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昆虫迷评课稿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21-107582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3 13:56: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昆虫迷评课稿

苏坡小学四年级组观摩在线视频课分享

观摩时间:202_年4月28日下午

观摩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周丽莉 黄秀兰 冯成霞(李云霞老师外出学习)整理记录:周丽莉

教研流程:

观摩吴婷老师选拔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分享观课的感受。

讨论汇总:

《装满昆虫的口袋》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怎样成为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迷恋昆虫的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发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吴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很多亮点:

一、语文味浓。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语文味,课堂呈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体现出了教材的深度,又拓展了文本的广度。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节课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老师生动的讲解还是精美的图片都让学生融入了教材,激发了探究之心。

二、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的基石。这堂课我们看到老师随时关注学生能力的训练,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不流于形式,体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特色。我们看到学生朗读有生成性的突破,勾画圈注恰到好处。

三、以学定教,收放自如。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课堂上逐节与学生读讲,无疑既费时又乏味。老师从学生学情出发,既有粗线条的问题又有细节的推敲,课堂有种大气之感,老师在收与放之间调控自如,使课堂呈现较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拓展不空洞生硬。

四、训练语感,读悟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吴老师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非常注重让学生抓重要词句,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一开课就直奔主题,找准切入点——“迷恋”。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水到渠成的巩固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自己喜欢的事品读,勾画,并着重训练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入情入境。

另外,吴婷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过硬的素质等。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困惑,这节课的学生有较好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与教师切合紧密,如果面对着相对而言习惯和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又该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希望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水平。苏坡小学三年级组观摩在线视频感想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吴老师教学这一课时,从题目入手,抓住“迷恋”,让学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复习入手,引出重点。

吴老师这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体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两个实例,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印象。这堂课一开始就以复习上节课内容入手,引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回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件,抓住“迷恋”一词,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过渡自然,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二、抓住“迷恋”,逐层分析。

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迷恋”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由上节课的事例引入到本节课的语段、句子直到词语的品味,对学生的训练层次由低到高,层层深入。比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后,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之情,读出父母责备的语气,读出法布尔不情愿地扔掉小虫子的难过心情。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读得感情充沛,引人入胜。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吴老师的课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研究,品读,勾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四、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句子蕴含的情感,再过渡到重点词语的推敲,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读来体会在文

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五、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吴老师这堂课十分重视学生的拓展训练,做到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使课内教材有限的内容与课外拓展无限的延伸有机结合,做到了忠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放得开,又能自如的收拢。十分欣赏吴老师这堂课的拓展训练,尽管拓展的时间有接近20分钟,但是训练的内容不同,训练的要求不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即达到了训练量度,又有训练的质量。

六、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就像一曲流淌在田野间的美妙的音乐。

说点题外话,录像效果不太好,特别是声音忽大忽小,我们边听还得

边调节声音的大小。

听课感悟

成都市实验小学红碾分校 三年级组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觉得吴老师这节课的特点有: 1.重点突出,落实训练

这篇课文语言简单,孩子很容读懂,吴老师从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入手,通过找两件事中体现迷恋的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再回到句子整体感知,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感知。

其中,有以下几个训练:

捉了几天昆虫,这三天里法布尔会遇到什么困难?

看到这两个高高鼓起的口袋,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的和想象能力)

你的宝贝是什么?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感受人物特点)

用“无论„„还是„„”说说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仿说)2.朗读指导有层次 3.抓住文本细节,补充阅读资料,丰富人物形象。建议:

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到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让人物的形象更生动。

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四年级组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

二、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语文课关键还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每节语文课都得渗透一个点或者两三个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这节课上老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复述能力。在学生学完捉纺织娘的段落后,老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学完第二个故事后让学生练习复述故事。老师想学习语文不是仅仅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提高全面的语文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地总结了一下:

1、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应该熟知,并且懂得每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目标是这一“目标系列”中的一个环节,能力训练的内容既不可简单重复,又不能“跳跃式”超前,应该循序渐进。

2、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转变为安排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其结果,教过的课文学生竟未能读通!要给“读”定一个指标,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要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有的会背诵、默写。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情感,说与写的训练穿插其间。写的训练也要加强,读写结合是一条重要经验。初读、精读、熟读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相应地安排写的训练。

3、从以集体教学为主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学习为主学

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会学习。

三、整合教材内容,拓展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地再现或模仿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引领学生走进情真意切的感性世界,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当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利用其具有的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语文知识和能力分为“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四个项目分别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所以应该加强落实哈字的语言训练。

观课有感(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小学三四年级组 蔡鹏英、杨锡琴、吴小莉、尹小凤)

