和之前的私下协议价相同)。为了进一步向几个学校推荐闺女,先和郑外取得联系同意面试,于是我打印了数封推荐信,带着女儿再赴郑州。郑外面试机会很小,面试后被即被告知落选。随后我们一起到郑州一中教务处,将闺女的中招情况做了登记。教务处登记了许多外地生的中招成绩,一中还要组织其中的佼佼者进行小范围测试。离开一中,我们又赴省实验中学,一是想了解上次考试情况,二是再次推荐闺女。由于门卫过于严厉,几番交涉就是不让我们进校门。中午我们到学校对面吃饭,然后在附近的一家商场午休,认为中午门岗换班后也许能遇上好心人让我们进去,但下午依然不能进校门,只得让一名学生把推荐信送到教务处。在省实验中学门口我和河师大教务处主任联系未臵可否。

在回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我强压心中的悲伤安慰闺女凭咱的名次一定能考上一个好高中。在长途汽站,我依然十分难过。恰在这个时候,省实验通知,闺女已通过学校初试进入复试,参加复试的同学基本可以录取(之后该复试被学校取消)。随之我的心情大为改观。

八,参加郑州一中考试

郑州一中在录取外地生时一般有两次机会,一次是中招后组织一次大范围测试,其次是中招成绩出来后,在各地未录取的尖子生中再组织一次选拨。这次考试有70多人参加。考试那天很热,闺女坐在校门东侧走廊里的椅子上稍事休息后进入考场。考卷只有数学和英语两门,也是闺女的强项,其中数学两道填空题的答案是直接猜出来的。考试期间,我不放弃任何机会,又找到学校的两位领导介绍了闺女的情况。

九,录取

等待录取的过程倍受煎熬,省实验和郑州一中迟迟没有消息,河师大附中的最后录取期限也日益临近,闺女迫不急待地多次表示让我去河师大交费,而我一直坚信闺女会被省某高中录取,一直拖延到河师大交费。5000元不算啥,但是一个学生凭交费才能录取会终生遗憾,且会严重挫伤其自尊心,因为我就是走读大学生,感同身受。责任和焦虑交织在一起,压力很大。河师大附中的最后录取期限只有一天了,依然没有等到省实验和郑州一中的消息,我只好到河师大附中交费,但被告知录取已提前结束。

7月14日 上午10:00多,接到了省实验的录取通知,同日下午4:11又接到了郑州一中的录取通知,并要求次日下午4点到一中办理相关手续。这两个学校的电话语气和内容几乎相同,“你是##的家长吧,很荣幸地通知您,您的孩子已被我校录取。”这个电话等了很久,可真收到这个电话时却没有更多惊喜,似乎又是在意料中。

十、困惑

在我的QQ说说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闺女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班级XX名,年级XXX名。”“闺女高一期未考试班级XX名,年级XXX名。一是理科不够突出,二是政史地满分300分,只得了XXX分,有些拖后腿。”

想当初满怀憧憬来到郑州一中,周围的师生和同事赞不绝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想象,然而现状令人困惑和不安。初中的几个校友或在一高,或在省实验,或在河师大,当他们依然风光无限时,我的闺女却一片茫然。诚然闺女初中就不太稳定,一直到二模和中招才突然发力的,这一点似乎不是理由。不能尽快地适应住校生活,不能灵活地与人相处,在无人喝彩时不能忍受孤独,卸掉了自身的光环对外界又是那样的敏感,这一切似乎一夜之间突发必须面对。当时光在匆匆流逝的时候,我们还在小翼翼地摸索前行。

上小学时,我顶住压力没有给闺女报任何补习班,小学毕业成绩不在全区前100名,但班主任都说她高中很有潜力。上初中时,我帮助她鼓励她一步一个台阶成为后来居上的典型。进了高中,人人都是学习的宠儿,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没有一定的名次作基础,我的苦口婆心的鼓励显得空洞而乏力。自信才能出成绩,自信又需要成绩来支撑。也许闺女在焦作一中才能享受到众星捧月的荣耀,也许闺女在焦作一中才能激励你继续脱颖而出。千辛万苦,舍近求远,是不是我错了!

