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1-62999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1 16:01: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有“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之称的彼得·德鲁克的大作。畅读三遍,获益匪浅。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管理一个组织,管理一项事务,管理自己的生活。因此,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先生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并指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五个习惯,即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重视对外界的贡献、善于利用所有人的长处、善于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本书第二章的标题就是“掌握自己的时间”。诚然,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项特殊的资源,它没有任何替代品,它的供给也不具备丝毫弹性。任何人,任何事,要去的成功,必须很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有效利用时间的三个步骤: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有人说,没有时间是最可笑的借口。的确,当一个人能够有效的掌握和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时候,他就能从容的应付各种事情。

通过阅读彼得·德鲁克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认为,要真正掌握自己的时间并合理安排利用,应该要做好如下几个步骤。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往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任务,有哪些事情需要做,也就是说,时间将要被哪些事情所分配。这个目标时间段,在纵向上,既要包括长期目标,也要包括短期的具体目标;在横向上,就必须包括生活、工作、休闲等等全部的内容。知道所有的项目,预计所有项目将要占用的时间。其次,要善于分配时间。在知道所有将要占用时间的项目和每个项目要占用的时间之后,根据每个项目的紧迫性程度和弹性程度,来进行时间分配,项目的先后,项目用时的弹性,机动时间,等等。第三,要尽力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实践,这样才能是合理的安排得到有效的践行,才能真正实现时间的合理利用。最后,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有许多意外和变动,这就必须结合实际,来及时的对时间安排进行调整,这一方面要求在前期安排的时候要预备一定的机动时间,另一方面要明确事务的轻重缓急,能够及时选择取舍。

彼得·德鲁克先生指出,“要想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这是因为零星的时间,最容易被消磨。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集中精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每块时间的作用。此外,整块运用时间,更重要的是运用与和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安排都不会完全相同,在合作中,有时候需要两个人乃至多数人同时进行一项或配合的工作,这就需要时间上的配合。这时候就必须着眼与整个多人的组织的成果和绩效,必须注重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协调,使组织中的个体,能够相互配合,有效利用整体时间。彼得·德鲁克先生还提出“诊断自己的时间”,所谓诊断自己的时间,就是要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支出。在明确项目时,首先要明确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根本不必做,对每个项目逐项思考: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就应该立即取消该项目。其次是明确什么事是必须自己做,哪些事可以由他人代劳,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做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最后,要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要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要安排最能有效利用时间的人数,人太少和太多都会浪费时间,而组织不健全,会议过多,也是浪费时间的原因,此外,信息功能不健全,也是时间浪费的重要原因。

本书第五章“要事优先”,其实这是和掌握时间紧密相关联的。要妥善安排和利用时间,发挥时间的价值,就必须做到要事优先。区分事务的“大小多少,轻重缓急”,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小多少”就是各种事务的价值和必要性的大小,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可做可不做,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样有助于明确在价值上对事务进行孰轻孰重的取舍;“轻重缓急”则是各种事务在时间紧迫性上的排序,什么事必须马上做,什么事可以稍后做,什么事可以最后做,把任意两件事对比一下,就知道应该先做什么,这有助于对事务进行孰先孰后的选择。事务轻重先后的选择,事实上是一种利益衡量,一言以蔽之,“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这种时间和事项的安排,我觉得其实有点类似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所谓“执两用中”,即知道事务的各种极端,而取其中庸温和。而我所谓时间和事项的安排也类似中庸之道,可以称之为“知两用重”,所谓“知两”,就是知道所有可以分配的时间资源和所有需要时间的项目,而“用重”,则是在比较“大小多少,轻重缓急”之后的时间先后多少分配。

本书第三章题为“我能贡献什么”,第四章题为“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其实第三章可以并入第四章,只不过前者立足于自我,而后者立足于他人,事实上都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这个“人”包括“我”。要发挥人的长处,即通常所谓的“知人善任”。知人,既要知其长,又要知其短;而善任,则要善用人之长,善避人之短,长短之间,反应结果的利弊大小多少,衡量而任人。当然,用人之道,关键还在于用人之长。用人之长,首先要有一个思想定位:即用人是用人来做事的,而不是用来投管理者之所好。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用人之长的四个原则:第一是职位设计的要求不能太高,要不是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第二是职位的要求要严格,但涵盖要广;第三是用人时,首先考虑这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要求什么;第四用人之长,必须能够容人之短。

