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转型与发展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转型与发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给予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汪晓赞 季浏
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会议上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来抓,让“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与此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启动。这一举措对正值我国社会结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体育课程改革,也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与挑战。
一、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强健体魄
目前,虽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也得到了根治,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但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增加,脑力支付增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营养过剩等等,许多人也许在一天之内用不着挥动一次手臂,一周之内无须将自己的身体腾空一下,一月之内不必将自己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00次,一年之内都没有搬运20公斤重物的机会,我们远离各种体力活动„„”这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机能的正常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完美的状态”。由此,人们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转变必然会造成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转变,即需要体魄健壮、智能高超、心理素质良好、道德情操高尚、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和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逐步推广体育新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新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以往体育课程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对于运动知识、技能和体能等方面的获得,而体育新课程除了重视这些方面以外,还十分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促进,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增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终极目标。
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同志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明确提出:“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素质纳入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纳入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规划,并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要真正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指导思想、评价体系、体制机制、政策导向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从而更加坚定了体育新课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突出体育新课程的健康与教育价值,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强健体魄,坚定不移地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二、重视激发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以动作技术的新授、复习和考核为主要内容,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示范、纠错和学生的反复练习等等。体育教师注重的是教“会”学生,而较少注重教“懂”学生,更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爱好。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性的源泉,犹如一种“诱发剂”,吸引着人,推动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活动或对某事物的追求之中。如果学生对运动没有兴趣,就可能不主动地去学和练。
陈至立同志提出:“要改革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3位。学生在校的体育学习是激发与提高其运动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体育学习与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方面又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讲,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充分地关注到激发与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在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方案的设计上,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面对新时期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转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内外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以保证体育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实现。
1.改革课程内容,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需求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健康认识的转变,体育新课程的目标由过去的“增强学生体质”向“全面增进学生健康”发生转变,课程内容体系也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生转变。体育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方面,并根据各个方面的目标,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具有较强时代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变化。虽然以往的体育课程也有相应的内容,但与之不同的是,体育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选择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运动技能既包括竞技性的运动技能,也包括非竞技性的运动技能。由于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培养优秀运动员,所以体育新课程强调对传统的竞技性运动技能进行改造,使其能为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除此之外,体育新课程还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如踢毽子)和新兴运动项目(如轮滑)等非竞技性运动技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些体育活动项目因其实用性与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
2.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
学生的运动兴趣需要依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去不断激发与提高,而体育教学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解决“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会运动知识和技能”的问题,更应解决的是“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终身自觉锻炼的体育爱好者和体育的受益者”。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居于绝对支配的地位,由于教师较少地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中,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将指向“学生”这一主要群体的健康发展上。因此,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应由强制性向自主性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单一的接受-灌输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多样学习方式转变,体育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体育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并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3.形成运动爱好与专长,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讲,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以及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关注学生一时的运动技能表现更为重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就非常强调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陈至立同志提出:“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有强烈的运动兴趣,还要求学生掌握一两项较为擅长的运动技能,以便于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形成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课程标准》对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灵活处理:在小学阶段,强调运动技能的游戏性教学,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练”,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初中阶段,强调由学校和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类)中选择若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在高中阶段,则允许学生根据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和学校确定的内容范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选项式学习,以帮助学生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国内外有关教育评价改革优秀经验的影响下,针对传统体育课程单一由体育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一次性的、绝对性的、定量的分数评价所出现的问题,《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多元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对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进行评价,还要对其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以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方法上,强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立体、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以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各种教育功效;在评价标准上,既有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还提倡学校甚至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有关进步幅度的评价标准,以充分关注地方、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评价主体上,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