离开孩子时看着她依依难舍的样子和孤苦无助的背影,我们的泪水里有多少叮咛和爱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把成绩放下,享受成长,享受过程,才会感受一路风景。

第二篇: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献给202_级团学会宣传部全体同学们

走在司小的天空下,为了心中的梦,我们走到了一起,也将一起走过风景一路。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记得相遇时你我还是“新同学”,你说你会画画,我说我会作文,所以,我们共同结识了宣传部,认识了部长认识了同事,也成全了我心中一个小小的梦想。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我记得早早等候开会的你,记得开会时你滔滔不绝,徜徉在创意的海洋里,流连于严谨的天空上。你记得吗?那次我迟到了,受罚买了饮料给大家,但失落中总有小小的甜蜜,因为我看到大家像一家人一样,乐在一起。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那是去本部发传单的时候,因为我不懂得主动分发,因为我不敢上前开口,你走过来,说“我帮你”,你拿走了我手中的大部分传单,奔走,微笑。在那绿色的草坪上,你像阳光下的精灵,灵动活泼。我记得,你说因为我们都是宣传部的,心放在一起,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呢?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你记得吗?还是征文大赛和海报设计评比的时候,你说我们宣传部的搞这些,小菜一碟。后来,我确实看到了,你的海报设计拿了一等奖,我的征文也获了奖。我遇见你时,你说,别忘了我们是哪个部的„„再后来,大家吵着要我们请客吃饭,这么多同学聚在一起,那是小小的温暖,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一点一滴,默默流泻着最温柔的感动„„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那天部长说,我们搞了个级徽设计大赛,大家帮忙选选看。当我看到一叠叠的设计,看到你认真地看着每一张图,力求尽快尽好地选出合适的作品。又一次我体会到,干一行爱一行,因为认真负责,我们的部门才能越办越好。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阳光下,一件件班服仿佛在宣扬着一个个班级的个性与活力。你说,这次活动是我们部向年级老师力争来的,一个班级就要团结在一起做出些成绩来,只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大家体会到班级凝聚的力量。其实,那时我感到的不仅仅是班集体的力量,还有我们宣传部,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用心,打造着这个部门,像雕刻艺术品一样„„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在寝室里,你的灯,一直亮到深夜,想告诉你早点睡,想告诉你明天再做吧。可是我知道你的执着与责任感,你做的事,我们都放在心上了。可能,你自己都不记得了吧,可能真正的奉献,的确是不求回报的。

那年,因为寻梦,我们一起走过。其实很久了,我一直想表达我的感谢,这岁岁朝朝,风风雨雨。即使欢宴尽散,记忆依旧可以荡涤我们的心扉。也许,我不善表达;也许,我讷于言语,所以只能放在心里。我寂静思考:霜天中你繁花落尽,我悄悄收起你灌满希望的果实。送给你,我的宣传部,我的同学们,我们的“那年”,我们的“一起走过”。

第三篇: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91级职高学生联谊会致辞

刘红运

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二十二年前,明白河畔,五龙山脚下,汇集了我们这群不明白世事的有缘者,为了探究人生的真谛,为了追求人生的壮丽,相约梦想,相聚职高校园。那时的我刚毕业一年,同大家一样,在懵懂与困惑中,在失意与迷惘中,走过了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日子,在相识相知里,写下了一页页至诚至深的情谊,远去的时光将成为学生之末最美的一幅画,将永远珍藏在记忆的长河中,因为,那年,我们一起走过,一起走过最单纯最真挚的岁月。

二十二年后,伊水河畔,君山脚下,我们再度相逢,是太久的分别给了我们相聚的期待,是温馨的牵挂给了我们相聚的心声,是不再激动的心声给了我们不约而同的匆匆,大家放下一切俗务,抛开一切忙碌的借口,从不同的地方相聚于此。为了期待已久的这一天,联谊会的几位朋友辛苦了太多的热情,当听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看到阅尽沧桑而不失锐气的面孔,一切的辛劳定然会云淡风轻,激情倍增。老朋友,你依然如旧,你灿烂的笑容,温暖的神情,激动的身影,依旧冲击着心底永不褪色的记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平常的问候:老同学,你还好吗?那年,我们一起走过,今天,我们一起走来。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斗转星移,弹指一瞬间,你们毕业已经二十年,似水流年,如梦如烟,繁华落尽,世事变迁。曾经的母校,旧颜已改,早已并入新的校园,而我们在时代起伏的浪潮彼岸,几多挣扎,几多拼打,几多痛苦,几多奋发,几多苦辣,几多升华。一时郁闷,辛酸盈心哪位知;半生沧桑,悲苦尽尝谁不识。苦心人天不负,锥处囊中,刺破青天,但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地,拥有了自己的一方家园。韶光流逝,铅华洗尽,蓦然回首,我们发现,那温馨而又最难割舍最难忘怀的,仍然是留在心底的职高时代那最单纯的底色,那是一份没有世俗没有物欲没有功利的精神财富。你可以嘲笑一个国王的富有,但你无法嘲笑情谊的贫穷,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改变,一起走过的岁月,如酒一样醇香绵长甘甜淡远。

