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论文汕头市管理现状与对策
试析汕头市城区城管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空摘要】
【关键字】
城市管理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聚焦点,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环境。汕头市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汕头市城区城管面临的困难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高水平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城市管理执法相关的立法工作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还滞后于现实管理要求。现有法律资源与执法实践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脱节。
目前国家还没有一部城市管理法典,所用的法律多散见于其他部门法、专业法;有些城管法规对某些违法行为只有禁止性的条款,没有 详细的处罚规定,无法操作;有些处罚条款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前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很多法规都是治标不治本,如对跨门营业屡教不改的店铺如何通过年审加以制约没有规定,对一些店铺的开业门槛没有法律规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快餐店、修理店的跨门营业现象。
(二)城管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过去集中在一个部门的审批许可权、检查监督权、行政处罚权进行了分离,但是由于行政处罚权在移交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双方部分职权界限不够清晰,使审批、管理、执法三者脱节,影响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在环保行政处罚方面:城管执法局对产生部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的行为行使环保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为环保工作的技术性强,城管执法局目前不具备环境保护技术测试能力,难以界定和测试油烟、噪声的技术标准,难以准确把握和提供测试依据,不利于正确实施环保执法。在规划行政处罚方面:城管执法局对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
第1页,共11页 30米范围内进行违法建设的行为行使规划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审批权在规划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难以确定其建筑的违法性质,不便于及时、有效的实施行政处罚。
(三)管理对象复杂 确实这个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环境的改善,是影响道路畅通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汕头的城市形象。
1、现状:如龙北市场、衡山市场等农贸市场周边道路和周围巷道,以及华侨新村路、金陵路、金新路等路段。这些地方有的是早市,有的是全天占道为市进行经营,加上过路人购买物品乱停放车辆,造成道路拥挤,交通阻塞。
2、原因:①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市场数量和场内容积跟不上城市发展水平,满足不了周边群众生活购物的需求。②一些下岗人员、外来人员和周边农民靠占道摆卖小商品或自产农产品谋生。③投放于城市管理的执法力量不足。目前市、区两级执法队伍仅有312人,中心城区面积和执法人员的配比为每平方公里0.9人,远不能满足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而广州市每平方公里为5.2人,珠海市每平方公里为4.16人。④部分市民的守法意识仍较欠缺。⑤有的基层管理部门向占道经营摊位违法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向占道经营者误导了违章行为的合法性。⑥相当部分市民存在同情弱者的心理,在自己权益未受损害的情况下,经常为小摊小贩说情,劝阻甚至阻挠执法人员对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取缔,加大了城管部门的管理和执法难度。
(四)管理的成果难以维持 实事求是地讲,去年以来,我们在城市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形势仍不容乐观。今年两会期间,城市管理仍然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听到很多批评声,有些批评还很尖锐,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海外同胞一回来,讲到汕头的投资环境,除了社会治安就是城市管理的问题。刚才的录像大家也看到,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市容环境出现明显的脏乱“回潮”现象,城市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有:一是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路面很少见到执法人员。我想这个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我们执法人员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够的问题,跟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无关紧要的问题也有关系。我们不要老是强调客观原因,要向那些临时聘用的治安联防队员学习,不要端上了铁饭碗就不愿出来,不愿上路。二是执法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体制的问题实际也是责任的问题,现在还有扯皮、推诿,还在理顺。各部门要见责任就上、见矛盾就上,而不是见利就上、见权就上。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去年以来我们投入了不少资金,但仅能勉强维持面上的卫生保洁,第2页,共11页 对基础设施的更新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城市保洁队伍的待遇整体偏低,金平环卫工人的月工资水平是七百多元,龙湖是八百多,这与他们的工作量来比,确实是低了一些。有些基层雇用的垃圾转运人员甚至是零工资,只能靠分拣垃圾换钱过日子,这样又造成二次污染。四是管理还不到位。目前集贸市场、环卫设施的分布不是很合理,管理也不是很到位。比如有些集贸市场里面是空的,有些又挤得很,一些临时集贸市场过了限制时间还在摆。市场里面的卫生状况也不好,对我们防止疫病也不利。五是城市管理水平不平衡。特别是澄海、潮阳、潮南三个区是新建区,群众的城市意识比较薄弱,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比较低,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市容、市貌“脏、乱、差”现象仍十分严重,卫生环境没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今年全国爱卫办还要组织对我市巩固创卫整改达标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以后每三年还要复审一次。澄海、潮阳、潮南三个新区还必须按《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开展创建,并按规定经全国爱卫会考核验收确认。今年我们还要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达标复查,创模和创卫是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如果我们的市容环境还是这个样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近期没有大的进展,年底要通过复查,我看难度是很大的。面对这些情况,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要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我每次开会都强调,保住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牌子,是推进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真正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今年1月,汪洋书记莅汕调研时强调,“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真正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为发展的目的”。发展经济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搞好城市管理同样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城市管理好了,环境改善了,就会从一个方面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而且,城市管理搞好了,城市形象和品味就会得到明显提高,投资环境就会跟着改善,就会对资金、人才等要素形成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我们是经济特区,要建设粤东区域性中心城市,今年还要举办首届粤东侨博会,年底要接受创模复查,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容环境,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城市管理,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来抓城市管理工作,把城市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切实抓好。
二、汕头目前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作为执法方的政府部门确有权力和责任对城
第3页,共11页 市管理中的违章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而执法相对人确实有许多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从事违法行为,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执法问题的现状主要是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行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四方面:
(一)城管执法观念落后
当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行政指导是辅助的管理手段,这种方式很难使被管者心服口服,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怨,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在“官本位”执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尽管执法部门突破“障碍”,但执法效果并不理想,并引发了很多矛盾甚至冲突。城管执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
