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方案(DOC)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21-94220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0 12:2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方案(DOC)

x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

实 施 方 案

目 录

一、项目区基本概况…………………………………………2 1.1自然地理概况………………………………………2 1.2社会经济概况………………………………………3 1.3产业发展现状………………………………………3 1.4基

现状……………………………………4

二、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5 2.1编制依据……………………………………………5 2.2基本原则……………………………………………5

三、项目建设背景……………………………………………5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7 5.1产业建设……………………………………………7 5.1.1金香柚示范园建设………………………………7 5.1.2猕猴桃基地建设…………………………………8 5.1.3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8 5.1.4养殖业建设………………………………………8 5.2基础设施建设………………………………………8 5.3公共设施建设………………………………………9 5.4环境整治建设………………………………………9 5.5技术培训建设………………………………………9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9 6.1投资概算……………………………………………9 6.2资金筹措……………………………………………10

七、项目实施与运作…………………………………………10 7.1项目实施单位………………………………………10 7.2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10 7.3项目运行与管理……………………………………11

八、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12 7.1建设工期……………………………………………12 7.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2

九、项目效益分析……………………………………………13 8.1社会效益……………………………………………13 8.2生态效益……………………………………………13 8.3经济效益……………………………………………14

十、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分析…………………………………14

十一、保障措施………………………………………………15

十二、结论……………………………………………………16

十三、附表……………………………………………………17

十四、附图……………………………………………………18 3

镇x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湘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党委和政府要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好目标,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口帮扶等措施加快发展。扶贫开发要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有力提升镇x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化解当前农村存在的脏乱差散以及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探索乡镇发展新路子,为其它农村社区建设积累经验,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区位于中部的镇,凤大高速、S308省道、凤大二级公路横穿境内,交通十分便利。该镇以石灰岩黄红壤性土为主,生态气候多种多样,周边50公里内无大型工厂及矿山,无污染,无公害,完全符合无公害生产产地要求,是项目建设的理想地域。海拔高度250-400米以内,多数地区分布在250-350米左右,项目区是我县三级台阶中的一级台阶,以山地地貌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光、水、热充沛,气侯温暖,无霜期长。据历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6.3℃,年降雨量1308.1mm,日照时数1281.4小时,无霜期286.2天,能满足金香柚、猕猴桃、柑橘生产对气候、土壤条件的要求。

x村位于xx脚下,东与xx毗邻,南与镇xx村接壤,西与村相邻,北与镇xx村接界,交通十分便利,有S308省道线贯穿全村四个组,距南方长城5公里,距某某古城7公里,距贵州省铜仁飞机场19公里,地处xx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铜仁梵净山旅游精品线路中心节点,是中外游客观光的必经之地。

全村气候条件适宜,土质肥沃,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属中海拔地区,平均海拔400-450米左右,2

中亚热带地区湿润季风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候16.5℃,年降雨量1308毫米,无霜期276天,年日照时数1374.2小时,土壤为红壤和黄壤,保水保肥,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和发展各种优质水果。

1.2社会经济概况

xx年镇经济总收入x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该镇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水果种植xx亩,其中柑橘xx亩、猕猴桃xx亩、桃李梨橙柚等xx亩;xx年养殖生猪xx头,家禽xx羽。

x村辖xx个自然寨、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以土家族为主。全村土地面积xx亩,其中稻田面积468亩,旱土面积1252亩。xx年农业生产总值xx万元,人均纯收入xx元。

1.3x村产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x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全村90%房屋为土砖房或石头房,10%为茅草房,村级道路、村间道路均为土路,人均纯收入仅600元。为了摆脱贫困,x村在全县率先带头发展椪柑产业,全村发展椪柑xx亩。通过椪柑的种植,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当时只注重发展数量忽视建园质量,加之受202_年四川广元“蛆柑事件”、生产管理技术上的缺失、品种 3

种性退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果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下降,椪柑价格大幅下跌,农民入不敷出,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只有外出务工,造成椪柑生产出现大面积抛荒以及毁园改种现象,通过多年发展的椪柑产业毁于一旦,农业产业出现“空心化”。目前仅x村椪柑抛荒及毁园改种面积就将近1100亩。xx年,为了在困境中求得发展,x村在科技致富带头人以及种植能手的带动下,通过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发展官溪蜜柚、猕猴桃等水果产业260亩,同时在水果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组织化、标准化、市场化道路。xx年,初尝甜头的果农将官溪蜜柚更名为“金香柚”,并成立了金香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村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合作社成员提供金香柚、猕猴桃等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服务,抱团发展,使该村大部分农户在发展产业上重拾信心。该村计划在近三年内发展金香柚、猕猴桃等优质特色水果xx亩,达到人均水果种植面积xx亩,年产水果xx万公斤以上,实现年产值过xx万元。