今天,在座的朋友,早已迈过而立走向不惑,而我也越过不惑走向天命之年,远去了喧哗浮躁,黯淡了灯红酒绿,曾经沧海的头上,华发暗生;曾经桑田的脸上,波澜不惊。人到中年,肩挑重担,自我减压,坦然豁达,无论事业发达春风得意,还是时运不济暂时失意;无论家庭红红火火,还是平平淡淡,都能自信从容,自然冷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令人欣喜的是我们都一起走过,一起挺过,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们在次再度相聚,共叙往日情深,共诉分别牵心,共汲力量源泉,共瞻美好明天。在此,感谢联谊会组委会的朋友热心牵线搭桥,愿来日方长聚会长有,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兴旺,一切顺利!

202_ 10 24

第四篇: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不到一周的时间,从提议、策划到筹备,直至战友联谊会的圆满结束,时间略显仓促。虽然只是个二十人左右小规模的即兴出游,也能充分体现出策划者的组织能力及参与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好在战友们都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出来的,有着较强的纪律性,在大家积极响应和共同努力下,此次以“相约松山湖,共叙战友情”为主题的仲春踏青游园活动在清明节前夕,在战友们急切的期盼之中,在景色怡人的松山湖畔拉开帷幕。

我是于活动日的前三天接到友军和小红的通知的。这些年自己辗转了许多地方,电话号码也换了又换,加上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电话联系的逐渐少了,51405部队战友QQ群倒成为了我们唯一的能够共同保持联系、交流的平台,有空的时候,我会登上QQ,手边放上一杯清茶,闲暇之余看着群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眼前会影像般浮现出他们青春鲜活的面容,看着屏幕上他们相互灰谐幽默的调侃,充满善意故意夸张的打骂,会忍俊不禁开心一笑,时不时也插言几句。一天的劳顿、困倦、疲惫霎那间烟消云散,时间在此时变的缓慢,内心得以片刻宁静。偶尔有来自远方关于我的问候,更是令我感动不已,心中充满了温馨。即便什么都不说,思绪也带着我翩飞,穿越时间的隧道,去叩开记忆之门:二十年前,一百名风华正茂的热血男儿肩并肩、手拉手一起告别养育自己十多载的江汉大地,奔向了绿色军营。至武汉的巴士上,播放着费翔饱含深情的《故乡的云》。“少年不知愁滋味”,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车窗外不停变幻的风景所吸引,心思为遥远的目的地所牵挂,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车厢里弥漫着无比的自豪:从此我保家卫国、抗枪戍边。殊不知飘在头顶的那朵故乡的云在不经意间与我们渐行渐远,现如今很少再有机会一睹她的芳姿。

滦平给我的最初映象是她那绵延不断的群山,这对于我们这些自小在辽阔平原生活的人来说,无疑具有一种令人兴奋的吸引力。站立山巅放眼远眺,山峰与云海相连,重峦叠嶂,此起彼伏,仿佛没有尽头。它的高大峻峭、坚韧雄伟与家乡江河湖泊的波光粼粼、千转百回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山,是一种挺拔的刚毅;水,是一种灵动的柔美。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超乎寻常的艰苦与枯燥,每天在北方凛冽的寒风中站立、行走,一个一个动作反复的操练,大头鞋的沉重让我们迈不动双脚。身体在极度的透支,潜能在不断被挖掘,意志力在摸爬滚打中得到坚定。时间久了,我们大脑里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天盼望着不远山脚处的铁路上那列10点整从通辽开往北京的火车早早到来,那样就说明上午艰苦的训练已经过去了一半,满载旅客的列车俨然成为了我们训练途中的时间坐标。疲惫代替了当初刚穿军装时的好奇,酸痛成身体的符号。那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战友之情和同乡之谊是多么的纯洁朴实,在此后的岁月里愈发彰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qch