(二)城市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然而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没收商品不开罚单,不说明情况,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推翻、捣乱等,都严重损害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根据有关部门在汕头市区通过问卷调查的显示,本市市民对城管卷查工作的满意率只有29.20%;32.43%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滥用职权,不依法办事;22.78%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有贪赃枉法行为;40.15%的人对城管监察部门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城管执法中存在滥用职权、执法违法、随意收费、任意罚款、以权谋私等现象。
(三)经费不足、设施设备不能适应城管工作需要
一是日常管养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建成区扩大,道路、路灯、环卫设施、绿化面积等城维任务逐年增加,设备逐年老化,电费、水费、油费多次提价,而城维经费却沒有相应追增,有些项目反而減少,管养经费与管养任务不适应的状況使城维工作举步维艰。二是道路、路灯等市政设施老化严重,中心城区80%的主次道路和70%的路灯设施超期使用。由于经费紧缺未能及时进行改造更新,既严重影响特区城市形象,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环卫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中心城区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数量欠缺均过半,3个新设区的市政、环卫设施欠帐更多,尤其是潮阳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只是进行
第4页,共11页 简易填埋、处理;潮南中心城区至今沒有垃圾处理厂,只能采取“化整为零”的做法,由各街道、社区居委“自行解決”;各区街道、居委会垃圾袋装收集有偿服务费收取率最高不足七成,而垃圾清运成本高,保洁工人力不足。环卫经费缺乏,导致“垃圾迎宾”现象普遍。四是在城市管理中无论是市政、园林、环卫的作业机械、专用车辆和执法装备、设备短缺落后,其中一半以上超期使用,因经费困难无法及时更新,相当部分存在安全隐患。
(四)城市管理工作未能实现长效化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现在城管执法的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不仅面临着执法相对人的质疑,而且在与其他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几乎无所不包。此外,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被城管执法者任意使用,这就使城管执法方式简单化、粗暴化,增大了城管暴力执法发生的几率。
三、提高汕头市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
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肩负着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公安交通、工商行政和市容环卫等职能,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和工作量大的局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建立服务型城管,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一)树立现代化城市管理观念
1、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城市管理要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遵循“人性化”原则。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和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现实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需要已由过去的“水电路房”四大瓶颈转变为绿化、环卫等方面的滞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则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二是追求“人格化”品质。所谓“人格化”,就是把城市赋予具有吸引力的人文色彩和特色风范,从而产生独到的人格魅力。三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环境建设中的活力“因子”,成为我们美好家园的风景线。
2、坚持“依法治市、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市”的基
第5页,共11页 本方针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一是要彻底解决城管综合执法的安全保障问题。二是要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三是不断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以德治市”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用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用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四是要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执法中要讲究执法艺术,针对管理对象的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五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法中既要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也要换位思考,多为管理对象着想,运用疏堵结合、管理与教育并重的方式,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益、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通过实行柔性管理,来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
3、坚持“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城市就象一本书,有的粗俗浅薄,有的博大精深,之所以给人的感受不同,就在于文化内涵的多寡、城市品位的高下。城市管理工作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一是提升城市个性品位;二是提升城市经济品位;三是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四是提升城市管理品位。
4、坚持“由突击型到长效型、由粗放型到精细型”的历史转变。城市管理应当由过去被动迎检,突击执法转向经常性、规范化的管理,由过去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转向从细微着手,注重塑造精品的高级阶段。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同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比如处理乱摆乱卖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的建设,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担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管理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管理延伸。在地域上,应当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然后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城市的每一角落都没有脏乱差的容身之地,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不断巩固和扩大成果。在时间上,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的重点时段的管理到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在内容上,通过巩固市容管理的基础上,推进对环保、静态交通等多面、综合性管理。
5、坚持“管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取向。我国正处在新世纪大发展的重要历史
第6页,共11页 时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说到底就是环境竞争,环境是金钱、是品牌、是生产力,哪个城市环境好,人就往那去,资金就往那里流,各种物质就往那里聚集。因此,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管理现代化,促进城市的现代化。一是要创新管理观念,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二是创新作业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高新技术,使传统的市政、环卫、园林等的作业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三是创新管理手段。充分运用遥感、宽带网、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真正把城市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建立规范高效城市管理体制
搞好城市管理,营造一个群众满意的城市环境,关键是要真正重视起来,落实责任,从现在开始到年底,要边整治、边完善长效机制,从搞运动、搞突击回到常态,常规性地开展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要用制度来管事、管人。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城市管理中的一些体制机制、事权财权,逐步加以理顺,可以说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大的方面基本上都理顺了,职责也明确了。市政府在去年专题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已经多次征求各区、各有关单位意见,今天也印发给大家了。这个意见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的大纲,明确了市、区、街道(镇)、社区四级及各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15个具体的长效机制的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要对自己牵头的长效机制进行细化,制订配套的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责任,防止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对体制机制方面还没有理顺的具体问题,要抓紧理顺。执法体制的问题,市和区的执法体制已经理顺了,执法力量基本都下放到区里,并且要求下放到街道,各区的做法不太一样,龙湖倾向放在区里,金平倾向放在街道,我的意见是允许试验,关键是关系要理顺,责任要分清楚,要有实际效果。有关违章建筑处罚权、生猪屠宰执法等问题,市政府正在协调,要加大力度,要按照一边倒、一路管到底的原则,尽快理顺。还有社区物业公司与居委的关系,也要尽快理顺。
