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21-67360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3 21:58: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改天斗地,可歌可泣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片尾曲响起、字幕淡去,我知道十集纪录片已经结束,可那些道不清的情愫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心头,甚至越积越浓,让我渐渐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没有发展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没有任何发展不以生命为代价。去年刚培训报到那会,单位副总跟我们讲了铁道兵也强调了牺牲,我当时特别不以为然,修路建桥又不是打仗,牺牲了那么多人需要过分歌颂?如今看了《永远的铁道兵》,处在这个阶级再去看他们,在资金不那么充沛、机械设备不那么充足的历史条件下,假如铁道兵不值得钦佩,这份有生命危险的苦差就没人干,如果这个国家没有人愿意当铁道兵,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牺牲的是更多人,没有付出代价就不会有成就,铁路对于他们是用生命在修筑,对于付出惨重代价的人是悲哀的,但对于更广的人却是幸福的,铁道兵付出了代价,而我们享受了结果,牺牲的是他们,乘车的是我们,那么多高难度的工程,如果是我处在那个节点,于现在都不敢想象的面对,而他们却能做到每天的物质交换。影片里的一幕幕我不知道如何描述,也许任何评价对于他们都是苍白的、无力的。征服定时炸弹的李云龙彰显了铁道兵的智慧与胆量;登高英雄杨连弟在援朝战争中就那样被炸弹夺去生命;挖隧道出现地陷,战友被陷进,战友去救被陷进,前仆后继的战友被陷进,他们跳下去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自己会死吗?烈士墓园里的无名碑让我想将他们放在心底最深处,心中却空空的,仿佛丢了什么,却不是疼痛,而再回想培训报道那会,突然觉得自己特像个傻逼。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1978年7月4日,叶剑英元帅亲笔题词颂扬铁道兵精神。

“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铁道兵在轰炸与不断轰炸的朝鲜中部抢修了一条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为什么他们面前无险阻?因为铁道兵本在战火中成立,因为铁道兵敢为天下先;“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成昆铁路征服了大自然、嫩林铁路开进了深山密林引领人们走进了新时代,为什么他们面前无困难?因为百废待兴的家园还离不开他们,因为要摆脱落后只能卯足了劲。铁道兵用他们的双手构架起了新中国崛起的框架,用年轻的肩膀挺起了新中国不屈不挠的脊梁,挺近大西北、滦水天上来、军魂永不散,他们让中国铁路成功地越上了世界铁路之巅,在生命禁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静坐屏前,与《永远的铁道兵》一起回眸那些历史画卷,对于工程的我们,如今没有那承重的负担,我们更多的是在补课,补工业化的课,如何完善制度降低死亡率丢去那些无奈;如何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当几十年后我们的人生轨迹被翻拍,我希望子孙可以少去那些曲折,就像我们看待上一代人来评价我们,至少他们可以在繁华的旅游途中这样写到:我们的爷爷是如何在大山与沙漠中耐住寂寞、忍受与家人分隔两地的孤独、克服天堑,修建了如此的钢铁长龙!

姚波

第二篇:《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观《永远的铁道兵》后感

近日集团公司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学习央视珍贵纪录影片《永远的铁道兵》,青荣城际铁路第二项目部利用晚上施工回来组织全体职工逐集进行认真观看。经过观看影片,我了解到:

铁道兵作为解放军队伍中一个特殊的兵种,自从组建以来就承担着特殊的使命,那就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战士们高唱:背起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解放军的队伍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已成为铁道兵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他们在艰难的岁月里,天当被、地当床,为新中国铸就起了一条条钢铁大动脉。

虽然回不到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能亲身体会当时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铁道兵会战,但通过观看影片,那些艰苦岁月 “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这是铁道兵战士在不同的环境中锤炼出来的豪言壮语。他们铸就的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帝国主义的衰叹,也是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对铁道兵的赞誉。

从铁道兵到中国铁建,他们无怨无悔,祖国需要的时候就穿上军装拿起钢枪,这支队伍继承发扬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军魂不散,再展雄风。从黎湛铁路、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到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从大小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内蒙古草原到金沙江畔,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处处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和汗水,神州大地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英雄筑天路,敢为天下先。在这短暂的三十五年,铁道兵以她不朽的功勋,在“八一”军史上浓墨重彩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他们脱下军装,却没有脱下军人作风,摘掉帽徽领章,却没有丢掉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的灵魂仍是企业发展之基,至今仍续写着铁道兵的传奇。

在纪念兵改工30周年到来之际,拍摄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不但再次展示铁道兵的辉煌历史,而且对于教育年青一代发扬我党我军和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有着特殊的意义。

铁道兵就是中铁建,中铁建就是铁道兵。我们铁建员工将继续传承和发扬铁道兵之精神,在祖国的建设中再创辉煌,去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历史也将不会忘记永远的铁道兵„„

第三篇: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包括铁路、隧道、桥梁、建筑、舟桥、通信工程等部队,它担负着工程保障任务。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从1948年组建铁道纵队到1984年初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35年间,为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其体制编制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总体规模逐步发展壮大。编制定员最多时达43万人,兵部辖3个指挥部、15个师、4个独立团、2所院校、1个科研所、5个办事处、9个仓库、3所野战医院、15个工厂、1个农场,形成了正规化、现代化工程技术兵种的完整体系。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时期,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可圈可点的有七大工程: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有8000多名官兵为铁路建设献出了生命,包括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136人,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的392人。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解放战争—铁道兵横空出世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具有重大意义的辽沈战役即将开始。为修复战区遭受破坏的铁路,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铁道纵队成立后,全力抢修东北、华北地区的铁路,支援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反动统治的覆灭。此时,铁道纵队抢修铁路的任务,已由局部转向全国范围。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队和1个装甲列车纵队。后来整编为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汽车

团,兵力扩大到30517人。

“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成为铁道部队的口号。从1948年夏到1949年底,铁道部队广大官兵与铁路员工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抢修任务,全国遭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均已通车。据统计,这期间共修复线路1629公里,桥梁976座,车站房屋5898平方米,修复信号232站,为解放军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解放全中国提供了

铁路保障。为战后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铁道兵指战员响应中央关于加速抢修铁路,支援野战军作战的号召,提出了“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的战斗口号,当时,我国的铁路,经过连年战 争,早已残破不堪,加上国发党军队溃退时的严重破坏,大部分陷于瘫痪。铁道兵部队克服了重重困难,首先挺进山海关,抢修北宁铁道路,为平津战役铺平道路;继而修通津浦、平汉铁路,支援渡江作战。随后,在我军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大陆的战斗中,铁道兵和广大铁路职工在一起,又相继抢修了陇海、粤汉、湘桂、浙赣、南同蒲等铁路干线,使8000多公里的铁路恢复通车,不仅保证了野战大军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且为战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条件。

建国初期—铁道兵司令部诞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铁道兵团从11月开始,陆续入朝执行战区铁路保障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进入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为充分发挥铁道部队在铁路建设中的突击作用,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

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专门接见了即将出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并亲笔为《铁道兵》报题写了“铁道兵”三个大字;1954年元旦,朱德也为《铁道兵》报题词: “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铁道兵而奋斗!”

