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货币银行学期末指导复习答案(专科)1(精选合集)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21-83897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6 00:36: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货币银行学期末指导复习答案(专科)1

《货币银行学》期末指导答案

一、填空题

1.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高利贷)是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偿还性)和(支付利息)。

4.在旧中国农村,粮食借贷有“春借一斗秋还三斗”的说法,这种信用形式所采用的是(实物借贷)方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发展(货币借贷)方式,并成为主要借贷形式。

5.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信用风险)。6.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7.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被称为(商业票据)。

8.现代经济社会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空前强化,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参与经济活动。在国家信用中政府主要作为资金的(需求者)。9.消费信用的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几种。10.消费信贷按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

11.对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

利率)。在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固定利率)。

12.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13.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内部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利率体系),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种类利率的总和。

14.相同期金融资产因风险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15.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叫(违约风险)。

16.我国出现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1845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开业的(英国丽如)银行,我国第一家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17.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并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

18.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19.香港金融机构体系的金融机构的监管主体是金融管理局。20.1902年,澳门成立了首家银行,即葡资的大西洋银行_,又称外汇

理银行。

21.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责、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的金融机构。

22.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控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等。23.交易一方向另一方出售某种资产,并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按约定价格从另一方购回同种资产的交易形式称为回购协议。

24.目前,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主要有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两种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是职能分工型模式。

25.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同意票据发行人在一定期限内发行某种票据,并承担包销义务,在这种方式下,借款人以发行票据方式筹措资金,而无须直接向银行借款。

26.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证券汇集众多分散的个人或企业的闲置资金,并通过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进行投资。

27.国外的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是消费信贷,少数财务公司也向企业发放贷款。

28.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信托业务种类可以有许多种,以信托关系建立的方式划分,可分为自由信托和法定信托。

29.1981年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内资机构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

30.企业先将自己拥有的设备、厂房的所有权按照重估价值出售给租赁

公司,然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其租回来使用的租赁业务是回租租赁。31.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

32.金融工具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是指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

33.金融工具收益率是指购买金融工具所能带来的收益额与本金之间的比率。

34.金融期权最基本的划分方法是以期权购买者的权利为标准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35.投资于股票主要可以获得两方面的收益,一是股息、红利收益,二是买卖价差收益。

36.证券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性机构投资者也是国库券的重要投资者,它们将国库券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37.金融机构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的经营目标是同业拆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动力。

38.许多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和参照。

39.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40.国库券市场发行需要通过专门的机构进行,这些机构通常被称为一级自营商。

41.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属于我国证券业自律性机构。42.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它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

43.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发行方式属于直接_发行。

44.股票发行条件是指股票发行者在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因素,通常包括初次发行条件、增资发行条件和配股发行条件等。45.理论界对我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争论上。

46.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被称为国际收支。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家经济交往。

47.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构成。

48.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49.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是指确定各种储备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额中各自所占的比重。在这践中一般遵循3个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二是(盈利性)原则,三是(便利性)原则。

50.通常我们认为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就是国际结算。它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51.按期限划分,国际资本流动有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52.国际资本流动,除主要反映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还反映在经常项目的(收益项目)中和平衡项目的(储备资产项目)中。

53.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跨国流动。主要包括贸易资金的流动、套利性资金的流动、保值性资金的流动以及投机性资金的流动等4种类型。

54.国际金融市场按是否与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可以分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新型国际金融市场,其中后者又被称为离岸国际金融市场。55.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种类有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以及套汇。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又出现了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新的交易种类。

56.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层层推进的发展阶段。

57.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是指贸易一体化。58.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布局要求为之服务的金融业跨越国界,提供全方位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推动了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59.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60.在金融市场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金融市场上的风险随市场的全球化扩展而增强。

61.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中央银行。62.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分为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四种类型。

63.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是独享货币发行垄断权。64.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的户部银行。

65.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贴现和再贷款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66.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67.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68.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69.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恒久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70.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7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M1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7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73.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成本也随之提高。74.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5.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

76.货币均衡是货币领域内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互平衡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说,则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77.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稳定。

78.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79.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纸币流通,通货膨胀是其所特有的现象,但不能因此推断存在纸币流通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

80.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比例。

81.用于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菲利普斯曲线。

82.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8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时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84.我国中央银行在1996年以国债为对象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正式启动。

85.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紧”或“双松”主要是解决总量问题。

86.在市场经济中金融监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法制性、系统性、社会性。

87.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看,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源于一般管制理论。

88.金融监管的具体监管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市场准入的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

89.证券交易所和金融系统内各类行业性协会组织属于金融市场中自律性的监管机构。

90.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是金融监管目标。

91.经济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92.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不是无限度的,通常只是趋于1。93.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呈反比。94.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作用力会越大。

95.金融创新的各种表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96.各国都是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97.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是指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98.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单位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越多,表示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

99.金本位制条件下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波动的上下界限分别是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

100.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101.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主要由三方面:对金融工具发行的监管,对金融工具转让交易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参与者监管。

102.1988年的《巴塞尔 议》关于核心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比率规定为4%。

10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呈现二元结构,指的是现代化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二、选择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A. 渡

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2.高利贷是一种以(B)为条件的借贷活动。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还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

3.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政府债券是(D)。

A.货币债券 B.公债券 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 4.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ACE)。

A.具有较高的利率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E.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5.以下对信用与货币的描述正确的是(ABDE)。平等的价值交换 工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

A. B. C. D. E.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信用和货币的产生与私有制紧密相关 信用的出现使货币流通范围减小

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 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

6.企业信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E)。

A.商业信用 B.向银行贷款

C.企业之间的“三角债” D.企业的债务信用 E.企业的股权信用

7.现代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ABCE)。A. B. C. D. E. 现代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现代信用的规模越大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代信用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8.关于信用对现代经济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BCDE)。A. B. C. D. E.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信用可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信用可以加速资金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建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使生产和需求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9.以下对经济泡沫描述正确的是(ACE)。A. B. C. D. E. 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不会表现为房地产从格的上涨

表现为珠宝、古董等实物资产价格的上涨 不会表现有实物资产的价格上涨

信用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经济泡沫的产生

10.社会征信系统分为(ABCDE)几个子系统。

A.信用档案系统 B.信用调查系统 C.信用评估系统 D.信用查询系统 E.失信公示系统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D)正式颁布实施以后,商业信用的发展有了法律依据。

A.1984年 B.1985年 C.1994年 D.1995年

12.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资形式。以下对银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 B. C. D. 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 银行信用不可以由商业信用转化而来 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在银行信用活动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

13.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B)。A.卖方信贷 B.买方信贷 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D.政府贷款

14.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ACD)。A. B. C. D. E. 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以商品或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是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相互提供的信用 其规模大小取决于银行信用规模

15.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BCD)。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E.国际组织的无偿援助 16.消费信用的形式有(ABD)。A. B. C. D. E. 企业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作用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个人购买消费品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生产消费品的企业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 银行对个人办理支票业务

17.出口信贷的特点有(AC)。A. B. C. D. E.

