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5篇可选)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21-62999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1 15:57: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摘要: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打门被打开后,中国一直受西方强国的侵略被其瓜分,其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为严重,《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叙述了抗战的史实,叙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过程,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战过程。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各族各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惨烈的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发生的。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几个帝国主义大国都想瓜分中国,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立即开始了新的争夺霸权的斗争。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在战争造成的新的格局的基础上,经过激烈斗争,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国际关系体系,实现了对全球利益的再分割。但是这个体系并不稳定,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战胜国语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应当指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苏联。苏联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日、意等国的实力很快得到恢复或加强。它们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成为英、法、美等国的对手,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新尖锐起来。日本早在明治中期,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扩张目标的大陆政策。在明治维新以后的70多年内,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有10次是对华侵略。经过甲午和日俄两次战争,后进的日本不仅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列,而且取得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为了独霸中国,日本利用列强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利用袁世凯称帝的机会,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日本的侵华活动更加猖獗。日本加紧了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侵略中国时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掠夺,日本的对华经济掠夺实际上已达到疯狂的程度,随着战局的发展,对民众生活更加紧了压迫,逐渐出现了各种困难问题。日军通过《剿共指针》等各种文件,强调“取得对华所需物资”,要求事项有:“

一、为完成大东亚战争,要求中国提供大量的各种物资,将对民生发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努力贯彻中国参战的意义,并根据对华处理根本方针的精神,由中国方面负责设法保证供应所需的物资。

二、要求中国提供的物资,区分为:在中国取得的陆军军需;由陆军运回日本的物资(陆军供给日本的军需物资);在中国取得的国家短缺物资(供日本的一般物资,以及在中国取得供当地军用的陆军军需物资)。

三、日本要求提供的主要物资为:煤、矾土、萤石等地下资源及普通生铁、氧化铝、盐等工业品以及棉花、麻、油料资源等土产物资,要依靠各种机构进行开发和收购。

四、要求中国供应的物资,为了完成大东亚战争,必须绝对予以确保,而且应看到,随着战局的激化,所需数量必将逐渐增大。

五、粮食、棉花是华北土产物资中最重要的物资,其收购的成败,直接对完成战争及重要产业的生产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军队对此等物资的收购政策,必须经常给以强有力的妥善的支援。”

随着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艰难的时期,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国的抗日事业处于劣势,国共合作的实现,逐渐的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配合,逐渐逆转了抗战形势,中国人民凭借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凭借勇于亮剑的精神,面对敌人不屈服,军民配合积极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史》一书使我了解了抗战的史情。中国的抗战靠的就是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中国人民的不懈坚持,用于战斗保家卫国的精神。

第二篇: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环节作业

(一)十四年抗战

学 期: 2016-2017(2)班 级: 15+电子商务+序号 学 号: 20150070214 姓 名: 李亮 教 师: 李阅民 办公室:承德楼217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育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又想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恰好最近读完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就写一下个人这本书的感想吧。

十八十九世纪的日本,确实是一个小国,但是这个时候日本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天皇,明治天皇睦仁。明治天皇主张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盛起来了。日本于东亚,就相当于英国于欧洲。随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差点把自己侵略到亡国。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日本人侵华可以说是蓄谋已久,1868年3月明治天皇发表的《天皇御笔》,宣称要“大定国是”,即“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与四方”,此时的日本上上下下民族情绪高涨,急于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国家步入“列强”的行列,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在1874年侵入出兵台湾,一年后占领朝鲜。可以说日军全面侵华是一件早晚会发生的事情,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几十年来所贯彻的方针,其把入侵中国开拓领土作为本国发展的必经途径了,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37年战争爆发的那一刻,短时间内出现了一边倒的战局,也更能让我们看到,日本人为了这一战处心积虑做了多少年的准备。

