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共5篇)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21-21155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6 19:32: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

农村社区治理与村民自治

摘要:农村社区治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农村社区的特点,总结农村社区管理与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工作,就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村民自治;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建议 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何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实现农村社区建

设的发展和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一;二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三是生活简单,人际关系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郁:四是组织意识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农村社区民主建设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地位日总要,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产物。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突出的是民主二字,指的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把政府指导和群众的参与结合,全方位的发展农村!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农村民主建设呢? 1.全面推进村民民主选举

按照相关法律及各地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干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会成员。民主选举既是农村社区民主建设的关键,有事搞好社区民主建设的基础。民主选举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全面推进村民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就是按照有关的法律规章,在农村设立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村中大事和村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按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问题,村民委员会都必须通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村民会议是本村村民参与最多、规模最大的会议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村民们的要求和愿望,同时也是实行村务决策的有效组织形式,有效的保证了当地村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全面推进村民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就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共同管理村内事务,维护村内秩序。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让村民就村内事务发表意见,直接参与管理;并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及法规,再结合本地的实际问题,全村村民讨论指定章程,让村民和村干部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制定出合理的规章维护秩序,经济管理。村民也要有具体的村民行为准则,主要涉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农村社区的民主管理还应确立以家庭为主体、以村庄为本位、发展乡村社会的农村管理制度;确立村庄的集体自治权,放弃原有的以村民个图权

利为中心的权利设置体系,变成以农户为中心实现村民权利自治!

4.全面推进村民民主监督

只要是村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私情,应该向村民公开,听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村务动摇采取一定的形式让村民知道,从村民的角度看问题,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切身实际多为村民考虑,村民通过一定形式的监督村中重大事务,对村委会的工作及村干部的行为实行监督,建立一些村委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更好的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5.大力培育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要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就是村民组织起来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做好监督工作!自我教育就是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和村委决定,通过宣传、解释、传达!三个方面自我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农村社区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社区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

善,这些方面有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从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减缓,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一定的问题,从上世纪末期,随着我们城镇的发展,农业投入与产出效益比率明显的下降,城市中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收入因此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下降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第二,农民外出务工任然有些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政策落实可能有些还不是很到位,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在进城务工的劳动力的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有可能还不是很到位。农村劳动力对于用工信息渠道不是很畅通。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第三,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寄,1978年为2.57:1,1985年下降到1.86:1.此后,扩大到1997年的2.47:1,1999年的2.65: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3.23:1。1998年到2003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仅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的15%。多数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5:1乃至6:1。

第四,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各种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严重。另外,乡镇

企业布局也不是很合理,不仅造成污染治理的困难,而且污染物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村民自治

村民自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形式,是党和政府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和支持广大农民自己能够管理自己,完善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当前中国农村的治理模式,是国家在农村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下村民奥一大自主管理本村的事务!在我国,自制形式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行政自治和群众自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的民主制度,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 村民自治的发展历史村民自治在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阶段:

(一).村民自治的探索阶段

我国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初,广西罗城、宜山等一些地方农民自发组织成村委会,以取代正在迅速瓦解的生产大队,生产队组织等,后来村委会社会职能逐渐的扩大,在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制定一些村规,维护村里的治安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了村民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组织。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颁布的新《宪法》明确了村委会的法律地位。1986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也颁布了《关

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更加强调要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之前,除了个别的地方,全国农村大多数地区设立了村民委员会了!

(二).村民自治的发展完善阶段

1987年法律的颁布了,农村村民自治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88年6月,民政部开始在全国的村里实行乡村的选举,村民自治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1990年,民政部又发布了《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指导纲领(试行)》,对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1994年10月,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冠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多项制度,从而使全国的村民自治活动开始走向规范和制度化。到1995年底,全国村民在村民自治示范单位的影响下,自治活动不断的深入也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到1998年6月,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相继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三).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阶段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强调要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1988年11月4日经过届九届

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提议通过新的村民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村民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4年国家更加进一步强调了管理工作。目前村民自治已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村里都推行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务公开制度。

二、村民自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区自治

(2)村民自治是一种小范围、低程度的自治。村民自治的性质是群众自治

(3)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基本内容是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群众评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

(4)村民自治在涉及本村村民利益的事务同时也不可避免要设计政府下派的任务。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既处理村务又要处理政务,但不同的是他们自主处理村务,通过政府授权处理政务。

推进村民自治,完善农村社区治理,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和支持,村名当家作主推进农村社区发展!完善村民自治的体系,推进村民自治的全面发展!处理好村委会与乡村政府的关系,处理好村委会与党组织的关系,让新农村更好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建议

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提高。

1、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合理利用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覆盖到城乡基层。

2.科学规划管理。必须科学规划,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期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建设,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地科学规划管理。3.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多多完善一些基本设施,为社区公益事业多做一些贡献,让村民能够享受到这些福利。

4.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要完善社区组织设置,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不断加强支部、居委会班子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社区组织队伍的建设。

5、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6.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

7.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宣传月、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民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农村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努力满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大力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8、发挥驻城乡社区单位的作用。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社区通过优化环境为驻社区单位做好服务!