一般附有采购限制

贷款利率高于国际市场利率 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 一般有多家银行参与贷款 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

18.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ABCE)。A. B. C. D. E.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两者相互促进

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19.以下属于消费信用的是(CDE)。A. B. C. D. E. 出口信贷 国际金融租赁

企业向消费者以廷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 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

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20.以下国际信用活动中,利率一般偏低的是(ACD)。A.出口信贷 B.银团贷款 C.外国政府贷款 D.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E.国际金融租赁

21.收益资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的价格,以下哪种说法正确(C)。A. B. C. D.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低,其价格越高 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高,土地的价格越高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其价格越高 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低,土地的价格越低

22.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C)A.公定利率 B.一般利率 C.官定利率 D.固定利率 23.市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C)。

A.统一利率 B.浮动利率 C.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D.国家政府

24.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D)。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5.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收益资本化规律日益显示出作用,如在(ABCD)中,它们的价格形成都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A.土地的买卖 B.土地的长期租用 C.工资体系的调整 D.有价格工证券的买卖活动 E.人力资本的价格

26.根据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出现三种情况:(ACE)。A. B. C. D. E.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27.在经济周期中,处于不同阶段利率会有不同变化,以下描述正确的

是(BC)。A. 处于危机阶段时,利率会降低 B. 处于萧条阶段时,利率会降低 C. 处于复苏阶段时,利率会慢慢提高 D. 处于繁荣阶段时,利率会急剧提高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28.以下因素与利率变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BC A. 通货膨胀越严重,利率就越低 B. 通货膨胀越严重,利率就越高 C. 对利息征税,利率就越高 D. 对利息征税,利率就越低 E. 是否征税对利息没有影响

29.在我国,对利率水平高低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平均利润率上升,利率总水平提高 B.平均利润率上升,利率总水平下降 C. 物价上涨,利率上升 D. 物价上涨,利率下降

E. 资金流出国外,利率水平上升

30.对于债券利率的风险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D A. 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高 B. 债券违约风险越高,利率越低)。)。)。ACE

C. D. E. 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高 债券流动性越好,利率越低 税收对债券利率高低没有影响

32.国际金融公司作为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它的资金的运用主要是(D)。A. 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

B. 向成员国官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贷款 C. 成员国的官方财政金融当局

D. 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以促进私营部门投资

33.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的宗旨是(B A. 负责欧元的发行和管理 B. 维护货币的稳定

C. 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D. 对成员国的银行业进行监管

34.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基本描述为(ABCDE)。A.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 融通资金

C. 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 改善信息不对称 E. 风险转移和管理

35.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有(ABCD)。

。)

A. B. C. D. E. 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同业自律组织 社会性公律组织 财政部或财政当局

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来源的途径包括(BCDE)。A. B. C. D. E. 发行债券

会员国认缴的份额

资金运用收取的利息和其他收入 向官方和市场借款

某些成员国的捐赠款或认缴的特种基金

37.欧洲中央银行拥有500亿欧元的储备金,主要由各成员国央行根据(CE)来提供。A. B. C. D. E. 本国的国民收入

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固定比例 本国在欧元区内的人口经例 本国央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协高比例 本国在欧元区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38.我国大陆的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是以(ABCE)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A.银监会 B.证监会 C.保监会 D.财政部 E.中央

银行

39.1994年,我国相继成立了(BDE)政策性银行。A.交通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民生银行 E. 中国进出口银行 E.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0.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有(ACDE)。A.信达 B.华夏 C.华融 D.长城 E.东方

41.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A)。

A.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B.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C.为投资者获取利润 D.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 42.在商业银行总分行制的外部组织形式中,(D)是指总部负责管理下属分支机构的业务活动,自身并不经营具体的银行对外业务。A.总行制 B.单一制 C.连锁制 D.管理处制

43.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体系,采用的是(D)模式。

A.全能型 B.混业经营型 C.单元型 D.职能分工型 44.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中,把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流动性上的是(A)理论。

A.资产管理 B.负债管理 C.资产负债管理 D.全方位管理

45.下列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中,强调银行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的理论是(C)。

A.风险价值法 B.信贷矩阵系统 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 D.资产组合调整法 46.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AC A. 由原有的高利贷银行转变形成 B. 政府出资设立 C. 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 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E. 私人部门自由设立

47.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ABCE A. 库存现金

B. 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C. 同业存放的款项

D. 存放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 托收中的现金

48.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主要经历了(ACE A. 发放短期和商业贷款 B. 可转换性理论

C. 资产运用扩大到有价证券上 D. 预期收入理论

。)。)不同的阶段。)

E. 扩大到中长期设备贷款等

49.下列所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承诺性业务的是(ACE)。

A.回购协协 B.债券承销 C.信贷承诺 D.承兑业务 E.票据发行便利

50.信用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途径有(CDE)。

A.国家拨付资金 B.社会集资 C.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

D.公积金 E.吸收的存款

51.依据(B),保险公司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A.经营方式 B.经营目的 C.经营范围 D.基本业务 52.现代意义上的证券公司产生于(C)。A.英国 B.香港 C.欧美 D.德国

53.租赁业务的种类繁多,按租赁中(D)可分为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两种。

A.业务活动范围 B.经营方式 C.经营内容 D.出资 的出资比例

54.下列不属于国外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的是(B)。

A.发行长期债券 B.存款 C.短期借款 D.自身拥有资本 55.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划分,保险公司主要有(ACD)。A.人寿保险公司 B.商业性保险公司 C.财产保险公司

D.再保险公司 E.政策性保险公司

56.保险公司作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业务包括(BCDE)。

A.经纪业务 B.筹集资本金 C.出售保单,收取保费 D.给付赔偿款 E.资金运作

57.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运作方式有(ABD)。A.银行存款 B.证券投资 C.投资不去产 D.发放抵押贷款 E.发放信用贷款 58.转租赁业务要签订的合同包括(ACE)。

A.购货合同 B.转让合同 C.租赁合同 D.委托合同 E.转租赁合同

59.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BCDE)。A. 融资性租赁业务 B. 经营性租赁业务

C. 向承租人提供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 D. 发行金融债券和同业拆借

E. 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

60.目前,在我国从事社会信用服务的机构大体可以分为(ABC)。A. 发营征信机构 B. 外资、合资征信机构

C.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建立 D. 国有征信机构

E. 行业内民间的征信机构

61.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间接融资工具的是(A)。A.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B.公司债券 C.股票 D.政府债券 62.短期金融市场又称为(B)。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63.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B)。

A.商业票据 B.股票 C.政府债券 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64.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C)。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收益权 D.投票权 65.期权合约买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A)。A. B. C. D. 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 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 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66.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AE)。A.现货市场 B.货币市场 C.长期存贷市场 D.证券市场 E.期货市场

67.股票及其衍生工具交易的种类主要有(ABCD)。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股票指数交易 E.贴现交易

68.按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股票可分为(BE)。

A.记名股 B.优先股 C.不记名股 D.新股 E.普通股 69.按交易标的物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ABCDE)。A.衍生工具市场 B.票据市场 C.证券市场 D.黄金市场 E.外汇市场 70.衡量债券收益率的指标有(ABDE)。

A.名义收益率 B.实际收益率 C.投资收益率

D.持有期收益率 E.到期收益率

71.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A)。A. B. C. D. 调剂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 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有利于企业重组

72.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利率具有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中对回购协议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是(C)。

A.国库券市场 B.票据市场 C.同业拆借市场 D.CD市场

73.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D)协议。

A.担保贷款 B.信用贷款 C.抵押贷款 D.质押贷款 74.英文缩写LIBOR指的是(C)。A. 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 B. 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系统 C. 伦敦同业拆放利率 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75.经济高涨时,商业银行对国库券的投资一般会(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升后降 76.下列描述属于货币市场特点的有(ADE)。A. 交易期限短 B. 资金借贷量大

