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重复博弈
编辑:翠竹清韵 识别码:21-99872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7 18:36: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重复博弈

影响重复博弈均衡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博弈重复的次数和信息的完备性。再重复博弈中,参与人存在着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均衡,有可能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短期利益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

什么是有限次重复博弈

有限次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有限次重复进行

无限次重复博弈与有限次重复博弈的共同点:试图“合作”和惩罚“不合作”是实现理想均衡的关键

所谓重复博弈,是指将一个博弈重复进行下去。我们知道,在单个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双方采取对抗的策略可使个人收益最大化

如果就一次性博弈来看,(对抗,对抗)是必然的结果 恋人们之间的博弈。

重复博弈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商业行为。

■诚信来自重复博弈

:“诚信奇迹 无人卖报摊三年口袋里从没少过钱”。,吴师傅的关于“不敢拿”的判断,似乎更为符合博弈学原理。我们可以把这个“诚信报摊”看作摊主与买报人之间的博弈,而从博弈过程来看,“诚信报摊”成立第一天那种“每个博弈者都只关心一次性支付的简单博弈”已经转变成了“重复的、连续进行的博弈”

“有仇就报,马上就报”如果用博弈论的观点来解释,则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针锋相对策略”。

这个如此简单的策略之所以反复赢得竞赛,是因为它奉行了针锋相对的法则,说白了就是一报还一报,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它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尺度,并且用以下有规律可供遵循的行为将对手纳入长期合作的轨道上来:

第一,善良的,即从不首先背叛;

第二,可激怒的,对于对方的背叛行为一定要报复,不能总是合作;

第三,宽容的,不能人家一次背叛,你就没完没了地报复,以后人家只要改为合作,你也要合作;

第四,易于察觉的,即逻辑清晰,使对手能够很轻易地发现你采取策略的规律,并且领会你的意图。

“针锋相对策略”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重复博弈:冲突与合作方能共存

一、军队的群体目标下的多人重复博弈

高度统一的一致行动的能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战斗力,这是军队能遂行各种任务的前提。为了实现这一群体目标,军队对于其成员关系、交往方式、群体意识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对于分工和群体内规范也都作了细致的安排。除了这些以外,军队还必须把搞好内部团结,维护整体利益的原则作为管理的一般标准。

二、权威型的管理方式下的管理策略要求 如前所述,军官实行的是权威型的管理方式。按照这种管理方式,军官必须在大多数情况下独自决定群体决策及分配任务,其策略选择对军队整体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军官通过自己的行为策略对军队施加影响具有了可能性。

(一)对于不合作的违纪情况管理不力

(二)对于不同的士兵施用不同的尺度

(三)对于有过不合作行为的士兵进行反复的惩罚。

(四)群体目标不明确

三、“一报还一报”策略与管理策略选择

对于这样的条件下的社会群体合作问题,美国学者罗伯特·艾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在多人合作的囚徒困境重复博弈中的研究成果很值得我们参考。艾克斯罗德假设群体成员能够在无限多次囚徒困境当中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根据以往选择的结果来选择下一次不合作或是合作,并能够把多次的有规律性的选择作为自己的策略。

艾克斯罗德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艾克斯罗德发现,这个程序有五个特点: 第一,从不首先采取不合作,即“善良的”;

第二,对于对方的不合作行为一定要报复,不能总是合作,即“ 可激怒的”; 第三,不能对方一次不合作,就没完没了的报复,以后对方只要改为合作,自己也要合作,即“宽容性”。第四,自己的策略简单而有效 第五,即“不妒忌他人”。