要抓紧城市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市政府已经明确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并建立城市管理考评监督与竞争激励联动的机制,实行奖优罚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城管办正在着手制订《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对城市管理工作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这个办法城管办已经发给大家征求意见,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城管办要抓紧修改完善。特别是责任追究的问题,城管、监察部门要抓紧研究,制订考评办法的惩罚细则。考评结果到时要定期在新闻媒体公布,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惩罚细则严肃追究责任。
要完善督查督办机制。要充分发挥城管委、城管办的作用,城管委的领导要针对城市管理的一些重大问题,亲自督查;城管办要加强日常的督查督办,特别是要根据考评中发现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各级各部门都有督办的职能,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城市
第7页,共11页 管理作为督查督办的重点,采取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和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抓好本地本部门城市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
二是要用科技手段来创新城市管理方式。重点是要尽快建立“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是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政府数据资源,充分利用传统电话交换技术和最新网络技术,为市民向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投诉以及重大案件举报等,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到时通过编写好的计算机程序,把群众的投诉,通过软件自动转到部门,自动跟踪督办。这是市民与政府直接沟通的一条绿色通道,将大大强化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也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部门的监督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要坚决按照市政府、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部署,尽快组织做好建立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的各项工作,抓紧设备的购置,工作流程的配置,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相关交办工作监督制度的建设等工作,确保今年8月份开通。对“12319”交办的事项,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及时落实,及时反馈,要把“12319”热线办成汕头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亮点。在“12319”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政府、城管局现有的信息网络设备资源进行整合、改进配置,还要考虑以后逐步升级到“12345”政府呼叫中心,实行全方位公共服务。
三是要用经济手段来提高城市管理效益。现在我们确实是比较穷,但不能因为穷,就穷得脸都洗不干净。在当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怎么样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认为,总的原则要坚持资金向环卫、执法一线倾斜,向干得好的倾斜,市、区都要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有关环卫工人工资偏低的问题,最近林梃副市长牵头,落实城管局正在开展调研,这项工作要抓紧,尽快拿出一个意见来,积极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要适当提高一点工资,留住这些环卫工人,增强他们的积极性,避免拆袋分拣垃圾的行为,减少二次污染。同时,我们要重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凡是适合市场化运作的项目,都要逐步推向市场。现在一些城市管理搞得好的地方,在这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我们要好好学习。比如环卫作业、绿化管养、市政设施维护等,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以合同外包的形式让企业或其他组织来参与我们的城市管理,政府按照合同拨给资金,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合同执行情况。这样既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效益,也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四是要用规划来规范管理。现在城市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跟我们的规划滞后、不完善关系很大。比如市政设施,既有设施不配套、第8页,共11页 数量不够的问题,也有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下来,要加紧修改完善有关的规划,包括环卫设施、集贸市场等公用设施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临时停车场规划等,使我们的规划更合理、更完善。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来实施,不能随意改变功能,规划部门在审批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好关。
五是要突出重点来抓落实。①执法部门,包括交警、城管、工商、卫生等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执法力量,要充实到第一线,放在重点场所,摆在路面上,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路面上有没有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有多少,群众看在眼里,一清二楚。这个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②要大力推进下半年工作。市政府已经转发《关于推进落实2008年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重点工作的方案》,明确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时限,各区、各部门要按照要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力争到年底,城市管理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③澄海、潮阳、潮南三个区要立足依靠自身力量,想方设法,创新思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启动建设进度,确保通过年底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当然,从长远来讲,还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当地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城市的人居环境。④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部门要结合创建省文明城市活动,组织开展劝阻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活动,同时让市民来开展讨论,提高市民文明意识。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开展连续追踪报道,及时反映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工作的动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曝光“脏乱差”典型。同时,要用好网络这个新的宣传阵地,在一些有影响的本地网站上,设置“城市管理大家谈”的专题版块,广开言路,让更多的人关心、参与城市管理。各区、各部门也要通过会议、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加入城市管理综合整治的行列,营造良好城市管理氛围。
(三)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切实依法行政
现代文明城市需要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管理,这支队伍应受到良好的训练,行为规范体现城市的风貌,代表城市管理的素质。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
1、推行执法公示制。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和权限要求,向社会公开办案程序、办案时限、处理依据、处理标准和处理结果。
2、推行执法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各执法岗位的权限、范围、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任,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履行职责,不失职;遵循权限,不越权;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同时,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在行使职权