评价,以建立“教”与“学”多方面的协作关系,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评价信息,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同志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督导制度、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和体育考试评价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建立起全方位、动态的评价体系,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评价体系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精神,体育新课程要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有效落实多元体育学习评价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可以运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体能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但不能只是单纯地对一些体质项目测试结果进行绝对性评价,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体能成绩评定,必要的话体育教师还可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一些辅助的相对性评价标准(包括团体内差异评价标准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其次,要认真解决多元体育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问题,尤其是对于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过去较少评价经验的几个方面,以及关于各个方面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并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模式,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以充分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四、积极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推动农村体育教学的开展
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陈至立同志提出:“要从资金投入、条件建设、师资配备、课程指导等方面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水平,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健康素质。要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积极促进教育与体育的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给予学校体育工作以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以前上了一个台阶,但在教育投资方面还存在着“僧多粥少”的现象,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经费等各项条件仍有许多不足,各地的体育教学条件差距也很大。尤其是许多边远地区、农村学校,甚至没有什么专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能允许我们一味地抱怨和消极地等待了。面对我国八亿农村人口,我们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资源,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关注地方和学校差异,实施体育新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
多年来,我国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课程教学的内容、进度、评价、时数和模式。由于这种体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各地、各校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使之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各地、各校的实际需要。所以,将原来的国家统一管理体制改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各校应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认真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在这样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条件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不用为缺乏城市学校所拥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而发愁,从而增大了体育新课程的适用性。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明确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权力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激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体育新课程有机会获得更多的领导支持和政策保障,从而实现陈至立同志所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健康第一”的要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认识学校体育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青少年全面素质和展示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意义。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让“健康第一”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得到落实。” 只有这样,体育新课程才能够得以健康、个性化地成长,才有可能改变过去那种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命运,同时也为农村体育教学获得更大程度的支持与保障。
2.目标统领内容,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体育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也是体育课程设计中最棘手的问题。《课程标准》放弃了以往由国家统一规定具体教学内容的做法,只提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框架建议,确定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给予学校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各地、各校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目标。由此,在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新理念下,农村学校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体系,充分挖潜当地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资源和地理资源等,土法上马,切合实际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与活动。
3.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形成多样化的课程发展格局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和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课程标准》提倡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增强体育新课程的适应性。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体育的地方或校本课程开发,如有的地方和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体育的地方或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的课程开发,与国家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地方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地方化或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情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开发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各校实施,而校本课程则是由学校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在本校内予以具体落实。
在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的新时期,开发体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更加突显其对全面推进城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几年来,在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城市和农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如福建泉州的“南拳”、广西少数民族的“键球”、山东农村的“秧歌舞”等等。这种提供更多选择、更大创造空间和平台、充满个性的课程开发理念,真正树立了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课程主人翁精神,充分地调动了广大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意、颇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体育教师逐步从课程的“执行者”与“实施者”角色转化为课程的“设计者”与“建设者”角色。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项目不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游戏活动予以呈现,而是作为课程内容甚至是一门课程来予以开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充实着体育新课程内容体系,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多样化体育课程发展格局。
体育课程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历经百年沧桑,走过了一条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起伏动荡的坎坷道路。而今,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使命给体育新课程带来了发展的春天,政策的保障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排除误导,领导的重视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把握正确的方向,师生的共同参与、各地各校的创新开拓将为体育课程改革树立强大信心。我们坚信,在新时期体育新课程必能披荆斩棘,突破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的重围,掀开体育课程改革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76-79.[5] 潘绍伟等,我国体育课程为什么要进行重大改革,中国学校体育,2002,(4):8-9.
第二篇:学校转型发展典型材料
借力东风展翅腾飞
莱芜市凤城高中
2008年4月,在莱芜以高升学率著称的凤城高中因违反《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而受到省教育厅的严厉处分。一时之间,来自社会、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各种声音向凤城高中奔涌而来。瞬间从高考升学的‚峰顶‛跌入舆论‚谷底‛的凤城高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困惑和无助。我们不禁要问:凤城高中路在何方?
一、重构办学愿景,提振凤城精神
(1)直面痛苦现实。面对全省素质教育新形势和凤城高中‚无可奈何‛的发展困境,学校新班子倍感压力极大。学校该何去何从?如何使学生从‚时间+汗水+题海‛中摆脱出来?如何让备受‚上课+考试+讲评‛重复煎熬的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充斥于我们的评价。学校中不缺纪律管理但缺少思想教育,不缺简单训斥但缺少理解尊重,不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但缺少全面素质的培养,不缺包办和压制但缺少自主发展的时空和舞台。
——老师很累,夜以继日地工作;学生很苦,在题海中挣扎;学校 1
压力很大,因为上级领导给出的刚性指标任务逐年增加。
——为什么我们的主题班会被上课、自习、考试挤占!为什么我们的艺体课仅仅成为课程表上的点缀!为什么我们的活动课形同虚设!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只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为什么老是用管理高考复习班的模式来教育我们高
一、高
二、高三的学生!