C. 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流动性差 D. 风险相对较低 E. 流动性强

77.投资者投资于票据的渠道有(ABCE)。A. 购买投资于商业票据的基金份额 B. 从票据交易商手中购买 C. 从发行人手中直接购买 D. 仅B和C正确

E. 从持票人手中通过贴现或转贴现等方式购买 78.我国票据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有(CDE)。

。)

A. 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市场 B. 融资性票据市场 C. 票据承兑业务

D. 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E. 银行办理的票据再贴现业务

79.政府发行短期债券的主要目的是(AC)。A. 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B. 获取投资收益

C. 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操作工具 D. 作为流动资产的二级准备

E. 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

80.有关决定回购协议市场上的利率高低的因素有(CDE A. 证券信用度越高,流动性越强,回购的利率越高 B. 回购协议的期限越短,回购的利率越高 C. 采用实物交割的回购利率较低

D. 证券信用度越高,流动性越强,回购的利率越低 E. 回购协议期限越短,回购的利率越低

81.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D)。A. 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

B.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头寸不足 C. 流动性资金不足

。)

D. 补充固定资本

82.下列不属于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是(A)。A. 从事自营业务的证券公司 B. 证券交易所 C. 会计师事务所 D. 资产评估机构

83.有效资产组合是(C)。A. 以最低的风险取得最高收入 B. 取得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 C. 相同风险下应取得最高收益 D. 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84.“证券市场是经济晴雨表”是因为(B A. 证券市场走势滞后于经济周期 B. 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 C. 证券市场走势经济周期时间完全吻合 D. 证券价格指数能事后反映

85.下列哪一项不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A. 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B. 技术分析可以替代基本面分析 C. 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D. 历史会重复)。)。B

86.下列描述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ABCE)。A. B. C. D. E. 金融工具期限长

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资金借贷量大 流动性强

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87.资本市场发挥的功能有(ABDE)。A. B. C. D. E. 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调剂资金余缺 有利于企业重组

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88.属于我国配股条件的是(ABE)。A. B. C. D.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并间隔3年以上

公司预测的净资产税后利润率应达到同期银行个人活期存款利率 E. 配售的股票限于普通股

89.下列有关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BDE)。A.

场内交易包括证券交易所交易和柜台交易

B. C. 场外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的交易

在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参与者、交易品种还是交易数量,场 内交易均占主导地位 D. E. 证券交易所在二级市场上处于核心地位 场外交易是二级市场的基础与主体

90.属于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中隐性成本的是(AC)。

A.价差成本 B.税费 C.信息成本 D.通讯费 E.手续费 91.下列各项中应记人国际收到平衡表的其他投资中的项目是(C)。A. 投资损赠 B. 购买外国股票

C. 居民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交易 D. 购买外国专利权

92.逆差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中。A.借方 B.贷方 C.借贷双方 D.附录

93.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A)。A.贸易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国际收支总差额 D.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

94.由于过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一国国内的工资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的原因是(D)。A.经济增长周期性不平衡 B.经济增长收入性不平衡

C.产品结构性失衡 D.要素结构性失衡 95.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B)。

A.黄金 B.外汇 C.特别提款权 D.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96.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BCDE)。A. 美国使馆的外交人员

B. 某一日资的外商独资企业的中国雇员 C. 在法国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D. 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 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97.下列各项属于资本转移的有(ABCD)。A.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B. 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C. 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D. 投资损赠

E. 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98.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有(ABC)。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收入机制 D.汇率机制 E.支出机制

99.如果一国面临较严重的经常项目逆差,可以采用(ABCDE)的信用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A. 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其扩大出口 B. 运用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

C. 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进口保证金比例,抑制进口

D. 通过向外商提供配套贷款吸引投资,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须差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

E. 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作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并进一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100.与其他储备资产相比,特别提款权有鲜明的特征有(ABCDE)。A. B. C. D. E. 它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纯粹是一种账面资产 任何个人和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 不能直接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

只能在基金组织与各国之间进行官方结算

来源途径只有两个,或者源于基金组织的分配,或者源于官方的结算

101.国际资本流动就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的(C)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来控制的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A.羊群效应 B.冲击效应 C.杠杆效应 D.一体化效应 102.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国际资金流动具有(A)特点,故意将某一信息广为宣传,有意识地诱发市场恐慌情绪言与从众心理,来实现有限资金无法达到的效果。

A.羊群效应 B.冲击效应 C.杠杆效应 D.一体化效应

103.以下关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正确的说法是(B)。

A. 由于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减少 B. 国际资本的结构以外国直接投资为主 C. 个人投资者仍是国际资金流动中的主体 D. 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的特点 104.国际外汇市场的最核心主体是(B)。

A.外汇经纪商 B.外汇银行 C.外汇交易商 D行

105.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B A.经济增长 B.国际收支状况 C.人们的预期策

106.下列给各项属于国际信贷的有(ACDE)。A. 政府信贷 B. 政府证券

C.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D. 国际银行贷款 E. 出口信贷

107.国际信贷中属于优惠贷款的是(BCDE)。A.国际银行贷款 B.买方信贷 C.政府信贷 D.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E.卖方信贷

.中央银。.货币政)D

108.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表现在(ABCDE)。A. 提供国际融资渠道 B. 调剂各国资金余缺 C. 调节国际收支 D. 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E. 有利于规避风险

109.国际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主要包括(ACDE)。

A.短期信贷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短期证券市场 D.票据贴现市场 E.离岸货币市场

110.国际货币市场中的短期证券市场的交易对象主要有1年期以内可转让流通的短期信用工具,主要包括(ABC)。A. 短期国库券 B. 回购协议 C. 银行承兑汇票

D. 以欧洲货币及其他篮子货币为面值的存单 E. 以特别提款权为面值的存单

111.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A)。

A.贸易一体化 B.生产一体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一体化

112.衡量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是(C)。A.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

B. 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C. 国际直接投资额 D.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113.197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家外资银行(C)在北京开办代表处,由此开启了外资银行进入新中国的步伐。

A.德意志银行 B.花旗银行 C.东京银行 D.汇丰银行 114.我国于1992年开始在上活进行保险市场开放的试点,(B)是最早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

A.加拿大永明人寿集团 B.美国友邦国际保险集团 C.日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 D.法国安盛保险公司

115.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产生激活中资金融机构,使得安于现状、故步自封难以为继,这被称为(C)。A.规范效应 B.示范效应 C.鲶鱼效应 D.竞争效应 116.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ABCE)。A. 关税水平

B. 非关税壁垒的数量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 国际直接投资额

E. 加入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 117.衡量生产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ABCD)。A.

