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论文--基因对人类的双重影响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21-51672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0 21:18: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文--基因对人类的双重影响

基因对人类的双重影响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也叫基因操作、遗传工程,或重组体DNA技术。它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基因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性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称之为“克隆”)和行使正常功能(称之为“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一般说来,基因工程是专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DNA片段)与载体系统(病毒、细菌质粒或噬菌体)的DNA结合成一个复制子。这样形成的杂合分子可以在复制子所在的宿主生物或细胞中复制,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生长和筛选转化子,无性繁殖使之成为克隆。然后直接利用转化子,或者将克隆的分子自转化子分离后再导入适当的表达体系,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特定的基因产物。基因工程中内外源DNA插入载体分子所形成的杂合分子又称为嵌合DNA或DNA嵌合体(DNA chimera)。构建这类重组体分子的过程,即对重组体分子的无性繁殖过程又称为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基因克隆(gene cloning)或重组 DNA(recombinant DNA)。科学界遍认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技术。基因工程的研究会在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基因工程》

基因一词是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建议使用并沿用至今。1865年,科学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假设,为探索生命遗传的奥妙拉开了序幕。1944年,艾佛里证明遗传物质的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随着遗传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一门走向改造生物的新科学——基因科学应运而生。

一、基因工程对医疗领域的影响。

在生物医学领域,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基因有关,但目前的分析技术还无法达到基因水平。利用基因芯片则可检测出疾病的遗传倾向并作出准确诊断,由此影响整个医疗模式,特别是制药工业,将开发出很多基因水平的药物。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取得的技术成果和资源已开始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将给更广泛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带来革命。越来越详细的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完成.有助于研究人员寻找诸如脆弱的X综合征、1型和2型神经纤维瘤、遗传性结肠癌,阿耳茨海默氏症和家族乳腺癌等几十种与遗传疾病有关的基因。人类基因治疗是目前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可能从来没有一个问题像基因治疗那样如此受到人们的注意。人类基因治疗是有意改变人体活细胞的遗传物质以预防或治疗疾病。体细胞基因治疗是改变身体已分化细胞DNA的程序,这些细胞没有能力将这种改变传递给下一代。生殖系基因治疗是改变生殖细胞的程序,这些细胞能将改变传递给下一代。

二、基因工程对农业、畜牧、养殖的影响。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得到抗病虫害和耐旱的农作物;体质、生殖力和抗病力更强的牲畜;更有营养的农产品;生物杀虫剂:掺到食品里的可食用维生素;烟草等作物的环保新用途。认识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将使我们培育出更强壮、更抗病的动植物,降低农业成本并且为人类提供更有营养、不含杀虫剂的食物。人们已在农业领域开始使用生物工程种子种植抗病、抗旱并且几乎不需要施加杀虫剂的农作物。由于农作物和牲畜更加健康,农民能够增加产量和减少浪费。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为人类提供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食品。但目前,对转基因生产出的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需要继续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以求早日解决这类问题。转基因技术进入21世纪农业领域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解决日益膨胀的地球人的吃饭问题。

三、基因工程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基因工程与通常的研究计划不同,后者似乎仅在应用时才发现与价值问题有关,而它本身就与许多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包含着一个子计划,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

克隆技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将克隆技术移用于“人”? 在人的克隆问题的争论更激烈,涉及社会伦理问题也更突出。首先无性繁殖复制的人体,将彻底搞乱世代的概念。克隆人与细胞核的供体既不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姐妹的同胞关系。他们类似于“一卵多胎同胞”,但又存在代间年龄差。这将在伦理道德上无法定位,法律上的继承关系也将无以定位。其次,克隆人破坏了人的尊严。人在实验室里的器皿中像物品一样被制造出来,这样无性繁殖的人不是真正的人,而只是有人形的自动机器。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个人品性,“复制人”恰恰剥夺了这一点。再次,人类生育模式由于克隆人技术的成熟。“自己生自己”的生育模式在许多方面又给伦理学提出了许多解决不了的难题。克隆人还可能造成人类的性别比例失调。第四,如果克隆人是为了“优生”。这种“优生”克隆规划由谁来实施?是否要将人类分成值得克隆的优良者与不值得克隆的劣等者。只有禁止克隆,才能避免是对不值得克隆的劣等者的严重伤害。