然而三年的军营生涯却是那么的短暂,我们还没来得及把这份真挚的感情在彼此间继续酝酿升温就要匆匆作别。年少的轻狂与无知亵渎不了我们感受回忆里那段共同走过的甜蜜,青春即是美好,无论曾经多么的荒唐。我们用行军锅去偷西瓜,用军裤去山上装偷摘的苹果,用枪托打落高挂树梢的海棠,引来老农愤怒的大骂,不是我们有多坏,只因为我们嘴太馋;我们一起追女孩子,遇上美女大声起哄,违反规定去舞厅,约女孩子看电影,让团部卫兵队追得四处躲避,被纠察的抓住关一夜的禁闭,不是因为我们多轻佻,只因为我们血管里奔腾着青春悸动的血液;我们打架斗殴,冲动抖狠,但我们嫉恶如仇,不怕与地痞流氓刀枪相见;我们不惜体力,为驻地百姓修葺房屋,给困难户送去面粉和蔬菜;我们不顾个人安危置身火海扑灭山火,在着火的商场里抢救财物。我们把温情深藏心中,不需言表,以善良对待善良,用铁腕对付邪恶!

每次战友在一起,友军总是会戏笑我把那份检讨书写得像表扬信,他又何尝不是把刀背

当做刀刃呢。不错,那一次的冲突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斗争,哈哈,友军的心是雪亮的,犯不着当真。想必现在的你,若再遇上难缠的敌手,一定会摒弃武力的手段,而是用你尖酸犀利的语言迫使他缴械投降吧。还有华兵,后勤处长退回给你的那箱承德特产杏仁露确实香甜,我和你足足喝了一个星期之久,至今让我回味无穷,不过我也忍受了你对处长一个星期的痛骂。兄弟,以后再看到类似水性笔芯的东东,千万不要再用工兵锹去剁砸,更不能用牙去咬,此物危险!你别忘了我们是工兵出身,那个东东名字叫雷管,不要好了伤疤就忘了雷管。二十年的时间似乎有些久了,整整过去了一代人的光阴,许多事情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而战友们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神情,依然清晰如昨。特别是彭国浩斜叼着香烟,眼睑微睁,下巴上扬的表情就如在我面前一样,有段时间,天天晚饭后拉着我陪他去看小卖店里那位他喜欢的姑娘,可是你为什么总喜欢研究姑娘爸爸在朝鲜战场上面颊留下的枪伤。我不知道姑娘爸爸妈妈是否喜欢你,但我知道姑娘本人对你没感觉,因为你从来没向她把你心中的爱意表达。或许,如今的你和老丈人丈母娘的关系非常融洽。睡在我上铺的建红,你弱不禁风瘦如竹竿的身躯还真的适合去做卫生员,但你所学的医学知识是不是为自己的堕落提供了便利,战友每次给我带来你的消息都让我为你揪心,心中倍生苍凉。愿你的人生少一些痛苦与迷茫,内心能得以澄明与涤净!

告别军营那天起得很早,我是在前一天急匆匆从北京赶回去的,为组织关系的事又折腾了一整天,所以好多战友都没有当面道一声珍重。天没亮就人声鼎沸,炊事班为我们准备了水饺,没有人痛痛快快的吃上几个,摘掉了帽徽领花,即将各奔东西,三年的缘分就此结束,战友们心中五味杂陈。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张学友的《祝福》和《吻别》,黎明还没到来,眼角早已噙满泪花。有一种恋人,分手时不会吻别;有一种无奈,说再见时再难相见!

再难相见不是再不相见,4月3日的战友相聚活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再次见面的机会。原以为多年没见面战友间难免会有些生疏,不曾想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和自然,相互问候起来就像昨天刚刚在一起喝过酒一样,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做到了。友军还是那样的干练、自信,似乎少了一些刻薄;小红依然稳健、睿智,好像多了一种从容;程军总是那样潇洒、倜傥,更加让我感到亲切;国军的豪爽、仗义在广州商海的浸染中愈加凸显;刘文的健谈、开朗,讲起事情来有条有理,仍不失做记者时的儒雅;只是云兵虽然还是那样风趣、幽默,此次却有些安静,少了他的吵吵闹闹,一下子还不太习惯;德才我是好多年没见到了,还是那样平静、俊朗,话语不多,腼腆的个性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是我,感觉自己改变了许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感情的交流以及对激情燃烧岁月的共同回味。

