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生物工程进展论文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21-71441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5 15:43: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生物工程进展论文

生物工程进展论文

姓名:

王传李

专业:

轻化工程

学号:

15L0903111

酶工程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摘要:

酶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当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酶工程工业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六十年代中期起步,至今短短的三十多年,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酶工业。本文简要介绍酶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例如介绍酶工程在淀粉加工、蛋白制品加工、果蔬加工、焙烤食品、酿酒工业和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其现存的缺点,并对酶工程的发展前景作出一些展望。关键词:酶工程,食品工业,应用,发展前景。

前言

工业化酶制剂的品质改良及新品种的开发是现代生物技术介入最多的一个领域,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80年代末,就已经开发出多种蛋白酶、脂肪酶,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工业用酶超过50多种。酶制剂主要用于果汁、啤酒、葡萄酒、乳制品、甜味剂、淀粉加工、糖果、面包等的生产。DNA重组技术对酶工业的渗透,导致了酶工业的飞跃,已有多个国家实现了β-淀粉酶的克隆化;日本经过质粒重组的嗜热芽孢杆菌蛋白酶的活力为原菌酶活力的18倍;利用DNA重组技术,使葡萄糖异构酶和木糖异构酶的活力提高了5倍[1]。

一、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酶工程主要指天然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由4个部

分组成:酶的产生、酶的纯化、酶的固定化、生物反应器[2]。

二、世界上对酶工程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开发新的人工合成酶和模拟酶。

(2)运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改善原有酶的各种性能,提高酶的产率和稳定性,使其在后提取工艺和应用过程中更容易操作。

(3)加紧对核酸酶和抗体面的研究。

(4)研究酶在有机合成和非水介质中进行生物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

(5)研究开发酶的定向固定化技术,拓宽酶的应用范围,使酶活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6)深入进行微生物学和糖基转移酶的研究。

三、酶工程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牛奶中含有4.3%~4.5%的乳糖。患乳糖酶缺乏症的人饮用牛奶后将导致不良后果。用乳糖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组成乳糖的两个单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用固定化乳糖酶反应器可以连续处理牛奶,将乳糖分解,用于连续化生产低乳糖奶。该技术已于1977年实现工业化。此外,乳糖在温度较低时易结晶,用固定化乳糖酶处理后,可以防止其在冰淇淋类产品中结晶,改善口感,增加甜度。固定化乳糖酶还可以用来分解乳糖,制造具有葡萄糖和半乳糖甜味的糖浆。

水果蔬菜加工中最常用的有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淀粉酶,阿拉伯糖酶等。其中果胶酶已成为许多国家果汁、蔬菜汁加工的常用酶之一。利用果胶酶可以明显提高果汁澄清度,增加果汁出汁率,降低果汁相对黏度,提高果汁过滤效果。果胶酶主要由滋生物来生产,人们通过一系列诱变育种技术,可以筛选优良菌种[3]。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食品的不断需求,近年来,采用果胶酶和其他的酶(如纤维素酶等)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出汁率,简化工艺步骤,并且可制得透明澄清的蔬菜汁。再经过种种调配就可以制成品种繁多的饮料食品,如胡萝卜汁,南瓜汁,番茄汁,洋葱汁饮料等。葡萄糖氧化酶可用于果汁脱氧化,国内外对其生产及固定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铁等葡萄糖酸系列产品的兴起,需求日益增加,因而开发性能优良的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用以氧化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柑橘类加工产品出现过度苦味是柑橘工业中较重要的问题。造成苦味的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柠檬苦素的二萜烯二内酯化合物;另一类为果实中多种黄酮苷。脱去苦味的方法:有吸附法和固定化酶法。吸附法是一次去除苦味物质,而酶法脱苦主要是利用不同的酶分别作用于柠檬苦素和柚皮苷,生成不含苦味的物质。工厂生产中常采用固定化柚皮甘酶减少柑橘类果汁中的柚皮苷含量。其载体常使用甲壳素、空心玻璃床(DEAE—Sephadex或单宁-6-氨基乙基纤维)、海藻糖、醋酸纤维和三醋酸纤维制成的膜[4]。

