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21-54645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6 21:26: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第1章 公文格式

第2章 行政公文格式与范例 第一节 命令 第二节 决定 第三节 公告 第四节 通告 第五节 通知 第六节 通报 第七节 议案 第八节 报告 第九节 请示 第十节 批复 第十一节 意见 第十二节 函

第十三节 会议纪要 第十四节 决议 第十五节 指示 第十六节 公报 第十七节 条例 第十八节 规定 第3章 事务文书

第一节 规范类事务文书 第二节 决策类事务文书 第三节 考核类事务文书 第四节 倡导类事务文书 第4章 会务文书

第一节 发言类会务文书 第二节 材料类会务文书 第5章 礼仪文书

第一节 书信类礼仪文书 第二节 慰问类礼仪文书 第6章 司法文书

第一节 诉讼类司法文书 第二节 公证类司法文书 第7章 经贸文书

第一节 协议类经贸文书 第二节 商贸类经贸文书 第三节 财经类经贸文书 第8章 宣传文书

第一节 信息类宣传文书 第二节 新闻类宣传文书

第三节 序跋类宣传文书 第9章 传记史志 第一节 传记类 第二节 史志类 第三节 笔记类

第10章 公文处理程序 附录

附录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附录二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九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第十五条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十六条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第十七条 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第十八条 属于主管部门职务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九条 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第二十条 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第二十一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二十二条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第二篇:《公文与写作》

《公文与写作》

1.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应使用的文种是____.A.通知 B.报告 C.通报 D.公函 2.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____为准。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C.发出的日期 D.会商的日期 3.抄送机关指____.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C.需要了解发文内容的机关 D.必须送达的机关 4.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应使用的文种是____.A.公告 B.通告 C.决定 D.命令 5.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送____.A.直接上级机关 B.其他下级机关 C.同级机关 D.业务主管机关 6.承办,指____.A.对来文执行与办复

B.对来文办理做出批示和决策性意见

C.对来文办理结果做出反馈

D.对来文办理提出建议性意见 7.发文机关代字指____.A.发文机关名称的号码

B.发文机关名称的缩写

C.发文机关名称的简称

D.发文机关名称的别称

8.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的事由、请示事项和_____三部分组成。

A.结束语 B.请求目的 C.陈述意见 D.工作计划 9.签发人标识用于______。

A.所有的公文 B.上行文 C.平行文 D.下行文 10.跨的请示与批复,应放在______的立卷。

A.发出请示 B.接到批复 C.请示或批复任选 D.各自 11.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发文字号要标明______。

A.主办机关的 B.所有机关的

C.至少两个机关的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 12.“指示”根据《条例》适用于______。

A.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B.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议

C.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予以撤消

D.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3.“意见”根据《条例》适用于______。

A.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B.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C.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予以撤消

D.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4.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使用______。

A.请示 B.报告 C.通知 D.函 15.文件的成文日期一般指______。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文件用印的日期 C.文件的发出日期 D.领导人签署的日期 16.向无隶属关系的单位答复问题,使用______。

A.批复 B.通报 C.通知 D.函 17.传达会议情况,使用______。

A.通知 B.通报 C.会议记录 D.会议纪要 18.规范机关、团体、单位的某一方面工作,适用______。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意见 19.保管年限中的“长期”,其年限为______。

A.5年~10年 B.8年~20年

C.16年~50年 D.32年~50年 20.按时间特征组卷,其时间特征______。

A.只能是文件办理完毕的时间 B.只能是文件形成时间

C.只能是文件内容针对时间

D.既包括形成时间也包括内容针对时间 2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使用______。

A.通报 B.请示 C.报告 D.意见 22.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用______。

A.通报 B.请示 C.报告 D.意见 23.体现“请示”单一性的特点是因为______。

A.内容一文一事 B.请求理由单一 C.办事事先请示 D.内容明确说明情况 24.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使用______。

A.指示 B.批复 C.通知 D.通报 25.向不相隶属的单位商洽工作,使用______。

A.请示 B.报告 C.通知 D.函 26.对某项行政工作作比较细的具体规定,使用______。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意见

27.实现目标期限短,在一年之内的,制定工作目标的计划类文书,使用______。

A.计划 B.规划 C.安排 D.纲要 28.总结的特点是______。

A.回顾性和经验性 B.综合性 C.专题性 D.理论性 29.总结的特点是______。

A.针对性强和纪实性强 B.新闻性 C.政务性 D.个案性 30.记录类文书不包括______。

A.会议记录 B.大事记和接待记录 C.电话记录 D.工作简报 1.向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应使用的文种是____.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公函 2.签署是指____.A.机关领导人在定稿上亲笔签名 B.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上亲笔签名

C.机关领导人对收文的办理签注批示意见

D.文件的承办人在文件处理单上亲笔签名

3.主送机关指____.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D.必须送达的机关 4.拟办,指____.A.拟稿 B.对发文审核把关 C.对来文办理做出批示 D.对来文办理提出建议性意见

5.用于注明卷内文件与立卷状况的是______.A.卷末备考表 B.文件分类表

C.卷内文件目录

D.案卷目录 6.撰写请示,要求_____.A.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

B.主送上级机关的领导人

C.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主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主管的与有关的上级机关 7.撰写批复,开头应写明_____.A.上级机关的指示

B.国家的有关法规

C.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 D.所针对的请示的日期与标题 8.一般文件的成文日期,指_____.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文件用印日期

C.文件发出日期 D.领导人签署文件正本日期 9.联合行文的作者,应为______.A.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

B.同级或级别相近的机关

C.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 D.具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 10.转发与批转公文时用______.A.通报 B.通知 C.公函 D.批复 11.发文字号是指

A.文件代号 B.机关代字 C.发文 D.发文顺序号 12.注办是指_____.A.对来文进行分送

B.对来文办理提出初步方案或建议

C.对来文阅读、执行与办复 D.对来文办毕签注承办经过和结果 13.______文件,不能用签发形式生效。

A.指导类 B.会议类 C.报请类 D.知照类 14.清退指将办完清理出的文书交给_______.A.发文机关或指定的专门部门 B.档案部门 C.文件销毁部门 D.秘书部门 15.签署是指_____.A.机关领导人在公文定稿上亲笔签名 B.机关领导人在公文正本上亲笔签名

