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中文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1-70689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1 15:39: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中文

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中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奢侈品和奢侈品行业的特征,对中法奢侈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大胆地提出在中国应该发展奢侈品产业,并详细论述了发展中国奢侈品产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积极作用。同时,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品牌的内涵和作用的前提下,在把握奢侈品的特征、奢侈品行业的特征、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特征、消费对象和消费心理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创建奢侈品品牌的经验,提出如何打造中国奢侈品品牌的一般性思路和途径。同时展望了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前景。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发展方向

一、奢侈品概述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一词来源于拉丁文“luxury",原意是指“极强的繁殖力”,也可以理解为极强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延展力”,这种极强的萦殖力通过“奢侈生活”、“奢侈品”和“奢侈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牛津辞典这样解释,“Luxury”: 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可以宽泛地定义为能够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品质,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市场的产品或服务。

(二)、奢侈品的特征

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奢侈品的研究,笔者发现奢侈品大都具有如下的特征:

1、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奢侈品品牌魅力的最大之处就在于其不再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冷冰冰的产品,它被赋予了某些“活的物质气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

2、显而易见的“好”

奢侈品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好的”。这种最好”必须从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到产品自身的品质以及提供的服务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最好”应当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产品购买者带来荣耀,体现出产品购买者的与众不同。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一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因为那些奢侈品的购买者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

3、个性化

奢侈品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正是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而非大众化,才更显示其尊贵,才能给人以个性的体验。独特鲜明的个性,是与拥戴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强烈的个性化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绝佳的理由,也使他们远区别于大众产品,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这种个性的形成,具有排他性。

如:宾利汽车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精心挑选车身颜色、质地、层板和设备,宾利汽车从车身木饰、地毯、皮革以至颜色均可应不同的尊贵顾客所需要而量身订造,真正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尽现个人风格与品味。可以说除了特别委托,宾利几乎没有生产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的可能。

4、专一性

奢侈品品牌的专一性就是指其服务对象的专一性。奢侈品品牌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其所服务的对象限定为成功人士和社会的精英,奢侈品的使用者和拥有者也必须而且只能是成功人士和社会的精英。如果奢侈品品牌还幻想着通过品牌延伸去占领高端、中端甚至是低端市场的话,那么注定会被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所抛弃,失去其商贵的身份,沦落为一般的品牌,从而丧失其本身的尊贵地位。

早年美国的“派克”钢笔可谓质优价贵,是身份和体面的标志,许多社会上层人物都喜欢带一只派克笔。后来由于款式老派而失去了一部分顾客,但派克仍不失为钢笔之王”。1982年新任总经理詹姆斯·彼特森上任后,在对公司改革过程中,犯下一个严重错误,本来,派克笔是高档产品,是身份地位的标志,人们购买派克笔,不仅是为了买一种书写工具,而更主要的是买一种形象,一种体面,以此表现自己的身份。而彼特森一上任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改进派克笔的款式和质里以及巩固发展已有的高档产品市场上,而是热衷于转轨和经营每支售价在三美元以下的钢笔,争夺低档钢笔市场。这样,派克笔作为“钢笔之王”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容,这正中克罗斯公司等竞争者的下怀,他们趋机大举进军高档笔市场。结果没过多久,派克公司不仅没有顺利地打下低档笔市场,反而使高档金笔市场的占有率下降到17%,销量只及克罗斯公司的50%。

5、距离感

距离感是奢侈品品牌的必要条件,作为奢侈品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品牌营销的使命,也是奢侈品品牌成功的关键。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品牌就是为少数成功人士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必须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因为距离才能产生美。奢侈品品牌要不断地设置很高的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知道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品牌的魅力所在。奢侈品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6、先进技术的集合

奢侈品通常都是最先进技术的结合体,而先进的技术也总是首先使用在奢侈品上。这不仅仅是因为奢侈品需要追求完美和领先,更在于只有奢侈品才能够承受得起高昂的使用成本。宝马汽车率先使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保时捷跑车运用了宇航材料,阿斯顿·马丁采用了碳纤维,法国服装正在考虑使用纳米技术。如今,奢侈品已不仅仅是优秀传统工艺的代名词,很多的奢侈品己经是人类最高和最新科技文明成果的结晶。目前仅仅是少数富豪们能够尝试和享受的私人太空旅行,而乘坐的空间飞行器更是汇集了人类最高和最新的科技成果。