第二篇: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XX镇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摘要: 农村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城镇化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管理好资金。科学合理的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个性化城镇,做好做大强城镇支撑产业,解决好土地利用、农业现代化、工业产业化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关键词:城镇化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升级

目录

一、农村城镇化的涵义解析和人口现状.......................31.1、城镇化的基本涵义............................31.2、农村人口居住现状............................3二、XX镇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3三、XX镇城镇化建设的策略..........................43.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43.2、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43.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3.4、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43.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53.6、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

性..............................5四、我镇城镇化建设的意义......................54.1、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我镇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54.2、农村城镇化为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6

4.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6

4.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6

参考文献:............................6

一、农村城镇化的涵义解析和人口现状

1.1、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集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城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 “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不足两大制约,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城镇化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1.2、农村人口居住现状

人口的定居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基本的定居形态:一是分散定居、独门独户;二是集中定居,农村人口属分散定居,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单位投入的利用率极低,不能得到分工带来的利益,不利于信息交流,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服务产业的发展。总之,人口分散而居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困难,教育难以推进,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难以产生聚集效应,这一切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

二、XX镇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XX镇作为原有体制的产物,XXXX年成立XX乡,XXXX年撤乡建镇,XXX年XX乡并入XX镇,全镇面积约XX平方公里,人口约XX万人,辖XX个行政村和X个居委会,XX镇作为XX县的边贸重镇,也是林业大镇,农业主导产业是棉花,2011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3%,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被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主导,城镇化建设滞后。

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只要求农业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但由于技术的落后,我镇现代化产业得不到升级改造,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而且由于大多数劳动力,为寻求更高的经济报酬,都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农业基础产业后劲不足,无法提供初始的工业化积累。我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是矿业和纺织业,真正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上农村工业发展分散、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城镇建设无序发展,导致我镇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发展缓慢

三、XX镇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3.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XX镇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较大,近几年产业结构虽有所升级,但还是出于农业区生产粗放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XX镇需利用市经济开发区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吧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农村工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引导企业合理的聚集。

3.2、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

3.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建立农民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3.4、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

要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在深入研究本地居住方式和

风俗民情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创意构思,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要注重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以城市为核心统筹规划,实施规划全覆盖,不能盲目建设,每一块土地都要列入规划,不能留下空白,形成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为重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总之,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储备后开发的原则,以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的水平。

3.5、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政治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城镇建设的财政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地引导社会资金、招商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6、进行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民间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

当前特别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城镇化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小城镇要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村社会的第三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突出资源优势,做到“一镇一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奠定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又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兴起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我镇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4.1、加快农村城镇化是增加我镇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民转移到城镇后,彻底割断了同土地的“脐带”,耕地可以向种田能手和农村产业化种植集中,从而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成为农副产品的购买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解决当前对农产品需求不旺,农副产品“卖出难”、“卖价低”等问题。加快小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农民进镇建房、买房,可以直接带动建筑、建材、轻工装饰、机化、家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2、农村城镇化为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4.3、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

首先,将分散的乡镇企业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小城镇适当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乡镇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4.4、农村城镇化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

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龙头企业天然的载体和依托。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2]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3]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4]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布局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国策,既具有链接、延伸、辐射的功能,也具有带动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导向工业化的功能。

由郭振、陈柳钦等合著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村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见解,详细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一部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颇有新意的著作,同时对农村城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该书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线,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和特殊性,将农村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定位原则与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特点及因素分析,在城乡统筹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该书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对象与目标明确,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该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强村兴镇,突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作用。

第四篇: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汇报

关于城镇化建设政策

对接和落实情况的汇报

xx市卫生局

2012年5月14日

市政府督查室:

现将我市卫生系统城镇化建设政策对接和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卫生厅与我市的政策对接和落实情况

(一)对接过程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若干政策》,卫生局积极与省卫生厅沟通、联系,并先后三次赴省卫生厅专题汇报我市城镇化建设涉及卫生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省卫生厅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省卫生厅下发了《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加快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工作卫生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政策措施,省卫生厅副厅长xx和省卫生厅农村处副处长xx亲临我市专题调研对接城镇化建设卫生服务工作。

按照市发改局的《任务分解》,卫生局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制定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吸纳农民进城优惠政策》。一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后,当地居民自愿参加新农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将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分成参加级别,一个级别是新农合缴费的标准,另一个级别是城镇居民和城镇 1

职工的缴费标准,让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哪个保险就享受哪个保险的报销标准,但不允许重复参保;二是打破区域限制,市合管办对参合农民的门诊统筹报销,由以往只能在户口所在地的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享受新农合报销,变为参合农民持三证(身份证、户口本、合作医疗证)在市内各村卫生所和各乡镇卫生院均可享受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待遇。