我们学校三四年级的4名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在网上观摩了成飞小学的美女吴老师上的《装满昆虫的口袋》,看完课后,大家不禁惊叹于实小孩子训练到位的常规,还有老师循循善诱、端庄大方、完美的教学设计。

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两个基本点。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中段阅读教学重视的问题。

我们几位老师就课堂上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归纳如下:

1、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抓文中的中心词入手展开教学。

老师在整堂课中紧紧抓住“.迷恋”,引导学生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由兴趣衍生的对昆虫的各种痴迷的活动。在学习理解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教学时设计了有助于形成多元阅读理解的环节,让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抓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充分品读,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了“每到„„就„..”和“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会,深入地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读感悟,读中熏陶,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课堂上的训练点落实,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篇二:假如你在野个迷了路评课稿

《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评课稿-------杨梅 有幸听了崔老师所执教的《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崔老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崔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原则,每个环节都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评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崔老师以读中感悟,突破难点;创设情境,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创编诗歌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实践,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评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老师用“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办?”的这个问题入手,把学生自然地带入文本。同时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太阳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方向的呢?在学生发现太阳怎样指明方向后,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结合课件、实验着重理解怎样利用大树、北极星、沟渠道里的积雪来辨别方向,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向尤其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老师也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老师采用了实验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在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这一现象。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让他们填写表格,为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本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还培养了语感。

4、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创设小朋友去郊游迷路了,需要有人帮助指点方向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本环节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乐,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延伸拓展,创编诗歌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学生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受到美的启发,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诗歌就会从他们的心里流出来。崔老师先让学生

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创编诗歌。这个环节我认为用得非常好。

三、评设计理念

(一)快快乐乐学语文

崔老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老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比如:“帮迷路的孩子找方向”这一情境,让学生去演一演,既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降低难度,会学乐学。在学习课文环节中的表格填空、口语交际,拓展环节中的创编诗歌,老师都作了适当的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3、多向互动,感染快乐

教学要面向全体,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伙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1+1往往会大于2,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欣赏,形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整体。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教育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需要赞赏的语言,激励的目光,崔老师在整理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了各种激励的语言,学生受到肯定,心里充满了自信,学得更好、更快乐。

(二)扎扎实实求发展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感悟,那就不成其为语文了,崔老师上的这堂课就做到了以下几点:

(1)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渗透用表格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读中尝试着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去感悟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一般都注重情感性、人文性,容易忽视思维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密度,结合课件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起空间方位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有上面提到的表格,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有效的训练。

(3)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读和写上,要重视写话能力训练,挖掘训练点,让孩子多练笔,为三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是仿写诗歌非常好的体例,于是,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然指南针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说后写,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还有为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这些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评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课文,基本上所有学生都知道了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五、提几点个人意见:

1、在导入部分若能加入实物指南针,让学生看到针的指向,就更直观,它的作用就更明显,学生就能够介绍出来指南针的作用了。

2、老师的语言有些平淡,班内的学习气氛没有充分调动。在学生初读时提的要求太泛泛,应更具体。

3、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提到的“积累语言,仿写诗歌”在本堂课中没有太多体现,若能请同学仿写几句,然后大家一起来评议一下,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4、这一课是第二课时,我认为还可以指导性地让学生去试着背诵课文,如果老师事先准备一些关键的连接语句加以提示,学生应该可以背出课文。202_、4、2篇三:观课报告

课堂教学流程观课报告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陈朝祎

教学过程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教材所呈现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设定,因学定教。因此,对于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观察,我主要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因学定教,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通过对李老师教案的阅读与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李老师充分分析了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本篇课文中有着丰富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如清晰的叙述内容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列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充满童趣的语言可以用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通过重点词句所表达的作者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可以用来指导学

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特点,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故事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因此,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依据小学语文五年级段的课程标准要求,李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知道怎样写批注。充分体现了因学定教的设计理念。

二、遵循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任何事物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呈现出完美合理的状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阅读教学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三层次。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 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以《昆虫记》中的一个故事片段引出主人公的简介将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接着,教师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进一步了解学情,因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检查词句的朗读、理解词语,并引领学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该环节将预习放在课内,做到了预习的扎实有效。从生词的认识到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分层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字词认读、课文朗读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借助浓缩语句、提炼主要部分的方法概括出小标题,培养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披文入情。

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的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以“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画出来并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试着找关键词,作批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删除关键词等,并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完善自己的批注。在教师引导点拨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并出示学习要求:一是反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二是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学生先自读学习、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地点拨与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课文的重点内容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引导学习2、3自然段,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第二个步骤是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虫的痴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借鉴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

(四)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教师通过“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这一问题,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总结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说说你的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反思,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出示法布尔的名言激励学生。最后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了说、听、写、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去重读人物,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完成了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了从开放到开放的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

