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社区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0-703612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9 21:41: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社区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气候条件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初夏从五月开始,暑期进入盛夏,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盛夏时,由于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水汽蒸发,故空气湿度大。秋冬时期,天气干燥,冬季会有寒潮和雨雪,温度在零度以下。

基地调研

基地位置:基地位于积玉桥区域,属于武昌古城的边缘地带,要考虑新老城市的交融性,东北方向是内沙湖,自然景观面良好,设计中要注意将湖景引入其中。基地交通:基地周边主干道有三条:友谊大道、和平大道、临江大道,以及多条次干道,紧邻基地的是湖滨路和前进路。

周边建筑:基地所处方向的建筑是老建筑,均是一两层的砖瓦建筑,有的根据自己需要私自增加一些房间。而在基地的对面则是高增住宅社区,在夏季可以防止日晒,但是在冬季则是一大弊端。

而在东南方向依然是居住社区——四清里社区。

区位背景

任务书分析

根据社区中心的性质及使用功能,社区中心建筑具有综合性、多用性、乡土性等特征,包含游艺用房、社交用房、展厅、阅览用房、学习用房、专业工作室和行政管理用房等等几大类,内容复杂,功能多样,供群众活动形式各异,项目不同,其特点与文化馆、文化宫一样,业务活动繁多,包括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教育和学习辅导,形式多样。其中,展厅设计中可以分为临时展馆和长期展馆,不同时间内人流量不同,参与活动的人群也会不同。而学习用房的使用频率肯定是着所有功能区中最高的,人流量也是平时最大的,茶室这种空间可以提供最为休闲的场所,便于休息及等待,则建筑空间组织和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灵活可变性质,实现空间的综合利用。另外,社区中心与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有密切联系。应根据各地不同文化、习俗风尚、开发计划等设计,在设施内容的决定、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出于新老城区交替期间。

关于概念

概念:传统的广场空间—— 构成传统聚落交往的临界空间。

广场空间给人一个立足点,其特征是突出表现了场所属性。在欧洲,城市中的广场就象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是市民的生活空间,以及理念沟通表达的地方,广场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然而中国传统聚落中广场的涵义与欧洲城市广场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聚落中广场空间通常是由村头街巷交接处或居住组群之间,分布的大小不等的节点空间构成。广场往往 是村镇中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扩展,并与街道空间融为一体,构成一定容量的外延公共空间。屋檐、廊、墙、庭院——构成传统聚落交往的中介空间要素。

如果说屋顶是中国建筑的特征,那么屋檐就是中国人的生活特征。有屋檐就有生活,屋檐不仅是人与天对话,而且在同一屋檐下能促进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屋檐是屋顶的延长,更是生活的延续。深的屋檐、窄的廊檐、墙檐、门窗都是传统民居的独特表征。廊子是一种阴阳互含的产物,是沟通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桥梁。人们在廊子中可随时与朋友倾心交谈,也可静观框景或动观连续渐变的画面,享受步移景迁的乐趣。传统聚落的廊为人际交往提拱了驻足停步的场所。传统聚落的廊以人的尺度、行为模式和借鉴自然环境为依据,创造了促进人际交往的过渡空间形态。

我国传统的墙的观念,并非总是起分隔的作用,有的通过墙的转折、收放,形成凹角空间,为偶然相遇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既方便同时又避免干扰的交往空间。有的墙上有墙洞,易于对景和借景,而且使空间得到流动。

本次设计从传统的聚落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得到启迪,创造出人性化的、有益于人们交往的城市空间。

1.建立人际交往空间的塑造意识。当代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逐渐失去原有人们之间的那种亲密交流,人们之间的信任,该设计只在为人民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场所和空间,因此首先必须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治交流意识,于建筑而言就是明确建筑定位。

2.丰富空间的层次和虚实。设计中取“合院”理念,三个广场分别担当“前院”“中庭”“后花园”,以满足室外交往需求,同时建筑室内交往的延续。

“前院”也是“屋檐”空间的延续。在调研中发现,居民围坐在屋檐三五成群的聊天或下棋,而这一现象不论在城市还是村镇都是切实存在的,屋檐确实是生活的延续,在设计中,将这一过度空间放大化成为广场,用矮墙和下陷分割出一块块小空间,完成入口空间的“聚众性”。

“中庭”是中间广场,如同合院的中庭作用一样,是主要的内部交往空间,同时将演艺厅的舞台向外延续,内外分割墙改为整片透明玻璃,打破室内外界限,是人不论在建筑内部还是外部都能观看演出。

