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2_年中考语文试题之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20-106785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6 20:29: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中考语文试题之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2_年北京市

(一)阅读《白梅无价》,完成15—17题。(共15分)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 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渲泻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有删改)

15.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

场景四:___________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答: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一)记叙文阅读 15.答案示例:

场景一:灵堂哭苦老

场景二:家中哭苦老 场景三:挥笔画梅花

场景四:白梅赠爱徒 16.答案示例:

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感人至深。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202_年重庆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春 光 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⑾“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⑿“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⒀“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⒁“您是说,用爱吗?”

⒂“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⒃“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⒄“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⒅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⒆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⒇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3.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4.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答: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答:

15.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答: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答:

16.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4分)

答:

17.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

(一)(21分)13.(4分)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4分)14.(4分)(1)指(小花)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答到其中两点即得2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答到一点得2分)15.(5分)(1)委婉含蓄,(1分)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1分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1分)(2)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地生活。(1分)16.(4分)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2分)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2分)17.(4分)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2分)202_年重庆市荣昌县

阅读《打往天堂的电话》一文,完成第11—第16题。

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1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我的概括:

1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反反复复地转悠?(3分)

我的理解:

13.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可为什么她还要有模有样地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呢?(4分)

我的理解:

14.认真阅读第③段,思考为什么文叔说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请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女孩懂事、孝顺的句子抄写在下边。(6分)

我找的句子:

15.在本文中第④段写到了来打电话的女孩流泪,第⑤段中又写到了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流泪。他们两人分别为什么流泪?(4分)

(1)女孩流泪是因为:

(2)文叔流泪是因为:

16.本文中的哪一处使你最受感动?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动是什么?(4分)

我找的语句:

我感动原因:

11.本文叙述了一个到深圳打工的女孩去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给远在天堂的妈妈的打电话的故事,表达了女孩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报刊亭主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意合即可)12.因为小姑娘在徘徊犹豫(或很纠结),她很想给亲人打电话,可又不知道该打给谁;想打,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装模作样地打。(意合即可)

13.虽然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但是,女孩看见同伴们给家里亲人打电话非常羡慕,也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弟弟、爸爸,以及已经去世的妈妈的想念之情,很想和其他人一样和妈妈打电话,思念至深,让她有模有样(或装模作样地)给亲人打电话。14.(1)“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2)“再给爸爸买化肥”(3)“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15.(1)女孩流泪的原因:女孩非常想念妈妈,想看见妈妈,想和妈妈打电话,可是妈妈已经不在了,所以她哭了。(2)文叔流泪的原因:文叔被小姑娘感动了,觉得女孩很可怜很懂事。

16.开放题,言之成理、语句顺畅即可。202_年上海市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第一声喝彩

①我家附近有户带院子的普通住家,女主人拖儿带女,有点早衰。她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有时女主人就采些花插在一个水桶里在门口出售。我曾在那儿买过大红的康乃馨、黄色的玫瑰,她把花束递过来时,我能看见她那双粗糙的手。

②有一天黄昏,我路过那儿,看见院子里有两株玫瑰开得实在灿烂。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点燃的火焰,我指着他们说想要。女主人摇摇头,说每年最好的两朵玫瑰她都要采摘下来,寄给远方的两个女儿。女主人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絮絮叨叨地埋怨妻子太落伍,认为还不如卖掉实惠,寄一包玫瑰花瓣给女儿毫无意思。可女主人执拗地摇摇头,眼里闪过与她年龄不相称的羞怯。③翌日清早,我路过那个鲜花盛开的院子,女主人正守着那两枝出挑的红玫瑰,一脸的慈爱。那种真情流露有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我忍不住告诉她:我被感动了,我正在心里为她喝彩。女主人很吃惊,______。尔后,她再见到我时,眼里充满亲切的神情,一定要送我一束黄玫瑰,说:“从来没人这么说过。”我回家把玫瑰数了数,一共十朵,我把其中的一朵送给楼下的漂亮女孩,把另外九朵插入花瓶。那九朵玫瑰代表着我内心的祈求: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地久天长的喝彩声。因为我深知,第一声喝彩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④在生活的长河徜徉,谁都会有拿不准的时候,感觉自己没分量,快被命运冲走,若是此时传来一个震奋的声音,也许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座大山。也有人将人生比作球赛,若两旁没有真诚的喝彩,这场球赛如何能精彩得了!记得我在念初中时有过一个同桌,她牙齿长歪了,说话爱像男生那么骂骂咧咧,打蚊子像拍手鼓掌一样噼啪作响。我不喜欢她的粗鲁,我们两个有过相互肩碰肩坐着却一连半个月没开口说话的纪录。

⑤在一次作文评比中,我的一篇精心之作没评上奖,名落孙山,我为此心灰意冷,带着一种挫折感把那篇作文撕成碎片。这时,我那位假小子同桌忽然发出愤怒的声音:“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

⑥她其实是在表示对我的喝彩。那是我写作生涯中第一位喝彩者,那一声叫好等于是拉了我一把,记得当时我流出了泪水。以后我又继续写作,参加各类作文竞赛了„„

⑦那位同桌后来仍然常常带着好战的脾气,我俩也时常有口角,相互挑战,耿耿于怀。然而我至今难忘这个人,因为她的第一声喝彩就像一瓢生命之水,使我心中差点枯萎的理想种子重新发芽、开花、结果。而且,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当时为何不待她更温和一些,因为她是我生活中的一道明媚的阳光。

⑧也时常有人跑来谢我,说是我的某一句肯定的话,使他眼前豁亮了。其实,我早忘了曾为他喝过彩。不过,那也无妨,当我们看到别人生命中的亮色,不妨就大声喝彩。这样不仅使对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因为只有诚实而有热忱的人,才会由衷地为别人喝彩。

21.第④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2分)

22.第②段画线句“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点燃的火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其表达效果是__。(3分)