1.4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现状

该村村间道路多数年久失修,破坏不堪,晴天一路土,雨天一路泥;生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给该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制约。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如村卫生室、村文化室以及村 4

民健身娱乐场所急需建设。

村内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是生活污染,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没有排水、排污等设施和垃圾收运清理系统,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放养,形成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二是农业污染,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形成面源污染、农膜污染等问题普遍存在。给该村的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公共卫生条件较差。

二、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2_); 2.2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参与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切实履行业务指导和服务职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以群众自愿为主,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新型社区建设的定位、规模、基础设施等内容,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习俗来确定。不盲目铺摊子,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三)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不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型农村集中社区建设项目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 6

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在镇x村进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建设工作试点,化解当前农村存在的脏乱差散以及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是我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将对全县今后的生产力合理布局、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新型农村集中社区建设项目也是我县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需要。x村靠近镇镇区。近几年,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县城扩容规划,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上级到该村视察后,委、政府以及镇对x村的发展建设十分关注,将该村今后的发展摆到了重要的议程。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列为工作的重点。该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x村的新型农村集中社区建设是实现村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该村紧靠镇区,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村民收入稳定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该村开展新型农村集中社区项目建设,7

通过金香柚、猕猴桃等产业基地建设,开辟田园景观,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四)镇x村的新型农村集中社区建设,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该村的交通、供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条件,实现家庭美化、环境优化、村庄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也为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和改变精神面貌以及提高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5.1产业建设

5.1.1金香柚示范园建设

1、建设金香柚标准示范园基地xx亩,共计xx万株。其中新建标准园xx亩,栽植规格为3x5米,每亩40株,共计3.2万株;品改低改200亩。

2、种苗繁育基地xx亩,年产优质无病毒水果苗木xx万株。

3、新品种母本园及栽培展示基地50亩。

5.1.2猕猴桃基地建设

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xx亩。对基地进行平土整梯、挖穴压绿、土壤改良、棚架搭建,同时引进优质良种红阳猕猴桃的苗木,对人员进行无公害猕猴桃生产技术培训等。

5.1.3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

在金香柚示范园、猕猴桃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计划新建农家乐xx处,匹配当地果园、庭院等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乡村人文资源,为旅游者提供劳动、住宿、饮食、休闲观光等服务。

5.1.4养殖业建设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大力扶持有技术的农户养殖鸡鸭等禽类,改散养、放养为鼓励养殖大户发展猪、牛、羊规模化养殖。

5.2基础设施建设

5.2.1在园内新建φ3×1.5m的集雨节水窖100套,单套集雨节水窖容积为10.59 m3,总容量约为1059m3。每套集雨节水窖建设内容包括内空为φ3×1.5m蓄水池1个,0.2×0.15m引水沟5米、2 9

米溢洪排水沟,净空为0.65×0.65×0.5m沉砂池1个。为防止人、畜等掉入水池,消除安全隐患,在节水窖上修建0.6m高的护栏。

5.2.2维修自来水管道xx米;维修蓄水池x处;维修灌溉管网x千米。

5.2.3硬化农业休闲观光果园道路x千米;新建宽3.5米C20砼路面生产道路,长度为2千米。5.2.4山塘整修x口。5.3公共设施建设

新建村部及文化学习活动图书室x平方米;新建村卫生室,总建设面积x平方米;新建体育健身中心x平方米。

5.4环境整治建设

在三个自然寨主要路口及住宅集中区,建设垃圾围20处;摆放垃圾箱80个;改圈、改厨、改厕80户,彻底改变脏乱差现状;绿化美化环境,在村旁、水旁、宅旁、路旁植树250棵。

5.5技术培训建设

根据农事季节安排,组织全村开展特色经作业培训三期,培训300人次。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6.1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

(1)金香柚示范园建设xx亩,估算投资为xx万元。xx亩金香柚标准示范园需投入xx万元;50亩无病毒苗木基地需投入xx万元;50亩品种展示园需投入xx万元。

(2)猕猴桃基地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3)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

(4)基础设施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100套集雨节水窖工程需投入xx万元;维修自来水管道及灌溉管网等xx万元;生产道路以及果园观光路建设需投入xx万元;山塘整修需投入xx万元。

(5)公共设施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村部及村文化学习活动图书室估算投资为xx万元;村卫生室估算投资为xx万元;体育健身中心xx万元。

(6)环境整治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

(7)技术培训建设估算投资为xx万元。(详见附表)

6.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预算资金xx万元,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整合扶贫开发、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资金xx万元,x村金香柚农民合作社筹资及村民投工投劳共xx万元。对上级支持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加以整合,优先投入到某某新型农村集中社区建设中捆绑使用,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是x村开展农村新型集中社区建设试点真正在全县乃至全州起到标杆作用。

