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202_国培计划作业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21-109598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8 12:48: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国培计划作业

202_国培计划作业

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共同期待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感到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当你问后进生:“你愿意学习吗?”回答是“不”时,你并不会奇怪,而当你再问优秀学生同样问题得到的答案仍是“不”时,你一定会疑惑。当前,学生中厌学呈增长趋势,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创设新型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易懂是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营造学生期待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课堂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营造学生期待课堂创造了条件 传统课堂一直处于“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状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宰,导致经常出现体罚学生、打击学生、侮辱学生、讽刺学生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少),课堂的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压抑,学生不仅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课堂的厌倦情绪也逐渐形成。要营造创新的环境,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生期待的课堂氛围,一个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期待心理,学生思维活跃,师生情感得到广泛的交流,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等到充分发挥。

要营造这样的环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将教师的职能由原来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上来,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无论说得对与不对都要认真听完,提倡各抒已见,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允许学生犯错误,让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就会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学生期待课堂的前提。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需要在思想上树立民主观念,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教学上一些小的问题往往能反映教师对待学生的民主态度。如: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歧视,放任自流不管,还是寻找他的闪光点,积极鼓励他,引导帮助他成长?当回答问题错误,甚至不能回答,教师怎样对待?当个别同学不按教师要求去做,甚至同教师对抗、争辨,教师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民主性,只有在思想上解决问题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建立起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于敢于提问的学生老师不但不能批评反而应大力表扬,说他敢于思考问题,这种敢于思考问题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通过件件小事班上的民主风气,思考问题勇于探索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再次,在课间我们要多和学生接触谈心(特别是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谈心的内容包括: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的生活状况,要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在真正的关心他。

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为教学的有效性打好情感基础。

三、实施差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营造学生期待课堂的保证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兼顾全体学生。由于后进生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要为他们营造期待课堂,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差异教学,即分层次教学。

实施差异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课堂提问的设计、作业的设置等。

1、课堂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追求庞杂的内容:要注重教学效果,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起点、小步子。鉴于后进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学科的教学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开展实验教学,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直观现象引入,然后形成抽象思维,使之一步一步接受知识并达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分段小结,注重复习基础内容,基本知识点,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2、课堂提问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后进生的提问应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多肯定,多提示。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设置适当的问题台阶,通过学生的逐步深入讨论和教师的适时疏导,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核心和实质,适时进行综合和归纳。后进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使错误,也要耐心听完,然后进行讨论纠正并予以正确的评价,只要有对的部分就应予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切忌批评讽刺。

3、作业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后进生要放低要求,作业量不要太大,并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一定要使他们尝到独立完成作业并不困难的甜头。也要培养后进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课堂作业每次分层次出题,让后进生也有展示的机会。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使少数优等生得到培养,更要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普遍得到发展。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劣生具有同等价值,同样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能够渗透情感教育,实行分层教学,相信后进生是会得到较好的转化的,教学成绩会得到大面积的提高的。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教师应时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

第二篇:202_国培计划作业

《自我新形象》教学设计

我的导入设计:

同学们,在前边的两个框题,我们学习和讨论了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自己、怎样发现发掘自身的潜能,我们能够全面认识自己,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就是为了更好地更新和完善自己,向理想中的自我前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励志歌曲《男儿志》大家猜听过以后猜一下这首歌是谁唱的?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除了他同学们还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吗?你的偶像是谁?你为什么崇拜他?“追星”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中学生中间。对此,他们既注重又有些迷茫,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中的偶像及崇拜的原因。我们下面来看杨丽娟追星的材料,然后提问:(1)你如何看待杨丽娟追星?(2)你觉得中学生追星应该追什么星?追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设计意图:用杨丽娟追星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对于追星的看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如此追星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

我的设计意图: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通过刘德华的歌曲《男儿志》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有利于学生快速的进入状态。在听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学生喜欢的还有哪些偶像,为什么喜欢他们?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这时出示杨丽娟追星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自然过渡到新课。先听刘德华的歌,然后出示刘德华的歌迷杨丽娟疯狂追星,注重了问题的前后联系。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反思。

问题2:你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突破这一难点?(可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步骤的运用等方面展开)

本框由“我心中的理想形象”、“面对新期待”、“未来新规划”三目组成。

难点是:我心中的理想形象,因为思想决定行动,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科学的三观还没有形成,这个时候要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如何突破难点?

