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选修结课论文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21-94009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8 18:56: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选修结课论文

中文摘要

随着现代城市步伐的加快,交通管理滞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规模的项目建设搞好后,更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安全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意义.....................................3 1.1 车站安全管理.........................................................3 1.1.1 车站安全管理原则...............................................3 1.1.2 车站安全管理关键...............................................3 1.2 班组安全管理.........................................................4 1.2.1 班组安全管理原则...............................................4 1.2.2 班组安全管理内容...............................................4 1.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意义...........................................5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 2.1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5 2.2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6 2.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7 第三章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8 3.1 人的因素.............................................................8 3.2 车辆因素.............................................................8 3.3 线路因素.............................................................9 3.4 法律因素.............................................................9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9 4.1加强城市轨遗交通规划、建设、运管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10 4.2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10 4.3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设备技术国产化..............................10 4.4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0 4.5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11 4.6加强运营设施保泽,提高运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1 4.7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会”......................11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的方向..........................................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3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

意义

1.1 车站安全管理

加强车站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人员、设备、材料、作业过程、环境等因素的有效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1.1.1 车站安全管理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关系千百万乘客生命安全,确保安全是重中之重;二是要把安全管理的压力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统一起来,注意关心职工的正当权益和合法诉求,尽可能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

第二,抓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抓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体现了生产和安全的辩证关系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必须要坚持“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企业的生产、技术、物资、财务以及党、政、工、团等部门的工作范围内,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的工作内容。

第三,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奖惩制度,把思想工作同行政、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在奖励上,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处罚上,持以教育为主,惩教结合的原则;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可以并处。

1.1.2 车站安全管理关键

第一,落实干部逐级负责制。逐级负责制要求除遇紧急、重大、特殊情况外,实行“逐级汇报、越级检查”的办法。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旨在落实分工负责,是针对领导班子;谁分管谁负责,旨在落实专业负责,是针对车间和机关干部;谁的岗位谁负责,旨在落实岗位负责,是针对广大职工。对安全问题,按其性质实行分层管理:车站领导班子,主要控制超前性、关键性、倾向性和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安全室,主要负责前沿性、基础性、达标性的问题;班组,主要负责岗位性、随机性问题。

第二,实施安全百日考核。安全百日考核为车站大百日考核、班组百日考核和个人岗位百日考核。实施的目的是要将安全工作的要求落实到每个车站、班组和岗位。

第三,细化干部的工作标准。解决干部队伍中工作标准不高、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症结。

1.2 班组安全管理 1.2.1 班组安全管理原则

第一,防微杜渐的原则。小事故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抓小”就是不放过任何小事故和事故苗头,防患于未然,其目的在于防止大事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事故,要如实汇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过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组织对大事故及以上和认为必要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制订防范措施,严肃认真处理。

第二,责、权、利的统一对等和规范原则。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保持班组安全的长期有序可控,首先要保证班组责权利的统一和对等,明确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确定统一考核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奖罚分明。

1.2.2 班组安全管理内容

第一,乘客运输安全:保证乘客在车站和旅行中不发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

第二,人身安全: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行车安全:是衡量生产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行车发生任何差错和事故,直接关系到乘客安全,影响企业声誉和城市交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第四,设备安全:是保证运输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必须管好、用好、养护好设备。

第五,防火安全:在站内和列车运行途中,不发生任何火灾事故。第六,防止路外安全:防止进出站口事故、列车撞人、乘客丢掷物等。

1.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直接关系乘客安全。它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又是城市拥有良好交通秩序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符合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过去,由于行车人员工作失职、设备故障、乘客安全意识不强等造成严重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因此,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实施安全管理条例,加强乘客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责任意识等,以保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无污染、噪声小,符合社会环保要求;二是安全性好、便捷,符合出行者的需求。

第四,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有益于新技术在交通运输业生产中的应用。把质量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安全信息化、装备机械化作为保障安全、发展生产、强化管理的重要举措,实现了以安全为轴心、以生产为中心、以管理为重心、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方略,促进了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的同步提高。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

2.1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

12月28日8点半起,北京地铁5号线的立水桥站、惠新西街北口站先后出现故障,导致5号线列车走走停停,直到9点才最终恢复正常。

同样是在这一天16时20分许,长春市位于临河街与卫星路交汇处的轻轨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7日中午11时31分,长春两辆轻轨车发生追尾,造成46人受伤,其中两人伤势较重。经过安监等相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为一辆轻轨救援车刹车失灵,撞上停车上客的另一辆轻轨车。

12月22日5点50分,上海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至人民广场区间突发供电触网跳闸故障,造成该区列车停驶,经初步检查,是由于地铁隧道内风大、震动强度高,导致该区间隧道顶部碳纤维脱落造成的短路。

官方资料显示,近两年来,杭州、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发生多起轨道交通建设事故,特别是杭州去年发生的“11.15”地铁工程事故,造成21人死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生的事故也越来越多。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到202_年前后,将建设87条线路、总里程2495公里,总投资9886亿元。而在今年4月至5月,住建部在全国18个城市开展的47个在建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抽查中,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占一半以上,达26个之多。

据了解,此次抽查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也赫然可见,如地铁线路的勘察设计周期长则1年,短则几个月,不能满足勘察设计工作的基本需要;一些工程由于征地、拆迁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滞后,合同约定的施工工期实际上被压缩;一些工程受行政过度干预,设定关门工期,或者不顾客观实际,倒排工期。

不难想象,上述问题一旦出现,今后地铁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2.2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硬件方面突出预防为主的概念。例如,车厢使用阻燃材料,电缆电线也是阻燃的。如果燃烧起来也是能使冒烟,不能着火。站区间工程均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属一级耐火建筑。

在管理方面,202_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此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理所当然也是用于交通部门,包括轨道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寒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1999年12月成立了上海市交通管理处。该部门是上海市交通管理局领导下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管理,行政执法管理,前期专业规划管理等具体行政管理和执法机构。

轨道交通管理处通过制定规章,通过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的综合作用来实现轨道安全管理。其主要职责有:

