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医饮食与养生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21-82950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9 00:39: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医饮食与养生

中医饮食与养生

中华医学与饮食论文

饮食和养生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在中医养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仓,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理论。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就紧密的联系起来,饮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丰富与深化。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饮食的目的在于达到养生的需求,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饮食。二者,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相互作用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但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

平衡膳食是养生的根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一百四十余种蔬菜可供选择食用,所以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即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我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文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具体指出,饮食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面,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中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而“食能排邪而安脏,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本也”。事实正如此,日常饮食之物,大凡有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功效,如大枣、芝麻、薏苡仁、蜂蜜、山药、莲子、桂圆、百合、菌类、柑桔等;而各类中药的原料,也多为可食用的天然植物、动物。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传统和制度。

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支柱之一。调和饮食滋味,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以饮食养生疗疾,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和调顺四时的原则。《礼记内则》上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论及饮食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并对四时的主食提出了他的主张:春宜食麦,夏宜食绿豆、菽,秋宜食麻,冬宜食黍。由于四季气候存在着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故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应该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

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食物,取其清淡、甘凉,以免积热在里。在夏季,遇暑热兼湿之候,肤腠开泄、汗出也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冷之物太过则更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与油腻厚味,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可选食西瓜、冬瓜、白兰瓜等瓜果,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酸梅水、冰糖煎水代茶饮用,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攻。秋气凉燥,当少食辛燥,选用蜂蜜、秋梨等柔润之物,山药、苡米等健脾补胃之品。冬季万物潜藏,天寒地冻,阴盛阳衰,进食胡桃、羊肉之类,自可补肾助阳,以迎来年。

中医饮食与养生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谷为养”之“五谷”,泛指米、谷、麦、豆等多种粮食,即中国人常说的“主食”,这些主食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脂肪含量极少。按照中医理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故称为“养”。应该说是抓住了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五果为助”之“五果”,泛指苹果、梨、香蕉、桃等多种鲜果和干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有机酸。食用“五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在人体摄取营养素时,它能起到辅佐和协助的作用。“五畜为益”之“五畜”,泛指猪、牛、羊、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即中国人常说的“副食”。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动物性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修补机体组织,弥补植物蛋白在质量上的不足。“五菜为充”之“五菜”,泛指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菌类等多种多样的蔬菜。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罗卜素、B族维生素、钙、钾、镁、铁等营养素。完全合理的食物结构还必须有蔬菜辅佐、补充,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人们杂食五谷,并以此为主食,在为益的五畜、为充的五菜、为助的五果配合下,主副食互为补充,辩证施食,就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气味和而服之”是指所吃的谷、果、畜、菜必须性味和合,才能补精益气,利于健康。

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古人主张饮食的五味要配合得当。大凡古人调和食物,按五行归类,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酸、苦、辛、咸四味调和食品。

五味进食得当,能营养五脏,增进食欲,有益健康;但是偏颇太过,相关脏腑不胜负担,反易得病。饮食五味之入五脏,各有其走向,哪一味偏嗜都会使脏腑之气过剩,失去平衡。五味进食不及会造成营养缺乏,太过也会导致疾病,平衡适宜方能益于健康。现代医学认为:酸辛太过,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食用糖过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近视、龋齿都有密切关系;食用盐过量,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浓。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厨膳勿使脯肉常盈,常令俭约为佳”,“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凡可食之肉本无毒,或自死及着疫死,则有毒,食之者心困闷而吐痢。”清淡,是与浓厚肥腻相对来说的。一是指五味的进食适可而止,口味不可过重。二是说,宜常食新鲜蔬果、杂粮等营养丰富而易吸收的食物。少吃些肉,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其他有益食物是很重要的。清淡的食物,一般都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防止多疾病。现代营养学证明,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有50种左右,可概括为七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健康的人要全面摄取这些营养物,而不宜偏于某一种。多吃肉,特别是肥肉,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以饮食结构以素为主,荤素同食,比较合理。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学习中医饮食与养生的理论知识,使我更加清楚中医养生所遵循的理论体系,及他内部蕴含的哲学原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中医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留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遗产,而且不止这样,我们还应该把中医养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篇:中医饮食营养与养生保健 论文