以上的结论意味着,军官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在强调军队纪律与思想教育等手段的基础上,参照以上的行为特点来制定自己的博弈策略。首先,对于所有的士兵,在第一次博弈中,都应采取善意的合作方式,对士兵的自觉性与能动性给予充分的信任。其次,对于采取不合作行动,违犯纪律的士兵,一定要说到做到地进行惩罚,军官对士兵的惩罚实际上就是对士兵的不合作,但是注意的是,军官在对不合作者进行惩罚的时候,不能因此使集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再次,对于在下一次博弈中选择了合作的违纪士兵,军官也应该采取合作,采取信任的态度。第四,军官应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口头表达和实际行动,明确自己的策略,使士兵能够迅速地掌握军官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规则,在博弈中调整自己的选择。最后,军官要坚持自己的策略,不要因为某些士兵在博弈中暂时凭小聪明取得了一时的个人利益而改变自己的策略,这样就能维持规则的稳定性,并且更能在群体中坚持既有的群体目标。

四、军官倡导的“一报还一报”策略会使群体走向合作

“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在静态群体的博弈中得到了很好的分数,那么,在一个动态的进化的群体中,持“一报还一报”策略的合作者能否产生、发展、生存下去呢?群体是会向合作的方向进化,还是向不合作的方向进化?如果大家开始都不合作,能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合作?为了回答这些疑问,艾克斯罗德用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合作的进化过程。

为什么我们可以期望群体发生进化呢,因为人们在多人反复博弈中会有一种改变自己策略的能力。第一,试错。例如士兵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起初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哪个结果好就照哪个去做。第二,影响。例如一个士兵的合作性好,那么他的周围的士兵受他的影响,合作的可能性就大。第三,学习。反复博弈的过程就是群体成员相互学习的过程,如果“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好,那么有的人就愿意学。

按这样的思路,艾克斯罗德设计了另一个实验,在63个程序中,谁在第一轮中的得分高,他在第二轮的群体中所占比例就越高,而且是他的得分的正函数。这样,群体的结构就会在进化过程中改变,由此可以看出群体是向什么方向进化的。实验结果很有趣。“一报还一报”原来在群体中占1/63,经过1000代的进化,结构稳定下来时,它占了24%。另外,有一些程序在进化过程中消失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群体是越来越合作的。

以上的结论意味着,假如军官在军队内部管理的博弈中,坚持“一报还一报”策略,可以有效地维持军队内部的合作状态,更能改变士兵的个体策略,使他们也逐步采取“一报还一报”策略,逐步地都在博弈中选择合作。随着持“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群体成员不断增多,不仅仅军队内部的合作性会得到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得到保障,更能够创造出一种“官管兵,兵管兵,兵管官”的民主带兵氛围,增加士兵对于部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出士兵最大的能动性。

进化实验揭示了一个哲理:一个策略的成功应该以对方的成功为基础。“ 一报还一报”在两个人对策时,得分不可能超过对方,最多打个平手,但它的总分最高。它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很牢固的,因为它让对方得到了高分

只要群体的 5%或更多成员是“一报还一报”的,这些合作者就能生存,而且,2.只要他们的得分超过群体的总平均分,这个合作的群体就会越来越大,最后蔓延到整个

群体。3.反之,无论不合作者在一个合作者占多数的群体中有多大比例,不合作者都是不可能自

下而上的。

在研究中发现,合作的必要条件是:

第一、关系要持续,一次性的或有限次的博弈中,对策者是没有合作动机的;

第二、对对方的行为要做出回报,一个永远合作的对策者是不会有人跟他合作的。

那么,如何提高合作性呢?

首先,要建立持久的关系,即使是爱情也需要建立婚姻契约以维持双方的合作。(火车站的小贩为什么要骗人?为什么工作中要形成小组制度?换防的时候一方总是要小小地进攻一

下的,在中越前线就是这样)

第二、要增强识别对方行动的能力,如果不清楚对方是合作还是不合作,就没法回报他了。

第三、要维持声誉,说要报复就一定要做到,人家才知道你是不好欺负的,才不敢不与你合作。

第四、能够分步完成的对局不要一次完成,以维持长久关系,比如,贸易、谈判都要分步

进行,以促使对方采取合作态度。

第五、不要嫉妒人家的成功,“一报还一报”正是这样的典范。

第六、不要首先背叛,以免担上罪魁祸首的道德压力。

第七、不仅对背叛要回报,对合作也要作出回报。

第八、不要耍小聪明,占人家便宜。(打桥牌和打麻将的区别)