第一,指导并监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全制度的建立,实施;

第二,通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做出修改; 第三,合理配置安全设施资源,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第四,协调各职能部门,妥善解决安全管理的问题。

2.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韩国大邱市地铁事故原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火灾。但是火灾发生后,当时有很多安全管理措施不得力,包括指挥调度不当、司机失职、乘客缺乏逃生知识等,造成了灾害后果的扩大。

从硬件设备上来看,我国轨道交通都把安全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在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防和救的结合。但是从管理角度看,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却还存在一些问题。从1999年和202_年两年中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分类统计看,轨道交通中一般性事故与险性事故的比例为5∶4。从事故原因来看,一般性事故多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安全乘车规则造成的;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此外还存在借车运营产生事故隐患的问题。

从以上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存在于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随着体制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安全监管的范围、人员、规章制度也都在变,这样就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出现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到位的情况。

第二,轨道交通安全监管缺乏必要的手段,使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实施。第三,虽然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防灾意识有待提高。

第四,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大,乘客缺乏发生事故后如何保护自己的有关知识。

第三章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

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以及法律等因素。

3.1 人的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要以人为本,轨道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因素,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由于乘客的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拥挤造成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事故的比例也较大,而且后果严重。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系。据韩国专家和媒体分析,导致大邱地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了火灾发生后司机失职行为。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3.2 车辆因素

在大邱地铁中虽然车站上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但是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均没有安装这种装置;此外,车厢虽然使用的是耐燃材料,但在燃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3.3 线路因素

轨道交通是一个封闭式的交通系统,线路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的产生与线路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如地面轨道交通平面交叉口的密度较大、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差、缺少信号标志等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3.4 法律因素

在韩国,现行的《消防法》只注重固定建筑和设备,而忽略了交通工具的安全法律政策。同样,在我国现有的轨道交通政策法规中,对安全管理虽有原则的、定性的要求,但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文及定量的衡量标准,也缺少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政策。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快速交通工具,安全状况是其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第一”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和首要标准。轨道交通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行车安全、综合治理安全等诸多方面。除了一些突发性事故外,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有前兆的。为了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4.1加强城市轨遗交通规划、建设、运管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前参与到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性论证工作;施工审查部门要加强对有关安全强制性条文的审查力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也应将运营安全保障前移,提前参与前期各项安全审查工作。

4.2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

认真总结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地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地铁法律法规,明确地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单位的安全职责,依法规范乘客行为,保护地铁安全设施,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营。

4.3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设备技术国产化

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制定统一、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运营设备符合接口的技术要求,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运营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国产化的推进力度,强化运营设施设备保障,不断提高运营安全质量。

4.4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铁运营安全需要相应的监控和评估体系来保证。应逐步建立起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及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4.5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按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完善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与指挥体系。通过演练,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及地铁运营管理人员紧急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4.6加强运营设施保泽,提高运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白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修质量,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

4.7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会”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的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牵涉到多种技术领域,由多种设备、多种硬软件、多种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国外经验,大型系统全面和完善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与应用,需要有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并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专项负责安全性或可靠性的研究与措施的落实。我国在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同时,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城市轨道将会给崭新的姿态面向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的安全也会越来越合理化,确保城市轨道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建质防函[202_]74号.关于印发王铁宏、徐波同志在全国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联络员会议上讲话的通知.[2]谢正光.北京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202_.7.[3]卢光霖.广州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202_.7.[4]周淮.上海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计会.202_.7.[5]戴行信.交通安全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6]季令,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7]周立新.有轨交通线路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8]胡志晖,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_,(3):62~65 [9]李启荣,黎少其.地铁列车着火时旅客双向撤离的系统保障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_,(3):34 [10]罗一新,熊仁钦,张红波.关于我国安全防范措施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_,(12)[11]张海燕,李家稳,曾学贵等.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_,(3)

致 谢

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在大学三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三年充满了感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而指导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指导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指导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本篇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第二篇: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摘要

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城市轨道发哦交通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应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加强硬件设备的安全系数,完善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加强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现代文明城市的创建,交通管理是关键。随着现代城市步伐的加快,交通管理滞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规模的项目建设搞好后,更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

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 交通运输安全; 安全管理;

引言

本文以韩国地铁火灾为例,论述城市轨道的安全的重要性,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有自己信号的指挥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场地同其他交通工具不同,比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更加安全。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运量大,构造以及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于安全运行更加重要。所以,安全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安全是旅行的必要条件,安全性是旅客选择交通工具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越来越重视出行的安全性了。也就是说,某一种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系统能吸引客流量的多少,影响着这一系统的市场占有率。

正文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2_年2月18 日韩国大邱市发生了严重的地铁纵火案,造成133人死亡、300多人失踪,财产损失高达460亿。大邱市的地铁或在给各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警示,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我国目前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水平。

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铁,一种是轻轨。两种运输方式都是采用轨道运输,同时由于这两种运输方式主要承担城市内部旅客的运输任务,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旅客列车同公交汽车二者结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运输对象为人。②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分布在各大型城市中。目前我国地铁及轻轨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座城市,此外武汉、重庆也拥有轻轨列车。③列车开行密度大,运行区间短,最小地铁运行间隔仅为2min。④列车上旅客密度大,旅客流通量大。据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原本载客202_人的地铁列车,现在某些站点常常要运载3000多人,在地铁车厢内每1 人数约在15人至20人。⑤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特别。地铁均建在地面以下,只有在两端终点站处才延伸至地面;而轻轨虽在地面以上,但其绝大多数采用高架结构,高出地面。二者与其他的运输方式在地理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仅在车站处才能与其他运输方式联接起来。

1.2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硬件方面突出预防为主的概念。例如,车厢使用阻燃材料,电缆电线也是阻燃的。如果燃烧起来也是能使冒烟,不能着火。站区间工程均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属一级耐火建筑。

在管理方面,202_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此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理所当然也是用于交通部门。包括轨道交通运输部门。《安全生产法》的实施为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寒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1999年12月成立了上海市交通管理处。该部门是上海市交通管理局领导下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管理,行政执法管理,前期专业规划管理等具体行政管理和执法机构。