论中医艾灸养生与保健

【摘要】中医养生和保健实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保健方法,以自我调节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本文结合课堂所学与资料查询,对中医在艾灸养生方面做了一定研究,并得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关键词】中医养生;艾灸;健康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宋代《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可见针灸既是一种自古历代相传的古老医术,又是一种可以经常使用的调节人体阴阳的保健手段。

一、艾灸疗法的起源

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二、艾灸的作用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之气不能着人。”他经常自灸,加上其他保健措施,结果活了一百零一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保健灸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灵枢•经脉》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机体生长的作用。“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灸法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灸法是以经络、脏腑等理论为指导,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药物,在穴位上或患处烧熏,借其温热性效能,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明代李延《医学入门》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

(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3)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5)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6)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四、艾灸分类常用方法(1)隔姜灸

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2)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3)隔蒜灸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在明·《类经图翼》中又作进一步的发挥:“设或疮头开大,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 ”,发展成隔蒜药饼灸法。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如何用最自然安全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已经被更多人关注。艾灸,作为一种自古就有的养生方法,也正在成为许多人日常保健的手段。不要为眼前的方便而随便放弃更健康的生活,这应该作为身为年轻人的我们需要牢记在心并在生活中践行的原则。

本学期通过对中医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更加清楚中医所遵循的理论体系,及他内部蕴含的哲学原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留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遗产,虽然我们不是中医专业的学生,但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中医的技法,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篇:饮食与养生论文

饮食与健康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科学饮食已经成了热门的话题。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唾液分泌,帮助消化,而且能减轻胃的负担。宜暖:中医认为,胃喜肯恶寒,寒易伤脾胃。食用生冷食品及瓜果均宜适量,有利于胃的消化、吸收;否则,会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

宜少:在日常饮食中,少吃多滋味,忌暴饮暴食,要做到善食还要善节。宜软:坚硬的食物难以消化,特别是老年人及胃弱者,一日三餐烹煮饭菜应以烂熟为好。

宜淡:中医认为,多食咸,伤心伤骨;多食辣,伤肝伤脉;多食酸,伤脾伤筋;多食甜,伤肾。因此,要节制饮食,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益处。宜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蔬菜、豆制品有利健康,也不易发胖;常吃素食,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宜坐:饮食保健专家指出,边走边吃,不卫生;蹲着进食,不利于消化。因此,坐着用餐,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宜静:用餐时,宜安静地品尝美味;而谈笑进食,很容易呛咳;哭着用餐,或者生气吃饭,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l)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3)不挑食不偏食。无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4)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

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的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旺盛,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为了使儿童能健康地发育成长,除了满足营养需求外,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儿童的营养要求:儿童活泼好动,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还要充足的钙和磷,同时还应保证维生素C、D、B1和B2的食入量和铁、碘、锌、镁。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全身各部位、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为使青少年能健康地成长,在饮食中要注意如下特殊要求:(l)热能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故对热能的需要量较多,平均每天需要热能大约2800卡。

(2)蛋白质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多,而且在质量上也比成年人要求高,每天大约需要蛋白质80~90克。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动物性蛋白,如蛋类、乳类、瘦肉类及动物肝脏。另外,还应将动物性蛋白分配到三餐中吃,不可集中在一顿饭吃,以防增加胃肠道负担。

(3)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500克新鲜蔬菜。

(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

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较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

(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10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

(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较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

(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第四篇:中医养生

暑期马岗小兴趣班之中医与健康概括

【教学背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对健康也更为关注了,更注重日常养生保了,进而学校对相关健康卫生保健知识却是关注很少。