国际直接投资额

B. C. D. E.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值 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额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额 海外分支机构进口额

118.下列关于金融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A. B. 小 C. 金融业务全球化的程度一般用国际性金融业务量占总业务量国内竞争加剧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各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的差距日益缩的比重来衡量 D. 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和协调更多地依靠各国政府的合作、依靠国际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以及依靠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 E. 兼并收购活动使金融机构向着巨型化、复合化、国际化发展,加速了金融机构全球化的进程

119.金融市场全球化主要表现在(ABC)。

A. 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相互连接,形成了全球化的金融市场 B. 各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工具日趋国际化

C. 各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的差距日益缩小 D. 国际清算银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制定

E. 跨国金融机构纷纷从事跨国兼并收购活动,不仅包括同业的联

合,还包括跨业务范围的兼并

120.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营业许可等方面的限制,履行以下承诺(ABCD)。A. B. C. D. 外资银行外汇业务范围 扩大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

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审慎原则发放营业许可

E.5年内,外资银行允许设立全资公司

121.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___A____________。A.单一中央银行制 B.复合中央银行制 C.跨国中央银行制 D.准中央银行制

122.下列属于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有_____C_________。A.流通中的货币 B.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 C.政府债券 D.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123.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为____B__________。

A.政府存款 B.国外资产 C.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D.对政府债权

124.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______B________。A.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 使企业得到成本更高的贷款 D. 都不是

125.根据票据交换理论,在多家银行参加的票据交换和清算的情况下,各行应收差额的综合一定(C)各行应付差额的总和。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26.中央银行是在解决(ABCE)等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A.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B.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C.最后贷款人问题

D.政府筹资问题 E.金融监管问题 127.中央银行是(ABC)。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自负盈亏的银行

128.中央银行所要实现的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有(ACDE)。A.防止通货膨胀 B.防止金融危机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障充分就业 E.平衡国际收支 129.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BCD)。

A.有以盈利为目的 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C.制定货币政策

D.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 E.所有活动以政府利益为出发点 13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ABCD)投入市场,从而形成

流通中的货币。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收购黄金外汇 E.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 131.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A)。

A.货币与债券 B.股票与债券 C.现金与存款 D.储蓄与投资

132.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C)的特点。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33.下列变量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的是(B)。A.利率 B.税率 C.汇率 D.价格 13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C)。

A.恒久收入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135.收入属于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中的(D)。

A.微观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变量 D.规模变量 136.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ACE)。

A.商品价格 B.货币价值 C.商品数量 D.货币储藏量 E.货币流通速度

137.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组:(BC)。A. 各种金融资产 B. 恒久收久与财富结构

C. 各种资产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 D. 各种随机变量 E. 各种有价证券

138.研究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有(AB)。A.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 费雪方程式 C. 剑桥方程式 D. 凯恩斯函数 E.平方根法则

139.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ABCDE)。

A.价格 B.收入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140.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AD)。A.利率 B.收入 C.财富 D.物价变动率 E.制度因素

141.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142.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143.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144.对于通货,以下各项中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C)。A.活期存款 B.支票存款 C.银行券 D.世界货币 145.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收入的变动成(B)。A.正向 B.反向 C.同比例变化 D.两者无关 146.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ABCDE)。A. 流通中现金增加

B. 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 C. 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 D. 通货––存款比率改变 E. 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147.下列哪些属于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BCDE)。A. 央行购买办公用楼 B. 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C. 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D. 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 E. 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148.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CD)。

A.商业银行资本金 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

D.流通中现金 E.流通中商业票据 149.影响准备存款比例的因素有(BCD)。

A.个人行为 B.企业行为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E.政府

150.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制约因素有(ABCD)。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现率 C.超额准备金率 D.现金漏损率 E.再贴现率 151.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B)的特点。A.绝对性 B.相对性 C.长期性 D.稳定性

152.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A.政府调控 B.汇率机制 C.利率机制 D.央行调控 153.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A. 通货膨胀时物价持续上涨 B.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C.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 D.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154.我国目前主要是以(A)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GDP平减指数 C.批发物价指数 D.GNP平减指数

155.下列有关货币均衡描述正确的是(ABCD)。A. 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 B. 货币均衡是动态必概念

C. 货币均衡的实现主要靠利率机制 D. 它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反映

E. 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完全相等 156.有关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ABCD)。A.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 B. 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 C. 物价普遍上涨 D. 货币贬值 E. 生产过剩

157.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AC)。A.工资推进 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 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158.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BCD)。

A. 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 提高再贴现率

C. 通过公开市场现售政府债券 D.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E. 降低再贴现率

159.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BCD)。

A.宏观扩张政策 B.宏观紧缩政策 C.增加有效供给 D.增加收入政策 E.指数化方案

160.隐蔽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条件包括(BCD)。

A.市场价格发挥调节作用 B.严格的价格管制 C.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

D.过度的需求压力 E.价格双轨制

162.愿意按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B)。

A.充分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 D.摩擦失业 163.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C)。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164.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C)。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贴现率 C. 降低再贴现率 D. 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65.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B)。

A.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贷款限额 16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B)。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67.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最基本要求是(BCD)。

A.抗干扰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E.适应性 168.货币政策的四要素是指(BCDE)。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E.操作指标

169.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BD)。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E.税率

170.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ABE)。

A.消费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道义劝告 E.优惠利率

171.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B)。A.维护国家阶级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控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D.维护金融秩序

172.2003年9月21日我国商业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提取比率上调至(B)。

A.6% B.7% C.8% D.9%

173.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A)。A. 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 B. 维护金融业安全与稳定 C. 保护公众利益

D. 维护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

174.(B)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点,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保证监管的权威性、严厉性、强制性、一贯性,从而保证有效性。

A. 运用经济行政处罚手段 B. 依法实施金融监管 C. 运用金融稽核手段

D. “四结合”并用的全方位监管方法

175.我国目前采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A)。

A.分业监管 B.集中监管 C.混合监管 D.交叉监管 176.我国的下列金融市场监管机构中属于外部监管机构的是(D)。

A.深圳证券交易所 B.上活证券交易所 C.中国证券业协会 D.证监会

177.在下面各选项中可能导致经常性的市场失效,影响竞争有效发挥作用的有(ABCE)。

A.垄断 B.价格粘性 C.市场信息不对称 D.自由放任 E.外部负效应

178.按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可把金融监管体制分为(CD)。A.单一监管体制 B.多元监管体制 C.集中监管体制 D.分业监管体制 E.混合监管体制

179.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一般目标是(ABCD)。A. 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商效的金融体系 B. 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发展 C. 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利益 D. 维护经济和金融发展

E. 促进各国银行法或证券法等金融法规的趋同性

180.银监会的设立是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银监会”的设立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有(ABC)。A. 促进央行的独立决策和银行业监管的进一步专业化 B. 有助于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C. 有利于提高货币决策和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D. 有助于促进监会的建立 E. 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181.经济发展对金融起(B)作用。

A.一定的 B.决定性 C.不确定 D.推动 182.经济货币化进程是(B)。

A.匀速的 B.非匀速 C.逐渐提高 D.减缓的 183.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A)状态。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 184.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B)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黄金市场 185.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B)。

A.外生性 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186.当代金融创新的(A)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A.高收益低成本 B.安全性 C.投机性 D.灵活性 187.当代金融业务创新的体现是(ACD)。A. B. C. D. E. 新技术在金融业中广泛应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新业务和新交易大量涌现 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188.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ACDE)途径来实现的。A. B. C. D. E.