第一、友谊不是合作的必要条件,即使是敌人,只要满足了关系持续,互相回报的条件,也有可能合作。

第二、预见性也不是合作的前提,悔过的一报还一报“效果越好,”宽大的一报还一报"效果

越差。

第二篇:就业博弈

看就业形势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2_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人;202_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高校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2_年和202_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413万和495万,分别是202_年的近4倍、5倍。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遇到困境,是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博弈的后果。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现状

(一)优越性岗位资源稀缺,结构性失业突出优越性岗位是能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具有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来自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2_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包括私营等企业)约占5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但高校毕业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而大学生却将之为首选。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形象地说,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虚假信息多,就业市场诚信度低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主要包括:夸大有利信息,如在就业过程中随意更改成绩单,伪造英语四、六级和各种获奖证书等;在简历上或者面试中,刻意隐瞒不利信息等。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主要包括:一些单位提供虚假承诺,允诺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环境条件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一些单位虚构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营利状况等相关信息,以此招揽毕业生;甚至有个别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盘剥、侵占毕业生的劳动成果,严重损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三)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期望冲突多,满意度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就业观的落后阻碍了很多大学生就业。特别对薪酬问题上,与前几年比较,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有所下降。但许多大学生还是希望一毕业就能拿到较高的工资,只有很少的同学表示可以接受低工资。除薪酬外,许多学生在就业时还注重工作的前景,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选择一份有前景的职业。在择业价值标准的选择上,多数学生把“薪酬与福利”、“用人单位的效益与发展潜力”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但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薪酬和工作前景都令毕业生满意的工作岗位并不多。

二 就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关键是就业选择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最优方案,结果导致现实中的就业困境。我们以博弈模型来分析就业困境。

(一)零和博弈模型分析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定是另一方的损失,某些博弈方的赢肯定是来源于其他博弈方的输,特点是不管各博弈方如何决策,最后的社会总得益即各博弈方得益之和总是为零。前提是社会提供的资源是稀缺的。对于毕业生就业选择,我们可在零和博弈上作分析。假定社会上只有一个工作岗位,两位毕业生A和B。当A选择就业时,势必使B失业,同样地,B就业意味着A失业。前面为了简化讨论,假设社会上只有一个工作岗位,两位毕业生。现在进行放宽,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社会上就业岗位供小于求,尤其是相对优越的岗位更是稀缺的。这意味着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是一种零和博弈。

(二)困境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来讲,各自都有两种可选择的策略,但各方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策略,也取决于另一方的对应选择。前提是两者信息不对称。假设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中所得收益用简单的数字表示:真实的收益都为1,虚假的收益都为0。通过困境博弈分析,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彼此提供的信息都是虚假的时候,两者的收益都为0;在双方提供信息中一方真实,一方虚假的情况下,虚假的一方在短时期内会有即得利益,真实一方因被欺骗,收益为-1。当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信息但毕业生提供虚假的信息时,用人单位的收益为-1,而大学生的收益为2;当毕业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但用人单位提供虚假的信息时,大学生的收益为-1,而用人单位的收益为2;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彼此提供真实的信息时,双方的收益均为1。在这个博弈中,对方提供真实信息,而自己提供虚假信息,对自身的短期利益是最大化的,而对方的收益是最小化的。所以提供真实信息是严格的劣势策略,而提供虚假信息是严格的优势策略。博弈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提供虚假信息即为严格优势策略均衡,结果两者的收益都为0。在现实中都会出现用人单位进行虚假招牌,毕业生提供虚假简历等现象。

(三)当大学生接受用人单位提出的薪酬待遇,认为在该用人单位中会得到再教育和自身的发展,并能接受用人单位文化,与同事关系融洽,大学生的满意度就高。同样地,当用人单位接受大学生提出的薪酬待遇要求,认为选择该大学生可以帮助用人单位的发展,并且不会引起老员工的不满,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就高。本文分析博弈双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实现最大满意度的关键是对方投入来符合自己的要求。假设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满意度所得收益用简单的数字表示:通过困境博弈分析,双方都投入时的满意度为1,双方都不投入时的满意度为0。