在农业方面,应用酶工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人们努力

的一个方向。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此外,酶工程在饲料加工领域也有重大应用。在食品工业方面,酶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不断开发新酶源,研制新产品。在环境治理方面,传统的化学方法显现出了弊端与不足,利用酶工程治理环境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四、对酶工程发展前景的展望

可以预计,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酶工程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酶工程研究和酶制剂工业必将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5】。可以相信,将来人们可以用化学的方法随心所欲地构造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人工合成酶和模拟酶,而且还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在生物体外构造出性能优良的产酶工程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酶工程技术必将在工业、医药、农业、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迈向迎接2l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之际,我国酶制剂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酶制剂工艺起步晚,底子薄,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酶制剂与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我们还必须继续学习,取人之长,紧跟国际酶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提高我国的酶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斌,金莉.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6(1):147-151.[2]袁勤生,赵健.酶与酶工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唐忠海,饶力群.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 与开发,2004,25(4):10-14.[4]史先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 与开发,2004,25(4):40-43.[5]居乃琥.21世纪酶工程研究的新动向[J].

第二篇:生物工程进展读书体会

生 物 工 程 进 展

……读 书体会

本学期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十几种期刊,要求我们去网上查阅这些期刊的论文,并写一篇读书心得,为此我在网上查找了很多天,细读了酿酒科技、食品科学、江南大学学报、微生物学报等期刊的几十篇论文,由于我来自中国酒都仁怀,所以我搜集的论文基本上都与“酱香白酒的酿造”有关,主要涉及酿酒微生物的研究、美拉德反应、酱香白酒的风味物质、所用原料(糯高粱、小麦)等。并将自己现在所学的东西与其中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相联系、相比较,在此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在仔细阅读这些论文的过程中,我知晓了很多研究酒类的专家与研究单位,如中国科学院成都酒类研究院的庄名扬教授、王仲文教授,中科院的连宾教授等,他们在研究酒类的时候用到的“微生物培养、型态观察”、“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气相、液相色谱分析”、“气质联用技术”来研究的方法都是我们在本学期学的内容,所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论文让我知道了很多实验方法、实验设备的广泛用途,同时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学校所学的东西的重要性。除了研究方法之外,我也学习到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了解了美拉德反应的全过程、知道了什么是希夫碱、阿马多利亚化合物,同时还了解了许多在酱香白酒酿造过程中期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白色球是酵母、地衣芽孢杆菌,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等分析方法都有了一些了解。

以下是我通过阅读期刊论文知晓了一些关于酱香白酒酿造的问题: 1 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及其产生原因

近年来研究者对酱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是对于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本质及酱香产生所必须的微生物种类尚不清楚;而从其生理生化角度,对于微生物在酱香物质产生过程中产生何种酶及其具体作用及各种微生物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协同作用等方面亦一直没有确切的解释,并且与酱香产生密切相关的美拉德反应过程复杂,酱香主体成分的不确定,使得研究酱香产生的思路从源头上被封闭,因此只能着重从酱香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而产酱香的过程本身又极其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也就使研究上产了更多的难题。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

酱香型白酒主香成分是什么虽然没有定论,但来源于曲药却是公认的。大曲中的微生物在酿酒中的主要作用是糖化、发酵、生香,高温曲糖化酶的糖化力很低,这是高温大曲与其它大曲最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决定了大曲酱香型酒生产的两个显著工艺特点:一是大用曲量,二是窖外堆积。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微生物与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同样是酒曲生物活性的重要来源,酶的活性不仅影响到酒曲中各种物质的转化,也直接影响到有机香味物质的品质和数量,从而对白酒香味物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3归纳起来在酿造过程中需要解决如下的问题