195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毛 泽东签发命令,任命王震为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后勤部、干部管理部和计划处、军法处、财务处。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时,编制10个师、1个独立团、1所学校、2所文化速成中学,兵力10万人。铁道兵后来发展到3个指挥部、15个师、3个独立团、2所院校,总兵力达到40余万。

铁道兵司令部成立后,根据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铁路修建的任务,中央军委又多次对铁道兵进行了扩编和缩编。

抗美援朝—铁道兵建功沙场

1950年11月,志愿军有3个铁道师、2个铁道团约2万人参战,后又有6个铁道师参战。担负工程保障任务。

抗美援朝初期,铁道兵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当时志愿军没有航空兵参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美军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不需战斗机护航,肆意低空追射道路上的朝鲜车辆和行人。志愿军入朝时,共有汽车1300辆,20天内被美军飞机炸毁600余辆,志愿军后勤供应陷入严重困境。朝鲜战争中,美军始终把破坏志愿军铁路补给线作为实现其整个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轰炸与反轰炸、破坏与抢修的长期反复,构成了这场战争在铁路线上的主要斗争特点。

自1950年11月到1953年7月停战的33个月中,敌人集中侵朝空军70%左右的兵力,对我铁路交通线进行狂轰滥炸,共出动飞机58967架次,对铁路线投弹达19万枚,即在通车的铁路线上平均每7米落弹一枚,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投在英国本土炸弹的1.5倍。累计破坏桥梁1 607座次,线路15564处次,给水165处次,通信线路2952条公里,隧道89座次。1951年夏,朝鲜又遇数十年未有的洪水 泛滥。敌机的轰炸和洪水灾害给铁路造成了严重破坏。

志愿军铁道兵发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共计抢修、抢建、复旧正桥2294座次,延长129公里;便线便桥128公里;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隧道122座次;车站3648座次,延长161公里;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并新建铁路213公里,取得了反轰炸和抗洪斗争的胜利。铁路通车里程由战争初期的107公里增加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建设祖国—铁道兵功勋卓越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部队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辛勤为祖国编织铁路网。20多年来,从大小兴安岭到五指山下,从内蒙草原到金沙江畔,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长城内外到天山南北,处处留下了铁道兵的足迹,洒下 了战士们的汗水。从1954年到1983年止,他们先后参加修建了黎湛、鹰厦、包兰、贵昆、成昆、襄渝、嫩林、京原、京通、青藏、南疆、兖石、通霍等52条铁路干线,以及北京地下铁道第一期工程,共建铁路12300余公里(干线8900公里),约占全国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其中,修建的桥梁总长度420公里;修建的隧道总延长900公里,约占我国现有铁路隧道总长度的一半;完成的土石方总和达8万亿立方米,房屋39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0.5亿元。这些业绩使这支光荣部队,被人民赞誉为“祖国铁路建设突击队”。

成昆铁路—铁道兵创造奇迹

成昆铁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云南省会昆明的成昆铁路,自成都经彭山、眉山、夹江、峨眉、峨边、甘洛、喜徳、西昌、徳昌、米易、攀枝花、元谋、禄丰、安宁扺达 昆明,全长1083.3km。

年以成成北后成季大建日建成通车。

度会设,昆铁路1958段开始施工,几上几下,至1964年,仅建都至青龙场61.5公里。1964年第四西南铁路建设战,重新开始1970年7月1成昆铁路由海拔5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的沙木拉达隧道后,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再溯龙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全线有700多公里穿过川西南和滇北山地,地形极为复杂,谷深坡陡,河流峡谷两岸分布着数百米高的陡岩峭壁。铁路所经地区,由于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断裂发育,线路经过的牛日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和龙川江,大都是沿着或平行大断发育的构造河谷。由于地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地震烈度7至9度地区,其中通过8度和9度地震区长度有

200公里。铁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不仅种类繁多,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泥石流、山体错落、岩溶、岩爆、有害气体、软土、粉砂等等,而且数量很大,较大的滑坡有183处、危岩落石近500处、泥石流沟249条、崩塌100多处、岩堆200多处。面对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有人称为“修路禁区”。在如此困难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为了选好线路位置,先后进行了1500平方公里的地质测绘,地质钻探21.2万米,挖探1.3万米,经过11000km的比较线勘测(是建成线路的10倍),大小300多个方案的比选,历时13年,最后确定了线路。采用了7处盘山展线,13跨牛日河,8跨安宁河,49次跨过龙川江,以此克服巨大的地形高差和绕避重大不良地质地段。

全线除成都和昆明外,共设车站122个。有42个车站设在桥上或隧道内。

昆铁路工程全线修建各梁991座,长

92.7km,占线路长度的8.5%;隧道427 座,总延长

341km,占线路长度的31.5%;桥梁、隧道总延长达433.7km,占线路长度的40%。在桥隧密集的一些地段,桥隧长度竟占线路长度的80%以上。平均每1.7公里有1座大桥或中桥,每2.5公里有1座隧道,有的地段,桥隧相连,全线桥梁、隧道共计433.7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0%。沿线气候条件很差,有气温高达摄氏四五十度的“火沟”,有10级大风劲吹的峡谷,有常年积雪的雪山。有四五百公里位于烈河度7至9度的地震区。地下水发育,有的断层裂隙水的 成艰巨,种桥总延

滴量每昼夜近2万吨,另外还有许多岸冲刷、山体错落、溶洞、暗河、断层、流沙、瓦斯、岩爆,以及有害气体等。所有这些,都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很大因难。成昆铁路桥梁、隧道总延长超过了北京至山海关的距离。全线土石方9687万m3;挡土墙和路基加固工程163.4万m3。成昆铁路是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山区铁路干线。高标准、高质量的取得,依赖的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的广泛采用。经过全国各单位1200多名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的新技术战斗组与全体筑路人员的努力奋斗,在牵引动力、通信信号、线路上部建筑、桥隧土石方各项工程快速施工等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的铁路修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成昆铁路的修建,曾经几上几下,从1958年开工至1962年仅成都至青龙场61.5公里地段铺轨通车。1964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加快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发出“成昆路要快修”的指示,国务院、中央军委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成昆铁路建设的重大措施。由中共中央 西南局负责,组成有铁道兵、铁道部主要领导参加的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李井泉任总指挥,吕正操、刘建章、郭维城、彭敏、张永励、熊宇忠等任副指挥。下设工地指挥部、技术委员会和支援铁路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成昆铁路建设大会战。施工队伍以铁道兵第一、五、七、八、十师、独

立机械团、独立汽车团和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为主力,并有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大桥工程局、通信信号公司和成都、昆明铁路局以及沿线民工共30万人参加。

1964年第四季度,铁道兵第一、八、十师及铁二局3个工程处先后进入施工管区,重点工程相继开工。1965年第四季度铁道兵第五、七师由贵昆线逐步转入成昆线管区。1966年进入施工高潮,施工人员达到35.97万余人。这期间,董必武、贺龙、聂荣臻等中央领导视察了现场,给建设者们以很大的鞭策和鼓舞。全线最艰巨的工程是在地质复杂的崇山峻岭中开凿隧道和架设桥梁。为了爬坡,有的区段线路进入隧道后,在大山腹中绕圈,再从隧道进口上方几十米处钻出,形成“楼上楼”铁路。担任黑井隧道施工的铁八师三十六团初到工地时,公路没有修通,大型机械一时运不进来,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他们不等待,不依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打通了这座近千米长的隧道。为加快施工进度,各隧道施工单位广泛开展了“月百米的成洞”和“双百、双保、两不超”(即单口月成洞百米,每米百工;保质量、保安全;材料、风电不超耗)的劳动竞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铁七师三十二团担负施工的莲地隧道,地质 情况十分复杂,人称“地质博物馆”,指战员克服各种困难,顽强奋战,月月超额完成计划,1967年7月创造

了单口月成洞571.2米、双口月成洞1003米的好成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地指挥遭到严重干扰,施工受到严重影响,原定于1968年7月1日全线接轨通车的计划落空。1969年1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决定:铁道兵负责施工的西南铁路建设,包括成昆线(礼州以南)、渝达线、襄成线和渡口支线,连同应京原线、嫩林线的计划、投资,从1969年起,由铁道兵在国家单立户头。1969年5月1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三线建设会议,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四川省为主,云南、贵州省及中央有关部门参加;撤销原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西南铁路建设由铁道兵 统一组织指挥。根据上述决定,铁道兵党委调参谋长兼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所司令员何辉燕参加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并在成都成立铁道兵西南指挥部,负责成昆线、渝达线和襄成线西段的部队以及在西南的工厂、仓库等单位的党政、军事行政领导工作。1969年第四季度,中共中央要求成昆线务必在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筑路大军经过突击抢建,终于在1970年6月底在礼州接轨。7月1日,在西昌举行成昆铁路通车典礼大会,党中央发贺电表彰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全体建设者对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在修筑成昆铁路的日日夜夜中,广大铁道兵战士和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战胜了重重难以预料的困难险阻,他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光辉精神与天地共存!