毫无疑问,抗日战争是非常艰难的,在开战初期,日军为了这场战争蓄谋已久,无论是从训练还是饮食上面日军都远远优于国军,尽管因为基因的问题,日本士兵普遍矮小,但是身体却更加强壮,训练更加有素,这也导致日本普通士兵单兵作战能力远远强于普通的国军(双方特种部队不列入此内),我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国军里面有一条战斗准则,和日军士兵非不得已进行白刃战时,一定要确保形成多打少的局面,4 VS 1,以此才能确保胜算降低伤亡。

说到飞机,如果说战争初期国军还有小部分制空权(毕竟杭州的8·14空战,太原的9·21空战以及1938年南昌一武汉上空的4·29空战等多次空战中能取得重大战绩),但是别忘了,日本是当时亚洲唯一一个有能力研发战机的国家,那么战争中期在1940年“零式战斗机”进入中国后,可以说国军在天空上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了。

再来看看海军,能和美国太平洋舰队死磕,想必日本海军必然不是善茬。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海军有战舰637艘、总吨位193万吨,我记得大和号就有6,7万吨。此外,自1922年日本造出第一艘航母,到战争结束,日本一共造出了25艘航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航母数量比美军多。

时间走到1937年12月13日,一个对中华民族来说,永远忘不掉的日子,南京大屠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我们中华民族铭记于心了十几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我在这里不愿意多描述。前些时候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题主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当时就在想,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永远铭记的,怎么能说和你没有关系呢?一个答主回答道:小时候学校附近一条街拓宽施工,挖地基挖出来一坑白骨,引起很多人围观,我们班好多小朋友都跑去看热闹,我也想去的,但是因为下雨我感冒了就没去,准备第二天再去。第二天雨过天晴,一坑白骨变成了诡异的黄绿色。然后南京军区防化团的防化兵来了,穿着外星人一样的防化服把一坑白骨拣走,然后进行大面积洗消作业。

南京军区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销毁办公室鉴定结果:变色骸骨为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荣字第1644部队的人体生化实验遗留物。于是那天到现场看热闹的人全部被要求去指定医院注射防疫疫苗,荣字第1644部队,跟731部队齐名的一支部队。

没有关系。

事实上大部分国人谈起南京大屠杀,都只是三分钟的义愤填膺,之后妞照泡舞照跳。

死的不是你,不是你的家人祖上,那自然和你没关系。你只需要记住这件事就可以了,没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什么。不需要你咬牙切齿,断指明志,甚至不要求你提起这件事,不要求你去纪念。

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

要记住,在我们衰弱的时候,会有人来到我们的土地,把我们的人当做猪狗一样杀戮。

遗忘历史的民族没有前途,纠结于过去的恩怨也不明智,只需要记住发生过什么,自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还好,我们迎来了胜利。时间是1945年8月10日晚上7点左右。

当晚,蒋介石和一些官员正在宴请墨西哥大使,忽然听到附近的盟军总部传来欢呼声,继而鞭炮大作。原来,盟军总部收听到了东京的广播,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投降条件。很快,数十万重庆市民涌上街头,一位记者曾回忆:美国士兵们乘军用大卡车冲进市里,纷纷跳下车加入庆祝,过了一会却发现回不了车上——车上已经爬满了欢笑的中国儿童;云集在重庆的知识精英们泪流满面,到处吟诵杜甫的名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蒋介石再也无心宴会,他迫切需要和高级将领们见面。而后,他急召高级将领开会,确定了两件事:第一,提醒敌军只能向国军军官投降;第二,拍电报给正在南京的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命令他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不得破坏资产,并接受何应钦的命令。冈村宁次拿着这份电报,心情十分沮丧。他犹豫再三,语气恭敬地复电蒋介石说,会派人前往江西玉山协商投降事宜,并请玉山机场派员接见,“仰赖照料为感”。蒋介石当然不会让投降者选择地点,他命令日本代表改飞湖南芷江机场。“选择芷江作为洽降地是对日军的一种讽刺,” 8月21日,日本洽降代表今井武夫等人来到芷江。当天下午,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洽降会议正式举行。两天后,会议结束,中国代表何应钦召见了今井武夫,告诉对方日本投降书签字地点设在南京。

