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关于提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1-86978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2 12:56: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提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于提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是“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当前旅游产业发展及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我们必须深入破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难题障碍,深度挖掘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旅游资源大整合,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新突破,实现城市转型战略。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速形成“两核带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构建城乡联动、多元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两核:市区城市休闲核心;鲁山山水观光、康体养生、山地度假核心。两翼:叶县、舞钢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宝丰、郏县文化体验旅游板块。以“两核”的率先发展带动“两翼”的快速发展,形成全市旅游产业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但回过头来看, 旅游业可圈可点的项目不多、可玩可游的景点不多,不要说吸引外地游客就连本地游客也吸引不了,从调研情况看,老百姓对我市旅游业发展不是很肯定,意见颇多。下面,我们代表XXXX,在此就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专题发言。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规划跟进不够。

近年来,我市虽出台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但没有相配套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缺少对“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系统规划和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指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如存在个别景区虽着手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规划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原先的规划成了摆设,现有的景点“缺胳膊断腿”。

个性特色不够鲜明。

我市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却没有一处叫得响的品牌特色或个性线路,旅游业发展的定位模糊,老的业态缺少亮点,新的业态没有突破。在开发上,地域分割、部门分割、投入分散、随意性大,没有个性特色,形不成群体优势。另外,在自我完善上,隔靴搔痒,不敢向病处动刀,亦步亦趋。就接待游客而言,很多景区没有接待中心和停车场,不要说承接外来游客了,就连本地游客也难以承接。

机制障碍没有消除。

从现状来看,目前阻碍旅游业发展的机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格局还未形成比如,在个别景点的开发由乡镇操作,不仅财力投入有限,而且也难以从全市的角度谋划。另外,从面上讲,我市虽有旅游管理机构,但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景点开发上,寺庙归宗教局管、绿化归园林局管、景区归镇上管,不利于旅游业发展。同时,一些部门职能交叉,强调部门利益,各自为政,制约了旅游业整体发展。

二、关于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强化规划牵动,规范持续发展。强化“发展旅游,规划先行”的理念,突出规划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启动与《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规划》相配套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对“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指标,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强化项目带动,打造精品景区。加强旅游项目的谋划,将旅游工作落实到项目上,以旅游项目为抓手,做好融资、建设、推介等一系列工作,做一个成一个,使我市的旅游项目不断做大做强。城市核心以新城区大香山、白龟湖和沙河沿线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休闲区,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旅游功能,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旅游形象;鲁山核心以“山、佛、汤”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全面整合辖区旅游景区和资源,加大旅游项目推进力度,尽快形成休闲度假产业集群。叶舞板块围绕生态观光和山水度假主题,开发滨水度假、水上运动、森林养生等旅游产品,围绕文化观光和盐浴特色,开发文化休闲旅游区;宝郏板块以特色文化和民俗文 化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旅游化,丰富文化景区的游览内容,提升观赏性和参与性,形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强化融合联动,提升内涵品质。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认真研究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点、融合点,推动旅游与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养生、农业、工业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以演艺、娱乐、美食、温泉、养生、工农业观光为主体的旅游精品项目。如重点抓好旅游项目建设中特色文化的融入及体现,利用曲艺、魔术等富有我市文化特色和游客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出台旅游商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引导促进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要素,体现旅游功能,满足游客需求,以市城区为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输出和接待网络,创造条件建立与客源地城市的互联。

强化宣传拉动,树立外部形象。着力提高宣传推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始终坚持政府宣传形象与企业营销产品的方式不动摇,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市场拓展机制,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歌舞等媒介,广泛宣传推介全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如拍摄富有平顶山文化旅游特色的微电影等影视作品,在重点客源地举办推介会,举办平顶山生态旅游节,分片区设立旅游办事处,邀请媒体和线路代理商赴平考察宣传等方式强化宣传力度。