成昆铁路的修建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今天,许多到美国旅游的中国人都会参观纽约联合国总部,在这里,他们会发现,中国致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礼物,是一座关于铁路的雕塑。见图,这是一张象牙雕成的成昆铁路。它与美国的月球陨石、前苏联的人造卫星并列!为了制作这高1.1m宽1.95m的雕塑,140个 人用了8颗象牙,铁道部曾开了一趟专列带着雕刻家沿着成昆铁路走了一圈,用于采风。

铁道兵兵种撤销—共和国不会忘记

198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12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关于铁

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

1983年2月1日,铁道兵党委、机关并入铁道部党委、机关。至此,铁道兵党委、机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指挥部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从此,铁道兵在解放军序列中消失,但铁道兵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解放军的史册上。

军魂永聚

战友情深

1968徽省岳西280人,因员不足,在征40人,铁道兵。在阳铁道兵五师新兵练3月余,年春,安县征兵岳西兵合肥补全部为四川绵学校铁一团训分到铁五师二十一团。先后参加了三支两军,参加了成昆铁路、南疆铁路建设。

战友姚小宏在部队不幸牺牲。

岳西籍铁道兵战友,自1970年始先后退伍、转业回到地方,大部分回岳西家乡。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参加社会建设,继续建功立业。

2008年3月12日,为纪念参军40周年,来自县外和县内各地战友一百余人,在岳西县城大别山宾馆欢聚一堂,回顾军旅生涯,畅叙战友情谊。

2010年5月7日,应岳西战友的邀请,合肥铁道兵战友18人及眷属2人来岳西,在毛家饭店举行合肥·岳西铁道兵战友联谊活动,参观了红28军军政旧址,游览了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省英山县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43年弹指之间,战友情谊地久天长。

第四篇:铁道兵精神

关于召开“传承铁道兵精神,建好张唐铁路”座谈会 的通知

项目部各单位:

铁道兵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培育和造就了伟大的铁道兵精神;兵改工27年来我们这支兵改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也集中体现了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成为我们这支队伍巨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攻坚克难、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利器,成为战胜艰难困苦的強大法宝,是我们这支队伍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资产。

3月9日,集团公司党委下文,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传承铁道兵精神的专题教育,旨在通过教育,传承好铁道兵精神,把铁道兵精神发扬光大,融入工作,赋予新的内涵,促使企业各项工作上新台阶,把中铁十四局集团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強优企业。

目前,我项目部各项工作也正处于攻难克艰、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为大力弘扬铁道兵顽强拚搏攻难克险的精神、志在四方艰苦创业的精神、胸怀全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创一流诚实守信的精神,把铁道兵精神化为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员工同舟共济,负重爬坡,项目部将于近期举办“传承铁道兵精神,建好张唐铁路”座谈会,进一步深入学习、传承、弘扬铁道兵精神,促进征地拆迁、施工生产等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要求如下:

一、会议时间:暂定5月30日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会议地点:项目部机关一楼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各单位所有参加过铁道兵的干部员工。

四、会议议程:

1、学习股份公司赵广发总裁在铁道兵纪念馆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开展“传承铁道兵精神,实现文化强企”教育的通知》;

2、重温铁道兵的光辉历史;

3、项目部党工委书记牛之印作主题发言;

4、讲述铁道兵的故事,谈如何传承发扬铁道兵精神,干好张唐铁路工程,破解当前征地拆迁、施工生产等方面的难题。

5、会议小结。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史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原来是陆军的一个兵种,主要由建筑、通信、线路、隧道、桥梁、舟桥等专业工程部(分)队编成,担负着铁道工程技术的保障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等部于1945年10月31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为保护当时东北境内铁路运输的安全,东北人民自治军以一部兵力于同年12月20日组成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发展,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也不断发展壮大。1948年7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以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护路军为基础,另外补入了部分二线部队和铁路技术干部、技术工人,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电令,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任命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同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以原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归中央军委铁道部领导,滕代远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吕正操兼任副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的战斗口号是:“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先后抢修通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的15条铁路干线,铺路1600余公里,修复桥涵970余座,另外还修复了大量的铁路设施,从而确保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运输的通畅及安全,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对于铁道部队所起的重要作用,新华社曾专门发表评论,指出:“全国铁路网的基本恢复,使首都和全国主要城市紧密连结起来,使前方与后方、铁路沿线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工厂、矿山联系成一个整体,对于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海南岛,对于全国的经济建设,均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投入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行列中。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部队于1950年转入以担负主要铁路干线、桥梁为重点的复旧工程。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于1950年9月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部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的名义陆续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执行铁路保障任务。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转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领导。1952年8月,正式列为中央军委序列。从开赴朝鲜至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部队主要执行道路抢修任务,先后修复铁路900多公里。随后,在朝鲜北部1300公里的铁路线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空袭破坏进行了持续的反轰炸斗争,基本上能做到随炸随修,随修随通。从1951年8月开始,“联合国军”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随即展开了艰苦激烈的反“绞杀战”斗争,并最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保障了铁路运输,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953年初,为了做好反“联合国军”登陆的作战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紧急抢建了长达129公里的殷(山)龟(城)铁路,相应改善了朝鲜北部的铁路布局,对进一步保证战时运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参加朝鲜北部铁路的新建和复旧工程。

1953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与志愿军6个铁道工程师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时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后,还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于是中央军委决定组织铁道兵的领导机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领导机构于1954年3月5日正式组成,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寿轩任副司令员,崔田民任副政治委员,徐斌任参谋长。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下辖10个铁道兵师、1个桥梁独立团、1所铁道兵学校和2所文化速成中学,共8万人。此后,铁道兵部队几经扩编和整编,人数最多时达51余万人。1956年8月,铁道兵还组建了第1军,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史上组建过的惟一一个军。1958年10月该军被撤销。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建设的不断加强,铁道兵部队的技术装备也得到相应补充和改善,其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也随之提高,在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参加了中印边界自卫作战中抢修公路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又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第七次大裁军。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于1983年10月1日归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从此,作为陆军一个兵种的铁道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了。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历史上,继王震之后,先后有李寿轩、张翼翔、刘贤权、陈再道等人担任过铁道兵司令员一职,崔田民、吕正操、刘贤权、旷伏兆等人担任过铁道兵政治委员一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自成立以来,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担负和参加了包兰、成昆、京原、襄渝、青藏、南疆等 52项铁路工程和北京地下铁道的修建任务。连同其他国防、林业和各种专用铁路在内,共建成铁路近1.3万公里,被誉为“铁路建筑的突击队”。

大苦大爱大智大勇

——铁道兵军人的灵与肉,铁道兵精神的骨与髓 【文章提要: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是“勤劳俭朴、奉献社会”;铁道兵精神的永恒篇是“志在四方、爱国爱民”。】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支于1984年1月1日撤销建制并入铁道部的部队。岁月如梭,沧海桑田,历史的尘埃已厚厚地封闭了这个兵种的历史。新时代的人们,对于铁道兵的了解已经是鲜为人知的非常陌生,对于什么是“铁道兵精神”更是一片芒然。

铁道兵最后一任司令员陈再道在回忆铁道兵的历史时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几十年来,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火热沸腾的工地,指战员们总是以人民子弟兵的光荣自豪感激励自己献身祖国,献身人民。铁道兵创造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战争奇迹,冲破禁区攻克难关修建领先世界水平的铁路的和平建设奇迹,以及军费开支基本上实现了自负盈亏的后勤生产奇迹。铁道兵彪炳日月的三大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今天,铁道兵作为一个兵种,只能在我军军史、战史中找到了。但是,铁道兵,它的功勋,它的精神,永远与祖国的高山大河同在,永远与我们光荣的八一军旗同在。长城肃穆,丰碑无言,天地铭刻,山河作证。铁道兵,永不磨灭的番号。

铁道兵军人,饱偿最大的苦,奉献最大的爱。铁道兵部队,是专门架桥筑路做好事造福社会的英雄部队。

铁道兵精神,就是把我党我军优良作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不辱使命,创造出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这就是铁道兵精神的内涵。

一、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忍辱负重,不屈不挠 东北,铁道兵的诞生地。要讲铁道兵,得先讲吕正操和“抗联”。