当用人单位满意大学生表现和但大学生不满意用人单位要求,即大学生投入但用人单位不投入时,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2,而大学生的满意度为-1;当大学生满意用人单位要求但用人单位不满意大学生表现,即用人单位投入但大学生不投入时,大学生的满意度为2,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1。

通过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满意度所得收益的困境博弈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在理性思考后,都从自己得益多少出发考虑问题,但并不刻意伤害人,最终会决定两者都不投入,矩阵中显示为两者都不满意。

第三篇:博弈感想

生活中的博弈

政行4班 杨玉玲 20110603017 博弈在古代是一种很普遍的游戏,所以又称博戏。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什么是博弈论?古人云:“世事如棋。”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如同棋手,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争当赢家,摆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所以,任何事物都属于“局”的范畴,其区别只在于环境不同。对局时,所有环节都进入了对峙状态,掌局人需灵活变通才能求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是破局。破局的手法有多种,可从利益角度、可从环境角度。也可从局中人角度。但终极目的就是选择最佳的行动计划,来保证自己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对局的时候需要破局,但破局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为了下一个布局。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误,每一步都关系着下一步的成败。

在社会发展的棋局中,每个参与博弈的人都在特定条件下为争取其最大的利益而努力。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有多个参与者时,结果不仅取决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博弈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存在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博弈论真的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分析事情的方法角度都有所改变。博弈论充满着智慧,其中的“囚徒困境”演绎了生活中两难选择。博弈双发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反而无法实现最大的利益或较大利益,甚至会出现对双方都不利的局面。这时,就会使我们反省: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又如“荷兰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赌徒都希望逢赌必赢,成为“赌神”,但这可能吗?可能,因为“荷兰赌”就是这样的一种“赌博”,确切地说是一种高智慧的博弈,是一种投机稳赚的下注方式。通过智慧地按不同的比例下注,从而达到不论结局怎样都不会输的效果。“智猪博弈”告诉人们的则是:免费的午餐也可以吃。这种博弈在营销上经常可见,企业商家之间为了争夺生意,经常展开价格战役。当商家以低价销售时,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没错,消费者!当遇到“买一送一”、“5折优惠”时,不要想都别想就认为是骗人的,转身就走,如果这样也许你就吃亏了。通过思考再买,有时消费者确实能得到真正的实惠。博弈论的智慧远不止这些,还有“海盗分金”、“斗鸡博弈”、“猎鹿”“大蛇背小蛇”等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高分。好好地利用博弈的智慧,用博弈的眼光去了解生活,用博弈的策略来武装自己,用博弈来诠释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会成为睿智的人,我们将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博弈无处不在,面对对手的招数,你准备好了吗?该出手时就出手,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打出未来!

第四篇:博弈论文

11工本1班

方建达

11305513506

博弈的理性认识和运用

博弈论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标的理论。博弈论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博弈可以分析自己与对手的利弊关系,从而确立自己在博弈中的优势,因此有不少博弈理论,可以帮助对弈者分析局势,从而采取相应策略,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

学习博弈的精髓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博弈与生活结合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而博弈论正是研究棋手们的招数与技巧,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找到最合理的策略。

博弈论的各种应用

面对如许重重迷雾,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对于非合作、纯竞争型博弈,诺伊曼所解决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在这里抽象化后的博弈问题是,已知参与者集合(两方),策略集合(所有棋着),和盈利集合(赢子输子),能否且如何找到一个理论上的“解” 或“平衡”,也就是对参与双方来说都最“合理”、最优的具体策略?怎样才是“合理” ?应用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 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於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当然,其隐含的意义在於,这套最优策略并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博弈论毕竟是数学,更确切地说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谈经论道自然少不了数学语言,外行人看来只是一大堆数学公式。好在博弈论关心的是日常经济生活问题,所以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其实这一理论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所以,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以我们身边的故事做例子,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经济学里的博弈