7、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奢侈品也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需要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岁月的磨炼。悠久的品牌历史和品牌文化,才是成就奢侈品品牌的内在要素。舒维(Chaumet)200多年来一直深得欧美上流社会爱戴的辉煌历程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

虽然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滚动,但舒维依然坚守自家的信念,打从220年前创办人Marie·Eitienne·Nitot在巴黎开展其事业开始,这个品牌一直都朝着同一目标迈进:追求真、善、美,House of Chaumet所造的钟表珠宝眼镜,是向女性美态所作的最崇高致敬。House of Chaumet的历史,可追溯至1780年。在这220年伺,舒维曾造过不少杰出作品,深得欧美贵族及名人爱戴,作品包括1804年特地为拿破仑一世登基而设计制造的首饰;1811年替Augusta of Bavaria造的第一腕表;1848年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及贵族士女所特别设计的饰物;以及于1995年推出嘉芙莲丹露佩戴的Khesis腕表等等。200多年来,舒维一直在品质、工艺、美感、潮流上有所坚持,而这份执着,一直延续下去。

舒维近年来才首次推出眼镜系列,它的诞生与其自身高贵品牌一样,是经历长时间的研制而成。在其眼镜制作中,对材料的挑选及产品的工艺要求,如同对珠宝和手表一样严谨。不仅把铰链和螺丝暗藏于眼镜内,令外形更完美无暇,在焊接真空处理时,把每一处交接位用人工打磨仿似无缝,同时镭射丝印,把舒维的名字永恒地留在眼镜上。舒维镜架采用纯铁金属,其轻巧防过敏的优点,使佩戴者舒适自然。胶架也采用不会引起过敏的纤维板材。所有舒维太阳架提供的镜片都是高质量的有机镜片,能够防止紫外线和红外线。整个眼镜采用PVD(Physical VaporDeposition)的真空处理,在眼镜表面除层,使眼镜表层坚硬耐用,并能提升眼镜表面的平滑感和高贵感。整幅眼镜都贯彻了真、善、美,设计优雅独特,做工精细无比,为女性消费者又增添了一个时尚饰物的选择,是向女性美态所作的又一最崇高致敬!

8、符号标记

生活中很多细节如今已是一种符号标记,这些在不经意之中刻意强调的细节,基于收入、职位、地位、文化等因素而表现出来。符号背后的潜台词便是阶层:你属于哪个阶层,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开夏利的和开宝马的生活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肯定是不同的。在生活当中,奢侈品品牌享有很特殊的市场和社会地位,它的目标消费者是极少数的上层社会名流。在奢侈品消费中,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已不是商品的本身,而是依附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的“符号象征价值”,这种符号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

奢侈品品牌的显著特征是用高昂的代价拥有一个符号—品牌。爱马仕最好卖的手提包还是它的Logo最醒目的那一款。男人们的衬衣上如果不出现Montagut的字样,似乎就体现不出男人的潇洒。

奢侈品品牌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能够承担拥有奢侈品品牌这一昂贵代价的人群的特定符号!就像过去爵位、姓氏、徽章等曾经是贵族阶层的符号一样,奢侈品品牌的符号意义就是:成功和富裕。而成功和富裕是经济社会中人们奋斗的目标、向往的状态。这样,拥有奢侈品品牌的特定人群通过它与外界进行交流,来标明自己的人群属性,使之与其他人群相区分,并获得各种人群的认同。

因此,奢侈品品牌就成了人们彰显身份和地位的符号,成为了高贵、优雅的象征,成为了芸芸大众一生追逐的梦想。

9、购买群体的固定

奢侈品的购买群体多为高收入人群,他们往往是某几个奢侈品品牌的忠诚信徒,不管当季的款式是否适合自己,总会去买上几件,他们的消费不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以长期拥有某个品牌的产品为荣。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奢侈品所体现的个性十分符合自己的身份、品位,并一直是该奢侈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第二篇:我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我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我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调查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到40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至70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追求财富和成就的观念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更被认同,这些年轻人会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在奢侈品消费者的性别构成方面,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但由于现在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尤其成为服饰、香水、珠宝等个人奢侈用品的消费主力军。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已有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逐渐理性化,向西方成熟消费理念靠拢”,表现为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享乐体验多于其象征价值,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

第二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虽然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相比美国属于较为贫穷的国家,但地位消费并不仅仅为富余阶层所特有。在研究中发现“在今天的中国,只有一小部分雷达表是戴在真正的高收入白领的手腕上,而大多数雷达表则是被出租车司机、农民和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中国人在尚未完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存在着炫耀消费的需求。

