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1-63324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3 09:41: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摘要: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软件 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

伴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也正处在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外包的软件人员不到15万人。虽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it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适合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一、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办学目标、专业设置的弊端

一是办学目标扭曲。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目标扭曲、教学定位偏差的现象。大多数院校依旧停留在it专业知识的定向培养上,这使得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往往是专而不精,每个领域都知道一些,却又都不够深入。二是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在设置专业时,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依旧拘泥于理论陈规,并未与企业实际的岗位任职要求相结合,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事倍功半。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尚不健全

众所周知,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面,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国家也多次重申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然而,放眼全国,真正具备企业一线软件服务外包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又拥有一定理论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在太少,与国内庞大的高职高专学生规模相比如同九牛一毛。由于目前校企间依然缺乏更为深远、广泛的联系,致使大多数高职院校无法向企业输送更多教师进行一线工作锻炼。

(三)各类实训模式均有明显不足

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实训模式一般分为以企业、培训机构和学校为主导的三种模式,其中以学校为主导的培训模式由于存在封闭性,无法真正实现与企业工作项目的有效对接而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摒弃,进而转向以企业或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模式。然而,在现阶段,少数学生参与实训,难以普适推广。这就造成了资源和机会愈发不对称,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空间,而真正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实践能力的普通学生却很难获得企业实习的机会。此外,出于信息保密或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企业只安排实习学生在技术含量低或只需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岗位上,在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往往限制学生顶岗。因此,顶岗实习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训目的。

二、解决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

(一)面向市场调整高职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按照市场人才需要确定相应的专业。

1、专业设置体现行业前瞻性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避免盲目性,强化行业发展预测,基于行业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周期,而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又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行业组织和院校应该重视行业预测研究,为专业设置提供准确的研判标准。

2、专业设置体现市场发展性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前应该进行详细、深入的区域性市场需求调研,在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技能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系部的专业设置。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还应不断进行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如专业方向的拓展,甚至专业的弱化与撤消等。

3、专业设置体现特色差异化

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利益来看,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建设一批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成熟专业,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通过较长的办学积累,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既要与其他高职院校错位发展,避免与其所设置的专业雷同,更要重视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强化体现特色的品牌专业,围绕品牌专业设置新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

(二)优化高职院校评价管理体系

1、创新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从普适性教育向针对性教育转变。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是普适性教育,具体到软件外包行业,院校的培养体系应避免对软件行业的全面覆盖,而是强调面向岗位的知识侧重和技能强化。因此,针对服务外包的人才需求,建议高等职业院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学时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等方面,向针对性教育方向转变,针对企业的技术类型、素质要求和行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服务定位。

2、延长就业率的考核周期

毕业生的就业率,可按照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毕业半年后统计,甚至可以到毕业一年后统计。而且,不能由学校单方面统计就业率,而是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统计。这样统计出来的就业率,更真实、更科学,同时也让毕业生有更多的体验、思考和选择工作的时间和机会,使毕业生的就业更扎实、更可靠。

在学生毕业后的半年/一年时间里,高校应组织就业指导教师持续进行就业安置率回访,对学生就业情况作持续性、过程性考察,一方面提供辅导,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收集宝贵的信息。

3、建立就业跟踪服务机制

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跟踪服务机制,不仅能大大提高就业质量,还能有效反馈院校的教学质量,使院校能够通过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通过就业跟踪,能够发现专业设置是否合理,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时了解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职业取向,为在校生对就业提供合理的参考;不断获得最新的软件服务外包职业准入和职业定位,为院校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通过这种机制,还能随时获得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为建立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立交桥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财税结合推动校企合作

推进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问题,而且涉及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问题;不仅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性,更有赖于企业行业的积极性,重大政策问题还涉及到财政、税务和企业管理等综合部门。

1、设立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

建议由教育部、相关部委协同,推动在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地区或高职院校集中的地区设立若干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可由办学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优秀的服务外包企业或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牵头,成立由企业、高职院校、产业基地、地方政府共同组成的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基地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的硬件环境,按照每年接受高职院校实训学生的数量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或者对企业的税收给予同等数额的减免。只有将院校、企业的利益协同,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推动校企合作。

2、实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师资专项计划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大的障碍在于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目前高职院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动力和机会参与企业的项目。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师资专项计划,推动高职教师有机会进入国内外的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实践、参与项目。

3、推动服务外包相关专业的资源库建设

服务外包产业,不仅涉及it技术,根据不同外包方向所涉及的行业,也涉及到不同的行业知识和行业技术,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需要既懂it技术又了解行业。针对典型服务外包行业,建议教育部支持推动设立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资源库建设。服务外包的教学资源库,单独的院校和企业很难完成,因此更需要协同企业和院校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同时依靠产业化的模式来推广不断优化和持续。

