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1-106632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5 13:20: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发布时间:202_年09月06日 10:1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本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详细]

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详细]

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详细]

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四

惠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稳就业、增岗位,人们感受温暖,实现价值,走向富裕。[详细]

基本医保: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五

病有所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10年来,我国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是世界公认的民生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速度”。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详细]

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六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详细]

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七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十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

中国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带着知识文化的营养从城市流向乡村,流向每一个需要的人。他们在这里取得知识的火种,点亮人生的梦想。文化惠民,在这里改变中国。[详细]

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八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让百姓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山青,解决人们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详细]

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九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向前延伸,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这10年城市“长”大了,城镇增多了,大量农民变成居民。

这,缘于一个巨大的跨越——中国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2_万人。

中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到202_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10年快速城镇化,“乡村中国”成长为“城市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详细]

十年,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十

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被称为人类“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和世界第一次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信息化推进速度之快让世人惊叹。

这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升的10年,同时也是信息化加速推进、互联网日益普及的10年。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网事”,成为中国人这10年的共同记忆。[详细]

网站编辑:岳扬

【打印】 【纠错】 【求是论坛】 【网站声明】

分享:

相关文章

        《我们家这十年》:展现中国民生的黄金期

四部委负责人就民生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网:民生永远是最大的主题

中国的改革仍须将民生改善作为动力与目标

重实效惠民生 各地扎实工作迎盛会

民生专题片《变迁》“基层”筑史诗

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

山西日报:改善民生是重点

网友评论查看更多 >>

第二篇: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来,作为民生之根本,中国教育一路前行,既伴随着“大国办大教育”的挑战与胸怀,也伴随着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瞩目与期望。

改革开放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终于,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多少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多少家庭的希望被重新点燃。风雨10年,中国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带着温暖前行!起点处的温暖,点燃的是一生的希望。

还记得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吗?许多年来,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曾有许多双“大眼睛”只能在梦中看到明亮的教室、品嗅书本的墨香。

但越是穷困的孩子,越有走出去看外面世界的渴望。贫困,不应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障碍。

“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从此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郑重承诺。

终于有一天,一双双“大眼睛”不用再将社会的捐助作为他们实 现求学梦想的唯一希望。

上学免费了,这不再是孩子们的梦想!

10年来,一项项力度空前的教育政策惠及民生,温暖人心; 10年来,“教育免费”这个温暖的主题不断在神州大地唱响!教育免费,实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 “免费”二字逾千斤。教育免费,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庄严目标,把中国人的百年夙愿变成了现实。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世界的眼光来衡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放眼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已有300余年。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就提出了义务教育的设想,但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只能是梦想,更不要说免费。

直到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经过不懈奋斗,到202_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当时在西部一些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实现“两基”的任务依然艰巨。

真正的义务教育应当是免费教育。《世界人权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都有让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明确表述。全球170多个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均宣布实施免费。许多国家的义务教育免费从免学杂费开始,然后是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其它学习用品,有的还免午餐、校服、医疗和交通等费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这样的共识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2_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

从202_年到202_年,我国义务教育用三年的时间,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大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过程:

——202_年春季,国家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4800多万学生学杂费;对35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其中680万名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西部贫困学生成为优先品尝“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受益者;

——202_年春天,“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从西部推广到中东部地区。这意味着这项政策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面覆盖;

——202_年春天,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试点;

——202_年秋天,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年四大步,中国政府努力实现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宏伟目标,兑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的庄严承诺。

我国在确立义务教育制度22年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片阳光。“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

“自古读书需缴费,而今上学不花钞”。……

这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心底最深处唱出的歌谣。

歌谣中,一个讯息传来:教育免费政策,顺民意、惠民生,温暖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教育免费,走出一条“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对于政府来说,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首先就是承担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

