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生活德育案例
通过实践体验,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案例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德育即我们日常所讲的思想品德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以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主导,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及“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目标的一个双向互动教育活动及过程。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中德育的最重要的课程载体,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角度理解,即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强调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教学,按传统的观点看来,仅仅是与课堂活动相对立的课外活动,即受教育者通过调查、实地走访参观、实习等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其实,这些只是实践教学的一个方面,我们称其为狭义的实践教学。而广义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与传承知识,不断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不仅仅包括学生的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还包括课堂上各式各样的理论实践教学,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辩论赛、小组探究等活动形式。这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这些课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政治课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目标。
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德育实效?
以下就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模块的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效举例说明。
例一:《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本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在承接上一课消费及其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阐释常见的四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以及求实心理,对 比举例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由这四种消费心理影响的消费行为,并评估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科学,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因篇幅有限,故仅呈现与德育相关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因此,在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除了使学生养成正确消费观念以外,更要引导他们根据所学为家庭的消费行为及行为、以及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设计思路及过程
由于消费是学生们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特别熟悉的话题,本课教学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结合自身、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在社区的实际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现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播放视频(电视剧《双面胶》中的一段婆媳矛盾戏)——学生探究1——婆媳消费观有什么不同——引导到学生归纳出生存型和发展型以及享受型消费——第一环节小结:享受,享乐一字之差大不同。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部分居民已经开始由发展型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这是立足于人的需要,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人的精神需求层面的消费。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强调铺张浪费,穷奢极侈,这是我们反对的。——探究2,深层分析:造成婆媳俩消费观上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点评学生答案——第二环节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类型也实现了温饱型向发展型,部分向享受型消费转变。但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很多的人依旧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从民族国家角度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奋斗。当然,现在从家庭和谐角度讲,消费观上的冲突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当我们与长辈的消费观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化解冲突和面对冲突呢?——探究3——如何化解与长辈在消费观上的冲突?——第三环节小结: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我们与长辈的消费观往往不同,如何化解冲突,真正尊重长辈,需要我们更多的生活智慧——总结升华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着一对婆媳消费观上的矛盾,分析了她们的差异,探究了原因并寻找了解决的方法。是的,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的消费观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时俱进,但是我们也要不忘初心,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们既要尊重他人的消费观,也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消费观是否科学合理。作为学生,读书发展依然是我们的第一要义,所以老师倡议,我们消费要更多的倾向于发展资料的消费——课后任务布置:记录家庭一周开支情况,并利用国庆假期当一周小管家,负责支配家庭的消费开支。
(四)本课德育目标完成情况及教学评价
以往在讲述此课时,老师惯用的方式是直接在课堂上迁移生活中的事例,引出知识点后进行讲解,最后在总结环节加以升华。但这种所谓“德育”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得以贯彻。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此课作为一个案例,创新学生迁移生活实例的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剧桥段,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而该片段的剧情十分生活化,与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共同点,这更能使联想到自己的 3 生活实际:我的家庭消费观是怎么样的?我们家祖孙三辈之间存在这样的差异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费观差异?遇到电视剧中的矛盾我该怎么办?