在现实的经济学里,商业行为中,也同样存在着博弈。有两家电器销售供应商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分别是国美和苏宁。他们的价格策略有几种选择。国美和苏宁同样的价格体系,而且维持比较高利润,各分一半的市场销售额。国美降价苏宁不变,国美拿到该市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销售额。或者苏宁降价国美不变,苏宁拿到大部分或全部销售额。而由于竞争的激烈,肯定会有其他的供应商大中或一商家电参与进来。因此,保持第一种状态是不可能的。所以此时,对于任何一家供应商来说,最佳策略都是降价,以期望获得更大的营业额。

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价格战永远是在所难免,也就是说,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我们永远都要陷入“囚徒困境”。不过,这都是讲的纯市场因素,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的非“理性”因素都排除掉。要从“囚徒困境”解脱,最好的办法却是最不可行的办法,就是供应商形成联盟。因为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几乎为零,而且即使有了联盟,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偷着降价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联盟的作用并不大,大家还是降价降价。直到最后大家都觉得降不动了,或者觉得降价对自己最终没有好处了。这时就会形成一个平衡状态,也就是纳什均衡。

博弈的技巧

诱饵做足、信息充足这是基准,信息不足可以用诱饵弥补。当完成这两大基准的时候,要怎么下这盘棋,要怎么赢这盘棋?迷惑:这属于布局之前隐秘保护,一个人只要不透露真实想法,对方也就只能被自己思维混乱。为你赢得很多时间做铺垫;设陷:这要运用策划学把风险降到最小化,使迷惑最大化。这时间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漏洞;布局:介于赢得时间完善的信息,棋局才会掌握在你手里。利用人性表现出来的好胜心理和辩才优劣,找到界点,迷惑打乱,让她们觉得乘胜追击,这时候你就赢了一大半;而这盘棋,大局在你手里,短暂的攻击并不影响博弈的结局。

当你了解他的步法,烘托他的好胜心,示弱效果反增,心理是本能反射,从局势反射心理。正常逻辑下,他会乘胜追击,也有可能和你一样试探性摸底~当你觉得棋逢敌手,心理素质想差不多的情况,重点来了: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反手主动,不给喘息。输赢并不是变幻莫测,全方位观察和心理素质胜于棋艺。

怎么去赢?赢别人那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暧昧。既然是暧昧的话,可否把他想象成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他?做到仿佛:一个人打两副牌?那就变成了:怎么赢自己。这样就很好理解。可是,尽管你赢自己会比较复杂,但当打出第一张,就无比简单了。

接下来的事,就强调处变不静。最高境界是怎么去赢自己的话。让他也变成你的一颗棋。你和同企业对手或朋友同事交流经验的时候,你还在同步的完成自己的目的。即使他们的结论足够推翻你,可事实上,你为自己争取的时间赢得的金钱,恰恰对从事同行业的这位是讽刺。

成功的博弈需要经验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知识与成功的关系:人类的知识可分为经验、技术和智慧,但个人的成功必须依赖经验;有经验的人可以比有技术而无经验的人更成功;不过,有经验之人只知事物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有技术之人则兼知其所以然,所以有技术的人更聪明。

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技术”,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理论”。而从其论述我们甚至还可以推论:成功与聪明无关。掌握理论者确实更聪明,但他们不如有经验者更容易成功。譬如一个从不练球的物理学家,他比一个乒乓球选手更聪明,更懂得击球的力学原理,但是他却几乎注定在乒乓球项目上会输给长期训练有素的乒乓球选手;乒乓球选手要获得成功也并不需要大量学习力学原理,只需积累经验足矣。理论的功用在于,通晓力学原理的乒乓球选手可能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更快地提炼经验并创造性地悟出新的打法,形成新的有效经验。