目前,对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研究主要为改进或者用纯种的微生物强化发酵,以及对那些影响酱香型白酒生产的模式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上,而对各种有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甚少。因此该把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作为今后的重点研究目标,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酿造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功能、基因表达概貌,预测与酱香型白酒生产相关的蛋白质和微生物功能,此外还可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主要微生物对酱香物质生产的影响,开掘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结合已建立有的技术改进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通过阅读那些优秀的论文,并将其与我们现在的实际相联系,我渐渐认识到学校所教予的东西的重要性,知道了很多仪器、实验方法、实验的设计思路、理论知识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极大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的多看这类文章,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学习中与其联系,以便抓住重点,力求进一步的自我提升。通过这次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以后一定要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因为在搜索期刊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优秀论文都是用英语写的,要是自己能看懂那些外文,并将外国人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同我们相比较,通过取长补短,一定会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老师,由于他的引导,以及介绍大量的期刊论文,我才会好好的、仔细的去阅读那些期刊,也才对生物工程这个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强了自己的专业自信心,让我看到就度本专业的美好前程,同时也为自己迈出下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生物工程论文 图书馆生物期刊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图书馆生物期刊论文

新形势下我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对图书期刊的需求,并根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目前的期刊现状,探讨了如何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合理的订购期刊、采取哪些方式提高期刊利用率,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思路。

关键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图书馆 期刊工作

期刊作为图书馆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内容广、知识新、社会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新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动向等特点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科专业的持续扩充,对图书馆的期刊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从学校的发展和读者需求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如何根据学校各专业教研需要合理选订期刊、采取哪些方式提高期刊利用率等方面还值得思考和改进。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图书馆期刊现状

随着我校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期刊工作也在不断发展。

1.1 购买软件,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馆的自动化建设发展迅速,采用国内先进的“ILAS Ⅱ”

集成管理软件,实现了从期刊订购、记到、催缺、装订等等的全部自动化,提高了各业务流程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新刊到馆与读者见面的时间。

1.2 注重学习,强化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前图书馆期刊的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管理人员缺乏对学校专业设置的了解,也不重视继续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许耀才馆长鼓励和支持大家坚持终身学习,包括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提高学历的学习、业务学习(每周坚持在部门内部组织业务学习会)、专业素质学习(如何将许耀才馆长提出的文明服务十心和满意服务十点的理念切实贯彻到工作中的学习)、外出学习(到兄弟院校图书馆学习和参加CALIS编目培训学习等)等,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3 编写工作指南,提高工作效率

在许耀才馆长的指导下,编写工作指南,包括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工作细则等,用以指导工作,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4 取消代书板,出版期刊文摘,开始由原来封闭式、被动式的服务,向开放式、主动式的服务转变

彻底取消代书板,读者可随意取刊,并且阅闭刊物只用放在书车上,由工作人员上架;在调查了解读者喜好后定期编制出版期刊文摘,包括考试指南、做人与处世、就业指导、健康天地等栏目,开始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深受读者喜爱。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合理的订购期刊

期刊作为一种经济物品,它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呈现出逐年上涨的势态,各类期刊价格猛涨,同时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和学科专业的持续扩充,使得订购工作陷入困境。而随着高等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得读者对期刊的阅览需求表现为多样化。他们不但要从学术专业期刊上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希望阅读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普及类期刊,以拓宽自己的各方面知识以增强各方面素质。因此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合理的订购期刊显得至关重要。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应根据当前读者需求与本馆实际及今后的发展,将近期计划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分清主次,合理调配。

2.1 保证合理的馆藏结构

2.1.1 学科结构:根据学校所设立的重点(例如,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一般学科专业以及新增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拟订出不同比例的订购范围,分析这些比例是否和本馆读者需求相适应及相适应的程度。

2.1.2 等级结构:考察本馆收藏的各学科、各类型的刊物是否体现了一定的层次级别,这种层次级别与读者的需求类型、需求层次是否相适应。

2.1.3 时间结构:主要考察图书馆新旧藏期刊的比例状况。因为只有新刊占总馆藏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馆藏信息知识含