中国奢侈品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和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相比欧美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高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视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而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和“made

in

china”的奢侈品。谁是奢侈品的生产商、奢侈品的品牌是什么,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在中国奢侈品被看作是最好的礼物,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奢侈品被东方人看作尤其适合拿来作为礼物,因为赠送昂贵的奢侈品既可以使收礼物的人感觉受到了尊敬,也能够体现送礼之人的地位和能力。研究发现在中国的奢侈品购买人群中,除了上述两类奢侈品消费者之外,还存在着一些购买奢侈品却并不“消费”的送礼者,这类人自身衣着未必昂贵,但却不惜耗万元购买名牌衣物饰品以作为足够体面的礼物。

在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方面,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几乎人人都有能力购买某些奢侈品,导致奢侈品随处可见。在超市里,人们甚至也可以买到最顶级的美食,甚至还可通过网上和电话订购。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的是财富和社会地位。全球各大奢侈品商家在中国销售奢侈品,多是抢占发达城市中心商业圈的黄金位置开设专卖店乃至旗舰店,因为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体会到品牌的尊贵和其象征价值,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所追求的某种内在需要。

另外,虽然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内供应的奢侈品种类仍然相当有限,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通过海外旅行到欧美去购买奢侈品,中国消费者在旅行时显示出强烈的消费意愿,同时旅行也提升了他们对于奢侈品品牌的认知。

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欧洲“反奢侈品”思潮、日本市场趋于饱和以及韩国市场的疲软直接导致奢侈品全球销售业绩有所下跌,而亚洲人对奢侈品的普遍热衷使奢侈品制造商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上看到了希望,我国不仅是极具潜力的新市场,也是目前看来尚未充分开发的最后一个大市场。从30万元一副的Lotos眼镜到1180万元一辆的宾利豪华轿车,在我国都创造了销售奇迹,这就证明了国人对奢侈品牌的强烈购买欲望。

第三篇: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最终版]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本文将介绍奢侈品的概念和特点,并从奢侈品消费的主体、对象、影响因素、动机等方面展开讨论,着重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消费者动机。

目录

一、奢侈品的概念........................2

二、奢侈品的特点........................2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2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3

1.文化因素......................3

2.社会因素......................3

3.个人因素......................3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4

5.心理因素......................4

五、总结..........................4一、奢侈品的概念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即为“奢侈品”。但是奢侈品还应该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不是但从产品的经济学角度定义。广义上讲,奢侈品是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非生活必需品。

二、奢侈品的特点

1、品质卓越。奢华享受源于卓越品质,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到产品品质和蕴含的高新技术。

2、个性独特。风格强烈而突出是奢侈品品牌的致命要素。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较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

3、身世显赫。每个伟大的奢侈品品牌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不可复制的家族自豪感让奢侈品品牌把高档品牌远远甩开。

4、价格昂贵。奢侈品囊括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消费者自然要为无形价值带来的身心体验支付大把钞票。

5、人气超高。古老的大牌大多有皇室的嘉奖,好莱坞大牌明星的演出,时尚杂志的解读,更将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店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奢侈品具有超高的人气魅力。

6、引领潮流。奢侈品品牌的前瞻性来源于他们对社会潮流敏锐的捕捉。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并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很快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2、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国际奢侈品牌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国际奢侈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发布会,开设精品店,宣传其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

3、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但与欧美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特征,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是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不到总数的30%。而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4、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不成熟。中国消费者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月光族”、“新贫族”,他们收入不算高,为享受消费奢侈品换俩的虚荣,往往为够吗价格水平难以承受的奢侈品而入不敷出,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消费,它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

代价。此外,奢侈品特别是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中“用消费来炫耀”的心态明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奢侈品一般不做太多的学习或研究,尤其热衷于在展会中购买。

5、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者追求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通常偏爱体验消费,例如奢华的旅行,高附加值的服务,属于“体验驱动型消费”。