23.第⑤段画线句“谁撕它谁是有眼无珠!”在文中的作用是___。(3分)2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6分)比较点 事件一 事件二 具体内容(1)

“同桌”为“我”喝彩 被喝彩者当时的反应 吃惊(2)

被喝彩者事后的反应(3)

继续写作,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喝彩的价值(4)(用原文语句回答)

2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诠释“为别人喝彩,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B.祈求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别人地久天长的喝彩。C.提倡要由衷地为“别人生命中的亮色”喝彩。D.揭示“第一声喝彩”对被喝彩者的重要意义。

26.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从肖像、动作、语言描写中任选两种方法,补写第③段“女主人很吃惊”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答:

(二)(26分)21.(2分)震(1分)

振(1分)

22.(3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玫瑰花瓣色彩红艳,表达“我”的喜爱之情(2分)23.(3分)同桌用反话赞美“我”作文写得棒(2分)为下文“我”继续写作做铺垫(1分)24.(6分)(1)“我”为女主人喝彩(1分)(2)流泪(1分)

(3)她待“我”亲切,(1分)送“我”一束玫瑰(1分)(4)不仅使对方变得完美,生活充满爱,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博大(2分)13.(3分)D 25.(4分)C(4分)D(2分)26.(8分)要点:描写(6分)

语言(2分)202_年天津市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清秋书简》,回答17—20题。清秋书简 潘纤云

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 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

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

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

(选自《散文》202_年第2期,有删改)

17.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答:

18.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答:

19.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3分)答:

20.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7.表明古人对秋虫之鸣也有感怀,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进行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的意蕴。(3分)

18.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虫声此起彼伏、优美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秋之天籁的迷恋和陶醉。(4分)

19.在秋夜静静聆听,并以心灵去感受那细小的音韵。(3分)

20.自 然界中的秋虫之声,富有音律美和节奏感,如同动人的音乐;由此联想到古典文学秋虫的意象,具有文学的抒情美,令人回味;在秋虫的吟唱中,或邀友品茶,或倚灯夜读,这种诗意的生活令作者的内心宁静、温暖而美妙。(6分)

第二篇:202_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含答案)(精选)

长沙四大名校202_年中考语文复习题:记叙文阅读(A)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那盆水仙花 杨 聪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竞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竞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就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竞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选自202_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说明理由。

3.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4.文中画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5.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渡》、《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死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手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

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来——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子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

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

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代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6.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

答:

7.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第二方面的作用是____。

8.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 9.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

答:

10.阅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最后一段,谈谈你对人生或生活的感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①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那只唯一的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 “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鞠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②“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爵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1.文中画线句子①,乞丐为什么会“怔住了”,而且目光是“异样的”?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画波浪线处那个一只手的乞丐两次“俯下身”,各表现了他当 时怎样的心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呢?

14.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意的理解。1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立的认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选择

①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幂两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②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③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他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逼着他选择拉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为什么家里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时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_斧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他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

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练了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④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此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带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之前和拉琴之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了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

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成了学院里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⑤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也是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每个角落。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弦惊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桑、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诉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与抗争……⑥没有用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予,回忆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起初,他只想随便拉一拉,这毕竟是他在学校里的最后一次考试——他已经考了多少次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为之动容。

⑦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⑧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⑨“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金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⑩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⑧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⑥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选自《意林》,有删改)

16.通读全文,写出标题“选择”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17.选文三次写到“他”的泪,试对前两次流泪作分析 第一次:“眼里噙满泪水”是因为 第二次:“泪飞如雨”是因为

18.为什么“他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会拉得如此成功,从而成为最优秀的毕业生? 参考答案

1.老头送水仙 老头救人牺牲

2.示例一:我欣赏老头。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他有尊严,他懂得感恩。他不谙水性却纵身跃入水中救人。

孩子得救了,他却牺牲了。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老人啊!

示例二:我欣赏扬老师。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的仇视态度,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

3.(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以上二选~,言之成理即可)

4.“怎么可能呢?其他老师都是大声嚷嚷赶我走的,他不但不赶我走,还帮我捡瓶子?”

5.(1)增强小说的真实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6.爸爸两次突发心脏病,生命垂危,“我”难以面对。(本题必须涉及“爸爸”和“我”两方面)7.突出“我”对爸爸患心脏病感到的意外(或受到的打击)为爸爸战胜疾病作铺垫 8.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来——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9.因为爸爸的举动仿佛是在安排后事(爸爸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而“我”害怕爸爸死去。

10.本文抒发了因亲人遭遇不幸而带来的悲痛之情。从本文中感悟到了儿女经历亲人遭遇不幸之后会成熟和独立。

11.母亲的言行使乞丐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动,所以乞丐才有这样的表情和目光。

12.第一次是在母亲的言行使他受到震动后,“俯下身子”用唯一的一只手搬砖。这些动作表明他经过思想斗争,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尝试自立的心理。第二次是在他成功之后,面对当年指点他的恩人,他“俯下身”的动作表达了他对恩人的尊敬和感激。

13.“搬”这个词不是普通的动作,它是乞丐自强自立的标志,所以“搬与不搬”是乞丐能否凭自己的努力自强自立的大事,有没有这样敢意识和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14.-般的施舍是给人物质上的帮助,而文中的施舍是给人精神上的启迪和帮耽。给人精神上的帮助可以使其受益终生,教人自立自强是给人最宝贵的财富。

15.开放性试题,可以结合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对自立的认识就可以。可以从自身角度谈,也可以从教导别人自立的角度谈,关键是要言之成理,表述要清楚。

16.-是指父亲逼“储”选择拉琴;二是指“他”在得到大家一致赞扬后却选择放弃拉琴。

17.“他”为用近二十年的时间持续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拉琴,丽感到委屈(伤心、难过);回忆起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痛苦历程,“他”拉得忘情,把所有感情融入这首曲子中。

18.-是因为“他”有好的技术;二是因为“他”融入自己所有的情感;三是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考试的自选曲目,“他”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