“后花园”是最后一个广场,同时也是一个入口广场,其作用也包括将基地外部的沙湖这一自然景观与本设计的景观衔接起来。

3.调整建筑的布局结构,有效地布置广场的位置和控制广场的规模。4.利用过渡空间造成内外空间的延续和交往的继续。

5.利用景观的组织和小品的塑造形成凸凹的空间,为人们提供轻松的交往场所,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安逸感。概念之魔方

魔方的六个面都是标准的九个小正方形构成的智力玩具,通过旋转实现六个面颜色的统一,受魔方启迪,用标准模数体块进行建筑形态构成。概念之魔方

德国沃尔夫斯堡市文化中心

建筑师阿尔托表示这座文

化中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给这座工业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场所,就像是古希腊的市集广场一般。

文化中心坐落在城市主广场市政厅和一座公园的中间,其规模可分为,地上二层、地下局部一层。该中心为该市有

名的文化建筑,由图书馆、成人学校、青少年、儿童开架阅览室和必要的附属房间。娱乐中心包括观演大厅、俱乐部、小组活动室和茶座等。阿尔托在设计方案中将不同的功能有分有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使用了通过天窗的自然采光方式,使建筑中的功能空间得到充分的光照。该建筑主入口面向广场,便于观众进入并将人群引入图书馆。一组双跑楼梯从入口通往二层的休息室,而观众厅设置在另一侧,光线只能够通过天窗进入。在另外一边是中心庭院(图13),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室外活动提供场所,从房间的玻璃幕墙就可以俯缆庭院。满足了房间兼用或互换的要求,还可由本区向其他区延伸,或有室内向室外延伸,以提高空间的综合利用率。街边的廊道用作店铺。在建筑尽头的公园有一个入口通往青年中心,中心功能包括儿童图书馆、俱乐部设施、陶瓷工艺场、乒乓球室、音乐室等。使建筑物同周围环境相联系,共同服务于群众。

第二篇:调研报告-社区活动中心

社区活动中心案例分析

一、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扎哈-哈迪得

①历史背景:

作为前苏联的一部分,巴库作为阿塞拜疆的首都在里海西岸,其受苏联计划经济严重影响。1991年独立以来,阿塞拜疆已投入巨资在现代化和发展巴库的基础设施和建筑,背离其规范的苏联现代主义的遗产。

1997年,阿塞拜疆任命扎哈哈迪德为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总建筑师,希望这个建筑能够成为巴库的文化中心,真正为国家民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不像苏联的纪念物那样空洞和大而无当。

②基本概况和影响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是一个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一体的流线形整体规划,并成为城市肌理中不可分布的一部分,且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节日集会空间的序列。

那些精心设计的起伏,分叉,褶皱还有形态都让广场展现出热情开放拥抱城市的姿态。建筑也模糊了传统建筑与城市,与广场,与地面之间的分化。

整体流动性的灵感不仅是全新的,也从当地的传统而来。伊斯兰历史悠久的建筑,书法,天花,壁画,装饰,艺术花纹的无缝连接,整体统一都给了设计灵感。建筑师在了解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绝不模仿和使用意向,坚持在高层次发挥,通过现代的方式回应场地和各种条件。对于场地上的坡段用一个美丽的梯田式广场化劣为优,避免了额外的挖方或填埋,建立建筑与地下停车场的关联。

③设计难点

在这个流体建筑项目中,建筑表皮无疑是个大挑战,建筑师通过高级计算机运算和设计以实现建筑整体而有机的表皮。

④外部形式和视觉效果

白天,大体量的建筑在天光中不断变化。

夜晚,大体量的建筑在黑夜中十分明亮。

白天,半反射玻璃的使用给出了诱人的,而没有揭示空间内的流体轨迹则激发好奇心。

通过对照明来展示内部到外部的表面转化,展开;形式的构成来揭示其内容。

⑤结构体系:

为了实现大型的无主空间,让人们体会到内部空间自由的流动性,整个建筑由两套结构系统组成:混凝土结构域空间框架系统。几何表面运用到逐渐变细的燕尾悬臂梁。空间框架系统保证了建筑的自由形态,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是理想的自由外饰面材料,完美的实现了广场,建筑,内部空间的过渡。

6、室内空间介绍

巨大开窗为文化中心带来稳定的自然光,同时保持中心与景观的呼应。

室内各个空间被系列坡道联系。

二、美因茨犹太人社区中心

①历史背景:

位于诺伊施塔特一条枝繁叶茂的小路之后的正是这座引人注目、雕塑感极强的犹太社区中心。它所在的位置原来是美因茨的犹太教主会堂,会堂于1938年“水晶之夜”遭到损毁。

新建筑沿着街道而建,好像一条不时出现折痕的蜿蜒缎带,与周围的建筑结构互为呼应。在基地的东侧缎带达到最高点,建筑在此处形成一个公共前院。极具表现力的建筑轮廓阻挡了周围密集的建筑体,设计灵感院子希伯来语中“keduscha”一词,意思是“提升”、“祝福”。建筑形式实际上是由字母决定的,设计大量参考了犹太历史中的文字。

②平面流线

③创新材料

闪光的墨绿色立面使建筑极具特色。陶瓷构件围绕窗洞同心排列,形成同心花纹,构件截面为三角形,使外墙表面产生三维的透视效果。整体效果甚至会让人产生错觉——尽管建筑是垂直的,但从某一角度看,某些部分的立面看起来却好像是倾斜的。

不同长度、不同切割角度的挤压型材,以达到设计的锯齿形效果。构件通过黏在支持结构上的铝导轨固定。

4、室内细部

门厅、文化大厅、教区、办公室的倾斜墙面与天花板都采用了白色饰面,而犹太教会堂作为一个独立空间却镀了一层金色的色调。

采光天窗的竖框巧妙地参考了神圣的教义,犹太教会堂室内表面的设计是用石膏制作的浅浮雕,内容是希伯来文字中的字母。

作为整座建筑的灵魂,犹太教会堂的装饰极其精致。墙体和天花板的表面有着精巧、类似马赛克的纹理,这种纹理由密密麻麻的希伯来文字所形成。金色与古铜色之间的细微差别使空间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根据光线入射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显得背景颜色深、字母颜色浅,而当光线发生变化时,又会发生相反的情况。

[ 立面.剖面 ]

基地分析

总平设计

三、金山社区活动中心

--隈研吾

项目地点:日本 群马郡 太田市 建筑面积:1319.45㎡

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部分钢架 建筑材料:混凝土、钢、石板

该项目坐落在以石墙和石板路文明的金山城堡脚下,是一个社区中心,同时也是遗址的导游设施和面向当地居民学习手工和印染的工坊。

基地位置

基地四面环山,景观良好;有321县道(省道)经过,交通易达

基地位置位于金山城堡这一历史遗迹山脚下,奠定了这座社区活动中心兼有博物馆及导游设施的功能。

建筑生成过程

基地内部存在6m的高差

用一个两层的体块和一个一层的体块来平稳过渡基地内的高差。

体块面向景观旋转一个角度,打开一个视口。面向道路一面则形成一堵实墙。

同时,两个体块之间的场地形成一个市民广场;建筑连接部分则成为共同的入口。

对体块进行一个内向的切削,形成内向坡屋顶的形式,汇聚至市民广场

场地分析—交通

场地分析—入口

场地分析—广场

平面分析—功能

平面分析—功能

平面分析—流线

表皮分析:

立面屏幕受到城堡水平石墙的启发,30mm厚的石头墙用螺栓分别固定在建筑上,这个石墙图案在内部天花及中庭扶手上重复,同城堡石墙连接起来。

表皮分析

15/3/6

第三篇:关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文化服务升级

——关于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为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保障广大社区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区文化局党支部积极响应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工作部署,于2009年4月上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对全区四个街道2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认真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研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针对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与使用存在新问题,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和使用的原则,区文化局将2009年确定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确定为“管理提高年”,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满足社区居民崇尚知识、追求进步,以及健身、休闲、娱乐的文化需要。

一、当前全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文化局坚持以强化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为原则,坚持走区分层次、全面推进的建设发展模式,引导区、街道、社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4500万余元,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经过持续四年“文化设施配送工程”的实施,促进四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标准,全区139个农村社区均建起了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面达100%,辖区内“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作用,区文化局 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管理”的工作思路,创新固定资产的监管模式,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管理、使用上狠下功夫,为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制定标准、统一要求,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区文化局在对全区文化设施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青岛市先进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标准,制定《崂山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统一要求,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要建有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对硬件设施较好但内部设施尚未完善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为其配送电脑、书架、乒乓球台、台球桌、棋牌桌、阅览桌椅、乐器等文体设施,使其达到青岛市先进文化活动中心标准,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实现质的提升。