保障措施

全面落实《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奖励措施,继续实行地接奖励,切实调动旅行社组团来平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对新评定的3A级以上景点、星级酒店、商务酒店、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专项补助景点的奖励政策;建立完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政校企合作,把旅游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市政府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协调调度机制、考核奖惩制度,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对各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对旅游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检查。

(五)突出基础设施,尽快拾遗补缺。

在推进机制创新的同时,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抓手,加大对景区环境的整治力度。比如景区游客中心和大型停车场完善上,出手要快、动作要实,“不能光打雷不下雨”,特别是要解决国家三A四A级景区的XXXX问题,可作为长远规划同时建议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彰显生态特色。此外,在景区外环境整治上,加大推进力度,对山坡垦荒、山坡私坟、林地种养,逐一整治、清理,及早搬迁,还景区的本来面目,促进景区开发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关于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于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民革张家港市支部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旅游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培育、一手抓扶持”,不仅修编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了对外推介力度,而且上马了一批项目、丰富了景区资源,使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尽管这两年政府做了不少文章、花了不少精力,但回过头来看, 旅游业可圈可点的项目不多、可玩可游的景点不多,不要说吸引外地游客就连本地游客也吸引不了,从调研情况看,老百姓对我市旅游业发展不是很肯定,意见颇多。下面,我们代表民革张家港市支部,在此就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专题发言。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规划跟进不够。近年来,我市虽出台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但《张家港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张家港市涉水旅游总体规划》还未出台,区域规划跟不上总体规划。同时,香山、双山等“三山一苑”景区,前些年虽着手作过规划,但自202_年区划调整乡镇合并后,这些规划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原先的规划成了摆设,现有的景点“缺胳膊断腿”。暨阳湖生态园、香山景区、东渡苑景区、恬庄古镇等景点的开发,各自为政,只有点,没有线。

(二)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我市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却没有一处叫得响的品牌特色或个性线路,旅游业发展的定位模糊,老的业态缺少亮点,新的业态没有突破。在开发上,地域分割、部门分割、投入分散、随意性大,没有个性特色,形不成群体优势。另外,在自我完善上,隔靴搔痒,不敢向病处动刀,亦步亦趋。就接待游客而言,目前,“三山一苑”均没有接待中心和大型停车场,不要说承接外来游客了,就连本地游客也难以承接。

(三)机制障碍没有消除。从现状来看,目前阻碍旅游业发展的机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格局还未形成。1

比如,在双山开发上,事关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双山开发,交给金港镇操作,以一个镇的财力和物力建设双山,如同“小马拉大车”,不仅财力投入有限,而且也难以从全市的角度谋划。另外,从面上讲,我市虽有旅游管理机构,但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在景点开发上,寺庙归宗教局管、绿化归园林局管、景区归镇上管,不利于旅游业发展。同时,一些部门职能交叉,强调部门利益,各自为政,制约了旅游业整体发展。

二、关于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联系实际,我们认为,必须立足旅游业发展实际,加快提升总体发展水平:

(一)突出个性特色,叫响旅游品牌。加大对乡村旅游、涉水旅游和“三山一苑”景区建设力度,把现有“缺胳膊断腿”分散的旅游资源,拉长补齐,彰显主题特色。借鉴常熟、吴江等地“来有看头、游有玩头、走有念头”的旅游开发理念,突显生态度假、商务休闲、滨江观光、乡村体验于一体的个性特色,将东山遗址、古黄泗浦渡口和河阳山歌馆作为旅游业的龙头项目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龙头效应,打造“千年古渡口、今朝张家港”的旅游品牌。使人们想到,到张家港就要去东山遗址、古黄泗浦渡口、河阳山歌馆,就像人们到北京都要去长城、故宫,到西安就要看兵马俑一样。同时,加大整体推介力度,实施错位经营,辅以“春赏桃花、夏采鲜果、秋品江鲜”休闲个性,培植品牌特色,促进我市旅游业“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二)突出休闲度假,创新新型业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老百姓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买健康、买运动。俗话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市民希望,把运动休闲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休闲度假运动城,在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同时,倡导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吸引周边县市前来休闲运动。对此,我们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加以研究,创新新型业态,建设一座室内运动城,注重高、中、低档次兼顾,实行自助消费,彰显个性特色,以绿色