6、存在奢侈品消费升级现象。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奢侈品消费大多集中在领带、服饰、皮包、化妆品等入门级奢侈品。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其消费取向会逐渐转向服装、手表、珠宝等中级奢侈品,大多数认得消费止步于此。对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来说,他们的消费会继续升级,名车、豪宅、私人飞机、游艇会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总体上讲,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心态仍以“显示身份”为主,消费的数量和金额都有限,年均消费次数不多,消费对象单一,并且侧重于明显炫耀性的消费形式和有形的物质产品。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1.文化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新富阶层,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这种炫耀性消费主要不是满足真实需要,而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奢侈消费的另一表现是“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中国消费行为受群体的影响巨大,中国人更看重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注重自身在群体中的认可度。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的购买形态上以有形可视的实物类奢侈品为主,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类产品的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

(1)社会阶层。所谓社会阶层是指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把社会划分车工不同等级的阶层,同一阶层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等级观念的社会里,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是个人是否属于成功阶层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对那些已步入社会上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购买和拥有某种奢侈品是自己所处的群体界定成员资格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这驱使他们去进行奢侈品购买和消费。

(2)参照群体。参照群体通过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来提供消费者产品、品牌的信息与体验,形成价值匹配,从而激发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机。

3.个人因素

(1)职业。对于奢侈品而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评估标准。某些职业群体对于奢侈品的兴趣高于一般人,比如从事服装设计、演艺等人员。

(2)经济状况。一般地说,收入水平较低时,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低档日

用品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中、高档商品的购买比重将会增大,对日用品的挑选性增强,对奢侈品的需求也更多。

(3)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正日益被享受和自我发展取代,奢侈品消费者往往将产品及品牌个性代表自己的个性、品味和追求。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持有的相对持久的个人素质,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个人对外界知觉的方式及行为。

5.心理因素

中国人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而有了金钱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说明。

五、总结

总之,随着奢侈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大众生活,今后对奢侈品消费者的研究可以更加具体,针对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大众奢侈品的消费者行为单独进行研究,更有利于了解需求动机;通过大样本的消费者研究各地区差异,为奢侈品营销的消费者细分、市场细分和营销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四篇: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特点

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特点 一.奢侈品的概念及特点

1.奢侈品概念。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1 即为“奢侈品”。但是奢侈品的不能单从产品的经济学角度定义,它还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现在我们所说的奢侈品,广义上来讲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 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2.奢侈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自己特有的一些属性,其主要特点为:(1)品质卓越。奢华享受源于卓越品质,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到产品品质和蕴含的高新技术。

(2)个性独特。风格强烈而突出是奢侈品品牌的致命要素。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较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

(3)身世显赫。每个伟大的奢侈品品牌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不可复制的家族自豪感让奢侈品品牌把高档品牌远远甩开。

(4)价格昂贵。奢侈品囊括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消费者自然要为无形价值带来的身心体验支付大把钞票。

(5)人气超高。古老的大牌大多有皇室的嘉奖,好莱坞大牌明星的演出,时尚杂志的解读,更将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奢侈品具有超高的人气魅力。(6)引领潮流。奢侈品品牌的前瞻性来源于他们对社会潮流敏锐 二.奢侈品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过程属于复杂决策过程 1. 问题认知。奢侈品消费者需求的产生会受到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的影响,内部变量包括: 消费者的经验、消费者特征、消费者动机;外部变量包括: 相关群体、社会阶层以及过去的营销刺激等等。根据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普通的消费品是服务于较低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层次,需求量大但易饱和,需求弹性小;而奢侈品则是服务于更高的社交和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还可以从根本上分为两类: 功利性和享乐性需求。功利性需求寻求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诸如一部耐用的汽车;而享乐性需求所追求的是从产品中获得愉悦。2. 信息搜集。一旦某一需求得到认知,消费者就会去搜寻和处理与这一需求相关的信息。诸如广告,朋友们的评论等。消费者对刺激物的暴露经常是有选择性的。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支持自己观点、增强自尊心及与自己生活模式相同的人做朋友。3. 评价与选择。消费者用过去和当前的信息把他们涉及到的品牌与他们渴求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消费者基于所寻求的利益,更喜欢那些他们期望将给与自己最大满足的品牌。信息处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始终不间断地相互作用,直至消费者做出最终决策。

4. 作出购买决策。在购买意向和实际购买之间需辅助性活动作联系,但是奢侈品的购买过程当中,评估阶段可能会相对简单。因为奢侈品的消费者通常具备很高的品牌忠诚,美国营销学会对品牌忠诚给出这样的定义“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某品牌的高度认知与偏好程度”。

5. 购后反应。产品一旦被购买下来,消费者就将在消费过程中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三.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1.炫耀,以获得尊重