所以,成功以及成功的博弈,需要经验支撑。然而经验却是需要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逐渐积累的。只有经历过的人生,才给我们以经验;未曾经历的人生,就没有经验。年长者比年少者在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时往往更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倒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博弈理论,而在于他们有着更丰富的经验,更加深刻地领会了策略的艺术。

是的,博弈论本来就是科学的理论和行为的艺术。它不应该是沉闷的,而应该是生动的;它不应该只是乏味公式,而应该拥有丰富的情感;它不应该只局限于竞争,更应着眼于通过竞争展开合作。博弈论不应该被理解为阴谋诡计,不应该被理解为小聪明,不应该被理解为厚黑学,不应该被理解为你死我活的权谋术。

正确看待博弈之道

如果只想着把博弈论用于人际斗争,那只是博弈之术;只有理性地融入社会,才是博弈之道。“术”的博弈只是嵌入在“道”的博弈中的一个小博弈,关注于“术”而忘却于“道”,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可一时得利,却可能对个人的长期利益和更大的成功产生至为糟糕的影响。正如两位作者在本书中屡屡提到:人生中总是存在更大的博弈,因此个人的决策不应该只着眼于一个小博弈的胜负。能够看到多大、多远的博弈,取决于个人的胸襟和眼光。从某种意义而言,他们所谓的小博弈与更大的博弈之分,正是博弈的“术”与“道”之分。

得与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的博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利益必须争取,什么利益敬而远之,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走过的,金钱、荣誉、权势、爱情,我们得到后欣喜若狂,但失去后又愁眉不展。其实,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坦然地面对得失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就像佛教中的这首禅偈一样:“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时莫强求。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事物的得失都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有时尽力了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你可能会深感上天的不公,但反过来想想,其实你更应该坦然地面对,因为尽力去做的你已经无怨无悔,得不到不是因为你没有去珍惜和努力,而是因为对方本不属于你,所以在人生中我们有时更要学会放弃,学会忘记。

第五篇:营销博弈浅谈

营销博弈浅谈—-客户心里在想什么

你是否经常关注打折信息,然后按海报上的促销去买东西,结果发现自己并没有少花钱,反而多花了好多钱。你会为了少花7块钱去另一家需要15分钟路程的服装店买一件几百块钱的西服吗?你是否想过为什么餐馆服务员推荐相对昂贵的菜品你仍然乐意接受?在实施购买的过程中你就是客户,你了解你的购买行为吗?你的购买行为是理性的选择吗,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客户的非理性心理吧!在这些非理性购买行为背后又蕴藏着商家怎样的营销策略呢!

所谓客户,就是购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即消费者,广义的客户被定义为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被定义为客户,客户心理方面的分析就是狭义上的消费者心理研究。而顾问型销售人员,狭义上就是指兼顾销售业绩的客服,一个合格的客服要能给客户清晰的解释该领域专业的知识,并对客户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建议;在解决客户需要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兼顾公司收入业绩的提升。

什么样的顾问性营销算是好的销售方式呢?客户在使用某种产品时会考虑什么呢?或者说如果作为顾问型销售人员知道了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考虑问题的思维就能更好的从营销角度挖掘客户的消费潜力。客户为什么要使用你的产品,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产品能解决他的需求,如果同样的需求竞争对手的产品也能解决,除去先入为主和品牌忠诚之外,客户其实关心的是谁的商品好用。这就是简单的客户心理。

但是在复杂的社会营销环境中,客户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总结为以下几点客户非理性心理: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典型的非理性的心理,从众就是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叫做“羊群效应”,比如你在下班路上发现一家枣糕店门口有人排队,你会想这家枣糕一定不错,于是你就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看见你们都在排,心想”这家枣糕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到队列中。又过来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

基于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以决定我们自己是否效仿,这就是“羊群效应”。

—摘自丹.艾瑞里<可预测的非理性> 实验案例:米勒格拉姆(S.Milgram,1969)让实验助手望着马路对面一个办公大楼的六层窗口,当助手人数不同时,过路人停下来观望的人数也不同。当助手一人观望时,停下来观望的人只有4%,当助手有5人时,增至16%,10人时增至22%,15人时,达到40%。当然,边走边观望的人数就更多了,而且也与助手的人数同步增长。1人时,有大约40%的观望,15人时,有近90%的人观望。