消费催生绿色GDP,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整合生态、人文、节会、民俗、商贸资源,以休闲度假为节点,将其连成线,促进旅游业由单一的观光业态向集吃、住、游、娱于一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创新新的业态。

(三)突出机制创新,整合旅游资源。在机制创新上,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大旅游意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对旅游资源整合,建议市政府将“三山一苑”、东山遗址、暨阳湖、梁丰生态园和恬庄古街等资源整合一体,打包成团,组建张家港市旅游业开发有限总公司,推进资产重组,实施集约化发展。在项目启动上,政府要带头投入,在关键时推一把,依托开发公司进行融资、贷款,或招商引资,充分调动积极性,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效益。在融足资金的基础上,捏紧拳头,加快“三山一苑” 开发、改造、升级进度,分步实施,切实增加景点内涵,提升景点引力。

(四)突出基础设施,尽快拾遗补缺。在推进机制创新的同时,以基础设施完善为抓手,加大对景区环境的整治力度。比如,在凤凰山、香山、东渡苑三景区游客中心和大型停车场完善上,出手要快、动作要实,“不能光打雷不下雨”,特别是要解决国家三A级景区——东渡苑景点入口处的难题。在双山岛开发上,重点是打破交通瓶颈。架桥、建设通江隧道,成本太高,不太现实,但可作为长远规划;当务之急是要增加渡船、延长班次,打造15分钟过江频率,尽快改变岛上交通面貌,方便来回进、出。同时,鼓励客运公司入岛开通岛上专线;对岛上居民购买环保车,建议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彰显生态特色。此外,在景区外环境整治上,加大推进力度,对山坡垦荒、山坡私坟、林地种养,逐一整治、清理,及早搬迁,还景区的本来面目,促进景区开发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民革张家港市支部

界别:民革

宣读人:黄冰青,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化科科长

第三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 “朝阳产业”、“无烟工厂”,是为消费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自1993年开发石人山景区到现在,平顶山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_-202_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2_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2_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2_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2_年增长12.4%,202_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2_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2_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2_年增长260.0%;202_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2_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2_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集团,也有分散经营、方便顾客、灵活快捷、服务周到的小型旅行社和门市部。据统计,截止202_年底,全市现有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社分社5家,旅行社快速发展,旅行接待能力迅速扩张。从购物设施来看,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贸区。从餐饮设施来看,高中低档酒店餐馆和各具特色的风味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五)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该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2_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356人,旅游车队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4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6家;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元旦等“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从今年5.1黄金周来看,三天假日,全市3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拉动相关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02亿元,同比增长908%。尧山景区和佛泉寺景区均创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的记录,二郎山景区高峰期的游客达到5.96万人次,三苏园景区3天接待游客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倍还多。经济、舒适、实惠的农家院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据统计,三天内全市农家院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279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到100%。同时,主要景区各大宾馆也出现了紧缺现象,其中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76%,创饭店住宿率新高;鲁山县和舞钢市的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全部爆满,不少游客纷纷流向周边县(市)如舞阳县、宝丰县等地用餐、住宿。在各个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销售点,门庭若市,游客竞相购买。

(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平顶山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双创”等活动,平顶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平顶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是本市旅游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能不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旅游开发工作涉及到的公路、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薄弱,对旅游开发工作的监控力度不够,旅游规划、景区项目建设等有关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同发展。平顶山旅游业在带动食、住、行、购、游、娱相关产业时,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每年“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本市旅游温度较高,游客爆满,但时过境迁,就会趋于冷淡,使相关产业不敢扩建。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仍很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链条很短,有些旅游企业仅仅把眼睛盯在景点和门票上,收入环节很少,而没有其它相关的活动,缺乏激起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使餐饮住宿等行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开发缓慢