七年级的学生自我形象增强,开始关注自我形象,但由于年龄小,科学的三观没有形成,看待问题有时很片面,喜欢模仿别人。在农村中学,学生百分之八十左右是留守儿童,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这一块可以说是缺失的,社会上也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孩子倾注更多的爱心和教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多给学生一些人文关怀,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多举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本课时,我准备通过三个活动突破难点。

活动一:让学生说出他们心中的偶像,并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并统计班上把影视明星当作偶像的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平等对话,将学生引入课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交流情景,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场景中谈身边事,讲心里话,敞开心扉,袒露自己心中的秘密。这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文关爱与师生平等,让学生谈得放心,说得开心。活动二:出示杨丽娟追星的材料,然后提问:(1)你如何看待杨丽娟追星?(2)你觉得中学生追星应该追什么星?追星应该追求明星身上的什么? 设计意图:用杨丽娟追星的故事来引出学生对于追星的看法,也让学生体会到如此追星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学生回答: 师总结:喜欢明星是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不能盲目追星,要适可而止,人无完人,我们对待偶像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完善自己.活动三:寻找身边的偶像

让学生寻找自己班上他所敬佩的同学。并说明他为什么值得学习?并说说对同学有什么期待。

设计意图:由追什么星引导到一些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剖析追星产生的心理原因。再引出孔子的话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进步。这为他们确立自己的理想形象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从而避免了教师的空洞说教,使师生在互动的氛围中共同成长进步。

第三篇:国培计划(作业1)

“国培计划”个人研修计划与研修愿景

很荣幸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高中数学)培训,我一定会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学有所获,在数学教学水平、教育教研能力等方面取得大的进步。为了在本次培训中有更大的收获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特制定我的研修计划和研修愿景。我的研修计划:

1、首先学习网上的文件“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本教师工作坊实施细则”,尽快熟悉操作流程以便早日进入学习角色之中。

2.用心观看课堂实录、专家讲评,并邀请身边的同事共同学习讨论,在教研组活动上分享。

3.虚心向同行学习,多看贴子,多发表评论,同时积极参与主题研讨。4.遇到专业上的困惑多发贴请教,同时分享优秀的教学成果。

我的研修愿景:

1、实现多方教育教学协作发展:经过专家引领,加强坊内和坊间的协作与沟通,建立学校间的丰富资源的连接,实现多方教育教学协作发展。

2、形成问题解决的常态方法:加强对理论与技术工具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应用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研讨形成成果分享:经过对案例研讨实现经验的发现、提炼、传播和示范。建立生成性资源的动态更新和优化,实现研修资源的应用和推广的成果分享。

第四篇:202_国培计划心理健康作业

202_年“国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作业

1.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

答:通俗的讲,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和精神疾病,也就是没有精神障碍和变态心理等。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那么,什么叫心理健康呢?以下就是几种关于心理健康含义不同的表述: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以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的同时具备。——精神病学家孟尼格尔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才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心理学家英格里斯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第三届)

由此可见,关于心理健康的表述很多,但仍存在共同点:其一,基本上都承认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二,大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其三,都把适应(尤其是社会适应)良好看作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或重要特征;其

四、都强调心理健康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因此,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就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主体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而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所以,心理健康的实质可以说就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2.中学生“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情绪有关,联系实际,谈谈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答:中学生属于青春期时期,意识开始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青春期的情绪虽较成人易消易生,但比起少年时代,则能主动地用意识控制情绪.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多发怒、啼哭,而青春期的孩子则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控制情绪,或怒不形于色,或怒而不争。这时会有内心情绪和表情以及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出现。为了需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情绪。中学生时期,非常敏感、好胜,易狂喜、狂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急,去得快,于是、遇事好激动,忽冷忽热,往往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则垂头丧气。中学生的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起伏较大,在情绪不稳定时,更要自己能够控制和调节。要想拥有良好的情绪首先要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其次,人的情绪与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如果被不良情绪困扰时,不妨通过改变生理状态来调节情绪。第三,如果感到心情苦闷、烦恼时,不妨与父母、老师或好朋友倾诉一下。倾诉是很好的方法!俗话说,快乐友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友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理,会增加心理负担。如找人倾吐烦恼心情就会顿感舒畅。还可以找心理老师进行咨询,让他们帮助消解烦恼。第四,要学会自我调节。常见的方法有理性情绪法:事实上并不是事件直接引起了人们的不良情绪,是事件作用于人的心理使其产生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是认识导致了不良情绪。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事件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反映。看来认知对于人的情绪产生有巨大的作用。改变认知可以改变心情。在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静下来问自己到底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什么想法并让我如此不开心,找到这个想法并理智的分析看看有没有偏颇的地方,可能就在改变对事件想法的同时人的情绪也已经改变了。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实用有效的方法。例如:

(1)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行为有奇妙的作用,人们往往忽视他的潜在作用。当烦恼袭来时,与其说:“烦死了!”或“这回我死定了”等等消极的暗示语,这样不但不利于缓解情绪,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烦恼。不如换一种暗示方法如“别急,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来鼓励和安慰自己。这种语言看似简单但对情绪好转有明显作用。