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绕过法律

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增强金融作用力

189.麦金农和萧提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ACD)。A. B. C. D. E. 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程度 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 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 国际收支平衡

190.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ABCDE)。A. B. C. D. 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程度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 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

E.文化、传编统、习俗与偏好

191.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B)。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19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D)的性质。A. 流动笥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 B. 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C. 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 D. 答案AC是正确的

193.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

A.货币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价值形式

194.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AE)。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现金 F.其他存款 195.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ABCDE)。

A.税款交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商品赊销 E.善款捐赠 F.赔款支付

196.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是(C)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国际金块本位制

197.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AC)。A.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 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 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 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E.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目前我国实现了(D)。A. 资本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B. 经常账户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C. 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D. 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199.目前我国实行的银行结售汇制的内容是(AB)。A.无条件地售汇 B.有条件地购汇 C.无条件地购汇 D.有条件地售汇 E.以上都不对 200.世界银行集团包括(ABDE)。

A.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E.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201.中央银行的特点可概括为(ABC)。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监管的银行” E.“银行的银行” 202.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有(ABCDE)。

A.居民个人 B.商业性金融机构 C.政府 D.企业 E.中央银行

203.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有(ABC)。A. 流动性强 B. 安全性高

C. 收益稳定且超过银行存款收益 D. 税收优惠

第二篇: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已整理)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范围

一、客观题复习范围 货币制度概念P19: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组织形式。

利息率P39:简称利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商业信用P30:商业信用是在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

再贴现P185: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

流动性P18: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且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资产证券化P108: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充分就业P329: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

短期市政债券P188:

可转让定期存单P186:是银行发给存款人按一定期限和约定利率计算,到期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证券化存款凭证。

金融期货合约P200:实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与远期合约不同,金融期货合约一般在期货交易所交易。

债券回购P188:是指债券买卖双方在成交的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价格再进行反向交易。实质上是一种以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拆借资金的信用行为。

期权合约P202:金融期权合约是一种能够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当天)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基础金融产品的权利。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概念P266: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

基础货币P269:是指中央银行能直接控制的,并可作为商业银行存款创造之基础的那部分货币。具体而言,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通货两大部分构成。

货币市场P177: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P190:资本市场是指交易对象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

按所交易金融资产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乘数P274: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国际借贷P361: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一般为年底)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通货膨胀P286: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款纸币制度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伴随着货币数量相对于真实产量的过快增加而出现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P121

根据共同基金发行的股份份额是否固定及可否被赎回,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它的股份相对固定,一般不向投资者增发新股或赎回旧股,但是,投资者购买股份后可以将他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从而换回现金。

开放式基金:他的发行总额则不固定,可以视经营策略与实际需要连续发行。投资者可随时从基金购买更多的股份,或要求基金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赎回,以换回现金。

信用货币含义P12: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货币的职能及法偿能力P14,20: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职能。

本位币和辅币都有法偿能力。

我国金融改革的阶段P55—58:(1)“大一统”金融时期:1948~1979年;(2)金融改革的起步阶段:1979~1993年;(3)金融改革的调整与充实阶段:1993~1999年;(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商业银行的职能P72: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信用中介是最基本职能。

最早成为中央银行的是---P144:瑞典银行

凯恩斯关于人们持币动机P244:交易动机(首要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现代信用的形式P13:主要是现金和存款。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是目前正在发展中的信用货币形式。

短期信用工具P35: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等。

一国的金融体系包括P52:金融机构体系、金融监管体系、信用体系、法律体系等多个层次。信托业务的特点P80:(1)所有权与利益权相分离;(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3)有限责任;(4)信托管理的连续性。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P131: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金融工具的构成要素P179:发行者、认购者、期限、价格和收益、偿还。

金融创新的动因P197—198:(1)技术进步论;(2)管制辩证过程;(3)规避风险论;(4)竞争趋同论。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P339:是指那些可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控制或影响的变量。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秩序P49: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循序渐进。

格雷欣法则?其产生的基础P22:“劣币”追逐“良币”规律是格雷欣法则。产生基础:是在双本位制条件下。

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P10:足值货币。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P332:我国在1995年3月,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核心P345:利率

操作目标的内容 P344:基础货币、短期利率。

测量经济货币化的指标P12:实际金融资产存量/国民生产总值、实际金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总量、人均实际货币量。

信用的基本特征P28: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P339:是指那些介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

金融工程的建构模块P200: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合约、金融期权合约、金融互换协议。中长期债券的类型P192:(1)政府债券和政府机构债券;(2)公司债券;(3)金融债券。

中央银行的职能P152:(1)宏观调控职能;(2)金融管理职能;(3)金融服务职能。

传统的中间业务P78: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

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P54:(1)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2)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3)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4)管理风险的功能;(5)提供信息的功能;(6)改善激励的功

能。

二、主观题复习范围

(一)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P86—88

(1)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流动性、稳健性和盈利性。简称“三性”原则。

(2)“三性原则”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稳健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稳健性也越高。但流动性、稳健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稳健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稳健性较差。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及其关系?P30—32

答: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性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其他货币资本所有者或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这一特点使银行信用较好地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在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在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 尽管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但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虽然银

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仍然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3.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地位?P148—151

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主要表现在:(1)央行是全国金融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2)央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3)央行代表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4)央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的地位:(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

4.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来传导?P335—336

答:银行贷款渠道可能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首先,我国现阶段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有限;其次,在金融市场不够完善、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仍以银行存款作为主要的选择;最后,从信贷市场的结构来看,我国目前的信贷市场具有明显的国家所有制的垄断性。所以,至少在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传导将是比较现实的。

5.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哪些内容?P364—366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一般包括:(1)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转移收支。(2)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3)平衡项目 :包括官方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净误差与遗漏

6.简述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P245—248

答:凡是影响或决定人们货币持有动机的因素,就是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公众的收入状况;(2)市场利率;(3)金融业发达程度;(4)公众的消费倾向;(5)货币流通速度;(6)可供流通的社会商品总量;(7)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8)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7.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P384

答:从现实情况出发,影响汇率的因素极为复杂,但其主要因素为以下四种:利率、国际收支、价格水平和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8.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P19,20—21

答:货币制度又称“货币本位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货币材料确定;(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4)发行保证制度。

9.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P39—43

答: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预期通货膨胀率;(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5)国际收支状况。

10.如何理解金融与经济的辩证关系?P5—6

答:一方面,金融是商品货币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成熟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在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演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和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1.什么是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83—84

答: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就是指所有的中间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指构成银行或有负债风险较高的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习惯将广义的表外业务称为中间业务。

我们把将狭义的表外业务,即构成银行或有负债的业务以及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发生转化的业务,称为表外业务。

12.选择性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基本标准有哪些?P339

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通过对这些目标的控制和调节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基础货币(准备金、通货)和短期利率等。

中介目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长、短期)、货币供应量等。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 选择操作目标的标准与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是比较一致的。除了必须遵循以上三个主要的标准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的相互衔接。同时要考虑各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际上主要以现金和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目前则主要以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二)论述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20分,共计30分)

1.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有人将10000元现金存入一家商业银行,在没有任何“漏损”的假设下,试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的过程与结果P267—268 假设客户将10000元存入甲银行,该银行提取准备金1000元,并将剩余的9000元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取得贷款的客户,又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提取准备金900元,并将剩余的8100元发放贷款。取得贷款的客户,又将这笔款项存入丙银行,丙银行提取准备金810元,并将剩余的7290元发放贷款。

上述题目中,R=10000元,r=10%,所以D=R/r=10000/10%=100000。

可见,存款总额由10000元扩张到了100000元,其中,10000元是原始存款,90000元是派生存款。多倍扩张将存款总额增加到了原始存款的10倍。

2.请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央行如何运用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通货膨胀?P333-335 答: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或经常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作“三大法宝”,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表现为: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就是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所谓“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的一种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市场利率;再贴现率的变动具有“告示效果”。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给,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将使基础货币增加,利率下降,故属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卖出证券,将使基础货币减少,利率上升,故属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请举例说明我国“成本推进论”通货膨胀及治理方法?P293—294

其主要观点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成本推动是侧重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解释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

根据成本推进论的观点,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有:(1)工资推进。(2)利润推进。(3)生产要素推进。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前提。

4.请联系实际阐述通货膨胀治理的对策主要有哪些?P299—301

答:由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对症下药,从其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需求政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各国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即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供应政策。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式来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3)收入政策。主张成本推进论的经济学家主张采取收入政策,以法律手段或说服办法阻止价格、工资、租金、利润率等的上涨。