轨道交通管理处通过制定规章,通过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的综合作用来实现轨道安全管理。其主要职责有:

1.2.1指导并监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全制度的建立,实施;

1.2.2通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做出修改; 1.2.3合理配置安全设施资源,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1.2.4协调各职能部门,妥善解决安全管理的问题。

1.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韩国大邱市地铁事故原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火灾。但是火灾发生后,但是有很多安全管理措施不得力,包括指挥调度不当、司机失职、乘客缺乏逃生知识等,造成了灾害后果的扩大。

从硬件设备上来看,我国轨道都把安全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在设计师时都考虑到了防和救的结合。但是从管理角度看,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却还存在一些问题。从1999 年和202_ 年两年中上海轨道交通1、2 号线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分类统计看,轨道交通中一般性事故与险性事故的比例为5∶4。从事故原因来看,一般性事故多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安全乘车规则造成的;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此外还存在借车运营产生事故隐患的问题。

从以上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可以发现, 存在于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1.3.1随着体制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安全监管的范围、人员、规章制度也都在变,这样就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出现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到位的情况。1.3.2轨道交通安全监管缺乏必要的手段,使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实施。

1.3.3虽然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防灾意识有待提高。1.3.4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大,乘客缺乏发生事故后如何保护自己的有关知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若干因素分析

2.1城市轨道交通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作为城市中旅客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安全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这里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重点分析容易引发的几方面安全问题。

2.1.1列车开行密度大,导致列车相撞等运行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大。如202_年8月美国芝加哥市两辆电气轻轨列车高架铁路上发生追尾,造成141人受伤,当时车上坐满了赶着上早班的乘客。202_年1月英国伦敦发生地铁列车撞月台引发大火事故,至少造成32人受伤。

2.1.2车站及列车内旅客密度大,旅客流通量大这一特点容易引发较多问题:旅客车内人身安全问题。列车内过度拥挤,导致旅客容易与列车车体等接触过多容易引发烫伤、触电等问题。旅客人数过多导致上下车过程中非常拥挤,容易发生旅客被踩伤及挤伤的问题。旅客密度大导致车内空气流通差,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生理功能较弱的旅客发生窒息等生理问题,同时也引发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扩散。旅客密度大直接导致治安问题的出现。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列车内借拥挤的环境实施偷盗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也出现部分年轻女性受到******等问题。大量的旅客容易成为恐怖份子袭击的目标。韩国大邱地铁惨案、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惨案、莫斯科地铁爆炸惨案这一系列恐怖事件都在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群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成为恐怖分子的“最爱”。自杀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根据心理学分析自杀者往往喜欢选择人员较多的地点进行自杀,近年来城市轨道内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从1995年7月至202_年底,上海轨道交通共发生了65起自杀性伤亡事故,其中只有17人被救起,48人都自杀死亡。也就是说,平均每年都有8起地铁自杀性伤亡事故发生。

2.1.3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特别的地理位置及封闭性的特点容易产生以下几方面问题:地铁顶棚及轻轨高架桥比一般运输形式的基础设施更容易受到破坏,并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更容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恶劣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较为严重,如发生大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状况将产生地铁排水问题,轻轨防风、防滑、排水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封闭性的特点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如在部分车站没有设置卫生间,将导致旅客一旦进入车站后无法大小便,以至于经常发生旅客跳下站台进入运行区间大小便的事件发生,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

2.2 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以及法律等因素。2.2.1人的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要以人为本,轨道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因素,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由于乘客的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拥挤造成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事故的比例也较大,而且后果严重。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系。据韩国专家和媒体分析,导致大邱地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了火灾发生后司机失职行为。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2.2.2车辆因素

在大邱地铁中虽然车站上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但是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均没有安装这种装置;此外,车厢虽然使用的是耐燃材料,但在燃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2.2.3线路因素

轨道交通是一个封闭式的交通系统,线路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的产生与线路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如地面轨道交通平面交叉口的密度较大、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差、缺少信号标志等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2.2.4法律因素

在韩国,现行的《消防法》只注重固定建筑和设备,而忽略了交通工具的安全法律政策。同样,在我国现有的轨道交通政策法规中,对安全管理虽有原则的、定性的要求,但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文及定量的衡量标准,也缺少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政策。

2.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留下了以下七个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2.3.1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2.3.2 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2.3.3 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3.4 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3.5 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2.3.6 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2.3.7 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3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手段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快速交通工具,安全状况是其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第一”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和首要标准。轨道交通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行车安全、综合治理安全等诸多方面。除了一些突发性事故外,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有前兆的。为了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3.1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

作为轨道交通的运营者和使用者,轨道交通的员工和乘客都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首先,作为轨道交通的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设备运行状况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设备运作的安全度;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并结合人体疲劳周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经常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掌握危险时保护乘客减少伤害的技能,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地组织乘客疏散。其次,作为乘客,应该增加有关安全、文明使用轨道交通的知识。例如,在车厢内发生意外的事故时,处于第一现场的乘客应该及时阻止事故的恶化;在事故发生后应听从地铁广播和工作人员指挥,紧张有序地离开事故现场;平时应多注意站厅站台上的各种安全标识。

3.2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繁重的旅客运输任务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特点紧密相关,而这些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应以安全事故为对象,从事故的防范、监控、处理三方面全面入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

系。

3.2.1狠抓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工作是避免城市轨道交通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其防范工作应主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要改善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应该完善管理机构设置等。3.2.1 完善基础设施,设立卫生间。在所有城市轨道车站内设立卫生间,防止旅客因情况紧急进入列车运行区间大小便,即危害人身安全又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增添城市轨道交通防护门。在站台与列车线路建设隔离门,在列车没有进站时,隔离门处于关闭状态,当列车进站后,隔离门才打开允许旅客进入列车。这样可防止旅客在候车过程中因过度拥挤跌落车站,同时可以避免旅客从车站之间进入列车运行线,可在相当程度上防止地铁自杀事件的发生。