七、项目实施与运作 7.1项目实施单位

本工程由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组织实施。7.2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户、专用,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分期预付材料款,竣工后经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进行工程结算,并预留5%作为质量保证金,一年后如无质量问题,结清工程款。技术服务按照农事季节及实施方案,分项实施分项验收,分项结帐。

1、严格会计核算制。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严禁套取项目资金,严禁公款私存,设置帐外帐和“小金库”。

2、严格项目资金审查审批制。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3、项目公示制。对于专项资金项目,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单位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和资金等情况。

4、检查验收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检查,竣工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步验收;

5、项目审计制。项目实施过程及竣工后,按规定由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6、自查、检查、抽查三位一体的绩效考评制。对实施方案制定、各方面资金整合、各项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实施效益和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等进行绩效考评。

5.3项目运行与管理

采取“财政资金引导,整合资金建设、群众积极参与”和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进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交由所属村搞好建后管护,项目村要建立管护办法和村规民约,确保项目长期运转正常,发挥效益。

八、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 8.1建设工期

根据本工程特点,计划建设期为xx个月,即从xx年7月至xx年6月。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工程实施进度计划如下:

a)前期准备工作(可研、环评、规划、设计、筹资、办理征地、招标及有关建设手续等):xx年7月~xx年8月。

b)项目主体施工:xx年9月~xx年5月。c)项目竣工验收:xx年6月。

项目详细的实施进度见“项目实施进度表”

九、项目效益分析 9.1社会效益

本项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德政工程”,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富民工程”,又是政 14

府同农民群众的增收工程和“连心工程”。项目竣工受益后,能形成优质高产稳产果园,品种结构改善,巩固强化水果产业,促进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园内基本通路、有水、能机械化作业,实现品种组合优质化、生产技术无害化、生产运输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无公害;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生产道路修整硬化,打通水果销售的交通瓶颈;通过无病毒苗圃建设,可为周边提供优质水果苗木,加快了产业调整发展步伐;同时还为全县水果产业树立样板,指明方向。加快项目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某某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9.2生态效益

果园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实现了补充灌溉、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整体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提高了土壤保水、保土、保肥、保热、保气及供水、供肥、供热、供气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柑桔产业的生产后劲。降低公害,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农业化学投入品随水流失及对水资源的污染,增加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9.3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预计亩产金香柚xx公斤,价格约为x元/公斤,因此,全部投产后年总产量xx吨,年销售收入xx万元。建成优质无公害猕猴桃基地x亩,按亩产1吨,总产量为x吨,按照市场优质优价原则,每公斤可以卖到x元以上(即每吨x元),年总产值x万元。同时可解决就业人员x余人,村民在项目建设中投工投劳,获得相应的报酬收入。为周边地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示范,带动其他农村发展种植金香柚,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彻底改变思维方式,为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本项目建筑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相对少量的天然资源和能源,无毒害、无污染及放射性,达到生命周期后,可以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材料。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同时使用大量噪音的设备。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夜间施工量,避免扰民,降低人为噪声的影响,尽量少用哨子等指挥工具。施工阶段应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由专人管理,设置专车每天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密闭外运,严禁就地抛洒,无组织排放。

十一、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镇、县发改局、水利局、交通局、住建局、扶贫办、农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建立分管领导主管、镇主抓、x村和相关业务部门协同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广泛动员,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到动员及时、发动深入、宣传到位,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提高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三)筹集资金,加大投入

x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到水、电、路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积极整合交通、水利、建设、环保、林业、卫生、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电力、电 17

信等国有企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向x村倾斜,按照“安排渠道不变、投资用途不变”的原则,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格局,确保x村新型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四)示范引导,梯次推进

坚持保重点、抓关键、破难题,尽快将x村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样板工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切实加大推广力度,达到典型引路、示范引导、梯次推进的效果,全面带动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十二、结论

镇x村xx年度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建设项目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就业增收需求,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以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项目选址合理,建设条件较佳;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合理,建设方案可行;节能、节水措施可行有效,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环境效益良好,因而项目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篇:“园林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园林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有效治理农村卫生环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我村结合实际,特制定“园林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努力塑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新农村面貌。

二、目标及任务

针对当前我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全民动员、综合整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科学民主管理”四项要求,坚持“整合资金、统一规划、农民自愿,项目支撑”的原则,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目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街道硬化。完成村内道路建设,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并对村口个别庭院院墙进行改造。项目共需硬化村内主要道路2500㎡,石砌护坡160m³,砖墙72m³,墙面抹灰400㎡。

2、打造文化墙。通过对村内的3500㎡外墙进行修整和完善,实行统一粉刷,统一规划,使村容村貌变得整齐干净,达到美化人居环境的效果,并在粉刷的墙面上刷新标语和宣传画,打造文化体系,将乡村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等内容进行宣传展示,激发乡村活力,提升脱贫动力。