……
从老师和学生们的叹息和呼声中我们看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学生们身心俱疲!代价沉重!破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难题,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学校发展中无可回避的深刻命题。
(2)明确发展定位。在全省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和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我们坚信:一所高中学校,没有升学率是万万不行的,但只有升学率也成不了一流学校。我们认为,普通高中教育必须朝着两个方向去努力实践,一是‚仰望星空‛——坚持高远的教育理想,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二是‚脚踏实地‛——在升学上有‚量‛的突破更要有‚质‛的飞跃。为此,学校就必须有一个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动力系统。这个系统不断地运转,凤城高中就不断地发展。
(3)凝练学校文化。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讨论—再反思—再讨论,我们似乎触摸到了教育的真谛。尤其是伴随着我们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完善的时候,学校已经在深深地思考:学校不能是文化的‚沙漠‛,如何在‚软实力‛上做文章,而突破口又在哪里?于是,我们又重新梳理和分析
了凤城高中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在素有‚八宝凤凰城‛之美誉的莱芜,建于1995年的凤城高中是为普及高中教育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集资兴办的一所学校。她承载着社会各界的重托和希望,故而校训定为‚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学校卢法斌校长在激励全体教职工时深情地说:‚发展到今天,凤城高中不仅需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的强烈责任感,更需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凤’命名的凤城高中在历史发展的拐点需要‘凤凰涅槃’精神来支撑,由此实现‘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辉煌,在辉煌中求腾飞’的美好愿景。‛
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依托‚凤凰‛这一独特的精神符号和文化图腾,在传承中进取,从‚凤凰精神‛中提炼出‚和谐包容、合作共赢、立身立德、求知践行‛等内涵作为办学核心理念。一是积极打造‚和‛文化,二是逐步开发形成‚洁身自好‛德育系列文化,三是以‚凤凰涅槃‛精神指导‚反思性主题班会‛,四是以‚百鸟之王‛特质,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如今,‚凤凰文化‛已如春风化雨般渗入校园各个角落,成为推动凤城高中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在这种奋进精神的感召下,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规划发展路径。2011年,学校经过层层申报,成为了‚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学校立马意识到,这项工程将会给我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卢校长说:‚面对机遇,我们不能等待,不能观望,应该昂扬斗志,主动出击,实现逆势飞扬。‛在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的跟进
指导下,在客观分析、诊断与评价学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形成了《凤城高中学校发展诊断报告》,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对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路径进行了科学规划,确定把‚精神提升年‛、‚课程推进年‛、‚特色成效年‛作为2011年至2014年三个学的发展主线和阶段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和管理作为重点,努力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
二、完善课程体系,彰显教育魅力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臵及教学指导意见》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随着对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理解,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它改变了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体现一所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于是,我校以规范为前提,从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入手,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攻坚、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1)统筹‚后四领域‛。实际教学中,‚后四领域‛(体育与健康、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被边缘化,成为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短板。为了确保‚后四领域‛课程的有效实施,经广泛调研、严格论证,我校将新课程中‚后四领域‛的教师从级部管理框架下抽出,组建综合教学部,由教导处直管。每个学科均采用工作室制
度,采取‚五统一‛管理办法:统一办公、统一教研、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安排课程表。每位老师负责一个主题或模块,其他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和指导。
学校新建成的综合教学楼根据原先规划设计是行政办公楼,为了给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大部分教室被改造成了音乐、美术功能用室,并且每个功能用室都配备了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以及相关教学设施。专用工作室的开辟,突破了以往音乐、美术上课受到的地点、设施等因素的限制,创设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艺术教学实现‚华丽转身‛。学校改变传统体育课的单调模式,大力开展‚优秀体育课创新活动‛,实行‚选项教学‛,在原有的篮球、排球、足球等学习内容基础上,新增了健美操等现代时尚运动和刀术、太极剑等中华传统武术,开莱芜体育选项教学之先河。学科教师可以打破年级界限,采用必修课合堂教学、选修课连排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学术报告厅、教师会议室等场所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为合堂、连排教学提供了场地保障。我校连续多年承办省市区各类艺体教学评选活动,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优良素质得到参赛教师的一致好评。
学校还加大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力度。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中,注重了学生自主课题的三级开题答辩(班级、年级、学校)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充分利用莱芜本地资源,组织学生到莱芜钢铁集团、莱芜发电厂、莱芜农博园、莱芜植物园、莱芜战役纪念馆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到周边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敬老院献爱心、社区卫生保洁、废品分类回收、青年志愿者服务等。