3.2.2 建立功能齐全的监督系统。监督系统主要负责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及列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车站及列车内旅客行为是否正常两方面,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可及时发出警报,。因此,建立全方位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监督系统具体监控任务如下:电力设施监控。监控沿线变电所供电设施是否正常运行。车站基础设施及车内设备状态监控。该监控系统主要负责对全线各个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电梯、车站公共区照明、广告照明、车站事故照明电源、屏蔽门、人防密闭隔断门等车站设备及列车车门、车窗、车内报警设备等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列车运行状态监控。负责监控列车运行速度等运行指标是否正常。旅客行为监控。主要负责监控车站内及列车内旅客是否有故意破坏设施、行为异常等行为。

3.2.3使用先进的列车信号系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区间短、运行密度大,负责指挥列车运行的信号系统对于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先进的列车信号系统,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意义重大。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应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和车辆检修基地信号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工况监测及维护管理,由此构成一个高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运行线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ATP)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列车自动运行(AT0)子系统和车次号传递(PTI)子系统组成。

3.2.4 建立完备的管理机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完备的管理机构必不可少。只有在人员与设备良好的配合下,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得到充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中除了设立专门安全管理部门外,还应成立以下两方面的专门小组:安全宣传小组、治安维护小组。充分发挥这两个小组的作用,可避免相当程度的城市轨道交通内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这两方面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3.2.5 加大职工安全培训力度,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职工安全教育在各个行业当中都普遍存在且定期进行,但由于事故发生率较低,以至于相当大一部分人没有引起重视,仅仅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对于突发事故的训练更是缺乏。而正是这种思想在事故突发时造成了重大损失。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建立全面的职工培训制度,并由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安全主管领导直接负责职工安全培训工作,要真正引起职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同时针对容易发生的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提高职工在事故突发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于不重视安全问题,在培训及训练过程中思想不端正的职工,给与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3.3 重视日常监控监控

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各种监控系统在列车运营过程中启动监控作用,实时掌握设备及列车运行状况,一旦发生问题马上启动警报。工作人员对监控设备状态的监控,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监控任务中的主要一方面,由于各种监控设备的采用,城市轨道交通无论是在设施,还是在列车运行状态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监控,先进的城市轨道列车信号系统及列车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而不发生安全事故。因为在设备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发生旅客安全事故的概率十分微小,所以监控任务也就主要体现在了工作人员对这些先进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上。如果人员无法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可采用定期检查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两方面结合实现。

3.4 妥善处理突发事故

首先为保证运营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爆炸、火灾等突发情况,应制定相关突发事故处理方案,以增强地铁站务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突发事故,突发事故处理小组工作马上启动,根据相关预案一方面指挥工作人员安全疏散旅客,另一方面通知相关救护人员组织救援,疏散及救援工作应由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心统一指挥,有条不紊,最大程度减少旅客伤亡。训及训练过程中思想不端正的职工,给与严肃处理,决不手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通,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七个方面的对策。

4.1.1加强城市轨遗交通规划、建设、运管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前参与到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性论证工作;施工审查部门要加强对有关安全强制性条文的审查力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也应将运营安全保障前移,提前参与前期各项安全审查工作。

4.1.2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

认真总结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地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地铁法律法规,明确地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单位的安全职责,依法规范乘客行为,保护地铁安全设施,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营。

4.1.3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设备技术国产化

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制定统一、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运营设备符合接口的技术要求,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运营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国产化的推进力度,强化运营设施设备保障,不断提高运营安全质量。

4.1.4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铁运营安全需要相应的监控和评估体系来保证。应逐步建立起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及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4.1.5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按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完善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与指挥体系。通过演练,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及地铁运营管理人员紧急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4.1.6加强运营设施保泽,提高运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白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修质量,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

4.1.7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会”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4.2我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在建线路总长度超过390公里,有1500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同时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处于运营或试运营中。长期以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进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4.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各个环节及众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抓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从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人手,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安全生产.4.4从事故防范、监控、处理三方面着手,真正的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相信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将得到巨大的保证,旅客可以放心地乘坐城市轨道列车,真正享受方便快捷的都市生活 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影响以及合理化举措

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和建设。城市交通系统是各种生态流的主要载体,是生态城市发挥正常功能的基础。目前已发布的各种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道路交通系统发展的相关指标。

5.1生态城市对交通系统的要求

从其结构和功能上讲,生态城市应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完善的生态功能。作为多层次多要素开放的城市生态系统,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高效和活力,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功能的增值为特征;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形态上的重要表现,它要求合理公平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对交通系统提出了畅通快捷,低能耗、低污染、低资源占用,体现公平的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

5.2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与城市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城市人流、物流负荷不断增大,城市交通需求与路网通行能力的矛盾日益凸现,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与原有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加重了道路交通造成的污染问题,汽车尾气已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影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h。我国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车多路少,现有道路已无多大潜力;车速下降,交通阻塞的趋势在逐渐加重;公共交通发展步履艰难,汽车和摩托车增长势头强盛。

交通拥挤、怠速比的增多加剧了城市机动车污染;道路的拓宽和扩建同时又不断侵蚀着城市中本已十分珍稀的绿地,为此,现代城市被戏称为“柏油的荒漠”。可见以汽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依据生态城市对交通系统的需求,发展适宜的城市交通结构已成为我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5.3轨道交通特征及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地铁、轻轨等。当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拥有或正在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这种交通形式之所以为世人青睐,是因为它有着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

5.3.1运载能力大、运营速度快 运载能力用“每车最大合理载客量×车组数×每小时发车次数”来表示。普通公共汽车每车平均约载80人,若每分钟发车一次,在忽略其他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大容量公共汽车每小时允许客运量约为1万人次;而轻轨每车可载250人,每小时可发车30次,以其挂接车辆数为4计,则每小时可载3万人次;地铁由于在地下运行,不占城市地面,编组数更多,可达8~10辆,其小时客运输送能力高达6万人次以上。