C.机关领导人在收文的办理签注上批示意见 D.机关领导人文件处理单上签亲笔签名

16.以机关名义对外签发公文,必须遵循_____.A.集体会商的原则 B.先核后签的原则 C.正职签发的原则 D.规范签发的原则

17.盖印章时,应做到_____.A.上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B.既压正文,又压成文日期

C.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D.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18.注发是指_____.A.在定稿上注明办理情况

B.在定稿上批注缮印要求

C.在定稿上批注发文要求

D.在定稿上落款处签署 19.最有效的催办方式是_____.A.电话催办 B.文字催办 C.登门催办 D.会议催办 20.立卷是指_____.A.将办理完毕文件进行整理 B.将办理完毕文件组成案卷

C.将办理完毕文件组成组合体

D.将办理完毕文件进行编目 21.国家主席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用_____.A.令 B.决定 C.通知 D.公告

22.国家主席依照有关法律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应当用_____.A.令 B.决定 C.通知 D.公告

23.国家主席依照有关法律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应当用_____.A.令 B.决定 C.通知 D.公告 24.根据《办法》,“议案”的作者指_____.A.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代会大会代表 C.群众 D.国家领导人 25.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使用“决定” _____.A.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关于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

C.关于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关于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 26.“公告”根据《办法》适用于_____.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B.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C.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D.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27.“通告”根据《办法》适用于_____.A.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B.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C.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D.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28.传达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使用_____.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通报

29.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使用_____.A.决定 B.通告 C.通知 D.通报 30.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使用_____.A.决定 B.通告 C.通知 D.通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向不相隶属的机关发文请求事项,不能用___________.A.请示 B.报告 C.公函 D.通知 E.通报 32.收文的办理包括的环节有___________.A.拟办 B.批办 C.承办 D.注办 E.催办 33.不需要立卷的范围是___________.A.重份文件 B.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 C.未经审阅签发的不生效文件和一般修改稿

D.与本单位工作无关的参考文件 E.无保存价值的人民来信和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

34.“有关××机床厂第七届职代会的通知、报告和决议”不是按照____特征组卷的。

A.作者 B.问题 C.时间 D.文种 E.通讯者 35.《××省卫生系统1999年工作总结》_____.A.文件式标题 B.文章式标题 C.双标题 D.单标题 36.总结的文章式标题,可以是_____.A.概括主要内容 B.概括基本观点 C.时限和内容 D.单位名称 37.述职报告的结尾的内容一般包括_____.A.自我批评 B.努力方向 C.表示决心 D.总结工作 38.常用的调查报告有_____.A.经验调查报告 B.情况调查报告 C.问题调查报告 D.专题调查报告 39.不适用于按文件名称立卷的有_____.A.司法文件 B.人事文件 C.教学文件 D.统计文件 E.会计文件 40.不能作为批复结束语的是_____.A.上述批复如无不妥,请参照执行 B.上述批复如有不妥,请予回函。C.特此批复。

D.此致敬礼。E.此复在执行中若有新问题,必须立即上报。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A.规范性文件

B.领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 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

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啊”“呢”“吧”等,“吗”也展可能不用或少用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作者广泛 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 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16.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

17.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列并编列出()。

A.卷内文件次号 B.卷内文件目录 C.编制立卷目 D.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A.公文标题 B.公文开头 C.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结尾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3.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

A.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B.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D.考虑行文走向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 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 D.灵活性 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

A.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

A.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9.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

A.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

D.情况通报 10.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A.标题

B.主送机关 C.正文

D.通报的日期 1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

A.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B.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A.权威性

B.针对性 C.被动性

D.公开性 13.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确针对性的是()。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

D.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求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A.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 B.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 D.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8.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程度、()等。

A.涉密程度 B.缓急时限要求 C.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A.专职外收发人员 B.兼职外收发人员 C.通讯人员 D.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A.正本 B.试行本 C.暂行本 D.修订本

2.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包彩丰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9.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

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C.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D.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A.规范性文件 B.领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 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啊”“呢”“吧”等,“吗”也展可能不用或少用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作者广泛 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你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 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16.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 17.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列并编列出()。

A.卷内文件次号 B.卷内文件目录 C.编制立卷目 D.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A.公文标题 B.公文开头 C.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结尾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3.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

A.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B.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D.考虑行文走向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 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 D.灵活性 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

A.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

A.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9.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

A.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

D.情况通报 10.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A.标题 B.主送机关 C.正文

D.通报的日期 1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A.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B.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A.权威性

B.针对性 C.被动性 D.公开性 13.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确针对性的是()。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

D.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求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A.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 B.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 D.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8.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程度、()等。

A.涉密程度 B.缓急时限要求

C.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A.专职外收发人员 B.兼职外收发人员

C.通讯人员 D.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A.正本

B.试行本 C.暂行本

D.修订本

2.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包彩丰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 B.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9.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施行办法的严密)。

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第三篇: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

一、什么是公文

公文是公务文件的简称,所指的是机关办公时使用的各种

收发文件、电报、报表、会议文件、调查材料以及各种记录、登记表册等。

公文的定义:

定义一: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组织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处理程序制成的书面文字材料,作为传达意图、办理公务与记载工作活动的一种工具。

定义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指出:党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业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各式的文书。

对这段定义的四点说明:

(一)公文是各类机关与组织在其工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工具。

“各类机关与组织”不仅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各个部门,也包括党的机关以及各种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内。

(二)公文是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书面文字。

各类载体和传递形式的文书,都是一种记录信息的书面文字,这是文书与其它信息记录的区别。除了书面文字外,还有用声音、图象等记录的材料,如照片、录音带、光盘等等,这些又叫声相记录。无论声相记录反映的内容是否属于公务活动,它们都不属于公务文书的范围,因为它们不具有公文的性质和特点。有时可能作为公文的附件。

(三)公文是按照特定的体式和一定的处理程序制成的书面材料。

公文同一般文章、作品、新闻报道等有所不同,它有规定的体式,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

(四)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具体领导与管理政务,机关与组织处理工作的一种工具。

通过公文制定发布政策、法令,传达贯彻方针政策,部署指导工作,交流工作情况与经验,记载工作活动情况等。

二、公文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性。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这是公文最本质的特征。

(二)法定的权威性和效用。来源和出处上与其它文章、作品不同,不是谁都可以写的。必须是“法定的作者”,指的是依据法律的有关条例、章则、决定成立的,并且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力和担负一定任务、义务的组织。(党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都可依据自己的职能权限发文,都是法定的组织)用领导人名义作为文件的作者,也是代表所在机关的身份来发文的,是行使自己法定职权的一种表现。对每一份具体文件来说,都有它的特定效用,代表它的制发机关赋予它的作用。这种效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但时间长短不等。

