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红楼一梦:不是悲剧,是遗憾(定稿)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1-101693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31 12:37: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楼一梦:不是悲剧,是遗憾(定稿)

红楼一梦:不是悲剧,是遗憾

最爱她似笑非笑迷人眼,最爱他似懂非懂勾魂颜;最忆她气极至亡,泪尽而逝,最忆他堪破世情,入了空门;最念他们的幼稚,最念他们的叛逆。

曾感慨他们未能在一起的结局,只觉得无尽悲凉,可如今再读红楼,细细品味,看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恍然悟到,他们未在一起也是极好。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却不是。爱情里,彼此就可以是世界,而婚姻里,世界是世界,彼此是彼此。如果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她得面临这样的处境:上有面慈心狠,处事手段极端的婆婆王夫人;中有攻于心计、八面玲珑、恃权贪利的妯娌王熙凤;下有早就对自己尖酸刻薄的脾气了如指掌、一心亲近薛宝钗的荣府管事媳妇、丫头、下人们。似姣花照水如弱柳扶风的病西施林妹妹,即便“心较比干多一窍”,但是要从王熙凤手中挑起荣国府大管家的担子,明显力不足矣。更何况,天性率直、不懂圆滑世故的林妹妹,如果嫁给了宝哥哥,她得从此学会与王公大臣的内眷们打交道,得为贾府学会交际,学会人情世故;她得接受贾宝玉纳妾收房,接受他与别的女人为贾家开枝散叶,不能吃醋,不置微词;她还得改掉易怒易哭的小性子,从此不能与贾宝玉争执,因为他的地位从此凌驾于她之上,是她的天,是她必须“从”的人;她得放下诗词歌赋,不能再抚琴葬花,也不能再留得残荷听雨声,因为她从此得思考如何解决贾府“寅时吃卯粮”的财政赤字问题,放下书卷琴谱,从此学习看账本„„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或许不是放诸四海皆可,但用在宝黛爱情上,绝对是真理。

婆媳问题

王夫人与林黛玉在宝玉前途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王夫人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的正道扬名立身,黛玉却从不鼓励宝玉追逐名利,这也是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贾宝玉爱林黛玉,也正是因她与自己志同道合,这在湘云劝他关心仕途经济,宝玉生气,袭人劝解并谈及黛玉时就有体现,宝玉是这样回答的:“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在大观园里,从不劝贾宝玉走“仁途经济之道”,从不讲这些“混帐话”的只有黛玉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蔑视功名富贵的思想基础上。这样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来说是大逆不道的。自然,贾府的统治者们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是不允许叛逆者之间的爱情存在发展的。宝玉的这一坚持,这就把林黛玉置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如果黛玉坚持己意,她必然与婆婆王夫人之间起矛盾;若妥协,她便可能失去宝哥哥引她为知己的惺惺相惜的感情。再则,林黛玉如果嫁给了贾宝玉,她挤掉的,便是深得人心,宽厚大方,而且极有管家才华的薛宝钗,王夫人极为信任与喜爱的亲外甥女,王夫人与黛玉心中,难免都有芥蒂。而在古代,百事孝为先,宝玉虽然爱黛玉,但也只能把她放在心中第四的位置上。

“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

所以,当“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这个问题摆在宝玉面前时,他连选择权都没有,徒留林妹妹黯然神伤。且宝玉虽然认识到了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他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少女世界的纯洁之中。宝玉娶谁作妻子,自己是一点权力也没有,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