第9页,共11页 过程中,一旦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要敢于承担相关责任,并对有故意和重大过失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3、推行执法承诺制。要从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公正执法方面,要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不乱罚款;严格案件集体审定,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格案件督查,防止漏查行为的发生;严格办案程序,实行规范执法。在文明办案方面,实行挂牌着装上岗,要做到语言文明、服务热情、行为文雅、诚实守信、礼貌周到。在办事效率方面,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立案报批限时制;同时制订鼓励诚信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制度及奖惩措施,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公正执法,争做人民满意城管卫士”活动,彻底解决执法不规范、不公正、推诿扯皮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
(四)营造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操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
1、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消除影响城市环境行为产生的根源。
2、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并加强行政管理手段,让部分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3、加大对城市管理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单位、市民广泛宣传,使城市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各单位、市民主动参与城管工作,协助城管工作。城市管理部门既是城市文明窗口的管理者,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主动贴近群众,经常到各单位、门店和居民当中征求意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强与横向、纵向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10页,共11页 参考文献(1)【访谈实录】 汕头市城市管理局马伟义局长畅谈城市管理工作http://czdt.shantou.gov.cn:8080/doguesttalk!getTextData.action?guestTalk.id=3 2011.04.19(2)关于我市城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06-28 09:39:20
伊春市
城管
执法
局
http://(3)在全市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蔡宗泽(二○○八年六月六日)
http://www.teniu.cc/common/view.asp?id=38977
(4)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5)從汕頭市城管服務項目市場化現狀看政府公共服務優質化
發布時間:2010-01-14來源:市市政市容管理局
(6)汕头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汕头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11页,共11页
第二篇: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本文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对工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高效、顺利的进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企业和国家都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
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涉及范围、职责等还不够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能根据经验操作。虽然我国建设部2004年颁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也无法真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完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标准、职责,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各项工作都没有依据,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建设管理体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在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方面水平较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严重缺乏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跟上国际的脚步,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除此以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规则不够熟悉,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咨询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遵守工程项目管理规则。另外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完全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1.3缺乏管理经验
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仍然处在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完全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专业化较弱。据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上百万人在从事项目管理,大部分人都属于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他们的实践几乎很少,几乎没有经验可积累,导致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无法提高[1]。而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他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要参加行业学会或者协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使用传统老套的工作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大型化,其中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极其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近几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只开发单机版的应用软件,没有将网络很好的利用,信息也没有得到自动传送和共享。而且只有实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比较重视的设计企业才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面较小[2]。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成本管理对策
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
2.2合同管理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
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3]李九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第三篇:[论文]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娱、体育、经贸等大型群体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而且越来越向商业化发展,种类多,规模大,特别是一些商业性演出、商贸活动和政府主办商业运作的大型活动日益增多,但由于一些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安全监督不规范、不到位,致使在举办活动中多次发生治安问题甚至恶性伤亡事故,有的还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解决大型活动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大型活动、现状、问题、对策
一、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现状
1、大型活动的概大念
大型活动,目前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并没有一个科学准确且达成共识的定义。国务院2007年9月发布实施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简称大型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体育比赛活动;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型活动的突出特点就是群众性和公开性。没有一千名以上群众参加的活动,就不叫大型活动;有一千名群众参加的活动而不公开举办,也不叫大型活动。那么,“群众性”和“开放性”就成为了决定大型活动还是不是大型活动的关键词。这里边需要注意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群众的数量,必须达到1000人以上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少于1000人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就不是大型活动。第二个是对公众开放的文化体育活动、展览展销等活动。单位内部、机关学校召开的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不论参与的人员多少,也都不是大型活动。
2、大型活动的特点
(一)参与人数众多,并且参与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高度集中,往往形成活动场地的饱和状态。如: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31天内,仅在韩国就有800名运动员参赛,列席的各国足球协会委员有600余名,参与报道的新闻记者有1万名,后勤人员约1.6万名,还有数以万计的球迷。在这种饱和状态下一旦有矛盾和摩擦,很容易激化,导致闹事事件发生,轻则造成大型活动秩序的混乱,重则造成人员挤压伤亡事故和秩序混乱。