(三)严格的程式性。是指公文的撰写和办理具有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程度和格式。公文一般具有标题、正文、签发机关等基本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各自的行文格式、写法和要求,任何机关部门不能自行其是,更不允许随意“创造”,自搞一套。

(四)语言的简明性。一是内容集中,力戒空话套话,避免不必要的旁征博引;二是造词用句精炼,概括力强,行文力求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思想内容。明快就是开门见山,直叙其事,一目了然;避免使用意义含蓄、模棱两可的词语,也不宜用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夸张和双关等修辞方法。

三、公文的作用

(一)制订政策与发布法规的作用

(二)管理与指导的作用

(三)联系公务的作用

(四)宣传教育的作用

(五)凭证与史料的作用

四、公文的分类

(一)按性质和作用划分

1、指令性公文。内容要明确,格式要规范,行政约束力极强,下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主要文种有:命令、指令、指令性的通知、通告等。

2、指示性公文。指导下级机关工作,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是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主要文种有:指示、批复、通知、函等。

3、呈请性公文。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批准答复时使用的文件。主要有报告、请示等。

4、决策性公文。对于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作出决断性的结论和安排,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主要有决定和决议。

5、公布性公文。向群众公布应当遵守的事项。布告、公告、通告。

6、记录性公文。会议纪要。

www.teniu.cc【teniu.cc范文网】

(二)按引文关系划分

1、下行公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所属机关发送的各种公文。如命令、指令、指示和批复等。

2、上行公文。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呈送的各类公文。如请示、工作报告和上行函等。

3、平行公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来往的文件。如公函、通知等。

(三)从文件的来源划分

两大类:一类是由外机关发送到本机关的文件,叫收文。另一类是由本机关制成的文件,叫发文。(包括内部使用的文件,如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等)

(四)从文件的制发机关及其性质划分

三类: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五)从文件的阅读范围和机密程度划分

三类:公布文件、机密文件、内部文件

五、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是指公文的各组成部分在文面上所占的位置,相互的关系及排列的规定。包括用纸规格、印刷格式、书面格式等。

书面格式,主要包括:文件头部分、正文部分和文件尾部分。

(一)文件头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端,一般约占16开公文用纸的三分之一面积,印有发文机关名称、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印数编号和上行文签发人等。

(二)正文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行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文件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关于重组和加强农村工作的指示》。从语法结构上看,公文标题是一个以文种为中心词,以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事由为限制成分的较为复杂的编正词组,其中事由部分一般是由介词“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标题中不使用逗号,标题的最后也不加句号,仅在并例的词或词组中间加顿号或书名号。

另外按惯例,有些文种的标题结构只有两部分或一部分。例如:《北京市二○○五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这个标题只有事由和文种两部分。发文机关应是北京市教育局,后面的“简章”是文种,也就是章程。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这个标题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公告一般不标出事由。再如法院的《布告》和机关内部事务性的《通知》,通常只标出文种。为了醒目,使人从远处即可看到。

撰写公文标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标题应准确、扼要、明快地揭示出全文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特别是发文事由部分,应有极强的凝练性,能把全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到一点上,不宜过长,不需要面面俱到,更不能拖拖拉拉。如《高青县粮食局关于提请上级部门积极解决我县增加建设粮食供应点需用资金的请示》,事由罗索、冗长,应压缩成《高青县粮食局关于增建粮食供应点需用资金的请示》。

(2)要避免转发文件时文称重叠的现象。公文文种名称虽已固定化、规范化,但不能一级一级地套用。转发的公文,在被转发的文件标题前加上“转发”二字即可,不必再加上“通知”文称,尽量避免“通知的通知”这类现象。

(3)标题排列组合要美观、匀称。尽量照顾阅读时醒目,排列整齐美观。字体宜稍大些。排列格式有七种:

两行等长、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倒梯形、上下短中间长、上下长中间短、正梯形

2、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是公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正

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方面构成、但文种不同,写法各异。

3、附件

附件是附在公文正件之后的文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说明,其效用与正件相同。主要作用:使正件的内容具体化和完善化,为受文者正确理解、办理和贯彻执行提供补充说明的依据材料和参考材料。

(1)附件应在正文末尾另起一行空两格注明,标题要具体明确,不得随意简化,也不能标书名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

附件:

1、二○○五年各类产品出口计划

2、二○○六年技术改造安排

(2)正文已注明的附件名称,文尾可不标出。

(3)附件本件放在正文末页之后。

4、公文签发机关

即公文成文机关名称。落款时要写机关全称,不得滥用简称。如“山东省计划经济委员会”不能写成“山东计经委”。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主办机关在先,其它机关按公文内容涉及面大小依次排列。如党政机关联合发文,党的机关在先。有固定文件版头的情况下,正文之末可不写签发机关名称,直接落发文日期盖章即可。

5、发文日期

即成文的具体年月日。无论哪种书写形式,均要求年月日三者俱全,缺一不可。成文年月日一律用汉字书写,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所落日期,凡一般性公文,以领导签发之日为准;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之日为准;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几个机关联合行文的,以最后一个机关的领导签发之日为准。

6、印章

公文必须加盖签发机关印章,这是证明公文合法性的凭证。印章要盖在公文末尾发文日期处,以印章的下部边缘骑年压月,上大下小。联合发文的排列顺序应与文件头上的排列顺利一致,可不压年盖月。

7、附注

公文如要附加说明发至范围,可否登报等,要用圆括号注明,顶格标在发文日期的左下端。

(三)文件尾部分

文件尾部分在公文末页下部,用间隔横红与正文部分加以区别。主要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刷份数等。

1、主题词。公文主题的核心内容,但又不是完全为了表现主题而确立的,可以从全文的整体中筛选、提炼。书写排列一般不用考虑语法结构,不一定表达完整的意思。其位置在文件尾部分横线之上,由左向右排列。词与词之间空一格,不用标点符号。一般由三至五个词或词组构成,准确地反映出全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如《关于调整<淄博市征收教育费附加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的通知》一文的主题词:调整教育费附加通知

“调整”—高度概括了全文内容实质;“教育费附加”—点明了此文属于“教育经费”类;“通知”—显示出公文种类。

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是送达的平行机关、下属机关。

3、印刷份数。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共印××份”并用圆括号括上。

标准体式:

编号:×××特急

国务院文件

国发〔2001〕×号〔绝密〕

国务院关于×××××××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附件:

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一年三月二日

(此件不登报)

主题词:××××××××××××××

抄送:×××××××××××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二○○一年三月十一日印发(共印××份)

六、公文写作

发文首先要撰稿,撰写文件叫公文写作,指的是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它是文书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比文件收发、登记、传阅、催办、打印、校对等工作环节难度要高。它要求掌握有关政策精神与熟悉本机关的业务,并经过周密慎重地思考,针对具体工作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尤其是起草重要的领导性文件及方针政策性文件,更是一种艰苦细致的高水平脑力劳动。

发文的效果好与不好,不仅在于文字的表达是否清楚准确,更重要的还在于文件的思想内容,在于提出的决策与措施等的水平高低。

撰写文件的构思过程,主要是对于工作问题的调查研究,做出决策性的处理意见过程,其次才是对于文字表达方面的考虑和选择。因此,撰写公文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非常严肃细致的文字工作。

(一)怎样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

写文章一种综合能力,要有正确的观点,掌握丰富的实际材料,还要有相当的文字表达能力。公文是一种应用文,要把公文写好,就要从各方面加强修养,练好基本功,提高撰写文件的能力。

第一,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政策法规,提高政策思想水平。

政治理论是指导实际工作的指南。政治理论和政治觉悟愈高,工作的效率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要有正确的政治理论作指导,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保证在起草公文时不迷失方向。同时必须注意学习党的政策法规,认清形势,积极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二,要学习和熟练掌握本机关、本部门的业务。

机关各部室都有本职业务,政工部门虽属于“大政工”的系列,但工作性质和职能各有不同。毛泽东同志有段名言:“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这段话讲得是做什么就要学什么,钻研什么。一个对本部室业务生疏的外行,不可能写出指导工作的高质量的文件。由于业务上似通非通,似懂非懂,写出来的文件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比如,写反映工作情况的报告,抓不着要害和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轻重不分,废话连篇;写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文件,抓不住症结和关键,提出的措施和办法行不通,让人无法下手工作,甚至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因此,必须熟悉和钻研本职业务,为公文写作打好基础。

第三,要研究文章(公文)写作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有了理论指导,掌握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情况,就可以研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需要制发的文件应该写什么内容。但是,要把意图表达出来,还要靠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要学习有关写作知识,包括形式逻辑、语法修辞,避免文理不通,要懂得如何确立观点、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学习写作知识,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还要在多读常写上下功夫。自己拟写的文稿经过别人修改的地方,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要经常练习,可先从公函、通知等篇幅小的文件写起,再逐步写较长的重要文件。文笔是磨炼出来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撰写文件的技能。

(二)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写作有一些特殊要求:

1、准确、实际

公文是办事的工具,要用它指导工作和处理问题,这个根本性质要求撰写公文必须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凭主观想象,把事实夸大或缩小,或说假话空话。否则,由于脱离实际,不是一纸空文难以实行,就是干扰工作,甚至会造成工作损失和影响。要文字朴实,注意用词分寸。引用和涉及的事实、数字、人名、地名等,必须认真核对,避免差错和出入。

2、生动、及时

生动:一是能够生动地指导实际工作。运用文件指导和推动工作,既要坚决遵循上级精神,又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本单位典型经验,指导工作和创新局面。不要照抄照转上级指示,千篇一律地转发通知,只起到收发室、运转站的作用,不能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贯彻。二是使用的语言和选用的材料也要生动活泼,吸引人阅读并具有说服力。文件的语言注重朴实、精确,不使用华丽的词藻,不运用过多的形容和描述。但并不等于写得呆板枯燥。特别是写工作简报、讲话稿、工作报告、经验总结等文件,要注意在比较抽象概括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具体数字、事例和思想反映,选用一些适当的比喻、群众的语言等。使叙述的语言适当形象化,有感情、有趣味,生动真实,具有说服力,使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及时:文件的时间性很强,发文及时与否关系到文件的效用。无论反映情况还是指导工作的文件,都要发得及时,否则变成“马后炮”。比如,当年的计划迟到第二季度才写出来;一份工作指示到了面上的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才发出去;总结在工作结束半年后才着手写等等。行文拖拉,就会贻误时机,造成工作被动。

3、简练、明确

公文便于阅读和处理,需写得简练。比如一份工作报告不能象报告文学那样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写得很细腻;一份指示、规定和通知,也不能象学述论文那样详细论证它的道理。文件的篇幅要尽可能短些,语言要经济,用最简练的文字把发文意图表达清楚。

要把文件写得简炼、明确,首先要对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步骤等,有清楚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如果认识模糊,抓不住症结和主要问题,写起来就不能层次清晰、文字简练而又明确。其次要在炼字、炼句上下功夫,学会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说明问题。初稿拟出后,要反复删改,毫不吝惜地去掉那些多余的、可以简缩的字句。

从写作方法说,要开门见山,如公文常用“根据……”、“为了……”、“关于……”、“目前……”等作开头语,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文件的开头,不必写一大串一般化的形势、口号等套语。正文的首段宜点明主题,以下分清段落或者列出条目,使全文层次清楚,眉目鲜明,便于阅读。

4、符合规定体式

撰写公文必须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不能随意出手,不伦不类。

(三)撰写公文的方法

1、明确发文的主题和目的

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主题的形成大致有三:一是主题在成文前确定。即“主题先行”,这是公文有别于其它文体的主要特征之一。主题不是通过提炼产生的。成文前,根据领导意图、上级的有关精神,或有关文件、政策等规定要求,预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再组织材料,实施写作。二是主题在调研后产生。在得到材料后,进行分析、归纳,最后产生的结论就是主题。三是调研后主题的改变。通过调研,又获得丰富材料后,与原既定主题有差别,重新确定主题。

弄清发文的主题和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文件的中心内容写什么?抓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意见、措施是什么?请示时拟请上级机关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2)准备用什么文种?文种不同,写法有所不同。如向上级汇报工作,是写专题报告,还是情况简报?