量和被利用的活力。

2.1.4 专普结构:考察专业类期刊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普及类期刊的比例状况,因为只有使得馆藏期刊既有专业的深度也有各方面知识的广度,才能适应读者为适应社会而不断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2.2 保持馆藏特色

根据学校所设立的重点学科,建立特色化馆藏信息资源。一要突出专业特色,二要突出地方特色。集中建立一批特色化期刊信息资源,保证其系统性、新颖性、权威性,使某类期刊信息在本地区的文献资源中占据特殊地位,这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样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适应社会和学院发展的期刊将成为可能。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提高期刊利用率是期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已经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再好的刊也要找到需要它的读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读者找刊和为刊找读者,首先我们要积极开展馆藏期刊资源的宣传与报道,让读者全面了解馆藏期刊,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取所需要的期刊信息资料。同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3.1 设置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导读图

3.2 期刊排架要科学化,要方便于读者

3.3 编制当年期刊目录,将全年征订的期刊分学科列入,每年更换一次,做成Excel电子表格,存于检索机内,使师生充分了解馆藏期刊体系。

3.4 按学科来确定核心期刊并定期编制题录来报道核心期刊中所刊载的文章。把这些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在校园网主页的校园新闻上发布新闻提示,然后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详细宣传。

3.5 开展读者调研工作,结合读者对期刊的使用情况及满意率,及时宣传推介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

3.6 为教学提供特色服务。定期向教师提供专题信息资料及学科发展变化的前沿信息,使教师及时掌握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3.7 为重点课题及科研项目提供重点服务。建立课题信息库,主动与课题组配合,深入其中,力求将更多的文献信息转化为信息产品。

3.8 为学生提供个性信息服务。针对大学生用户群的信息需求特点,创建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有创造性地学习,实施期刊的预约、留言版等特别信息服务,进一步及时为他们服务。

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变化,适时转变运行机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强化信息意识和服务功能。充分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总之,期刊服务工作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日益增大,专业门类的扩充,图书馆的期刊服务工作将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云,廖先珍,冯艳.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期刊工作[J].图书

馆,2002,(2):81-82.[2]王玲,随伟民.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J].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26).[3]徐月红.浅析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期刊采购工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5):64-66.

第四篇: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分离工程[2]、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胚胎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分离工程、药物分析、仪器分析等。

优势

社会认可度高,对本专业有较高期望,知识范围广,生物学基础强,工科知识扎实,二者有机结合。基础扎实,应用广泛,可以很容易的转到生物科学方向或其他相关应用专业,比如食品科学,制药科学……

理性思维强,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进行独立课题实验,并提交专业论文。保研考研比率很大,很多学生有机会出国继续深造

劣势:专业课设置不是很成熟,各学校参差不齐

生物科学专业课和工科知识学习均深度有限

所要求的科目较多,课业较重,想要学好学精必须投入大量精力,所以课余时间不是很充足

本科毕业工作前景不是十分明朗,相关就业领域要求更高学历

机遇:培养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学科,出国比例大,各大有名高校都十分注重其发展

专业适用面广,易转专业,可以进一步学习上游的生命科学,也可以学习下游的实用工程学科。就业领域广泛,比如制药,食品,科研,或技术开发等

把先进高端的生命科学和应用联系起来,是非常火的专业,前景十分看好

挑战:相对口专业要求更高学历,本科毕业后工作相对难找,为此很多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就业的一般从事层次较低的技术工作或干脆放弃本专业而转行

如果有志与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需要培养扎实的钻研探索精神,并注重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深造学习,定会成为该方面的高级科学人才。

就业方向 1.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生物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五篇:生物工程[推荐]

1细胞破碎就是采用物理、化学、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设法使胞内产物最大程度地释放到液相中。

2破碎率定义:被破碎的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数,3料液:在溶剂萃取过程中,通常将供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通常是水溶液;溶质:从料液中提取出来的物质称为溶质;萃取剂:用来萃取产物的溶剂常称为萃取剂;

萃取液: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与萃取剂形成的溶液称为萃取液;萃余液:被萃取出溶质后的料液称萃余液(萃残液)。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分配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为一常数,为分配定律。