(二)场所、时间的不特定性。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举办大型活动的地点、时间各有不同。有的是临时搭建的活动场地,有的可能是临时租用的场地,有的是在白天,有的是在晚间;也有的就在广场、公园甚至公共道路上举行。有的活动人数可达几万、十几万,还有的不仅人数多,而且时间也很长。这种大场面、1 人数多、场地大与场地小、黑天与白天等客观条件的不同,构成了大型活动现场的复杂性。如果举办单位忽视安全,公安机关又监督检查不力。则容易发生活动现场设施塌毁、坠落等事故,造成人员恐慌,导致挤压、伤亡事故;在活动过程中也有可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导致群体闹事事件的发生等等。
(三)形式多样,内容庞杂。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界定,我国目前法律承认的大型活动基本有五大类,200余项。各种活动的规模、人数、时间、场地等,有所不同,每项活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从举办者看,有个人、单位,也有政府部门;从目的看,有营利性的,也有非盈利性的公益活动等;从形式上看,有体育比赛、文艺演出,也有展览展销、经贸洽谈,还有庆典、游园、灯会等;从内容看,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少活动集文化、旅游、商贸等几方面于一体,内容十分庞杂。
大型活动的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但是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难度大,并不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必然原因。可以说,绝大多数大型活动的安全事故问题,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在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如果做到领导重视、主管部门严格审批把关、认真检查现场、及时排除隐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周密的预案等,许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大型活动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娱、体育、经贸等大型群体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特别是一些商业性演出、商贸活动和政府主办商业运作的大型活动日益增多,但由于一些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安全监督不规范、不到位,致使在举办活动中多次发生治安问题甚至恶性伤亡事故,有的还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
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和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对大型活动的管理职责、任务和要求;规范管理程序、手段和方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更好的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99年,公安部制定发布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2007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国务院令,自2007年10月1日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部内容完整、主体具体、责任明确、程序清晰、范围规范、标准统一的有关《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对大型活动的审批、检查、指导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力保障了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的进行。这标志我国群众性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国家对群众性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以立法的方式加以调整,足以见得对群众性大型活动的高度重视。因为大型活动是由广大群众参加的一种特殊活动,没有群众集中的表现形式,就不叫大型活动,群众是大型活动的主流群体。为保证大型活动顺利举刃、、安全举办、2 成功举办;为保证参加大型活动的广大群众有序、快乐、开心、安全参与,国家专门为大型活动立法,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体现。
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保卫机制不完善,公安机关保卫任务繁重 目前大型活动出现了“商业活动政府化、政府活动市场化”现象,很多商业性演出、商贸展销活动纷纷通过地方党委政府牵头主办或批准主办,变成了地方招商引资、扩大区域知名度的“政治任务”。而部分党委政府组织的政治性庆典活动由于资金紧张,引入了市场商务运做模式,由专业的演出公司或中介机构承办,但是安全保卫工作未能同步实现市场化运做,还是落实到公安机关负责,导致公安机关承担的安全保卫工作任务繁重,日常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安全保卫工作责任、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增多。
一些大型活动在市场运做机制下,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重经济利益轻安全责任,对公安机关提出的安全要求和保卫措施往往打折扣,一些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增加了活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举办单位为了达到经济目的,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或者少数领导,对一些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活动,要求甚至强令公安机关进行审批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由此使得公安机关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干扰,有的还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3、组织工作不周密,险象环生隐患多。
一些地方对举办的大规模文艺表演、烟火晚会等活动审批不严,在对场地观众数量控制、座位空隙、演员观众进出通道安排及临时搭建的舞台、看台、电气设施安全等方面检查不细,活动场所的安排不合理,大量人群聚集在狭小的空间内,导致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极易发生治安灾害事件。
4、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形势不容忽视。
由于一些大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一些党政高层领导和重要外宾也时常参与此类活动,以至于大型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利益受到影响的群体和个人就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大型活动期间进行上访和堵路来制造影响,引起领导的重视,促使问题的解决。还有一些偷、扒、盗、窃人员利用大型活动人员众多的特点,混迹之中,伺机作案。一些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大型活动制造事端,甚至进行爆炸等恐怖活动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5、票证管理无序,极易造成秩序混乱
一些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不按场地容量售票,超员售票和乱发工作证和记者采访证,使活动场地工作人员过多,影响观众观看,引起场内秩序混乱。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大型活动当中的倒卖票证、利用工作之便以证带人,尤其是贩卖假票证的违法行为,已经成为扰乱活动现场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各种大型演出当中几乎每场都有假票出现,个别场次假票泛滥,爆场现象时有发生。
6、经费紧张,装备落后
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的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困难还很多,如保卫经费无法保障、安全保卫工作所必须的通讯、安检和监控设备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三、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对策
1、公安机关做好审批、安全检查、指导工作
(一)落实责任,杜绝隐患
要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明确活动主办单位及其负责人为活动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法律责任。对活动中搭建的舞台、看台等临时性建筑物和使用的照明、音响等用电设备,必须要求主办单位或承建单位提供质量技术监督、建筑、供电部门出具的安全鉴定文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公安机关提出的场地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人员控制和票证发放等管理措施要无条件的执行,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二)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指导工作