(4)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政策是指各项收入按照物价指数进行自动调整,使收入得到保障,让预期因素加剧通货膨胀的作用得以排除,同时又能继续保持价格的信号功能,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债券(存款)指数化、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等。

第三篇:劳动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答案

《劳动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

一、简述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P13 答: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有以下特征:①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利过程中的劳动;②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劳动;③劳动法上的劳动带有劳雇关系(或劳雇关系的劳动,区别于单个家务劳动)

二、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P13 答:

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3、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有,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

三、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P27 答:

1、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2、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3、拉动发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四、简述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区别。P27 答:

1、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①两者调整对象不同。②两者的主体不同。③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2、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非常广泛,它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调整这些经济关系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显然与劳动法的调整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不同的。

3、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劳动法和行政法调整对象不同。

五、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有哪些?P33 答:劳动法基本原则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劳动法基本原则知道着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立、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一、协调和稳定。

2、劳动法基本原则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劳动法,解决各具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

3、劳动法基本原则可以弥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六、简述劳动法渊源主要内容 答:我国劳动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根据指定法律主体不同、法律规范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效力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

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7、地方规章。

8、国际法律文件。

9、国际惯例。

七、简述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责。P38 答:

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2、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3、国家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4、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八、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P38 答:劳动就业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有以下主要法律特征:

1、劳动就业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3、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4、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九、简述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P42 答:

1、性别歧视。

2、健康歧视。

3、户籍歧视。

十、简述劳动合同的作用。答:劳动合同主要作用有

1、劳动合同时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2、劳动合同时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十一、简述劳动合同的特征。答: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2、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3、劳动合同时双务、有偿、诺成合同。

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十二、简述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答: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从事全职工作。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从事本分时间工作的劳动。

十三、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P76 答: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结束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十四、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答: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您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有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十五、简述工会法的主要特点。P90 答:第一、工会法的本质属性或内在特点,是调整工会关系、体现国家意志的。第二、公会立法的基本目的是保障工会权利,确定工会的义务。第三、工会法的调整对象具有多元性。

第四、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因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而异。

第五、工会法是劳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整机体劳动关系是其主要特色。

十六、简述职工民主管理的特点。P95 答:第一,职工民主参与是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而不是指职工有权代表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企业的管理。第二,职工民主管理是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是劳动者以职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管理,而不是以股东或其他身份行使管理权。第三,职工民主管理是指领导者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包括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十七、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情形有哪些?P105 答:

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2、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八、简述工资的特征。P111 答:

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

2、工资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者支付。

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不包括实物报酬。

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十九、简述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哪些内容。答: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报酬的标准,不得低于工资协议规定的最低标准。县级以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资协议进行审查,对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十、简述工资分配原则。答:

1、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

2、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

3、宏观调控原则。

二十一、从立法目的角度而言,工作时间有哪些显著特点? 答:第一、既有标准工作日的规定,又有标准工作周的规定,同时也有其他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二、无论是标准工作日还是标准工作周的法律规定,都仅仅确立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不得突破的上限标准看,用人单位可根据自己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确立低于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的工作时间制度。

第三、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制度,是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法律允许实行的其他工作制度,都必须依据上述两项标准测定相关的定额和因素。

二十二、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权的基本内容。P132 答:

1、劳动者依法享有一定期间内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

2、劳动者在特定时间休息的权利,即劳动者有权在法定节日、用人单位确定的公休日休息,用人单位不得任意调换。

3、劳动者享有相对连续性休息时间的权利,即《劳动法》第38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4、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其他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二十三、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的种类。P132 答:

1、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2、连续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3、公休日。

4、法定节假日。

5、探亲假。

6、年休假

二十四、简述职工探亲期间的基本待遇。答:职工在探亲假期间待遇包括以下两项。①工资待遇,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放工资。②探亲路费的承担。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二十五、简述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特征。P142 答:

1、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具有强制性。

2、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以劳动过程为其保护范围。

3、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为主要途径,通过消除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因素,实现对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

二十六、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哪些条件?P151 答: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案。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害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十七、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P155 答:

1、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应按规定同时提出安全卫生设施的方案,所需经费应纳入总投资计划,审批部门应一并审批;

2、设计单位在设计主题工程项目时,应同时编制《职业安全卫生篇》,详细说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和应采取的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并严格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3、施工单位对安全卫生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保证质量;

4、工程项目竣工后,当地劳动、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对工程的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试运行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二十八、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中,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哪些职责?P159 答: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二十九、简述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法律特征。P161 答:从劳动法的角度看,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以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为目的。

2、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是对各种劳动条件和生产设备的安全与卫生规定。

3、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具有突出的技术性。

十、简述特殊群体劳动保护制度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175 答: 第一、适用对象的特殊性,即特殊群体保护制度只适用于特定劳动者,而非所有劳动者。第二、制度内容的特殊性,表现为特殊群体劳动保护制度的内容,与特殊群体的身体结构、生理特点等密切相关,是对特殊群体特殊需要的特别保护。

十一、简述特殊群体劳动保护的意义。P175 答:

1、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有利于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兴旺发展。

十二、简述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P192 答:

1、基本保障性。

2、国家强制性。

3、互助互济性。

4、主体特定性。

5、待遇的差别性。

6、补偿性。

7、社会福利性。

十三、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P197 答:

1、补偿性。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必须先行缴费,劳动者缴纳保险费,在退休、退职后就可以从养老保险经办机构领取退休金。

2、广泛性。养老保险的适用对象是所有退休的劳动者。

3、必然性。养老保险的必然性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的劳动者一般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三

十四、简述失业保险的特征。答:

1、适用对象的特定性。事业保险以拾取劳动机会为前提,只适用于失业的劳动者,而且必须是非自愿性失业。

2、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失业保险待遇不能永远享有,只能在法定期限内享有。

3、待遇水平较低。失业保险待遇只能保障失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十五、简述工伤保险的特征。P206 答:

1、工伤保险对象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

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行。

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工伤事故的责任归于用人单位还是职工个人或第三人,用人单位均应承担保险责任。

4、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即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

十六、简述疾病保险与医疗保险的联系与区别。P214 答:单纯的医疗保险待遇是直接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而疾病保险包括被保险人医疗期间的休养、工资、病伤救济和医疗服务等。医疗保险与疾病保险都是对发生疾病的保险,但二者的保障目的不同。医疗保险是保障医疗费支出,其功能是实现医疗费用补偿;疾病保险是对工资收入损失的保障,其功能是收入保障。基于此,医疗保险又称为医疗保健;疾病保险又称为疾病津贴或生活补助。

十七、与其他社会福利项相比,职工福利有哪些特征?P211 答:

1、职业关联性。职工福利是与职业相关的福利,只有在本行业或本单位的职工才能享受,某些内容项目职工家属也可以享受。

2、普遍性。职工福利不是根据职工的工作量和经济状况而决定的,而是以普遍性原则,根据职工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的不同而提供。

3、功利性。职工福利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4、集体性。职工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职工主要是通过集体消费或共同使用公共福利设施的方式分享职工福利。

5、效益型。职工福利的资金主要来源与单位的利润,因此福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

十八、简述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劳动保障检查有哪些区别。P233 答:

1、监督主体不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主体除了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外,还包括公安、卫生、工商、财税、审计、防疫等专项行政挂历部门,而劳动保障监察的监督主体则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所属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2、监督范围不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只是在自己特定的权限范围内对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某一方面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3、监督过程中行使的职权不同。与其监督检查的范围相适应,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监督职权相对比宽泛,涉及监督检查的职权有一些事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能享有的。