二是制定办法、强化监管,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监管的要求,联合财政、发改、监察、审计等部门制订《崂山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所配送设备所有权属区文化局,接受配送的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享有管理使用权,要定期对所配送的固定资产进行养护、检测与修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为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区文化局根据社区实际,制定出台了《社区文化中心考核办法》,加大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使用的考核力度,强化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为提高利用率奠定了基础。

三是统一标识、形成合力,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条件。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与区委组织部、文明办、教体局、团区委、工会、妇联、老龄委、残联、教体局、司法局、计生委等单位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社区学院教学点、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之家、巾帼健身活动站、残疾人康复中心、健身路径、法制学校等有关职能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活动阵地。同时,邀请专业公司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标识统一设计,统一安装悬挂在指定位臵,做到美观大方、整齐划一,使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各单位开展基层工作的主要阵地。

四是完善机制、加强辅导,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区文化局制定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基层图书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安排业务骨干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群文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图书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文体设施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业务提出统一要求,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做好制度上墙、档案完善等工作,营造出环境整洁、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围。

五是乐器配送、资源共享,以品牌塑造推动群众文艺队伍的规范化。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要求,积极鼓励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培育、发展群众文艺队伍,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成了周 3 哥庄军乐团、枯桃威风锣鼓队、山东头民乐团、东台京剧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队伍,全区已发展群众艺术队伍230支。区文化局对群众文艺队伍重新登记整理,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辅导与排练,指导他们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获取节目资源,健全社区文艺队伍活动制度。通过规范化建设与引导性管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文艺队伍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职人员管理。尽管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建起了功能完善的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但目前,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大多由社区干部兼职从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工作,导致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能长期正常开放,限制了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社区档案意识不强。社区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很多社区,平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社会各界都很了解,但是在档案上却没有体现,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与经验积累。有的社区人员工作热情很高,但是存在有劲无处用的状态。只能凭借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档案整理,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社区的档案格式都不一样,有的有图片,但是没有文字说明;有的光有文字档案,但是没有图片。

3、配送设施利用率不高。由于缺乏专人管理,为社区所配送的电脑、书架、乒乓球台、台球桌、棋牌桌、阅览桌椅、乐器等文体设 施的利用率不高,年服务人次基本都达不到社区总人数的50%以上。图书室的图书大多没有登记、编目、分类,有的还没有上架,而是打包存放。个别社区将甚至将所配送的电脑挪用到了社区领导的办公室,社区居民无法利用电子阅览室获取网上共享工程的资源,严重违背了共享工程配送的初衷。

4、电子阅览室上网率较低。由于上网费用过高(每个社区每月约400元),加上社区没有对电子阅览室配备专项资金,社区上网确实存在一些切实困难。同时,由于白天留在社区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幼儿,青壮年多数有自己的正当职业,因此,社区电子阅览室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部分电脑因为长期不使用、机器受潮且无专业维护存在损坏的情况,无法正常启动。

三、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与使用效率的建议措施 针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管理与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区文化局将按照建管并举的原则,重点在管理与使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管理提高年”活动,努力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效率,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一是争取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中的功能作用,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够采用与雇佣护林防火队员相同的办法,按照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的标准,为每个基层文化活动中心配臵1名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正常开放及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满足社区群众就近、经常性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 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考核力度。依照《社区文化中心考核办法》及《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围绕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管理是否完善、造成损坏;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电脑是否上网、挪作他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房舍是否改变功能,挪作其他部门办公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否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卫生状况是否脏乱差;社区除区里配送的图书外是否有自购图书,数量是否达标,图书是否登记、分类和编目,借阅手续是否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否长期正常开放等方面,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逐一检查,对存在问题仍不改正的社区将亮黄牌限期整改,促其成为社区居民健身益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三是要切实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档案意识。通过思想教育、实地查看交流等方式,重点提高社区领导的档案意识。同时,安排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各街道、社区,采取集中学习、一对一指导等方法,依据《青岛市崂山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评分表》,对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档案文件的格式,使社区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同时,积极与网通公司协调,争取能够免费或者按普通家庭上网费用标准,收取社区电子阅览室的上网费用,真正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功能作用。

四是要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指导与培训。针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人员少、文化业务不够熟练的情况,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要安排业务骨干,适当增加图书管理、电脑管理维护、文体 设施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专业性培训,提高社区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特别要加强对群众文化队伍的指导与排练,提高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升级,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四篇:学生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一、学生活动中心资料