当家作主

黛玉虽然寄人篱下却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胸无城府,爱恨分明,言行举止间并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好恶。对于贾府的统治者,她也从来不说奉承话故意讨好。出于孤苦的身世和强烈的自尊,黛玉对于他人的歧视和讥讽分外敏感。基于自卫心理,黛玉有时出语未免尖刻,有时也哭哭闹闹,给人“小性儿”的印象。而这样的气质和脾性,不仅很难让她融入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反倒加重了别人对她的成见。王熙凤和贾琏是贾赦家的人,所以荣府最终的掌家大任,还是要落到贾宝玉夫妇身上的。对于“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见了女儿便觉清爽”的贾宝玉而言,要处理好与那些官场上虚伪惯了的男客们的关系,简直是要他的命,从他每次见贾雨村时的磨磨蹭蹭与满心不悦中,不难看出他对官场交际的极度厌恶。而他必须面对交际应酬,必须与官场子弟打交道,久而久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贾宝玉渐渐沾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他与林黛玉,还有爱情基础吗?二人的习气还能相投吗?再看看林妹妹,天生有不足之症,身体羸弱,荣府管家这个担子,就连从小被当做男儿教养的“凤辣子”都累病了几次,甚至还小产了一次,这叫本来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如何担当?

贾宝玉的脂粉气与林黛玉的心胸狭窄

宝玉的确很爱黛玉,在《红楼梦》中,他明里暗里把这份爱意表达得很透彻:听到她要回苏州,他急得痰火迷心,发了疯;自己挨了打,却一心怕她担忧,不顾疼痛想办法让她安心;对于她的病,她的饮食起居,他比紫鹃还认真上心;

他在唯一一次错把袭人当做黛玉的正面表白是这样的:“好妹妹„„,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别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但是,即使他如此爱林黛玉,他仍然和花袭人发生了不正当关系,他仍然对着薛宝钗雪白的手膀子看呆了眼,他仍然因素未谋面的佳人傅秋芳礼遇一向讨厌的老婆子们,他甚至对刘姥姥信口胡诌出来的雪中抽柴乡绅的小姐念念不忘。再看林黛玉,为了金玉良姻之说,她和贾宝玉吵闹了无数次,甚至贾宝玉怕她恼与湘云递了个眼色,她都可以又哭又闹。当他们结合,林黛玉要如何忍受他的三妻四妾美眷成群?一个脂粉气十足的丈夫,一个心胸狭隘的妻子,这种婚姻能够美满多久?

再来看看贾宝玉对女人嫁人前后的一番另类评价:“女孩儿未出嫁时,是颗天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子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了,竟是鱼眼睛了。”

林黛玉的确有绝世容貌,但光阴必然会在她身上留下些微茫痕迹,她这颗“明珠”只怕发不了多久的光。

当花前月下遭遇柴米油盐,共读西厢变成“同翻账本”,吟诗作对改为家长里短,梦中仙子变成孩子母亲,我想林黛玉这颗珍珠,早晚也会变成贾宝玉眼里的鱼眼睛。且宝黛爱情的主旋律就是吵架,小则哭哭啼啼,大则摔玉剪香囊。婚后,一次争吵,他们可以像热恋时那样化解,那么十次,二十次,一百次呢?如果宝黛结合了,爱情却死了,这是悲剧还是喜剧?

曾记得在一个日本作家的随笔中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平安王朝时期,东京一个极负美名的绝色女子跳瀑自杀,因为她要在她最美的年华死去,让美丽永存。

我觉得这与宝黛爱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林黛玉在贾宝玉最爱她的时候死去,留给他无限的眷恋与回忆,成为他心中永远魂牵梦萦的清愁。这份爱,经过岁月与时光的氤氲发酵,会变成一壶惆怅萦绕的清酒,让宝玉情醉一生。

张爱玲说过:“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子,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段红白玫瑰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在爱情里,得不到的往往都会当成为永远的美好。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林黛玉在宝玉最爱她的时候死去,宁愿她带着他们的爱情,香魂一缕随风散,让他们的爱情,在贾宝玉的遗憾和追忆中得以永生。不管贾宝玉是顿悟之后皈依佛门,或是在薛宝钗身边了却残生,在漫漫人生途中,林黛玉永远是他眼中的明珠,是他心中最美好的记忆,在他的记忆里,她不会老,不会被岁月吞噬,她永远是那个回眸浅笑,低声唤他宝哥哥的美丽少女。当他娶进家门朝夕相对的宝钗、袭人等韶华渐逝、青春不再,他的林妹妹还是清丽绝尘笑靥如花;当他被逼着写八股文谈仕途经济时,他的林妹妹还在脑海中手把香锄轻吟“葬花词”,还和他一起,品读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唱词;当他风烛残年、白发苍苍,他的林妹妹依然带着那似蹙非蹙罥烟眉,似泣非泣含情目,在午夜梦回时,袭他以夜夜断肠,袭他以年少青葱悸动的回忆,袭他以求之未得的怅惘,永远成为他床前的明月光,心口的朱砂痣。