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的准确预测和评估是保证大型活动安全的前提。公安机关应当变被动为主动,充分重视安全建设在活动举行前的重要地位,将安保同活动内容本身共同考虑、统一协调,提早介入、全面设计(筹划),真正有效融入大型活动,主办方活动组织的严密与否同安保效果密切相关。但在大型活动管理实践中,主办方往往单纯考虑活动本身举办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将安全问题抛向公安机关,且公安机关与其协调,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而现代大型活动“规模大、参加人员多、危险系数高、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愈发明显,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提前估量各种危险因素,及早做出应对措施,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的准确预测和评估是保证大型活动安全的前提。安全风险是指举办大型活动可能面临的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包括现实的危险(如人员拥挤带来的挤压伤亡、交通拥堵等)和潜在的不确定性危险(如特定违法犯罪行为人的破坏活动等)。风险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主观臆造、凭空想象,它来自于充分的调4 查、翔实的论证和准确的研判,如对以往同类事件的回溯和研判,对活动内容的研判,对特定活动特定参加人员针对性危险的研判,对特定时间针对性危险的研判,对特定地点针对性危险的研判,对现实社会治安形势的研判,尤其对于活动举办地现时周边治安状况的研判等,提前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置建议和防范对策。《孙子兵法·用间篇》有云:“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知敌之情者也。”只有在全面分析、精确计算和衡量的基础上对大型活动做出准确预测和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预案,在大型活动安全保卫措施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公安机关必须“提早介入、全面设计(筹划)”,在活动审批阶段,警方就应当介入制订方案和开展准备工作的全过程。主办方应当与公安机关共同协商,将安保同活动内容本身共同考虑,统一协调。活动举办前期,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主动会同规划、消防以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活动举办场地内外情况及周边环境进行有效分析。现代化场馆在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安保因素,尤其安保硬件条件建设,包括指挥室的选择和建设,其位置的选择确定、视频系统的安装等;包括安检棚位置的选择确定、距离的设定等;包括隔离距离的确定、缓冲带的选择设定、安检设施的选用和位置的选择确定、疏散通道及疏散能力的设定等,都应该与活动场馆的设计与建设同步进行,公安机关要切实做到万无一失,以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
2、政府立法加大安全管理
(一)改革机制,与时俱进
要大胆改革当前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努力将目前安全保卫工作由政府下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负全责的计划指令型模式,向主办或承办单位自行组织负责,公安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行使指导、检查、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场自主型模式转变,实现安全保卫工作与活动组织形式同步接轨,真正落实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彻底打消主办单位的等靠、依赖心理,调动其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保安人员的职能作用,培训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保安人员,充实到大型活动工作第一线,在大型文体、商贸活动中按90%的比例予以投入。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警力,使警力最大限度投入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中,同时也促进了保安业的发展、提高了保安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明确责任,谁主办、谁负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活动“商业化‘倾向越发明显,而商业活动就必须考虑其商业性特点,即使政府出于自我考虑,采取“政府搭台、商业运作”的模式,也需要厘清政府作用与商家责任,严格按照《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规范的规定,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真正实现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当前,政府5 安全管理理念存在一定偏差,往往认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就是公安机关分内的事,为了迎合商家,经常不考虑活动的客观实际,强令公安机关大包大揽,直接导致了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的单一性。在实际管理中,政府大多仅考虑活动内容和影响力,而忽视了安保本身的制约因素,如人员、场地控制、安保设施等,尤其忽视了安保的根本制约条件――安保经费,有关部门往往要求公安机关自己同厂家协商,根本不予考虑主办方的实质安全管理责任。在政府运作过程中,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下指令多,依法令少,尤其“指令”往往取代法令,使得《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规范没有得到严格遵照执行,成为公安机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桎梏,严重影响到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效果。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商家责任与政府责任限度。其第3条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第5条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人。其第10条明确了公安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责:审核承办者提交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材料,实施安全许可;制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督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指导对安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场所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对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依法查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当然,其第16条更明确了警察的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对经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机关根据安全需要组织相应警力,维持活动现场周边的治安、交通秩序,预防和处置突发治安事件,查处违法犯罪活动。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应该明确“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将“主办与安保”责任严密捆绑,切实解决商业活动主办方利益追求最大化,却忽视或轻视安保工作,尽可能减少安保投入的不利情形。与此相对应,警方的安保压力随着主办方的心态偏失与安保投入减少而明显增大。因此要明确主办方的安保责任基本限度,尽可能改变活动主办者赢利、警方投入的局面,树立商业活动安保商业化、社会化的理念。作为公安机关,要严把大型活动审批关,将安保工作做在“源头”。有关政府部门应当支持公安机关的工作,确保大型活动的安保审批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干扰。在审批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明确安保责任、安保投入、安保方案等,并有效监督其具体实施过程,如有违背,及时纠正,否则,应当坚决停止该活动的举办。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加快规范化和科技强警的步伐,弃经验决策等传统做法,引入先进理念,实现安全保卫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由经验型向规范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安全事故的防范水平和危机应对水平,除了依赖于上述的对策之外,还越来越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系统协调,依赖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好经验,只要思想重视、管理到位,措施得力,我们也有能力很好地维护大范围的公众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霞,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 王占军,荆延华,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若干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6期
【3】 李波,刘金龙,以社会化理念推进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的创新[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 李鹏程,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卫中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
【5】 刘金龙,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教程[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四篇: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摘要:结合具体事例,从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资产管理滞后的原因和改进对策三个方面,阐述有关高校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经过详细调查,研究高校资产的管理现状,并根据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善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改进对策