(3)发送和阅读的对象是什么范围?如写工作总结是上报领导机关,还是向下属单位介绍工作经验?阅读对象不同,语气和详简程度有所区别。

(4)发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如要求对方了解,还是答复批转?要求对方贯彻执行,还是供对方参照参考等。

2、收集有关材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确定后,要围绕主题收集材料,进行一定的调研工作。这一步工作,并不是对每个文种的写作要求。比如,写一个通知、公函、请示等。一般并不需要专门收集材料和调研。而对较复杂的,往往需要收集材料和调研。如工作计划、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规章、条例等。收集材料和调研是一个充分酝酿和构思的过程,不仅可使基本观点逐渐深化和成熟,还可以收集典型材料、有关统计数字等,为文件的写作奠定基础。

3、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简短的文件不需要拟提纲就可以直接写了,篇幅较长的文件,就需要先拟一个写作提纲,对文件的结构先有个通盘设计,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才有利于顺利进行写作,避免半路返工。

提纲可根据篇幅大小确定,不太长的,可安排一下正文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一共分为几段、几层意思等。长的、非常重要的文件,需拟出较详细提纲,包括正文几个部分,每部分讲几个问题,各问题的题目要点,哪一部分、哪一个问题准备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重要的领导指导文件,主要执笔人拟出提纲后,还要反复讨论修改补充。几个人共写的文件,更要先拟提纲,以免写的前后重复、脱节或互相矛盾。

4、起草正文

一是要注意观点鲜明,观点和材料结合得好;二是文字要简练,交代的问题要清楚。观点和材料结合得好,才能符合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要求。只有观点,没有材料,使人理解不深;堆积了些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使人不了解要学什么、贯彻什么、吸取什么教训。交待问题要清楚,主要是:什么机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问题、什么情况、什么原因、自己有什么处理意见,向对方有什么要求等。

5、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拟定后,自己一定要反复看几遍,耐心地仔细地逐字逐句检查修改,连每个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修改可提高文件质量,也可从中提高写作能力,并为领导人审核签发这份文件打下良好基础。

(四)常用公文的写作

1、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公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常用的报告有两大类:

(1)呈报性报告。以汇报工作、反映有关情况为主要内容,行文的目的是供上级机关了解掌握工作情况。为上级机关制订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开展工作,所以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其正文通常分三部分:

第一,开头。用来总述开展工作的主要背景、主要做法或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作为发文的依据,然后常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的惯用语过渡,领起下文。这部分内容要落笔入题,向上承接标题中事由,向下引起正文的主体内容,语言要尽量简洁扼要。

第二,主体。阐述报告的具体内容,如内容复杂,可采用分条式或分题式结构进行阐述,具体写法,要因文而异。如果侧重汇报工作情况,就要写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哪些不足等,可以按工作先后顺序来写,也可按工作性质、内容来安排层次段落。如果侧重于反映有关问题,需阐述产生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危害性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如果侧重于总结经验体会,就需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探索规律性的东西。总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切忌冗长琐碎,象本流水帐。

第三,结尾。常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出”等惯用语收束全文。也有的呈报性报告结尾部分提出有关建议和安排,但不易多,以免喧宾夺主。例文1

关于××××公司承担土地税问题的报告公司:

××××公司于三月中旬召开承担土地税工作座谈会。各有关部门对实行《淄博市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土地税务负担过重,物业公司无力承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解决的办法:一是减免土地税;二是大幅度提高储存费用,否则物业公司无法生存下去;三是××××××。

特此报告

××××公司

二○○六年四月四日

简析

是份物业部门无力承担土地税问题的专题情况报告。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先概述情况背景,点明全文主题“物业公司负担过重,无力承担过多的土地税”,接着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句自然过渡。这是呈报性报告开头的惯用写法。

第二部分是行文重点,分两个层次阐述。

第三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问题严重性,其目的引起上级重视,为上级机关决策提供依据。

(2)呈转性报告。是某些业务部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安排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汇报并请求给予批转的报告。例文2

关于在我公司开展侨、台情况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

公司领导: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关于做好侨台普查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公司侨务工作的对台工作,促进我公司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确定在全公司开展侨、台情况普查工作。普查工作的安排意见是:

一、普查对象和范围。××××××××××××××××××××××××。

二、普查方法、步骤。××××××××××××××××××××××××。

三、普查经费来源。××××××。

四、组织领导。××××××××××××××××××。

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公司侨联

二○○六年×年×月

简析

是就侨、台情况普查工作提出安排意见的呈转性报告。正文落笔入题,写明发文依据和目的,简洁扼要。无一多余笔墨。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开展工作的安排意见、对象范围清晰明了,方法步骤翔实具体。结尾用语简练利落。(3)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一,情况要属实。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第二,中心要明确。主次分明,针对性强,围绕中心问题组织材料。

第三,条理要清晰。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分几个方面写,每个方面又分几个小层次等等。

2、请示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就有关问题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写请示要简明,一文一事,才能便于及时处理。不要在一份请示中提出好几件事,免得送到上级机关后,由于这几件事需分别由几个部门办理,结果会使这份请示在各个有关部门辗转传递,拖延时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请示的正文,主要应写明请求上级给予批转或指示的问题,并简要说明提出的理由及本机关对问题的处理意见。两种以上处理方案和意见可同时提出,但应说明本机关倾向性意见和理由,供上级参考。为使正文篇幅简短,中心问题明确和突出,可将详细说明的材料作为附件,供领导参阅。

请示正文的末尾,应写明行文的具体要求作为结束语,如“请予批准”、“请速审核批示”、“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等。例文

关于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工作的请示

公司领导:

根据中铝公司《关于加强备品、备件管理的指示》精神,对我公司备品、备件实行了统一管理发放的办法。×××××

这一办法有效地制止了备品备件的流失和损坏……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

二、×××××

三、×××××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有关厂矿部门执行。装备能源部

×××××

简析

是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给有关范围贯彻执行的请示。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请示的背景;第二部分写请示事项,从三个方面提出安排意见,简洁明了,针对性强。第三部分是正文结尾,提出请求结语。

(1)请示的写作要求

第一,要坚持“一事一请示”的原则。

第二,不搞多头请示。

第三,请示理由要充分有力,具有说明力,引起上级重视,促使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要注意行文的语气,选项用词语要分寸得当,象“如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后果我单位概不负责”之类的语句,决不能写入请示中。

(2)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A、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导、批准,上级接文后一定要给予批复;报告则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上级了解情况。为上级提供信息和经验,上级机关接文后,不一定给予批复。

B、请示内容具体单一,要求一文一事,必须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报告内容较广泛,可一文一事,也可反映多方面情况,但不能在报告中写入请示事项,也不能请求上级批复。请示起因、事项和结语缺一不可;报告行文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因文而异。