对宝黛爱情而言,未能结为夫妇,是遗憾,但这遗憾却并不等于是悲剧。人死了,爱情还活着,相比于人活着,爱情却死了,哪个是悲,哪个是喜?我想对宝黛爱情来说,这个结局既残忍又美好,不能厮守,但能轰轰烈烈地爱过,也是幸运。这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爱情不负宿命呢?从三生石畔的绛珠仙子被神瑛侍者浇灌成形,立志以一生的眼泪还浇灌之恩时,遗憾就已注定。但庆幸的是,至少,贾宝玉的心里至始至终都只爱着林黛玉,即使她已为他泪尽身亡。他们的爱情在贾宝玉的记忆里永生不灭。最终,他遵守了对林黛玉的那句誓言:“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但我相信,即使从此晨钟暮鼓青灯古佛,他仍然会永远记得他的林妹妹,记得他们之间所有的故事。

我想,这就是宝黛爱情最好的结局。最后以一句鸡汤结尾: 真正的爱是,当我垂垂老去,当我饱经风霜,当我记忆渐褪,当我看够这世事沧桑,但想起你时,我的嘴角仍是泛滥的甜蜜与美好!

第二篇:红楼一梦

红楼一梦

《红楼梦》今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可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卿卿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毫无意义的。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然而作者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书中《姽婳词》突出地表现了曹雪芹政治观点上的矛盾:他一方面不满封建制度,一方面又想“补天”;一方面憎恶政治腐败、现实黑暗,一方面又为清帝国的命运担忧,为本阶级的没落哀伤;一方面同情奴隶们的痛苦和屈辱,为受冤遭迫害者提出强烈的控诉,一方面又主张“清清白白”地做人,“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碗的饭”,反对奴隶们用暴力来推翻现存的制度,争取自身的解放。在《姽婳词》中,他以当今皇帝褒奖前代所遣落的可嘉人事为名,指桑骂槐,揭露和嘲笑当朝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和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这无疑是大胆的。但是,把封建王朝在农民起义风暴的猛烈扫荡下的土崩瓦解看成是一场灾难,这又说明曹雪芹并没有完全背叛自己的阶级。我也从中明白了曹雪芹一生的经历,明白了他的悲欢离合,他眼中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不但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崩溃的必然与死亡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崩溃与没落的必然。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佞臣逆子;所同情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那些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虚伪的功名利禄的光环,一边却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写的好是尖锐,好是一针见血。《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与残酷:“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书中第七十回写到时逢初春时节,大观园群芳又萌动了诗兴,商量作诗,把宝玉找去商量。宝玉去后,大家正在看黛玉正在填《桃花行》一词。这是一首歌形体的诗,形式比较自由。这是继《葬花辞》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宝琴开玩笑地说是自己作的,宝玉不信。宝钗用杜工部诗风格多样来证明宝琴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诗,宝玉笑道:“固然如此说,但我知道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桃花行》确实充满了哀音。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就是明显的预言。只待“一声杜宇春归尽”,群芳都将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湘云的一首《如梦令》引发了黛玉等人填词的兴头,“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大家都来填词。探春跟宝玉共同填完了《南柯子》,之后黛玉便写出这首“缠绵悲感”的《唐多令》。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

黛玉写过《葬花吟》,这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

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高鹗笔下的黛玉却死的很悲惨,让我感到很是不满,谁有知道曹雪芹是怎么想的,就随意篡改,现在看来留下悬念的,都是好的作品不是吗?所以我一般不会去读续写的那一部分。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与无穷回味!