长沙四大名校202_年中考语文复习题:记叙文阅读(B)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成,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声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5.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盼望海子妈

从村长家出来,细脚伶仃的瘦腿在窄窄的土路上迈得特别轻快。土路上草色、土色的蚂蚱纷纷向深草里飞溅。海子妈手中紧紧地攥着一封信,是海子从部队寄来的。海子当海军已两年,新兵时来信很勤。第二年成了老兵就懒惰了,有时两三个月来一封信,有一次,还把给战友的信装错信封寄回了家。海子妈把沉甸甸的信捏了个遍。

海子妈路过自家的油菜地也没顾上看花开得繁不繁,只是疾步往家里赶。

其实,家里这会儿没人。海子是老幺,哥姐们都有了自己的光景。海子爹在镇上的小学当民办教师,还没放学。但海子妈还是一步比一步走得急,她要让老头子一进门就得到这个喜讯。她知道,老头子盼得厉害,虽然每次她一念叨海子该来信了咋还不来时,他总是平平淡淡地说:“来了来,不来罢。”但她还是发现,好几次老头子对着相框子里的海子呆望。那张相片是海子年前探亲时带回来的。那天海子的男女同学挤了一屋子,其中一个叫娅妮的闺女长得真水灵,像画里人似的。

海子妈回到家,就径直从堂屋的柜子上抱下那只盛放信件的匣子放到院子的石桌上,里面共有16封信,全是海子的。每次收到信,她总要他爹连念三遍,一字一句听清楚了才像神符一样放到匣子里,等想海子了再拿出来温习。时间一长,她几乎能准确地复述出匣子里任何一封信的内容。海子爹一进门就闻到了油泼辣子的香气,当下饥肠辘辘。一边洗手一边问:“老婆子,今儿遇上啥喜事啦?”

“你估。”海子妈把表情装得平静,边说边将辣子、醋往桌上端。

海子爹猜了几下没猜到,就从锅台上抱起老碗面呼呼噜噜起来。海予妈上前把碗口一捂: “先念信,先念娃的信!”

一大口面把海子爹噎了一下。他接过厚厚的信封正正反反仔仔细细端详了一遍,眼圈就发红了。这几天他老梦见海子,在枪林弹雨中海子受了伤,他和海子妈去扶海子,可海子不理他们,跟着那个叫娅妮的姑娘走了。这个梦折磨着他,但他不敢说给老伴儿听。

拆开信,信封里有好几张照片,蓝莹莹的海水,雄伟壮观的军舰。海子站在战舰上咋看咋英武,咋看咋帅气。海子妈的热泪沿着满脸错乱纵横的皱纹落在了相片上。她没有见过海,但照片使她一下子相信海的确是个美地方,倏然间她感到老头子给娃取“海子”这名字很有文化。

海子爹展开信陡然有些惊慌,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他却支支吾吾念不出音来。

“念,快念呀,别光顾自个儿高兴。”海子妈等得有些焦急。

海予爹微微打了个寒颤,高声而动情地念了起来:“亲爱的爹、妈,孩儿在部队一切都好……”念完长长的信,海子爹已经泪流满面。——第二天,海子爹一大早去了学校。海子妈还想听海子的信,就叫隔壁刚刚初中毕业的栓娃给她念,栓娃照着信一字一句认真地念了起来:“亲爱的娅妮,我在部队很想念你……”

(选自<解放军文艺》,有删改)

6.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

(1)海子是老幺,哥姐们都有了自己的光景。

光景:

(2)每次收到信,她总要他爹连念三遍,一字一句听清楚了才像神符一样放到匣子里,等想海子了再拿出来温习。温习:

7.请你找出本文的线索,概括本文主旨(1)线索:(2)主旨:

8.细读画线句子,揣摩海子爹复杂的心理,并作简要分析。

9.假如遇见了海子,你会提醒他什么?(要求用上一个与父母有关的俗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读懂父爱

①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②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自作主张地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③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④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⑤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⑥202_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

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⑦202_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⑧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⑨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选自202_年《读者》第21期,有删改)

10.请品味第①自然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

11.怎样理解“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一句中“五味杂陈”的心理?

12.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父亲说他从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从中你悟到了怎样的启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北京时间不到点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一一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5、练习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一不到点”的否义。

16、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7、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摸了下眼睛。

18、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参考答案

1.打铃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悠长的铃声”传递的是一份善意(温情),串起的是一生的记忆。

2.(1)打铃的师傅用铃声催促“我“陕跑,不要迟到。(2)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3.关键词:善良,宽厚。(言之成理即可)4.(1)①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②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③彰显了作品的主题;④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2)①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②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③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

5.应结合“默契”谈感悟,可适当结合生活实际,要注意语言表达。

6.(1)家庭、事业。(2)重复看,重复想。

7.(1)海子的信。(2)通过父母对儿子的热切思念与儿子对父母的忽视进行对比。委婉批评年轻人不懂关心父母的行为。(意思对即可)8.“打寒颤”和“泪流满面”写出海子爹很激动,因儿子错寄的信而伤透了心,把信的内容念成儿子的想念,是不想让海子妈伤心,写出他对妻子的爱。

9.示例:海子,“儿行千里母担忧”,出门在外,多给你父母一份关心、一份问候11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薄纱”来比喻淡淡的隔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与儿子之间产生的一层隔膜。

11.既包含以往对父亲“威严、冷酷”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怨恨,又对父亲此时“瘦弱无助”的痛苦产生爱怜。

12.反对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时,不为儿子活动(走后门);儿子希望父亲为自己写剧本、拉投资时,告诫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儿子导演的电影获大奖时,提醒儿子要继续努力。

13.家教严格、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用心良苦的父亲。启示答案开放,可从“家教严格、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用心良苦、父爱的含蓄深沉”中任选一点作答。

14.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其他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