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认为:有闲阶级“为了保持荣誉,对于不能为人所窥见的部分,就得有所显示,使人信服他的生活的确是有闲的”。因此,“使用这些更加精美的物品既然是富裕的证明,这种消费行为就成为光荣的行为。”所以,“对有闲绅士说来,对贵重物品作明显消费是博取荣誉的一种手段”。与消费相关的社会地位,根源在于人类需要被接受和尊重,需要一定的地位。2自我表现

在对奢侈品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马斯洛指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心理的而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他将人的多种需求由低级到高级阶梯的分为五大类,即生理、安全、情感、自尊和自我实现。RonaldInglehart指出,一旦所有的自然和物质需要得以满足,人们就会将自我表现置于比纯粹经济效益更高的地位,这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阶段相呼应。3.社会效仿

奢侈品的消费者大部分是位于消费结构最高层的传统意义上的富人。而中产阶层消费者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使得他们对传统富人阶层消费模式进行简单的模仿。4.个性自我和公众性自我的影响

个性自我概念和公众性自我概念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所追求的消费动机是不同的:个性自我的消费者强调内在自我,因此也偏爱产品或品牌的享乐价值,这种追求享乐价值也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因为享乐价值在于个人对产品的享乐和体验;公众性的自我概念强调了个人的公众角色,个人的公众感知是自我识别的中心,对面子的重视,更多地突出产品的象征意义而不是享乐,尤其是产品的公众性象征意义。Peter Marber(2004)指出在体验社会阶段, 非必需商品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物质型和体验型社会,哈佛大学教授Putnam(2001)指出,从1980年到1993年,美国打保龄球的人数增长了10%,而团体保龄球活动则下降了40%。通过此例说明了他的主要观点:现代生活是非常个人主义的,人们都有自己的需要。而这对于奢侈品及其消费行为有着更高的个性要求。5.礼品赠送的动机

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Belk(1994)指出“在中国奢侈品被看做是最好的礼物”。Wong&Ahuvia(1998)也发现“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奢侈品既可以使收礼物的人感觉受到了尊敬,也能够体现送礼之人的地位和能力”。研究发现在中国的奢侈品购买人群中,除了上述两类奢侈品消费者之外,还存在着一些购买奢侈品却并不“消费”的送礼者,这类人自身衣着未必昂贵,但却不惜耗万元购买名牌衣物饰品以作为足够体面的礼物。6.更好地与人交往

对于大多数的中产阶层消费者而言,人力资源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人际交往往往是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更加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则成为他们消费的目标。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商品通常能够代表拥有者的品味、知识、成就和价值标准,这往往才是消费者选择消费各种新奢侈品的动机所在。因此那些能够帮助消费者向预期的目标发出有效的信号,从而说明自己是谁、在寻找什么的商品则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商品可能包括服饰、个人物品,也可能是用餐地点、酒水或手机彩铃。细节决定着人际交往的成败,戴上一块普通的腕表和一块简单精致的浪琴手表都能实现掌握时间的功能,但是浪琴手表所传达出的那种优雅随性的生活品质则是无可替代的。四.影响奢侈品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1.文化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新富阶层,特别是年轻人,则喜欢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 20 -40 岁之间。这种炫耀性消费主要不是满足真实需要,而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奢侈消费的另一表现为“面子”消费,通过奢侈品消费,人们维护自己的“面子”,强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的购买形态上会以有形可视的实物类奢侈产品为主,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类产品。2.个人因素。

(1)职业。对于奢侈品而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评估标准。某些职业群体对于奢侈品的兴趣高于一般人,比如从事服装设计、演艺等人员。

(2)经济状况。一般地说,收入水平较低时,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低档日用品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中、高档商品的购买比重将会增大,对日用品的挑选性增强,对奢侈品的需求也更多。

(3)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正日益被享受和自我发展取代,奢侈品消费者往往将产品及品牌个性代表自己的个性、品味和追求。

3.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持有的相对持久的个人素质,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个人对外界知觉的方式及行为。

4.心理因素。中国人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而有了金钱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说明。

第五篇:消费者行为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

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每天都需要消费——马克思 消费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消费角色。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涉及到的问题有大学生平时消费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感受等。调查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石油学院2009-2010级150名在校专科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为92.67%。其次,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其中15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比较具体的资料。在以上两方面情况把握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状况

