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1-45625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9 03:59: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科学发展观 理论 继承 发展

论文摘要: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是,在邓小平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涵义和意思,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精髓和实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论断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下普遍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它们共同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效率目标,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客观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先导,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目标,是实现效率目标的社会保障,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公平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范。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效率优先是初级阶段的要求,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因为效率优先,所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兼顾公平,所以我们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因此指出:“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2.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角度看,本质论既包括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又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两个必然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本质论遵循了客观尺度,是一个事实判断。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即是说它们是历史主体在尊重历史规律前提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因此本质论同时也是遵循了价值尺度,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3.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同时也关涉到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事实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共同富裕也决不意味着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这即是说,本质论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在这里,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智力保障。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将未来社会的本质界定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马恩从来不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的自由,无非是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奴役的那种状态;所谓的全面发展,无非是人的各方面潜能和素质充分、自由地发展。显然,如果我们实现了邓小平本质论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讲到:“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人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统揽全局的基本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它决定了我们在确定建设速度、提出经济指标时都要考虑原有的基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确实可以达到的经济指标,坚决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错误。在具体步骤上,要采取分步走的方针,逐步接近目标,而不能指望一步达到目标。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指标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作绝对的比较,而要进行相对的比较。发达国家通常经过了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较深厚的底子,尤其是在工业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上,比我们拥有雄厚得多的实力。同时,他们一般人口较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耕地、矿产等)则比我国要多,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则不一定能达到。邓小平在谈到钢产量指标时说:“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人一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至十三亿人口,也要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不必要。”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利益比资本主义更多。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掌握,能够更合理地加以分配,更有计划地加以有效的运用,从而中国人民将享受到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更多的实惠。就这点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施步骤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

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到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79年底到1981年底。如前所述,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二个时期,大致从1982年到1987年。主要是确立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是1982年到1986年底。邓小平粗略地提出在翻两番的基础上;下一步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用党的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依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南

1、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确定以后,经济发展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求快的倾向,又主张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1987年lO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困。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精辟的论断。

邓小平还指出:“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口果中国在亚洲也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更与我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邓小平指出:“我担心滑坡。百分之

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国9O年代的年增长速度,原计划定为6%,这个速度基本可以实现第二个翻番,但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修改为年增长8%至9%。中国必须有这样的速度。邓小平强调“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从社会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论断。

2、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邓小平不仅论证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而且对如何加快发展提出了全面、科学的思路。他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所谓“上台阶”,就是经济每隔几年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经济总量要有较大的增长。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较高速发展时期。1979-198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3%。从1984年起,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4~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5%,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7.8%。所谓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指1984-1988这五年的高速增长,这五年被邓小平称之为“加速发展”的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6962亿元增加到14018.2亿元,国民收入由1984年的5652亿元增加到11738亿元。在这几年中,我国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有的产品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跳跃性前移。经济发展节奏加快,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邓小平以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以日本为例,1955年国民收入只有218亿美元,1960年达到386亿美元,上了一个台阶;1965年国民收入增加到776亿美元,五年翻了一番,又上了一个台阶;1970年国民收入增加到1701亿美元,又翻了一番多,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75年国民收入达到4286亿美元,再上一个新台阶。日本经济发展一个台阶接一个台阶地上,仅2O年的时间,国民收入增长18.6倍,跳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总结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和国际经验,邓小平对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充满信心。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3、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提出必须处理好加速发展同稳定协调的关系。首先,稳是需要的,但不能只是一个稳定,不能强调得过分,不能因强调稳而不重速度。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不要稳定协调,货币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稳不是惟一的,稳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把强调稳与抓住机遇、跳跃式发展、上台阶对立起来。过去我们有过大上大下、比例严重失调的教训。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能有片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次,稳定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评价1984-1988年的五年加速发展和1989-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时说:“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五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个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的几年里,我们对五年加速发展的功劳一直没有足够的评价,而对问题的一面又看得过重。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我们在强调经济要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无论在改革还是发展方面,都有些谨小慎微。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把加速发展与稳定协调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了。

五、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论述为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战略重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靠什么?邓小平讲得很明确:“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重视科学技术,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

进入8O年代以来,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他要求全党同志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看到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的事实,从而对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同时,邓小平还亲自领导了若干发展高科技项目决策的制定,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八六三高科技计划的实施等。他对我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表示由衷的喜悦,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