C、请示涉及事项是没有进行的,等上级批复后才能处理,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涉及事项大却已过去或正在进行中,可以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行文。请求时间性要求强,报告时间性要求一般较差。

D、批准性请示,上级未作出答复前,成文单位无权安排和办理;批转性报告在上级未作答复前,成文单位即可进行安排和部署。

3、通知

是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公文。

通知的特点:

(1)使用范围广。使用的单位多,无论哪一级行政机关都可以用,不受级别限制。如下达指标、部署工作、告知事项、联合举办活动、转发上级、同级、下级机关的公文、,召集会议等,均可使用“通知”。

(2)使用频率高。约占各级行政机关收发文件总量的一半以上。因为“通知”适用范围宽,行文简便,写法多样。

(3)种类多。按形成情况划分有:联合通知、紧急通知、补充通知;按行文关系划分有:下行文通知、平行文通知;按内容性质划分有:发布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会议通知、转发转批通知。

通知的写法:

发出通知的目的,在于告知对方有关的事项和本机关的意见,所以通知必须注意把问题写清楚。如,发文的依据是什么,要求对方在什么时间执行什么任务或协助完成什么工作,有什么具体要求等。再如,召开会议的通知,要写明时间、地点、什么会议、会期几天、中心讨论什么问题,要求什么人参加,分配名额、报到日期、准备什么材料等。

4、函

是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事项的公文。

函的特点:

(1)行文关系多样。可用于上行、平行、下行文和不相隶属机关。无论哪一级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使用,这一点是其它种类的公文无法与之相比。

(2)使用范围广泛。除可以代行指示、请示、报告、批复等职能外,还有独特的相互商洽工作、询问等功能。

(3)写法灵活简便。内容可一个问题或一件事,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函的种类:函的写作要求:(4)关系要摆正

5、计划

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决策,制订总体和阶段的任务及实施的方法、步骤和措施的过程及其书面表达的形式。(在一定时期里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和程度)

计划的特点

(1)预想性。科学的预见、预想性安排。设有预想就没有计划;是希望实现而尚未实现的。

(2)可行性。措施办法必须切实可行,指标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没有可行性,就不能称为计划。

(3)约束性。计划一旦通过、下达,就要遵照执行。

计划的写作要求:

(1)方针政策性。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2)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利益出发,服从大局,整体弊多,失去存在价值。

(3)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内容反复讨论、修改、切实可行。

(4)规定要明确具体。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但不可过于具体,束缚创造性。

计划的三要素:

(1)制订计划的依据,计划本身成立的前提。

(2)制定计划的目标,达到要求和标准。

(3)实施计划的细则,主要是步骤与措施。步骤:达到目标完成任务几步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何时完成;措施: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克服哪些困难,如何分工协作等,必要时还要明确奖惩规定。步骤和措施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是计划的主要篇幅。

计划的写法没有固定不变的,但任何计划都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6、总结

对规定时限内的某项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形成文字,就是总结。(对实践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一定时期里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达到了什么标准和程度)

(1)总结的作用和种类

一是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二是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三是互通情报,共同提高。种类很多,一般按内容分,有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

(2)总结的特点:目的性、客观性、理论性

(3)总结的一般写法成文阶段:1)标题:陈述式,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和文种”四部分构成,大部分用于工作总结,如《山东铝业公司纪委2005年工作总结》。论断式,较鲜明地表现主题,大部分用于专题总结,如《医疗制度改革深入人心——山铝医院2005年医疗制度改革工作总结》。概括式,类似一般文章的写法,用于经验总结,如《完善经济责任制,深化企业改革》,常由上一级机关作出。

2)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前言,概述情况,交待背景,让人有个大体印象,为主体作为辅垫。主体,这是正文的重点,总结成绩和经验,指出问题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意见三部分。常用结构有:惯用式,按“情况—成绩—经验—问题—意见”顺序叙述,适用于大型的综合性总结。条文式,将总结内容按性质和主次轻重逐条排列,分别使用“一、二、三……”等序号,往往在同一条里,把成绩经验、方法措施、问题教训溶为一体阐述。标题式,正文分若干大段分别列出小标题。适用于经验性总结。阶段式,把工作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分别说明每个阶段的成绩、经验和教训。贯通式,围绕主题,总结事态发展全过程,文字前后贯通,一气呵成。按时间或事物发展顺序叙写。

3)结尾: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同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简短、有力和自然。

4)总结的基本要求:态度端正、抓住重点、写出特色,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条理清楚、用语准确。忌空泛、忌笼统(也许、大概、差不多、少数、大体上)要少用、选用。忌夸张、忌虚假。

5)计划和总结的关系

计划是工作开始前对所要做的工作的打算,总结是工作结束后对计划完成情况的鉴定。

7、调查报告

是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调查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一般在标题下写有“调查报告”等字样。

(1)调查报告的作用

第一,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二,扶植新生事物,传播典型经验;第三,揭露事实真相,回答社会问题;第四,克服官僚主义,培养求实精神。

调查报告按调查的范围、内容分为两类:综合性调查报告、专题性调查报告。

(2)调查报告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针对性;2)尊重客观实事,凭借事实说话;3)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体现时代精神,有较强的时间性。

(3)调查报告一般写法

1)拟定写作提纲,根据确定的主题拟提纲。基本结构内容是:一要写出主题,就是调查的结论;二要暂定一个标题,是主题的重要表现;三要根据主题的要求对文章整结构进行安排,即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此时,把选定的材料分类,认真精选,使之进入文章中。拟提纲不可随意性,必须从宏观处着想,从微观处入手使调查报告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文字量少的可粗略些,只列主题、标题,每一层次的主要问题即可。

2)一般写作方法。标题、正文(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部分,简要叙述问题的提出,即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等;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调查后的结论等。

主体部分,主要写事实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主要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对调查人、事件、问题作具体说明。要写出指导思想、具体做法、困难障碍以及解决办法、获得的效益、影响和意义等。

(4)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研究理论,熟悉政策2)深入实际,占有材料

3)整理材料,分析研究4)注意叙述和表达方法一般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叙述为主,如实反映情况,还得有议论,就是要有观点。语言除具有公文的准确、通俗、简洁等特点外,力求生动、活泼,主要是向群众学习和借助某些修辞方法。

8、讲话稿

讲话稿和发言稿都属于会议文件,是事先经过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而写成的文稿。它的作用是鼓动和指导。