四、基因工程对其它领域的影响。

1.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开创DNA法医学(身份鉴定)

罪犯可能会在犯罪现场留下 DNA,这可以用来确定犯罪嫌人;为错误地受到犯罪指控的人洗冤;鉴定犯罪和灾难的分害者;确定亲子和其他家庭关系;确定濒危和保护物种,为野生动物官员提供帮助(有可能用来控告偷猎者);查明也许会污染空气、水。土壤和食品的细菌和其他生物体;为器官移植手术匹配器官捐献者和接受者;为牲畜养殖和育种确定种系;鉴别鱼子酱和葡萄酒等消费品的真假。为了鉴别个体,法医要扫描DNA中人各不同的大约10个区域,并且用这些数据建立受检者的特征资料(有时称为DNA指纹)。

2.新能源(生物燃料);检测污染物的环境监督;防止生物战和化学战;安全有效地清除有毒废物。1994年,美国能源部利用基因组工程研究形成的新能力启动了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对有益于能源生产、改善环境、减少有毒废物和工业加工的细菌进行基因组测定。

3.对微生物世界更深人的了解,还将有助于对地球上生命的适应性变化和生命限度的了解。此外,新的基因技术已经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确立微生物的多样性,确定对维持或恢复大大小小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完整性至关重要的微生物。对微生物界的研究,最终将为我们了解生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史提供模式。

综上的所述,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发展,将是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基因工程将使人类的生活的更加完美、人类的寿命更长久,人们的身体更健康。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希望基因工程也能够将人类社会带入新的厉程。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商务管理(中澳)061

王艳 健康教育11班

063467013101

第二篇: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姓名

xx学院 学号******0031 专业 环境工程班级 2班

指导老师 Lybo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气及大气环境做了简单介绍,进而浅析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旨在唤起人们对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视.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类健康

一、介绍大气及大气污染

1.1 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按照国际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可见,“大气”和“空气”是同义词,其组成成分在均质层内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大气”指的范围更大,“空气”指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大气总质量约为5.3x10^15t,其密度随着高度而迅速减少,98.2%的空气集中在30km以下空间。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离开空气5min就会死亡。同时,人们也通过生产和生活获得影响着周围大气的质量。人与大气环境之间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决定了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1.1 大气的组成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和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6%,其他次要成分仅占0.04%左右。

由于大气的湍流运动和动植物的气体代谢作用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空气进行交换和混合。因而在85km以下的大气层中除二氧化碳和臭氧外,干洁空气组成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均质层。均质层以上的大气层中,以分子扩散为主,其体组成随高度而变化,称为非均质层。干洁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966,在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Pa),其密度为1.293kg/m3。二氧化碳和臭氧是干洁空气中的可变成分,对大气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表水的蒸发,其平均体积分数不到0.5%,随时空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蒸气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相变的成分,这种相变导致了大气中云、雾、雨、雪、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大气悬浮微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类。前者包括粉尘、烟尘、宇宙尘埃、微生物和植物的孢子、花粉等;后者则指悬浮于大气中的雾滴等水蒸气凝结物。悬浮微粒粒径一般是几十微米之间,多集

中于大气底层,含量和成分都是变化的。一般陆地多于海上,城市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其中有些物质是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它们的存在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大气光电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对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

1.1.2 大气层结构

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虽然在几千千米的高空中仍有微量气体存在,但通常把地球表面到1200~1400km的气层视为大气圈的厚度,1400km以外被看作宇宙空间。

大气圈具有层状结构。大气层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

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根据气温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将大气分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5层。

1.2大气污染、污染物和污染源

1.1.1 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所谓人体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引起急性病、慢性病,甚至死亡等;而所谓福利,则包括与人类协调并共存的生物、自然资源,以及财产、器物等。