同时,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有效学习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从第三大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向第四环节“精读课文,披文入情”过渡时,教师设计了如下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语句或是词语能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边找边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或想法。”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深入学习。整堂课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课堂提问设计精心,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三、注重生成,学生稳步提升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课后对学生课上作业、课后测试和学生访谈的统计与分析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成长。

(一)课上作业分析篇四: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那感觉真好

——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张 正 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听了四位选手的上课,首先,我对四位上课老师进行一个放松式的、诙谐式的点评——

迷人夏天趣味多,不及飞凤上课情。老师像高雅的凤凰,学生如百鸟朝凤。(刘飞凤老师)欲把艳子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美,人更美;学生可爱,老师更可爱。(占艳老师)毕竟语文课堂中,封哥不与美女同。一帅歌pk三美女,欠扁。哈哈!(封卫东老师是唯一的男选手)

一天好景君须记,最是菊花香飘时。这正是早有早的风采,晚有晚的魅力。(付菊老师是最后一节课)

[当时的氛围特轻松,特爽朗。哈哈] 现在,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尾对封卫东老师的课谈谈个人感受,在专家面前拍砖了!

第一板块:课前 微笑,抒写课堂基调

封老师在课前互动时,脸带微笑地问同学们是否认识他,当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回答他时,那笑容犹如迷人的夏天般铺满了他的面庞。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一下子就拉近了陌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神放松,如沐春风,这为整堂课奠定了一个温馨的基调。在老师这样善意的、真诚的笑脸中上课,那不是幸福是什么?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封老师的笑,那爽朗的笑,那真诚的笑,那赏识的笑,一直贯穿了整个课堂。说真的,做封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第二板块:课中 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从不回避训练。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发展。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表现: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的经历和感受,我们称之为“无训练”;另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我们称之为“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训练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无训练”。语文追寻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封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一、写字训练

封老师在板书课题《迷人的夏天》时,故意把“夏”字中的“目”字写得很大很长,让学生谈谈看了这个“夏”字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从字的框架结构方面一一说出“目”字要写扁一点,就好看了。你看,封老师不从字的框架结构上明着来指导学生要把字写规范,要注意字的框架结构,而是让学生自己揣摩,自己发现应如何把字写规范,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对字的自我欣赏能力。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训练”,比说教式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品词训练

语文教学从来都离不开词语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更是如此。对词语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把冷冰冰的词语读出温度来,读出情感来。封老师正是这样。

在教学“火辣辣”一词时,封老师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什么样的热才叫“火辣辣”,又从课文插图中感受太阳的“火辣辣”,如此把“火辣辣”一词读出了温度。同样的,封老师把“尽情地”读出了活泼、童真、童趣,把“五颜六色”读出了众多的色彩。封老师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看似“无训练”中进行了“无训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一次次看似不是告诉的“告诉”,一次次地唤醒了学生对中华文字的韵味美的感受。其

三、品句训练

可以说,“那感觉真好”一句是文章的文眼。封老师品读这句时,采用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有的放矢。当教师引导学生用西瓜招待朋友是,一是体会出西瓜的美味,二是体会出西瓜的清凉,三是体会出朋友之间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与朋友在一起“那感觉真好。”

第二步:辐射全文。通过第一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找,你认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还有哪些事情真的是“那感觉真好。”

第三步:走进生活。之后让学生畅谈你在生活中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觉得“那感觉真好。” 综观封老师的写字训练、品词训练、品句训练,教师是有意识地进行了训练,而学生却一直没有感觉到那就是“训练”。这就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训练”,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中和课境中的“有机训练”。封老师的这个片段教学课堂技艺的运用让听课老师和学生感觉到“那感觉真好。”

第三板块:课尾 课尽,感觉回味无穷

封老师在下课的哨声响起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感觉真好。铃声已响起,我们下课吧。”突然,一学生脱口而出:“下课的感觉真不好!”就是这么一句发自内心肺腑的童音,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那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心声,也可以体会到学生进入了课堂,留恋了课堂,正所谓课已尽而意无穷也。二是体现了学生对这一语式已完全了解与掌握了,而且能活学活用,就明课堂中的“无训练”已融入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学习能力,正所谓学以致用,用得恰当。第四板块:亮点 体现教育智慧

当然,封老师的课还有几下以个亮点:

亮点一:人文关怀。如学生用“尽情”一词说话时:“我不听奶奶的话,在雨中尽情地奔跑。”这是,封老师凭着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要听大人的话,在玩耍中要注意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封老师的人文关怀。亮点二:板书设计。封老师把板书设计成一张可爱的儿童笑脸。这种看似无心的设计,富有童趣,与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相吻合,易于让学生接受。二是告诉学生生活是充满了开心、快乐、笑脸。第五板块:微瑕 瑕疵不掩真瑜