从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生,到中等职业院校的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再到高等教育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短短几年,我国教育免费的惠民政策,从点及面,覆盖人群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好事,对于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来说,则是巨大的挑战。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大国办大教育,是魄力,更是挑战。大国办大教育,需要非同寻常的决心,更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此,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占GDP4%目标,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捐赠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切实增加投入,做教育免费政策的坚强基石和强大后盾。

以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例,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202_年,中央财政便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49.6亿元;

再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免费政策为例,从202_年秋季入学新生起,国家在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仅202_年,就有4.82万人获得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补助资金5.35亿元。

据统计,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2_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

更令人欣喜的是,202_年,经过多年努力,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公共教育的提供变得更加公平。一个公共财政体系已经建立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区域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被缩小。这些都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是世界银行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评价。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中国人有理由骄傲:我们走出了一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大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色之路!

教育免费,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教育规律表明,要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教育阶段的公平观和效率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免费教育,并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部分。同时,应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支持机制,实现面向全民的公共教育均等化,实现教育的公平优先。

免费的惠民政策,点燃的是亿万家庭的希望,也令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步伐,更加稳健而铿锵。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成为现实之后,中国教育正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一位学生的经历很具代表性:蒋波,出生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联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年收入不足202_元,除去还债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202_年,受益于“两免一补”政策,在初中阶段减免了学杂费、书费,每学期还领取60元的补助。上高中后,也享受到学校每学期给予的500元生活补助。202_年,蒋波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从免费义务教育,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免费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 免费师范生教育……从一项项教育免费政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如蒋波一样受益的寒门学子正茁壮成长;我们看到的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已不再遥远。

为此,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育免费政策传递出以人为本的关怀、责任与温暖。带着这份温暖,我们的国家正在迈着更为坚定的步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发;带着这份温暖,为民族复兴奠基的中国教育事业正孕育着朝气蓬勃的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袁新文 赵婀娜)

第三篇: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2_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202_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中国创造”的核心需求是人才,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为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孜孜以求。

由量变到质变,应势而动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外部需求持续走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在这一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

回望新世纪之初,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潜在危机,其中,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202_年,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其中的4%。许多行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技工荒。

技能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而当时,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低谷期。

由于高校扩招引发连锁反应,职业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1999到202_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历史性滑坡,招生数连续3年下降,由520多万人降到398万人。在这紧要关头,连续3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让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

202_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2_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202_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一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这三次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也为教育部提出的连续3年“扩招百万”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这是一幅中等职业教育节节攀高的振兴景象:202_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恢复性增长到566万人;202_年、202_年连续扩招100万人,近750万人的招生数和1800多万人的在校生数均创历史新高;202_年在此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达到800万人,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大体相当的战略性目标。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2_年的628所增加到202_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自然规律显示,量变往往引发质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其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作用和意义与日俱增,中高职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已成大势所趋。

作为国家急需的职业教育,要提高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_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2_年10月,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印发,中高职科学定位、有效衔接、办出特色、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56个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始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有序开展,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大专题研究已然上马,诸多举措为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理论支撑、实践案例、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

国人瞩目、备受期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由内聚到外联,优势互补支撑产业发展

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历史进程,从202_年“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到202_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到202_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每一阶段都有着明确的发展主题,并对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素质不高、发展粗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一产方面,农业现代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突出;二产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能源消耗高,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缺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三产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引领作用不强,科技服务业支撑能力较弱。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优化升级战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部署,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大批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则是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10年之间,职业教育步步为营,把正确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02_年以来,职业教育在数控加工、汽车修理等多个领域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充分依靠行业企业的优势发展职业教育。

从电子商务业、物流业、动漫业到智能化楼宇,从传统服务业到休闲娱乐服务业,从商业性服务业到工业性服务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为新兴产业提供人力支撑。

“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订单培养”,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形式,让职业教育逐步从内聚走向外联,多方借力、合作共赢。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已形成教育与产业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汇聚行业、企业等多领域人员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2_年,产教对话活动覆盖了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资金达7亿元。