其次在学生参与方面,我们在课前已布置学生了解记录自己家庭一周的花销明细,在课后利用国庆假期做一回“小当家”,管理自己家庭的国庆开支。并在假期后收集两次记录的数据明细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本课后的实践中贯彻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例如在外聚餐时可以看到购买环保餐盒、在超市购物时没有使用塑料袋,都体现了学生绿色消费的思想;在国庆长假的休闲过程中,基本没有夸张浪费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学生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思想;还有学生在第二次记录任务后还写了“管家感想”,感慨父母挣钱不易,表明了要珍惜父母所得,勤俭持家的想法,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堂探究不仅深化了理论知识,更能学以致用,将其和自身家庭消费观念及行为联系在一起,正确看待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差异并出谋划策,更值得肯定的是寒假过年期间有许多学生针对消费观念的话题自主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调查报告或论文。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作为一名中学生,其实挣钱什么的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消费观,能用金钱获得真正能够带来利益与快乐的地方,才是价值所在,才能提高消费水平。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父母的财产,也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理财。”——《消费与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义务。因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劳动都是维持一个国家基本运转的动力。…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有自觉的劳动意识,可能是因为本身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然。可是一个富裕的家庭是怎么富裕起来的?总归是离不开祖祖辈辈勤恳踏实的劳动,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双手挣得的,亦是靠双手传承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如何强?志在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在成长的路上接受耳濡目染,才会成长成一个优秀的栋梁之才。”
例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一)主题: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二)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单元的导语部分有这么一段话: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悟到锐意进取、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意义,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伟大的创业实践,建设富强的祖国需要我们埋头苦干。
所以针对第二单元主要讲述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企业这一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劳动者这一生产过程主体的相关知识以及单元导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目标,我们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利用家长资源,组织学生参与了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体验广州高校人才招聘会、一组参观家长的企业,希望借此活动引导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及明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三)活动过程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利用了我校丰富的家长资源以及学生周末长住易组织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参与其中,学以致用。具体活动实践如下: 1.招聘会组
让学生事前准备一份个人简历——了解与会招聘企业(家长提供支持)——结合个人实际选择感兴趣的企业——旁听大学生应聘面试过程——模拟参与面试(做自我介绍、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总结面试感想,组内交流经验,完善个人简历 2.参观企业组
通过学校层面联系家长,确定参观企业——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企业历史和经营的介绍——选择感兴趣的岗位自主实践体验——总结体验感想,组内进行交流,并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意见或建议。3.回校总结
学生活动后先自行总结整理材料,通过课堂汇报、组间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
(四)本课德育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评价:一是通过分组课堂汇报的形式,让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了解对方的实践活动内容及感想;二是通过小论文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就业及企业经营问题的思考;三是通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四是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我们将根据学生在这四个方 5 面的综合表现给予其德育评价,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得益于此次户外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尤其是有关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此次活动后,我们收到了部分家长反馈,称小孩对父母的态度有所好转,日常花销也相对过去减少了,可见通过活动学生能够体会到家长的辛勤劳动,赚钱不易;还有学生与参观企业的负责人保持联系,将同学们的参观感想及建议反馈给了企业。我们观察到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也有所好转,上课更加认真,课后主动询问问题。在和学生的私下聊天中也有学生表示,从参与招聘会的实践中体会到竞争的激烈性,明白要更认真努力地学习,打好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竞争赢得优势。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综合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家及在校的表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等方面都有所长益,我们的实践活动教育取得了预期成效。
以下就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模块的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效举例说明。
例一:《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一)本课内容分析:《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属于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其中一个框题,在上一课了解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民可以通过村委会或居委会参与民主管理,感悟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二)本课德育目标分析:课程德育目标应与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一致,或者说,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意味着德育目标的实现。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模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本课通过对比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深刻理解公民自我管理的意义,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本课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运用分组对比法:不同班级(以下称A班和B班)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与通过实践环节教学所带来的德育效果的差异。A班为传统教学班级: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训练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B班以实践方式落实每个教学环节。第一步把班里分成四个小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并且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周末到村委会或居委会体验这几个环节。
1、选举小组:可以通过采访等方式了解村(居)委会干部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2、决策小组:村里(居委会)重大事情如何决定通过的,有可能的话可以尝试参加村民会议。
3、管理小组:村(居委会)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管理,请摘录几条村规民约
4、监督小组:了解村民如何对村(居)委干部进行监督。第二步,把体验的环节通过照片、感想等形式呈现出来。第三步:回归课堂,通过同学们汇报及感想,教师引导领会,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激发政治参与的热情。
(四)本课德育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评价:一是以小组讨论形式对两个班级学生反馈进行对比。发现通过体验形成汇报的B班,对村委会和居委会性质——自治管理体会更深,同学们通过自主参与村(居)民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其中一个环节,激发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参与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责任感。而传统教学方式的A班仅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对村(居)委会事务也无法深化理解,参与热情度大大降低;二是通过学生论文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管理的参与度以及能力。
