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五则)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1-63980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6 21:45: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天星镇完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目标呈现——自学质疑——互学解疑——展示评价——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目标呈现(3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教学时,可由讲故事、名言、新旧知识链接、多媒体、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自学质疑(5分钟)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3、互学解疑(10分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在检测读书过程中了解识字学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检测学生独立识字情况。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生字放在词、句中让学生认读,听写重点生字。不要对所有生字的教学平均使用力量,对新词、难理解的词放在语言环境中解决;

2、检测课文朗读情况,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不是读书时能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难读的长句能合理断开;方式上课整篇接读、对读,也可读重点段落。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可充分发挥同桌和小组的力量;

3、根据情况,也可检测学生能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不要有过高要求。

4、展示评价(12分钟)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

5、达标检测(5分钟)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情况。

6、拓展延伸(5分钟)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二、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要求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所谓以学定教。

从学生角度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而在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因此,贯彻“先学后教”理念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

所谓“先学”,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所谓“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2、“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的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那么,我们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我们提倡的“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在适当布置常规性书面作业之外,作业更要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每次作业要有变化,且按照作业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统一和所谓的按时完成。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及各学科知识整合运用等,我们可以更多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问题,来达到启迪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实践性作业正好符合于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学习问题,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看生活问题,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有谚语说:“学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教师要善于把学习过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习的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剔除假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明显的意义。可以以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学习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课堂,要求“生活问题情境化”。

所谓“假问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对给于学生信息负面影响的过于简单的问题、空虚空泛的问题、虚假错误的问题、无聊搞笑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无益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老师为了体现互动,活跃气氛,随心所欲地设计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只是为了取悦于学生、迎合于学生的“问题”,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浅显无聊,毫无意义的课堂。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必须克服的。

5、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和环节。这些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整堂课老师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甚至常常出现一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环节,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从另一个面来说,学习天天发生在课堂里,仅仅靠考试、训练课抓落实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底。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和和落实。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课堂上教学环节不要太碎,要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每堂课最好不要超过10个教学环节,如果一节课超过了10个教学环节,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过多,会束缚学生,使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三、小组建设、管理及评价

1、合作小组的组建:

(1).分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3人小组,可4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

(2).排位:由传统的插秧为方阵式、便于1帮1或多帮1。(3).小组长的选拔: ①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②组长成绩比较优秀;

③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1)组长的职责:

①、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②、给小组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 ③、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 ④、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2)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

①、每个组准备二个考评本,设正负两个组长。

②、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天一评比。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几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排名次。

(3)、学习表现最好,但是纪律最差的不能当选最优秀学生。

(4)、组长每周一总结,找出每组学习问题,确定下周努力方向,并给表现最好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或者写喜讯,同时给问题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

(5)、每个组表现最好的学生期末评三好学生加上三票,第二名加上两票,第三名加上一票。

3、奖励办法 在全班评选课堂学习优胜小组

(1)、优胜小组标准:声音洪亮,展示准确,表情大方,文明守纪.(2)、每节课下课时老师和科代表宣布优胜小组,同时说明理由,然后作好记录。

(3)、学习委员结合科代表统计,一天内得到优胜次数最多的小组是当天的优胜小组,可以得到流动红旗,保留一天。

(4)、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几次考试平均分,分数最高的小组是本学期最优秀小组,小组组长为最优秀组长。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班班通环境下的自主导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程连英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似乎轻轻松松,大量作业压到课外,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但预习任务要简明,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对困难尝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更不能把课内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整理成小卡片。

2、导入新课、明确目标(5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教学时,可由讲故事、名言、新旧知识链接、多媒体、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3、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0分钟)在检测读书过程中了解识字学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检测学生独立识字情况。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生字放在词、句中让学生认读,听写重点生字。不要对所有生字的教学平均使用力量,对新词、难理解的词放在语言环境中解决;

2、检测课文朗读情况,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不是读书时能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难读的长句能合理断开;方式上课整篇接读、对读,也可读重点段落。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可充分发挥同桌和小组的力量;

3、根据情况,也可检测学生能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不要有过高要求。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5、展示交流、精讲点拨(15分钟)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