令人欣喜的是,新课程‚后四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师对学科教材的重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二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特色主题或模块,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加强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更加阳光灿烂;三是集中办公和教研,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使各种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2)开设校本课程。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校确定了校本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基本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由八大门类组成,涉及五十余种校本课程,基本满足了学生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目前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一是学科拓展类,如《数学与科学决策》、《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政治科学素养概论》等;二是特长生培养类,如《生活中的物理》、《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高中数学特长生的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等;三是身心健康类,如《民间游戏进校园》、《校园三门球》、《常见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四是地方校本类,如《莱芜常见野生植物识别》、《莱芜史略》、《乡调情韵——莱芜梆子》等;五是社团活动类,如‚凤鸣‛文学社、模拟联合国、‚一抹绿‛植保协会等;六是人文素养
类,如《凤凰文化读本》、《古典诗词写作入门》、《高中英语戏剧与表演》等;七是科学素养类,如《走近中国航天》、《科学人生》等;八是实践创新类,如《学习吹奏布鲁斯口琴》、《陶艺——泥土的涅槃》、各学科创新大赛等。
这些校本课程面向高
一、高二同学列出‚课程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择,全面开课。开课过程中,我们还与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进行广泛的合作,得到了他们的热心支持。像我校音乐教师在讲授《乡调情韵—莱芜梆子》理论知识的同时,邀请莱芜梆子艺术家们到校现场讲解和表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3)丰富社团文化。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前几年,我校学生社团数量少,管理松散,活动随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如今,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学生社团活动中心‛,给学生提供了16个社团活动专用教室。学生热情高涨,自发组织成立了‚凤鸣文学社‛、‚凤鸣合唱团‛、‚长勺战鼓社‛、‚一抹绿植保协会‛、‚泰语社‛等32个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社团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发掘自我潜能、促进交流的平台,还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为促进我校社团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指导作用,我们实行了全员育人导 7
师制。每班级建立‚班主任 + 班级辅导员 + 导师‛的导师组制育人模式,其中班主任和班级辅导员既负责班级管理,又是导师组成员。导师分为学科类导师和活动类导师,学科类导师又分为学科兴趣小组类和学科竞赛类:学科兴趣小组导师负责学科素养类和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开设,学科竞赛导师由学校指派专人负责,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语文和信息技术几个学科;活动类导师主要结合学生社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育人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极大地锻炼了老师们的教育管理能力。
目前,在凤城高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均已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计划,并由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校园‚四节‛既可以促进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时为各种学生社团搭建了展示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精神风采,全面展示了师生健康活泼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大放异彩。2014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汇演时,场地由室内转向室外,全校师生8000余人观看,气氛空前热烈,并且把录像视频链接到优酷网、土豆网,得到一片盛赞。
(4)塑造阳光心灵。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使学校教育受到了巨大冲击,也给中学生心灵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给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面对这一系列困扰,我们一直在寻找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
我校以打造优良师资为先决条件,努力将塑造积极健康 的人生态度内化为教师的一种生命自觉。我校先后组织心理咨询教师参加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山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观摩课及送课助教活动、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专题研讨会、箱庭疗法理论与实务培训、全国高级经络催眠师及师资认证培训等一系列研讨活动。这些培训交流促进了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提升和自我发展,并充分发挥了心理咨询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目前我校有30位教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了三个年级的总课程中,每5个平行班配备一名心理教师,远远超过了每十个平行班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国家标准。
我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配臵专业阵地,开辟新址建设了300余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投资近二十万元购臵了心理测评软件、音乐放松椅、宣泄人等先进的设施设备。在开展好个别心理疏导工作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参与,广泛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户外拓展训练等专项活动。还设立‚家长开放周‛,积极引入家长资源开展工作,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架起了家校沟通桥梁。该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被师生亲切地称为‚心灵氧吧‛。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靠课程管理,以课题带动,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发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高中团体心理游戏》、《高中心理剧集锦》、《高中心理健康