15.(1)为了让乡下父子买到优惠的汉堡,“我”和其他顾客以及服务员故意将错就错,说北京时间不到十点。(2)“北京时间——不到点”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出众人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16.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暗示了乡下父子生活的拮据,为了买优惠的汉堡,他们一大早急匆匆地从遥远的乡下赶来,为后文优惠时间已过,众人为了帮助他们善意撒谎作铺垫。

17.(1)“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又无助的表情。(2)“揩”是擦的意思,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对众人善意谎言的由衷感激之情。

18.感谢叔叔阿姨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永远会记住这个汉堡,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像你们一样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三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之开放性试题

授课内容:语文 中考阅读 授课教师:张媛媛

第一章 记叙文阅读

第七节 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中考类型题中的开放性试题,是中考各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必考的题目。

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化而非唯一的一种考题形式。这类试题由于其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而这种类型题,因其不预设正确答案,所以对于考生而言,既是一种简单的题型,也是一种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在中考时,批卷教师一般对于这种题型的考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所以这种题是简单的。但是如果深究,开放性类型题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解法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究的内容。

类型:

1.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感悟、影响。2.根据对主旨的理解,谈对于关键性句子的理解。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1.审好题,抓住题干,弄清楚出题人问的究竟是什么,不要觉得简单急于下笔,一定把题多读几遍; 2.作答时要结合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定要言之有物,不可空发议论; 3.要结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来谈,结合文末的抒情议论句来谈。4.解答要言之有理,内容要积极向上健康; 5.能多写别少些,除非是有字数要求的。

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阅读1(202_日照中考)

《石崖上的枣树》 24.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那些启示?(4分)

阅读2(202_菏泽中考)

《给狗留个位置》

18.根据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结尾处“人性化的教育”指的是什么。(4分)

阅读3(202_临沂中考)

《雪白》

22.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分)

阅读4(202_济宁中考)

《石崖上的枣树》

20.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4分)

阅读5(202_德州中考)

《逍遥游》

25.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3分)

阅读6(202_威海中考)

《草记》

17.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4分)

阅读7(202_聊城中考)

《素颜如雪》

2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4分)

第四篇:中考专题之记叙文阅读

中考专题之记叙文阅读

一、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特点是以情感人。

(二)阅读记叙文的方法 :

1.通读全文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主要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

2、思想感情:作者写作意图(褒贬、赞成、反对„„)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3、把握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

(1)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3)顺叙 插叙 倒叙 补叙(4)详写 略写

4、把握文章线索:(1)人线(2)物线(3)事线(4)时线(5)地线(6)情线

5、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6、把握人物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2)侧面描写

7、表达方式 :(1)记叙(2)描写(3)说明(4)抒情(5)议论

8、语言的形象、生动

二、经典范例

清 明郭学荣

冬至这天特别阴冷,太阳在中午时分勉强露了一下脸,如同病人应酬时挤出的苦笑。就在这天,望龙的父母跌入了悲喜交集的泥淖。望龙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而且是晚期,而望龙在省中学生奥数竞赛中获奖,而且是一等奖。透心的悲凉与由衷的喜悦如冰炭同炉,如火烧水浇。手术前,望龙的父亲斜躺在病床上,带着与家人诀别的庄严沉重,召集至亲好友商量交待有关事宜。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儿子望龙正在一所寄宿制的省属重点中学读高三,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望龙的妈妈、舅舅、叔叔几乎一致主张,这件事要瞒住望龙。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扒扒算算只有六个月了,不能有一丝一毫影响孩子的学习。每周日一如既往地由望龙的妈妈送饭送菜。望龙的妈妈要高高兴兴,不能露出一丝破绽。孩子放假,就说爸爸出差了。总之,要瞒得严严实实,瞒得滴水不漏。

望龙的父亲虽然没有下不了手术台,但发现已经大面积扩散了。医生预言只有三五个月。在医院住到年根岁底,还是回了家。实际上只放了十天寒假的望龙天天埋头做作业,忙得连油瓶倒下来都不扶。望龙的妈妈告诉望龙说爸爸得了甲肝,是传染病,最好不要接近。一心只忙学习而又十分听话的望龙只知道爸爸生病了,也没有在意。开学时,望龙跟爸爸招呼都没有打,就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家返校了。

1/5

春天万物生长,生机蓬勃,望龙的父亲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逃过大冬,逃不过清明”。望龙的父亲终于在临近清明时被无常带走了。

清明这天也特别阴冷。“好日不现中。”太阳偏偏在中午时分勉勉强强露了下脸,显得有气无力。就在这时,望龙的班主任张老师接到了望龙叔叔打来的电话。望龙的叔叔告诉了张老师,望龙的父亲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打算今天下午四点钟破孝。破孝、火化、下葬等丧仪非儿子不可。这些环节本来需要三天,考虑到望龙学习紧张,准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特向老师请假二十四小时,明天晚上一准送孩子返校上晚自习。张老师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两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望龙的叔叔思谋了一下说,那不耽误考试。望龙的叔叔恳请张老师做一下望龙的思想工作。

张老师随即到学生宿舍找到了望龙,把他带到办公室。张老师首先肯定了望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接着指出当前这一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张老师诚恳地说,这个时候,人要排除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冲刺。然后,张老师才告诉望龙父亲去世的消息。望龙一愣,头脑一片空白,夺眶而出的泪水在脸上奔流。稍事停顿后,张老师有情有致地朗诵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古训,有声有色地评述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腐刑之辱而隐忍苟活,克服个人感情的大丈夫气慨。张老师补充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有生必有死,不足为怪。张老师希望望龙节哀顺变。张老师不希望望龙沉溺于悲痛之中,从而对不起自己,辜负家长和学校的厚望。

望龙踏进家门,看见穿好老衣放在铺上的父亲,放声大哭。望龙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娘、叔叔婶婶连忙劝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有个把月就要高考了,千万别哭伤了身体,哭坏了脑子。孩子!听话!不准哭了!第二天中午,叔叔安排好车,叫他上车返校时,望龙抱住骨灰盒不肯离去。叔叔用手机又接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张老师既诚恳又沉痛地说,望龙同学,你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模拟考试在急,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感情用事,以小失大!