1、建筑概念:

学生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设立的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场所。属于文化馆类建筑。

2、建筑特征:

综合性—活动内容复杂。

多用性—活动形式各异,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

地域性—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密切关系,在设施内容、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的体现。

3、总平面设计:

1活动中心的总平面设计除了布置建筑外,还应结合地形的使用要求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庭院、道路、停车场、绿化、环境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2总平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功能分区合理,人流车流组织,闹静明确分区和适当分隔。

⑵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各用房联系紧密,以利综合利用;各厅室独立使用互不干扰,人流量大且集散集中的用房,应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当主要入口紧邻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流出缓冲距离。

⑶安排好各种流线,如观演流线、学习流线、专业工作流线、管理流线等,使其不交叉混杂,便于管理。

⑷在基地内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如附近已安排停车场时可不设置),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⑸当活动中心距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厅、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⑹庭院设计应结合地形及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场地、绿化、小品等,以形成优美的室外空间。

⑺应合理地进行不同大小、高低、形体的建筑组合和组织不同的室外空间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

一、概述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位于广州大学艺术楼东侧,北临中环路,南望珠江海心岗水道,东临校园东区室外体育活动场地,西临“艺术表演广场”。集歌舞剧场、学生及教师活动、文艺教学与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是单层大厅式建筑和多层建筑的组合体。涉及大跨度结构设计、舞台消防以及较复杂的建筑声学等专业设计内容。是广州大学校园东南部的重要公共建筑物是主轴线建筑以外的节点性建筑。

下面是广州大学演艺中心的一些参数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位于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拥有座位800个。·舞台台口 宽14米/高8米 从大幕线到天幕 深20米 台唇面积 56平米

副台面积 左侧面积225平米/高度10米 右侧面积235平米/高度10米 ·吊杆数量 30道 其中: 灯杆11道/承重600公斤 景杆19道/承重300公斤 舞台中心区到葡萄架高21米

·灯光设施 调光台品牌 河东HDL—2008-3/2048路 可控硅品牌河东HDL—D96/96x2回路 面光36只/耳光32只/桥光32只/ 顶光58只/天幕光24只 回光灯100只/聚光灯94只

·音响设备 功放品牌锐丰/2×10 88KW 调音台品牌A&HML-3000/40路 主音箱22个/监听音箱8个 ·后台 化妆间7间/容纳80人

观众坐席 819席:一楼725席/二楼94席 用电总负荷 1200 KW 休息室 60平米 停车场 可停放20辆小车

二、设计指导思想

1、崇尚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校园的滨水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生态型的新校园,建筑设计注意利用节能材料和构造。

2、文化导入原则:加强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与文化内涵,建设数字化、生态化的校园。

3、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结合当今建筑学科的最新设计理念,以建设全国一流的、面向新世纪的花园式校园为目标,体现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特征。

4、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5、建筑力求表达文化性、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注重建筑外形与内部空间的关系,使建筑体型自然生成。

三、总平面设计

1、总题布局构思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妥善处理一、二期之间的使用和建设协调关系。满足教学、教研、管理的高效合理运作为前提,并满足生态环境、校园生活、校园景观等多功能的需求,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1)增强外部广场的人流与景观导向性,通过铺地、花坛及水面的形态,处理好与相邻艺术楼的衔接关系。外部空间东西景观廊道,形成校园东西向对景。

(2)在与艺术楼交接的方向上,建筑增加了直线和方形块体的造型元素,强化了演艺广场的方形围合性和完整性,利用布局元素与艺术楼造型相协调。

(3)多功能剧场于演艺广场南面,主入口向西正对演艺广场,有利于人群疏散。活动与文艺培训部分于东、东北面,可得到较好的景向。两部分合用门厅。

交通组织

采取“人车分流”方式,大量学生主要从演艺广场进入。演艺中心的主入口设于广场东面,次入口、多功能剧场的疏散口设于东南面,临近室外停车场,多功能剧场的另一个疏散口设于西面广场紧邻艺术表演广场,舞台货物运出口设于东南面临辅助道路,可供大型车进入,演员出入口设于广场南面、东南面。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总平面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立面图

广州大学演艺中心剖面图

2、平面分析

广大演艺中心的平面中的大空间和小空间大致是通过中体来分隔的,而它东北部的小空间是通过一条长长的廊道和两个垂直楼梯和一部电梯来连接的。它的门厅是一个主要的分节人流的地方。它的辅助用房主要分布在建筑的东南角,主要是通过楼梯来接的。