1982年9月,邓小平在谈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总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强调科教领先,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深刻之处、伟大之处,它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以高投入、高消耗求高产值、高速度的非持续发展,不断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值得指出的是,1994年9月“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足以说明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把握完全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这一主题明确地标示出来,不但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也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定了战略重点。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第二篇: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 历史 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是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过程”,它要求把握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 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和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机体同步发展,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属并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伴随“经济一政治一文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社会关系;走向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观点。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同时,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是符合实际的。邓小平总结 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又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强调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并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当代中国的所有公民,“以人为本”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理念相一致的。“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 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历来重视人的全面 发展 问题。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协调观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主线客观协调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 自然 历史 过程,它包含两方意思,一方面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协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形成 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通过协调使社会保持在一种有机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 规律 理论。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协调概念,协调发展,就是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完整模式。协调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联系看,第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全面发展。但是,只抓经济增长,不但不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第二,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扫除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生态纳人社会发展范畴,它立足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统筹兼顾,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这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二是从纵向联系看,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规划,从人类整体利益的长远发展来制定目标,来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这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在客观上是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指导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理论支持。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教学中心:圆梦计划 分

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课程名称_____邓小平理论_________

级_____2011秋财管1班____

专业层次_____ 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 _________

2012年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 关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研究,随着邓小平理论本身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得到初步形成及深化。本文主要从这一主题研究邓小平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成果等简述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的。邓小平理论所以能够出现在当代中国,也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

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外国的这种革命思想也传到了中国。早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夕,毛泽东就鲜明地主张我们党应是“主义的结合”,他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①。建党之时,中国共产党人立起的旗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锤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特殊而复杂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在1966年,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运动里,给党、国家和人民都带来巨大灾难。这时候需要走出困境,必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所走的道路。终于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因此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并加以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开辟新路的决策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通过这次全会,实际上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大框架,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政治保证论开始提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

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决议在系统总结三十二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

十二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纲领。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这就是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宣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强调实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针,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在邓小平的指示和支持下,十二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在十三大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理论上的两大突破,成为全面改革、深入发展的理论指导。十三大报告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的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② 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在十二条原则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经验,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从而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这个谈话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

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并写进了党章,强调要用这个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九个主要方面,评价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说明邓小平理论此时已形成体系,走向成熟。③

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从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到丰富发展的时期。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从以上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能够形成邓小平理论,是来之不易的,它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必将在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挥应有的威力,也将不断地得到检验、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意的科学体系。”④这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一脉相承之脉,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之脉,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脉,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之脉。毛泽东思想是这个结合的开创和胜利的阶段,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这个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新的开创和胜利的阶段。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准确定位——历史的定位和空间的定位。通过多年来国家还有大量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邓小平理论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

理论集中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为了回答该主题,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过程中,依次科学地回答了三个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最后归结为回答一个总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深化了对“三大规律”,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结合当代国情,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则是它的出发点。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⑤ 由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基础,邓小平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开始的,是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入手的。在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领导我们党破除了思想上的僵化和体制上的禁锢,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深化了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而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围绕这个主题的全面展开,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4.邓小平理论面对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并对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这些观点和内容的全面展开,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

从以上多个方面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到邓小平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在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邓小平理论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致罗璈阶信》(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②《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会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③卢之超、李书敏:《历史巨人和他们的思想》,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页

④卢之超、李书敏:《历史巨人和他们的思想》,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6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任命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第四篇: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姓名 张云天

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号 2013232025 摘要: 科学发展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而且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本文简要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浅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如此,科学发展观是所处时代的反映,是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的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党和国家急需一种指导思想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领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前进和发展。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胡主席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基本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他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这标志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和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合理成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对“以人为本”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很早便得以形成。西周“民”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天民关系。《尚书·泰誓》中讲:“天佑

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上天佑助下民,为立君以政之,为立师以教之。这种天佑民立天民关系,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最初表现。【4】春秋时,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天佑下民变为“民为神主”。《左传·桓公六年》中讲:“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于民.而后致力于神。”明确提出“民”是“主”,而“神”则是“民”的从属关系。“民不和,神不享。”就是说,如果人民生活不好,神也不会享受统治者给自己的祭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为统治者降福了。

儒家学说形成后,民本思想得到发扬和广大。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其推广到政治上,认为要治国首先要重视人民主张实行仁德政治。孟子则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确立了儒学对君民关系的定位,成为民本思想的至理名言。苟子提出了君舟民水的论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最形象的注释,在历朝历代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体现了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中利民、惠民的继承,是对传统民本思想中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关怀的肯定。2.对“中庸”、“和谐”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很早便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和”是共生、中和的意思。《礼记》的《中庸》篇中,就阐明了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庸》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中和”是天地万物之根本,通行天下之达道,在这里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发展。【5】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说形成,进一步发展了“中庸”、“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明确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和谐”思想的内涵得到深化,作用范围得到扩大。老子明确表达了以 “天人相协”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合一”思想。他在《道德经》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6】他指出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即在道、天、地、人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但同时,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应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对老子“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万物不是上天为供人类享用而产生的。而是与人类一样,都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万物都是平等的,不能用人的是非来代替万物的是非。因此,人类不应该以强者自居,而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万物,与万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需要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人们从大自然索取时要要适度、适中,不能无节制浪费、不要竭泽而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精神而形成的,是古代思想在现代的良性演化。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尊重人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民本思想产生、发展在封建阶级社会,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封建价值观,民本思想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中“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更是集中体现了其维护君主统治的根本目的。同时,民本思想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统治者将人民按照士农工商进行分类,不同阶级享受的惠民、利民政策不同,底层人民只能享受很少的惠民、利民政策。此外在古代虽然传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受制于封建制度,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民本思想能否得到实施关键在于在位君主是否仁德,能否施行仁政。所以民本思想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成为了统治者用来聚拢人心、麻痹人民的工具。