十九、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P234 答:

1、知情权。《工会法》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2、独立调查权。当佣人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时,工会有权直接进入有关现场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听取反映,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3、要求、建议权。

4、建议组织职工车里危险现场权。

5、参与事故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权。

6、支持举报控告权。工会有权支持职工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举报或者控告。

7、舆论监督权。工会有权运用合法的舆论手段,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

十、简述劳动法社会监督的主要方式。P235 答:

1、普通群众的监督。一方面,任何个人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另一方面,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2、群众组织的监督,如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监督。

3、报刊等传媒监督。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可以对各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加以曝光。

十一、简述劳动争议的特点。P247 答:第一、劳动争议的产生是建立在劳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即劳动争议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劳动关系。第二、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第三、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十二、简述劳动者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中“三方原则”的主要内容。P255 答: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坚持“三方原则”,即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该是单数。“三方原则”明确了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地位和职责。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案,有利于在仲裁过程中反映职工的利益要求,发表工会的意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促使劳动争议公正合理解决。

十三、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哪些? 答:这些调解组织主要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只能的组织三种。

十四、简述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法定条件? 答:第一、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第二、必须是因不服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的案件不得直接起诉。第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第四、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第五、起诉不得超过法定的时效期限。

第四篇:2011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指导(选择题)小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D.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C.公共性

3.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C.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A.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D.《行政之研究》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B),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B.官僚制理论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B.《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C.梁启超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工权分立思想的是(D),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D.孙中山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A)。A.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B)。B.张金鉴

15.公共行政环境的(A)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A.特殊性

16.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C.高斯

17.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B.里格斯

18.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B.农业社会

19.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种公共行政模式是(D)。D.棱柱型

20.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A.工业社会

21.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22.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2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A.政府职能 24.政府为公众眼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上。C.非赢利性

25.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D)。D.29

26.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7.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8.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D.上述三者,即ABC 29.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A)演变而来的。A.稳定性 30.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A.英国

31.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B)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B.美国

32.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C.半总统制

33.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B.瑞士

34.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D)体制。D.自治体地方政府

35.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B)国的地方政府。B.德国 36.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A.特殊型 37.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C)的行政区。C.特殊型

38.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A.行政职位

39.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D.选任制

40.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A)。A.委任制

41.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D)。D.委任制 42.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C.考任制

43.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A)。A.决策权力44.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的核心内容。B.行政道德

45.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C)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C.英国

46.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B)类型。B.部外制

47.部外制是(D)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D.美

4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A)。A.英国

4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B)。B.中国 50.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A)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A.英

5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D)。D.英国 52.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B.美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D)。D.2006年1月1日

54.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A)。A.临时方案

55.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B.追踪方案

56.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C),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C.积极方案

57.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D)。D.领导决策系统 58.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A.准备阶段

59.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B.实施阶段

60.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C)。C.纠正偏差

61.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B.横向沟通

62.(D)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D.平行

63.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A)。A.确定评估对象

64.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A)。A.社会监督

65.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D)。D.跟踪监督

66.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C)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C.事先 67.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C)调查处理。C.行政监察机关

68.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B)追究刑事责任。B.检察机关

69.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子处分的,由(D)给予处分。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70.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B)给子政纪处分。B.行政监察机关 71.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A)给予党纪处分。A.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72.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D.中央预算 73.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税法

7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A)。.2003年1月1日

7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C)最早提出的。C.毕达哥拉斯

76.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B.30

77.目标管理方法是(D)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D.德鲁克

78.从20世纪(C)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C.70

二、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BCD)三种权力。

A.考试 B.司法C.行政D.立法E.监察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BCDE)。

A.孟德斯鸠 B.怀特C.汤姆森D.西蒙E.斯密斯堡 3.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ABC)。

A.科学管理时期 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C.X理论时期D.动态行政学时期E.人际关系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AB),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威尔逊 B.古德诺C.韦伯D.法约尔E.泰勒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BCE)完成的。A.泰勒 B.魏劳毕C.怀特D.韦伯E.费富纳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BCDE)。

A.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D.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E.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7.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BCE)。

A.特殊性 B.复杂性C.不稳定性D.公共性E.约束性 8.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CD)。

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

9.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BE)。A.政治制度 B.政党制度C.阶级状况D.法律制度E.政治文化

10.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11.组织文化包括(ABDE)。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C.管理对象D.价值观E.道德感情 12.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AE)。

A.政治统治职能 B.组织职能C.协调职能D.计划职能E.社会管理职能

13.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ABCE)。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D.协调职能E.经济职能

14.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

A.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 B.外部性问题C.公共物品的提供D.无知和非理性E.不平等问题

15.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ACE)。

A.民主职能 B.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C.政治统治职能D.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E.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16.著名经济学家萨缨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BDE)。

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 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

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人分配

17.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BCDE)。A.原始社会的行政体制 B.奴隶社会的行政体制

C.封建社会的行政体制D.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体制E.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18.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ABD)。

A.中央政府体制 B.地方政府体制C.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D.行政区划体制E.行政领导体制

19.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BCD)。

A.阿根廷 B.比利时C.加拿大D.斯里兰卡E.津巴布韦 20.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D)。

A.墨西哥 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 21.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ABCDE)。

A.葡萄牙 B.坦桑尼亚C.奥地利D.芬兰E.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

22.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ACE)。

A.自治体地方政府 B.议行合一制政府C.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D.三权分立制地方政府E.行政体地方政府

23.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CD)。

A.传统型 B.现代型C.特殊型D.发展型E.经验型 24.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ABC)。A.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B.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C.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D.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E.伍德沃德的权变组织理论

25.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ABE)。A.梅奥 B.巴纳德C.韦伯D.法约尔E.西蒙

26.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ABD)。

A.非正式组织理论 B.新型领导能力理论C.权威接受理论D.社会人理论

E.组织平衡理论

27.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BCE)。A.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B.非正式组织理论C.权威接受理论D.社会人理论

E.组织平衡理论

28.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非政府性 B.组织性C.非营利性D.志愿性E.自治性 29.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BCDE)。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B.监督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30.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E)。

A.减免税收 B.委托公共事务C.辅导监督D.补助E.法律管制

31.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ABC)。

A.权力集中、责任明确 B.公开平等,有效防止任人惟亲C.指挥统一、不受牵制D.行动迅速、简便易行E.择优录取,在竞争基础上鉴别人才

32.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BD)。A.奖惩权力 B.权力性影响力C.合法权力D.非权力性影响力E.决策权力

33.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ABCE)。

A.奖惩权力 B.归属权C.专业知识权D.决策权力E.合法权力

34.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ABCDE)等特质。

A.社会技能 B.智力C.个性D.社会背景E.任务定向 35.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

A.领导作风理论 B.领导系统模式C.PM型领导模式D.四分图理论E.领导方格理论

36.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BE)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A.利克特 B.莫顿C.沙特尔D.斯多基尔E.布莱克 37.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划分(ABE)类型。

A.民主式的领导作风 B.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C.温和独裁式的领导作风

D.人事并重式的领导作风E.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38.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ABCDE)。

A.道德素质 B.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E.政治素质

39.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型的有(ABCD)。

A.部内制 B.部外制C.折中制D.党统一领导制E.首长负责制

40人事行政机关实行部内制的国家主要有(ACE)。A.法国 B.中国C.瑞士D.英国E.德国

41.西方各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之处主要是(BE)。A.公开考试、择优录用B.严格考核、功绩晋升C.政务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D.人事分类、依法管理E.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42.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BE)。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C.能力分类D.学历分类E.品位分类