走进考场的望龙又投入了紧张的考试之中。第四大题是阅读一篇题为《奔丧》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看完《奔丧》,望龙又泪流满面了。平静以后,面对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奔丧,望龙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怎么也不明其意,最后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

1.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提起儿子,望龙父亲的眼中闪出了神采。

(2)望龙一愣,头脑一片空白,夺眶而出的泪水在脸上奔流。

2.小说以“清明”为题,为什么?(3分)

3.结合上文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张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4分)

4.文章结尾处,写到刚参加完父亲丧礼的望龙却写不出“奔丧”一词的意思,“只得留下空白,付之阙如”。你认为此处的空白仅仅只是试卷上的一处空白吗?你还想到了什么呢?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三、阅读练习

默爱如山

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茶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

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内容概括—文中选取了感人肺腑的细节来写“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烙下的深刻印迹,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作者主要描写了儿时哪几个生活片断。(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索的把握—请你说说文中“我”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有什么变化。(4分)

“我”对“父亲”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父亲”对“我”的感情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3、人物分析—父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描写—请说说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品味—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传神,感情深邃、绵长。请你就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4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经典范例《清明》 ..................

1.(1)说明儿子是病重中的(1分)父亲唯一的骄傲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表现出儿子在父.................亲心中的分量之重,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希望之大。(1分)(2)表现出望龙在突然得知父亲病逝的............

噩耗(1分)之后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愧疚之情。(1分)

2.答案要点:(1)望龙父亲在临近清明时去世,葬礼在清明举行,主要事件发生在清明这天。(1分)(2)“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民间祭祖、扫墓的日子,(1分)这里以“清明”为题,营造了一种阴冷悲凉的气氛,切合作品内容和主题。(1分)

3.文章有三处写到了张老师:(1)当望龙叔叔向张老师请假时,他迟迟疑疑吞吞吐吐地说:“本来是可以多请几天假的,可是明天下午安排了语文模拟考试„„”(2)他告诉望龙父亲病故的消息时,首先强调学习的重要,并把望龙父亲的死看成是一种“干扰”,面对悲伤的望龙,还平静地朗诵古训,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足为怪。(3)当望龙沉浸在悲痛之中不愿返校时,张老师劝慰他:学习比什么都重要,不能感情用事,因小失大。由此可见,张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视学生分数高于一切,视学生前途高于一切,同时,他又是一个严重忽视人伦亲情,忽视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格被扭曲了的典型人物形象。(能联系某一处内容具体分析2分,能辩证看待张老师形象2分)

4.此处的空白显然不仅仅是试卷上的空白,它还喻示了另外两个方面的空白。(1)亲情的空白。所有亲人的关心只是为了望龙能考出好成绩,这不是一种完整的和真正意义上的亲情,而是一种畸形的亲情。孩子在这样的亲情包围中,会逐渐失去那份纯朴的也是最可宝贵的情感。(2)教育的空白。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视分数为命根,却迷失了教育的终极价值,不明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个性健康、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能选择某一方面谈感受即可给3分)

三、阅读训练《默爱如山》

1、(3分)①要我唱歌(或唱戏曲);②要我喝茶;③带我看庙画(意思对即可)

2、(分)害怕、理解、怜惜 严厉、期盼、敬畏(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答错一处扣0.5分)

3、(3分)答题要点:严厉,慈爱,望子成龙心切,对文化很神往(所举的例子能说明父亲的性格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4、(2分)用寒冷、寂静的晨境,渲染一种父子离别时凄清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之情。(意思对即可)

5、(3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内容或语言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精讲精练

【知识网络】

研究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基础题正逐年减少,阅读题正在相应增加,题型也在不断创新。当然,不论如何变化,都不会脱离《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会脱离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真贯彻“大纲”和“课程标准”,认真训练,认真备考,以不变应万变是行之有效的“捷径”。

由于记叙文阅读知识面广、考查点多、联系生活实际密切,且题型灵活多变,因此,在历届中考语文试卷中,记叙文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这里所说的记叙文是泛指以记叙、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本专题主要学习记叙文的一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考查的能力点以及阅读方法、答题技巧等。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如下:

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要素:时间、、描写为主;议论、抒情和说明为辅各种表达方式:以记叙顺叙和倒叙插叙和补写主要叙述方法总叙和分叙详叙和略叙 记叙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主要叙述线索以物件为线索以事件发展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考点解读】

一、几种重要表达方式

记叙和描写无疑是记叙文中最重要的两种表达方式,但在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应该是描写、议论和抒情。

1、描写:是记叙文中写人状物常用的一种手法。好的描写常常可以使形象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根据描写的对象,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

人物描写:其中又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

景物描写:其中又有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等。

细节描写:文章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它把事物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根据描写的方法,描写又有白描、工笔,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与客面描写等。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应该掌握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两种方法。

直接描写,也称“正面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所作的直接地刻划。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就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媒介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描写方法比较含蓄、委婉,能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像空间,更加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抒情:即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常用的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理、寓情于事)。在记叙文中,间以抒情性的文字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议论:即作者对某个对象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观点和态度。它是议论文中的主要表达方法,但用在记叙文体中可以起到点染主题,评价事物,折射作者理念的作用。

二、主要的叙述方法

1、顺叙和倒叙

顺叙,是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它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是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的叙述方式。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埋下伏线,以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2、插叙和补叙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它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某种纵深感。

补叙,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叙述中提到的主要事件和人物作补充交代,它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二是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笔给以披露,使之真相大白,震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3、总叙和分叙

总叙,即总的轮廓性的叙述,它常用在人物或事件的具体叙述之前,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给人一个整体印象。

分叙,是在总叙之后对若干人物或事件的并列叙述手法,它可以使叙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4、详叙与略叙