第三篇:红楼一梦 演讲稿

红楼一梦

现在的我们,有的追求青春,一纸《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我们疯狂过,追求过,也无悔过的青葱年华。有的追求爱情,一本《何以笙箫默》,我们会为里面痴情的何以琛感动。我依旧记得那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有的追求冒险,在座的多少人为曾经的《盗墓笔记》熬夜过,被曾经的小哥折服过,心中那个小宇宙是不是也曾经爆发过,想和他们一起探险,一起感受不一样的人生。而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梦,它就是红楼梦。我记得我自己看完红楼梦的时候心中突然有这么一个声音在回响:“红楼一梦,梦醒时,泪以干。“

当初的曹雪芹,曾用:“满纸荒唐语,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来形容自己的《红楼梦》。可无奈,除夕之夜,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红楼梦》在我的心中始终是个遗憾,就像是维纳斯的雕像一样,她美丽,让人沉醉;同样她残缺,而这种遗憾是无法弥补的,但是却又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否认,如果当初曹雪芹把《红楼梦》亲自写完了,我们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猜想,那么多的回味,那么多的意犹未尽。如果《红楼梦》是完整的,那他还会不会是你心中的《红楼梦》呢?

回想中国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他们对酒当歌,吟诗作对,奉行儒道,有时又顽固守旧。在他们看来,《红楼梦》讲的就是一个“淫”字,是离经叛道的存在,所以《红楼梦》在当时的清朝来说就是禁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书中的“贾宝玉”就被作为一个典型。他不喜欢读书,不喜欢科举,就喜欢和自己的丫头“鬼混”在一起,贾宝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丫头一起玩,“吃吃嘴上胭脂”。还记不记得他的经典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无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对《红楼梦》的看法也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青年人看待《红楼梦》,更像在看一本怎么看会落泪的悲剧的爱情故事,会被书中的故事影响,然后心痛落泪。我想问在座的各位,你会不会被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画面感动和陶醉。你会不会记起那个最会讨好林妹妹的贾宝玉,你会不会记得那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来饮。”的誓言!我会心疼那个多愁善感的黛玉,永远都记得你葬花的一幕,你说过:“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你在葬花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知道自己最后会泪尽而亡的结局,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那小小的爱情没有结局,是不是就知道自己最后会忍痛把诗稿全部烧掉。如果说书中我最希望成为谁,我宁愿是那个可爱的史家大小姐,史湘云。记得她喝醉酒在山后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的场景。那时的她,手中的扇子掉了,手帕里包了一包芍药花枕着睡着了。四面的芍药花飞了一身,她却浑然不知,嘴里还时不时行着未完成的酒令,可爱的样子成为我心中那一抹温柔的触碰。

毛主席曾经这么评价过《红楼梦》:“《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 “你要不读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封建主义!”可见,《红楼梦》具有它独特的史学价值。书中看似辉煌的四大家族,贾、王、史、薛。大家一定都记得那首打油诗吧:“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就是这样的四大家族,在当时可以说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曹雪芹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家族之间处总复杂的关系,又把封建社会的特点巧妙浓缩到了书里,浓缩到了四大家族里,用一个“贾”家的兴衰,折射出一个封建社会的兴衰。他揭露了在盛世的表象之下隐伏的严重社会危机,“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遮不住从里面开始溃烂的脓疮。说明了当时阶级矛盾十分严重,那时土地和财富集中在贵族官僚手中,阶级斗争的严峻。

西方用一句谚语来评价莎士比亚,那就是:“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却说:“一万种人看《红楼梦》,就会有一万种不同的情怀。”《红楼梦》不仅是一本书,她更像一杯令人回味咖啡,甜美、苦涩、却又回味无穷。

第四篇:看红楼一梦

看红楼一梦,观人间沉浮 ——关于《红楼梦》中人性的表现

内容提要:《红楼梦》这一部煌煌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最纯熟时期的作品,是中国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内容包罗万象,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优美生动,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前辈先贤对此早有宏大深刻的研究,对《红楼梦》中大到结局猜测,小到人物性格分析都有比较精微深刻的论述,是我等晚辈后生所能望其项背的。但是一千个人读哈默雷特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每一个人读书无非就是呼唤出来自内心的自己,找到自己人性中最美的人性闪光点,将其发扬出来。最后愿以此拙见,抛砖引玉。