(五)本课反思:课前布置任务实地体验参与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面临很多现实条件的限制,譬如学生是否有这个时间,参与过程是否具备有效的指导,回来后是否具有有效的评价体系。如果教师在参与过程没有做好问题设置,适当引导组织,整个过程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花了时间却没有任何效果。所以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另外一方面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师生参与度更多,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基层民主自治管理组织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验自我管理一把,或许才能真正体验“自治”的深义。
例二:《民主决策:作出最好的选择》
《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好的选择》
(一)本课内容分析:《民主决策:作出最好的选择》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个框题。以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效果差异引出民主决策的意义——于决策本身、公民、社会而言都是有利的——那么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 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二)本课德育目标分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为确立民主意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三)本课教学过程及教学思路:举办模拟听证会(主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单双号限行是否可行?第一步,把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同学、市民、出租车司机、公交地铁乘客、法律专家、经济专家、政府官员。第二步:各小组站在不同角色分别准备材料。第三步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表观点。第四步:听证会主持人总结。现把同学们准备的发言摘录如下:
市民:力挺单双号限行,乘坐公交上班也方便,离单位近的还可以徒步或者骑自行车,顺便还能锻炼身体。
出租车司机:我觉得天天单双号限行才好,最起码我们出行在路上就不用那么堵车了,生意不生意的反而相对来说比这堵车要强多了。
车主:车主A:我交的商业保险是按年收的,限行后有一半时间是停驶的,那这费用怎么算呢?车主B:我觉得挺好的,都配合一下,一个空气好,再一个不显得那么乱
乘客:乘客A :支持,公交车运行不畅,就是因为地面车辆太多。乘客B:限行会使早晚高峰时间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的乘客会比现在更多,会更加拥挤。
法律专家:涉及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问题,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分配
经济专家:面临道路空间资源稀缺的现实,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采用经济杠杆来增加机动车的使用成本,进而起到治堵的作用
政府官员:对单双号限行常态化的意见,政府要认真的研究和论证,也要听取不同的声音,最终是否实行则会看论证的结果。
(四)本课德育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评价:一是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形式,让同学们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一个方案的利弊;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参与度的转变。本次活动使同学们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关注生活,参与过程慢慢体会如果仅仅在一个角度思考难免会有失偏颇。公众参与会有更多思维碰撞,方才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以及民主性。
(五)本课反思: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模拟听证会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感受现代社会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
在《政治生活》模块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实践性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实践过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文化素养提高了,德育实效性也切实得到了增强。
以下就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模块的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效举例说明。
例一:《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本课内容分析:《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属于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的表现、特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学生学习了第三课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基础上,继续理解文化发展中的纵向积累过程。
(二)本课德育目标分析:课程德育目标应与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一致,或者说,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意味着德育目标的实现。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模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进步以及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文化的传承者。这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义务感、责任感、自尊等良好心理品质”不谋而合。
(三)本课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我们主要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贯穿整个教 学过程。第一步是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教师提供一系列与该课程相关的探究问题,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做好预习工作;第二步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我校长住生周末留校的优势,带领一部分学生参观佛山禅城区石湾镇石湾陶瓷厂,了解佛山本地传统文化的代表——陶瓷及其制作工艺。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让学生真实感受陶瓷“成形、阴干、素烧、妆饰、装窑、本烧”的过程,加深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热情;第三步回归课堂,通过参观同学的活动汇报及感想,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领悟传统文化,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功能价值,树立正确对待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四)本课德育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评价:一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获知学生对本课的看法及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其中包括调查实地参观石湾陶瓷厂的部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感受及未参加参观活动的学生对本课教学方式的看法,从而更清晰了解实践教学的利弊和有效性,以及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三是通过学生论文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本课反思:实地参观考察的实践教学方法往往要突破现实的诸多条件限制,一方面需要教师投入更多地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包括题材的选择,问题的设置,考察地的联系,车辆的选择,学生安全的考虑,还包括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参与,等等;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投入更多,比如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走访准备,课堂活动汇报,写好论文等等。虽然师生投入更多了,但是师生参与的程度更高了,对问题的理解更深更透了,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情感。在课后与学生的谈话当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有的一个共同感受是,通过实践这种方式,使他们亲触传统文化,很多平时只有电视、网络或者书报杂志中看到、听到的事物变得更加亲切,变得更加真实,也触发了他们很多的思考与灵感,有些同学甚至说他们会去向身边的人宣传佛山陶瓷文化,有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希望以后的工作可以与陶瓷相关,有的同学说目前所知道的还不够,还想继续深入了解、探究……
例二:《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本课内容分析:本课属于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主要内容是社 10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根本任务,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前一框感受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之后,进一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深入探讨。