第二篇: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 430074

汪生金

摘要: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激增,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毕业生与服务外包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面是服务外包企业旺盛的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另一面是高校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从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的以市场和企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实现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平衡。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养模式创新

1. 引言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指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 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商完成的经济活动。”截止到2009年1月,我国已经批准北京、上海、大连、武汉等20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达118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中国承接商所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政府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相关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将达262亿美元。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知识和劳动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2.服务外包企业对服务外包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1)服务外包人才的技能要求。服务外包人才要求包括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服务外包领域主流业务技术与工作规范,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客户管理和团队管理业务知识和能力,熟悉发包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情况,国际和本土商务活动规则,具有扎实的IT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了解产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IT0人才的技能要求为例.其系统操作服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的行业技能。在BPO人才的技能要求中,以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为例,要有较强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出众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技巧、倾听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外包人才的素质要求。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发现。在服务外包企业从业的员工要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意识、积极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就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要科学的进行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合理的分配时间。其中。良好订单职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科学的情绪压力管理及积极订单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从以上我们不难发现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特点.即高度重视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沟通能力、极

强的面向业务和面向技术相结合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素质的掌握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3.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现有高等教育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市场意识,脱离企业需要。高等教育很多年来形成的陈旧的、落后的“闭门造车”的思想观念几乎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专业设置到学科建设,从课程设置到教师授课,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的智慧和结晶,很少看见用人企业的影子和呼声。市场和企业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是个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的东西,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进行什么样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学校会议室里的讨论。淡薄的市场意识和封闭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离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相差万里。对于学校而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就业,和自己没有很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对企业而言,中国这么多学校,每年这么多毕业生,我不愁找不到我要找的人。由于高校和企业都没有压力和动力,所以不会主动找对方进行合作,“产学研”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际进行程度非常有限。

(2)现有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更多偏向于学术型的人才的培养,无论在课时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师授课上都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学科设置上过于程式化,课程设置呆板落后,老师授课按部就班,理论和实践脱离,缺乏实训基地和实习场所,实践教学严重不足。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的模拟实验室、实训中心,岗位实习基本上都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短板,现有的实训和实习大多处于参观和“一日游”的水平,很多本科院校的学生实践的实践和机会远远落后于很多职业院校。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是造成现有实践中心运作效率低下,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很快提高的原因。由于在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学校和老师对于服务外包的认识还处于认识和研究阶段,对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甚至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学科建设体系。因此,服务外包专业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上还没有办法依据服务外包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和设置。同时,高校师资知识结构老化,大多基本没有服务外包相关的从业经历,导致无法培养出符合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要求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衔接不够顺畅。另外,我们从小学开始的教育所谓精英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少实践,轻动手,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死啃书本,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只有10%的中国工科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作。

(3)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匮乏。

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因此外语、计算机和专业是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从业基本要求,其次,与单一技能的人相比,复合型人才能够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这样既可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又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实力,所以企业普遍对复合型人才、实践型人才趋之若鹜。对于具有相关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管理高级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工作的领导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现有的培养模式不注重跨学科复合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尤其是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4)服务外包人才的外语能力薄弱。由于服务外包项目大多来自国外,计算机软件语言基本上用英语编写,因此服务外包产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比一般技术部门要高。在服务外包业务开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求服务提供商能和发包商进行实时沟通——传递服务要求、协调业务进展及纠正服务的不足等。仔细研究世界上目前主要的外包中心就可以发现,他们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优越地语言环境。虽然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外语的教学,但由于教育方法和学习

环境的问题,导致培养出的服务外包人才在外语实际的听说能力方面非常薄弱和有限,更多停留在书面外语和文字外语上,在实际工作中与国外发包商的交流存在障碍,这对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极为不利。

4.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1)要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和思想。高校必须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和思想,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放的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拓展和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积极配合商务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互动,努力消除产业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实现教育、产业之间的科学融合与互相促进。

(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外包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面向社会和企业,走进企业,按照社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和标准,设置学科发展发展和课程设置体系。首先要调整落后和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要求的课程,建立新的,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以通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体系,力争从单纯的教学为主向实践教学转变。在通识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依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以外语、计算机为重点和突破口,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和企业用工要求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强化文化语言沟通等跨学科的多技能的培训,把学生真正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3)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服务外包人才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开展多种模式的实训教学,努力营造仿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强化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吸纳企业实训项目,构建企业案例库,引进和聘请具有高级资质水平的企业教师承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师,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多种岗位实训及创业教育。其次要大力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校校合作”等模式,建立和共享各种实训和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尽快的增强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4)以“订单培养”和“按需培养”为突破口,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变。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和共建工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养目标,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订单式”培养和“按需”培养,一同和企业进行学生的选拔和录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实训、实习、入职、反馈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工作,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新模式。