3、立面分析

广大演艺中心立面采用灰色调,但是并不会显得沉重。因为它远看就像是一条灵动飘逸的飘带,富有动感,而建筑入口处又挖空,有个椭圆形的玻璃顶盖,让入口处显得十分明亮。而它的立面凸起了一个小塔,使得立面的天际线变得十分丰富,立面还采用大片的玻璃幕墙,让整个建筑变得通透明亮。远方看去,虚实结合。

4、特色分析

1、入口处采用了内凹和玻璃顶的形式,使得入口处十分明亮,有一种欢迎人们到来的感觉,十分符合演艺中心的娱乐性。上面飘动的顶棚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而且入口大门有装饰门框,也是一中突出主入口的方法。

2、中庭,使用中庭使得动静分区,功能分区明确,并且增加了采光和整个建筑的趣味性,让整个建筑变得更加活泼

3、整个大会堂的外墙都采用了这种凹凸不平的石材贴面,看起来十分特别,也突出了建筑的主体,也符合岭南建筑的特色,石材材质是岭南地区常见的。

4、二楼观众席与办公楼二楼的高差处理是处理的十分巧妙地,它把入口突出,弄成一个车厢的感觉,让人在走上去时候会觉得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好像要进入不同的空间一样,UFO

5、大会堂在与办公空间二楼连接的地方和交通空间顶部和大会堂连接有一些突出来的小矮墙,玻璃顶的地方,既可以凸显大会堂与交通空间的分离,又可以为一楼营造更加良好的采光,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

6、小空间采光很好,在半空间的三楼是被分隔成很小很小的琴房,它的采光不会很差,因为它在走廊的楼顶做了很多小天窗,房门也是有玻璃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采光。还有就是一楼贵宾休息室外的顶部也是采用玻璃顶,凹凸不平的,很有特色。

7、管道隐藏得很好,但也不是封死在建筑内,便于维修和检查,但又不影响建筑的美观性,与建筑融为一体。

建筑缺点

1、入口门厅上空的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是放置一些鹅卵石在上面,既不美观又浪费资源。我认为可以设置一些休闲的平台和景观类的在上面。

2、办公空间三楼的厕所开窗有问题,厕所隔壁是一个休闲平台,但是厕所的开窗高度却正好符合人的视线,正对休息平台,让厕所的隐私性得不到保障。

3、贵宾休息区的环境不够好,较为低矮,上满就是密密麻麻的管道。

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我并没有找到很多资料,只能自我感觉分析一下。

1、总平面分析 广东美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是和各个建筑融为一体的,它是位于教学楼、宿舍楼、饭堂、运动场之间的。和教学楼、饭堂、宿舍楼通过走廊连接为一体。整个广美的建筑都有有一种很整体的感觉。它的主入口位于西北向,前面是几个很大的篮球场,既可以充当疏散用的疏散广场,作为篮球场也算是物尽其用。它的次入口位于东南面,也是车辆的停放地点,与主要交通路线也是比较近的,比较适合车辆的进入,物资的运输。建筑的东南面也是一些办公室,与入口人流结合的很好。

2、平面分析

它的一楼有两个入口,二楼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和教学楼、学生宿舍、饭堂连接的走廊连接在一起,也有一些入口。它有室外楼梯,使人从其他地方来到学生活动中心又可以很轻易地到达楼下。它的平面是采用大空间里有小空间的分隔方式,这也使得它的各个学生办公室之类的辅助用房采光不足,而且那些小房间是通过走廊连接起来的,整个走廊如果不开灯,看起来就十分幽暗。它的二楼和三楼都有很大的平台,站在上面眺望可以有很好的风景。

3、立面分析

广州美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的立面不像广大的,它是比较规矩的方正的感觉,但是它采用了红白黑三种色调,和整个广美的建筑融为一体。它的栏杆是很有特色的,都是黑色的,强调横向。我认为这个做的很好,因为这样建筑就很整个校园的文化气息很融合。红白黑这三种颜色有一种古朴的美,有一种艺术的感觉。

4、特色分析

1、广美艺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立面的空间总是多功能的,一个空间可以充当很多功能的用途。这样可以有效利用那些闲置的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吊顶很特色,又有舞台灯光效果