1.1.2 大气污染物

按照ISO定义,“空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资”。

大气污染种类有很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类。

1.气溶胶态污染物

气溶胶是指悬浮物在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态微小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角度,按照气溶胶颗粒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Dust)指固体物质的破碎、分级、研磨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

程形成的悬浮小固体粒子。

(2)烟(Fume)熔融物质经高温挥发并伴随一些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气态物资经冷却凝结而

成的固体粒子,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3)飞灰(Fly Ash)指由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分中的较细粒子。

(4)黑烟(Smoke)通常指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又称炭黑,粒径一般为

0.01~0.1微米。

(5)雾(Fog)在工程中,雾泛指小液滴的悬浮体,是由液体蒸气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和化

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等。在气象中,雾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

(6)化学烟雾(Smog)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气态污染物有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卤化物、碳氧化物及臭氧、过氧化物等。

有机气态污染物则有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含氯有机物等。挥发有机物(VOCs)是易挥发的一类含碳有机物总称,近年来VOCs引起的大气污染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1.1.3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者称为固定源,后者(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1.1.4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将造成很多方面的危害,其程度取决于大气污染无的性质、数量和滞留时间。这些危害包括:

(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和慢性两方面。急性

危害一般出现在污染浓度较高的工业区及其附近。慢性危害实在大气污染物直接或

间接的长期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短期表现不明显,不易察觉。据

我国10个城市统计,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检出率在工业重污染区为

30%~70%,而在轻污染去只有其1/2.(2)居民生活的费用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增加,包括清扫、洗涤和生活

物资损坏三方面。根据1985年估算,每年全国损失达16亿元。

(3)物质材料破坏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各种有机物等不仅直接腐蚀建筑

物、桥梁、机器和设备,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光化学氧化剂、酸雨等能对这些物质

材料产生更大的破坏。

(4)农业水产损失大气污染物对我国农业、森林、水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特别是

农业和森林受害最大,导致农业减产、林木衰败。

(5)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不仅污染底层大气,而且能对上层大气产生影响,形成酸雨、破环臭氧层、气温升高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危

害。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内容及事件

2.1 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影响具体内容

CO(10-6)

5-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呼吸道患者有影响 人滞留8h,视力及神经机能出现障碍

120

250

500

3000 人滞留8h,出现气喘 1h接触,中毒,血液中CO—Hb>10% 2h接触,头疼,血液中CO—Hb=40% 2h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 30min即死亡

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10)

10—15

100—150

250-6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闻到臭味 闻到强臭味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1min内人呼吸困难 3min感到胸痛、恶心 在30—60min内死亡 很快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社会的直接损害事件(OL)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 5911 人,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

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 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三、大气污染防治及其法规与标准体系

3.1 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

2)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 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4)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对烟(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3.2 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措施

1)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

 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发展中国家为0.5-1%,发达国

家为1-2%

 我国目前比例为0.7-0.8%,希望能达到1.5%

2)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可采用的经济手段:

 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 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

 收费制度(排污费等)

 财政手段(治理污染的财政补贴等)

 责任制度(赔偿损失和罚款等)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执行

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参考文献: 童志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马伟光 宋旭升.《气圈:蓝天的怒吼》【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第三篇:肥胖基因与瘦素对人类体重的影响

肥胖基因与瘦素对人类体重的影响

摘要:肥胖基因是指,它们所编码蛋白质是一种食欲与能量平衡调节途径的组成部分,而这种途径的失衡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体脂肪的积累和体重增加。已研究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已达200多个,一半左右的肥胖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动物摄食行为、减少能量消耗和降低动物采食里的作用[1]。瘦素基因突变位点导致的基因型对体重、腹围有极显著的影响[2]。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关于肥胖的界定,专家提出了“体重指数(BMI)”这个概念。体重指数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主要反映全身性潮红和肥胖[3]。因此更多的人关注控制体重,但是每个人的减肥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肥胖基因和瘦素对脂肪燃烧,食欲有控制作用。本文通过了解肥胖基因和瘦素的背景、类型、作用机制、作用原理,通过最新研究成果来讨论肥胖基因与瘦素的应用前景和对人类体重的影响。