【教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儿童常见病诊断及处理、常见中药了解,凉茶一般配方解毒、日药膳的选择、祛湿的常用药选择,艾灸祛湿保健、刮痧拔罐的介绍、趣味中药谜语、顺口方剂歌、日常饮食搭配禁忌、穴位与日常健康保健

【教学方式】老师ppt介绍、动手操作演示式,分组合作竞赛式,【教学目的】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健康养生常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然后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过程】

1、进行简单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

2、常见病的诊断(症状及辨别);

3、常见病的处理,包括中药、针灸、艾灸、药膳、刮痧、火罐;

4、拓展:日常饮食搭配禁忌,趣味中药谜语和方歌的介绍,凉茶配方解读,穴位的保健。【教学具体内容】见附件

第五篇:中医养生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看了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在课程培训过程中。李教授深刻阐释了局部解剖学的课程定位;讲解了局部解剖学“三基”“五性”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经验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引导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局部解剖学。李教授讲述了简约式、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特别提到要将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相结合,将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举例介绍了许多授课方法:例如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采取对比授课等,让我受益匪浅;李教授反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科研灵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他还强调,作为高校教师,必须立足本专业教学实际,提高自身双语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科研素养,这将会大大开发医学生的潜力,促进其更好发展。在观看学习培训视频过程中,我也和周围的同事交流过,讨论过,在写这份总结报告的时候,我想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该课程的不足之处的见解。首先,在示范教学章节部分,总体感觉讲的有些粗糙,作为年轻老师,有些疑惑问题没能在视频学习中得到答案。其次,局部解剖学毕竟是一门联系基础和临床的实践性学科,对于该学科教师的培训还应该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在这次的在线视频培训中,示范课中缺少实际操作部分,这也是美中不足的。特别对于上肢,下肢和腹壁的解剖涉及到临床外科学大部分学科,最好将这部分也添加到视频教学中来。

这次教育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不以学为苦,而做到以学为乐。

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医养生学概论》这门课,虽然只上了几周,却让我对中医养生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中医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和疾病、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这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后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之类养生之书,充斥天下;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从而也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现存有宋朝的养生著作11种,元朝的养生专著7种;明清时期的养生学著作,唯心成分日益减少,日益切合实际。明代的养生专著甚多,大多今日尚有存者。清以后,在养生学方面没有什么进展。

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及综合调理、因人而异等方面。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四时,提高人体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性调节能力。四时的气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过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完善的统一体,人身由“神”与“形”组成。“形”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情感意识的体现,是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形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人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动、静结合。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在动中要求动静适度,“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但在动静两者中首先要求动,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综合调理、因人而异 也就是说婴幼儿期应注意寒暧及饮食的调理;青少年时期重在培育肾气、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则是身体各部分由极盛转衰的时期,所以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补,保养得当。以防早衰,争取长寿;老年是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这阶段当重视调神、慎饮食、节房事以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在这门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按摩和针灸。它们和拔罐、刮痧、气功、药膳等都是中 医养生中特色疗法。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保健类按摩主要目的是恢复肌肉神经的活力,摆脱亚健康状态,提振精神。典型的有中式按摩,日式指压按摩,泰式按摩,足部按摩等;治疗性按摩主要是治疗一些肌肉神经的损伤,配合火罐,刮痧,艾灸等传统中医手段,经过一定得疗程,达到康复和好转的目的,目的是强调治疗后的效果,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典型的有中医推拿手法,整骨按摩等。休闲型按摩则主要强调对人体精神的放松。在针灸中,针与灸是两种治疗方法。针治法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的某一(穴位),使该部位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治法是将艾绒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点燃后放在(或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热熨或熏,从现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主要有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的功效。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针灸科选择相应的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在课上,我认识了人体部位上的穴位和经脉,一种对中华医学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中医学如果此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去学习和研究。

中医饮食与养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