5乳化:是一种液体(分散相)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的现象.6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SCF)作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7微胶团: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外,疏水的尾部朝内,中间形成非极性的“核”

8膜分离的概念: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9反渗透:

定义: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施加超过渗透压的压力,使溶剂透过膜的操作。

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孔径范围在0.1~1 nm之间

10电渗析: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11截留曲线:测定分子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质或水溶性聚合物的截留率,所得到的膜的截留率与溶质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12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膜表面上溶质浓度高于主体溶质浓度的现象。13膜溶剂 :是形成液膜的基体物质。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两个部分的化合物,在液体中可以定向排列,显著改变液体表面张力或相互间界面张力。

流动载体:其作用是使指定的溶质或离子进行选择性迁移,其作用相当于萃取剂。稳定剂 :可以提高膜相液的粘度,促进液膜的稳定性。交换容量是表征树脂活性基团数量-交换能力的重要参数,总交换容量:每克干树脂上活性功能团的总数。

工作交换容量也叫实用交换容量,即在某一指定的应用条件下树脂表观出来的交换容量,流出液中被交换离子含量达到漏出点的交换容量15影响交换速度的因素①树 脂  ★ 颗粒大小:ro,扩散速度,内扩散F内。★ 交联度:交联度,孔,Di,F内;

但是选择性;机械强度。交联度应从交换速度,选择性,机械强度三方面综合考虑。

★ 活性基团电离度:电离度大,交换速度快,选择性也增大。强酸、强碱及弱酸、弱碱的盐型树脂,交换速度快,∵ 树脂电离度大;弱酸H型、弱碱OH型树脂,交换速度慢。

161软化水:将水中硬度(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脱盐水: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为1.0—10.0 μs /cm电阻率1万-100万欧·厘米,含盐量小于1-5毫克/升。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出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电导率为1.0—0.1 μs/cm;电阻率100万-1000万欧·厘米,含盐量小于1毫克/升。.超纯水: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不离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为0.1—0.055 μs电阻率大于1000万 ,含盐量小于0.1毫克/升.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为0.05 μs,电阻率为18.3兆欧·厘米。17色谱分离(Chromatographic Resolution,CR)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如吸附力、分子极性、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亲合力、分配系数等)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当多组分混合物随流动相流动时,由于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而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使之分离。18阻滞因子是在色谱系统中溶质的移动速度和标准物(与固定相没有亲和力的流动相 Kd=0)的迁移率之比

1超声破碎法:

三十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影响因素:离子水化半径2 离子化合价 3溶液的酸碱度 4交联度,膨胀5 辅助力 6有机溶剂

三十一色谱分离优点1 分离效率高,每米柱长可达几千至几十万的塔板数; 2应用范围广,从极性到非极性、离子型到非离子型、小分子到大分子、无机到有机及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热稳定到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尤其是对生物大分子样品的分离,是其他方法无法代替的;3选择性强;4高灵敏度的在线检测,可采用不同的高灵敏度检测器进行连续的在线检测;5快速分离;6过程自动化操作。

三十二对吸附剂的一般要求:1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足够的吸附能力2对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吸附能力3化学惰性,即不溶于流动相,不与样品组分和流动相起化 学反应4颗粒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的粒度 一般采用白色或无色吸附剂,便于观察实验

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纤维素等。

一发酵液的基本特性1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2悬浮物颗粒小,细胞的相对密度与培养液相似。3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4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5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6悬浮状态稳定:双电层、水化膜、布朗运动

二预处理的目的:降低液体黏度,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

⑴ 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⑵ 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 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

三预处理的方法1 凝聚和絮凝2降低液体粘度3调节悬浮液的PH值4助滤剂和反应剂

四工业上使用的絮凝剂可分为三类:1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2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3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五絮凝的影响因素发酵液的性质(细胞浓度,表面电荷);絮凝剂的浓度(最佳用量为粒子表面积约有一半被聚合物覆盖);絮凝剂的分子量;pH 控制;搅拌速度。六影响发酵液粘度的因素:

1菌体的种类和浓度(重要因素),通常丝状菌、动物或植物细胞悬浮液粘度较大,浓度增大,粘度也提高。

2培养液中蛋白质、核酸大量存在:

3细胞破碎或细胞自溶后粘度增大。因此细胞破碎的程度应控制,发酵放罐时间要

2溶剂萃取法:利用一种溶质组分(如产物)在两个互不混溶的液相(如水相和有机溶剂相)中竞争性溶解和分配性质上的差异来进行分离操作的。3双水相:将两种不同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混合时,当聚合物浓度达到一定值,体系会自然分成互不相融的两相,称为。4截断分子量(MWCO):相当于一定截留率(通常为90%或95%)的相对分子质量。

5截留率:指对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模能截留的程度。6浓差极化:这种盐浓度在模面增加的现象。7萃取:指任意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8下游分离过程:

9高压匀浆法:利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和高速冲击撞击环使细胞破裂。

10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此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11膜污染:模在使用中,尽管操作条件保持不变,但通量仍逐渐降低的现象。12浸取:用某种溶剂把有用物质从固体原料中提取到溶液中的过程。13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致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

14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桥架作用,使胶粒凝形成较大絮团的过程。15凝聚:指在电解质作用下,由于胶粒之间双电层电排斥作用降低,电位下降,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16溶剂萃取法:利用一种溶质组分在两个互不相融的溶剂中竞争性溶解和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操作。17反胶团: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中亲水头向内和疏水尾向外的具有极性内核的多分子聚集体,由于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方向与一般的正向胶团相反,因此成为反胶团。

18亲和色谱:是专门用于纯化生物大分子的谱分离技术,它是基于固定相的配基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特殊生物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相互分离的。19凝胶色谱:以凝胶为固定相,是一种根据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

20超临界流体(SCF):是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其物理性质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流体。

21分配色谱:利用各组分在两种互不混溶溶剂间得溶解度差异来达到分离的。22对酵母细胞采用酶法破碎时,先加入(蛋白酶),作用蛋白质-甘露聚糖结构,使两者溶解,再加入(葡聚糖酶),作用裸露的(葡聚糖层),最后只剩下原生质体,这时若缓冲液的渗透压变化,则细胞膜破裂,释出胞内产物。23细胞破碎率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目的产物测定法)(导电率测定法)。24离子交换树脂由(网状骨架)(功能基因)(活性离子)组成。25分配色谱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固定相)(流动相)(溶质)26萃取过程在工业生产中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混合)(分离)(溶剂回收)27向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亲水性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的分离纯化方法,称为(盐析)。

28整个下游加工过程应遵循下列四个原则(时间短)(温度低)(ph适中)(严格清洗消毒)

29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动态(成本)(质量)(环境保护)将使该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力。

30常用的机械破碎细胞的方法有(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31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呈稳定的分散状态,其原因是由于(水合模)和(双电子层)。

32分子筛色谱(凝胶色谱)的主要应用是(脱盐)(分子量的测定)

33当气体的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压缩都不能是它变为液体称为(临界温度)34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过程分为(等温变压)(等压变温)(吸附)35结晶过程包括(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产生)和(晶体的生长)三个过程。36膜分离过程所使用的膜,依据其模特性不同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37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扩散性),与液体有相似的(溶解性)。38盐析过程的两种现象为(沉淀)(析出)。

39支撑液膜体系由料液、液膜和反萃液三个相以及支撑体组成适宜。

培养基成分:如用黄豆粉、花生粉作氮源,淀粉作碳源,粘度都会升高。某些染菌发酵液,如染细菌,则粘度会增大。

发酵过程的不正常处理,如大量过剩的培养基和消沫油加入,都会使粘度增大。七错流过滤特点1收率高(97-98%)2质量好3减少处理步聚4染菌罐也能进行处理

5介质阻力大6不能得到干滤饼7需要大的膜面积8目前适用于小分子的分离

生物工程进展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