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1-46003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11 04:14: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院 图书馆学 1103407021 陈婷婷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冲击波,信息技术的到来亦是如此。它使社会信息化,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便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突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虽说它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令时人非常担忧。这里只列出典型的几例。

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9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据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据2001年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

所以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连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依稀记得几年前发生在韩国时的一件事,一位上网成瘾者,在网吧的虚拟世界中大战三天三夜,既而死亡,其母痛哭不已,弄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当老师讲到这段时,我们班几个经常上网的人“啊”的大叫一声,既而又陷入自己的规划之中,心里默念以后要少上网之类的话。希望那些网瘾较重的人能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启发。

不良网络信息危害青少年

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规范的相对滞后,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网民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突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这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的。

长时间上网对网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上网玩“随心所欲”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青少年沉浸到网络的虚拟化生活空间中,容易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一旦回到现实社会就产生一种孤独感,成天高唱:网络是我家,我的眼里只有它。这样对心理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在生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但是他们一上网就是四、五个小时,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对青少年的身体也有不良影响。

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浸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此外,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还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针对以上典型问题,有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一些沉迷网络者有所帮助。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学会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长期使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注意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以免损害健康。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因此影响学习。

4)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损害信息安全的行为。

总之,信息社会的到来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候,所以向它证明我们的能力吧。

第二篇: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1)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的生活必需品短缺

(2)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品任然很低

(3)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4)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5)青少年犯罪率偏高

(6)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7)腐败问题严重

中国人存在的问题

(1)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没有稳定的社会价值观,(2)科学素质缺乏,迷信,盲从

(3)没有明确的精神支柱,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丧失,(4)心理焦躁

第三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现在要做一份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问卷,希望你能就此问题提供宝贵的意见。请您选择你认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此次调查所得答案只做团体分析,请放心作答。衷心感谢您的合作与帮助!

1、您的年龄是?

A、20以下B、20到40C、40到60D、60以上

2、您的职业是?

A、公务员B、农民工C生意人D、学生E、退休人员

F、其他

3、您受教育的程度?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E大学以上

4、您所在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设施和方式是否存在差距?

A、有很大差距B、有差距但不大C、差距很小D、没差距

5、您是否认为教育的质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

A、密切相关B、有联系C、有联系但不密切D、一点也没联系

6、您认为如今乡镇居民的生活状况怎样?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E、很不好

7、您认为乡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

A、健全B、比较健全C、一般D、不健全

8、社会保障的资源分配如何?

A、严重失衡B、失衡C、合理D、比较合理

9、敌对势力的渗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影响?

A、利于人民的团结B、破坏社会的安定C、使社会安定D、生命财产受到威胁E、不利于与它国的经济贸易

10、您觉得如今官员腐败的现象还有那么严重吗?

A、很严重B、严重C、不严重

11、您认为食品安全与我们社会和谐有关联吗?

A、关系重大B、关系不是很大C、一般D、不知道

12、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A、各地区发展不平衡B、各地区发展平衡 C、中西部发展快D、农村发展快

13、您认为从长远看构建和谐社会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多选)

A、社会保障B、充分就业C、环境保护D、社会治安E、经济发展

F、城乡和谐G、社会诚信H、其它

14、您认为当前造成社会不够和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A、社会道德因素B、个人努力和心态因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D、行业垄断、企业垄断和城市垄断E、国家政策因素F、机会不均等G、其它

15、你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建议?

第四篇: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其分析

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其分析

1.在我国目前新的发展阶段,发生社会冲突的诱因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可能并不来源于客观阶层所划定的社会底层,而是来源于与参照群体比较中认同阶层比较低的人群。阶层认同决定人们的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取向,共同的阶层认同容易形成共同的阶级意识和行为取向。在对社会冲突意识的所有解释变量中,认同阶层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人们自己的认同阶层更易于形成相对一致的对社会阶级阶层之间冲突严重程度的认识。调查表明,越是将自己认同为上层阶层的人,就越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较小;而越是将自己认同为最下层阶层的人,就越是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严重。尤其是那些主观上把自己归结为社会最低层的人员,更容易出现极端行为。例如,当我们调查社会公众“在同事或邻居因特殊事情邀请其参加集体上访时”个人所持的态度,结果显示,处于认同阶层的最低层的被调查者有37.4%持参加态度,明显有别于其他阶层。说明这部分人群更容易引发各种突发事件,其行为潜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并不是客观阶层中那些贫困的人更容易参与和支持社会冲突。