运营速度是指全程运行时间(包括停靠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它与线路状况、车辆允许最大速度、车辆最大加速能力、站距以及停靠时间等因素有关。公共汽车与其它车辆混杂行驶,目前在我国大城市运营速度平均仅为12~18km/h;地铁完全与其他线路隔离,运营速度较高,速度为40~50km/h,最高可达72km/h;轻轨系统因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运营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为25~30km/h。

轨道交通的这一特征符合生态城市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畅通、快捷”的要求,是解决我国大城市当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的良好出路。

5.3.2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城市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可粗略地用市容、大气污染、噪声3个指标来衡量。地铁系统建在地面以下,对城市原有的风貌和地面建筑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加地面交通的拥挤和噪声、废气等污染。轻轨交通系统的地面线路部分对城市的市容风貌也几乎没有不利影响,甚至还可给城市增加部分景观。质量良好的轻轨车辆运行时噪声一般可控制在75dBA以下(距轨道15m处测量值),在高架线路上运行的轻轨车辆采取适当的消噪措施后,也可将噪声控制在80dBA以下,均比公共汽车的噪声(85dBA)低。而且,以电传动的轨道车辆不会产生任何燃烧废气,与以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相比具有绝对的环保优势。总而言之,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程度来看,轻轨、地铁远优于汽车。表2给出了轨道交通和汽车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比较。其中,给全球气候带来严重危害的CO2,汽车的单位释放量是轨道交通的26.70倍。

5.3.3 安全与公平兼顾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都设有护栏,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车辆和人群的干扰,再加上轨道交通一般都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装置(ATS)、自动控制装置(ATC)和自动行车装置(ATO),并全部由电子计算机操纵,因此很少出现交通事故。相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有较多路线交叉,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运输的伤亡率是无法与轨道交通比较的。两者的伤亡比较见表7。

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对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十分有利,同时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也使大多数市民能公平地享有高效便捷的交通设施,体现生态城市的“安全与公平”原则。

5.3.4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高

轨道交通沿轨道或指定线路运行,高架轨道单位宽度线路的运能远远大于汽车运输;地铁线路位于地下,完全不占用土地,仅车站出入口占用极少量土地,且很多车站可以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如建在商场、大厦的内部。而对汽车运输而言,除了道路宽度外,线路两边的许多停车场点也是必需的,在居民区、商业中心、公交枢纽等地更要专门建立大型停车场。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计算得出,在满足同样交通能力的前提下,随着轨道交通比例的提高城市交通系统占地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呈逐渐下降趋势。

可见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结构中所占比例,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土地使用效率,节省城市地区昂贵的陆地空间。

5.3.5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我国目前大城市多为“摊大饼”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的快捷、安全、大容量的交通通道具有引导城市人口从高密度地区向低密度地区迁移的重要作用。依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引导,改变我国大城市单一中心的状况,促进多中心轴线式结构的形成,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优化极为有利。

5.4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在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总体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交通污染和引导城市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强大,很多城市已能够负担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费用。优先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将成为促进我国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措施。6.结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发展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牵涉到多种技术领域,由多种设备、多种硬软件、多种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国外经验,大型系统全面和完善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与应用,需要有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并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专项负责安全性或可靠性的研究与措施的落实。我国在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同时,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城市轨道将会给崭新的姿态面向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的安全也会越来越合理化,确保城市轨道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志晖 叶霞飞 等.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适用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 李启荣 黎少其.地铁列车着火时旅客双向撤离的系统保障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3] 罗一新 熊仁钦 等.关于我国安全防范措施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4] 张海燕 李家稳 等.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5] 戴行信.交通安全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6] 季令 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7] 周立新.有轨交通线路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8] 孙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2_.

第三篇:道路交通安全 结课论文

《道路交通安全》结课论文

论 文 题 目: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所 属 院 系: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交 通 土 建

指 导 老 师: 王立晓

学 生 姓 名: 阿迪力·阿扎提

学 号: 20102201819

班 级: 路桥103班

上 交 日 期: 202_ 年 10月18日

成 绩:

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摘 要]:国进入汽车社会,车辆急剧增加,各种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我们当随着我前的重要工作。有三个途径:1.从未成年人抓起,筑牢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2.加强全民的道路交通道德建设。3对驾驶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安全教育

[关键词]:安全教育 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交通道德 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从202_年5月1日起施行。宣传贯彻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各级人民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在对全社会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学校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第六条明确提出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它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保护,强调依法管理和方便群众相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依法管理和方便群众相结合。道路交通活动是人们参与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社交活动。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汽车社会,在大家出行便捷的同时,道路上的堵车现象也日趋频繁,事故急剧上升,这给我们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除了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如何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呢?

以下将通过三个方面论证:

一、筑牢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涉及未成年人的车祸却频繁发生,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涉及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0%左右!对学校的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使之成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这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更能培养学生在社会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参与交通活动中,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使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能够良性循环,为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奠定成为遵章守法的公民,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何筑牢预防未成年人交通事故防护网,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有待解决的重 大难题。

首先,(一)家长应走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误区,正确履行监管职责 未成年人因其身体和智力发育尚未健全,喜玩好动,对事物的观察只局限于局部和眼前,判断容易失误;头脑中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懂得交通违法的危险性,不能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好奇心强,容易受周围失去引诱,往往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如突然奔跑等危险行为,让路人车辆驾驶人防不胜防。《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此规定即赋予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对孩子管与教的双重责任。但在生活中,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交通心理不了解,往往步入监管误区:(1)轻易相信孩子的自控能力,主观认为孩子会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孰料玩兴正浓的孩子不长时间就将父母的话丢到脑后。(2)家长过于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将身边的孩子给“遗忘”了,致使其擅自越出视线,发生危险情况。(3)过高地估计了孩子的体力和智力,认为孩子能够应付公路上的情况而让其过早地骑自行车甚至驾驶机动车。(4)过分疼爱孩子,不让孩子独自到公路上去适应锻炼,每日全程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对孩子以后的独立行为能力极为不好。(5)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将孩子轻率地交由年迈的老人看管,很容易使孩子脱离监管视线而发生意外。所以说家长要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责任,在孩子的学龄前时期,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给孩子讲解简单的交通安全常识,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培养守法参与交通的习惯。孩子进入校园后,家长还要常与学校老师沟通,有针对性地强化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