对于一所高校管理而言,资产管理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等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当今衡量高校实际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准。高等教育属于公益性质,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而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加强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高校工作的安全高效方面,组织好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职工,一方面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健康发展。但是,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高校管理者逐渐加大了资产的投入力度,因此高校固定资产和智力资产数量也日益增加,同时给管理者带来各种实质的管理问题。当前,我国依然有一些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忽视了其重要性,进而导致大量的高校资产堆积、丢失、闲置、重复购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降低了高校资产的利用率,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资产浪费。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不可否认,资产管理作为当前高校基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管理者和后勤资产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对于多数高校而言,资产管理相较于教学和科研管理还是较为滞后的。而由于高校资产长期得不到有效和妥善的管理,难免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而且高校资产的管理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造成了高校资产的重复购置、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亏损等严重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国有单位,高校的资产也是由国家投入,因此,高校的资产属于国有,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很多管理者对于公共资产缺乏主人翁意识,使得在进行高校资产管理时出现了管理意识不到位的问题。由此,在高校资产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管理者会重倾向于管理现金,而对于实物的管理则明显不如现金管理重视,因此在资产管理中对于使用效益的考虑明显是不足的,资产管理更注重需要而忽视了效益,进而造成了教学设备、科研器械、场馆场地等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且高校资产的配置也是不合理的,体育、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科研资产不足,而很多综合类院校的体育场馆、艺术材料等资源是明显不足的。[1]因此,很多高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上的意识不足,积极购买、浪费使用,缺少专业人士管理,已经成为了目前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如果高校缺少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那么资产管理体制就是不健全的,使整个资产管理的过程无章可循,这已经成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例如:在资产入库过程中,高校采购的固定资产必须要有记录,且要由专人负责采购并将信息入库,便于日后的资产管理,但是资产入库却通常是缺乏严格的资产审查和审批程序的,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作为保证,所以信息录入这一项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强,有些资产有库存记录,而有一些则因为工作的疏忽没有记录。再如,很多高校不注重资产的报废报残工作,具体制度也是不健全、不完善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得不得约束,也没有专人复杂检查和监督,所以有些资产有账无物,尤其是报废多年,早已不再使用的物品仍挂在资产账上,而实际物品早已被处理掉;或者有些资产已经办理了报废手续,但是报废设备却没有被送至后勤部门的仓库,进而造成了资产丢失。此外,高校一般三年或五年进行一次人事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经常会有工作上的调动,但是资产是落到各个部门而不随人员变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人员调动时不办理交接手续,必然会在此时丢失资产物品。因此,规章制度必须是详细的,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才能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资产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针对不同的资产,管理部门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但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常规手段管理资产,即验收手续———资产入库———登记账册———固定资产卡片———投入使用,这是常见的资产管理手段。但是,由于高校人员数量多、层次复杂,所以对于资产的使用比较随意,任意调拨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浪费。例如,为了打造高校的硬件条件,并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高校争相采购超过本校科研实际需要的设备和仪器,但是面对一般科研项目,这些“高精尖”、“高科技”设备或仪器是没有用武之地的,难免长期闲置,而很多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重复购置材料、设备,进而导致高校现金和物质资产双重损失,且使用率下降。此外,高校资产管理者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购置资产和统计资产方面,对于资产的维护和保养是不重视的,甚至是缺失的,使用后不及时处理和保养,影响资产使用寿命。
(四)高校资产账物不符情况严重
高校在进行资产清查中总会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的账物不符就是“家底不清”,就是后勤部门的资产和财务账、入库单对不上。高校属于多头管理,进而使部门之间在账物上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发生资产购置、调拨、毁损、报废等情况时,入账、核销不及时都会使账物不符。
二、高校资产管理滞后的原因
(一)资产管理权利分散
目前,我国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机构设置比较混乱,所以管理权利分散,在资产管理方面有发言权和管理权的部门较多,财务处、审计处、后勤处、基建处、国资处、教研室、实验室等都有管理资产的权利。由此,高校的大部分资产都是采用账物分管的管理原则,来分类和归口,使得资产管理无从下手,甚至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得资产管理滞后。[2]
(二)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教职工也都是正式的事业编制,“铁饭碗”的工作使有些职工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执行力不强,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也逐渐成为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滞后的原因之一。一方面,高校资产数量多,管理分散;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多,权利分散。以上两点都会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使得重复购置、相互推诿等现象时有发生,进而使资产管理制度无法发挥作用,使得行之有效的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更多的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现行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也导致了资产管理不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也就是在统计高校资产时,只注意核算原值,而没有将折旧的部分算进去,进一步导致了资产账面价值问题严重。然而,资产的实际使用,必然会发生资产的有形或无形损耗,导致了账面价值和实物价值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别,进一步致使高校资产逐渐虚增,而会计信息却逐渐失真。[3]
三、高校资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
资产是为高校发展服务的毋庸置疑,而高校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做好资产管理的工作。首先,高校要根据自身的资产情况,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集合财务处、后勤处等几个职能部门,制定一套资产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并积极听取反馈意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使资产管理流程能够顺畅和科学。其次,坚持遵守规章制度,才能为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支持,尽量使管理流程和具体工作简便易行,使每个工作人员能按要求执行,管理好高校资产,为师生和学校建设服务。[4]第三,根据学校资产情况,在进行全面清查后,开发适合学校资产管理特点的软件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产管理,使管理工作更高效、更科学,实现申请、采购、审批、入库、清查、处置、上报、汇总、维修、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走上“互联网+”的道路。
(二)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有效的资产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队伍,作为“人”的管理,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具体的资产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要全方位、彻底地优化管理人员队伍结构。首先,注意人才的引进,要招收一批经历过专业的理论学习教育,且懂得有关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队伍、优化队伍结构,使高校的资产管理队伍达到高素质、高标准的要求,从而在选人、用人方面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其次,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确立基本的考核制度,督促管理人员技术进步,并科学地评价工作业绩,对于落后的工作人员要正确引导,树立其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对于考核结果好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5]例如,可以具体制定管理人员的阶段学习计划,以通过学习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并通过不定期的岗位培训与交流探讨,使管理人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层次。有效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资产管理队伍。