人们往往认为,客观指标所标定的贫困阶层最容易抱有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产生激烈的社会对抗行动。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客观阶层中的底层在解释现在和未来“阶级阶层冲突的严重程度”这个变量时,并不具有统计推断意义;而更具有统计推断意义的解释变量是“认同阶层”。人们对贫富之间冲突程度、干群之间冲突程度、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冲突程度、劳资之间冲突程度的感知等,都与人们的认同阶层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人们社会冲突意识的因素是不同的,在整个社会处于温饱线以下的时候,贫困人群是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贫困是非常普遍的社会感知,因而客观的贫困群体会对人们的社会冲突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但当基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人们普遍处于小康生活状态时,认同阶层就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解释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指标。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其认同于哪个社会阶层,就会从那个社会阶层的立场出发来思考整个社会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目前国家快速工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认同阶层应当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考察社会阶级阶层冲突意识的指标。

2.主观阶层认同“向下偏移”。通过主观阶层认同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到,即便是将我国大城市市民的主观阶层认同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我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也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向下偏移”倾向。而且,这种向下的“偏移”并不是一种整体结构的偏移,只是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人偏少;自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较多。例如,在美、法、德、意、澳、加、日等发达大国中,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均在55%以上,连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也都在55%以上,较高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均达到了70%以上,即便是较低的韩国亦达51%;而这一比例在我国的大城市却仅为46.9%。与此同时,国际比较中的另一个明显差异是,我国城市公众中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低于5%,较低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低于3%,较高的韩国为9%,意大利为8%,印度为7.5%;但在我国的大城市,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群比例达到了14.6%。

我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明显“向下偏移”的倾向表明,我国即便在城市社会中也还远未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体的社会。这个结果的产生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形成不同于一般国际发展经验的曲线,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后,收入差距没有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在特殊因素和一些新因素的影响下,继续朝着差距扩大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特殊因素包括,非技术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财富积累速度的加快等;新因素则包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快速提升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收入的影响,以及信息成本快速降低导致的组织结构网络化变化和中等管理阶层重新分化。

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即认为庞大的中间阶层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的作用,使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在社会结构以中间阶层为主的社会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更趋稳定,更不容易受较极端思潮的冲击。因此,我国城市公众中间阶层的阶层认同相对缺乏,以及自认为处于社会低层的人数相对偏高现象,潜藏着一种发生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城市社会中正在产生着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类型,即由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的社会冲突。人们在利益格局变动中所处位置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冲突倾向,从利益的损失到实际的冲突行动之间还需要一些中间环节。根据统计分析推论,利益格局变动本身尚不足以导致冲突行为的发生,由利益变动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才是导致冲突行为产生的直接根源。由“不公正感”导致的收入差距原因的价值认识,使得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感受在心理上被“放大”。那些认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较低的人、认为自己未来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人、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人、认为当前人们的财产占有不公的人,都普遍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会趋于严重。因此,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是保持社会稳定更为重要的政策举措。另外,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对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也是减少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4.社会分化的两极具有更强的社会冲突意识。调查中发现,“迅速致富”和“迅速致贫”者都认为现在和未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趋于严重。过去人们较多地注意“迅速致贫”者的社会冲突心理,认为那些具有“相对剥夺感”者更易于形成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意识。但通过深入研究可发现:“迅速致富”(“在过去5年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者也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趋于严重”。

造成生活快速富裕的人群也有较强社会冲突意识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快速的社会结构变动中,尽管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少数人先富起来对社会有好处这一观点,但多数人都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满,希望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更加适度合理;在这种普遍的社会舆论中,富裕阶层也对自身财富的安全产生担忧。其次是因为人们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调查结果显示,最高层人员中有35.4%的人不同意多征有钱人的税帮助穷人,还有13.6%持无所谓的态度,两者相加约有一半的社会高层人员不支持多交税以帮助穷人。