知识读本》等校本课程,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任教,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喜欢的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辅导。2013年4月,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暨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我校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现场。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现场查看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后,说:‚学校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其健康成长。凤城高中的这种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好,希望能推广到所有学校,让每位教师都能走进孩子心里,成为孩子的导师。‛
三、完善教研制度,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老师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更应当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个‚教书匠‛,而应当争做一个研究型的学者。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课堂教学研究也呈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听一节课,评一次课,而是要挖掘更深层次、意义更为深远的研究课题。
(1)构建思维课堂。在学校特色教育理念指引下,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打造高效课堂成为老师们迫切的愿望和共识。近年来,学校攻坚破难,紧紧围绕构建‚思维课堂‛、培养阳光健康学生这一主题,在抓好抓实分层教学基础上,通过‚同课异构‛、‚联片教研‛、‚群组磨课‛、‚名师论坛‛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研究,逐渐形成了以‚先学后
导、分组探讨、自主构建、内化提高‛为核心理念的‚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每学期都举办高质量的全校范围的各学科‚思维课堂‛展示课观摩活动,由点到面,不断深化提升,课堂理念发生巨大变化,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升。今年,我们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潮流,在‚思维课堂‛的基础上,又开始了在‚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开发‛方面的探索,部分参与实验的老师锐意进取、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个课件,取得了初步成效。
(2)完善教研制度。围绕课堂教学,建立了多种授课、听课、评课制度。一是坚持示范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出示范课,并进行听课、评课,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优质课评比制度。要求每位教师精选课题,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每人出一节精品课。三是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凡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必须汇报,写一份精品教案。四是坚持跨学科的全员参与的推门课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时刻研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随时接纳领导和教师深入自己的课堂。
(3)建立科研网络。学校建立了‚教科室—级部—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四级‛科研网络,制定了学科科研制度,以教育科研带动教育管理改革,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有课题、科科有课题、围绕教学搞科研。目前全校共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以上研究课题82
项。我们还编印了《凤城高中优秀教师教育科研论文集》,组织开展了‚微课题‛研究行动,一大批倾心教科研的优秀教师群体正在迅速形成。
四、创新培训机制,打造优良师资
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努力去‚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教师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教师的才智‚充分涌现‛。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和优势,不断完善‚引进、培养、调整、优化‛队伍建设指导方针,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以‚教研训一体化‛校本教师自培模式为载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努力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特长鲜明、敬业爱生、勇于探索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1)自主研修经典。学校开展了‚学习型校园‛创建工程,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开阔眼界、丰富自我,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大力强化‚书香校园‛建设,让老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我们多年来坚持给老师购买和发放教育经典书籍,先后下发了《爱的教育》、《走近最理想的教育》、《高效课堂22条》、《第56号教室的奇迹》、《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等50余本学习用书。通过‚学习心得评比‛‚教师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进行激励和督促,让老师徜徉书海,沐浴书本带来的智慧之光。从2009年暑假开始连续六年给全体老师编制内容丰富、富含最新教育教学信息的《凤城高中教师暑期研修》和《凤城高中教师寒假研修》,同时推荐100种选读书目供老师们
在假期中作为学习使用,以此督促和保障老师不断‚充电‛。开学后进行‚假期研修‛检查和评选,对优秀学员给予表彰奖励。
(2)深化校本培训。学校每月都会安排学科培训活动,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集中培训是针对当今教育形势、学校现状等开展的理论性学习,是全校统一行动,重在思想理念的宏观引领和教育通识的强化学习;分散培训则是以教研组、级部、学科团队等为单位开展的小型专题研讨活动,主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了开发我校名优教师优质资源,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我校定期举办教师沙龙——‚杏坛论道‛,以此促进了我校教师理论提升、思想提炼和专业成长。
(3)融入联盟团队。近年来,学校主动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各种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我们依托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与省内名校深层次、多侧面的交流全面提速,先后承办参与‚思维课堂‛教学观摩与同课异构、班主任论坛暨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课堂教学改造等10余次大型研讨活动,学校有10位老师在‚1751‛工程第一片区内及片区外高中学校授课,深受好评。学校卢法斌校长多次受邀到垦利一中、莱州一中等学校做典型发言,提升了学校知名度。‚1751‛改革创新工程让我们走出莱芜小圈子,融入全省大圈子,扩大了与青岛二中、淄博实验中学、莱阳九中、蒙阴一中、五莲三中、昌乐二中、青岛39中、牟平一中等省内名优高中的