此外,用人之“人”包括各种人,而管理者与这些人的关系,也多种多样,比如级别的高低,关系的亲疏,等等,如何妥善的发挥不同关系的人的长处,用好各种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不同的人,自然应该根据关系的不同,来加以利用,即使他们的长处相同,也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

“我能贡献什么”,在用“我”之时,首先要客观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能够做什么。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即组织需要我做什么。前者是客观能力,后者是主观需要,两相结合,才能真正相得益彰。彼得·德鲁克先生认为,管理者的贡献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自己的工作,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作为管理者的“我”,应该常常问自己:我能贡献什么。因为管理者是一个创造型的职位,需要根据组织的利益来创造和调整各种策略,发挥自己和他人的价值。我能贡献什么,是一个工作目标,也是管理者对组织和他人的承诺。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和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用人之道,有所谓“因人设事”,也有所谓“因事设人”。前者,是为发挥人的长处,而设定某种事务和职位;而后者则根据事务和职位的要求,来寻找和安排合适的人。前者重在知人,后者则首先要知事、知职,然后知人善任。不同的组织需要不同的用人模式,而归根结底,都在于组织的整理利益,即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而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正是每个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人设事也罢,因事设人也罢。用人之道,贵在知人善任。而知人善任,则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知人,是客观方面知道人的长处和短处,知道人的客观能力;善任,则是要知道组织利益需求和职位的需要。知人善任,就是要根据组织利益最大化要求和职位要求,来使用适当的人,发挥人的长处,使人的客观能力和组织的主观需要想契合,这样才能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使命。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管是善用时间资源,还是善用人力资源,其落脚点都在于有效地决策。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决策者。本书第七章题为“有效的决策”,第六章题为“决策的要素”。

彼得·德鲁克先生认为,决策的要素有如下五项:一是要了解问题的性质,二是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边界条件,三是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的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和让步事项,以期决策能被接受,四是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五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要进行“有效的决策”,彼得·德鲁克认为在决策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简介和决策的关系;其次要正确运用反面意见;再次要正确处理决策和技术的关系,比如决策和电脑的关系。

根据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见解,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我认为,决策的本质,是寻找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决策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大小多少,轻重缓急”的判断之后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是”与“非”的选择,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所以,决策的方案会有很多种,殊途同归之义。此外,决策又不止是一种方向的选择,更是一种具体途径、具体步骤的规划,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反馈的调整规划。所以,决策不是一个时刻性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时段性过程性的选择。决策的前提,是搜集事实信息,事实是决策的依据,决策就是要主观利益和客观事实想符合,以最大限度的使客观事实来实现主观利益,因而,对于个人见解和反面意见,都要进行慎重的分析,以最大限度的找到符合利益需求的途径。而且,尽管决策的程序大体相似,但我不认为可以有一种电脑程序来代替人来决策,因为人是有感情思想有价值选择的。这也是为什么“量刑机器”不能够在现实中代替法官来量刑。

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结论是: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其结论部分,是对整本书的内容的总结和概括。如期所言,本书讨论的两个前提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在事实中,他的两个前提都是成立的,所以,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我在上文已经说过,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哪怕只是管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管理者的卓有成效,不仅对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和社会的管理者而言,也是对个人而言,因而如彼得·德鲁克先生所言,它对个人的提高、对机构组织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和运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

思想上应养成的习惯:

1.知道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善于利用长处

4.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

1时间:

1)记录时间

2)管理时间

3)统一安排时间

要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

一项重复出现的危机应该是可预见的;

同一个危机如果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

2贡献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地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对成效的要求三方面:

直接成果;

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的人才。

正确的人际关系:

在以工作或任务为主的环境下,如果我不能有所成就,就算我们能与人和谐相处,愉快交谈,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过来说,如果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即使偶尔疾言厉色,也不至于影响人际关系的。

3长处

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

求其人能发挥所长,而不求其人是个完人;

“无缺点”会败给“一技之长”;

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

卡内基墓志铭:“这里躺着的人,知道选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 你要雇用一个人的手,就得雇用他整个的人。

职位的设计

1)不会设计一个“常人”不可能胜任的职位;

2)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

3)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恐怕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

4要事优先

First things first.Do one thing at a time.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

5决策

决策的要素

暂时性的事物往往具有永久性。

反面意见的运用:

1)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2)反面意见本身,正式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3)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4)反面意见能把“言之有理”者转化为“正确”,再把“正确”转化为“良好决策”。