6、巧设练习、完成目标(5分钟)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情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三、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要求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所谓以学定教。新课程要求:在整个的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而“先学后教”观念就是新课程条件下师生角色观转变的具体体现。它不但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从学生角度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而在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因此,贯彻“先学后教”理念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所谓“先学”,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所谓“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2、“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新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的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那么,我们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我们提倡的“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在适当布置常规性书面作业之外,作业更要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每次作业要有变化,且按照作业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统一和所谓的按时完成。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及各学科知识整合运用等,我们可以更多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问题,来达到启迪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实践性作业正好符合于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学习问题,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看生活问题,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有谚语说:“学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教师要善于把学习过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习的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剔除假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有明显的意义。可以以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转变,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学习背景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课堂,要求“生活问题情境化”。所谓“假问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对给于学生信息负面影响的过于简单的问题、空虚空泛的问题、虚假错误的问题、无聊搞笑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无益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少老师为了体现互动,活跃气氛,随心所欲地设计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只是为了取悦于学生、迎合于学生的“问题”,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浅显无聊,毫无意义的课堂。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必须克服的。

5、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和环节。这些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整堂课老师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甚至常常出现一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环节,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从另一个面来说,学习天天发生在课堂里,仅仅靠考试、训练课抓落实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底。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和和落实。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课堂上教学环节不要太碎,要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每堂课最好不要超过10个教学环节,如果一节课超过了10个教学环节,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过多,会束缚学生,使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四、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管理及评价

1、合作小组的组建:(1).分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4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2).排位:由传统的插秧为方阵式、便于1帮1或多帮1。如下图: B F C

E A D

(3).小组长的选拔: A F

D C

B E ①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②组长成绩比较优秀;

③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1)组长的职责:

①、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②、给小组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 ③、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

④、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2)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

①、每个组准备二个考评本,设正负两个组长。

②、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天一评比。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5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排名次。考评共分五项:

A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B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C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1分,表现比较突出的加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0。

D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分。不及时为0.E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讨论和问题无关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纪律差的每次扣除1分,老师点名批评的扣除2分,连续两天多次违纪的的请出小组,需向老师、组长申请方可回组以观后效。该项由副组长认定,一节课结束后由组长记录。

组长选出最活跃的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个,多的在每小组黑板上表扬,少的由老师教育,让其定出第二天课堂展示次数的目标。(3)、学习表现最好,但是纪律最差的不能当选最优秀学生。(4)、组长每周一总结,找出每组学习问题,确定下周努力方向,并给表现最好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或者写喜讯,同时给问题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由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5)、每个组表现最好的学生期末评三好学生加上三票,第二名加上两票,第三名加上一票。

3、奖励办法

在全班评选课堂学习优胜小组(1)、优胜小组标准:声音洪亮,展示准确,表情大方,文明守纪(2)、每节课下课时老师和科代表宣布优胜小组,同时说明理由,然后作好记录(3)、学习委员结合科代表统计,一天内得到优胜次数最多的小组是当天的优胜小组,可以得到流动红旗,保留一天。(4)、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几次考试平均分,分数最高的小组是本学期最优秀小组,小组组长为最优秀组长。附1:小组学习评价标准

1.组员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安静等待上课。

2.自主预习:主动、认真、投入地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的安静。

3.交流讨论: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礼有节;达到了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发生。4.展示: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5.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6.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7.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8.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载。

9.组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教师的指导,听从组长和教师的指挥。

10.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后,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乱扯、闲聊等不良现象。

年级第组组内课堂积分表

日期

2013年月日

2013年月日

2013年月日

项目 姓名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年级第组组内课堂积分表

日期

2013年月日

2013年月日

2013年月日

项目 姓名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发言

讨论

展示

任务

违纪

合计

第三篇: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因课型、文体的不同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结构设计,但都应该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应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诵读、品析、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语文教育家余映潮倡导的“教学设计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语文教研组特制定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一、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4)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渐进性,体现本节重难点,要有梯度,语言简洁明了。

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环节可采用板块式结构、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思路,分步进行自学--展示--反馈。