其次,(二)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应突出主动性、连续性和前瞻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那么学校该怎样做好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素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学校要提高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把中小学生交通法规普及教育工作纳入常规教育计划,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各项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交警队、交通指挥中心参观学习,在路口参与交通协管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2)道路 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学生交通安全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长期不懈的努力。例如:学校经常和公安交警部门联系,请交通民警定期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3)学校和老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认真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时针对学生的交通违法现象进行有的放矢的交通安全教育,并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参与性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参与交通时的守法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能力。

第三,(三)努力创造优良交通环境,为未成年人安全出行提供可靠保障。(1)形成规范未成年人交通行为的制约机制。未成年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生于公路上,学校受时空限制难于管理,因此,交通民警应在对其批评教育的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学校,由他们帮助学生认识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强化对其教育与管理,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逐渐形成规范未成年人交通行为的制约机制。(2)完善学校、居民区、公园及游乐场所等儿童活动场所的交通安全措施。学校及居民区、儿童乐园等附近公路两侧应设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在学校门口应设立“前方学校、车辆慢行”字样的醒目标志牌;在繁忙的人行横道上可考虑专辟出“学生专用通道”。(3)学校周围应严禁马路市场,并完善车辆禁停标志等安全提示与警示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对来往车辆驾驶人的视觉干扰,为未成年人的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加强道路交通道德建设

何为交通道德?交通道德就是道路交通长期发展形成的起协调、平衡作用的机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以及与此相应的交通实践活动的总和。交通道德是社会道德普遍原则在道路交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道德诚信建设有助于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道德诚信建设有助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顺利实施

交通道德从论理学的角度可以分为交通道德意识、交通道德规范和交通道德实践。交通道德意识是在参与道路交通活动中形成的,并影响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各种心理、思想和观念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通道德体系。交通道德规范是评价指导参与道路交通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是指导和制约道路交通参与者交通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外在力量。交通道德规范实践是在交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它的作用在于促进交通道德意识和规范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外,交通道德从人们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身份角 度,可分为机动车驾驶员交通道德、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道德、步行人交通道德和乘车人交通道德。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从道路参与人采用交通工具的角度,可以将交通道德分为机动车行使道德、非机动车车行道德和走路人行路道德。

根据国内统计研究,一个驾驶员每天行车遇到危险情况约150次。其中95%是由交通参与者违法行为造成的。怎样才能培养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呢?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加强道路交通道德建设,强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道德养成。

(一)建立健全交通道德体系,引导人们以“德”参与交通

公民道德诚信意识薄弱。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深层,缺乏道路交通以及公共安全的道德诚信意识更为普遍和严重,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加剧人、车、路矛盾和道路秩序紊乱的重要原因。如驾驶员逞能抢道超车,会车时互不相让,行人自恃 “车不敢撞人”随意横穿马路,一些村民在公路边晒谷、放鸡,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挟驾驶员索要赔偿,非法拦车收费、堵塞交通,甚至围攻政府机关,对公共安全造成一种潜在的威胁,一些小摩擦就在道德诚信失范的驱动下酿成大事故、大冲突,成为社会稳定的不安因素。

在新形势下建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的社会主义道路交通道德体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加强交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健全与现代文明交通要求相符的交通道德规范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行为准则,是把交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实践交通道德的有效途径,就是将交通道德以交通文明公约、市民交通守则及中小学生交通行为规范形式公布于众,使人们熟知交通道德的具体要求,增加交通道德规范可操作性。交通道德行为准则既要体现道路交通特点、又要同道路交通法规相统一。建立健全交通道德体系的过程就是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努力践行交通道德的过程。

(二)加强交通道德宣传教育,倡导人们树立交通道德

加强交通道德建设,就是运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把交通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 人们遵守交通道德的自觉行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内在交通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养成正确的交通道德责任感和判断力。当前,交通道德宣传教育要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等重点交通群体的不同特点,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拓展交通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宣传交通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典型,讴歌交通参与者良好的交通行为和道德风范,批评交通陋习,努力营造交通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道路交通管理,强化人们交通道德养成

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是交通道德的基本要求。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构筑现代交通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对道路交通的监管力度。这既是道路交通有序化的根本出路,也是交通法治的核心。从这个方面来讲,惩戒是对交通违法行为人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可以促使交通违法行为人养成守法习惯,同时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道德警告。通过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强化交通参与者交通道德养成,从而促使社会交通道德化、文明化。

(四)广泛开展交通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交通道德全民参与新局面 交通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交通道德的大厦要靠全体交通参与者共同建设。通过开展社会交通实践活动,把交通道德转化为交通参与者的信念,从而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交通道德要求。同时要建立交通道德实践长效机制和交通道德实践激励机制,评选交通实践先进个人和单位,对实践活动的好人好事给予表彰,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交通实践活动中来,形成交通道德全民参与的新局面,不断提高人们践行交通道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社会将形成人人讲究诚信,人人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良好社会意识,道路交通安全将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对驾驶员做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车辆驾驶人的安全管理。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未成年人参与交通时遭受人身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驾驶人的安全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对未成年人的礼让意识,严厉打击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治本之策。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通行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做出了规定,防范违法提供了基础,有利于保证规则统一和执法统一,驾驶 员应当严格按以下要求安全驾驶:

(一)将右侧通行,各行其道,按交通信号通行,优先通行作为通行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科学组织交通,优化交通秩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写明保证专用车道的安全,有利于共工具交通的发展,尽快形成大容量的以公共汽车为主其他车辆为副的交通结构。增强道路通行能力。

(二)规范与交通堵塞使得通行行为,即机动车与有堵塞时,应当依次在本车道等候。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的交叉路口与有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有利于缓解交通堵塞,对行人通行进行保护,强调机动车刑警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有行人通行时,停车让行,这种体现以人为本地精神。