讲话稿和发言稿,原则上应当由本人自己起草,能真实反映发言人的意见。有些重要讲话,实际是代表组织,需要先讨论或专门组织人员起草。

起草讲话稿,首先要拟一个提纲。在选择题目和确定主要内容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弄清会议的性质和中心任务。讲话和发言一定要扣住会议的中心问题,不要不着边际、无的放矢,发表无关的议论,浪费与会人的时间。

二是要考虑讲话人出席会议的身份、职务,在会上讲什么合适。还要考虑听众对象,到会的是哪些人,需要从会议中了解和学习什么,最关心什么问题,需要得到什么教育和经验等。

三是要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介绍经验,提出建议和批评等。讲话和发言要有内容,有份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写法,没有固定格式,比较灵活,每位发言人都有的风格,不必千篇一律。要适当口语化,避免使用文言和生僻的字眼。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

9、会议纪要

是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和执行的公文。

特点:具有较强的提要性;具有决议的性质,一经下发必须贯彻执行,具有存查、备用的作用。

写法有三种:

(1)综合概述法。把会议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等综合在一起,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阐述与说明。多用于小型会议,问题单一,篇幅短小。正文的第一部分为会议概貌,先扼要写出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中心议题,再交代会议的主要议程,然后用一过渡句“现将联席会上议定事项纪要如下”转换内容,领起下文。

(2)归纳分项法。内容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成几个大的方面或大的问题,然后加上标号或小标题分成几项来写。侧重横向分析,内容多、问题谈得细,多用大型会议。

(3)发言提要法。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言论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发言顺序或内容的类别加以阐述说明。这种写法能如实反映会议讨论的情况和与会人员的意见,适用于一些座谈会、讨论会和研究会的纪要等。

公文知识与公文写作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四篇: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八章公文的写作与处理

8.1.1公文的含义:①是公务文书、公务文件的简称,是文件的一个主要门类②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文字材料③《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④《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8.1.2.公文的类别

①可分为正式公文和非正式公文

②根据具体公务活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③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程度,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等六类

④根据制发公文的机关的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通行文

⑤根据处理时限,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

⑥根据公文的性质,可分为规范性公文、指令性公文、指导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等八类

⑦根据文件的来源,可分为收文和发文

8.1.3.常用公文种类

(1)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种

(2)行政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

(3)我国行政系统的常用公文规范性文件

①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②规定: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③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领导指导性文件

①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②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③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④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⑤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公布性文件

①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②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陈述呈请性文件

①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代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②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③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④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商洽性文件: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国家机构、政党的重要会议纪要,在需要对外公开报道时,以“会议公报”公布

8.1.4公文的格式

8.1.4.1公文格式的表现形式

A 公文纸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

B 公文纸分为可用以书写、印刷文字、图形等符号的图文区和不允许出现任何符号的白边区两个区域。上白边(天头)和左白边(订口)应分别宽于下白边(地脚)和右白边(翻口)

C 所有文字符号从上至下,自左而右依次横写横排(少数民族可按其习惯书写,排版)。正文的行长应与图文区宽度相等(即通栏排)

D 左侧装订

E 在公文撰写和印制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标注编排均需遵循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8.1.4.2公文文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A 根据发文机关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选择文种:就是要求明确双方间本来的工作关系,选取为这种关系所允许的文种

B 根据作者的权限选择文种:就是要明确作者的职责、权力范围,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文种

C 根据行文目的、要求和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文种

8.1.5公文的结构

①党的机关公文一般由17个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一般由18个部分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③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A 公文版头部分:包括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等六项

B 公文本体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等七项

C 公文文尾部分:包括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四项

8.1.6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3)同现行有关公文衔接4)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5)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6)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7)表述准确严密(8)文字精确简练(9)文种使用恰当(10)公文结构和格式规范

8.1.7行文规则

(1)概念:指国家制定的控制行为及行文方向、行文方式的有关规定2)基本内容①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

②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③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④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⑤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

⑥行文前必须对有关问题协商一致⑦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

8.2公文处理

8.2.1公文处理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1)概念:主要是指公文的拟制、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2)基本任务:是及时、准确、有效地拟制、办理、处置、管理公文,为公务活动提供适用的信息

(3)具体任务

A 创制公文:包括拟稿、会商、审核、签发、缮印、核对直至用印或签署,形成正式公文

B 传递公文

C 办理公文:包括分办、批办、拟办、承办、传阅等环节

D 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清退、销毁、暂存

E 管理公文:包括公文的收发、传递、登记、清理分类、用印、签注,建立检索体系,提供查阅;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以及公文机密与安全的维护等

8.2.2公文处理责任

(1)机关领导的公文处理责任①亲自参与对重要公文的撰拟工作②审定签发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重要公文并承担其法律或行政后果

③阅处重要来文并指示处置原则与方法④直接承办最重要的来文⑤审定公文处理方面的计划、规章和标准,确定对公文处理系统的重大改造方案,指导解决机关内公文处理活动中带有根本性的随机事件等(2)综合办公部门负责人的公文处理责任①亲自动手撰拟一部分重要的综合性公文②审定签发以本部门名义制发的公文并承担其相应的法律或行政后果④经机关领导明确授权代为审定签发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⑤阅处或经机关领导明确授权代为阅处部分来文并指示处置原则与方法⑥直接拟办和承办重要的来文⑦制定机关公文处理方面的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制定公文处理方面的规章 制度和标准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组织规划公文处理流程,建立公文处理质量与效率保障体系,协调机关内外的行文关系,指导解决机关内公文处理中的一般随机事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3)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公文处理责任

①亲自撰拟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公文②审定签发以本部门名义制发的公文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行政的后果③审核由本部门承办、以机关名义发出的公文④阅处由本部门直接办理的来文并确定具体处置方案⑤直接拟办和承办重要来文⑥协调与其他部门间的行文关系⑦督导本部门的公文处理工作,解决部门内部公文处理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

(4)公文处理工作机构负责人的公文处理责任

①草拟由领导交办的公文②审核文件③拟办、承办部分来文④组织公文处理工作人员集中完成一部分公文处理工作作业⑤具体协调解决机关内部、外部的一般性具体矛盾关系⑥具体组织控制部门公文的流程⑦从多种渠道了解公文处理工作具体情况,直接指导解决或提请领导解决有关具体问题