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纯真爱情(人性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最开始的时候,人们总愿意相信人性是善的,所有的坏习气都是后天养成的。红楼一梦,恍如隔世,又恍然眼前。曹雪芹写这本书时,就是主要按照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进行描写。话说女娲补天时候遗漏的一块奇丑无比的石头,因眷恋红尘,在一僧一道的点化之下,成为通灵宝玉,下界为人,去那昌明盛隆之邦、诗书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体验为人之快乐。

贾宝玉本是块补天石,林黛玉也是补天石下一颗仙草,因受补天石那露水滋润,也跟随那块顽石,下界去了,这俩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奇缘,也算是了却她俩千世的夙愿吧。林黛玉丧母之后,万分悲伤,外祖母史老夫人怜惜她那可怜的外孙女,便将她接入贾府。初入贾府,林黛玉时时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一点差错。唯有与家里的小霸王贾宝玉见面时,眼神不经一愣,原说他俩是见过的。也许,就在这一刻,那眼神的交融中,呼唤起他们前世的情节,贾宝玉也深深的爱上了她,没有任何的理由,没有任何的怜悯,只是在眼神一刹那汇聚中,两个人便像找到了梦里的那个他一样。爱情本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人性中美好的,他们两个也许就是由于人性的纯洁,没有掺杂任何复杂的思想,才会让两颗单纯的心走到一起。

二、王熙凤和秦香莲的风流韵事(人性爆发)

三、史太君和王夫人的家庭琐事(人性压制)

结语:荀子性善论和孟子性恶论

大连海事法院召开查摆“四风”问题民主生活会

作者:侯文

发布时间:202_-11-22 14:09:36

大连海事法院党组近日召开查摆“四风”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邀请机关中层领导干部列席。生活会上,班子成员大胆当着下属的面,敢于揭短,直刺痛处,做到了“脸红、出汗、心跳”,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受到省委督导组的好评。

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充分认真做好会前准备。

一是在民主生活会前,海事法院党组先后十几次组织集中学习,重点学习习总书记在河北省委专题民主生活会讲话和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刘云山,王歧山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王珉书记和卫国副书记的讲话和中央和省委的相关文件,统一思想,消除障碍,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查摆、整改“四风”问题规范性要求上来;二是党组成员之间普遍开展批评式谈心互动活动,宝刚同志带头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诚恳征求批评意见,同时指出班子成员存在“四风”问题。班子成员之间也都互相开展批评,指出对方存在的“四风”问题。在此基础上各位班子成员普遍与下属谈话,征求批评意见;三是坚持边查边改。院党组专门研究制定了整改“四风”问题的“任务分解表”,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即能够进行整改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需要逐步整改的问题,明确了整改完成时间表。宝刚同志带头整改办公室超面积的问题,将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改成了会议室。

二、坚持严格把关,不断修订完善党组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省委和督导组要求,宝刚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反复修改完善班子集体对照检查材料。对应群众反映出的95条意见,党组成员逐一对号入座,逐一领受批评意见,做到件件有回声,写入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党组四大类二十三个分项的“四风”问题对照检查材料。党组和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初步形成后,反复征求省委督导组和各党支部书记的意见,不断充实完善对照检查材料内容,把对照检查材料着力点放在找准、找全、找实存在的“四风”问题上。把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上来;深挖思想根源,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主观原因,把整改问题落脚点放在制定切实管用的整改措施上,力争做到实实在在,管用可行,确保实效。各党组成员按照班子集体的对照检查材料的基本思路和反复征求的意见,逐一修订完善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宝刚同志坚持严格把关,对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逐一审议,提出指导性意见。班子成员之间还自觉地将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提交给其他成员,帮助自己找问题,确保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思想认识到位,查摆问题到位,分析原因到位,整改措施到位。