5.城市公众对干部的看法应当引起深思。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些全国性调查中,当被问到“谁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时,大多数人认为是私有企业主或演艺人员。但2002年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是党政干部。统计结果表明,在10个群体类别中,只有2个群体被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一是党政干部,二是私营企业主。其中,有59.2%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排名第一;有55.4%的被调查者认为私营企业主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而且,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这个问题基本形成共识。按照客观社会阶层和主观认同阶层这两种不同分层标准得出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处于最高层和高层的人员约有一半左右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而处于最低层和低层的人员中,约有70%左右的人认为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以来受益最多的群体。

城市公众产生改革开放中干部获益最多这种看法,与不同职业群体实际收入状况的比较结果并不一致。公众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而且市场风险越来越大,“下海”已不再是“发财”的代名词,相比之下,公务员成为收入比较稳定、收入可以不断提高、生活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就业)比较完备的职业;二是某些官员中严重的腐败问题以及一些腐败大案要案犯罪金额的曝光,在民众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影响了干部在公众中的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城市面临着两个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一是失业下岗问题,占被调查者的70.4%;二是腐败问题,占被调查者的54.7%。这项调查结果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6.公众对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感受最为强烈。多数城市公众都认为,当前我国劳资冲突的问题比较严重。其中有两个比较醒目的结果:一是对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问题感受最强烈。调查者在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四种类型的劳动关系进行比较时,认为私营企业中劳资冲突最为严重的人数最多,这与我国私营企业用工和管理制度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证等现实原因有关。二是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判断对其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最为显著。分析表明,对“国企管理者与劳动者”冲突的判断,是影响人们对整体社会冲突感受的最重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国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人们对国企劳动关系冲突的心理承受程度比其它类型企业要低。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人们对劳资冲突看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些符合常识判断的因素,如职业地位较低、收入水平较低、自我认同阶层较低的人群以及近年来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的人群,都更倾向于认为当前劳资冲突问题比较严重;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容易忽略的新因素,如教育水平较高者、年龄较轻者和居住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人群,对劳资冲突问题更为敏感。人们对劳资冲突强度的判断越高,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就越低,他们越可能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并对整体社会冲突程度作出较高的判断,在实际的行为倾向上,他们也越可能采取比较激烈的冲突行为来处理矛盾和纠纷。随着人们教育素质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劳资冲突问题将更加关注;而在现实中,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而损害劳工利益,从而导致劳资冲突的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整劳资关系,解决劳资冲突,将是保持未来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第五篇:小学思品和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竹县东柳乡中心小学 王胜富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谈我的对策。

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对策一:更新思想、转变角色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为此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要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从旧的模式化教学转向学生个性化教学,由传授教学转向引导性教学,由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转向兴趣化教学,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引发其有意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体、方法为媒体的“三体”教学新思想。

结合教育思想更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逐渐转换自己的角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应试型”向“育人型”转变,即教育的指导思想由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②从“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变,即职业操守由完成职业任务的观念转变为以教为乐的观念,以教书育人来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③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即教师知能结构应向综合性发展,对学生培养目标由重知识传授转变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举;④从“传授型”向“促进型”转变,即教学模式由传授灌输转变为重视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发展;⑤从“权威型”向“合作型”转变,即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即教师教研水平由经验积累层次上升到科研能力层次。

对策二:结合生活,巧用教材。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策一: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1.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让他们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而且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凡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在探究学习中主动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不能淹没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现有的知识、能力等状况,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如《我的小书包》这一课中,我就让学生对身边的学习用品的变化进行探究,讨论,共同感受到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使学习用品的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又如《小小服装设计师》一课,充分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时间,学生们兴趣盎然,这一探究的过程也是他们得到成长的过程。

对策二:适当运用多媒体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直接的兴趣产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趣味性和新异性。品社知识有的散乱、有的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多媒体技术用声、光、色等多种信号把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地再现,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等特技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将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积极地学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同样能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让学生愿学、爱学。

2、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多媒体辅助品社教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用现代多媒体电脑强大的虚拟现实功能,根据教学难点制作成二维或三维动画,模拟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描述的超常时空变化的社会事件,如利用视频、音频和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示或模拟各种社会生活现象或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缩短已知与未知的差距,从而启发思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掌握规律。

3、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能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要属电脑了。电脑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又能形象地反映出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课前已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内容设计在教学课件里,上课时依次打出配合使用,促使教学节奏密度均匀,过程紧凑,少了大量“无效劳动”的时间。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是万能的,也不能滥用,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虽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更新思想,转变角色,结合实际,活用教材,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