详叙,是具体而详尽的叙述手法,它常常用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传神部分、典型的言行细节等,以加深主题内涵的深度。

略叙,是简略、概括的叙述手法。它往往用于概括介绍人物或事件,叙述人物或事件中的非重点部分,或表达某种言外之意等。

三、考查要求与趋向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②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③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命题的发展趋向看,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考查、命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选材体现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材料具有深厚浓郁的文化内涵,并且能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精神;

二是注重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文意的把握,结合语境对词句的理解,概括文章要点,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并谈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文章选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点的理解能力;

三是重视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个性化表达:对文中人物或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评说,对文中所体现出来的道理进行解释,对文中事件的发展趋向进行补说,对文中疑难之处进行辨析,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等。从对202_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的调研来看,占90%以上的记叙文都有这类题目。因此,在阅读复习中,应注意挖掘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

【金题解剖】

一、(202_,安徽省)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讲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在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动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因为他看到儿子上学的小楼已变成废墟,(2分)认为儿子一定死了,感到绝望。(2分)(意思对就得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所谓“在文中”就是要联系原文,前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后勾连,结合具体语境,正确分析句子的特定意义。题中问及父亲“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语境,显然不难发现,原因就在前面提及的句子“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当中;而“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表明了父亲的极度悲伤,而其悲伤的原因,根据文章不难推断出应该是“认为儿子一定死了”。

2、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6分)

[答案]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对他深表同情;(3分)但断定孩子绝无生还的可能,继续挖下去还会有危险。(3分)(意思对就得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进行分析,人们“摇头叹息”的原因不难分析。由前面几段对其他“孩子父母”、“救火队长”和“警察”的描写可以看出,人们已经“绝望”了,而且“危险”还仍然存在,因此人们“摇头”拒绝了他的请求;而文中“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这段更清楚地表明了人们“摇头叹息”的原因是对这位父亲的同情和怜悯。

3、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什么作用?(5分)

[答案]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2分)表现父亲的执著(坚毅、坚韧、顽强),对孩子的深挚的爱。(3分)(意思对就得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表达方式的作用。画线句子是对父亲的行动描写和肖像描写,而描写的作用应该是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征或精神品质。句中“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方面是突出了时间之长,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父亲的“执著”和对孩子的爱;而其中“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的描写则突出了父亲为救孩子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

4、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那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6分)

[答案](1)①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②救火队长关心“父亲”的生命安全。③警察劝“父亲”控制情绪,并关心群众的安全。④好心人劝慰“父亲”。⑤过路人帮助“父亲”救出14个孩子。⑥儿子鼓舞同学。遇救时先让同学出去等。(此问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就得分。)

(2)①爱能够创造奇迹;②爱能够激发人的潜能;③爱使人高尚;④爱是精神的支柱,能够使人绝处逢生;⑤爱使人坚毅;⑥爱是驱散黑暗的阳光。(此问3分;答案不限以上所列,只要切合文章思想内容、语言精炼就可得分。)

[解析] 第5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我们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一位父亲救儿子的故事,表现父爱的伟大。其他分布在文章当中还表现了许许多多人与人之间的“爱”。解答第一个问题,只要能从文章中筛选出与“爱”有关的信息就可以了,比如表现在“救火队长”、“警察”、“过路人”、“儿子”等身上的“爱”都是我们可以从文章当中提取出来的;第二个问题则需要在把握全文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从“父亲”与“儿子”两个人身上进行思考,然后作出高度的概括,使之由“特殊”到“一般”,成为自己的认识。

二、(202_年山东滨州市)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燕 子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重庆,1954年迁居台湾,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两件事,请你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4分)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① ②

[答案]①“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②“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本题4分,每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要点的概括。首先,我们要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确定写了哪两件事:从时间(一是“初中的时候”,一是“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文章中记叙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与其相关的主要事件则是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第二件事情的主要人物应该是“我”,与其相关的主要事件则是把“乌秋”误认为“燕子”。然后,将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进行合理地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把握。解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先记叙了两件事情,然后在最后三段针对这两件事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及对生活的思考。显然,这两件事情应该是有着共同的特征的,正是这共同的特征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3、当“父亲”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你认为“父亲”“可惜”什么?(2分)

[答案]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乡,可惜自己感动了这么多年竟然是听错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理。首先要找到题干所涉及的原文的答题区域,即文章的第七段“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然后分析其内涵,应该有两层含义,即“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然后对答案进行概括即可。

4、文中划线的一段文字连用了四个问句,你认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表现了作者突然发现“燕子”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修辞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然后才能结合全文的中心思想判断其作用。根据这一思路,首先判断出划线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就是强调突出,强化感情,然后结合文章中心,不难得出答案。

5、作者通过这两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2分)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答案]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本题2分,可摘录原文,也可用自己话回答,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思想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文体特征,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最后两段抒情,并阐述自己的“体会”,其中观点性的句子就是答案。

6、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为什么“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2分)

[答案]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本题2分,答出“象征”1分,答出“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文主要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阅读,把握与题目相关的重要信息。比如题干中“联系作者生平”的要求就提示我们要注意文末的[注],这样联系文章所叙第一件事及全文中心不难得出答案。

【技法解析】

一、注重整体阅读,分清文体类型 阅读记叙文应首先从整体入手,明确文章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然后再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解题。

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1)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2)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1)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2)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3)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

二、辨识分析表现手法,领会理解作者意图

在记叙文中,为了使记叙生动,描写形象,表达真挚,构思精巧,经常使用一些表现手法(如布局上的巧设悬念、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描写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与概括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与肖像描写;表达中的夹叙夹议、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辨识分析表现手法,从所用表现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出发,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作用。

三、充分利用题干信息,寻求解题突破口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信息不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命题者往往在设计题干时给考生以巧妙的暗示,以体现对考生的人文怀,降低试题的难度。

题干中体现的重要信息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命题者的意图,明确答题的区域或方向,并掌握答题的方法。