当然,人无完人。同理,封老师的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如:生字词的教学未过关,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在后来的教学中,也可让开始没有过关的学生再读读相应的段落,以此检查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是否过关了。又如:学生在畅谈“那感觉真好”时,如能让学生再多谈谈自己生活中的“那感觉真好”的故事,可以更好地把语文的外延拓展到生活中,这就更能体现大语文教学的理念了。

第六板块:评课 那感觉真好

总之,听封老师的课“那感觉真好”,就怕评委老师听我的评课“那感觉真不好”。篇五:《装满昆虫的袋子》评课报告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报告

看了李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我感受很深。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整节课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李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符合教学内容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思路清晰。在各环节中,李老师还做到有效的提问和指导。

结合我们莱州实施的课堂八大效率看:李老师在环节的精细化上下了功夫。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应的环节;在操作方式上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映,而且能随时关照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李老师还能够灵活运用教法,真正的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探究问题时,做到了师生、生生的的共同合作,平等交流。

李老师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介绍了法布尔及作品,有利于学生对名人名著的了解,然后用质疑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李老师是这样导入的:“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

在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这部分,李老师要求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读词语,再读课文。李老师还培养学生学抓关键词,边读边批注的方法。如:痴迷、迷恋、着迷。与此同时,李老师又采取了默读的方法来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把难度降低了,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并概括出这两件事:一是失踪捉纺织娘,一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李老师提供的读书方法很多,有自读、默读、齐读等。这样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多思的习惯。

不过,在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时,我觉得也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认真地听读,哪些字容易读错?”我觉得这样提问比教师直接强调容易读错的字这种方法更好,更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发现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鸟栖虫居”中“栖” 的读音和意思,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

李老师指导写字时,先让学生提出难记难写部分,再强调生字出错的地方并范写,重点板书“察”、“殿”,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利于学生正确识字,达到了正确书写的目标。总之,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必须付出努力,学生才会真正受益。

第二篇:昆虫迷

《昆虫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知道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分不开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述:《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告诉我们介绍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独有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来介绍,那么如果让我们介绍一个人,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呢?(人物特点、兴趣爱好、精神品质、生平经历、成就)说的不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人物的说明文。板书:昆虫迷

2、俗话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灵魂,看到这样的课题,我们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人物所独有的特点是什么呢?(喜欢昆虫,到了痴迷的程度)

二、理解内容

(一)理解法布尔是个昆虫迷、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从哪些词语或是句子中你看出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可以用直线划出句子也可以用着重号点出词语。

2、全班交流:A观察蚂蚁搬死苍蝇、B蜘蛛捕食蚊子、C蜈蚣产卵D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

3、文章为了凸显出法布尔迷恋昆虫这一特点,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在句子旁边进行标注。4、师:的确,列数字说明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时间之长,举例子说明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种类之多。5难么,同学们法布尔用心观察的这些昆虫,你们想看看他们的样子吗?(想)那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图片展示)

(二)了解法布尔的成就和取得原因

1、师述: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布尔就是凭借着对昆虫的痴迷,靠着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种种有趣的秘密,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昆虫记》。

2、请同学来读一读文中关于《昆虫记》的介绍。

3、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人们对于《昆虫记》的评价。《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茅盾这是一套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听了这些评价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连像样的小学都没有上过的法布尔为什么就能写出《昆虫记》这样的经典巨著呢?仅仅依靠兴趣能行吗?还要依靠什么呢?速度课文找一找他的成功秘诀。用曲线画出重点的句子。

4、交流:读出你划得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①“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觉”你是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有没有人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自觉。有人教但不自觉,会学不好;如

果自觉,没有人教也能取得成功。)②“有教师的言行指导的人是何等幸福!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坦途。另一种人则要走嵯峨的山崖上的一条小径,由于两眼一抹黑,经常摔倒;他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不知所往。帮他的唯毅力——根底浅薄者的唯一伴侣。我的命运便是如此。(第一层意思是有老师的指导,更容易走向成功;第二层意思是,我是一名根底浅薄者,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途中必将遇到重重困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毅力)嵯峨:山势高峻。看来自觉和毅力才是法布尔走向最终成功的秘诀,这也是法布尔所具有的独特的学习品质。我想,此时此刻,透过法布尔的一生,我们不会再去埋怨我们的学习环境差,我们的父母不会辅导我们的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别人,而在于我们自己。、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从这我们能感受到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热爱科学)

三、总结看来,要想让你介绍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人物的独有的特点和特有的品质才行。就让法布尔的一生来激励我们的学习吧!