综上所述,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我们必须从未成年人做起,筑牢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加强全民的道路交通道德建设,对驾驶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安全教育。使未成年人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然后我们要积极探索交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对驾驶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安全教育,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使道路交通道德与形势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实践相协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的交通软环境,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由于水平有限,时间紧促,不当之处请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道路交通安全法》 [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3]《道路交通思想道德建设》 [4]中国人民公安报 202_.4.13

第四篇:《道路交通安全》结课论文

《道路交通安全》结课论文

论 文 题 目: 车辆碰撞行人速度分析及预防措施

所 属 院 系: 培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交 通 运 输

指 导 老 师: 陈翔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交通132班

上 交 日 期: 202_年 7月2日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省:甘肃省 市:兰州市 邮编:730070 [摘 要]:道路交通事故威胁着每一个交通参与者,而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中,很少提及道路因素。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注意的。中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所有的交通类型中,车辆碰撞行人事故所占的比例最高,所以司法鉴定部门通过交通事故的鉴定,确定碰撞前的速度,碰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交通事故,从而减少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研究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车速较快,到路口有障碍物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分析车辆与人的交通事故,分析车辆与人相撞的计算方法,得到相对准确的碰撞前速度,还原事故发生经过,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 汽车碰撞 速度分析 预防事故发生

第一章

引言.........................................................................................4 第二章 概述...........................................................................................4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4 2.1.1 研究背景........................................................................4 2.1.2 研究意义........................................................................5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5 2.2.1 国内研究现状................................................................5 2.2.2 国外研究现状................................................................6 3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统计..........................................................6 第三章

车辆碰撞行人过程分析及碰撞前速度的计算.......................7 3.1碰撞的定义................................................................................7 3.2车辆碰撞行人案例说明及碰撞前汽车速度的计算..................7 3.2.1.采集现场尽可能详尽的事实和证据,包括:...............7 3.2.2.收集进行车速鉴定必备的基本资料:...........................7 3.3交通事故物证勘验信息的采集.................................................8 3.3.1案件情况:.......................................................................8 3.3.2 鉴定车辆参数信息及制动性能测试单...........................8 第四章 预防措施及总结....................................................................11 4.1预防措施..................................................................................11 4.2总结..........................................................................................12 [参考文献]...........................................................................................12

第一章 引言

随着道路交通管理日益现代化和交通事故处理日益科学化、法制化,对交通事故现场的勘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交通事故的现场勘验,为事故过程与原因分析、事故再现、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对于快速、科学地处理交通事故意义重大。在交通事故鉴定中,最困难的就是确定事故车辆在事故发生瞬时的车速。

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已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意外事故每年都有百余万起,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70%,事故猛如虎,它已成为现代社会除疾病之外,残害人类生命的第二杀手,它不但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无数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不幸;有多少生命因此身残或命丧黄泉,有多少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所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 概述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于非正常原因,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就占66%,这种比例是非常大,数据也是令人大吃。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202_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9.1 亿元。

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交通方面的一些专家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种因素:①人的因素;②车辆的因素;③道路的因素;④环境的因素;⑤交通管理的因素。其中,认为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因素导致的,而对于道路因素却没有深入研究与认识,2.1.2 研究意义

在如今车辆繁多的社会,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交通参与者来说,更是心惊胆战,而相关部门对于减少交通事故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中,很少有考虑道路因素。本文通过对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的研究与分析,便于引起道路安全有关部门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及研究应对措施的时候的给予更多重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让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另外,还能够为道路设计部门、建设部门、管理部门在设计、建设及管理道路上有更多的参考。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道路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慢与国外,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有一些学者先后就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展开了研究。例如:张志清对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田鲁泉对路况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赵柄强对道路线形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任福田、刘小明等对交通安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济大学的郭忠印教授及其课题组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是道路线形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均去得不少的成果。

但是,全面而系统的对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的研究却还是很少,所以本文对此再进行研究。2.2.2 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国家的科学研究人员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Anaatasior Zervas对道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Rechel Goldstine对道路宽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Joseph Oraus对路面路肩状况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影响了研究,这些研究均侧重于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研究。3.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统计

据以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最近几年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死亡人数构成比例图如图2-1:

图2-1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死亡人数构成比例[2] 由图2-1可以看出,主要因道路条件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0.16%。但是再看看国外的研究统计时,人为因素占79%-86%、车辆因素占4%-9%、道路因素占11%左右,虽然在道路因素方面相比我国的数据高,但是也还没有充分认识道路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有多深,仍然把主要因素归结在人的因素上。而事实上所有的交通活动的发生都是在人、车、路、环境和管理这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将大量事故发生的成因强加于人事欠科学的。

之所以会有这种欠科学的统计分析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部门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还有就是交通事故的记录不够健全,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无法得到正确的判定。

所以,只有改变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观念,正确认识道路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在规划、设计道路和道路施工时更多的结合一些人性化的想法及整改方案,才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第三章 车辆碰撞行人过程分析及碰撞前速度的计算

3.1碰撞的定义

碰撞时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发生急剧转变的一种现象。3.2车辆碰撞行人案例说明及碰撞前汽车速度的计算 3.2.1.采集现场尽可能详尽的事实和证据,包括:

(1)肇事车辆的损伤部位,形变程度,碰撞痕迹,停止的位置和态势;

(2)肇事车辆留在路面的制动拖印,轮胎擦地印,侧滑印。3.2.2.收集进行车速鉴定必备的基本资料:(1)事故现场图;(2)事故现场勘察笔录;(3)事故现场照片;(4)肇事车辆车检报告;(5)行驶证复印件或车辆信息;(6)询问笔录。

(7)判断事故的性质,选择适用的理论公式。

(8)将相关参数值带入相应公式,计算车速,做出鉴定结论。下面我们将通过案例详细阐述进行车速鉴定。3.3交通事故物证勘验信息的采集 3.3.1案件情况:

202_年5月13日9时许,一辆某号牌大型普通客车与一名行人在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经办案交警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发现该大型普通客车在现场路面留有制动痕迹,现委托鉴定该车事发时的速度。注:事发时大型普通客车内只有该车驾车人一人;事故发生路段为新近建造。