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做到出汗脸红心跳见实效。

一是院党组敢于直面问题,不怕揭短,邀请院机关中层领导干部列席旁听民主生活会,敢于把问题暴露在下属面前;二是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怕丢面子,宝刚同志带头自查“四风”问题,敢于承担责任,诚恳地做自我批评,为班子成员带了好头。每一位班子成员,既比较全面地查找出存在的“四风”问题,又谈到了“四风”问题具体表面形式;既敢于直面“四风”问题,又自觉分析原因和教训;既敢于承担责任,又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表明了整改“四风”问题的信心与勇气;三是敢于大胆批评同志。在自我批评后,每位党组成员都能逐一指出班子成员存在的“四风”问题,做到“不绕弯子,一针见血”,切实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要求,使受到批评的同志真正感到疼痛,同时体现出党内同志之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宽阔胸怀。通过思想交锋,进一步增进班子团结,为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坚强领导班子,注入了新的营养、新的活力、新的内容,奠定了新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四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努力整改的方向。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之后,宝刚同志要求党组成员在今后工作中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注意把握六个环节:一要坚决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二要认真落实整改,尽快让党员干部群众感受到纠正“四风”问题的成效;三要坚持党的宗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四要坚持率先垂范,带头强化“执行力”;五要敢于担当、严格管理,切实落实强班子、带队伍的要求;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实现争创省直机关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目标,全体党组成员对上述六项要求达成了共识。榆林学院处级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对照检查材料书写内容和格式要求

202_-11-27 14:48

一、对照检查材料的主要内容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情况。领导班子重点要检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学校决策部署,增强大局观念,反对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做到令行禁止,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党政联席会制度、完善班子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促进班子团结共事,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的情况。班子成员重点要检查接受党的纪律约束,维护班子团结,秉公用权、规范用权,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等方面的情况。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领导班子重点要检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以及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情况。班子成员重点要检查带头执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深入基层调研、改进文风会风、落实直接联系服务师生等方面的情况。

(三)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对照党章和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对照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本单位活动实施方案,重点查摆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具体表现。班子成员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对照干部群众意见建议,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成长经历特别是领导岗位上的各种表现,深入查摆理想信念、思想意识、精神状态、责任担当、维护团结、调查研究、民主决策、服务群众、办事效率、学风文风会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生活情趣、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逐一对照检查,有问题的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没有问题的进行明示。要具体而不是抽象地查找自己在为民务实清廉方面做得不够的突出问题,查找在“四风”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改正了多少,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或预防的。一些不便在对照检查材料中写明的问题,可另写专题材料。

(四)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领导班子及成员要针对“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想信念方面进行剖析,查一查信仰、信念是否坚定,对坚持党的基本理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要求是否做到一以贯之;从宗旨意识方面进行剖析,查一查群众立场稳不稳、群众感情深不深,是不是做到了始终为群众着想、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从党性修养方面进行剖析,查一查党性意识强不强、先进性纯洁性保持得如何,是否保持了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各种诱惑面前是否经受住了考验;从政治纪律方面进行剖析,查一查是不是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是不是做到了严守纪律、令行禁止,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对形式主义问题,要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上认清实质,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深挖根源;对官僚主义问题,要从封建残余思想上认清实质,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上深挖根源;对享乐主义问题,要从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上认清实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根源;对奢靡之风问题,要从剥削阶级思想、腐朽生活方式上认清实质,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等方面深挖根源。

(五)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领导班子要针对群众反映和自身查摆出来的“四风”方面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科学民主决策、整治文山会海、精简检查评比表彰和节庆活动、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严格干部作风问责、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整改办法,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班子成员要针对“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团结不够、缺乏责任担当、调查研究不深入、决策结合实际不紧、文风会风不实、玩风过盛、存在特权思想、办事效率不高、损害群众利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思路和措施,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新要求。

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材料,主要包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对群众所提意见及有关问题的检查与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对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作风情况的总体评价(着重是批评性意见)及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

其他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材料,主要围绕政治态度、精神状态和责任心,“四风”问题在自身的表现,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对同志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明确方向。

二、格式要求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共榆林学院委员会、榆林学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转变作风方面的情况。