交流,形成了相互借鉴、携手共进的局面。学校老师们学习归来,在反思材料中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当我们的学习冲动与激情逐步沉淀后,就变成了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4)强化高端引领。随着校本培训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眼界也不断扩大,我们学习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请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加强学习。
‚请进来‛。我们先后邀请高金英、卢志文、崔刚、张怀春、韩军等省内外高校教育专家到校作专题报告。同时,努力借助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的牵线搭桥,多次邀请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专家到校做学术报告,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走出去‛。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300余人次到省实验中学、青岛二中、淄博实验中学、昌乐二中以及清华大学附中、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江苏启东中学等省内外60余所学校参观学习。同时,为了让老师们能与高校、与教育专家、与行业精英进行‚零距离接触‛,在浓郁真切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从2012年学校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骨干教师暑期高端研训,三年中到北京师范大学研训3次,华东师范大学研训2次,每次都封闭研训一周时间,倾听了张华、梁捷、丁榕、鲍传友、韩玲、赵谦翔、陈纪英等30余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一线教师累计400人次参加了上述五次高端研训。学习期间,老师们专心听讲,认真反思,与专家广泛互动、深入交流和探讨,让‚头脑风暴‛激发教育灵感、升华教育
思想。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华所说:‚假期中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并不少见;但我们凤城高中的领导、老师们真学实干的精神,让我着实感动!‛每次研训归来,学校都委托莱城区教研室对教师的学习笔记和反思进行认真考核,评选出优秀学员,在教学工作会上予以表彰。其中,教师群体所写的《碰撞——从教育原点出发找寻教育的本质》和《感受青岛二中精彩,瞭望素质教育未来》,都被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收录到《学校变革:行动与感悟》《学校变革智慧:管理创新与学生发展》等学习材料中,引起较大反响。
(5)凝聚网络智慧。我校开展互联网应用系列培训,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互动交流。目前,我校全体任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为老师们的工作和网络研讨提供了巨大方便,老师们网上学习、网上培训,网上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按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都建立了团队博客,许多老师也都自发建立了个人博客。老师们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全国各地的名师进行网络交流,广泛汲取外地名校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成果,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的发展也得到广泛认可。学校又先后获得莱芜市首届群众满意学校、山东省首届普通高中教科研十大示范校、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成员学校、山东省翻
转课堂及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学校卢法斌校长先后应邀在全省高中校长素质教育培训班、全省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省高中教学管理团队培训班上做报告,介绍学校发展经验。今年3月份,卢法斌校长作为莱芜市唯一人选,受省教育厅邀请参加了‚山东省普通高中骨干校长海外培训班‛,赴美国考察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系统的改革工作尤其是借力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实施三年以来,我校各个层面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一是教师在变化。规范办学行为,休息日、节假日得到了保障,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职业幸福感增强了。课程结构的变化,选修模块的增多,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几套习题能解决的,主动读书,主动研究的多了起来。改革激发了教师的发展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的视野由狭窄的课堂转向了丰富的生活,教育教学工作日益体现出了它的艺术和创新特质,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二是学生在变化。校本课程既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同时还起到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前进步伐的作用。丰富的课程,自由的选择,多样的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动手实践,深入生活,学生释放了很大的参与热情,本身所具有的强烈求知欲、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爱好、才能有了表现的空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个
性渐渐有了明显的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逐渐有了新的体现。三是学校管理者在变化。校长、主任的领导不再是简单的行政领导,更多的是对课程的领导,是对课程的执行。学习、调查、研究、讨论,管理者的思想、行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再是紧紧盯着升学率、卷面成绩,关注的是学生作为未来‚人‛的发展潜能和变化。
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责任和使命激励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我们。尽管我们在推进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不解、疑虑甚至是非议,毕竟任何带有开创性的工作都会遇到阻力和压力。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这些系统工程,我们敢啃‚硬骨头‛,提高层次想问题,提高标准干工作,力争将每一个环节做精细,把每一个步骤做细致,让鲜活的事实见证课改的魅力,让丰硕的成果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我们相信,在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引领下,站在新的起点,凤城高中将继续走‚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之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成教育思想先进、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科学、课程方案落实、课堂教学高效、师资队伍优良、育人环境优化、教育特色鲜明、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改革创新型示范学校!