(二)村容村貌整治

1、整治通村道路沿线环境卫生。对村组道路路面和沿线垃圾、枯树、枯草、废旧薄膜、塑料袋等进行彻底清理;拆除通村道路沿线的残墙断壁,清理道路两侧水沟渠道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净化道路沿线及周边环境。

2、清理村庄周边及巷道内“四堆”。以村组为单元,广泛发动群众,集中清理村庄周边及巷道内的草堆、粪堆、土堆、垃圾堆以及门前私搭乱建的柴草棚。清理的麦草秸秆进行打包、压捆,有序堆放,做到四堆远离村庄。

3、整治居民庭院内外的环境卫生。督促群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农户庭院内外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积极开展庭院美化亮化,提升人居整体形象。

(三)生态环境改善

完成1.4公里出村口道路的绿化任务,沿路两侧清理出50cm的绿化带,并对绿化带换土和撒花籽,对入村的500株国槐进行刷白处理,保障苗木过冬,使出村道路具有层次美、观赏美和生态美的效果。

(四)科学民主管理

因村制宜,探索建立本村村容村貌管理机制。落实管护人员,明确卫生清扫、垃圾清除、绿化管护、道路养护、确保扫的净、看得住、管理好。结合“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宣传,建立健全村庄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引导全体村民主动参与村容村貌整治,自觉遵守村容村貌管理制度,自觉维护乡村环境,确保整治工作有成效,不反弹。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_年8月1日—-202_年8月10日)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在村内召开村容村貌级户容户貌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让他们了解园林村建设是富民工程、惠民工程,要不等不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工程项目。

第二阶段:(202_年8月11日——202_年9月31日)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详细制定村容村貌及户容户貌建设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工程项目。

第三阶段:(202_年10月1日—-202_年10月20日)制定村民公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保持村容村貌及户容户貌建设工程项目的长效机制。并对第二阶段的治理成效进行核查验收。

第四阶段:(202_年10月21日一-11月底)对前期的治理工作进行加强项固。

四、投资概算及投资来源

(一)投资概算

东罗川村园林村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墙打造四大块内容,经预算共需资金约35万元。

(二)资金来源

平顺县财政配套资金29万元,完成项目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改善项目;

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资助6万元,完成文化墙打造项目。

五、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道路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杨国义为组长、第一书记李睿为指导员、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单位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份。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扶贫工作队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202_年7月10日

第三篇:特大型沼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特大型沼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的意见》中关于“研究制定特大型沼气工程补贴标准,充分利用粪便、秸秆、生物垃圾等多种原料,发展大型沼气工程,鼓励高值利用”的要求,为启动实施好特大型沼气工程试点项目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中的特大型沼气工程是指厌氧发酵罐总容积大于5000m3,工程采用高浓度(包括干发酵)中温或高温厌氧发酵工艺,池容产气率不低于1.0m3/(m3•d)。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城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生物质资源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量7.8亿吨,人畜粪便排泄量近40亿吨,城乡生活垃圾近10亿吨,酒业、醋业、食品和果品加工业、牲畜屠宰业等主要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废弃物产量5500万吨。与此同时,全国每年有机污水排放量约700亿吨。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各种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已严重影响城乡环境和人类健康。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300亿元,如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如有机垃圾生产沼气),每年至少可创造产值2500亿元。通过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对于实现生物质资源高效化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维护人类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拓展沼气应用领域和替代化石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_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072亿m3,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气消费国。据国家能源局和中石油系统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到2300-2600亿m3,较202_年翻一番,年均增速将达到25%以上;天然气消费量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由202_年的4%提高到202_年的8%以上。统计显示,202_年上半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环比增长11.3个百分点,进口量达到1.07亿吨。有关专家预测,到202_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到202_年达到65%,可见,我国化石能源供给形势极为严峻。据测算,一个池容10000m3的特大型沼气工程每年可产沼气400万m3,可替代常规能源2856吨标准煤,相当于240万m3天然气或202_吨原油,减排CO2 7120吨。建设2.5万个10000m3的特大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1000亿m3,可替代原油5000万吨,相当于2个胜利油田的全年原油产量;可减排CO2 1.78亿吨,相当于“十二五”国家CO2减排任务的12%。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将沼气的应用领域由传统的民用供气和沼气发电向工业用气、车用燃料等高值利用领域拓展,是增加优质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3、有利于吸引大量社会投资,促进沼气工程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202_年,我国沼气项目中央投资为43亿元,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投资占14%,约6亿元,仅相当于德国联邦政府当年沼气工程发电补贴450亿元的1.34%;目前我国已建设沼气工程的规模化养殖场仅占适宜建设沼气工程规模化养殖场的7%,同时已建成的沼气工程技术水平不高、工程规模较小(全国大中型沼气工程平均日产气320m3,德国为3300m3)运行效益偏低。启动建设日产气5000m3以上的特大型沼气工程,建立商业化的可持续运行模式,有利于促进沼气工程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有利于民用供气、发电、工业用气、车用燃料等领域的业主和大型企业及社会资本增加对沼气工程建设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和沼气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实现沼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主要支持规模养殖场业主建设沼气工程,导致投资主体和原料来源单一,难以形成沼气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启动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是沼气工程建设由投资推动向效益拉动转变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实现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有利于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采用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促进沼气产业形成上、中、下游结合,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可行性