(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结合履行职能职责,对照中央群众路线活动领导小组印发的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22种表现,“四风”在高校的表现、我院列出的“四风”问题的表现。特别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四)对查摆出来的其他问题的说明

对其他纳入不到“四风”的具体问题的情况说明,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态度,提出解决的思路、措施、建议。

(五))“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道德品行等方面认清实质、深挖根源。形式主义问题,重点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上认清实质,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深挖根源。官僚主义问题,重点从思想认识上认清实质,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不正确上深挖根源。享乐主义问题,从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上认清实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根源。奢靡之风问题,重点从不良生活方式上认清实质,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等方面深挖根源。

(六)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主要是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提出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特别是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对文山会海、节庆泛滥、滥建楼堂馆所、办事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具体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措施。

(七)对班子的总体评价和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关闭窗口】

第五篇:红楼是梦亦非梦

红楼是梦亦非梦

一代鸿篇巨著红楼梦,不知道影响了后代的多少人,从昨天看完电视剧版的之后,现在想来贾府的荣辱兴衰还历历在目。我虽不是那种性情中人,但看到大观园有盛转衰的过程不过寥寥数载亦不免心生感叹。

可是贾府的过程却着实让人心痛,曹雪芹越是极力渲染贾府当初如何繁盛,越能反衬后来贾府的失势与败落。这样一个从极高处到极低处的落差,跨越几百年之后的我们尚且心生感叹,何况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和小姐们。回想当初海棠诗社如何活跃,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姐姐妹妹们,只是到后来几乎全部姐妹死死亡亡,真应了当初那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这一切来的突然而惨烈,不给宝玉一点弥补的机会。

红楼是梦,因为他只是作者虚构的故事,红楼亦不是梦,因为它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发展规律。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列代王朝上至商周秦齐楚燕韩赵卫下至唐宋元明清不都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么:初创时先祖历尽艰辛,后来达到一个高峰,然后骄奢淫逸的子孙葬送江山,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可怜了那些才华横溢的金陵十二钗们,黛玉病亡,探春远嫁,湘云被卖,惜春出家。。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凤姐,最后连一具棺材也没落得,实在可哀可叹。一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作为给凤姐最后的评价,我觉得实在有些偏颇,想想那么大的家族,没有一个有手段的人来管制,还不都乱了套路,凤姐为偌大的贾府操劳了半辈子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不过王熙凤这辈子有一件事算是做对了,那就是曾经帮助过刘姥姥,这也算造化,刘姥姥后来解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可见人在得意时切莫盛气凌人,方可在失意时不会有人落井下石。

红楼梦中描写了几百号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经历不凡。说说红楼梦最先出场也是最后退场的一个小人物吧,他叫贾雨村。这人不过一介穷书生,先是受到乡绅甄士隐的相助得以进京赶考,不料这人因贪图小恩小惠丢了刚刚考来的乌纱帽,真真被穷怕了的一个人,一旦得志便忘乎所以。后来在林如海的帮助下,投奔贾府,在当地当上了一个小官,却为了仕途的高升,错判曾经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甄士隐女儿甄英莲,即后来的香菱。再从贾府被抄,贾雨村不但不出手相助,反而参奏贾府,真真一个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后来不多久就被贬职也是罪有应得。

很多人看了红楼梦,觉得活着没什么意义,就像贾府当时何其繁盛到后来还不是灰飞烟灭,于是悲观厌世,觉得活着即是为了死亡,不管活着多么辉煌到后来还不是化为飞烟。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为了一些小事而心烦气躁的时候,或者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郁郁寡欢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人这一辈子,那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扰自己的心绪呢?当然这不是叫大家逃避世事,做个隐士,而是让大家凡事拿得起放的下。当我们感到活着没意义,胸无大志的时候,我们也要想想,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应该好好地活着,或者看看世界,或者体会人间美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应该体验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才不枉此生,不是吗?看红楼梦,要把握一个度,走的进去才能体会作者的深意,走的出来,才能不至于陷进去。

红楼一梦:不是悲剧,是遗憾(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