第三篇: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富县实验中学——王艳玲
1.研究目的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形式发生了巨大地变化。当前作为中学体育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取而代之的《课程标准》应用而生,体育教学走进了一个新的理念,“健康第一”这是一个实质的飞跃,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在当今社会不完全适应。《课程标准》它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对“课改”进行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性。2.研究方法 2.1课堂实验法:
根据课堂研究的目的,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按照一定的课堂设计来实施计划。并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性格张扬的程度以及运动后的享受程度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2.2调查法:
通过问卷、座谈、课内外师生交流以及建立学生“快乐体育”的发展的档案等方式来获取课堂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设计,积累课堂经验,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体育的快乐。3.结果与分析
3.1课程改革后教师课堂行为的分析 3.2教师在教室中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
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学,如可教会学生摆在教室面前的主要问题。体育课传统组织教学普遍存在教法枯燥呆板缺乏新意,一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没有完全被打破,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课堂组织最求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而新的课程改革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师生平等,更加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的余地,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互帮互助、边想边练,这种主题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课改前后,在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中,教师组织课堂仍占选项中最高的,但与课改前相比,却降低15%除学生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没有变化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课堂和学生自主组织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2.5%和12.5%。在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上,虽然以“教师组织课堂”的形势仍被多数教师所采用,但已有明显好转,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学习的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正被更多的教师采用,这种主体学生精神一旦被发掘出来,将是我们的教学具有无限生机。
3.3教师教学形势与手段的转变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促使教师形式与手段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要有学生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学习。3.4教师安排教学活动内容要灵活
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教学大纲对我们的约束,教师年复一年地教授同样的内容,一块秒表,一个篮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整个人生。《课堂改革》为我们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发展的水平,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扭转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3.5教师课堂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好动,但当今不少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课并不太感兴趣,这是由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无论是组织安排,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太或与成人化,太注意传授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造成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境之中,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演习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到一定情境当中,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提高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建力的目的。3.6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的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在教法上,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在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也让他们有了竞争感,只要有了竞争感,学生们才能做的更好。
3.7教法要灵活多样,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练习时,有的学生部太认真,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对症下药。变换练习的方式和方法。讲解动作技术要领,要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做示范动作时要正确、优美;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善于发现学生做的好的一面,给予表扬鼓励,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要多用美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师生默契配合,共同进去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课堂教学时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强调目标统领教材,根据课程特点构建了七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因此,课堂教学的开展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进行。由此可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七个领域三个层次的目标制定学年教学目标,再按学年教学目标来制定目标,依次类推,最后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应主要设计的具体性,科学性和可测性,课堂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4.1课前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激励学生达标
教师应在每堂课的开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本课的目标,然后 围绕目标展开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4.2精心设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主动、探究、合作、最新的学习方式的三大特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体现,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尝试。问题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注意好难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探究尝试,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3采用游戏、比赛、情境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兴奋占优势,兴奋抑制转换快,好奇心重,上进 心强,故适度变换教学手段会取得表较好的课堂效果。4.4加强理论指导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必要的理论、体育 常识的知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学生探究尝试后,教师应及时指导鼓励,对错误的结果加强分析指导,并尽可能地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去实践提高。4.5逐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蕴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有稳定而 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方式。现阶段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应大胆借鉴、创新和发展。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性质、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洪辉.影响体育校本课本开发的教学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项建初.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3] 尹
贞.中国学校体育;1983年06期
第四篇: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
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浅析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浅析
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杯”运动会为背景,浅析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动力。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发展现状 浅析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e on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Status in Our Country