(二)本课德育目标分析:课程德育目标应与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一致,或者说,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意味着德育目标的实现。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模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框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日常生活及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能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珍惜受教育机会,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告别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这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 具有义务感、责任感、诚实、正直、关心别人、珍惜友谊、守信、自尊、自主性、积极进取、勇敢、乐观、毅力、自制力、好学、勤奋、刻苦、认真、爱惜时间、喜欢思考等良好心理品质”是相一致的。
(三)本课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这一框的设计我们也主要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而在大概要学到这一课程的时间,恰逢我们学校高二年级学生中举办的一个重要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将课堂搬到课外去,搬到广阔的农村天地去,带着我们的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去更好地教会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这里仅仅针对这一框而言,我做的准备工作如下:第一步,让学生在学农时调查了解农村里的一些文明行为以及突出的不文明行为,做好记录;第二步,指导学生为下乡的农村准备一些活动,目的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比如赠送图书杂志、支教、文艺汇演、科技普及活动等等,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第三步,准备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课题或者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带着课题去学农,去研究,去思考;第四步,回来之后总结反思阶段,通过课后整理、课堂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四)本课德育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评价:一是通过分组课堂汇报的形式,11 了解学生对农村精神文明现状的认识程度以及如何去为此提出措施;二是通过小论文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三是通过班委调查、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日常在班级、宿舍以及校园内的行为习惯是否有所改变。从总体上看,得益于“学农”这个活动,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农村生活,也了解了农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使这节课上起来变得异常生动活泼;同时,大部分学生也感受到了当前农村的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不文明行为,看到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白了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在农村的重要性;另外,大部分同学的行为习惯或多或少有了改变,比起以前,更懂得文明谦让、注意卫生、尊重他人。
(五)本课反思:在我校,每年都在高二学生当中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并不是一般的走过场,割割稻,锄锄地,吃吃农家菜就过,我们学校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就是使学生真正在这种活动中收获。而作为思想政治课,我们更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德育的好时机,通过学农,把我们的政治课堂也搬到农村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能使人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认识,使这种认识更深刻、更有意义。而在政治教学中采用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入这些背景中去实践、去冲突、去体验,又采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解决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建立起了更平等、更和谐、更民主的师生关系。实践使思想政治课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得自然而不突兀,这比“填鸭子”式的灌输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与素养。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果势必大大增强。
而在《文化生活》模块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实践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通过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对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当代文化进行深刻体验,增加感性认识,获得鉴赏感受,提高分析与判断的能力,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传承的过程,这是“灌输式”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二是可以借此深刻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使许多濒临失传 12 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传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力量;三是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实践过程,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能力也明显提高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会科学的社会调查方式方法。总之,通过在《文化生活》中采取实践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文化素养提高了,德育实效性也切实得到了增强。
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仅是课本专业知识的讲授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体验、多探究,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德。本课题小组通过上述研究总结以下两点:一是完善课堂环节设计,选用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素材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借助各种方式渠道完善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再通过适当的考评方式加以评估,促使学生积极通过实践活动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塑造良好品德和人格。
第二篇:德育案例
班主任德育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个案例
我们班有个叫董朝文的男孩子,同学下课总是告诉我,他到处说谎话 说脏话 经常欺负女同学 同学们都讨厌他 每天作业也不经常完成。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曾经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不过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我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我要让他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颜天晴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他的同桌是我班的班长,行为习惯特别好,自制力也很强,能够在帮助他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每天在课间的时候给他出一些题目,在他做完后给他批改讲解。有了同桌的帮助,他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一些提高,相信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他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做班主任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黄庄中心小学 李建梅
第三篇:德育案例
成长在春天里的丑小鸭
——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第122小学
王婷
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其间遇到过不少类型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有热情大方的,有勤学好问的,有做事干练的……当然也同其他老师一样毫不例外地碰到过一些令人头痛的“坏分子”,如调皮捣蛋型的,目无尊长型的,自我中心型的,粗暴野蛮型的……面对着这一个个个性如此活泼的孩子,我想,束手无策只会在学生的心中显示自己的无能,拼命镇压也只能适得其反。因而,我认为只有理智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其结果才是最有效的。以下是我这学期遇到过的一个案例:
泽磊是我从三年级教到五年级的一个学生,他虎头虎脑,虽长得有点胖,却是那种让人一见就觉得挺可爱的学生,可在接班没几天后,我发现其他同学都不大愿意跟他一起玩,有的还不客气地称呼他“胖小偷”,我不禁感到纳闷:这是怎么回事?为了弄清原因,我找来了几个学生详细地询问。原来,泽磊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平时他看到谁的东西漂亮,谁把钱放书包里,谁的玩具新型,都会想办法将它们据为己有。他的脾气又很暴躁,动不动就对同学挥舞拳头,并且粗话连篇,经常受到前任老师的批评,却屡教不改,总是故病重犯。听了同学三三两两的报告,我也不禁觉得:这可真是一块烫手的芋头呀!