(二)落实情况

一是在城镇化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原有政策范围内,我市能够落实的政策及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争取对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建筑总面积13,313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市医院住院大楼按期于2011年10月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xx镇卫生院26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完工。xx乡卫生院260平方米改扩建项目基础工程已经完工。积极整合村级卫生资源,合并了xx、xx、xx三个村医较多、合并难度较大的三个村卫生所,规范了村医队伍,全市各村均达到一村一所的要求,对符合要求的村卫生所全部统一发放了营业执照。以市直4家医疗机构为龙头,组建四个医疗集团,对乡镇卫生院实施全方位管理,形成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持的良性循环,构建县乡医疗服务共同体,带动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在保证乡、村卫生机构公益性质和充分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前提下,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xx卫生院分别与xx林业局人民医院、xx林区人民医院、xx农场职工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通过业务合作形成联合体,促进区域内农民就医的合理流动,实

现资源共享,发挥最佳效能。

二是依据城镇化建设实际需要,经与省卫生厅沟通、对接,已落实的政策及项目。x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落实,今年开工建设;xx建设项目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已上报省发改委,待国家批复;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是依据实际需省卫生厅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还应该落实的政策及项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至2015年,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室)54个;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备的投入,购置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所发展的设备;加强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定向培训,重点培养全科医生,对合格的人员发证,实现业务人员从专科向全科方向发展;做好对口支援,确定省市医疗条件好的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单位,规定对口支援的时间和年限及对口支援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加快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结防所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单位的建设,确定其公益单位的性质,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其有效发挥公共卫生建设及监督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短缺,近十年来,未得到充分补充,造成专业人员短缺,年龄结构偏大,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二是村卫生所投入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和建议

(一)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乡、村卫生机构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纵深发展,逐步达到医疗用房、设备、人员、管理和环境五配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按照虎林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xx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到2015年,撤并3个乡镇卫生院,24个行政村卫生所,29个自然屯卫生室;建立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保留原乡镇卫生院名称不变的前提下,纵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推进社区化卫生服务。利用1-2年的时间,实现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向发展,将乡镇卫生院转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转变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一体化管理,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整合规模小、医疗条件差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将人员相对集中在中心镇和中心村,建立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合理安置人员。在推进社区化进程过程中,一些合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人员需得到合理安置。要将合并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人员编制划归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得到合理安置。

(四)实施区域卫生资源共享。实施区域卫生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消灭农村区域卫生服务空白区。在保证公共卫生任务的前提下,医疗业务应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双向转诊和技术支持的良性循环。在人员调配上,集团内部可以竞争上岗,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市直医疗机构的优秀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竞争担任乡镇卫

生院院长,集团内部可通过定期轮岗的形式,实现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交流,促使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的提高。

(五)培养和引进卫生人才。要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对原有的乡镇和村卫生所人员要到县级卫生机构进修学习,重点人才要派送到省、市卫生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提高在职人员的诊断及医疗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要对口进行培训,到城市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六)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城镇化建设后,当地居民自愿参加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让经济条件不同的居民享受到不同的医疗待遇,将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分成参加级别,让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哪个保险就享受哪个保险的报销标准,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五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镇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有效的吸收返乡农民工,缓解失业与城市压力,加快城市工业的转型,同时可以推进农村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工业的聚集和结构升级,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最终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要采取几下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核桃园镇利用山石资源丰富的优势为该地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合理有序的开发山石资源,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进一步明确农村工业的发展方向,以山石资源为依托,洋葱、大蒜种植为基础,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核桃园要充分利用金山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开发,发展特色产业,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就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

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育要素市场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有序的转移,关键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能和责任,从机制上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就业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我镇积极与人设局进行沟通,了解劳动市场的需求,提供经费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能够符合市场要求,能够找到好环境,高工资,有前途的工作。3统筹城乡社会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我镇积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做到乡镇全覆盖,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

4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

核桃园镇府前广场建设全部竣工,正式对外开放使用。府前广场总投资218万元,占地16.6亩,毗邻满庄新村商贸一条街,于金山旅游区练成一体,成为核桃园镇娱乐、文体休闲中心。镇党委政府注重广场日常维护,致力于服务全镇群众,为全镇群众日常健身娱乐提供了一个设施齐全、广阔卫生的绿色场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摆到了更高的位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推动乡镇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趋势,更是群众生活需求的体现。针对群众需求,近年来,核桃园镇坚持高定位、高起点,结合金山旅游资源,精准谋划,快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开工建设满庄新村、齐山新村,建设完工府前广场,为近千户群众提供规范化高质量住房,为两千多户群众提供了完善现代化的公共休闲娱乐设施。

下一步,核桃园镇计划快步推进环镇北路建设,现已完成前期道路清障工作,道路建设已全面开工,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规划建设吴平坊新村、凤凰山社区,将核桃园镇新农村建设推向高潮,实现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