关键词:肥胖基因 瘦素 人类肥胖基因 瘦素的作用原理 影响因素

1.发现背景

1.1 肥胖基因的发现背景

肥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不但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早逝。如今,一个研究小组向着破译FTO蛋白质让人发胖的原因迈出了关键一步。FTO的发现源于对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搜索,但研究人员很快便意识到,它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与肥胖症直接相关。

而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则将这项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对FTO蛋白质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更接近于酶,能够通过去除一个甲基修复脱氧核糖核酸(DNA)。英国埃克塞特市半岛医学院的Andrew Hattersley认为:“这项研究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Hattersley参与了FTO基因的最初发现工作。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观察2101例严重性肥胖症患者,结果发现饥饿基因KSR2,它能够使人增加食欲和新陈代谢较慢。这一新发现,将有望于揭示儿童患上肥胖症机制,以及为肥胖症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4]。

1.2瘦素的发现背景

1994年,弗里德曼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定位克隆的方法首先鉴定了小鼠的瘦素基因,随后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对肥胖的发生机制理解和临床治疗[5]。1994年Zhang等首次发表了利用定位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小鼠的ob基因和人类的同源序列并由基因预见ob蛋白的论文,开创了人类肥胖和能量代谢研究的新领域。Halaas等于1995年应用DNA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中合成ob基因的表达产物,将该蛋白命名为——瘦素(leptin)。其主要功能是对能量平衡及体重进行调节。

1999年11月,一位学者披露了他的研究结果,说是用瘦素治疗肥胖症,可以加快体重下降速度,而使用大剂量瘦素则可使身体脂肪减少更多。在对123名肥胖者进行的4周试验表明:使用0.01毫克瘦素者,体重下降了0.7公斤;使用0.10毫克者,下降了2.4公斤;使用0.30毫克者,则平均下降7公斤[6]。

2.人类肥胖基因 2.1五种肥胖基因

目前,科学家已克隆出了5 个与人的食欲及体重调节有关的基因,即OB基因、LEPR基因、PC1 基因、POMC基因和MC4R基因。

一、人的OB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7q31.3),在人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全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外显子全长4240bp。

二、人的瘦素受体基因LEPR 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1p31),其编码产物瘦蛋白受体属于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共有6 种,即Ra ,Rb ,Rc ,Rd ,Re和Rf,它们是LEPR 基因转录后通过不同剪切而生成。这些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心、肝、肾、肺、脾、胰脏、睾丸和脂肪组织中[7]。

三、人POMC 基因

四、人PC1 基因

五、人MC4R 基因定位于基因组第18 号染色体长臂(18q22),该基因主要在下丘脑神经细胞中表达,是瘦素介导的食欲调节途径中最末端的基因,由阿黑皮素原(POMC)衍生的α-MSH 在下丘脑与其受体MC4R 结合,产生包括调节食欲在内的生理效应[8]。

3.原理与调节 3.1瘦素的作用原理

瘦素受体已证实6种亚型。其中以ob-Rb为主的长型受体主要存在下丘脑神经元,以ob-Ra为主要的短型受体多分布于脂肪、心肺等外周组织。Ob-Rb是主要的功能受体,而ob-Ra受体的生物作用尚不清楚。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瘦素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Tobe K等研究认为瘦素是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当外周脂肪增多时,血中瘦素水平升高,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来抑制脂肪的合成。瘦素通过提高血清中抑炎细胞因子IL-4水平,及降低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发挥对AP的保护作用,从而逆转AP的病程进展[10]。瘦素还作用于外周组织器官,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和代谢通路。