第一单元考试后我惊喜地发现,咦,这个“坏”小子其实还挺聪明的,虽然字有些潦草,但成绩还不错,第一单元考了93分,有些较灵活的题目答得还挺有创意的。这还真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闪光的金子,我难以说清当时心里的那股兴奋劲儿,准备在课堂上好好表扬一下他,好让他也尝尝受表扬的美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走进教室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准备打报告的小手。得到允许后,同学们这个说他的本子丢了,那个说他刚买的卷笔刀不见了,还有的说她刚放文具盒里的一块钱不翼而飞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一定是 泽磊在上活动课时,跑进教室偷拿的,因为他曾对老师说他口渴要到教室喝水。
面对着这一张张愤怒的期待我为他们主持公道的稚脸,我心中的怒火也在不知不觉地上升,在我的班上,居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毫无疑问,这就是泽磊干的。可理智最终让我忍住了怒气,我仔细地听完学生的话,心平静气地说:“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很生气,老师也很生气,怎么会有同学向大家借东西都不用说一声呢,我们可都是最大方的好孩子,如果他向大家开口,我们都会借给他的,对不对?”“对,可他向我们借的东西会不会还给我们呢?”“当然会了,他看到大家这么生气,心里一定后悔了,可就是不好意思还给大家。等他用完之后,老师帮他还给你们,好吗?”同学们都开心地说:“好,老师,一言为定。”
看到同学们的情绪平静下来了,我也不禁松了一口气,好险,差点闹得不可收拾。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我不时注意着泽磊的一举一动,发现他刚开始有点儿不自在,后来显出无所谓的样子,最后,当我给他台阶下时,他有些发窘地望着我,眼中流露出感激的目光。我知道,我的言语教育在他身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该发考卷了,之后,我表扬了同学们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又故卖关子地对他们说:“老师在这里还要表扬一位同学,他给老师带来了特别大的惊喜,他很认真地做题目,善于开动脑筋,回答问题时还很有创意,老师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我的话使学生将话坛子炸开了,大家都在猜测这个人到底是谁。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我对他们宣布:“他就是泽磊同学,我们一起用掌声来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谁都忘记了刚刚发生过的不愉快,再看看泽磊,这小子不知是由于激动还是羞愧,居然低下头擦起了眼泪。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不出意料地发现里面的一个小袋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昨天孩子们丢失的东西,这孩子还细心地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这数学本是剑招的,卷笔刀是小菲的,一点通是美彤的......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我一定好好学习,改掉坏习惯。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件事之后,泽磊真的像下定了决心似的,有了极大的转变。同学也愿在跟他做朋友了,有了玩伴之后,他更开心了,没发生过打架骂人的事件。直到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备课,他怯生生地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又犯错误了,我不该在与同学抢篮球的时候把别人推倒了,老师,您批评我吧!”听完泽磊将事情叙述清楚后,我微笑地对他说:“泽磊,你真的进步了。”他一下了懵了:“不,老师,我做错事了,你怎么不批评我,还表扬我进步了?”“你有三点进步了。第一,你主动向老师认错,说明你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二,你是因为抢篮球才把人推倒的,这说明你喜欢体育运动,有了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第三,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对对方大打出手,这就说明你认识到了打架是错误的。有了这三点,老师不该表扬你吗?”“老师,谢谢您!我这就向那位同学道歉。”望着泽磊的背影,我倍感欣慰地笑了。
泽磊是一个本质善良的孩子,只是由于从小没有受到家长正确地引导,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形成。他需要的不是批评与训斥,而是宽容与关爱。他是一只丑小鸭,只要给他一点春天的和风细雨,他也可以成为一只可爱的白天鹅。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盏闪亮的灯,如果班主任能及时用星星之火将其点燃,那么,这盏灯一定能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甚至对他的一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庆幸,我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一个在迷途中徘徊的孩子,而不是用无情的言语将他推向无底的深渊。
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第四篇:德育案例
家访-----沟通的桥梁