3、立面很有特色,红白黑,还有栏杆整个校园连为一体

4、立面有涂鸦,很活泼,富有艺术气息,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格

5、设计缺点

1、立面过于简单,不够生动活泼

2、小空间采光不足

3、主入口过于隐蔽,不易发现

第五篇:大学生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一、资料调研

基本设计原则:作为这样一个功能较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应根据开展的活动内容,人流活动的规律进行设计。

1.集会和观看演出或参加舞会的人,来去的时间比较集中,人流量大,为便于使用管理,在设计时应设配套的服务房间,考虑便于组织入场及疏散。这些厅室应设单独的出入口。

2.复杂性:功能的多样化,且使用的时间各不相同,要求在设计中处理好动静分区,便于不同的时限的功能分区的管理。

3.多用性: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利用和一室多用的可能性。4.建筑组合:应尽量采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及良好的建筑朝向,以及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5.多功能厅(兼舞厅):应满足观演、交谊、游艺等。

活动的使用要求:

(1).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0平方米;当为矩形(宽度不宜小于10M);

(2).内设舞台,室内为平地面,使用活动座椅,附设后台,多功能厅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大空间,需着重注意造型手段。

6.舞蹈教室:舞蹈教室宜设器材贮藏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附属用房。

舞蹈室教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间教室不宜超过20人使用;

(2).教室内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横墙伤,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2100mm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900mm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400mm;

(3).窗台高度不宜低于900mm,并不得高于1200mm;

(4).室内宜设吸顶灯,并应设电源插座、窗帘盒及挂镜线;

(5).采暖设施应暗装。

7.美术教室:美术教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2).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

(3).教具贮藏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4).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荧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

8.会议室: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大、中、小会议室

(1).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为30平方米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平方米左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平方米,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平方米。

(2).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的情况确定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语言清晰度要求进行设计。

9.厕所: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室不应大于50m,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10.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

(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

(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

(4).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

(5).设有大会议室的楼层应相应增加厕位;

(6).专用卫生间可只设坐式大便器、洗手盆和面镜。

11.展览:展览的人流量视展出的内容而定,为了发挥效应,展览应设于人

流路线的显著位置。展览以自然采光为主,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线。它一般采取大空间形式,也可分为几个既独立又便于连通的小展室,但每个小展室面积

应不宜小于65平方米。

参观路线应通顺,并设置可供灵活布置版面的展屏和照明设施。

12.公共活动空间宜设置在一层,配电,传达应设在一层。

13.多功能厅及茶室,网吧因为在晚间营业,所以考虑将他们集中另设晚间出入口。

14.建筑形象:活动中心是为大学生服务的,要反映大学生的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建筑性格要活泼,现代。

15.环境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场地、绿化、小品等,以形成优美的室外环境。

16.噪声大的用房离医院、宿舍、幼托等建筑有一定距离。

17.应合理地进行不同大小、高低、形体的建筑组合和组织的室外空间。18.防火与疏散:

(1).观演厅、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等人员密集的用房宜设在底层,并有直接对外安全出口;

(2).凡在安全疏散走道的门,一律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不得使用旋转门、推拉门和吊门;

(3).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m。设置金属护栏时,护栏内设置的支撑不得影响群众活动。

二、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清华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由香港信兴集团主席、校友蒙名伟先生捐资兴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1995年9月建成使用。总建筑面积4071平方米,用地面积0.25公顷。

活动中心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基地,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基地位于校西区大操场西南侧,北邻体育馆,南邻万泉河,东与图书馆遥相呼应。主立面朝东,可遥望校园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大礼堂。四周临近地段有水木清华,近春园和气象台,环境十分幽美、安静。其建筑设计方案吸取了1993年校方组织的方案设计竞赛一、二等奖方案的优点,经综合完善而成。

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教室、文艺社团排练室、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和管理服务设施。其东入口门厅是全楼的中心,围绕门厅周围上下布置了一系列适合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空间;班级活动室紧靠门厅南侧,其通长的折叠门使门厅空间流动扩大,活动室南面整排落地窗又把室内空间与室外河边环境相沟通;门厅两层环廊,大楼梯连接二层的陈列厅、多功能厅、休息厅及琴房。整个建筑以门厅回廊空间为中心,上下呼应、前后贯穿,室内外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文化活动中心的主要活动教室集中在东面和南面。绘画和家政教室朝南,与水木清华、近春园遥遥相望,紧邻万泉河畔,富有诗意,是弹琴作画的好地方。接近北入口,首层设舞蹈教室,二层设音乐教室,室内可观望西大操场。体块较大、人流较集中的多功能厅布置在西北角,用于举行学术报告和小型演奏会,设有332个席位,室内装修考究,设备齐全。