芷江洽降后,中国战区16个受降区的受降仪式陆续展开。南京的受降仪式上,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接过了日本的投降书;北平的受降仪式上,在太和殿前的观礼群众高呼“胜利万岁”„„

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我一个同学给我讲过他太爷的故事,他的太爷是国军的,虽然顶着个团长的名头,但确是杂牌中的杂牌。全团百来号人全是父老乡亲,武器都是自己打的大刀长矛,打铁砂的土枪。最好的武器是太爷手里的驳壳枪,全团就一匹马,是的,就一匹。百来号人埋伏打十几个日军,打死3名,自己牺牲十几个人,剩下日军还被跑了,没办法,日军枪好,枪法也好,双方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但是还是得干,不干身后的家人全都要遭殃。听他爷爷说,胜利那天,他的太爷呆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带着这么群平民百姓面对武装齐备的凶残敌人,心里的压力与绝望不问可知。

好在付出了十四年时间,22场大会战,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后,中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诚如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所说:“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

第三篇: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寒假期间,为了弥补自己薄弱的历史知识,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本记录抗日战争史的书籍,巩固一下历史文化知识之余,也可以培养一下爱国情怀。

粗略浏览过书本的内容后,的确发现无处不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伟大,为了捍卫祖国,全国各族人民,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以及海外的广大侨胞,都焕发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而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能够以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同反法西斯盟国一道打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极不容易的。战争最后取得胜利,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正确的战术指导和全民族抗战,另一个是国共两党顺应历史的潮流,捐弃前嫌,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关于抗战的过程,无数英雄事迹能够让我们感慨万千,而伟人们的事迹也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也许正如“距离感产生美”这一句话所说的一样,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那些广为流传的故事不是十分地敏感,而更加喜欢关注的却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小情节。当中,一封简短的书信《告全军将士书》就让我感触良多。那是发生在淞沪抗战的过程中事情:即将投入战斗的第五军广大官兵,士气高昂,决定与第十九路军团结一致,并肩战斗,抵御暴日侵凌。此时军长张治中特发布的《告全军将士书》中写道:“深望我军将士,人人抱必死之心,以就国家,以救民族。假如日军犹有一兵一卒留我国内,我们的责任即未完成;反之,我们如尚有一兵一卒,必与日军拼命到底。”

几句平凡的话语,却已经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中华民族的那份责任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拥有先进武器、堪称强大的日军,他们选择的不是畏缩,不是逃避,而是勇往直前。这使我不禁感叹,倘若中华民族拥有更多类似的斗士,或许,抗日战争已经提前得到胜利了。对于现代,这种精神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这只是算是冰山一角。也许是因为得到了传承,所以一批又一批的斗士就谱写了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中国的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国共两党的适时合作,也成为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觉得这才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团结。国共两党虽然一直持续斗争,但说到底,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全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团结的核心,就不能形成一股最坚强、最有效地的力量去抵抗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这一句话,无论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范畴,只要是联系到抗日战争史,都会多次地出现,这能够歌颂当时团结一致,抗战到底的精神的同时,也能够增加中华人民的凝聚力。

我觉得对历史的回顾,也必须联系到现在,要对现在的状况有所反思。抗日战争的历史还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日本帝国主义敢于大规模侵略中国,除了因为中国在政治上腐败哀朽以外,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落后,力量弱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努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力明显增强,虽然,现在也许不用太担心被别的国家侵略的历史重演,但毕竟现在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想要变成真正的强国,就必须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努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进一步增强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是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正如“市场没有眼泪”一样,只有真正地使自己强大,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对于祖国来说,每一个中华子女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是一种不能推脱的责任。这场伟大的战争所提供的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更多的是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我们也应该使它得到发扬。