(5)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服务外包业务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业务处理过程相当繁琐,这就使得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之间的作必须以双方相互信任、充分理解、友好相处为基础。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我国的外包企业洽谈并成功承接大单外包业务的能力较弱。因此,高校应在教学和管理中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优越性,使学生深刻理解西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贸易习惯,提高业务洽谈和开展的成功率。

(6)充分和社会培训教学力量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差异接轨。

参考文献

[1] 鲍务荚.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雏议[J].浙江统计.2009(4).

[2]吕鑫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5,(4).

[3]赵玉阁.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8,(5).

[4]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3).

[5]王燕妮.欧美服务外包(BPO)的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基于承包商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8,(3).

作者简介:汪生金,男,1976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产业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服务贸易,服务外包。

第三篇:软件外包服务协议

软件外包服务协议

甲方:西安诺赛软件有限公司(KnowledgeSurf Technologies)乙方:西安袖意无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为建立西安软件外包行业联盟提供样板,合理利用西安软件外包行业资源,提高行业联盟整体知名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经双方友好协商、沟通交流后,对手机软件外包服务达成合作共识。

第一条甲方简介

西安诺赛软件有限公司

(Xi’an KnowledgeSurf Technologies Inc.),于2005年末在美国加州硅谷成立总部。经过2年多的快速发展,在美国亚特兰大、新加坡和中国西安都成立了其分支机构。2006年在西安成立的西安诺赛软件有限公司是其核心离岸开发中心,负责为全球客户提供离岸软件外包服务,目前已经直接和多家欧美企业签订了长期的服务外包合同。

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其中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占30%,本科以上学位的则超过95%。

根据欧美客户的需求,组建高水准的开发团队,定制符合欧美客户企业文化的工作环境,高效率地建设离岸开发中心

(Offshore Development Center, ODC),保证离岸开发中心为客户提交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这是诺赛软件在本地同业中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条乙方简介

西安袖意无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初,公司专注于移动平台的娱乐内容和应用程序研发(包括手机、PDA、手持式移动设备的游戏、Flash Lite等)。公司核心开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游戏开发经验,曾和日本、台湾、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商进行过手机游戏开发合作。在手机游戏以及手机平台应用软件有大量开发经验,能够胜任甲方承接的外包项目开发工作。

乙方开发常用平台包含J2ME和FLASH LITE。J2ME平台应用设计开发,包括游戏,应用软件,以及移动平台增值业务内容研发。Flash Lite平台应用设计开发,包括游戏,屏保,动画制作等。

我们拥有严格的项目品质管理体系,包括进度控制,测试方案,Bug分析,交付产品后的维护,项目变更对应等。

第三条合作宗旨

以手机游戏软件为核心业务,为欧美及亚太(澳大利亚、东盟)地区的海外客户提供软件外包服务。

第四条 双方义务

1.甲方负责外包项目的获取,包括业务拓展及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乙方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包括项目执行控制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2.甲方提供项目整体需求并负责客户沟通,其中项目需求文档(包含但不限于数据库定义、流程图等)须经双方认可、签字。乙方负责按照需求中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编码、测试等工作。

3.乙方承诺在未经甲方同意的情况下,不通过任何途径同甲方客户联系,客户唯一联系人为甲方。

4.项目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遵循甲方与客户之间签订的协议条款。

5.甲方委托乙方开发的产品,知识产权归属甲方。

第五条 双方责任

A、甲方:

1.业务拓展。

2.客户管理。

3.项目及项目需求的获取。

4.部分技术及文字(文档翻译等)支持。

5.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衡量标准。

6.在项目有变动时及时通知乙方,并协商项目变更方案。

7.和乙方保持联系,协商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8.甲方承诺不开发乙方已有的客户资源。

9.甲方承诺不恶意录用乙方员工。

B、乙方:

1.提供售前支持和需求分析。

2.根据甲方的业务开发情况进行项目开发团队的组建和完善。

3.根据甲方提供的项目需求文档,认真理解用户需求,并且贯彻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当中。

4.制定开发计划,并提交甲方确认。

5.完成设计、制作、编码和测试工作。

6.接受甲方的监督,并向甲方及时汇报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7.和甲方保持联系,协商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8.项目维护阶段继续承担测试和修改任务。

第六条 保密责任

1.在项目合作过程中,甲方交给乙方的资料(依据项目合同条款)未经甲方的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甲方所交付的资料转让给第三方,否则甲方有权终止合作,终止支付乙方相关费用,并向乙方追索所受到的经济损失。