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购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生产旅游商品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旅游商品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平顶山市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无法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游客在景区购物花费平均只有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收入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是目前全市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类产品和精品名牌少

总体上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与巨大的资源赋存不相匹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初级层次上,基本仍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休闲娱乐、参与性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和创新类旅游产品少,缺乏名牌和特色精品。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平顶山市旅游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多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提出以尧山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直到目前旅游线路组合程度依然很低,形成了个别传统景区支撑平顶山旅游的局面,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开放上,突出问题是重山轻城,重自然景观,忽视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即重视尧山,轻视平顶山市区景点和当地城镇的发展;没有把尧山景区和叶县县衙、汝州陶瓷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到本市旅游的人,很少在市区或者县城逗留,大部分甚至不进市区。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在发

展旅游业时,偏重于对景区景点的建设,没有意识的城市发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将其作为旅游城市来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为下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外出旅游,才可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旅游业能否赚钱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增加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以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下大气力解决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痼疾。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成立平顶山市旅游委员会,由旅游委员会行使对全市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作用,把规划、土地、投资和融资、公安、旅游和商贸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山与水、城市与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和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等。二是推进景区(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点)经营机制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化,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探索旅游资产管理与运营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应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每年按一定的幅度增加,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优化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套餐

首先要优化布局,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把城区打造成全市旅游服务功能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气,充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为一体。应以规划为先导,制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上规模,上档次和上品味,对旅游精品要“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联结各主要景区的高等级环状旅游公路网络,加强供电、供水、卫生、绿化、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改善接待条件,解决旅游者在行、住、游、娱、购等方面的不足,将该市建设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要对全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全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形成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所谓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就是指在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两者双向贯通,互为促进。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作用,培育大的旅游产业体系,共同将旅游业做大做强。根据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实现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调整旅游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使旅游业从单纯追求自身的发展中跳出来,要彻底打破脱离经济,单纯发展旅游业的定式;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媒介作用,推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任何时候,旅游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社会关联效应,其它要表现的是借助旅游优势和自身吸引力,促进城市开放,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新观念,新思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习先进地区“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今后,全市还需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开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使旅游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篇:如何提升全县教育发展水平

紧扣均衡,努力提升全县教育发展水平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极大提高了全县各族人民的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五年之中,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学校布局趋于合理,硬件建设逐步配套,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升,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类教育不断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较为陈旧,总体办学质量不高;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为落后,教育优先发完全落实。

强县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展的战略地位尚未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循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的相继出台,给我县“十二〃五”期间的教育全面和谐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快速发展的重要手 段,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首要任务,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着力构建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努力开创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新局面。

具体而言,首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三个基本”目标。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到202_年实现“三个基本”的奋斗目标,重点是在“十二〃五”前两年,结合我县学校现状、群众需求和生源分布,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同时积极争取布局调整及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和融资平台资金项目等项目工程,把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相结合,认真实施好《循化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努力做到“三个推进”。一是全面推进“校安工程”等项目规划建设。继续完成202_年下达的高级中学迁建项目、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布局调整及校安工程项目续建工作,力求于202_年7月完工,在秋季开学时交付使用。在确保工程进度按期完工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使之成为优质的示范工程。二是全面推进总投资590万元,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设。三是全面推进项目申报工作。(1)积极申报布局调整及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利用省级切块资金202_万元,规划扩建循化中学、藏文中学、白庄学 校及积石镇回校等四所学校总面积10758平方米的校舍;(2)争取申报6044万元融资平台资金项目,规划建设投资1500万元的职业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迁建项目和投资4544万元,总建设面积34900平方米的布局调整后22所保留学校的扩建项目。力争到202_年,把全县中小学调整到25所(其中,小学16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保留完全中学1所,迁建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和特殊学校),保留辐射教学点38所。使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重点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以此来带动义务阶段教育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是学前教育抓普及。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根据《循化县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我县到202_年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的具体目标是:规划投资1136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0551万元,设备投资530万元,征地288万元),共新建幼儿园8所、扩建幼儿园7所、改扩建幼儿园15所,使幼儿园数达到30所(其中公办24所,民办公助6所),在园幼儿数从目前的1130人增加到6245人,净增5000多名。202_年规划建设16所幼儿园(新建 4所幼儿园、扩建2所幼儿园、改扩建10所幼儿园),规划占地面积55278平方米,建设校舍面积33991平方米。辅助设施建设规划投资7581万元,包括新建大门12座、食堂1020平方米、厕所680平方米,设备购置8749套。规划新建的4所幼儿园需征地24亩,征地资金需144万元。在积极申报项目,全面完成规划建设的同时,采取鼓励民间举办、“公办民助”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学前教育,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牧区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到202_年,把机关幼儿园办成标准化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1所以上中心幼儿园,形成以县级标准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学前班和村级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格局。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拓宽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补充渠道。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健全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规范办学行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加强教育教学指导,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办园质量。