做决策时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真需要一项决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是因为有时候不做任何新决策,可能正是最好的决策。做一项决策像动一次外科手术。任何新的决策都不免影响既有制度,因此多少得冒风险。什么时候做决策?如果继续保守成规情况下就会恶化,那就必须做出新的决策。遇到新的机会来临,而且这新的机会至关重要,稍纵即逝的时候,也必须做出新的决策。

行政长官不宜考虑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总结,怎么做到卓有成效。

1.首先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分析时间记录;

2.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重视的不仅是“方法”,而是“目标”和“结果”;

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4.要事优先

第三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2010年10月7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彼得﹒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他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

这篇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注意的事项。首先,说明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它不像音乐天赋和绘画天赋,而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养成。然后进入本书的主题,分析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

有效地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说明地方,时间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它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更不能用其他手段来获得的,它的供给是丝毫没有弹性的,无法贮存的,所以时间永远是最短缺的。很多管理者的时间都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表面上看起来每件事都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试着诊断自己的时间,做一份时间记录,定期拿出来检讨,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什么事占用的时间可以减少。然后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把自由时间集中起来,处理真正重大的任务。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做时间记录,定期分析。根据自己可支配时间的多少,给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有效地管理者一定是注重贡献的,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任务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问自己:“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提出“我能做什么贡献”的问题是为了挖掘工作中尚未发挥的潜力。如果管理者不自问“我可以做出什么贡献”,他在工作中就不会有远大的目标,甚至可能把目标搞错,而且特别容易对“贡献”一词有狭义的理解。

有效地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四个用人的原则:

1、他们不会将职

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

2、职位的要求严格,而涵盖要广。

3、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并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first things first,do one thing at a time)。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其结果是,干相同的事情,他们所用的时间总比别人少得多。以下是几条可以帮助我们懂得优先次序的主要原则:

1、重将来而不是重过去。

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决策!

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重要。他们必须增进自己的知识与技巧,必须养成各种新的工作习惯,放弃一些旧的工作习惯。其实,做一名管理者要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管理者与其他人一样,都是做他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即使已成为一位有效地管理者,我们仍然还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2010年10月27日

第四篇:读书笔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读书心得

姓名:

学号:

班级: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首先在这里不得不先提起这本书的作者,彼得••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先后在德国和英国工作学习,1929年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1931年他获得了法兰克福大学法学系博士。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管理的实践》,《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管理未来》,还有这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几十部 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指引了不知道少在管理中迷茫的人们。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由浅至深的引领我们开拓了一片新的视野。首先,它提出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这是这部书的重要前提。身为管理者,不管是企业主管、医院主管、政府机构主管、公会主管、学校主管,还是军事机构主管,在一个集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们不应只是具有聪明才智的高级知识分子,更应该做出卓有成效的决策来最大程度的带动整体。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学着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通过一些思想习惯的养成。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将有限的时间系统的规划合理的安排,已达到最有效率的情况;他们应该重视对外界的贡献,并非只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还

应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这样将有利的条件最大化的利用,成效自然不言而喻了;有效的管理者必须集中经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些重要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最后,他们必须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事关着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以上这些就是管理者著有成效的因素,当然也就是这本书的主题了。下来就这些因素我们便可以有顺序的展开思绪了。我将它们大概的提炼出来,就是我所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那些一开始就着手工作的人,他们往往会从时间的安排上入手。这并不代表着要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然后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记录,管理,统一的安排,这便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言而总之,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认识你的时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够做到的,这就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的路径。

其次,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注重贡献的,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对我所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这所强调的就是责任。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和报告等。然而,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做不到这

一点,他们重视勤奋忽略成果。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责,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要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再来,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他知道只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用其本身之所长。利用好这些长处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机会。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这些几乎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设法让其不发生作用。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管理者的任务,不是改变人,而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让各个人的才智、健康以及灵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得到成倍的增长。

要是说到卓有成效的秘诀,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工作量很大而时间却是有限的,想要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几件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越能集中我们的精力、努力和资源,我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也就越多。不得不承认,专心致志于一项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的,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应该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是它们的奴隶。

另外,决策问题值得做特别的讨论,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决策,管理者之所以为管理者,正是由于它拥有特殊的地位和知识,所以人们期望他能做出对整个组织,绩效和成果具有特殊影响的决策。因此,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做出有效的决策。决策的有效与否这是关键的所在,也是常引起争论的地方。许多书上这样说,决策来自大家一致的意见,其实这也不然。有效的决策,常常来自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常来自多种旗鼓相当、优劣互见的方案中产生的。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因为凡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经验的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见解。所谓见解,则是指“尚待证实的假设”,见解不能获得证实,就毫无价值可言。