北侧半封闭的内院经北入口可与体育馆南侧广场相遇,院内布置绿化、雕塑和坐凳,是一处安静的交往空间。南侧沿河屋顶平台设有大片遮阳格架和室外照明,并单独配有小卖间,可供夏日举行露天音乐茶座。底层南侧室外沿河设有矮围墙,墙外绿草茵茵,墙内红砖铺地,配有坐凳、灯具,形成极好的室外休闲场地。东入口前的台阶、栏杆、玻璃雨篷、整片玻璃幕墙和宽敞的石砌平台提供了主入口前人们停留、欣赏、交流和集散地广场。

文化活动中心的形象继承了清华校园建筑的历史文脉,丰富了校园文化建筑的面貌。设计从探索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大胆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和新建筑材料,使老校园焕发了青春,增添了新的景色。

二.案例分析

地点: 深圳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内容:对建筑的形体、周围环境、空间、功能、色彩、流线、细节等方面进

行分析

大学生生活动中心是为了大学生适应学校的发展,学校为入校的大学生提供活动、交流和休闲的场所。

一、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周边环境

深圳属于中国华南地区,日照

充足,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深圳大学生活动中心由香港胡

应湘先生捐资兴建,于1996年6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

4117m²,用地面积4981m²。内

设展览、歌舞厅、排练厅、学生就

业指导中心、咖啡厅及相关办公用房等,是一座综合性校园文化活

动设施。

基地位于校内学生宿舍西南角与教学区分界处,其西北向是教学区,东侧是校医院,南侧是已建成的溜冰场、用泳池等活动场地和拟保留的现有荔树林,级低朝南面海,景观优美。

二、活动中心建筑空间功能、结构与流线布置

活动中心设计构思尊重环境、整体布局以动静分区原则将建筑分为东西两翼,两翼之间形成一个有顶盖的全开开厂中庭,其中设主入口楼梯和天桥,将两翼连成一体。北侧前来活动的人流可享受到南面吹来的海风和观赏优美的荔枝丛景观。而且网架结构的顶棚轻盈美观。

一层平面:主要是文娱活动室、大厅、接待室、展览厅、值班室、休息室、办公室、报告厅等业务用房。辅助用房 如卫生间、接待室、休息室、值班室等都围绕文娱活动室设立,使主体空间与辅助空间紧密结合,不会造成功能死角。右边活动区的承重结构是以承重墙和柱子混合承重的形式了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

二层平面:主要是办公接待厅、学生社团办公室、资料阅览厅、表演厅

动静隔离,功能分区互不干扰。右边活动区的大跨度空间承重结构是以中间的6根柱子来支持上面传来的荷载。

三层平面:主要是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接待文印用房、露天舞池

左边工作区以走廊连通所有的办公室和辅助用房,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右边的露天舞池 大空间

开阔 灵活 自由。

左边以办公会议为主,右边以活动演艺为主,闹静分里合理分区,使两区互不干扰,天桥作为纽带,又相互联系。

一层流线图

二层流线图

三层流线图

活动中心建筑以白色为主,部分用红色,红色代表激情、活力,让活动中间显得分外活跃,同时左右不同的颜色将整个活动中心分成了2部分,通过天桥和楼梯相连接,左边一层部分用红色右边部分建筑构建则用白色,这样使两部分建筑不会显得过分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互相融合。

形体分析: 建筑物主题的两翼分别呈两个面替换为大圆弧的正方体块,和顶面呈突起的L型体块。中间由两层连廊相结合。中间的U型双跑楼梯连接天桥来连通两部分建筑,成为它们的纽带,方便人流通行。

顶棚以张拉膜结构满足大跨度的空间要求,而且有利于减轻自身承重,更有利于建筑的稳定性

建筑的顶棚改造为张拉膜以后,雨水不容易沿着缝隙溅射而下。这一细节的改进使得大楼两个区域的连结更加紧密不容易外界因素的干扰

设计构思

1.本次设计要在造型上下工夫,做到造型新颖,颜色鲜艳。2.设置室外的场地和环境。

3.利用高差分区。

4.设置天窗,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来尽可能的采取自然光。5.做一些室内绿化作为引导。6.设计室外楼梯。7.采用框架结构。

社区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