这是一片经历苦难深重的土地,这里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凌辱和掠夺。日寇的铁蹄践踏东三省,痛失家园的国民党东北军卧薪偿胆不忘雪耻,“西安事变”后少帅的副官吕正操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率部抗战,随着人民战争的滚滚铁流打败日本侵略者。

东北抗日联军,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抗联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斗争时间最长。“抗联”孤悬敌后,英勇顽强,血洒北疆,魂系中华,与日寇进行了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毙伤日军17万余人,牵制数十万日军精锐,有力支援全国抗战。他们以林海雪原为家,以草根树皮为食。14年征战,“抗联”牺牲了先后组建的11个军及整编后的一、二、三路军的大部分将士,仅军以上干部就牺牲了四十名,再后只剩下以周保中为首的一千多人坚持到抗战胜利。

1948年7月5日,在人民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为保护铁路和保障后勤运输,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原各兵团临时调派“护路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铁道兵纵队,四野“林总”点将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吕正操兼任东北铁路总局局长。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周保中提议由一直在铁路沿线坚持抗战的原“抗联回民支队”为基础,抽调部分二线部队和铁路员工进行组编“铁道兵”。

这就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铁道兵”的起源。在这片浸透屈辱悲哀,充满国仇家恨的土地上孕育“铁色军魂”的苗圃,因而在组建之初就以不同凡响的爆发力冲锋陷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南下大军打到那里,铁路就修到那里,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将敌人破坏炸毁得极为严重的数十座铁路大桥迅速修复通车,受到朱总司令于1950年1月7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高度评价。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滕代远亲自嘉奖荣获“解放战争 一等功臣”的指战员。

忍辱负重,不屈不挠这铁道兵精神的原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与升华。

侵朝美军投入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飞机用于炸毁志愿军后方运输线的铁路和桥梁,号称“绞杀战”,妄图使我前线部队无粮无衣无弹丧失战斗力而不攻自破,因而铁道兵承受的压力和牺牲巨大。指战员们顶着敌人昼夜不停的狂轰滥炸进行抢修,付出了包括闻名全国的解放战争登高英雄杨连第在内的1336人的生命代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争奇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万分感慨地说:“抗美援朝的胜利,一半功劳在前方,一半功劳在后方”。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朝鲜停战四方协议签订之后,我方被俘人员获释谴返回国,但在那极左政治氛围里多数人受到反复审查、遭受歧视与原单位的拒收,含冤忍辱,走投无路,生不如死。又是以王震、李寿轩为代表的铁道兵部队接纳了他们这些被人抛弃的“残渣余孽”,以博大的胸怀理解与包容。“战俘们”忍辱负重站起来,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劳动改造”中负负得正,在血汗横流的施工中获得意志与品格的升华,成为修筑“黎湛”、鏖战“成昆”、拼搏“襄渝”等铁路线的基层干部骨干精英,甚至奔赴援越抗美的战场架桥修路,擒获跳伞逃跑的美军飞行员,一雪前耻,功勋卓著。

古人云:屈之久者伸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忍辱负重,不屈不挠,表现在铁道兵部队的粗犷与持重,表现在铁道兵军人的厚道与沉默,不在乎社会上向这班打山洞架桥梁的“施工队”投来怪异的近乎侮辱的目光,夹着尾巴照相但挺直腰杆做人,以辉煌的成就并列于其他兵种同样的熣灿夺目,甚至比其他兵种更能体现人生价值收获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忍辱负重是铁道兵的最后结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动的百万大裁军,主要是为了节省军费开支,但这时的铁道兵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自负盈亏。为了国家整体大局,铁道兵撤销,并入铁道部,铁道兵主官吕正操签下了庄重的一笔,陈再道挥泪降下了军旗。

铁道兵,一支贯穿悲情色彩的部队,以悲愤开始,以悲壮成长,以悲怆结束,以悲歌载入史册。同样是这位吕正操最老的铁道兵,创始与终结,成也箫河,败也箫河,天地定数冥冥,历史惊人巧合。

古有名言:“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铁道兵青蓝草绿冷色调,是永远的生机勃勃,这就是改制后的大名鼎鼎的中铁建:托起世界之最青藏“天路”,世界企业五百强,全球最大承包商。

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铁道兵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忍辱负重,这就是苦难辉煌,这就是中国铁道兵的命运。

二、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勤劳俭朴,奉献社会 铁道兵实质是一支劳动大军,开山、放炮、抱风枪,运石渣,四海为家,风餐露宿,劳动是指战员们最大的光荣。很多人日常穿着满身油污和泥巴的工作服或补补丁的、破破烂烂的衣服上班工作。在大街上晃荡着的五大三粗的“傻大兵”,人们一眼就感觉出这是“亥老二”来了——皮肤黝黑,衣服陈旧,说话直率,缺少军训。

身为上将统领数十万大军的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就是因为这“王胡子”光脑袋、穿破衣、只身前往县政府联系工作与县长发生争吵,被县长误以为“老农民非法上访”而将他抓住上了手铐。此事发生在1955春,阴雨绵绵,潮湿阴冷,十万大军上阵于鹰厦铁路工地,部队临时搭建帐蓬和简易房地处低洼,通风不畅,很多人患上疟病而病倒,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王震一面命令医务人员紧急治疗,一面叫司机把他拉到县政府要求安排干燥一点的地方让部队搬迁营房。但县长为办私事赶着外出不接访这位一身破旧军便服,脚穿老山羊鞋子,满脸胡子拉碴的“老农民”,受到“老农民”批评并加以痛斥。县长一怒之下招来警察铐住了王震,推上警车押走,在县机关大门口被王震的司机和警卫员拦住。随即通往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的电话很快接通,事情的结局不言而喻。这王震,湖南人,从少务农,家贫辍学,苦难童年,13岁到长沙拉人力车,后当铁路扳道工。参加革命后王震不但会打仗,而且开荒种地修路架桥的特长名列众将前矛。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底他率八路军一二O师的359旅开赴延安南泥湾屯田垦荒,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打破敌人封锁,成为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1949年10月王震率第一兵团解放新疆,下令每个指战员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荒种粮,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架桥铺路。毛泽东听闻后,加封他一个“农垦部长”的官衔。

不但“王胡子”干活了得,历届铁道兵领导李寿轩、崔田民、宋维栻、吴克华、陈再道这些“泥腿子”将军是常到基层蹓跶的“劳动模范”。有这样一批集工农兵于一身的勤劳俭朴的铁道兵主帅,谁敢偷懒?连当过红军参加过长征的2团团长王华堂、有高学历的54团团长舒信树等大批团级干部都奋战在施工的第一线,怀着“与帝修反争速度,抢时间”的雄心壮志,在缺少机械化的年代里全靠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去战天斗地。大量招收适应潮湿和水中作业的南方兵入伍,据说是源于周恩来在列车上听取“王胡子”汇报工作后的灵感。至八十年代初,铁道兵为国家修建了52条铁路线共计13000多公里,占全国铁路的三分之一。还有北京地铁、飞机场、引渠入津等响誉全国的样板工程以及负担唐山、天津地区的抗震救灾,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勤劳与俭朴是铁道兵部队的旗帜,无私奉献是铁道兵精神的主旋律。各部队在施工之余,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解决自给,改善生活。铁道兵东北农场,耕种土地45万亩,盛产粮油供应部队交售国家,修大小水库14座,植树81万株,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到八十年代初,铁道兵的工厂、农场的经济效益与军费开支相比,基本上实现了自负盈亏,这是其他兵种望尘莫及的,这是古往今来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只有伟大出于平凡的中国铁道兵能够创造出响誉世界名垂青史的后勤保障奇迹。

很多战友退伍后事业的成功得益于铁道兵精神,就是因为保持和发扬勤劳俭朴的部队作风。2009年6月21日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业经验交流会那样顶尖的企业家,当初他们离开部队的时候,亦只是普通一兵。如原铁十师女兵叶观娴,退伍回乡后修路挖塘办农场,种植冰糖桔30000棵,成绩显著,被誉为千亩果场“山大王”。这铁道兵的女兵精神和毅力就是不一样。