(2)目标转移法:当学生一旦陷入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不能自拔时,就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注意目标,使引起消极情绪的兴奋点暂时被压抑,从而及时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具体做法就是,把不愉快的事先放下,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如打球,游泳,看电影,听音乐等,以渡过情绪低落区。

(3)环境调节法:客观环境对人的情绪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变环境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就像把吵架的人拉开一样换一种环境情绪也相对稳定了。就像一句俗话说的:眼不见心不烦。

(4)自我宣泄法:记日记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通过记日记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气,最终求得平衡。

3.案例分析:

小明今年16岁,16岁本是花样年华,可小明经常苦闷,原因是无论他做什么、如何做,父母都看不顺眼。后来父母越不让他做,他偏要做;父母让他做,他偏不做。为此,他与父母经常发生矛盾。

(1)你认为,小明的心理健康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由

(2)请根据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答:(1)小明的心理是典型的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的是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客观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与童年期相比,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像个大人了。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3、家庭原因,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4、社会原因,一些网络或媒体的误导。

对于本案例中的小明同学主要是由于小明自身以及家庭原因造成他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小明这种心理不能武断地就认为他不健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片面的就判定小名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当然,小明这种逆反心理也是不好的,要正确对待,及早的消除他这种心理,不能让他这样持续发展下去。这就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青春期的这一心理变化,不应该视之为大逆,这样反而会促其更加逆反。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一些小事情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干错了,那也没有必要责怪孩子。相信孩子会在挫折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明白大人的话大多数是有道理的,而且许多事情,孩子不吃一堑,难长一智,仅凭大人的间接经验是不够的。孩子正是在挫折中长大、成熟的。

(2)对于逆反心理的形成,概括起来说就是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的原因,要想防止和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也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解决。

一、学生主观上自己要努力

1、中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

2、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作法,不逆反。

二、客观上要起到保障作用

老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家长或教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家长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一般来说,家长和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思想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们的标准,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注重事实,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和娇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要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同时对孩子在日常生活表现出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良好行为施以正强化。

宽容包括允许反复。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和家长们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抓反复,要反复抓。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顶牛”时,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焉,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和家长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固执与偏见的做法,会妨碍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逆反心理有的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则不一定有道理,因此需要做具体分析。而且,一旦逆反心理形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就会显得固执、怪僻,凡不合自己心意的,明明是对的,硬说是错的,明明是好的,硬说是坏的,丧失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所以,及时纠正逆反心理是很必要的。

由于中学生逐渐产生了成人感和自我独立意识,所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和老师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使中学生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

第五篇:202_年“国培计划”作业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个多月来,我是在陪伴与被陪伴中度过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卞之琳《断章》里面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繁忙、喜悦、幸福和收获在这些日子里一直叩着我的心门。我想她们也定然叩响了你的心门,不是吗?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我打开电脑,登陆主页的时候,日子从电脑里过去;聆听“在线精讲”的时候,日子从耳朵里过去;阅读案例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我便急速的敲击键盘发帖、回帖,可他又从键盘的缝隙间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惊叹——日子竟然如此匆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是呢,现在许多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写作时,有抓耳挠腮的,有愁眉苦脸的,直到老师催交作文时,才生拉硬扯,东拼西凑,搜肠刮肚般的“挤”出来个三五百字,敷衍了事,完事大吉。我们的学生这样写文章,就会使结构上层次不清,感情上苍白无力,立意上流于平庸。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和思考生活,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中免不了就要弄虚作假、无病呻吟、为文造情了„„于是,我们便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应对。

202_年“国培计划”作业

(二)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教学案例

嵩县田湖镇第一初级中学

朱志强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

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

3、练习写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教学难点:

如何用真情实感去评说历史人物。

学会客观、公正、全面、辨证地评价人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3、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每个同学将收集的资料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教学课时:

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一课时交流评议,一课时写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何谓“风流”?