四、作业

1、读《昆虫记》,摘抄你喜欢的描写。

2、用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三篇:昆虫迷教案

昆虫迷教案

六.二 班 朱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例增加学生对法布尔的了解,体会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体会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告诉我们介绍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独有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来介绍,那么如果让我们介绍一个人,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呢?(人物特点、兴趣爱好、精神品质、生平经历、成就)

说的不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人物的文章。板书:昆虫迷

2、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灵魂,看到这样的课题,我们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人物所独有的特点是什么呢?(喜欢昆虫,到了痴迷的程度,理解“迷”)

二、理解内容

理解法布尔是个昆虫迷,体会他身上的精神。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从哪些词语或是句子中你看出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可以用直线划出句子也可以用着重号点出词语。

2、全班交流: A观察蚂蚁搬死苍蝇、B蜘蛛捕食蚊子、C蜈蚣产卵

D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

3、文章为了凸显出法布尔迷恋昆虫这一特点,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在句子旁边进行标注。

4、师:的确,列数字说明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时间之长,举例子说明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种类之多

5、因为热爱,他研究土蜂,用了——;研究地胆,花了——,研究隧蜂,前后经过——;研究蜣螂,用了——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时间之长。知道这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指名反馈,板书列数字。)

6、文章1-6段为了突出法布尔痴迷昆虫的这一与众不同之处,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作者只是选取了其中几个事例来说明法布尔的专心致志和如痴似迷,这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些例子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种类之多。(板书:举例子)

7、拓展—如果此时你面对昆虫迷法布尔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8、正是靠着这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观察,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种种有趣的秘密,达尔文因此赞扬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也是凭借着对昆虫的痴迷,没上过像样小学的他,却用毕生精力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昆虫记》。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走进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吧!

教学反思:《昆虫迷》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昆虫迷法布尔的人生经历与辉煌成就,我想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法布尔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与他刻苦自学、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本节课主要是讲解第一部分法布尔从小就是昆虫迷。先写法布尔观察蚂蚁、蜘蛛、蜈蚣、蜣螂的具体事例,体会法布尔从小就是昆虫迷,从而理解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本堂课采用以讲授法和自学法相结合的教法,注重了多种学法,比如查字典、搜集资料、借助网络、结合生活实际等,讲课过程中注重了细节的讲解,力求通透易懂,但这也造成了课堂的时间安排不恰当,课堂内容繁杂,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思考的时间,课堂内容条理性不强,造成了知识结构的混乱,这是本堂课最大的失误。今后讲课一定要注意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内容的条理性和合理分配、把握课堂时间,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第四篇:昆虫迷设计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昆虫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对科学的热爱、坚持不懈的精神分不开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法布尔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述: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昆虫迷》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介绍人物的说明文。板书:昆虫迷

2、那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法布尔有怎样的认识呢?(喜欢昆虫,到了痴迷的程度)

二、理解内容

(一)理解法布尔是个昆虫迷。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从哪些词语或是句子中你看出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 2.全班交流: A观察蚂蚁搬死苍蝇、B蜘蛛捕食蚊子、C蜈蚣产卵

D蜣螂活动的具体事例 1.文章为了体现出法布尔迷恋昆虫这一特点,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在句子旁边进行标注。

4、师:是的。列数字说明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时间之长,举例子说明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种类之多。1.那么,同学们法布尔如此用心观察的这些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好吗?(图片展示)

(二)了解法布尔取得的成就以及原因

1、师述: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布尔就是凭借着对昆虫的痴迷,靠着这种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种种有趣的秘密,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昆虫记》。

2、请同学来读一读文中关于《昆虫记》的介绍。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人们对于《昆虫记》的评价。

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

——茅盾

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 听了这些评价我们在家想一想:一个连像样的小学都没有上过的法布尔为什么就能写出《昆虫记》这样的经典巨著呢?他依靠的是什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快速从第二部分找一找他的成功秘诀吧。用曲线画出重点的句子。

1.交流:读出你划得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①“学习这件事,有没有人教你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自己有没有自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有没有人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自觉。有人教但不自觉,会学不好;如果自觉,没有人教也能取得成功。)

②“有教师的言行指导的人是何等幸福!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坦途。另一种人则要走嵯峨的山崖上的一条小径,由于两眼一抹黑,经常摔倒;他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而不知所往。帮他的唯有毅力——根底浅薄者的唯一伴侣。我的命运便是如此。”(有老师的指导,更容易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根底浅薄者,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途中必将遇到重重困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毅力。)

是呀,自觉和毅力才是法布尔走向成功的秘诀,这也是法布尔所具有的独特的学习品质。

此时此刻,通过法布尔的一生,想一想我们自己,能不能再去埋怨我们的学习环境差,我们的父母不会辅导我们的学习?