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客户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早期市场前瞻性客户占16%,成长期主流市场理性客户68%,成熟期之后持怀疑态度的保守派潜在客户16%。前瞻性客户中的有一部分人(占总客户的2.5%)在常人眼中是奇怪的,因为他们愿意去尝试各式各样的新东西,他们会为一款新发布的苹果手机在苹果体验店门口排40多个小时的队。前瞻性客户中剩下的那一部分也热衷于接受新生事物,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没有前一部分那么狂热。

如果产品在营销方面运作良好的话,在搞定前面16%的前瞻性客户,就会迎来第一个引爆点,主流市场的理性客户开始认可,这部分68%的客户不是争取来的,只要你搞定前面16%的前瞻性客户,后面的68%的客户随大流儿跟着接受了。

将从众心理延伸,还有一种羊群效应,我们称之为”自我羊群效应”,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想出某产品的好或不好,对产生愉悦心情的产品形成跟随。“自我羊群效应”是被情绪吞噬之后产生的决策并加以层叠。

在商业环境复杂的今天,很多消费群体存在着这种从众心理,典型的案例:炒股、买房、下馆子、旅游等等。

2.相对对比心理

之前有文献将其定义为攀比心理,这里讲的相对对比心理还包括在特定环境中的对比,混淆了对比的基础,从而使客户做出非理性选择。比如你今天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是要买支新钢笔,第二件是要买一件上班穿的西装。在一家文具店你看到一支不错的钢笔标价25块钱,你正要去买,突然想起同样的笔在15分钟路程以外的另一家店促销价18块钱,你会怎么办?很多人表示他们宁可跑远路也要节省这7块钱。

现在开始办第二件事:买西装。你发现了一套做工精细的灰色暗条西装标价455块钱,决定要买,这时另一个顾客偷偷的告诉你同样的一套衣服另一家店里促销价448块钱,你可以节省7快钱,那家店离这里只有15分钟路程,你会多跑15分钟吗?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都会说不会去。而是直接购买这件西服。

同理的案例,你买一辆陆虎揽胜,很容易为它配一个价值12000元的真皮座椅,但如果你买的是捷达,你会把这12000块钱用到比真皮座椅更合适的地方。比如去国外旅游,买书买衣服,总之可以干好多事情。

这也就解释了人为什么每涨一次工资,能攒下的钱的比率不增反降。凭相对因素作决定是我们自然的思考方式,客户也不例外。3.面子心理

面子文化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在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中具有强烈的面子情结,客户往往在面子的驱动下,会导致夸大自己的广告投入能力和投入大大超过自己的预算。客户往往因为营销人员的一席夸奖或美谈,感觉自己大有脸面,从而签署了相对溢价的合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让父母花上三分之一的工资去卖一双耐克或阿迪套装。面子心理的表现形式为炫耀性投入,属于非理性支出,在礼品行业或零售行业的营销手段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

4.拖沓心理

产品的使用者,即客户,客户一直处于享受服务的状态,在商业环境中享受相对的自由,导致客户很懒惰。比如在广告主在预算投入的答复上的拖沓。比如你的手机经常到快已经影响到打下一个电话时才去充值。

5.爱占便宜心理 你是否热衷于各种优惠券?经常关注促销打折的商品?客户也是一样,一场客户答谢会,一张礼品卡可能让客户丧失理性的判断,本来客户压根儿没有打算投入预算在该产品上,爱占便宜的心理让客户觉得该产品变得难以置信吸引人。