风流人物: 指英俊的、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

二、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主自强、不畏强暴的唐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少立大志、后又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陈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国家危难之时,坚决反抗侵略的英雄辛弃疾;被誉为“旷古烁今第一才子”的苏轼„„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

2、学生激趣: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三、交流展示:

1、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台下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保持安静,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2、同学们按小组展示搜集来的成果,并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第一种展示:诵读古人名言名作

A.《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B.《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二种展示:讲述古人经典故事

A.闻鸡起舞祖逖

祖逖24岁时,担任了司州主簿。主簿是主管文书簿籍的小官。他有一个同事,叫刘琨。刘琨是汉朝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两个人因为意气相投,成了好朋友。他们经常谈论时事,谈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谈就是大半夜,于是同床抵足而卧。有一天,他们也是谈得很晚,刚刚着枕,刘琨已是鼾声如雷了。祖逖正蒙眬入睡,突然听到了荒鸡(古人把三更以前鸣叫的鸡叫荒鸣。荒鸡的叫声被看作邪恶之声,是兵起之象。)的叫声。他猛然惊醒,用脚朝刘琨猛一登,叫醒刘琨说:“你听,你听,这不是荒鸡的叫声吗?恐怕天下要大乱了,我们还能安稳地睡觉吗?”于是取过双剑,就在庭院中舞起来。刘琨揉了揉眼,想了想,说:“对!应该居安思危!”也去取了双剑,和祖逖对舞起来。

B.凿壁借光的匡衡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第三种展示:评说古人功过是非

A.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超出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同时,秦始皇为推行其政策,达到其政治目的,采用了极为残酷的手段,如“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违背了民意失去了民心

B.诸葛亮的功过是非

凭借着诸葛亮自身的超凡能耐,如果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地去协助曹孟德统一中国的话,则“民族统一大业”便就多了一个“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期了!而今“与国际文化接轨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呢,或许就可以因之而提前个“六十年”了!——明公说:究竟是“英雄造时事”呢、还是“时事造英雄”呢?

3、全班同学展开大讨论,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讨论分为两个阶段:先小组内讨论,后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存在。

四、教师总结:

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同学们应该注意:1.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课时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是你找到前进的动力。

练习写作: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800左右。

附: 学生作文一

易 水 寒

清冷的易水河边,站立着一群白衣白冠的人。

无尽的黑雾笼罩着站在船头的他,慢慢浸透其心情。岸上是太子丹及前来送行的人们,个个衣冠皆白,神色凝重。惨白的丧服犹如月下冰冷的利剑。一股莫名的悲哀由心底升至眉宇。他低下了头,前途茫茫,但似乎也已注定了结局。如今已是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七国争雄,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更使得战乱不息。燕国衰败,危在旦夕。秦军压境,太子丹一筹莫展,刺秦让丹看到一线希望,也许能因此挽救燕国的命运,荆轲,沉默寡言的武士,燃烧了丹的希望之野。

易水河起伏不定,水面的山光鸟影动荡不安。他,亦是一身丧服的荆轲,在萧瑟的易水河边,更显得冷峻。既然答应了丹,就义无反顾。只是现在,他有些踌躇,并非贪生怕死,而是不能确定此行的对错,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七国之间,纷争不断。而今天下大势已定,秦统天下指日可待,此时刺秦,真的能使天下百姓安定吗?

此刻,无论对错,都只能向前了。樊于期已为此行而自刎,荆轲又怎能犹豫?又怎能让太子丹的希望付之东流?即使血染秦殿,也不能负了太子丹的一片重托。送行的人们都低着头,似乎有泪光闪动。怒不变色的荆轲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有些动容。

丹的信任与尊敬让荆打顿生一种豪情。在这乱世之中,谁会对一个平凡的剑客如此礼遇呢?

游东宫池,荆轲随手捡地上的瓦片丢着玩,丹奉上金丸代替瓦片,在他眼中,万两黄金易得,壮士难求。

共乘千里马时,荆何无意中的一句‘千里马肝美”,丹便使一匹良驹成为盘中佳肴。千里马易求,神勇之士难遇。

华阳台上的酒宴,轲对鼓琴女子纤纤玉手的赞赏,却使它们断落玉盘。荆轲的言语,在丹的心中句句如泰山。为了他牺牲一个女子,又有何惜?荆轲,给了丹无限的憧憬,他就是丹的希望之神。

迎着易水的寒风荆轲和着高渐离的节拍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双目圆睁,刚毅的面庞更显威严。

荆轲唱罢,头也不回地登船出发了„„

高渐离还在击筑,曲调已转为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评语:】

文章再现了公元前27年荆轲刺秦前易水送别的场面,对荆轲的神态、心理描写很传神,很到位,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人对秦王独特的看法。对荆轲刺秦这一事件的思考,使荆轲这一人物也变得复杂起来,生动起来,真实起来。同时,让读者从侧面认识了燕太子丹,对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以金代瓦,杀马取肝,剁手盛盘确实让人无法拒绝,不得不受。难怪荆轲明知刺秦一行凶多吉少,却又不得不踏上刺秦的不归之路。让人在回味历史场面的同时也不由得陷入对古人的沉思。

开篇运用场景描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的思绪不由得随着文字前行。篇末以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歌收尾,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之绝”之感。

202_国培计划作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