吃罢午饭,大家相约松山湖,时隔二十年,携手再走一段短暂的旅程。松湖烟雨门前两棵高大的木棉树相伴相依、坚贞站立,萧瑟的枯枝上次第绽放出红火的花朵。据说前一年冬天的寒冷越久,气温越低,木棉树在春天开出的花朵反而越鲜艳越灿烂。这让我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如果景区管理员读过这首诗,他也许会在景区门前种上一棵橡树,一棵木棉,让他们把根紧握在地下,让叶相触在云里。漫步松湖花海,侧目过处繁花似锦,粉色的桃花,紫色的紫薇,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一朵朵争妍斗艳,妩媚娇羞,把松山湖妆扮得春意盎然。沿途水榭亭台,曲径通幽,阳光下湖光掠影,景色美不胜收。草坪上盘膝而坐,心情放松得如湖面倒映着的天边白云,悠闲自得,亦展亦舒。路遇一位拾花姑娘,云兵居然把手中刚从地上捡起的硕大的木棉花送给人家,小姑娘愣了一下,看看我们一众人善意的微笑,欣然接受。哈哈,云兵仁兄,想必你上辈子是个情种,今世却投胎做了个流氓。不然小姑娘看你穿着件花花的衬衣,目光里全是胆怯。

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分离的无奈过早的到来,心中纵有万般不舍,终究还需挥手作别。此次相聚活动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召集更多战友的参与,但也为下一次更大的相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些对以后组织此类活动的设想和看法,一致赞同建立一个战友内部的扶贫基金,把战友间的那种互帮互助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为战友们提供工作,生活,以及生意上便利,并开始策划202_年退伍二十年隆重的相聚庆典。最后,大家相约下一次番禺再相聚。

第五篇:走过那年

走过那年,残酷的战争结束的那年。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这一切都没有成功解决山东问题。英、美、法在会议中为自身利益出卖了中国。这本应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本国内部纷争不断的国家,一个弱的没有会议席位的国家,那里会有强悍的外交?纵使外交官如何妙语连珠,如何机智过人,也不过是个花架子。

也就是在1919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并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里面最为人知晓的一句话是:“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也是因为这句话,这位外交家才能成上一位伟大的外交家,一位堪比周恩来总理的外交家。“巴黎和会”这个说是处置战败国的会议,并不像它本身宣称的那么正义,实际上不过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公开掠夺,一群胜利者的分赃会议。而同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未在此会议上分得一丝好处。在后来的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诚如毛泽东所言:“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一切利益都是强国的囊中之物,这些“物”就有中国的山东——那个孔、孟出生的地方。那个矿产蕴藏丰富的地方。那个孕育百家,有了战国百家争鸣胜景的地方,那个让1919年无数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那一年,伴随着列强的争夺,伴随着袁世凯的炮火,伴随着学生的游行。就在这样一个注定多难的年头,顾维钧,这个被人民的呐喊,被权利的纠缠推到历史坐标的男人,没有愧对当时的四万万中国人,也没有愧对我们这些后来的回望者,他在“巴黎和会”上坚定地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中国成了战胜国中唯一一个没有签字的国家。并且直至他和陆征祥离开也没有收到政府任何有关拒绝签字的指示。他凭借着自己的良心,凭着一颗赤诚之心,为中国的外交史展开了新的一页。是他的拒签,划分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他的拒签划分了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这是两千多年,是自从欧美等国进入中国土地,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世界外交舞台挺直腰杆对递来的不平等条约说:“不”!这样的中国人,才是真正把辫子剪掉的中国人,而不是,在头上没有辫子,在心里却拖着一条又长又重,把辫子缠绕在脖子上宛如枷锁的中国人。

如果说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只是迫于国家内部民众压力而拒签,那么他在1931年受中国政府委派参加国联调查团,不畏日本恐吓,深入东三省取证,完成揭露日本罪行的长篇备忘录。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外交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也为战中死亡的中国劳工的在天之灵祭起了一道安灵符。他是中共中央通缉的内战位列二十二位的“高级战犯”。但无可厚非的是他在“巴黎和会”上让中国人的脊梁挺直,让欧美看到中国人心理上沉重枷锁般的辫子被剪掉。他在国联调查团作出的努力为中国战后利益、补偿最大化作出的贡献。更不能无视他,在二战驻美时为中国抗日奔走呼叫,争取援助。

这个男人在无数争议中走过。他被国民政府通缉过,被中共中央通缉过,但他做的无愧于良心,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中国人。唐德刚曾经在他的《社会文化转型综论》中评价道:“中国百年外交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李鸿章。顾维钧只算半个。”然而这个在中国外交史上只算半个外交家的男人,却用了一辈子来承担他作为外交人员当尽的责任。宁肯付出名誉,宁肯被无情通缉,宁肯东躲西藏,宁肯被恐吓。他要的,只是无愧于良心,无愧于中国。

那年陪女儿走过中招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