3.2肥胖基因的调节过程

当身体脂肪含量增加时,瘦素合成分泌增多;瘦素与其受体结合生成瘦素-Rb,后者在下丘脑诱发神经细胞POMC基因表达加强;POMC的强表达导致其分解产物α-MSH 的浓度升高;α-MSH 进而与其受体MC4R 结合,产生抑制食欲的生理效应。试验表明,肥胖鼠不能产生足量的饱食因子调节其食物消耗,而db鼠虽能产生饱食因子,但因饱食中枢缺陷而不能对其起反应[11]。

通过瘦素介导的食欲调节使人的体重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可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当以上任何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上述反馈过程被打破时,人表现为嗜食和肥胖。

4.相关研究与应用前景

4.1肥胖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进 4.1.1 FTO基因

200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与肥胖密切相关的FTO基因,体内FTO基因较多的人平均体重比其他人高3公斤。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数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因此肥胖在目前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早期发现肥胖趋势并及时控制体重,减少相关疾病发生风险仍是目前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12]。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科学家乌尔里希·吕特尔等人的研究也发现,“FTO”基因是一种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也称“肥胖基因”。

4.1.2 GPR120基因

真正确认发现肥胖基因的是伦敦帝国学院、日本京都大学和法国国立研究所的科研小组,在2012年2月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该科研小组宣布全球首次确认到“防止肥胖”的蛋白因子“GPR120”。GPR120基因与饮食肥胖有很大关系,控制GPR120基因即可能控制代谢,有助于遗传性肥胖体质的诊断,故今后应可针对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开发预防或治疗肥胖的药品[13]。

4.1.3 ARIA基因

2013年9月,日本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名为“ARIA”的基因与肥胖有关,若抑制该基因表达,即使摄入高脂肪食物,也不容易变胖。而当“ARIA”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实验鼠食用普通食物时,血糖值并没有上升,这表明抑制该基因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14]

4.2 肥胖基因与瘦素的最新发现

一、在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东亚人体内鉴定出一些常见性的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变异型(genetic variant)。通过鉴定在东亚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的遗传变异型,研究人员就可以将它们与欧洲人携带的遗传型进行比较[15]。

二、近日,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在研究肥胖人群的遗传时取得了新进展,他们发现Mrap2 基因的罕见突变有可能促进了机体储能的进化,相关研究进展发表在7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扩大研究的范围,研究更多的肥胖人群,检测他们的活动和饮食,以及进一步探索基因改变能量平衡的机制[16]。三、一般来说,男女两性在体重,脂肪分布及代谢疾病上具有较大的差异。之前的研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男性及女性体内不同性激素的作用。Karen Reue表示,该研究第一次阐明了性染色体数目促进了肥胖及代谢的性别差异[17]。

四、2012年10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果蝇能够大量炮制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这一发现是研究者对缺乏一种名为Upd2的营养感知蛋白质的果蝇进行研究时所获得的。由于果蝇在实验室中相对容易研究,因此这一发现有望揭开关于这种激素的更多秘密。[18]

5.影响因素

5.1肥胖基因的影响因素

不同生活习惯可以放大或减弱基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如,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久坐可以“放大”肥胖基因的“功效”,而每天步行一小段时间可抵消肥胖基因对健康的作用[19]。

5.2 瘦素的影响因素

具有促瘦素分泌功能的因子:有胰岛素、类固醇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对瘦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最显著的促进效应,前列腺素E2和花生四烯酸也同样被证明能够刺激瘦素的释放。抑制因子:已报道高含量环磷酸腺苷能够抑制瘦素的释放,由此推断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因子如福斯高林(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和异丙肾上腺素能够抑制瘦素分泌。

6.结语

肥胖与遗传有很大关系,肥胖基因在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定位克隆了该基因,并对该基因的结构,基因产生及其功能,各种因素对该基因及基产物表达的影响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机体重的可能途径[20。肥胖症日益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其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遗传学研究使用候选基因法和连锁分析寻找肥胖相关基因,收效甚微[21]。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体将抗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不但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早逝。关于肥胖基因不断的研究和最新发现给肥胖症患者带来了希望。肥胖基因的发现和对肥胖基因的新研究对当今好多位减肥苦恼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有肥胖基因的人很难瘦下来,但是运动加控制饮食永远是最好的减肥方法。如果以后能研发出控制肥胖基因表达的药物,好多人的“拥有怎么吃都吃不胖”得美梦也许会能实现。参考文献:

[1]邹增丁.陈立祥.苏建明 瘦素对机体代谢调控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07(20)

[2]张敏.杜智恒.白秀娟 瘦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北极狐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 [期刊论文]2009(9)

[3]艾晓 肥胖遗传吗 [期刊论文]-大众健康 2004,(3)[4] 追踪肥胖之谜—肥胖基因 《Cell》杂志 2013.10.24 [5] 郭晓强.齐蕊.冯志霞 瘦素的发现者——弗里德曼 《生物学通报》2010(4)54—56页

[6] 方成军.万宇 瘦素与运动减肥的分析研究 《红河学院学报》2007,10(5)[7]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期刊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2)

[8] Nature Genetics,30 March 2014;doi 10.1038/ng.2939 [9]马赞颂,季光 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机理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06.8.1 [10]郭春海 瘦素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机理探讨 [期刊论文]-山西医科大学 2007 [11]屈彦纯.刘桂兰 肥胖基因及其受体与脂肪沉积调控 《生命的化学》 2001 [12]李霞 儿童和成人肥胖的预测基因-FTO基因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11)

[13]广州日报:国际科研组发现引发肥胖新基因,2012年02月21日

[14]Bursguera B, Couce M E, Long J, Lamsam J, Laakso K, Jensen M D, Parisi J E, Lloyd R V.The long form of the leptin receptor(OB-Rb)is widely expressed in the human brain.Newroendocrinology, 2000,61:186-195

[15]新研究鉴定出东亚人肥胖基因遗传变异型 Nature Genetics 2012-08-01 [16]Science:Mrap2 基因罕见突变与肥胖的关系 《生物帮》 2013-07-23 [17]李玉秀 肥胖基因再多基因遗传中确定单以及因绝非易事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02)

[18]网易探索:一周健康新知:久坐“放大”肥胖基因影响2012-03-18 [19]Gimble J M,Robinson C E, Wu X.The fuction of adipocytes in bone marrow stromal:an update.Bone ,1996,412-428 [20]Tanfous G B, Kallel H, Jarboui M A,Fathallah D M.Expression in Pichia pastoris of a recombinant scFv form of MAb 107,an anti human CD11b intedrin antibody.Enz Micro Technol,2006,38:636-642 [21]Tensuya M, Yuki U,Naofumi K.High yield secretion of the sweet-tasting protein lysozymefrom the yeast Pichia pastoris.Protein Expr Purif,2005,39:35-42d

第四篇: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论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

2、地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黄帝内经》中《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此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那些住在空气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则寿命相对较短。作为养生的地理环境,最理想的居处是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在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中提到:“山林深远,固是佳景……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 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古以来,僧 侣的庙宇或皇族的行宫多建筑在环境幽静、林木茂盛的山上,或在碧波环绕、水天一色的海岛上,说明人们对养生的地理环境选择上,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在城市 我们对住宅的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使其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养生。创造一个树木环绕,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的住宅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居住者心旷神怡,置身于大自然的纯朴美和自然美之中,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从而达到养生怡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3、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质污染严重;三是每日三餐中的果蔬食品,由于施用化肥农药及激素类所产生的毒害;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器类的污染。上述诸种因素造成了人体的生理平衡失调~~~~~~~ 在日益经济化的社会中,各类非自然的新物质层出不穷,人类在享受这美好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注意着对自己身体好坏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类每日必须的餐饮方面。“美好火腿肠,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提醒着人们食品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是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非营养物质,添加剂的种

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缩合、聚合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有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在用与不用之间产生了很多争论。其实,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就拿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等食品的阿斯巴甜来说,它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明显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的用量。此外,阿斯巴甜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当然,有利必有弊,阿斯巴甜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也有报告指出有少数人会对阿斯巴甜