43.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CD)。A.日本 B.美国C.法国D.英国E.中国 44.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BCE)。A.法国 B.美国C.中国D.英国E.日本

45.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大体上有(ABCDE)。A.越级晋升制 B.考试晋升制C.年资晋升制D.功绩晋升制E.综合晋升制

46.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ABCE)。A.近姻亲关系 B.直系血亲关系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D.五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E.夫妻关系

47.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ABCDE)。A.廉 B.绩C.勤D.德E.能

48.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ABE)。

A.参与政务 B.处理事务C.执行公务D.进行决策E.搞好服务

49.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A.奖惩教育工作B.组织实施工作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

E.计划安排工作

50.一般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大致分为如下阶段(ABCDE)。

A.系统实施 B.系统设计C.系统维护D.系统需求分析E.系统评价

5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CE)。A.确定型决策 B.理性决策C.风险型决策D.直觉决策E.不确定型决策

5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DE)。A.直觉决策 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集体决策

53.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CE)。A.理性决策 B.直觉决策C.非程序性决策D.科学决策E.程序性决策

5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D)。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个人决策

55.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ACDE)。

A.领导决策系统 B.行政评估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信息支持系统E.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56.决策方案一般有(BCDE)。

A.长期方案 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积极方案

57.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ACE)。

A.准备阶段 B.控制阶段C.实施阶段D.协调阶段E.总结阶段

58.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ABCE)。

A.行政协调 B.行政样制C.行政沟通D.行政评估E.行政指挥

59.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控制分为(AD)。

A.微观控制 B.分散控制C.集中控制D.宏观控制E.分级控制

60.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ACDE)。

A.口头汇报 B.集体汇报C.个人观察D.书面汇报E.统计报告

61.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ABCDE)。

A.行政工作人员 B.组织绩效C.信息D.工作E.财务 62.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

A.质量控制 B.标准控制C.成本控制D.程序控制E.计划控制

63.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C)。

A.单向沟通 B.非正式沟通C.双向沟通D.网上沟通E.正式沟通

64.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BC)。A.上行沟通 B.平行沟通C.下行沟通D.双向沟通E.单向沟通

65.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BCD)。

A.信道障碍 B.组织结构障碍C.心理与语言障碍 D.职位与专业障碍E.接受障碍

66.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ABCE)。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C.人际关系的协调D.转变政府职能E.各种资源的协调

67.按沟通的确定性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AE)。

A.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C.双向沟通D.网上沟通E.非正式沟通

68.社会监督的主体是(ABCDE)。

A.公民个人 B.各民主党派C.各社会团体D.新闻机构E.政协

69.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ABE)。A.事中监督 B.法制监督C.社会监督D.事后监督E.事前监督

70.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CE)。

A.侦查监督 B.职务犯罪监督C.跟踪监督D.专案调查E.现场监督

71.下列属于一般行政监督工作报告的有(ABCDE)。

A.临时报告 B.综合报告C.专题报告D.报告E.工作简报

72.一般行政监督中,审查的形式主要有(BDE)。

A.独立审查 B.事中审查C.事先审查D.联合审查E.事后审查

73.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ABCD)。

A.检查权 B.建议权C.调查权D.行政处分权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74.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ACE)。

A.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B.建议权C.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

D.行政处分权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75.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ABD)。

A.工作监督 B.法律监督C.侵权犯罪监督D.政治监督E.该职犯罪监督

76.行政监督的特点是(ABCDE)。

A.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 B.法律地位的独立性C.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

D.监督主体的多样性E.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77.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的类型有(ABCDE)。A.权力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C.社会监督D.行政机关的监督

E.执政党的监督

78.舆论监督具有监督机关所不具有的特点,它们是(BCDE)。A.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B.监督方式的公开化C.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

D.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E.监督效应的及时性 79.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DE)。

A.经费预算B.社会保险基金预算C.公共投资预算D.地方公共预算E.中央公共预算

80.预算草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是(ABCD)。

A.政策审核B.体制审核C.指标审核D.技术审核E.经费审核

81.税收的基本特征有(BDE)。

A.服务性B.无偿性C.政治性D.固定性E.强制性

82.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AD)。A.单一税制B.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复合税制E.农业税 83.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D)。A.印花税B.定率税C.房产税D.配赋税E.耕地占用税 84.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可将税收分为(ABD)。

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农业税D.地方税E.个人所得税

85.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ABCDE)。

A.国防费B.行政管理费C.经济建设费D.社会文教费E.其他支出

86.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ABCDE)等阶段。

A.签订采购合同B.选择采购方式C.确定采购需求D.履行采购合同E.效益评估

87.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ABCDE)。

A.法律保留 B.法律优先C.职权法定D.依据法律E.职权与职责统一

88.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BCDE)。

A.权力腐败的审查 B.法定程序的审查C.滥用职权的审查D.法定权限的审查E.法定依据的审查

89.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ABE)。

A.技术方法 B.行政程序C.决策树法D.目标管理E.基本手段

90.行政方法的特点有(ABCDE)。

A.科学性 B.民主性C.创新性D.系统性E.技术性

91.行政基本方法包括(ACD)。

A.行政指令方法 B.政治方法C.法律政策方法D.经济方法E.思想工作方法

92.行政程序的特点主要有(ACDE)。

A.稳定性 B.完整性C.合法性D.强制性E.简便性 93.行政程序从纵向可分为(ABCDE)。

A.行政计划准备 B.决定计划。C.考核奖惩D.检查监督E.执行计划

94.按照时间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E)。A.短期计划 B.长期计划C.经济计划D.社会计划E.中期计划

95.行政方法的基本手段主要有(BCDE)。

A.政治手段 B.行政指令手段C.法律手段D.经济手段E.思想工作手段

96.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D)。

A.地方计划 B.中央计划C.国防计划D.基层计划E.资源计划

97.从行政计划的内容上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CD)。

A.社会计划 B.经济计划C.资源计划D.国防计划E.计划

98.标杆瞄准的类型主要有(ABCDE)。

A.内部标杆瞄准 B.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C.行业内标杆瞄准D.跨行业标杆瞄准E.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99.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ABC)。A.组织效率 B.管理效率C.工作效率D.社会效率E.客观效率与规范效率

100.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主要有(ABDE)。

A.标准比较法 B.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C.综合测量法D.行政职能测量法E.行政费用测量法

101.下列用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ABE)。

A.单位费用测量法 B.计件费用测量法C.行政职能测量法D.标准比较法

E.人均费用测量法

102.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ABCD)。

A.经济指标 B.效率指标C.公平指标D.效能指标E.政治指标

103.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ABCDE)。

A.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 B.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C.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

D.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E.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10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ABCD)。

A.市场政府模式 B.参与政府模式C.解制式政府模式D.弹性化政府模式E.科层政府模式

105.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有(ABDE)。

A.参与管理 B.对话民主C.公民自治权D.公民社会E.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

第五篇:2011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ZO世纪ZO年代中期到3O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10.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11.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12.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9.组织的“潜结构” 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20.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21.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2.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23.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5.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8.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9.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30.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1.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32.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3.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34.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35.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6.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扭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37.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38.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39.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40.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4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42.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43.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决策方面。

44.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5.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46.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

47.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48.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49.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50.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

货币银行学期末指导复习答案(专科)1(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