1、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党中央和国务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沼气建设,始终将其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中明确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沼气”。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支持农村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2_]9号)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广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资源化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_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左右。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沼气发展的工程建设投资、财政补贴政策。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通过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大力支持沼气工程建设,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实施的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项目中也把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重要的内容。在过去10年,仅中央支持的沼气工程建设资金就达??亿元。这些政策为沼气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具有成熟的工艺技术支撑。我国沼气技术发展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技术引进,我国沼气工程的发酵工艺、设计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产品生产和装备制造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已具备与世界先进国家竞争的能力。同时,在组织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过程中,我国还十分注重沼气标准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全国沼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5),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沼气技术委员会(ISO/TC255)主席国,制定和发布了沼气工程标准10余项,培养各类沼气技术与职业人员30多万人,不少大型和龙头企业建立了沼气产品研发、检测机构,为沼气工程的设计水平、建设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3、具有成功的工程实践案例。截止到202_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各种类型沼气工程6.8万多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4978处。近年来,为了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和解决国家能源供给矛盾,许多地方建设了一批特大型沼气工程。例如,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内蒙古蒙牛澳亚牧场沼气工程、北京德清源沼气工程和山东民和沼气工程,不仅实现发电上网,而且通过了CDM项目审批,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沼气工程成功建设与持续运行的典范;又如,河南天冠集团的沼气工程以酒精废水废渣为原料,连续为南阳市居民提供沼气燃料超过20年,沼气生产能力已达到日产50万m3,使南阳市成为“国家生物能源示范市”;再如,XX南宁和河南安阳等地以多种生活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水废渣为原料,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并将沼气提纯、压缩后作为汽车燃料,已形成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这些成功的工程案例,为今后大规模推广特大型沼气工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可利用的各类生物质资源具有5000亿m3以上的沼气生产潜力,相当于202_年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5倍。伴随着常规能源供应的紧张和价格的上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看好沼气开发利用市场,通过规模化生产、高值化利用,将其作为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

二、指导原则

1、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引导作用,扶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坚持业主自愿申报和建设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因地制宜确定特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模式,推广以粪便、秸秆、工业有机废弃物、城镇有机垃圾(餐厨垃圾和污泥等)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确保建设质量和效益。

3、创新机制,持续发展。积极引入各类大型实力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等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实行市场化运行。中央投资补贴采取先建后补的拨付方式,项目验收合格后国家给予一次性补贴。

4、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建立项目建设、验收、管理和评估制度,规范项目建设和运行。实行规范化设计、专业化施工、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推广实用技术和先进设备,确保项目工程使用期达到国家要求,否则收回中央投资并进行相应处罚。供气项目要加强用户满意度测评。

三、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原料收储与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与储存系统、沼肥储存与利用系统以及消防、安全、给排水、电气自控、增温保温设施、围墙、绿化、道路等内容。其中,民用供气和工业用气工程包括管网工程和入户设施设备,如果将沼气注入天然气管道,需增加提纯设施设备;车用燃料沼气工程包括提纯罐装系统;沼气发电(热电联产)工程包括发电、并(上)网和余热利用设施设备。

(二)建设规模

202_年,在全国试点建设30个特大型沼气工程。其中5000~10000m3的沼气工程10个,10000~20000m3的沼气工程10个,20000m3以上的沼气工程10个。年产沼气2.79亿m3,有效利用量1.68亿m3(40%沼气用于厌氧发酵增温)。202_年之前,全国共建设300个特大型沼气工程,其中以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工程100个,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工程100个,以工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工程50个,以城镇有机垃圾(餐厨垃圾和污泥等)为主要原料的工程50个。年产沼气28亿m3,有效利用量17亿m3,可替代常规能源2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16.80亿m3天然气或140万吨原油,减排CO2 500万吨。

四、试点项目申报条件和建设布局

(一)申报条件

1、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建设地点符合规划、建设、土地、环保等部门的相关规定,提供有效的土地使用证明。

3、具有资金自筹能力,自筹资金保证,业主应提供由第三方出具的企业资产状况、盈利水平等资信证明。

4、项目建设地点合理半径内具备足够的生物质资源,并提供资源购买合同或意向协议。

5、有合理的沼气利用方式和可持续运营模式,能够提供与终端用户签订的用气或上网、并网协议。

6、具有足够农田或园林消纳沼渣沼液,不具备消纳条件的,必须将沼渣沼液加工成符合行业标准的液态或固态沼肥,杜绝二次污染。

7、享受国家先建后补特大型沼气工程补贴的项目必须按基本建设要求逐级申报,并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二)建设布局