勤劳、节俭、进取、奉献的优良传统永远也不能丢,新的时代更要呼唤铁道兵精神。因为,这是民族之宝,民族之魂。

三、铁道兵精神的永恒篇:志在四方、爱国爱民 铁道兵部队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纵横飘泊,钻山架桥,在那渺无人烟的深山、林海、沙漠、戈壁、雪野、荒原、沼泽、湖泊,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累,枯燥单调,苦闷寂寞,严重缺少文化娱乐,更多的是蚊叮虫咬,疾病缠身,或酷热煎熬或暴雨冲刷或风沙撕扯或严寒索命,在那轮番作业的劳苦中随时面临隧道塌方、洪水倒灌、路险翻车、哑炮隐患、触电事故、虚脱暴毙、粉尘窒息等造成的伤亡。修通一条铁路,造福一方百姓,留下美好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座座烈士陵园,一堆堆坟茔白骨:将近一万人的牺牲,将近五万人的残疾,另有119位学兵长眠在大巴山下,他们的年龄永远停留在人生的18岁。为了保卫边疆,为了巩固国防,为了“大三线”建设,为了祖国的经济发展,为了粉碎帝国主义反华包围圈,那些年龄大多在二十上下的战士,那些学兵连的“知青”们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出生入死,谱写人类最壮丽的乐章。他们用勇敢和牺牲,用无偿的奉献,抱负国家的希望,托起民族的脊梁,牢记人民的期盼,实现国家以铁路交通为主体的基础建设宏伟目标,完成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历史使命,簇拥着祖**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志在四方,这就是大爱无疆,这就是铁道兵军人的灵与肉,这就是铁道兵精神的骨与髓,这就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英雄儿女的人生价值。

在四川乐山市一个基层村委会旧址,一幅“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铁道兵”的墙体对联每年添色翻新,一段感人的故事在当地人民中代代相传。铁道兵造福人民,为人民奉献博大的爱。

在广东省清新县禾云镇新平村,铁道兵烈士的父母陈林福、郑石连夫妇年年月月都在“弯角山”放牛为生,为的是每天陪伴19岁时在京通线梨树沟隧道施工中牺牲的儿子陈广灿。当年他们收到的是儿子的遗物、儿子的骨灰、《革命烈士证明书》和180元的抚恤金。几十年来,老人每天守着儿子的土坟,默默承受人间最悲惨的痛苦。虽然家庭困难,虽然连为儿子立个石碑的愿望都不能达到,但并没有向国家伸手索取什么,祈求什么,因为他们心中明白民族的复兴需要牺牲和奉献。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亲。铁道兵的家属也同样是志在四方爱在天涯!

志在四方来源地爱国爱民,亦只有爱国爱民的崇高思想才能树立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志在四方。铁道兵军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把自己的血肉之躯直接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所以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最纯朴最深沉最博大的忠诚与热爱。每一位经历铁道兵军旅生涯的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志在四方”。

常言道人移活。铁道兵四海为家,转战南北,因而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奋发向上的凝聚力,充满患难之交的团体友爱,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全国各地铁道兵的联谊还如此活跃火爆而其他兵种退伍兵不可能有的人文奇观。

志在四方,爱国爱民的铁道兵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作风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因而有着永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即使是铁道兵兵种番号撤销了几十年的今天,当年的铁道兵老战士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也时时处处体现出志在四方、爱国爱民的铁道兵精神:

当粤北山区乐昌县发生百年不遇大水灾,当地群众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很多家庭一无所有的危急关头,中山市林意洲发动本市一千多铁道兵战友捐款捐物,在“铁道兵”红旗引领两辆大卡车前往灾区,通过当地铁道兵战友把大米、面条、衣物、电饭煲等物资和现金直接发送到灾民手中,被粤北人民传为佳话。

英德市铁道兵战友潘熙祥在修建襄渝铁路施工时受伤致残,退伍后几十年担任村干部,以修路建桥促生产,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是铁道兵精神激励他走过坎坷取得成功。广东电视台采访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称赞潘熙祥战友是“永不退役的铁道兵”。

深圳市铁道兵战友李国强,退伍后保持和发扬铁道兵精神,艰苦创业,奉献社会,成绩显著,深圳电视台报道过他的业绩。他带领铁道兵战友百人访问团重返襄渝线昔日战斗过的大巴山,访问“第二故乡”。中共陕西紫阳县委高度重视,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五百多人参加了对铁道兵烈士的悼念活动。县城学生集会举行了“发扬铁道兵精神,立志为祖国争光”的宣誓仪式,陕西电视台作了宣传报道。李国强战友捐资十几万元修建紫阳烈士陵园,捐资十几万元给紫阳希望小学,大力支持紫阳公益事业,扶助了一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再现了铁道兵军人志在四方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在支援灾区献爱心的行动中,反应最快的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铁道兵战友会”,第一时间组织捐款捐物。有些铁道兵老战士带着装载救灾物资的车队长途跋涉直达灾区表爱心,其中就有当年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铁道兵。救灾抢险是铁道兵的强项,而退伍军人爱心行动亦数铁道兵老兵最为热烈最为高涨。2008年5月21日《清远日报》就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广东清远战友会踊跃向灾区捐款”的新闻报道。

在广东飞来峡霞洞大桥的石刻碑誌的集资名录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英名赫然在目。这里是二镇四乡的边界交汇处,一河相隔的“三不管”地带,由于路桥不通而影响了数十个自然村的运输和耕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就是由当地铁道兵退伍军人发起行动,义务劳动,组织群众,克服困难,牵头集资,主持施工,使百年建桥梦变为现实,人民群众有口皆碑。《南方日报》记者练学华深入当地农村采访,作了“良田百亩荒多年,已复耕;大河一条隔四乡,今建桥”的新闻报道。铁道兵志在四方爱国爱民光照千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道兵精神,是新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需要。铁道兵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一脉相承。铁道兵精神不但是全体铁道兵军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代伟人毛泽东挥笔泼墨“铁道兵”三个大字源于他老人家对铁道兵的赞誉,也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的一幅书法作品。

朱总司令奖赏给铁道兵的荣誉称号是“人民铁军”。历史上只有北伐时建立殊功的叶挺独立团获得如此殊荣。

叶剑英元帅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是对铁道兵军人高度的评价和对铁道兵精神充分的肯定。

王震司令员晚年最难割舍的还是他的铁道兵情结。1990年8月1日,身为国家副主席、已经82岁高龄的他还特定于建军节这天拄着拐杖视察东北原铁道兵军垦农场,站在极目无垠的麦浪中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前,铁道兵的业绩,曾经令世界感动;今天,铁道兵的精神,依然感动世界!陈再道司令员向青少年推介:铁道兵指战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军队,他们的躯体里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中品尝胜利的欢悦。铁道兵,它的功勋,它的精神,永远与祖国的高山大河同在,永远与我们光荣的八一军旗同在!”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7月1日在格尔木庆祝青藏铁路通车时接见中铁建原铁道兵老兵和工程技术人员,勉励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伟大的铁道兵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铁色高原》、《雪域天路》、《铁血大动脉》,向全世界颂扬伟大的铁道兵精神,教育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革命传统。

广东,由省社科联和省精神文明学会牵头主办,组织专家、学者、外省嘉宾、企业老总、基层干部和各地原铁道兵老兵代表三百多人在广州召开“铁道兵精神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铁道兵精神论文集》,大力弘扬铁道兵精神。

四川,乐山金河口区人大主任徐砥中,参观了被联合国誉为“禁区修路的典范”的成昆铁路和响誉世界的襄渝铁路,走访了沿途人民群众,感慨万分,连夜开会立项筹建“铁道兵博物馆”。

江西铁道兵战友会和陕西三线学兵联谊会每年以军歌会的形式唱响中国,激人奋进。广东战友陈建方《中国铁道兵网》、湖南战友张怡华、刘正湖《铁道兵战友网》、山东战友牛禧峰《铁道兵旅游网》宣传报道铁道兵精神。重庆铁道兵战友会《铁道兵报》、浙江铁道兵战友会《联谊信息报》向全社会宣传铁道兵文化、铁道兵情结、铁道兵精神。

天津,市政府建引滦入津纪念碑:铁道兵精神造福千秋万代。

北京,原铁道兵兵部旧址(复兴路40号),中铁建筹办“铁道兵纪念馆”,赵广发总裁和张楚然会长于2011年11月16日在中国铁建铁道兵文化联谊会成立大会上作了“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大力弘扬铁道兵精神”的专题报告。揭福生战友主编的《铁道兵大型历史文献画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勘称“国宝”。

东北,铁道兵当年的组建地。大兴安岭,原铁6师师部旧址,当地政府把这里命名为“三荣岗”,石刻牌匾感人肺腑:“艰苦为荣,劳动为荣,当铁道兵光荣”。加格达奇市的北山上,人民群众自发建造了一座20多米高的铁道兵纪念碑,二条钢轨模型高矗蓝天,中间一行大字银色闪闪永放光芒:“铁军英烈,彪炳日月!”