不耐,可能会引起头痛、抽搐、恶心、过敏反应的症状。有了这些不利的因素存在,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也许有人会想:不在果冻、八宝粥、水果罐头等食品里加阿斯巴甜就不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威胁了。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不用阿斯巴甜代替糖,食品中存在的糖分就会增多。吃糖过多可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容易肥胖;吃糖过多,还可以影响钙质代谢;吃糖过多,会使人产生饱腹感,食欲不佳,影响食物的摄入量,进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除此之外,食用过多的糖可能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幼儿来说,可能会造成龋齿、近视、软骨症、消化道等疾病。这同样对人的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有的时候使用一定的添加剂是有益的。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危害人的健康,它会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除了上面所说的阿斯巴甜以外,还有很多食品添加剂都有一定的用处。比如说防腐剂,除了少数的物品(如食盐)外,食品都来自各种动物或植物,各种生鲜食品,在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后,若不及时加工或有效保存,往往会败坏变质,适当的加入一些防腐剂,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很多人认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使用防腐剂的话,会引起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更加威胁人的健康。因此,适当的使用防腐剂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们不必为了担心食品的变质而勉强自己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用完。食品的色、香、味、形态等也是人们很在意的一项重要指标。食品加工后会出现褪色、变色、风味和质地的改变。适当使用着

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香料、乳化剂和增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食品的营养成分是人们最关注,也最在意的一件事,食品应富有营养,但食品加工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营养素损失。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了,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多的使用,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使用过度,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上述所说的各种食品添加剂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适中,适当。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表征。食品工业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也就越多。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不要盲目迷信“纯天然”食品。食品的优劣,不能以所含成份是天然生成还是人工合成来衡量,天然物质并非全部是无害的,人工合成物质也并非都会有损健康。比如: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有些本身就含有有害的物质;欧美一些国家对我国的中草药就不认可;用于生产食品的油脂、调味品、面粉等原料本身就已经含有合成防腐剂;人类大量服用的西药都是合成化学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就是安全的。超量使用,即使是天然的,也可能适得其反。

总之,在面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们,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建设。

由于,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会不断涌现,因此,食品安全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独某一个部门能搞好的,而是一项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共同负责的长期任务。目前,我国已经加强了监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力度,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可以预见,在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以更好的解决。

第五篇:手机的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

手机的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

在贝尔的电话接通的那一刹那,通信时代悄然而至。贝尔,这个伟大的名字,也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刹那,被永久的载入了人类的史册,为后人所颂扬。或许连当初的贝尔都未曾想到,他的发明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现如今,由电话衍生而来的手机也成为了人类最普遍的联系方式。苹果,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人类最常用的电子产品。最近刚刚去世的乔布斯,之所以能被人们所熟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苹果公司的总裁。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已远非贝尔的听筒可比。功能愈加强大的手机层出不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惊叹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手机功能的强大。3G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视频聊天成为可能。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浏览网页,浏览新闻,让自己时刻跟上世界风雨变幻的步伐,第一手掌握各种新闻信息,时刻走在前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手机的应用使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真正成为可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必备工具。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手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当相隔千里的亲人,朋友想要得到彼此的音讯时,当一个出门在外的学子想给家里报一声平安时,他们怎么办?写信,托人捎信?这些都太慢了,而且还没有时效性。当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急需急救时,他能怎么办?托人去喊医生?恐怕还没等到医生前来抢救,病人就要一命呜呼了。但这些问题在手机面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相隔千里的亲人可以通过手机彼此说一声问候,求学在外的学子可以用手机给家里道一声平安。生命垂危的病人可以通过手机叫来医院的救护车,从而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以上的种种,也可以看出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手机的应用普及亦是如此。手机上网让我们能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大事,但也让一些人沉溺于手机上网的便利。一些人只是抱着一个手机在那聊天上网,久而久之,社交能力便是渐渐退化。另外,一些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甚至是课堂上,这自然而然的便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耽误了他们的大好前程。

因此,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方面,好好利用手机,它便能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工具。只有这样,手机的发展才更有意义!

论文--基因对人类的双重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