2.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乙方所呈交的项目成果(依据项目合同条款),在甲方未结清支付乙方的费用前,均属乙方的产权及商业机密,未经乙方的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乙方所交付的资料转让给除客户之外的任何第三方,否则乙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向甲方追索所受到的经济损失。

第七条 法律的适用及争议解决方式

1.双方合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因双方合作引起的任何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但若30天之内双方仍不能达成书面协议的,任何一方可将争议提交西安市仲裁委员会,按照提交仲裁时该委员会有效的仲裁规则,在西安市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2.具体项目的合作事宜以具体项目条款为准。

第八条 其他事宜

1.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应由甲、乙双方集体讨论补充或修改。补充和修改的内容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2.本协议一式贰份正本,甲、乙方各执壹份。本合同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西安诺赛软件有限公司

(KnowledgeSurf Technologies)

授权代表:

日期:

乙方:西安袖意无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代表:

日期:

第四篇:软件外包服务介绍

辽宁铪纳永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外包服务介绍

辽宁铪纳永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http://)面向全球的个人或团队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公司在软件外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无论在行业背景还是在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上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在软件开发过程控制以及项目管理上更是具有世界级的水平。我公司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完成外包项目的开发,以后还可以根据客户新的需要来不断加入新的模块,满足外包项目的需求。

铪纳拥有前沿的开发团队和一批优秀的IT精英,致力于为全球范围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始终遵循对客户的承诺,并一直秉承“精准求实,高效协作,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供严格遵守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的解决方案,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其产品和服务质量。

我们以灵活多样的交付模式为客户提供IT项目实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推动您的企业的创新和业务的发展。我们拥有多行业的领域知识,能够满足您战略外包需求的高效合作伙伴。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外包服务,能够满足您的软件需求和挑战。我们拥有综合性技能确保您取得成功。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注重高效性而且具有灵活性和安全性。

在当今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中,企业需要能够服务于全世界客户的多语言接触和沟通的窗口。我们能够提供最佳的国际化服务通过运用灵活的、结构成熟的方法论,为客户提供可靠的、高质量、但又能显著节约成本的国际化服务。所有解决方案都是通过运用系统灵活的最佳实践而开发,专门用来帮助我们的客户以更低的国际支持成本交付卓越的多语言产品。我们在强大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自于我们10余年的行业开发经验,这能够确保国际化解决方案能满足我们客户的质量要求并保证业界平均水平。

我们将为国内客户提供全方位完善的解决方案。从最客观的角度真诚的与客户沟通,准确无误的为客户定制产品,以顾客的需求为己任,让顾客拥有独一无二的体验,实现有效合作,共存共赢。我们的目标是实质性的长期合作,降低成本和改善表现,帮助企业更多地为它们的客户和股东服务。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的强项在于:

善于挖掘和把控需求

项目管理过程的可见性强

产品按时交付率高

产品质量充分满足客户要求

服务:

服务周到。对于在调试期内的外包软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做调整,使外包产品达到客户百分百满意。

第五篇:软件服务外包

2011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达到3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高出2010年4.3个百分点;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提高了22%;2011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国际业务中,31.7%的外包业务来自日本,28.3%的业务来自美国;2011年,我国承接的服务外包占了全球的23.2%,比上年提高了6.3%。

提要: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业务正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目的地国家。在业务规模总量不断突破提升的同时,软件外包业务类型和国别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才队伍建设更有成效,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软件外包在转型中深耕大市场。

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发包给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软件外包市场。从最初的呼叫中心到如今的云服务,软件外包自身也在不断转型并走向高端,从而孕育出更大的市场。

以软件服务外包业务闻名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却认为,软件外包是以人力资源获得国际市场,多年来这种模式在中国软件行业迅速发展,主要是靠旺盛的本土需求和本土便宜的工程师资源。但随着中国人力资源价格上涨,这种模式将在中国“进入死胡同”。

因此,以东软为代表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对此,国际市场调研公司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表示,软件服务外包需要新的形态,比如云计算、物联网等都提供了新的外包平台。软件服务外包不应该只盯住企业的IT部门或数据处理需求,要从被动迎接企业数据的处理需求,转向促进企业不断从实体生产变成信息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要起到咨询和顾问的作用。

政策解读:“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重点发展方向,将释放巨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需求,内需市场仍将成为我国软件外包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主要市场。

与此同时,“整个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正在逐渐向高端发展,一个表现趋势是由操作层的外包转向职能型的外包。目前,信息技术外包的业务基础发展规模较大,业务流程外包的发展潜力较大,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的外包,也发展迅速。”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高松涛表示。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