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接力朗读、全班齐读等)

1、解题,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根据不同文体,教给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1、标出段序,明确文章顺序(或把握文章线索)。

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3、总结出结构特点。

自学指导(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课文内容,课后习题设计品读要点。品析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及特色。应该读品结合,读是手段,品是目的。程序是先读后品,品后再读。学生就会读出感情,受到情感陶冶。品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一个重点段落。品的方法可以有增、删、换、调字词等多种形式。通过品读理解人物性格特征、体会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等。)

1、品读词语的精妙处。

2、品读重点语句(修辞、句式、含义及作用)。

3、品读重点段(总领段、过渡段、主旨段等)学生要求:

(1)按自学提纲自学。

(2)自学完后,要合上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料进行自测,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做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要求:

(1)对个别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学生,要有个别提示。

(2)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巡回时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以利于学生全身心地自学,及时发现并记住存在的问题。

(3)适度调整自学时间:要给学生适度的自学时间,并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自学时间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一)探究的内容。

问题来自学生自学中还不会的问题;教师备课时预设的 问题,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如:

1、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2、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文章的写作特点。(尽可能做到一课一得,学以致用)

(二)探究的形式

(1)组内互探(6分钟)。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它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2)师生互探:(4分钟)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其方式可通过口头回答、书面练习、演板等方式进行。展示和纠错采取学困生展示(展示面要大),中等生纠错,优秀生讲评,学生解决不了教师再进行点拨。教师点拨的是学生共同存在的困惑点、重难点、易错点。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讲之前不讲、学生没有进行探究学习的不讲、学生会的坚决不讲(补充讲解、更正讲解、点评讲解、归纳总结讲解、按顺序讲解、拓展延伸讲解)。

四、达标训练(8分钟左右)

训练题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在强化训练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训练。训练题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时要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

⑴出示训练题、拓展题:必作题(课后练习题)、选作题和思考题。

⑵完成拓展训练题(展示和做课后练习及同步训练)。文科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使学生必须记住理解的有关基本知识。

⑶教给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规律等,收到死记活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4)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收获。

五、堂清检测(8分钟左右)

对本节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测评要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测评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测评,要准确掌握“堂清”的对象,要把没有“堂清”的学生转为“日清”对象。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把学生按学习基础搭配排好座位(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及格生为一组)。将学习小组成员分成若干层、便于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2)堂清内容可以是当堂作业题,也可以是一本一册上的基础题和重点题。对各类学生在量上和难度上要求不同,堂清题要提前做好准备(小黑板、纸质、多媒体等方式呈现)。

(3)要保障堂清的时间,每节课要留出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堂清”。

(4)清的方式可多样,在完成堂清题时,要求学生像竞赛、考试那样独立完成。老师不辅导,学生之间不讨论,不看书,不查资料,更不得抄袭。

六、课堂小结(2

分钟)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摘要:低年级的语文课堂要构建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适当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形象化、简单化,教学方法上多样化、生动化;努力营造一个生动、高效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关键词:基础 高效 寓教于乐 深入浅出

语文作为一名最基础的工具学科,从小学至幼儿园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必开必学的科目之一,但也正因其重要性,知识含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多,考试必考,老师重视,学校重视,家长重视,从而给学生造成压力,是学生产生一种浓浓的厌倦情绪,有的甚至变成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现代教育抛开了深植于老师、家长心中的应试观念,尽力减少人为地为孩子们增加的砝码,但语文学习还是不尽人意。我们作为教师的也应该深刻反思一下,造成这种语文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再提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也试探着找其原因,发现问题,对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浅酌看法。

第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比较千篇一律,不富于变化,由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导致了一种机械性的学习,缺少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生动的教学形式。