三店小学曾美容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今年担任了班主任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陈昱瑄,11岁,是五(1)班的学生,单亲家庭,是我们班出名的老大难。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违反纪律,常与学生发生矛盾。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陈昱瑄的父母在他两岁多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父亲一起过,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对孩子的关爱极少,孩子一旦犯错非打即骂,每次都会把孩子打到头破血流才会停手。由于父亲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四、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陈昱瑄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陈昱瑄的脑瓜子就是聪明,若学习上再下些功夫,将是咱班最聪明的。”“陈昱瑄同学的字近段时间写得真漂亮,简直与前段时间判若两人。”“陈昱瑄同学„„”渐渐的,陈昱瑄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并且渐渐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陈昱瑄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陈昱瑄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关心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陈昱瑄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训斥和打骂,或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陈昱瑄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
4.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使陈昱瑄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我们有个大家庭》„„。在主题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陈昱瑄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靄,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当小学生陷入“爱情漩涡”时„„
三店小学周长青
《逝去的爱情,我的珍爱》——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当这几个醒目的大字跃入我的眼帘时,我愕然了!一个六年级的小男生,竟然有段“逝去的爱情”?!一个老师们眼中最斯文、文笔最好的乖乖生,竟敢对老师说他的爱情?!为保护其隐私,我姑且叫他谢明吧。
《,我的珍爱》是我县十二册目标检测题《珍惜》那个单元的半命题作文。还记得那天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半开玩笑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在横线上补充„生命‟„友情‟„亲情‟等词语,这些都是值得你们珍爱一生的东西,我想没有同学会补充爱情什么的吧,你们还这么小?!”当时学生们只是呵呵地笑了,可我压根儿就没想到的事居然真的发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用最快的速度将作文浏览了一遍。谢明在作文一开头就这样写道:“看到这则题目,你也许会很震惊吧!也许你会觉得我是个疯子,我不是一个正经的人,不是一个好学生……”看得出,他深知早恋在人们眼里无疑是洪水猛兽,不为大人们甚至很多同龄人所接受。然后他用饱含真情的文字,向我倾诉了自己那段纠结的情感历程:他讲到了自己和某女生是如何在乏味的学习外寻找并分享生活的乐趣,从每天的互发短信到后来“爱的种子”在彼此心中悄悄萌芽,他感觉那女生就是降落凡间的天使,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快乐。进入六年级后,他面临着一个很多同学都觉得无所谓自己却感觉异常残酷的事实:重新分班!他怨老天有眼无珠,偏偏把他与那女生分在了不同的班级。(也就是在这时,我成为了他的新班主任。)虽然六年级几个班的学生都共居一层楼,平时一下课都可以互相串门,可他却忍受不了这小小的距离,他写道:“分班,无疑是痛苦的!在那期间,我忽然觉得天旋地转,世界一片灰暗,我每天都魂不守舍地呆呆地坐在手机前,望着手机,希望有她的信息传来……”“如果生命因残缺而美丽,我宁愿不要这种美!”也正因为这小小的距离,他与那女生接触的时间少了,感情也慢慢地疏远了,受伤的心也渐渐碎了。最后他写道:“我发誓:忘记她!累了,真的很累!放下包袱,从头再来!我知道这样的作文不应出自一个小学生的口中,不应该出自一个小学生的笔下,尽管这一切都过去了,但那段逝去的爱情,却是我的珍爱,我永远怀念,拼尽性命也如此……”
反复用心地去品读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在深深地为这个小男生出众的文笔所折服,为他细腻真挚的情感而感动的同时,心情变得异常沉重。我不禁陷入深思:当今社会,受影视网络、言情书籍和社会风气等的影响,如果说中学生谈恋爱,老师们已是见惯不怪,可当所谓的爱情不经意间闯进了这些才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心海,他们真识爱情滋味吗?他们真能够承担起这份纯洁的感情吗?作为他的班主任,对这种朦胧的爱意我到底该怎么正确引导才不会再次伤害他稚嫩的心灵呢?