铁军精神,与山河共存;铁色军魂,与日月同辉!

2012年1月1日

【 作者:李明,原铁道兵十三师后勤部文书,广东省清远市人。本文是李明战友在广东省铁道兵战友举办的2012首届“新时期弘扬铁道兵精神研讨会”的论文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第五篇:铁道兵赋

铁道兵赋

作者:李东东 时间:2014年1月

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专业技术兵种。1948年诞生于东北战场,总兵力最多时达41万人。1984年元旦集体转业。1989年夏,改制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7年冬,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春,中国铁建A股、H股挂牌上市。值此铁道兵组建65周年、兵改工30周年,继承传统,弘扬英烈,创新事业,开拓未来。追昔抚今,爰缀斯文,谨报春晖,同襄盛举。

造物无言,天地有情,千红万紫绽放处,铁色一枝挺秀;筚路蓝缕,陷坚挫锐,四海五湖云起时,奇兵百战扬烈。烽火春秋,桴鼓鸣号,响穷高山峻岭;建设潮头,风驰电掣,声振天涯海陬。

铁军千秋,昂霄耸壑,旌旗指处,所向披靡。时序丙戌,东北硝烟方炽,护路军一帜高擎,白山黑水;岁次戊子,辽沈转战正酣,铁道兵万众集结,攻坚克难。临峰壑,披荆棘,驱虎豹,斩熊罴,负民族大义不辞蹈危,求人民解放不避履险。挥师入关,鞭指中原,饮马长江,转战西南,大军锋镝所向,铁路驱驰绵延。神州方靖,狼烟复燃,东邻鼙鼓,志愿军兴。雄赳赳,气昂昂,搴旗列阵,仗钺誓师,铁军浩浩出征。辞母别妻,壮士衣不解甲;跋山涉水,英雄战不旋踵。打不烂,炸不断,巍巍钢铁运输线;挺千仞,凌百川,铮铮男儿胜钢铁。破绞杀,保后勤,马革裹尸,生荣死哀;人在桥在,人在路在,国在家在山河在。

铁魂百炼,壮志凌云,建设征程,无往不胜。潮涌东海隅,鹰厦路巩固前线海防;飞雪兴安岭,嫩林路开发千年老林。开云遮蜀道,成昆线一公里一忠魂;穿雾障峰峦,襄渝线百丈峽百尺幢。哈达迎巨龙,青藏铁路雄踞世界屋脊;手鼓奏通途,南疆铁路造福各族儿女。神州第一条,北京地铁银线贯古都;沽上又一春,引滦工程清泉汇津门。抢险救灾,请缨用命,山崩地裂于前,赴汤蹈火于后。国防战备,戮力同心,宁凿五丁间道,不假邯郸野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卓绝,志在四方;走小路,修大路,山长水远,胸有三荣。主席挥毫,总理领唱,开国元勋情系子弟兵;山河焕然,人民笑靥,父老乡亲感恩幸福路。

铁流万里,势不可当,云帆直挂,气吞河海。改革开放,和平崛起,裁军百万,经略轘辕。顾大局,守纪律,官兵挥泪别军旗;谋发展,闯市场,战友执手问前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共和国长子历千磨万击,众志成城。国之动脉,铁路建设砥柱中流。通衢捷径,城市轨道腾蛟起凤。陆地飞行,高速铁路占半壁河山。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拥三分天下。隧道逶迤,赫赫乎累贯南北极;桥梁巍峨,煌煌矣积跨太平洋。越阡陌,耕山海,不坠鸿鹄志,永驻奋斗心。举主业,兴多元,品牌企业播名赤县;走出去,拓海外,建筑艨艟破浪五洲。心系民生,铁肩担责,诚信与创新永恒,精品共人品同在。风云卅载,奋进三寻,折桂国企改革;断岸千尺,心雄万丈,问鼎世界百强。

瀚海苍茫,其涌汤汤,不辞涓滴,遂成汪洋;铁路纵横,其势莽莽,不弃尺寸,织就辉煌。敢忘热血浇枕木,筋骨锻钢轨,死生以之,长歌当哭;竞看钲鼓催鸣镝,兜鍪冲矢石,前仆后继,远望当归。殊勋寄青史,撑天拄地,军旗,军歌,军魂;宏愿向未来,步月登云,大志,大勇,大道。有紫电青霜之凛凛,有前波后浪之滔滔,风雨九重,丹心一生,雄师劲旅,是我铁道兵。

铁道兵赋

作者:李东东 时间:2014年1月

【注释版】

造物无言,天地有情,千红万紫绽放处,铁色一枝挺秀;筚路蓝缕⑴,陷坚挫锐,四海五湖云起时,奇兵百战扬烈。烽火春秋,桴鼓鸣号⑵,响穷高山峻岭;建设潮头,风驰电掣,声振天涯海陬⑶。

铁军千秋,昂霄耸壑,旌旗指处,所向披靡。时序丙戌⑷,东北硝烟方炽,护路军⑸一帜高擎,白山黑水;岁次戊子⑹,辽沈转战正酣,铁道兵⑺万众集结,攻坚克难。临峰壑,披荆棘,驱虎豹,斩熊罴,负民族大义不辞蹈危,求人民解放不避履险。挥师入关,鞭指中原,饮马长江,转战西南,大军锋镝所向,铁路驱驰绵延⑻。神州方靖,狼烟复燃,东邻鼙鼓⑼,志愿军兴。雄赳赳,气昂昂,搴旗列阵,仗钺誓师,铁军浩浩出征⑽。辞母别妻,壮士衣不解甲;跋山涉水,英雄战不旋踵。打不烂,炸不断,巍巍钢铁运输线⑾;挺千仞,凌百川,铮铮男儿胜钢铁。破绞杀,保后勤,马革裹尸,生荣死哀;人在桥在,人在路在⑿,国在家在山河在。

铁魂百炼,壮志凌云,建设征程,势如破竹。潮涌东海隅,鹰厦路⒀巩固前线海防;飞雪兴安岭,嫩林路⒁开发千年老林。开云遮蜀道,成昆线⒂一公里一忠魂。穿雾障峰峦,襄渝线⒃百丈峽百尺幢;哈达迎巨龙,青藏铁路⒄雄踞世界屋脊;手鼓奏通途,南疆铁路⒅造福各族儿女。神州第一条,北京地铁⒆银线贯古都;沽上又一春,引滦工程⒇清泉汇津门。抢险救灾,请缨用命,山崩地裂于前,赴汤蹈火于后。国防战备,戮力同心,宁凿五丁间道,不假邯郸野马(21)。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22)。舍小家,为大家,艰苦卓绝,志在四方(23);走小路,修大路,山长水远,胸有三荣(24)。主席挥毫(25),总理领唱(26),开国元勋情系子弟兵;山河焕然,人民笑靥,父老乡亲感恩幸福路。