(三)强化资产管理职责
强化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掌握资产总体状况,发现管理问题、获取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就是资产清查,因此,需要细化工作职责,让每个管理人员都负责自己的工作,能够激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因此,学校顶层的领导层面要高度重视,从而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全体联动、全员参加的资产清查的环境,只有工作落实到个人,才能够保证每个工作人员全情投入。首先,划定重点清查范围,与全面清查工作结合起来,最后由专人负责最终的核算与清查。[6]其次,要在清查工作完毕后,认真撰写资产清查报告,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为下一次资产清查工作打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资产清查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人员复杂,因此每一次清查都必须要有清查的意义:第一,保证资产信息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如家具的清查要核对规格、型号、厂家、购置日期、存放地点、领用人、经手人、验收人、保修期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对于信息不全的资产要及时补全;第二,对于长期的高校资产历史遗留问题速战速决,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交领导层审阅,才能保证账目清查、处理时能不留尾巴。
参考文献
[1]张焰.高校工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J].经济师,2016(4):223-224.
[2]张益.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37-38.
[3]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3):272-273.
[4]张莉莉.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3):17-18.
[5]王雪松.高校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245.
[6]于晨,刘娜.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185.
第五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相关部门在市政工程中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其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在大型桥梁、道路、隧道工程、自来水厂站、煤气厂站、排水、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市政工程的安全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有些单位不重视安全工作,导致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工程建设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工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详细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安全检查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与建筑业相比,市政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起步较晚,最初的项目大多以建设市政道路为主,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所以,部分工作人员就产生了“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显然,各级施工人员不了解、不熟悉各种安全标准和规范。在具体的工作中,他们不重视安全管理,没有及时检查施工现场的情况,无法有效掌握安全管理讯息,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认识不到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不够深入,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1.2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部门形同虚设
在国家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的审查越来越严格的大形势下,虽然大多施工单位都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仍然有不少单位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不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忽略了安全生产,导致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有效落实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无法及时、准确下达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及时上传施工现场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
1.3责任不明确,监管措施无法落实
近些年发生的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施工单位没有明确施工的安全管理责任,没有落实相关的安全监管措施。排除了其中存在的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大打折扣。
1.4警惕性低,安全意识不足
对内在危险的警惕性低,一方面,体现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另一方面,则与市政工程的施工特征有关。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的施工强度比较大,员工体力消耗也比较大,会造成身体不适,警惕性降低,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2影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因素
2.1人员因素
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大,许多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仅凭借经验施工,控制不科学施工行为的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威胁施工安全的行为,进而发生群体性的安全事故。
2.2原料因素
原料因素对市政工程的影响比较严重。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厂家生产的原料达不到国家标准。如果施工单位不控制原料的进货渠道,购买到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会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为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2.3自然环境
大部分市政工程都是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施工单位无法准确把握天气情况,没有制订应对极端天气的措施,就很容易损坏正在施工的工程,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3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全面的施工安全评价标准
施工安全评价标准不仅是相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的前提,还是市政工程制订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参照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考核和评价市政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再根据考核结果详细分析市政工程各方面的内容,找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3.2设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善”为原则,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另外,要购进合格的生产设施,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部门要随时检查,将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3将安全技术落实到位
安全技术是保证市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例如,当遇到市政施工道路周围有电缆、排水管线、煤气管线时,应先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然后再谨慎开挖。
3.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系统
建立包括施工动态信息、网络安全计划、施工人员名册等信息在内的安全管理网络系统。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记录,健全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有法可依、违章必纠。
3.5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接受了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后能更好地掌握安全操作技术,依照操作流程安全施工,杜绝违规作业带来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高度重视市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力度。在这项工作中,最关键的是建立全面的施工安全评价标准,设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系统,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技能,将相应的安全技术落实到位,进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从根本上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