对于这一点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特别爱上外语课这件事。首先,一有外语课,孩子们就会显得很兴奋。无论何种原因占用外语课,他们就会不太高兴,而一旦其他课改做了外语课,他们则会高兴的欢呼起来;其次无论在哪见到外语老师,问好声总是不绝于耳;听过几节外语课,黑板上贴的花花绿绿,电视屏幕上时而出现一幅动画,录音机里播放着纯正的英语,老师还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道具,偶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特表演。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声音洪亮,还经常会听到他们因回答对问题的欢呼声。孩子们在外语课上的出色表现,和那一张张洋溢着欢笑的笑脸,给了我深深地刺激,与孩子们的外语学习相比较,作为语文教师,我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找其原因,我觉得语文课堂教学,至少是我的教学中,还缺少一个让孩子们觉得愉悦的兴奋点,那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年龄小,在行为上缺少自制力,他们的学习往往靠兴趣的引领,因此,在学习知识的第一环节——课堂上,就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强调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寻找一种适合师生各自特点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低年级语文时就注重培养新时代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我想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材教具化。遇到难讲的语句,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就绞尽脑汁,自行设计了有趣的实用教具,更好的帮助他们学习好。如:会变的画、活动卡片、小盖盖问题、立体活动语句卡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每节课上我都精心准备了小奖品(带有问题的小奖品)。为了得到它,同学们都乐此不疲。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也能设计问题了。

我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它除了要求教师本身好学乐学、具备更全面的知识素养与文化底蕴的同时,就是要肯于动脑、勤于思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每一的环节,不怕麻烦,不怕累。要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更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能急功近利,努力做到高效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富于变化,从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起来,臻于“语文课是学生最爱”的理想境界。

第二,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它的前提就是承认学生们身上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往传统教育上的满堂灌式的填鸭式教学,造成了教学上的一刀切,不承认差异,所有的孩子接受着老师统一模式的教学,从而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这是不可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承认这种差异,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应该从小开始。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分层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分层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情况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从而获得最佳发展的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心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去尊重他、关心他、牵挂他,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这时的儿童独立能力不强,教师更应该加倍呵护他,科学的引导他。带着对学生的爱,把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你会从中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通过分层教学,把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发展过程。教学中既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将语文水平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老师们都努力追求着一种引导学生达到一个好学乐学的境界,因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那么如果不承认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那么它将压抑学生潜能的发挥,也是一种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终将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从而形成两级分化的局面。

第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方法具体化,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在一次次的领悟中积累、运用。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就理解了。”秉着小学低年级学生易记易忘的特征,我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时,开展了丰富性的训练。一方面按照“词语—句子—句群—段—篇”的路线进行规范性的基本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开篇成文,以我手写我口。我经常交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做一张小小的词语卡片。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们把卡片拿出来,并上台大声地用该词说一句话。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们的字练好了,还养成了做事情细心不马虎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写出许多词语,并能用它说出来一句完整的话,久而久之,学生们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任何人为的拔高,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从而使学生产生挫折感,最终养成厌学的情绪。无论是在学习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我们都应该给学生们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们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提倡“鼓励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都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理解,还要学会对学生说:“你行!”“你一定行!”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建构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新模式,从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及语文素养,为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16、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176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南部县柳驿小学 杨彦

课前预习:老师精心备课,反复研读教材,围绕教材设计预习问题。学生抄写预习题,借助拼音读熟课文,并完成预习题,小组长检查。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激趣(板书课题)

二、再读课文,展示预习所得和质疑

1.自读课文,理清展示内容

(1)预习展示一:我学会的生字有————————————。我要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我用的方法是——————————————————————

我会用它组这些词—————————————————————

(2)预习展示二:我积累的词语有—————————— 我会用——(什么词)说一句话

(3)我能解答的问题是:—————————————————————————————————————————————————————————————————————————

(4)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

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

2.游戏:朗读接龙——夸夸他,提醒他

3.质疑:我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4.根据学生质疑,其他生为其解答,师点拨,学生经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后写在黑板上。

5.老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实物演示”“联系生活”“知识链接”等方法,解答疑问。

三、课堂检测

设计精当的练习。如:拼音写字、比一比组词、猜字谜、填空、小练笔、分角色表演等方式当堂检测,组内对改,评议,组长汇报检测结果。

四、填写反馈表

1.这节课我的收获——————————————————————————————————————————————

2.我还没弄懂的地方————————————————

3.我对自己的评价——————————————————————————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五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