5、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我们能感受到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热爱科学)

三、总结

法布尔取得的成就,是付出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法布尔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热爱和痴迷,才使他成为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就让法布尔的一生来激励我们的学习吧!

四、作业

1.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阅读《昆虫记》,你会被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深感动,去发现和感受生命

第五篇:昆虫迷说课稿

内蒙古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用书(实验本)

研究性学习指导五年级(下册)

《昆虫世界》说课稿

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

高婷

202_.3 《昆虫世界》说课稿

一、学段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六课《昆虫世界》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课程价值是把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转移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轴心,以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研究性学习占主导地位设计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探究、汇报中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我选取了《昆虫世界》这一主题来进行教学设计。

三、活动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

1、源自生活。学生对苍蝇、蚊子、小蚂蚁等等小昆虫很熟悉,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迎合兴趣。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身边的这些昆虫朋友,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认识和分辨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找出昆虫与自己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3、树立环保意识。通过搜集样本、研究昆虫的活动过程是学生知道人与昆虫要和谐相处,保护益虫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

四、教学方式、手段

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活动方案,整理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分享研究收获”等活动感受昆虫世界,初步形成收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技术准备

1、指导学生观察昆虫的方法。

2、课下组织学生通过上网、借阅图书查询需要的材料。

3、学习制定小组合作方案的方法。

六、课程目标

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探讨比较各种昆虫的不同特点,了解如何辨别昆虫。

2、通过观察、上网查找收集资料、讨论、分析、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现象,并帮助树立正确的自然意识。

七、活动的重点:

此次活动,借《昆虫世界》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感受自然科学的奇妙和伟大。

八、活动难点: 制订研究方案。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现象。

九、教学过程

(一)、课堂活动设计

(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并分组

1、呈现已搜集、掌握的航天知识,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或想要深入知晓的知识。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不限定昆虫。事先查到关于“昆虫”的解释,翻看书报找资料,捕捉昆虫进行观察,或观察昆虫模型,通过上网或询问获取资料。(设计意图:考验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了,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2、确定研究主题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师生共同整理、总结学生们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3、学生分组活动

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主题,选出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分工。(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求知欲分组,调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阶段:小组完成各自的活动方案并着手实施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活动方案

2、老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方案给予实施的提醒。

如:外出活动之前一定要让小组人员做好安全教育,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而采访小组在采访之前一定要把采访稿设计好,问题要有针对性。还有知晓采访他人时应具有哪些礼仪,这样才会给被采访人士留下一个好印象。切记无论是哪一组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让每一个人员都参与进去。

3、各小组依照各自的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因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们多次参加过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适时地“退出来”把课堂交给学生。)

(三)、活动总结

1、锻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留存,养成好习惯。

2、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篇二: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 号考生,我的说课课题是《装满昆虫的衣袋》。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设计思路四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记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痴迷的故事。本文是在已练习了写叙事写人文,初步掌握该类写人文章的技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通过学习本文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观察,为今后学习该单元的后两篇文章打下基础。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将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内化过程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复述、背诵。”事实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已经能够借助阅读搜集处理文本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很适合学生自己去品析赏读。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课标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昆、纺”等8个生字,理解“纵横,闪烁”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3、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读、感受 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执着,走进法布尔的世界,从故事中受到启示。

课标指出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自主初步赏析文章。但五年级学生课外经验少,并且阅读时常常人在文中,神在文外。所以本文难点是通过感悟品读、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执着,走进法布尔的世界,从故事中受到启示。

<二>教法学法:

课上我以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合作交流法,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民主、生动的学习氛围中讨论、交流、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流程:围绕教材分析和教法学法,我设计了一下教学过程

(1)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大自然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并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美吗?你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同学们积极寻找词汇来描述,听完同学的发言,我将朗读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关于孔雀尾蝴蝶的描写,并提问“大家听到这段文字它美吗?”当学生体会到法布尔的文字和所写事物的美时,我再次提问“同学们,想认识这位将昆虫写的这么美的作家吗?你想和他一样厉害吗?那我们马上走近世界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的和我们一样大时,在干什么。请翻开课本27页,《装满昆虫的衣袋》。”我设计这一环节,是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教学进入一个积极的状态。

(2)分段学习,探究新知

根据学情和重难点、教学目标,我将文章的学习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①读正确——走近法布尔

②读流利——走进法布尔

③读出感情——走出法布尔

正确朗读既是对文字符号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又是具有真正意义的“连字成词、连

词成句”的实际操作;这既是学生接触语言本身很重要的心智活动过程,又是在语言实践中进行扎扎实实的字、词、句的基本训练过程。

①读正确——走近法布尔

首先: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通读顺。

第二: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字词都由学生课下解决,课上,我设计了字词接力赛的游戏,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来读。从而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清除阅读障碍,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第三:同桌之间互读,找出对方的错误。