(5)公文处理人员的公文处理责任①分类集中承担一部分公文处理工作作业,特别是其中具有管理性质的作业②组织公文的具体运转过程

③辅助设计制订公文处理工作制度、标准和规程等

(6)一般业务人员的公文处理工作责任:按质量要求和规定的时限阅读处理文件,提出拟办意见,具体承接办理文件,解决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起草和修改公文,参与审核一部分公文等

8.2.3公文办理程序

(1)收文处理程序

①公文的收受与交流: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摘编;分办②办具理体收包文括

A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的认真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

B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包括拟办意见)进行认真阅读分析之后,提出处置意见

C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承接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D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③组织催传办阅查办

A 组织传阅:指独份或份数很少的公文需经多个部门或多位工作人员阅处时,使公文在他们中间得到有效传递和阅读的活动

B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根据承办时限和其他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C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④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等

(2)发文处理程序

①文稿的形成A 拟稿:即撰拟公文文稿

B 会商:指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或配合时所进行的协商活动

C 核稿:指拟就的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讨论通过之前,由部门负责人或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秘书人员对文稿所做的全面核查工作

D 签发

a 正签:指签发人在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签发公文

b 代签:指根据授权代他人签发公文

c 核签:又称加签,指上级领导人签发下级机关或部门的重要公文

d 会签: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由各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

②公文制作

A 注发:指在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

B 缮印:从誉录抄写、印刷等方式制作供应出的公文

C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或请有关领导者在公文正本上签注姓名

③公文的对外传递:包括分装、发出等环节

④处置办毕公文:包括立卷、归档、暂存、销毁等

8.2.4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与签发的方法要点

(1)拟办

①概念

A 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

B 是办文人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途径

C 是由有关人员对文件进行阅读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建议,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供领导审核定夺的活动

②方法要点

A 弄清文件的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情况

B 意见要简明、准确、具体、得体

C 如所提方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应将倾向性意见排在前

D 在“公文处理单”中工整、清晰地填写好意见,签注姓名、日期

E 对领导采纳自己的方案有一定把握时,也可直接草拟复文文稿供审核定夺

(2)请办

①注批件

A 概念:即直接注“请某某同志批示”的文件

B 方法要点

a 对于请示的问题比较重大,不需要办文部门协调、补充说明的,要注请领导同志批示 b 对于注请领导批示的请办件,应同时分送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阅看,以便相互通气,加快办理速度

c 对于一些特殊件,如确需直接注请领导批示,可先同领导同志的秘书联系协调,然后再注请办理

②注办件

A 概念:就是注“请某某部门研办”的文件

B 方法要点

a 注意“研办”与“研究提出意见”的区别

b 请某某部门商某某部门研办的件,两个承办部门,以前者为主,由前者牵头承办 c 注办件的分送范围要得当

③函办件

A 概念:就是用函的形式通知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办理意见的文件

B 方法要点

a 请示件中的内容涉及几个部门,需要各方面征求意见,又不便于请某一个部门承办的,办公厅(室)可分别发函

b 办公厅(室)领导同志有批示的文件,而该批示不便于和承办部门见面,就用发函的形式,并可以把“此件是领导同志交办的”这样的消息向承办部门传递过去

c 一些特急件,需要限定承办部门在一定期限内办完,用函的形式可以说清楚

(3)批办

①概念:是指有关负责人认真阅读分析文件后,提出处理意见

②方法要点

A 不越权批办

B 严格控制批办范围

C 批办意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D 采取措施保证批办意见执行

E 如待办问题自己无权或无法处置,可将批办改为拟办

F 填“公文处理单”

(4)承办

①概念

A 是指具体承接处置文件内容所针对的事务与问题的活动

B 是公文处理的中心环节

C 它既是收文办理最后的实质性程序,又往往是发文办理程序的开始

②方式:召集会议、面谈讨论、电话沟通、实地调查指导、现场协调布置、制发公文等 ③形式:领导同志承办、秘书人员承办、职能部门承办

④方法要点

A 要熟悉与公文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有关公文,了解与公文内容有关的业务,高度明确领导者的意图

B 要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C 要加强协商,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积极而主动地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取得理解、支持与配合D 要分清主次,区别缓急,科学安排承办的次序

(5)审核

①概念:是在公文签发之前所进行的校正、修改、加工和核对的工作

②方法要点

A 把好报批关: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B 把好发文关:是否确需行文

C 把好内容关: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真实准确、明确具体、界线清楚、前 后一致、切实可行、详略得当

D 把好协调关:涉及有关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 一致意见

E 把好文字关:结构是否合理,字句是否妥帖,语言是否精练,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人名、地名、数字、计量单位、时间、引文是否准确规范

F 把好格式关:格式要素是否齐全,密级标注是否恰当,标题是否完整,主送机关是否规范,落款是否准确,印发传达范围是否明确

G 把好文种关:文种选用是否符合规定

(6)签发①概念:是指发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进行最后审定、签署印发②方法要点

A 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文件由本机关主要领导同志签发

B 涉及某一方面问题的文件,由主管领导同志签发

C 涉及某一方面且政策性强、问题重大、涉及面广,由主管领导同志审核后,送主要领导同志签发

D 一般事务性文件(函),可视情况送秘书长、办公厅(室)领导同志签发

E 不得越权签发公文

F 必须“先核后签”G 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会签工作

第五篇: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公文基本知识

1.公文的含义: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应用文书。

(1)规定了公文的使用范围(2)规定了公文的性质和目的(3)具有特定的格式

2.公文的特点:突出政治性、恪守法定性、保持权威性、注重保密性、讲究规范性、围绕事务性

二、党政机关公文规范

1.党政共同使用: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意见

2.公文的分类(1)按使用的范围划分: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2)按公文发送的方向划分: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3)按机密程度划分:密件(绝密、机密、秘密)和普件

(4)按公文办理的时限划分:特级、急件(电报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3.公文行文方式和原则: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联合行文、直接行文

三、常用公文写作

1.公文写作的程序

撰拟文稿(1)要安排好结构(2)拟出写作提纲(3)正式撰拟文稿

四、公文处理

1.收文处理(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签收、外收文登记、启封、内收文登记、分办、摘编

(2)办理收文:拟办、批办、承办、注办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4)处置办毕公文: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2.发文处理(1)文稿的形成:拟稿、会商、审核、签发

(2)公文的制作:注发、缮印、用印或签署

(3)公文的对外传递:分装、发出等环节

(4)办毕公文:立卷、归档、暂存、销毁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