1、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建设用于居民集中供气(包括管道供气和提纯罐装供气)的特大型沼气工程7个,其中厌氧发酵罐总池容5000-10000m³沼气工程5个、10000-20000m³沼气工程2个。

2、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用于工业用气的特大型沼气工程10个,其中厌氧发酵罐总池容5000-10000m³沼气工程2个、10000-20000m³沼气工程3个、20000m³以上的沼气工程5个。

3、在汽油价格较高的地区,建设用于车用燃料(纯化达车用燃气标准)的特大型沼气工程8个,其中厌氧发酵罐总池容10000-20000m³的沼气工程3个、20000m³以上的沼气工程5个。

4、在缺电、少电的地区,建设用于发电并网(热电联产)的特大型沼气工程5个,其中厌氧发酵罐总池容5000-10000m³沼气工程3个、10000-20000m³沼气工程2个。

五、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标准

1、本方案分别概算了总体厌氧发酵池容5000m3、10000 m3和20000m3的特大型沼气工程总投资,总体概算结果详见附表1。

2、本方案按沼气提纯罐装工艺进行工程投资测算,包括沼气生产、沼气提纯和有机肥生产三个环节的投资。5000-10000m3的沼气工程单项工程投资2312-4172万元,平均按3242万元测算;10000-20000m3的沼气工程单项工程投资4172-6842万元,平均按5507万元测算;20000m3以上的沼气工程单项工程平均按9500万元测算。

3、如将沼气用于民用供气和工业用气,需考虑供气管网和入户设施投资;如将沼气用于发电(热电联产),需考虑发电机组、并(上)网和余热回收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投资。同时扣除沼气提纯设施和设备投资。沼气不同利用方式相应规模的单项工程平均投资比较见附表2。

4、中央补贴占工程总投资的比重随着规模增加适度降低,其中5000-1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补助占总投资的40%,10000~2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补助占总投资的38%,20000m3以上的沼气工程中央补助占总投资的35%。

5、地方配套不低于工程总投资的5%。

6、特大型沼气工程采用高浓度中温或高温发酵工艺,5000m3的沼气工程池容产气率1.2m3/(m3•d),10000m3和20000m3的沼气工程池容产气率1.5m3/(m3•d)。

7、沼气工程全面采用能量闭合循环方式,冬季产气的40%用于沼气工程厌氧发酵加温(南北方平均),实现全年恒温运行和均衡产气。

(二)投资概算 1、202_年,在全国试点建设30个特大型沼气工程,总投资18.249亿元,其中:5000-1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投资1.2968亿元,占19.31%;10000~2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投资2.0927亿元,占31.17%;20000m3以上的沼气工程中央投资3.325亿元,占49.52%。详见附表1。

2、按生产周期20年计算,总体池容5000m3的沼气工程,平均每立方米沼气分摊中央补贴0.18元;总体池容1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补贴0.12元;总体池容20000m3的沼气工程,中央补贴0.10元。

(三)资金筹措 202_年,全国30个特大型沼气工程总投资中,中央投资6.7145亿元,占总投资的36.79%;地方配套0.9126亿元,占5%;业主自筹10.6219亿元,占58.21%。

中央补贴主要用于主体设备购置,包括厌氧发酵罐、储气柜、提纯净化设备或沼气发电设备、进出料设备、沼气锅炉、电气程控设备、沼肥加工利用设备等。

六、保障措施(这部分写得比较粗,请你们重点完善)(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建全国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宏观指导、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有关试点省及县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等部门参与的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和分工,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编制项目投资计划,财政部门负责资金落实,农业部门负责项目落实;成立全国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技术指导专家组,开展技术咨询、培训和服务工作。(二)规范建设程序

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下发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申报通知,各省县按要求组织申报。县级农业(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编制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资金筹措方案和实施主体,提出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行的综合措施。编制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对项目的运行机制、经济性、原料来源等进行分析。经省级农业(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后下达投资计划。评审通过的实施方案,将作为项目建设和考核验收的主要依据。农业部通过招标方式,统一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生产设备采购目录。各省组织业主根据需求,按照政府采购办法实行集中采购。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以及设备生产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应进行安全预评价、编制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待其通过审查后方可进行施工。项目建成试运行3个月以后需要单独进行安全验收。

(三)创新项目管理 各省农业主管单位要督促项目业主及时足额落实自筹资金。农业部组织专家对承担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的业主进行考核,包括资金实力、建设机制、技术水平以及项目的经济性,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对建设进度较慢的项目,将视情况缓拨或停拨中央投资对未达到规定目标的项目,将相应扣减中央投资。