――Take the “Honglu Steel Structure Cup” Sports Meeting in Changfeng Country as An Example
WU Huilin
(Changfeng No.1 Middle School, Hefei, Anhui 231300)
AbstractWith “Hong lu gang gou Cup” Game in Changfeng country, Anhui province as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about developing sports in our rural areas.Actively explored the means for develop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sports, in order to provide pow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sports of China’s rural.Key wordsrural sports;development status;analysis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也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社会公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也曾题词说:“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①因此,本文拟以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杯”运动会为背景,浅析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积极发展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的途径,以期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动力。从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构杯”全民运动会分析发展现代农村体育的意义
2009年9月20日上午,“鸿路钢构杯”长丰县首届运动会在长丰县一中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把广大农民也分组纳入其中,且设置了许多与农民日常生活劳动相关的比赛项目,同时又设置了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现代化的科学体育运动项目,这就将现代科学的体育运动与农村传统的体育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了。首先,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农村体育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其次,也反映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已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不仅可以反映群众体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整体的体育实力;最后,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卞志良在2010年3月3号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指出,我国农村体育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各级政府对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观念有待更新。②这就说明虽然我国农村体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村体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在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地区差别较大。长丰县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应的农村体育发展比较迅速。但在中西部贫困山区,类似于参加体育活动等休闲方式则几乎没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导致大多农民在闲暇时感到精神空虚,这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精神文明的提高形成了突出矛盾。
2.2 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体育人口偏低
从参与长丰县“鸿路钢构杯”运动会的农民代表队来看,其参赛人员都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且很少参加科学化、专业化的体育训练。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农民们没有时间、金钱和精力参加专业化的体育锻炼。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有3.4亿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8.2%。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乡村居民高出24.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是乡村的2.7倍。③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人口偏少,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偏低更为突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背井离乡涌入城市,以追求经济上的富裕来提高生活质量。这样不仅使农村的主体生产力量流失,也使得(下转第206页)(上接第184页)农村“空巢”家庭增多。长期留在家里的往往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这些群体能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少,从而导致农村体育运动开展受到阻碍。
2.3 农村体育的筹资渠道单一,体育设施缺乏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有关投资方式和原则规定: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在器材配置上予以支持。④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薄弱,农民体育意识差,农村体育产业化进程缓慢。目前,农村体育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体育组织经费自筹能力很低。由于大多农村体育的筹资渠道单一,筹资力量薄弱,再加上我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致使农村体育设施更是严重缺乏。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拥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但乡(镇)村只有66446个,仅占总数的8.18%。⑤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
2.4 农民体育运动缺乏专业的指导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当前我国乡镇体育人才相当匮乏,根本留不住也请不来专业的体育教练员。没有专业性的体育人才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健身,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技能,无法让农民树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观念,农民仍将停留在“劳动即锻炼”、“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上。促进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3.1 多方筹资,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设施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面对当前农村体育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各地体育部门在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及广大社会组织投资农村体育事业。最关键的还是要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3.2 充实农村体育队伍,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为改变农村乡(镇)缺乏专业体育教练的现状,各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应聘请专业教练,以各大学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各行业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年农民体育爱好者为主要对象,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对广大农民进行专业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动农民群众参加专业化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
3.3 加大农村体育文化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体育文化意识
当前大多农民对体育锻炼存在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在地里干农活即体育锻炼。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广泛、深入、细致、持久地宣传,将体育锻炼的好处告诉广大农民群众,普及体育知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同时,发挥农村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宣传科学健身方法,带动农民群众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结语
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鸿路钢构杯”运动会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农村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受到诸多阻碍。因此,为了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社会媒介加大体育科学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体育观念,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注释
①陈洪澜.论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43.②张传龙.体育下乡对推进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社会纵横,2010(8):49.③⑤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④张传龙.体育下乡对推进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社会纵横,201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