铁流万里,势不可当,云帆直挂,气吞河海。改革开放,和平崛起,裁军百万,经略轘辕(27)。顾大局,守纪律,官兵挥泪别军旗(28);谋发展,闯市场,战友执手问前路(29)。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共和国长子历千磨万击,众志成城。国之动脉,铁路建设砥柱中流(30)。通衢捷径,城市轨道腾蛟起凤(31)。陆地飞行,高速铁路占半壁河山(32)。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拥三分天下(33)。隧道逶迤,赫赫乎累贯南北极(34);桥梁巍峨,煌煌矣积跨太平洋(35)。越阡陌,耕山海,不坠鸿鹄志,永驻奋斗心。举主业,兴多元(36),品牌企业播名赤县;走出去,拓海外(37),建筑艨艟破浪五洲。心系民生,铁肩担责,诚信与创新永恒,精品共人品同在(38)。风云卅载,奋进三寻,折桂国企改革(39);断岸千尺,心雄万丈,问鼎世界百强(40)。瀚海苍茫,其涌汤汤,不辞涓滴,遂成汪洋;铁路纵横,其势莽莽,不弃尺寸,织就辉煌(41)。敢忘热血浇枕木,筋骨锻钢轨(42),死生以之,长歌当哭;竞看钲鼓催鸣镝,兜鍪冲矢石(43),前仆后继,远望当归。殊勋寄青史,撑天拄地,军旗,军歌,军魂;宏愿向未来,步月登云,大志,大勇,大道。有紫电青霜(44)之凛凛,有前波后浪之滔滔,风雨九重,丹心一生,雄师劲旅,是我铁道兵。

注释

(1)【筚路蓝缕】筚(bì)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2)【桴鼓鸣号】桴(fú):鼓槌。意为用鼓槌打鼓,吹起号角。(3)【天涯海陬】涯:水边。陬(zōu):角落,山角。此谓天涯海角。(4)【时序丙戌】指1946年。

(5)【护路军】1945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建立与扩大东北解放区时,开始接收日伪铁路管理机构,先后在东满、西满、南满地区及中长等铁路线上组织了武装护路部队。1946年6月,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12月改称护路军司令部,苏进为司令员,总部设在哈尔滨。从此,东北地区护路部队由分散走向统一,担负着东北地区约5000公里的护路任务。1948年1月11日,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

(6)【岁次戊子】指1948年。

(7)【铁道兵】1948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也称铁路修复工程局),任命黄逸峰为修复工程局局长(亦称铁道纵队首长)。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直接领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1953年11月5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铁道兵团、原铁道工程各师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师团。1954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王震为铁道兵司令员;4月19日,任命王震兼任铁道兵政治委员。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发布司务字第106号命令,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

(8)【大军锋镝所向,铁路驱驰绵延】镝(dí):箭头,也指箭。1947年东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护路军投入了紧张的铁路抢修。

1948年夏,东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铁道纵队竭尽全力奋力抢修铁路,保障了人民解放军围攻长春、沈阳和解放锦州的作战运输,时为东北军区副政委的陈云称赞“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

之后,随着战争由东北推向华北、华东以及中南广大地区,铁道纵队提出“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的口号,日夜奋战,迅速抢修,保障大兵团作战的部队调动、粮弹补给和重型装备的运送,对保证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的顺利进行,以及全国解放起了重大作用。

(9)【东邻鼙鼓】鼙(pí)鼓: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指爆发朝鲜战争。

(10)【搴旗列阵,仗钺誓师,铁军浩浩出征】搴(qiān):拔。钺(yuè):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开关像板斧且较大。指军队列队、誓师,开赴战场。

1950年11月,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部队立即入朝遂行铁路保障,以迅速改变后方运输的被动局面。自11月6日至1951年5月20日,铁道兵团所属3个师、2个独立团约2万人,全部投入朝鲜战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时铁路保障抢修。

(11)【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1951年1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在沈阳召开,专门研究前线运输问题。会议由东北军区副政委李富春主持,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长杨立三等出席了会议。周恩来副主席讲了话。会议特别强调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认为“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并提出要建立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担负铁路运输保障的志愿军铁道部队,在前进抢修、分段保障、抗洪抢修、粉碎“绞杀战”、反登陆紧急备战以及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中,为创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12)【人在桥在,人在路在】从1950年12月到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的33个月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集中了70%的空军兵力,实施“绞杀战”,对“三八线”以北的运输线进行大规模持续轰炸。京义线“317”公里地段,是西线铁路的咽喉。这一地段平均1.4平方米落弹一枚。志愿军铁道兵团第2师指战员的口号是:“有我们在,就有钢铁运输线!”

满浦线百岭川大桥在76天中被轰炸26次,第1师1团9连坚守76昼夜,全连伤亡99人,只剩下40余人,但战士们响亮地提出“人在桥就在”、“人在桥就通”、“誓把光荣的名字留在百岭川桥上”的口号,使这座铁路线上的咽喉地带始终保持断续通车,全连荣立集体二等功。(13)【鹰厦路】指鹰厦铁路。

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了打破美国当局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封锁,巩固东南海防,中共中央于1954年决定立即抢建黎(塘)湛(江)、鹰(潭)厦(门)两条铁路。征尘未洗的铁道兵第1、2、4、6、10、11师和独立桥梁团,开赴黎湛铁路工地。铁道兵领导机关由北京移驻广西贵县实施就近指挥。黎湛铁路1955年7月1日通车,原定23个月的工期缩短到12个月,实际仅用了8个多月,被人们称之为“革命的速度”,把铁道兵誉为“铁道建设突击队”。

黎湛铁路通车不久,铁道兵领导机关即于1955年5月陆续由广西贵县移驻福建南平,组织铁道兵第1、2、3、5、6、7、10、11师和独立桥梁团及12万民工,开始修建鹰厦铁路。该线1955年2月21日开工,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厦门。铁道兵第1、5、10、11师和当地民工还修建了外(洋)福(州)铁路。

(14)【嫩林路】指嫩林铁路。

1964年5月22日,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通知,同意铁道兵担负大兴安岭林区会战的一部分施工任务,原驻东北地区的铁道兵第3、6、9师参加会战。铁道兵战士打破了该地区“夏进冬出”的惯例,边安家、边准备、边施工。1972年8月15日全线通车(含呼中支线)。

(15)【成昆线】指成昆铁路。

196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决定修建成昆、贵昆等铁路。铁道兵第1、5、7、8、10师,独立机械团、独立汽车团等部队参加了会战。铁道兵5师和8师还担负施工了成昆线上全长42公里的渡口支线,1970年6月底建成,火车通到攀枝花钢铁基地。

成昆铁路全线长1083公里,所经地区地质极为复杂,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平均1.7公里就有1座大桥或中桥,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座隧道,工程浩大艰巨。修筑过程中,铁道兵牺牲的战士多达1300多人,平均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

(16)【襄渝线】指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全长916公里,1968年4月,铁道兵第1、2、6、7、8、10、11、13师和其他师调入的第11、20、21、23、60、70团,以及独立汽车团、独立机械团等参加施工,铁道兵8个师另8个团和铁道部2个局以及配属施工的民兵与学生等军民共83万多人进行大会战。经过全体施工人员共同努力,1973年10月19日,全线接轨通车。

(17)【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铁道兵修建的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铁道兵第10师于1959年2月、1962年12月、1974年3月,三次开上青藏高原进行第一期工程施工;1975年3月,第7师开上青藏高原参加第一期工程西段施工。1979年7月28日,青藏铁路铺轨到格尔木,9月铺轨到南山口,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全线贯通。中国铁建铁一院(时为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完成了全线的勘测设计工作。1976年,铁道兵还牵头进行了格尔木到拉萨的方案勘探与初步鉴定。(18)【南疆铁路】南疆铁路第一期工程吐鲁番至库尔勒全长477公里。铁道兵第2指挥部组织指挥第5、6师和第4师两个团、独立机械团于1974年初先后开赴南疆线进行施工。南疆铁路于1979年11月30日铺轨到库尔勒。

(19)【北京地铁】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现1号线)是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地下铁道,由铁道兵第12师和铁道部地铁工程局、北京市建设局等单位(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15师)担负施工。

1965年2月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地铁规划及施工报告上作了批示。工程于1965年7月1日破土动工。中共中央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等参加了开工典礼。施工人员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战,于1969年9月20日完成北京站到古城间的地铁修建工程。1970年9月28日,古城至京西山区段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地铁开办临时运营,对外接待乘客。1971年3月,铁道兵第12、15师,投入全长16.1公里的北京地铁第二期工程(现2号线)施工。