深化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管理,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破除制约沼气工程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人为障碍。鼓励有关省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具有普遍意义、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管理措施,提炼上升为政策,以政策突破并推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四)多方筹集资金

按照政府支持、业主负责的多元化融资原则,建立健全以业主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的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按照中央财政补助一点、地方财政配套一点、业主自筹一点的方式,解决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按照《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地方财政按中央补助金的5%配套项目管理经费,用于各级推广部门开展立项审核、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审查、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不安排配套资金的省、县将不予立项。

(五)强化技术支撑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沼气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沼气科技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基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特大型沼气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并组织做好标准宣贯工作。充分发挥特大型沼气工程技术指导专家组的作用,针对有关人员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培养一批懂安全、会管理的特大型沼气工程技术人员,实行就业准入、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的研究推广和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设备。

(六)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公开项目政策、建设内容、补助标准,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接受社会监督,开发手持终端,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健全检查制度、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制度。农业、发改等部门对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实行全过程跟踪,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制定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安全评价制度、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和审核办法、检查验收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以便于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安全、高效运行。

第四篇:XX镇村xxx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XX镇村xxx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步伐,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促进农村新业态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xxxxx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肃州区xxxxx位于xxx集镇辖区内,酒新公路贯穿全村,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有村民小组10个,农户502户,1612人,耕地面积3402亩,人均2.2亩。该村主要以高效制种、设施养殖、精细蔬菜、劳务输转为主导产业。202_年,全村经济作物制种面积达到2200亩,占总耕地面积64%,畜禽养殖总量达到8000余头只。全年外出务工人员8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28元。xxx地处城郊,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全村水、电、路通组入户率达到了100%,农田管网配套到位,202_年至202_年经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率先在全镇新建楼院式集中居住小区一处,共计222套住房,入住率达到85%。202_年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按照镇党委政府“一果三园”发展思路,结合全国优秀旅游名镇名村契机,在镇党委政府的引领带动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为

我村由传统农业生产向休闲旅游娱乐为主的观光农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xxx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初步拟定于肃州区酒新路西侧,距市区5公里处,土地属集体所有的非农业用地,四至清楚,权属清晰无争议,周边道路、绿化、上下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完备,项目建设可行性程度较高。一是优越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健全;二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市内13路公交直达项目地点,周边道路顺畅,交通条件便利;三是我村范围内有20余家种子生产企业,为农副产品收购、仓储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三、项目建设内容

xxx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主要依靠村级集体土地资源,计划投资230万元以村集体股金的形式投入到农副产品收购、仓储点,项目实施地点占地面积11.4亩,因地势较低对该场地与酒新公路路面垫平,需垫方8000方,对场地进行混凝土硬化,硬化面积8000平方米,修建仓储库房30余间,对外招租。盘活资金,实现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增加村集体收益。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xxx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3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村集体筹资130万元。项目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用。

五、项目运作方式及集体收益来源

运作方式:财政支持的集体经济试点补助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会计法》和《甘肃省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财政补助资金到位后,交由村委会统一监管,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四议两公开后,以村集体股金的形式投入到农副产品收购、仓储点,实现股金分红,增加村集体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来源:计划将xxx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共100万元,以村集体股金的形式投入到农副产品收购、仓储点,以村委会作为主体法人实现每年6-8万元股金分红。

六、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适应农村集体综合改革发展的要求,既要实现发展好集体成员的权益,又要坚持集体经济性质,巩固农村政权基础,既要努力增加集体成员的财产性收入,又要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确保分配水平的可持续性,既要强化监管措施,又要发挥内部体制机制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项目股金分红收入,xxx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按照本项目投资计划,财政资金和村委会自筹资金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股金折算。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x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经济发展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

第五篇:龙岩市教改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龙岩市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教改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_-11-9 17:11:06 访问次数:19

2龙岩市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_]83号)精神,按照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 目的安排,以及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在部分县(市、区)和学校开展教育改革试点,推进教育改革。为使教育改革试点科学有序进 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着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加强总体设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力求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所突破,又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确保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

3.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校先行先试。注重整体部署和局部试点有机结合,深入实际,加强协调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改革措施,确保试出典型、试出经验,发挥试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坚持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发展教育事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集聚改革思路,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共7大类37个项目)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的战略目标,组织实施七大改革试点任务,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 环节改革步伐,着力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取得突破。到202_年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上 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到202_年力争取得关键性成果,在教育改革试点中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到202_年力争通过 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化和推广,探索一条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现龙岩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7个)

(1)探索建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新罗区红坊中学1个省级试点项目)。

(2)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新罗区教育局1个省级试点项目)

(3)推进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建立高中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弹性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龙岩一中、永定一中等2个省级试点项目)。