【拓展创新】

一、(202_年山东滨州市)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阅读材料为席慕容的《燕子》)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7、文中说:“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请你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写一段话,表达那种“朦胧的欢喜”和“朦胧的悲伤”。(4分)

[答案]示例:燕子啊,你可是从我遥远的故乡飞到了我的身旁?你的声声呢喃,可是故乡人托你带给我的问候?燕子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什么时候我能够像你一样自由地飞回自己的家乡?(本题4分,可以从两个方面评分,内容合乎要求得2分,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解析]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个性化表达是近几年中考点中考查的一个热点。本题主要考查在把握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情感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表达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限制性,即必须理解作者那种“朦胧的欢喜”和“朦胧的悲伤”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显然,欢喜是因为它寄托了作者思乡的情感,看到了燕子仿佛足以给自己带来“深沉的安慰”;而悲伤是因为睹物伤情,表现了自己久别家乡的相思之苦。但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可以知道,作者内心真正的、最强烈的情感还是那种“朦胧的悲伤”,因此,所写的句子应该是体现出这种感情基调来的。

二、(202_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

想过没有?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是那家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大的面子。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选自《时文选粹》202_年第一辑,有删改)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①儿子如此执着地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其动机竟是为了能去日本买一台游戏机回来玩。对儿子的好玩你是如何看待的?

②“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你赞同母亲的说法吗? 为什么?

[答案](仅供参考)①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玩使孩子身心更健康,更富有创造力。

②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学生还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创意与成绩并不矛盾,有了好的创意能使成绩更好。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或观点的评价能力,也就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出是与非、优或劣、高与下的评价。此类题型要求我们在阅读、分析、鉴赏他人文章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恰当的评价,当然,这类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①题的答案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弹性,通过阅读全文或我们日常的认识,大多会从正面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对于玩对于孩子究竟有什么作用可能会各抒己见;第②题以“不赞同母亲的说法”为出发点来考虑可以有“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学生还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此类的答案;我们当然也可以以“赞同”为出发点考虑问题,比如“好的成绩体现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了较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自己的想像能力的发展,也会使自己更有创意”等。

【快乐闯关】 [知识能力关]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七美元的梦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美】玛丽·卢·克杜勒

①“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②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平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③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④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珊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⑤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珊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⑥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

⑦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已的小提琴吗?”“你用苏珊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小提琴。”

⑧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的这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的乐器。”

⑨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

⑩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广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⑾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⑿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广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

⒀我们回到爱丽斯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朝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⒁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像。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颏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⒂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

⒃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A(一个空座位都没有,【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形容人多)。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B(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

⒄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18)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19)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

(20)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21)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22)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于巴巴的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

(23)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也不知拉了多久。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过他。

(24)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25)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祷着会有人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

(26)我知道,不管哪家乐器店都会出笔好价钱。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27)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28)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咋咯”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根据⒃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A. B.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记叙线索是。

3、本文主要写了,这样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4、“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显得很难过?

5、第③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6、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情感的?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7、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小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8、第③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卖“七美元”?

9、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202_,广东省)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糖罐的秘密 李晓琴

①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A(piānpì)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

②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B(chuíxián)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

③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

④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

⑤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起,就胡说什么坏牙齿的鬼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心头一紧,有说不出的悲凉。一次下课间操,口渴了,我匆匆忙忙回寝室找水喝-经过寝室门前的花坛时,不经意地向寝室的窗户一瞥,却见秦霜正狼吞虎咽地吃什么东西,不由一惊。细细看,竟是在吃糖呢!她挨次从每个糖罐里舀上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可不知怎地,慢慢地,所有的惊讶、愤怒、鄙夷渐渐散去,两行温热的泪却无声无息地淌下来,滴落在那暗香袭人的花丛中—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

⑧晚饭后,待一寝室人走得一个不剩,我一跃而起,飞快地闩上门,拉上窗帘,一把抱起我的糖罐,先给另外的几个逐一补上一大勺糖,然后,将剩下的通通倒进那个青瓷糖罐:又从箱子里抽出一袋糖,倒入自己的空罐儿。胆战心惊地忙完这一切,我狂跳不止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⑨前不久,我收到了一封寄自深圳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

晓琴:

你一定还记得那个糖罐儿吧,那是我外婆的嫁妆,据说还是宫廷里的东西。现 在,居然有人愿出五万元买它呢!我舍不得出手,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 值这个数儿。

那个偷糖吃的女孩儿,她其实觉察到了花丛中的那双眼睛——那双世界上最纯最美的眼睛。因为它的注视,那个差点成为偷儿的女孩,在后来充满苦难的岁月里,却再也不曾妄动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过一回。

⑩不用说,这封信是我多年的挚友——己任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执行总经理的秦霜寄来的。(选自(现代交际)202_年第11期)1.清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2分)A. piānpì()B.chui xián()

2、根据语境,第④段划线句“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 中两个需要重读的词浯是、。(2分)3.第⑦段写道:“我悄悄地离开了那扇窗户,贼一样地潜回教室。”请发挥想象,把此刻“我”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4分)我想: 4.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 的含义。(3分)答: 5.本文以 为线索展开情节,先后写了:喝糖、、、、等四件事。(4分)6.请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在做人方面获得的启示。(3分)

答:。

三、(202_年河南省中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2题。(12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1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2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3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4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5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6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7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8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第5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中第5段和第8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第一次: 第二次:

4.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2分)

(1)(2)

5.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2分)

四、(202_年,上海市)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2几天拭一,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3“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4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5“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6“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7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8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9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的目共睹的。

10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啮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

11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下次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12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盲目性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13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14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15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第5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2分)

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1)“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理由: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理由:

3.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2分)

4.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4分)

5.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6分)

(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

(2)选择文中令你最感动的一处,写150字左右的感想。

[创新能力关]

一、(202_年,柳州、北海市)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甲文)①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②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③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④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⑤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刘燕敏《母亲给出的答案》,有删节)(乙文)①吃过晚饭,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道:“妈妈,问你个问题,你的心愿是什么?”