第四篇:《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

一把合上的扇子

——读《中国抗日战争史》有感

那是一段沉重的过往,那是一个如同炼狱的时代,那是一段每个中国人压抑痛恨,历经多年也无法平息怒火,更无法忘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中国历经折磨与屈辱,磨难与摧毁,如同那摇摇欲坠的老妪,再经不起一点折腾,苟延残喘,轻轻诉说那段血泪却又无人倾听。从“七七事变”到如今已有整整80年,这段伤痛就这样绵延八十年,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无法随时间流逝而消失。那是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伤痛。

从小到大,课本、影视资料以及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帮助我铭记这段历史,数不清的的文字,数不清的的场景再现,让我怎样都无法忘却。而《中国抗日战争史》这本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记述中华人民为这段抗战付出的惨痛代价,才让我们的国家重生的史实。“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为我们民族的奋起反抗而激动,为付出惨痛代价的烈士而感动痛惜。

在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个个亲历者的讲述面前,日本竟然到如今还未承认他们当时的罪行并作出忏悔。在一期《最强大脑》的节目中,代表中国队与日本队对抗的王昱珩在挑战成功后这样说道:“200把扇子不适合我,30万把比较适合我,我曾经看过一把扇子,上面写满了字,合上是一把空白的扇子。”30万,是那遭遇屠杀的同胞,一把空白的扇子则映射的是日本不承认当年犯下的罪行。我们如今的每一天,都是当年那个支离破碎的中华民族付出惨痛的代价换取而来的,我们失去了多少同胞,国家在那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了多久,这些事实日本都不应该掩盖。无论他承认与否,真相永远不会消失,而历史的正义也永远不会被撼动,它就在那里,终有一天会被昭告天下。

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抗战史,唤起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为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强劲的精力。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铭记历史,我们更要做的是传承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努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的逝去,许多事实的难于取证,我们要加快步伐,为日本人正视历史作出努力。

我相信,当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大的时候,这些被日本人尘封的历史,终会拂去那层面纱,将他们当年的罪行暴露于世,昭告天下。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这面镜子中反省、深思,从而延伸人生的长度,提升人生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合二为一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

第五篇:读《抗日战争史》有感

读《抗日战争史》有感

姓名:XXX 班级:11自动化

学号:20110502107 《抗日战争史》作者:何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无数名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才换来这平静的生活。那一段历史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成为影视作品书籍档案中一段段、一片片的叙说和演绎,而对于现今依旧存世而亲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来说,那是充满了荣辱、动荡气壮山河中夹杂着血雨腥风的残酷事实。这个代价是巨大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该铭记的一段历史。

翻开《抗日战争史》,映入我的眼目的是连天的炮火、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打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术,使骄狂大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同时,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所接受长官的指示。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画面„„还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

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

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了一句句的抗战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则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状态啊!国家积贫积弱,民众被污为‘东亚病夫’众多的民众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徘徊挣扎在死亡线上,而我们惟一取得的胜利,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中说:“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形势。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抗日的烽火。”是啊,你能从全民族抗战中感到一种力量吗?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善良,忍耐是我们传统的美德,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强大的不屈精神抗战精神便会从他体内迸发出来,发出震天的怒吼,释放出令人眩目 的力量,击退一次次的灾难和困苦,使自己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越来越发出耀眼的光芒。

国家,沉甸甸的一个词,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又何以有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生死与共。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在他们正确领导下新中国也建立了60多年了,祖国的面貌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繁荣、富强是世界对他的肯定认识。缅怀无数革命先烈、民族英雄,我们这一代要更加珍惜现在,积极努力,回报社会,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的强大,就意味着社会的稳定,也就能创造出祥和,幸福的生活。但请不要忘记,和平有时候是需要用生命铸就的,是需要用鲜血和汗水去维护的。所以我们在展望未来的时候更应牢记历史,保持时刻的警醒。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大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我们也要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抗日战争史》读后感(5篇可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