(20)【引滦工程】引滦入津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解决天津市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一大型输水工程中控制工期的重点是在景忠山开凿一条9.69公里的引水隧洞,该工程由铁道兵第8、11师施工。第8师40团2连被铁道兵指挥部授予“引滦入津先锋连”称号,7连被授予“引滦入津猛虎连”称号;第11师第52团2连被授予“引滦入津攻坚连”称号。第8师40团荣立铁道兵集体二等功。引滦入津工程于1983年8月提前两年全部完成,9月,天津市对工程进行了正式验收,并于当天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礼。天津人民铭记子弟兵创建的丰功伟绩和英勇献身的战士,在景忠山下竖起纪念碑,在海河与新开河交汇处建起感恩塔。沽,天津的别称。

(21)【宁凿五丁间道,不假邯郸野马】语出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是以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不得不殊。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其灵根者,化为焦芽绝巷。”五丁是古代的五个大力士,五丁凿道指事情艰辛,难度极大,须扎扎实实,脚踏实地。

(22)【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1978年7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为铁道兵成立30周年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坚持这一革命精神,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3)【志在四方】出自郑志洁作曲、黄荣森作词的铁道兵兵歌《铁道兵志在四方》。(24)【三荣】指“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铁道兵常年担负繁重、艰巨的工程任务,而且很多工程分布在边远偏僻的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供应比较困难。干部、战士在这种艰苦环境下施工,不少人积劳成疾,伤病缠身,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干部、战士的思想波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始终注意把“三荣”思想教育作为铁道兵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不间断地进行。(25)【主席挥毫】毛泽东主席对铁道兵的建设十分关心,曾多次为铁道兵题词。1949年7月23日,铁道兵团政治部决定,于该年8月13日正式改1948年10月出版的《铁军》为《铁军报》,并改用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报头。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主席再次为《铁道兵》报题写报头。1965年2月4日,毛泽东主席对修建北京地下铁道再作指示。(26)【总理领唱】1966年2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召见铁道兵党委常委成员,谈铁道兵建设问题。会上,他高度赞扬了铁道兵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勤俭修路的革命精神。周总理说,《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很好。说着,即带领大家唱起了这首歌。周总理还说,你们一定要按你们的军歌办事。

(27)【经略轘辕】轘(huán)辕:关名,在河南轘辕山。亦指形势险要的道路,“凡兵主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管子》)。

(28)【官兵挥泪别军旗】为了适应国家体制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需要,1982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1983年10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了《铁道兵并入铁道部实施方案》。1984年1月1日,铁道兵不再沿用原部队番号、代号,15万铁道兵指挥部干部、战士,集体摘下领章、帽徽。是年10月1日,由刚脱下军装的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员工组成的国旗方队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检阅。

(29)【战友执手问前路】铁道兵集体转业后,适逢国家实行基建管理体制改革,大规模压缩投资规模。脱下军装,断了“皇粮”,队伍“找米下锅”,直接面对市场,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说:“脱下军装,走向市场,能活则活,不能活就是死。”面对前途与命运的挑战,各级领导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领员工在全国施工企业中率先走入市场。经过五年多的殊死拼搏,终于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完成了由军队生产型到市场经营型的转变,为之后的全面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30)【铁路建设砥柱中流】中国铁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中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参加了新中国几乎所有大型铁路的建设,总里程4.5万多公里,占中国新线铁路的1/2。

(31)【城市轨道腾蛟起凤】中国铁建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先驱者和领导者,修建了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第一条跨座式轨道交通线重庆轻轨,是中国唯一掌握磁悬浮高精度轨道梁制架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掌握了先进的盾构施工、冷冻开挖、桩基托换、复杂地质断面开挖等技术。截至2012年底,参加了中国所有已建及在建34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总计近1500公里,占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的35%。

(32)【高速铁路占半壁河山】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建成高速铁路9356公里,中国铁建设计了总里程的70%,建设了60%。

(33)【高速公路拥三分天下】中国铁建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力军,截至2012年,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近4万公里,市场占有率近30%,在中国“五纵七横”公路网建设中和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34)【隧道逶迤,赫赫乎累贯南北极】中国铁建是中国隧道建设的领军企业,承建的部分隧道及地下工程处于国内领先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2年,共累计完成隧道建设近1.3万公里,总长度可贯通地球南北极;2008年股改上市以来,年完成隧道建设1400公里以上,相当于每年修建一条从北京到重庆的地下铁道。

(35)【桥梁巍峨,煌煌矣积跨太平洋】中国铁建承建了各种结构形式的桥梁,解决了高墩大跨、跨越大江大河和海湾的桥梁施工技术难题。到2012年,累计完成桥梁建设1.4万多公里,相当于在太平洋上架设一座贯通南北的大桥;2008年股改上市以来,年完成桥梁建设1500多公里,相当于每年建成一座从北京到福州的大桥。

(36)【举主业,兴多元】中国铁建以工程承包为主要业务,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工程、水利电力、机场、港口航道、矿山、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具有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运营和投融资完善的行业产业链。同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资本运营、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等板块综合实力持续提高,形成了多元经营的格局。

(37)【走出去,拓海外】中国铁建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和整体发展规划,加速实施“大海外”发展战略。经过海外市场多年的耕耘和积累,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工程,实现了产业输出和标准输出,逐步向跨国集团转变。目前,海外项目已涵盖铁路、公路、房建、市政、水利水电、机场港口、自贸区开发、矿产资源、工业制造、物流运输、商品贸易等众多领域,业务遍及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艨艟(méngchōng),古代战船。

(38)【诚信与创新永恒,精品共人品同在】“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是中国铁建的企业价值观。中国铁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创新和诚信,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企业发展,以诚信为最大智慧赢得天下用户。中国铁建的最高价值取向是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怀的建筑艺术品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品人品二位一体,缺一不可,使建筑产品人格化。

(39)【折桂国企改革】中国铁建在国家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始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在集体转业后30年中,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先后经历了转轨变型闯市场、改制重组谋发展、股改上市再腾飞三个时期。经营体制、经营模式、施工领域、施工能力方面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实力和规模的大型建筑集团之一。(40)【问鼎世界百强】自2006年以来,中国铁建连续7年进入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2012年排名第100位。自2005年参加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最大225家全球承包商”的评选,2010年以来,一直名列前两位,2013年名列第一位。(41)【织就辉煌】1966年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礼堂观看文艺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接见演员时握住一位演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演员的手亲切地说:“你们歌词里有这么一句-‘穿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铁路网。’我看把‘铺’改成‘织’,好不好?”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积极倡导下,《铁道兵志在四方》成为铁道兵军歌。(42)【热血浇枕木,筋骨锻钢轨】在解放大西北的铁路抢修中,杨连第被誉为“登高英雄”。1952年5月15日,铁道部队抢修朝鲜清川江大桥时,定时炸弹突然爆炸,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团1连副连长的杨连第,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英雄的鲜血洒在了枕木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连第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烈士的陵墓与杨根思、邱少云的陵墓并列在沈阳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中,第1师2团在抢修满浦线33公里桥最后一根钢轨时,发现两边钢轨型号不一,该团5连班长史阜民,在列车将要驶来的关键时刻,用活动螺丝板子尖头插进钢轨与夹板中,忍着列车剧烈的震动,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了一个半小时,使18列军车安全通过,荣立了一等功。该故事被编入《激战无名川》一书和电影中。

(43)【钲鼓催鸣镝,兜鍪冲矢石】:钲(zhēng)鼓:钲和鼓。古代行军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并称以言兵事。兜鍪(móu):古代战士作战时戴的头盔。亦代指士兵。

(44)【紫电青霜】紫电、青霜,古宝剑名。

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吴大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紫电为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二。青霜,亦古代名剑,剑光清凛若霜雪,故名。《西京杂记》:“高祖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闻文化促进会会长、《铁道兵赋》创作者李东东 研究馆员、《铁道兵赋》书写者卢中南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