比如元旦期间家乐福正在搞的促销活动”满300返50元的购物卡”,本来你没打算买300块钱的东西,但是因为这样的促销活动,你会强迫自己消费在300元以上。

通过上述描述,你认为客户(即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性的呢还是非理性的呢?如果你是一名顾问性营销人员,你又怎么抓住客户的心理,推销你想卖出的产品或服务呢!面对客户的第一种非理性心理—-从众心理。客户往往使用某种产品的时候,是看到同行在用,在第一时间并非从真正需求的角度考虑,客服人员要向客户推销某一款新品时,可以从客户从众心理徒手,告诉客户说有多少多少家同行都已经使用了,诱导客户表现出从众倾向。作为客户人员还要注意一点,选择什么样的客户推销更有助于你的产品迅速扩散,最先搞定的产品早期16%的前瞻性客户,他们的作用很大,这部分前瞻性的人群很乐意分享使用体验,引导主流客户加入。

面对客户的第二种非理性心理—-相对对比心理。当客户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做出最经济最合适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比如<经济学人>杂志的网站上进行期刊征订,有两种选择:一是59美元的电子版期刊,二是125美元的电子版加印刷版期刊。实际销售表明100个客户里面68个人选择了第一种,32个不差钱的注重阅读体验的人选择了第二种。

但是当营销环境发生改变时,销售方式又增加了第三种方案:印刷版。价格也是125美元,这样变动的结果是100个客户里面只有16个人选择了第一种59美元的电子版期刊,84个人选择了第二种125美元的电子版加印刷版期刊。

或许你还认为<经济学人>的营销人员很傻,为什么把单独印刷版和电子加印刷的价格定义为同样的价格呢!但是当这样的变动带来如此大的营销收入时,你肯定会想他们并不傻,为什么仅仅增加一个印刷版就带来这么大的销售改变?原因是:当增加一种营销方式时,不是随意增加的,这种方式是用来打破原有的比较基础的。让你在新的基础上(绝非理性)选择,案例中的125美元的印刷版就相当于诱饵,诱导你去购买125美元的电子版加印刷版期刊,并让购买的客户心情愉悦,好像捡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餐馆里,协助客户点菜的服务员一般都会在推荐第二昂贵的菜品时,同时推荐最贵的那道菜。最贵的那道菜就是诱饵,在这样的推荐下,客户很容易接受依然很昂贵的菜品。

面对客户的第三种非理性心理—-面子心理。餐馆里,协助客户点菜的服务员,在给做东的人推荐的菜品基本都是昂贵的。保健品销售领域的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当然脑白金营销不属于顾问性营销。前文讲到客户在面子的驱动下,会导致夸大自己的广告投入能力和投入大大超过自己的预算,比如当你问客户过去在广告上总投入多少钱时,如果他总投入是七八万的话,他很容易说成十来万。如果客户本来就只做了八千块钱的广告预算,但你夸他公司有实力,从历史推广上多么稳定,怎样稳步提升投入的,数据多么优秀,往往客户会增加原有的预算。宁可从别的预算里面挤。

面对客户的第四种非理性心理—-拖沓心理。如何有效的控制住客户的拖拉习惯,这个很重要,客户的拖沓会因为你不及时跟进变成竞争对手的客户,并且客户的拖沓心理形成”自我羊群效应”时,这种坏情绪的层叠会增加营销成本。作为顾问性营销要做到像联通和移动一样,当客户一旦有产生拖沓行为时,就立刻实施挽回行为,并加上相应的促销手段把客户拉回正常。有效的营销方式会将营销周期拉长,减少客户拖沓次数。

面对客户的第五种非理性心理—-爱占便宜心理。在广告销售领域,不免有客户就价格问题和销售人员讨价还价,有时销售人员发现客户明知道这个价格是不能商量的,但是依然热衷于讨价还价。作为顾问型销售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客户并不是在意能否能为你客户,或者是享受你的服务,客户更关心有没有礼品,有没有答谢会。如果能从满足客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往往客户才去了解一下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以说在客户关系维系上要注意充分满足客户的非理性合理需求。

与客户关系的维系,在保证客户利益的情况下,不能单单靠情感维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客户与营销人员是对立的,客户想少花钱享受到你的产品,而你想让客户在你的产品上投入更多的钱。从客户的非理性心理研究出发,让客户对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依赖。

重复博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