小语专家高万同老师说:“流利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内隐的、润物细无声的语言习得过程,又是学生吸钠与发展语言,并形成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

②读流利——走进法布尔

首先:组织学生分成5组,进行朗读比赛。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打破枯燥的氛围,有利于朗读的流利。第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叙事文。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朗读、理解课文,我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第二部分为2~10段,第三部分为第十一段。学生有可能通过分段发现文章各部分的联系,于是我让学生找寻文章的线索,“同学们,在课文中隐藏着一条线索,将文章联系起来,那同学们能不能找到它。”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发现文章线索就是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变化:着迷——迷恋——痴迷。第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通过对文章的精读,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我将使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将它们记在疑问卡上,随后我们一起讨论。”同学朗读后开始书写疑问卡。感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品味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得到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③读出感情——走出法布尔

首先:学生经过10分钟的书写,我收上疑问卡并将它们整理归纳,随后我将读出归纳后的问题,同学们讨论并回答,我将予以肯定和完善。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写人作文技法的掌握。

第二:齐读课文,“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度的理解,那么我们用最深厚的感情来齐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启示吗?”让学生各抒己见。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试图为学生建构一个使心灵共鸣的感情场,并期望在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语言材料进行艺术性地再创造。

(3)课后小结,分层作业

1、小结:文章通过叙述法布尔童年两件小事,向学生展示了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兴趣的执着追求,最终成功。通过线索的捕捉和文章的理解,我们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地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我们将培养自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探索和钻研精神。

2、作业:①工整书写“昆、纺”等八个字,并查字典给每个字组两个词(“垃、圾”两字除外)。②阅读《昆虫记》摘抄三个佳句。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将课堂与课外相连,即加深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四>设计理念 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论教”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发挥极大的自主性。教师引领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调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空间,走进作者眼中的伟大科学家法布尔;二是需要营造师生与语言文字本身对话的氛围,理解文章的同时升华到从法布尔的身上得到更多关于成长的启示;三是需要形成有效、实在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场景,在特定的、未知的场景中碰撞、交锋、展示。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敬请评委老师指正批评!

谢谢!篇三:装满昆虫的口袋32李淑玲说课稿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三年级二班 李淑玲

一、说教材: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九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选展开的。《装满昆虫的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研究昆虫的两件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样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两件事。表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说明正是因为对昆虫的这种兴趣,才使他最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浓厚,隐藏,小心翼翼、训斥,迷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2.过程与方法: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体会本文“总—分—总”的写法,练习概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志趣。

我班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所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兴趣法、读说结合。让学生按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交流——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认识人物——从课外知识中认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

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在愉快的气氛下全面地认识法布尔,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引领学生入乎文本之内,有出乎外本其外,因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一)、激趣导入

如果一个孩子口袋里装满糖果,你觉得他会是个怎样的孩子?那装满昆虫的口袋,又会是怎样的孩子?走进课文,近一步认识法布尔。

(二)默读课文,概括文意。初步认识法布尔。

(三)读中品悟,理解课文 1.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几件事?理清文章层次。2.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或者画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词句。

3.创设情境:法布尔观察昆虫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想象他的动作、神态,心情?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进入课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4.你平时迷恋什么?又把什么当做宝贝?并指导读爸爸、妈妈对法布尔的训斥,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法布的委屈。这一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对昆虫的痴迷。5,有感情的读课文。

(四)交流资料,感情升华:

1、带学生走进昆虫世界,并让学生看后谈自己的感想。

2、请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3、出示《昆虫记》的节选—卷心菜毛虫

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这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情感得到近一步的升华。

(五)、拓展文本,追求超越:

1、出示法布尔的精心独白让学生齐读。

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2、在音乐声中,教师用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介绍法布尔的一生,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思考;理解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的原因。

五、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这样的课外作业多角度拓展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板书中我突出两件事,在结合重点词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掌握。

法布尔

装满昆虫的口呆 寻找“纺织娘”:忘记回家 善于观察 热爱自然、科学 放鸭子时捉甲虫:遭训斥仍迷恋 202_-4-13篇四:《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 《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九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学期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还要继续利用“金钥匙”指导的抓重点词语以及“删”的方法,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一篇记叙文,记述了著名昆虫家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着迷的两件事:一件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而忘记回家的事,一件是他为了观察虫子和捉虫子而受到父亲训斥的事。反映了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无限的好奇和强烈的兴趣。正是这强烈的兴趣,引领他走进科学的殿堂。

学情分析:

本学期从一单元就开始训练学生概括课文或段落的主要内容,一单元安排的是回忆主要内容,找找重要词语和句子,评一评谁表述的较为简练。三单元要求抓住重要词语,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课文或段落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即“删去次要的内容”,当然,在学生说的过于简略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增添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说了哪两件事,要抓住主要内容将句子表述得简洁、完整。

2、学习两件事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件事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使用重要词语,在初步学习这种方法时,扶一把。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来体会人物品质。第二件事的学习重在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体会重要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从而习得写作经验。教学目标:

《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哪两件事。

2、体会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并

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3、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其中的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阅读兴趣法。让学生按照“找重点句个人体会——全班交流——感情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和“在文中认识人物——从课外知识中认识人物”两个方法学习全文。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想象,在愉快的气氛下全面地认识法布尔,从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ppt出示重点词语,齐读,再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表达对小时候的法布尔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走进课文,全面认识法布尔。

【设计意图:学生刚学习用重点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对重要词语的把握还不准确,出示重点词语的方法可以扶一把,也复习了生字。】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教学2、3自然段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先让孩子们复述课文,再由 ppt,三天后,他终于。接着,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这三天中,法布尔都在干些什么?

是呀!一天过去了,法布尔没有发现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位歌唱家。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一天马上又要过去了,就在这时,他终于找到了——瞧:就是这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ppt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他为了找到纺织娘,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是啊,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他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回家,甚至炎热酷暑、蚊虫叮咬,这些困难他都克服了,只因为他对昆虫的迷恋!当他终于找到这位“歌唱 家”时,他该是多么惊喜呀!于是,他满含着惊喜,又高兴又激动地向妈妈喊道: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让我们都变成小法布尔,向妈妈喊出你的惊喜和激动吧!

【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法能吸引学生进入课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情感。我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2、教学4、5、6自然段,我的方法是抓词析句。用一个问题统领这三个自然段 的学习:小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远远不止这一件事,默读,用铅笔勾画让你深受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想一想,是哪些词语感动了你?圈出来。孩子们会找到以下的句子。a“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再引导孩子们理解其中的重点词语:“每到早晨”“一动不动”“趴”“静静地”的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法布尔在池塘边,可能观察到一些什么?最后创设情境来朗读,我们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别惊跑了昆虫: 让我们用心灵朗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齐读。【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而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文本进行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 b“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学习这句,我采用对比的方法,ppt出示:“他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看。”让学生对比读这两句,既轻松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也从删掉的词语中去体会到了法布尔的心情。【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重要手段,还在于要逐渐改变学生习作中干巴巴的现象。】

(三)拓展阅读,深化 “痴迷” 在教学此环节我补充了一个小故事:法布尔受国王接见时竟然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像鞘翅目昆虫,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是昆虫的内心世界。接着补充阅读《昆虫记》中金花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也钦佩他优美的文笔、流畅的语言。学生学完后,脑海中留下的,除了对课文的感知,还有对法布尔的深深钦佩。此时,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多层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环节的设计,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多层面地了解,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这时,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又回到课题,解决了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这一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延伸,你从法布尔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最后在朗朗书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篇五:《装满昆虫的口袋》说课稿

《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课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写了法布尔小时候的哪两件事,练习概括。

2、体会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4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浓厚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使学生体会总分总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其中的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是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1、上课伊始,我直奔主题,从整体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谁的什么事情?(让孩子们先回忆上节课所学,问题也比较简单,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大胆举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较容易进入情境再进行新课的学习,同时训练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接着再提问:课文又是通过哪几件事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呢?(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大概熟悉课文,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练习概括能力,更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体会总分 总的写作手法)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学习第二部分,画出表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浓厚兴趣“的句子。学生肯定畅所欲言,我再从旁指导读好法布尔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和学生们一起体会他当时的思想感情。(这主要是为了训练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并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从而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根据”教为指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我会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能真正潜下心来,走进文本中去,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2、接着再抛出第二个问题,进行思维扩展:在法布尔的眼里,所有的昆虫都是那么可爱,他的爸爸理解她吗?你理解她吗?你想对他的爸爸说什么?先小组说一说再全班交流。(这里采用了合作探究法,促使他们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归纳知识。)

(四)思维扩展,总结全文:

爸爸的训斥有没有驱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学生们肯定答没有,那么是什么让他这么坚持?我会出示ppt展示法布尔的雕像,如果你有幸来到了法国,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从学生心理发展来看,三年级学生正像法布尔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对大自然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会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发言,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五)领会题意,体会写法

1、请生读文章开头和结尾,体会课文首尾照应,总分总的写法。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生动,新颖,能引起读者兴趣;以法布尔的羡慕特征为题)

板书设计:突出课文结构,重点难点,比较直观形象,并能巩固旧知。

昆虫迷评课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