科学发展观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对马克思哲学“人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在理论内容、价值观、精神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 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将“以人为本”明确地界定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基础,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保障群众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在保证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同时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求。这些无不表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重视“人”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除了在思想上大力宣传外,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了“以人为本”制度的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在认识上和行动上的升华。2.对“中庸”、“和谐”境界的提升 “中庸”、“和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人为人处世、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人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的形成。同时,这种以不偏不倚、无过犹不及,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府的执政措施,保证了中国恬淡、自足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秩序。但同时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调和矛盾、折中主义的观念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导致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缓慢,使近代中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科学发展观从社会实践出发,面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执政理念,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吸纳了传统文化“中庸”、“和谐”中力求相互差异的事物的融合或平衡的精神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理;同时抛弃了“中庸”、“和谐”思想中的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在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上赋予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使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思想得到了境界的提升。科学发展观在吸取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并将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促进了我国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稳定、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走出一条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社会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成旺:《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1995 【3】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8 【4】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 【5】 王晓文:《大学中庸解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6】 老子:《道德经》,人民出版社,1998

第五篇:简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简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都是指导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一重大战略思想,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党的自身发展;社会主义本质 作者:胡海婧

作者简介:女,汉族,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二班,学号2011052992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点。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邓小平、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深刻,对基本国情缺乏正确的分析,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也不足,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很大损失。邓小平在答外国记者问中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一生最痛苦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正是这种“痛苦”,促使邓小平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命题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理论,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理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精辟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认真总结历史教训,深刻分析现实形势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们在内容上紧密联系,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对于我们在时代交替的历史关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新视野、理论新境界、实践新局面,都将产生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正是带着对这个重要问题的反复思考,邓小平在深刻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时代变化提出的新挑战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论断既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而形成的一个重大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命题,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虽然没有提到一个“人”字,但三部分的内容都与“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与“人”密不可分:前两句讲的是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中间两句讲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最后一句作为最终目标,讲的是人民生活要共同达到的水平。这最后一句话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就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需求,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抓住和提炼了这一思想精髓,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内容,凸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的弊端,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本质论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发展、人的发展等社会各个层面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和探究社会主义。这实际上也就从根本上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办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离开发展,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其次,发展必须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片面的发展、畸形的发展、忽视社会文化和人的价值的发展同样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将“全面发展”作为其中心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发展观念的局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协调发展”作为其基本原则,揭示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片面追求速度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弊端,体现了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本质论涉及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及其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社会基本矛盾关系,以及具体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等等,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理念,反映了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与环境和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的最新共识,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单纯经济增长观的突破和超越。它对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郑重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立足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与把握,着眼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操作与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关乎我们党和国家

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目标: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理念,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上的深化。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首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早在20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建设观念、生产力观念已深深扎根,并切实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发展生产力,而是怎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了。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如何注意防止忽视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在继续关注经济指标的同时,如何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深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虽然给每一位劳动者提供了走向富裕的条件和可能,但由于仍然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加上劳动者本身素质的差别,结果必然会造成收入的差别。就全国来看,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明显,东部沿海省市发展较快,而西部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况,中部、东北地区的发展步伐也明显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也众目所瞩,“三农”问题成为焦点。“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是邓小平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必经的模式步骤,但不是目标所在。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发展模式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又提出了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以及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所有目标。马克思把人类的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经济学家马斯洛在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中,揭示了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到感情、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满足,逐渐提高。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动力,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境界、政治地位、社会环境、科学文化教育和健康等素质和待遇能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全面提升和进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全方位的需求,实现了发展目标的深化。

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升华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解答,是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伴随的。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校正,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升华的历史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具体地提出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的新成果,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近十年之后,以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提出了“五句话”,即“发

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指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它不仅包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追求社会公平等内容,而且还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新的“五句话”既同马克思主义促进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理想相衔接,同时又明确把它限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也就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很显然,这些论述已经涵盖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些都是对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精练概括,深刻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与时俱进,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大贡献、或者说最新发展,就在于提出了科学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事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深刻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消除两极分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既要坚持并运用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并运用人的尺度,真正着眼于依靠人、为了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贯穿、体现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方略和措施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

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人们创新有条件,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第2卷)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江泽民文选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胡锦涛讲话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