以上就是这本书各个章节主要提出的论点。也是精华所在。“成功无法教,有效可以学”就是这本书的有效秘诀。对我们在校的学生而言,这些内容似乎有些空洞有些遥远,但并不是没有用处的,学习一个管理者应该具有的品性,提前养成好的思考处事习惯,为将来做好准备。卓有成效是一个管理者应具有的优秀特质,但同时也适用于很多其他的领域,卓有成效的学生,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里出众的人物。也许,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财富,会在时间的积淀之后,渐渐的浮现出来。

第五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陈悦 旅管2班 20111100113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以高明的远见告诉我们即使是一群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他们都能做到卓有成效。而卓有成效的管理是可以学会的,并非天才的专利,管理的有效性是“知识工作者”的一种特殊技能。明确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方法供人们参考和学习,从而做到卓有成效。经过一轮对“管理者”简单介绍后,德鲁克就开始操刀了,管理者所面对现实的压力是使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主要原因。那么管理所面对现实的压力是什么?

德鲁克认为有四点: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的第三项现实因素是管理者本身往往处于一个“组织”之中;

4.最后,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把这些原因简单分析后,然后他提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五个习惯”,本书也就是根据这五点分章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管理者必须有效”。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备的五个习惯当中,我认为“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要事优先”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也很贴切我如今大学生的身份。这两点其实是互相呼应的,也实在是管理者有效性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

按照德鲁克的说法,有效的管理者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懂得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提出的建议在今天日常生活中依然适用,即“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

那么,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呢?

1.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2.管理时间;

3.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实际上,许许多多的事情都需要较长的、连续性的和不受打扰的时间才能有效完成。可管理者的工作常常会被各类事情打断,时间不被自己支配,计划经常不靠谱。

所以要我们必须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时间怎么花出去的,查看记录你会发现很多时间花在了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地方,然后作出更合理的时间安排,看哪些事情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可以让别人做的。然后尽可能将可以自由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办法有很多。在一星期内,留有一天在家工作;或是把会议、审核、问题分析等例行工作,都规定排在一星期内的某两天中办理,而将其他日子的整个上午保留下来,用于处理真正重大的事物;还有一个常见的办法,就是每天下午都安排一段时间在家里办公。

但是,集中自己的时间,集中的办法倒在其次,关键在时间如何用。许多人总是放不下那些次要时间,新的时间压力又产生了,最后坚持不住。

有效的管理者,一旦发现别的事情在“蚕食”他原先保留的时间,便立刻再仔细分析他的时间记录,再将其中比较次要的工作重新过滤一次。还会持之以恒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记录进行分析,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不单只是管理者,“认识你的时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都可以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结论:这一章主要介绍给人们管理时间的办法,如何衡量各项工作的轻重。只要持之以恒,其结果必能激发管理者进一步求取有效性的兴趣,更将改变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接下来,“要事优先”又是如何做的呢?

1.集中精力;

2.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First thing first.)

3.一次只做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我们要做的贡献实在太多,而时间总是有限。而且绝大部分的时间非我们本人能控制。

因此,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要尽量安排出整块的时间后,期间所有琐事都尽量不管,事后再统一处理它们。

当管理者面对的事务太多太杂,就更需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许多事实证明这样才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了解当前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并且做好,能同时处理好多件事情的人是非常少的。

“摆脱昨天”也算是“要事优先”中的一环。管理者要懂得正确看待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不能总被过去束缚,革故才能鼎新,不然绝不能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现代性社会中生存。

然而最让人们苦恼的是事务先后次序的考虑。许多管理者明白,当他们把一件事务列为“暂行缓办”,实际就意味着这件事务被取消,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他们都不敢轻易延缓任何工作。

德鲁克提出一下几条可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

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3.选择自己的方向,不盲从;

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从不缺乏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结论:这一章主要讨论管理者的终极产品——管理者和组织的绩效,其记录和分析的对象是“管理者应该努力促成的事情”,更讨论了管理者的“性格特征”。换句话说,这一章的主题是“领导力”,即人人皆可达成的专心、决心和目标。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管理者。譬如:团学部长、社团团长、级委、班委„„如何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兼顾组织工作与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课题。其中,掌握时间和分轻重尤为重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供我一连串实际可行的办法,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无论处于何种位置,卓有成效确实......是必须学会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