(4)探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方案(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新罗区白沙中心小学、长汀县新桥中心学校等3个省级试点项目)。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2个)

(5)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适度集中办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永定县、上杭县等2个省级试点项目)。

3.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7个)

(6)积极探索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永定二中、龙岩三中、龙岩市松涛小学、漳平市实验小学等4个省级试点项目)。(7)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龙岩市教育局1个省级试点项目,确定新罗白沙中小、漳平实小、永定三中、新罗白沙中学、上杭二中、连城朋口中学等6所学校为试点校)。

(8)综合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龙岩市普教室、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等2个省级试点项目)。

4.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0个)

(9)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新罗区1个省级试点项目)。

(10)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培训(长汀县1个省级试点项目)。

(11)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长汀职业中专学校、上杭职业中专学校、永定侨荣职业中专学校等4个省级试点项目)。(12)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龙岩农校2个、永定侨荣职业中专和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合1个、龙岩财校等4个省级试点项目)。5.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3个)

(13)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中考中招制度改革(龙岩市教育局1个省级试点项目)。

(14)深化高校入学考试和招录办法改革(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等2个省级试点项目)。

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点(6个)

(15)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动物医学、应用化学)(龙岩学院2个省级试点项目)。

(16)“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龙岩学院1个省级试点项目)。(17)“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龙岩学院1个省级试点项目)。

(18)“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闽西职业技术学院1个省级试点项目)。(19)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1个省级试点项目)。7.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个)(20)组织开展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上杭县1个省级试点项目)。

(21)全市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三、工作机制

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落实,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一)由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称市教改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改革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 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教改办)设在市教育局,承担市教改办日常工作,市教改办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综合组(设在市普教室)。各相关单位 按照责任分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全市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二)市教育局具体负责试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相应的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落实试点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推进工作。

(三)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按照省、市教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试点方案,推进试点实施,督促检查,宣传推广,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

(四)试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市—县—校”分级推进、组织实施;试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由试点单位领导担任,实施好试点项目工作,并及时向相关业务科室和市教改办提供阶段性材料。

(五)市教育局负责4个市级直属项目,其余项目由相关县(市、区)和高校负责。市教育局各业务科室负责对相关试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了解进展情况,加强指导和推进。市教改办综合组负责汇总上报各阶段有关材料,做好总结、宣传、推广等工作。

四、项目管理

(一)启动实施。纳入省里确定的改革试点,由各县(市、区)、各相关学校提出任务书和具体实施方案,经省教改办审核备案后启动。

(二)过程管理。各试点项目要切实抓好项目启动、进程调控、阶段总结、方案调整、评估检查等关键环节,做好人员 和资源配置工作;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预案;及时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在试点过程中,原则上不得更换负责人及参加人,如确需 调整,经市教育局、高校同意后,向省教改办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备案。

(三)跟踪评估。各试点工作小组会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建立分类指导和评估机制,按分级管理对试点项目进行全程跟 踪,不定期进行调研指导,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检查。每次评估检查,试点工作小组、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向市、省教改办提交评估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市教改领导 小组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协调解决。

(四)动态调整。根据每半年的评估检查情况,市教改办将对试点过程中出现工作效率、组织管理等问题的试点单位进行督办、通报批评;对整改措施不力、逾期不能完成的项目予以撤销。各试点项目,有特色、成效好的,经相关试点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推荐,给予表扬。

(五)项目验收。试点项目完成后,由市教育局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验收评估(高校的项目由高校自行组织),并向省教改办正式提出验收申请。

(六)总结推广。各县(市、区)、相关单位要认真收集、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报送市教改办。市教改 办将通过市教育局工作简报、门户网站以及汇编等,公布阶段工作报告、评估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市教改办将根据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组织 交流、积极推广。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抓好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切实抓紧抓好。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加强管理,科学 制定实施方案,努力推进实施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实施改革试点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将这项工作列入 重要议事日程,落实项目内容和改革措施,掌握进展动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细化方案,扎实推进。各试点项目围绕改革试点目标,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聚焦体制机制创 新,落实配套措施,制定支持政策,做好各种应对预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人,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清楚、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推进。各试点项目要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分阶段目标制定好推进措施,对实施中需要突破的政策和规定,要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对于实施过程中 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实行先期预测、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并做好预案;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大的偏差。

(三)统筹协调,确保取得成效。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本地各学校的各项改革试点要有一个前 瞻性的通盘考虑和整体实施方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及时总结,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推进。要督促各试点项目按照已经确定的改革 目标、实施内容和进度安排,着力在推进实施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实施先行、突破先试、进展先进、经验先出。根据各试点项目的需要和实际进展情况,各县(市、区)要安排必要资金,为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我市发展大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做好宣传发 动工作,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坚定改革发展信心。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要多做问需于民、问计于 民的工作,多做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的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方案(DOC)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