思索良久,我决定先去找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更多有关谢明的情况:谢明以前各科成绩都特优秀,可5.12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夜里常常被惊醒。不久后,对他疼爱有加的外公又去世了,从此性格变得极为内向,平时很少与家长、同学或老师交流玩耍,没事就喜欢静静地呆在家里或座位上看课外书,所以语文方面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数学成绩却下滑了许多。他的父母以为是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曾带着他去华西医大看过几次心理医生。所以尽管他是个男孩子,内心却像女孩子一样柔弱,心思极为细腻。
分班后,面对一些不太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让原本就内向的他更加封闭自己,更加郁郁寡欢。有时课间看到他还呆在教室里看书,我都会告诉他:谢明,你要多出去和同学玩耍,你的眼睛需要休息了……或许是因为进入六年级的他,既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承受情感的煎熬,情感压抑得太久,接近崩溃的边缘了吧,他最终选择了对老师一吐为快。从教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小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爱情隐私,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也是闻所未闻的。我深知该男生在决定写这篇作文时,他是把我当成绝对信任的忠实听众,同时内心深处一定渴望老师能为他分忧解难吧,所以,作为那篇作文的唯一读者,我一定得帮他走出情感漩涡!怎么帮呢?曾想过找他单独谈话,给他讲早恋的危害;也想过告之家长,双管齐下,共同教育;还想过给他写一封信,讲一番现在必须努力学习的大道理;甚至想过开一个有关早恋的主题班会,对其旁敲侧击……但最后反复权衡利弊后,我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给作文写评语!怎么写的?很简单,就四句话:“真心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真正的爱情只会是彼此努力的动力,而不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振作起来,老师特欣赏你的每篇作文,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我的评语能起到抚慰学生心灵的作用吗?我等待着……
以前批阅过的作文本都由学生发下去,学生们也习惯去借阅同学的优秀作文来读,那一次,为了防止“秘密”外泄给他造成更多的困扰,我亲自把作文本交到谢明的手上,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每次读你的作文都带给老师不一样的感受,写得真好!”
经历了这件事后,谢明对我更加信任了,学习上也更努力了。有一次加了我的QQ,周末的时候,他也会敞开心扉跟我聊他的喜怒哀乐……后来,他竟主动告诉我作文中的女主角是谁,他终于能够对那段情感释怀了,有一天,他发给我一张小熊的照片,说是那女生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他们友情的见证!“友情”,对,是“友情”!他们之间只是一种比普通同学情更深一层的友情而已。在今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中,他的语文以96的高分稳居年级之首。短短的几句作文评语,却有可能改变谢明的一生,看到他的转变和成绩,我真的感到好欣慰,好欣慰……
反思:
早恋的问题已成为当代一个重大话题,也是教育过程中一只令人生畏的“拦路虎”。小学五、六年级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一个模仿能力很强分辨力很弱的群体,他们已经有了朦胧的性别意识,对异性存在着好奇,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也许我们或他们自己都不该给这种好感贴上“早恋”或“爱情”的标签,他们心中的“爱情”严格地说只是“喜欢”或是“欣赏”,是完全正常的、健康的。想想我们的学生时代,或许也曾对异性萌发过这么一种朦胧的爱意吧。所以当小学生出现“早恋”倾向时,我们班主任不必大惊小怪,更无须惊涛骇浪,弄得天下皆知。应从多方面了解情况,合理疏导:教师要用阳光的心态去看待这些貌似极不正常的事,尊重学生隐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爱心去唤醒早恋的弱小心灵,用教师的智慧引导他们愉快地走出情感的漩涡!
当谢明陷入情感漩涡时,我最终放弃了空洞的只会让他觉得啰嗦、反感的说教,选择了给他的作文写简单的评语的方式。他是如此信任我,对我坦言心声,所以我也相信像他那么聪明的孩子,是能从评语中读出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对他不言而喻的关爱的,结果还真的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不容忽视的优秀生思想误区
三店小学江爱华
当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也因此而忽略了对优秀生的管理与教育,致使部分优秀生出现了思想误区。因此,广大教育者要将对优等生的教育和管理提上日程。
案例:
XX是我班成绩优异的学生,他天资聪颖,思维敏捷。学习上的许多问题都难不倒他。充满朝气的他,在校内外各种比赛中,总可以见到他活跃的身影。可是,接触时间越长,我越是发现他身上存在着不少思想问题,比如: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优越感太强,争论问题时喜爱咄咄逼人;由于家庭比较富裕,花钱如流水,毫不顾忌;与同学发生小矛盾时就手嘴并用,毫不示弱。
像XX这一类的优秀生在我工作中还遇到过不少。这一类学生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家长的喜爱,同学对他们也是分外敬佩和赞赏。所谓“一俊遮百丑”,这种看待事物的观点更常出现在老师和家长对待学生这个方面。人们看到的通常只是优秀生优异的成绩,却忽视或放松了对他们思想、纪律、心理和人格方面等的要求和教育,甚至在他们犯了错误时也容易得到别人的庇护或谅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优秀生骄横无理、自命不凡的性格。同时,优秀生当中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激励方式不当,如过于注重物质奖励或金钱奖励,使他们滋生了不断膨胀的“物欲”,产生了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了铺张浪费的恶习。
针对XX同学存在的思想问题,我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纠正和引导的:
对策一:学理财,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为了使XX同学改变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理财”,我有意识让他担当班级的“财务管理员”。每年,我都要求任教班级的学生把班级把自己的一天零花钱聚集到XX处,让其换得一些学习用品,以供大家使用。这一举措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明白钱来之不易,要把钱花在最急需的方面。小刚同学自担任管理员以来,表现非常突出。除在学习之余认真收拾、整理废纸外,还把每一项收入和支出记得清清楚楚,成了我们班出色的“财务管理员”。班级角色的转变也带动了他生活中的转变,原来花钱如流水的他渐渐变得“吝啬”起来,校门口的小店再也看不到他熟悉的身影。但是,“吝啬”的他却在一些献爱心活动中表现得异常“大方”。在那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募捐活动中,他把自己积攒下来的40多块钱大方地捐了出去,得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的赞扬。
对策二:找不足,增强“危机感”。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写过一首寓意深刻的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诗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他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原来的凌小刚就是这样的同学。针对他的这个问题,我在班内设立各种竞争机制,例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建立小组竞赛制度。为使XX这类优秀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强“危机感”,我把他们分在了同一个小组,每次检测或竞赛都来比比高低。这一做法挫去了这类优秀生由来已久的“锐气”,转变最明显的就是XX同学。一次阅读能力竞赛,XX同学排在该小组的倒数第二,一向咄咄逼人的他一下子变得沉默不语,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纠正错题。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满以为这次考试一定可以拿到本小组的前三名,没想到他们太厉害了,把我赶下去了„„”就这样,他在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懂得了要发奋自励,勇往直前。
XX同学这一案例说明,大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情感体验,培养能力,创设竞争环境,让学生在竞争中找到不足,挫去“锐气”,是纠正优秀生思想误区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比苍白的说教会更有实效,更能让人领略喜出望外的愉悦!
第五篇:德育案例
“坏”学生更需要关爱
常常会听到一些班主任在抱怨:“当班主任真是辛苦,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儿都要班主任处理,当班主任多干了多少活儿,多受了多少委屈……”自打从教以来,我每学期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的辛苦、委屈自然是深有体会,但与此同时,我也收获不少,有时甚至觉得当班主任挺幸福的。一名称职的班主任不仅在工作上更有成就感,还能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回顾几年的教学生涯,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故事,令人感动的瞬间。
2009年9月,通过招教考试我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由于当地缺老师我被分到了最偏远的村小任教,学校安排我教六年级语文、英语兼班主任。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接手的那个班班风非常差,学生年龄偏大,普遍早熟,为了管理好那个班级我是费尽心思。在那么多问题学生中其中有个叫杨××的学生情况尤其特殊。这个学生基础非常差,上课从来不听课,作业也不写,在学校只会捣乱,以前的老师从来都不管他。我管理班级一贯的原则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了教育好他,我首先是找他谈话。沟通前,我先跟他亮明我对学生的评价理念——人品第一,学习第二。作为一个人,不管是现在在学校还是将来踏入社会,人品都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跟一个人交往,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品行高低。这样一来就减轻了他因为学习差造成的自卑心理。然后,我又跟他讲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对你们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这样一来,师生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不
少。接着,我就开始询问他以前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可能以前从来没有老师这么关心过他,我们这样谈着谈着,他情绪渐渐地有些激动,慢慢地哭了起来,跟我讲起他的家庭,他的学习。他爸爸是那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因为跟她爸吵架喝毒药自尽了,他爸紧接着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在外面又重新成家,也有了孩子,从那以后就很少回来,在他身上也很少操心,留下他一个人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奶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根本管不住他,最终造成他现在这个样子。听着他的哭诉,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自从那次和他谈过话后,他对我亲近了很多,期间我也去他家家访过。不过由于以前放任惯了,他身上当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但有了这层感情基础,我以后再去批评教育他的时候效果就好很多,而且他在各方面也都进步很大,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有联系,他也还是一如既往地敬重我。
作为班主任,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我们当然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多学习积累一些教学管理方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如何,关键还在于你对工作是什么态度、对学生是什么态度。我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这份工作,并用心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一定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解决各种教育问题,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教育,最终也能成就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