②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女儿执拗地要求。

③“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的未来种种设想之中。

④“哎呀,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比如您想要„„”

⑤母亲渐渐意识到什么了,有些火地打断女儿的话:“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皮包坏了,还想要一只鳄鱼皮手袋,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⑥女儿一直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母亲,她没说一句话,静静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⑦屋子空旷旷的,安静得只听见墙上钟摆声。母亲觉得有些话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火气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⑧“妈妈,我不是„„”

⑨“你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⑩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鳄鱼皮包。让您高兴,是我最大的心愿。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

(11)母亲的心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肖鸿《心愿》,有删节)

1、结合语境,请补足乙文第⑧段中女儿在妈妈发火后,欲替自己辩解却没有说出的话:“妈妈,我不是

。”

2、读毕甲乙两个文段,假如你是其中一个母亲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心里话。(4分)

答:

二、(202_年,北京市)记叙文阅读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一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zhízhú,徘徊)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云空,融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是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见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我骤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少,少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眼的光线。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有人的地方,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的地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 ⑦从这里,你就能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A(转变 B转化 C转移),正如从不同角度去—(A评判 B评论 C批评)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此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下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这僻静的小径,无须要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

1.本文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喻为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把自由的思想喻为放纵的野马,新奇而恰当。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将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一篇课文中写到两个人物见面时彼此间也产生了无形的“墙”,这篇课文是《________》,这两个人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3.本文作者写出了漫步在无墙遮蔽的小路上的欢愉感受。你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感受如何?请形象地描述这种感受。(2分)

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墙》一文,以你和父母、老师或同学之间的沟通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5分)

三、(202_,南京市)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文后问题。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了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是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1、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3分)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2、文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4分)

【读写平台】

网思想的小鱼

徐 鲁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之隔。

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

“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参考答案】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知识能力关]

一、1.A.座无虚席B.鸦雀无声

2.倒叙 一把小提琴(或“我”对小提琴的珍爱之情)。

3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我”的梦,“我”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详写: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我”的梦 略写:“我”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 女孩的梦,重点突出(或中心突出、突出主题)4.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但又生活拮据的家庭。

父亲表情很难过,是因为经济拮据的现实不能让他满足女儿的心愿,但他又希望能够满足,这表现出他的矛盾心情。

5.对朋友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为满足女儿愿望后的喜悦心情。6.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7.第一次出现引起下文的回忆,第二次出现呼应开头。

8.当年“我”以七美元的价格买到这把琴,得到别人的无私帮助,今天“我”也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9.这个“梦”既是指:我“及另一个小女孩渴望得到一把小提琴的心愿,也是“我们”周围的人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一种心愿,同时也是“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爱心永远传递下去的心愿。

二、1. A.偏僻 B.垂涎

2. 总是 永远(或:似乎)(各1分)3.答案要求:至少表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担心秦霜看见自己,造成秦霜的尴尬难堪;另一方面担心别人知晓秘密,会给秦霜带来伤害。(各2分)示例:秦霜,我就在窗外,你可不要向外看啊!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走。我一定要装着像没有看到一样。绝不能让别人知道!

“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无价的。

5. 糖罐(或:糖)偷糖(或:吃糖)补糖(或:倒糖)念糖(或:谢糖、想糖、感糖)(各1分)6.可从不同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角度示例:①能宽容同学的一时过失并能真心帮助其改过自新。②知错能改。)

三、1.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有“女教师救助”、“偷书小女孩”之意即可给分。1点分,共2分。若语言不简洁可酌情扣1分)

2.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若有其他答案,意思符合要求也可给分。2分)

3.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若答“觉得小女孩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可笑而笑”,不给分。)

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意思对即可。每处2分。共4分。)

4.(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

【语文公社】http://www.teniu.cc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3)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6)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答以上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给分。1条1分。共2分)5.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意思相近,语句简洁通顺即可。2分)

四、1.(2分)没有找到水 2.(4分,每空1分)

(1)猛(“拼命”、“毫不客气”等)突出大刘鲁莽直率

(2)轻轻(“缓缓”、“慢慢”等)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 3.(2分)要求:符合情境,与水囊、走出沙漠相关。4.(4分,答出一点得2分)要点:(1)给人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给人以生的希望)(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阴。

5.(6分)6分:观点或感点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4分:有中心,有内容,语言较通顺。3分:中心模糊,内容空洞,语病较多。[创新能力关]

一、1、(2分)回答中必须包含不是有意伤害的内容,意思对即可。

2、(4分)符合语境,言之有理(2分),有阐述,是肺腑之言(2分);否则酌情扣分 例如:①妈妈心里很矛盾:孩子长这么大没吃过苹果,应该吃;而奶奶80多岁了,以后吃苹果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应该吃。看来也只能委屈这两个孩子了!②妈妈心里很内疚:孩子这么想吃苹果,又这么懂事,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作为母亲是不是太狠心了„„(要求所描写的心理合乎情理,语句通顺,酌情给分)

二、1.示例:希望是地平线,就算走不到但也永远看得见。(此为开放性题。符合比喻句的特点即给分。1分)

2.《故乡》 “我” 闰土(2分)

3.示例:我高兴地走在山间高低起伏的小道上,像在弹奏着一曲欢快的乐曲。(此为开放性题。能简单描述给1分,能形象描述给满分。2分)

4.此题开放性极强。不管从哪一角度谈,只要切中沟通的话题,即可。

三、1、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2分)。②抓住句中重要词语(如“一声不吭”“狠狠”“啃”等),分析父亲的形象或教育孩子的方式,言之成理即可。(3分)

2、第一问:没干成一件事;做事没有耐心;总喜欢想入非非。(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第二问:踏踏实实做事;耐心地采草药;帮父亲打造斧头;专心学习等。(2分,根据

202_年中考语文试题之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