1,整体消费水平较高,贫富两极化严重。大多数大学生在经济上并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以家庭供给为主,依靠资助 贷款 勤工助学 奖学金的比例较低,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行业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家庭结构的不同,使大学生的消费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2消费倾向日趋多元化,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根据《20010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研究报告》指出,大学生平均每年支出17865元,其中非学费 费食宿费支出占55%,达到9000元。

3人际交往消费支出比重增大,恋爱消费过度。大学生各种聚会 请客层出不穷,渗透在人际关系中的“人情 消费开始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负担,另外,恋爱消费也让人担忧,据调查,85%是从生活费中支付,7.6%有家庭特别提供,只有7.4%来自勤工助学 奖学金。追求感情的物质投入,而大学生很难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3理性消费时主流,但是追逐时尚和名牌的现象较严重。价格,质量 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 理性消费仍是大学生当前最主要的消费观念,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会尽量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合理 适度消费,但是大学生十分容易产生与时尚同步的心里欲望,因此,常常注重商品的款式和品牌,而不太注重其本身的使用价值,为引人注意或突出自己的个性而购买。伴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校园里猛增,一些大学生过度透支消费,逐渐成为新一代的卡奴。

二.大学生消费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问卷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过访谈我们得知,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们针对性地访问中,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根据《报告》,排在大学生购买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针对此种情况商家纷纷推出面向大学校园的促销活动。例如中国移动,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这些追“新”族。同样,金融机构也逐渐将业务延伸到大学校园,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作为新业务的推动,逐步拓宽市场。前些时,国内首张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双币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银行推出,不论专业、家庭经济条件,全国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均可申办,最高可透支额度,在读本科生为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现金,只需打个电话就可将透支额临时调高30%。几个月招行在全国就发放Young卡约8万张。这个数目相当可观,也证实了大学生对于信贷消费这种区别于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对C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所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的矛盾

大学生是消费群落的一个特殊构成部分,他们不参与生产,是纯粹的消费者。这点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以下是通过问卷得到的数据: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有83.45%来源于父母资助、8.7%来自奖学金和助学贷款,6.8%是个人兼职收入。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仍然是依赖于父母、家庭。这种依赖性,使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挂钩。这种消费水平,完全决定于其家庭经济状况。至于家庭经济宽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费外,还有另外一笔钱可用于其它。从这一点看来,经济来源对于消费水平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学生本身的消费观的。在有限的消费宽度内,不论出于自觉与否,他们都必须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使之与经济状况相适应。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理应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实并不同于公众一般的认知:大学生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同时,目前大学生每学期自筹收入平均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大部分几乎没有创造收入的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都要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收入与支出存在严重的反差。大学生们既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却享受着高档次的生活,且消费水平和质量往往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呈现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费现象。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他们所处的消费层次不甚协调。

(二)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两极分化分明

大学生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生活消费,如吃饭、购臵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调查数据表现出,每月消费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学生中,饮食支出与生活费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这可视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我国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女生相对更低一些。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消费趋向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生之间比较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则达到1500元,这些高消费包括电子产品、穿着打扮、交朋会友、文化消费等等。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消费地图”: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27%拥有个人电脑、19%拥有PDA、12%拥有MP3、6.6%拥有数码相机。旅游、电脑、手机、恋爱被称为大学生的四大消费。对于能体现社会年轻人时尚、前卫等特征的高消费,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体现的更明显。追求品位、高雅、时尚、情调的文化消费,是大学生的又一特点。调查结果显示,68.9%的被访者去过酒吧、茶楼、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增长迅速相比,学习消费所占比重要小得多。

(三)消费心理易受外界影响走进消费误区

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诠释了后现代性的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追求时尚、潮流和高消费已渐成大学生的消费趋势。虽然在前面关于大学生消费的理性化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学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费方式,但消费品的品牌和时尚特质仍然普遍受到大学生的重视。而且在事实上,“阿迪达斯”、“苹果”、“卡尔登”、“耐克”之类的世界名牌在大学生中的拥有者也不乏其人。当代大学生现有的消费误区具体表现有:庸俗性消费,突出表现是人情消费;超前消费,消费远远脱离了实际;炫耀消费和攀比消费,以追求高档、名贵商品为荣。同时,根据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期望,远远超出当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标准。许多大学生在没有考虑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还抱着年薪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求职念头。而事实是,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上,很多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月工资水平仅为700元~800元。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期望消费水平不仅远远高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普遍初始工资水平,而且也脱离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可见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的消费理性的颠覆和解构。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所以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在未来社会中会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措施,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精力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消费现状,树立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中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