二是高中教育抓质量。根据当前我县普通高中普及程度不高、规模不大、质量还不高的具体实际,我县高中教育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是突出内涵发展,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真正作为高中学校办学和发展的生命线,主要任务是抓 好现有的两所高中。对高级中学而言,在全面完成整体搬迁的基础上,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结合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立足县情、校情,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接近或达到全区平均水平,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力争到202_年使高级中学在校学生数达到202_人。对藏文中学而言,在争取完成扩建的基础上,按照全省教育大会对“双语”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切实加强“双语”教师培训,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质,引领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县际、校际之间的合作,充分借鉴和学习省内外“双语”教学经验,不断挖掘潜力,形成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双语”教育局面。力争到202_年,把藏文中学打造成为全区“双语”教学的示范学校,并以此为龙头,通过办寄宿制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补充新鲜血液充实力量等措施,全面促进我县“双语”教学改革。

三是义务教育抓巩固。202_年,国家将对我县“两基”工作进行验收,迎接“两基”国检不仅仅是教育明年的重点工作、更是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 “两基”迎国检工作,在全县形成良好的迎检氛围,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全新的教育形象迎接国检;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全力协调配合的工作氛围,确保迎检工作环环紧扣,步步紧逼,齐头并进;进一步规范档案,在巩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档案使其规范、进一步更新数据使其完善、进一步索取回执使其有效;进一步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依法落实责任,想方设法用教学质量留住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确保“两基”迎检工作顺利过关。

“两基”迎检这项工作结束后,我们要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围绕教育强县的目标,进一步夯实教育基础,不断拓展教育内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重点实施好九项工程:实施好“校安工程”等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好“班长工程”,切实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施好“强师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施好“提质工程”,不断创造教学新业绩;实施好“平安工程”,努力创造教育良好环境;实施好“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教育管理体系;实施好“先锋工程”,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好“效能工程”,着力推动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实施好“暖心工程”,不断增强教育的凝聚力,从而大力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协调、稳步发展。

第五篇: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实施方案的几点建议

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实施方案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教师个人成长动力

学校应发挥着引领、激励和凝聚教师的作用,保证了教师可持续发展。以此同时在学校发展愿景框架下,把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学校发展愿景紧密联系,形成学校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愿景规划。不断引发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专业判断。

二、创设教研文化

在校本教研中研究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喜爱和欢迎的。要持续保护好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和动力,并不断感受到校本研究带来自我成长效益,需要对校本教研的制度、形成内容等进行不断地总结、改善和提升,使之形成适合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教研文化。

三、精心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活动

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对专业活动的持续有效的安排实施,并直接指向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透过多元化的专业发展活动形式,摄取多方面的专业学习经验和智慧。如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专家主持的教学研究、校长办学理念演讲、参观学校等。包括参与制定学校计划和个人计划、集体看课、课堂教学、主题研究、课堂专项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记录等。(3)经验传授:教学反思、带新教师、支教活动、班主任工作辅导、家长访谈经验介绍等。研修高级学历课程。外出考察学习和校内外交流活.

关于提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