3.3.2 鉴定车辆参数信息及制动性能测试单

根据事故现场车辆留下来的刹车印痕可以计算刹车前的车速,具体公式如下;V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1)

V0——汽车刹车时速度 g——重力加速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附着系数 L——刹车距离 k——修正系数(取0.5)

由式3-1 V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

V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6.8km/h

第四章 预防措施及总结

4.1预防措施

通过计算汽车碰撞前的速度,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及国内近几年交通事故情况做出以下预防措施:

1.竟可能降低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速度,控制在20km/h左右。2.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案例中大客车MFDD不合格),并提高长途大型客车年检要求。3.提高机动车道的封闭性,使行人不易随意穿过机动车道。4.行人穿过马路时应选择宽阔,没遮掩物路面,(案例中,事故发生点有电线杆,可能挡住行人,干扰驾驶员预先判断)5.加强行人道路交通安全性的教育,不要随意穿过马路。4.2总结

通过分析案例,查阅先关信息,计算车辆碰撞前的速度,以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解决交通事故技术方面的问题,不但要掌握交通事故处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真正的车辆技术知识,这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才能魂为一体,才能做好这项即艰巨又伟大的工作,因为鉴定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解决社会上存在的矛盾,解决交通事故当中当事人的实际困难,解决办案机关的实际疑难。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不断增长,我国交通司法鉴定的责任也将越来越重。

[参考文献]

[1] 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概论及案例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_ [2] 裴玉龙,马骥.道路交通事故道路条件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2_,Vol.16 [3]魏朗,刘浩学.汽车安全技术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4] 沈斐敏.道路交通安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 [5]汽车理论 第五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实用汽车事故鉴定学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五篇:大学黄帝内经选修结课论文

不知不觉中,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已接近尾声了。这学期的选修课中选了一门叫“《皇帝内经》与养生”的课,开始是受“养生”二字“诱惑”而来的,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医学方面的名著并不太了解,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与了解,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自身的身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养生方法,受益匪浅。

《内经》是一本什么书?对这个问题,之前的我并没有深入的了解,直到选修了黄帝内经这门课程。对于这本书,我以前只是知道它是一部医学方面的名著,目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它是养生宝典,有的说它是医学理论。其实对于《黄帝内经》这一名著只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在医学方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更是一部养生宝典,一本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虽然学习的内容不多,但内涵丰富,下面我就从《黄帝内经》联系我的学习浅谈一下心得体会。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人都会怪罪于外在的条件,认为肯定是现代社会已经与前大不相同了。实际上世道有没有变呢?岐伯的回答是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变化了,生活习惯变了,生活方式变了。

有一句话:“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的,婴儿握拳是握着精气神,不让它外泄,可是我们成年以后却是千方百计在握钱、握权,握那些有形的东西,丝毫不放松。等到撒手的时候,才意识到手里实际上什么都握不住,可是这已经违背了生命之道,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说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看你手中掌握的是什么。

岐伯回答了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是养生总原则。上古的人都“知道”——了解并掌握天道、地道、人道——人的长寿之道、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这八个字,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诠释这八个字。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个“道”,这个总原则,不是抽象的、虚空的,它就实实在在地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生就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什么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按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做。具体表现在食饮有节。上古的人懂得养生之道,饮食是有规律,有节制的。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起居要有常规,是不能搞乱的。不妄作劳。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也就是要守常规,要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前面主要讲的是形,这里主要讲神,讲形神合一,神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神。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说句实话,现在的大学生几乎达不到这四点。学生们天天熬夜,也几乎不养生。《黄帝内经》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古人以致现在的人们,在繁衍生息,修身养生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贡献。第一 篇“上古天真论”,它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又各有一个小的主题。

在古文里歧伯的对曰中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期(即元年之前),的人们洞悉道生方法、法则,能效法“阴阳”的转换变化规律,生活作息都有正常的规律,即能顺着生命的自然生长去生活,不费神劳累,所以能够身体健康,精神熠熠,轻易活到百岁,这是“上古之人”的养身之道;而“今时之人”恰巧与“上古”之人相反,不注重身体健康,一再放纵自己的内心欲望,生活在各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中,为自身欲望所惑,“殚精竭虑”,身心受到破坏,元气大泄,所以身体不好,寿命不长。如今的多数人随意挥霍自己的健康,只是求得短暂的快乐,得不偿失。在我们身体中的“真、元之气”呢并不是无穷尽的,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它会慢慢消耗,如果我们不去补充和保养它,让它继续消耗,我们的身体会逐渐衰竭,不能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生活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在寿命上就不能长寿,往往才年过半白就已经身心俱损,神行憔悴。所以,养身第一课:注重生活行为习惯各方面,有节有律。

第二个话题:心理层面的养生。

说到心理养身之法,就是由内而外,从身体内部养护身体。养身仅仅在外部行为上是不够的,心理层面的养生是为了避免一些“虚邪”对身体的伤害。心理养生是为保养元气而进行养生。在平时多多了解一些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和一些滋养方法,对保养我们的身体也是很有用处的,保护好我们的人体功能。人体功能若没有失去平衡,全面存在,生命和健康就没有丧失的危险;人体各种功能存在而不丧失的前提又是生命的各种运动能够不断进行,因此,保真固元十分重要。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对话:魏文王问扁鹊说:“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谁最好?”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未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治病情初期,而我治病则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因此,一般人都看不到长兄和中兄的治病才能,而只看见我在经脉上针灸,用针管来放血,在躯体上动刀、敷药等大手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而得名,其实错矣。”由此可见,扁鹊认为防病或养

生才是最重要,最好的。《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在我看来,实质上也就是通过养护好身体从根本上防病长寿。

当初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从中学到一些实在的,贴近生活的养身方法让身体得到“改正”,更健康。养身即养护身体,由内而外,避疾防病。到了期末,这门课程的确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养生知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的身体和了解许多生长、生理周期的要点。总之,不枉此行。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选修结课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