在全国各地,面向汽车业、钢铁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等十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已达500多个,覆盖100多个行业部门、1万多家企业、近600个科研机构和30%以上的中职校、80%以上的高职校。

产教联手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新气象。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开发、技能比赛,紧贴产业动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气息无处不在。

202_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始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中职85个新增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和43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审核工作全面开展。202_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涉及18个专业大类、96个比赛项目,由行业主导设计和企业参与实施的赛项达到95%以上。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门类,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随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产教结合办学体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令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更为产业体系建设和优化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有业到乐业,适应需求增强人才供给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中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不断增加。

当前,我国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仍然较大,就业总量压力不小,但同时,结构性矛盾也日渐明显。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职业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资助和中职免学费政策,切实成为城乡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强大助推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支持了近1500所职业院校的基础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超过140亿元。202_年,该专项资金投入更是高达104亿元,远高于“十一五”期间年均投入水平。紧扣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实施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大幅度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为了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党和国家还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202_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国家助学金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学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要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让群众真正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力成为必然之选。

202_年以来,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5000万名毕业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输出的针对性、适用度和吻合度,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与各级各类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有口皆碑。统计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4%。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让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城镇生活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带知识转变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兑现了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郑重承诺。

10年来,职业教育攻坚克难,屡创辉煌;面向未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责任在肩,使命崇高。(本报记者 刘琴)

第四篇: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农业免税,田野劲吹反哺风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述评之三

麦收农机的轰鸣声安静下来,夏粮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脸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实,农业带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此。回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增产”、“增收”、“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十年间,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同步“八连快”,“三农”发展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三农’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发放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形成了日益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框架体系,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农民负担做“减法”

取消农业税,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一尊被永久收藏的“告别田赋鼎”,这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河北省灵寿县一位农民自费铸造捐赠的。青铜大鼎诠释着亿万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的衷心拥护。

“祖祖辈辈都要缴的‘皇粮国税’,没想到在我们这一代取消了,共产党为俺们农民办了件大好事。”回忆起税费改革,种地多年的山东省德州市腰站镇农民王俊莲十分感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提五统’、集资摊派等税费不少,一年到头除了吃饭基本剩不下多少” 王俊莲说,“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庄户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王俊莲的经历,是亿万农民税费变迁的缩影。

上世纪末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村体制机制等原因,农民不仅要缴纳农业税,还要承担许多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费用,再加上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负担日益沉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2_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2_年在全国推开。202_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2_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2_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统筹城乡做“加法”

实行农业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

取消农业税,迈出了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一步,此后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的步伐继续加快。

“今年病虫害特别厉害,多亏了国家的‘一喷三防’补贴政策。要是没有这项政策支持,不做统一喷防,每亩至少要减产500斤!”颗粒归仓,让河南省许 昌县五女店镇南街村种粮大户赵保献悬着的心落了地。“今年的亩产能达到1100—1200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呀!”

如今,农民不但“种地不再交税”,而且还过上了“国家给补贴”的好日子。近年来,在少取或不取的同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民多予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向广大农民发出了强烈而明确的信号。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2_年的一项扩充到202_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2_年的1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排7631亿元。

确保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国家又通过粮食收购托市,为农民种田托底。从202_年开始,国家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202_年以来,又出台了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农民的丰收果实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主产区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大头。为有效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稳产增产,202_年国家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2_年国家又出台了产油大县奖励政策。8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331亿元,政策惠及1000多个产粮大县和900多个产油大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农业补贴已覆盖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农村金融保险和生态环境等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形成了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收入性补贴与技术性补贴相配套的框架体系,充分拓展了支农投入增加的空间。

好政策要有好效果,离不开高质量的落实。十年来,农业补贴资金使用不断规范。政策落实过程中,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调整,不断修改完善补贴政策管理办法,推行补贴公示制度、发放补贴明白纸,实行“一卡通”兑付,建立补 贴信息网络,以及严肃查处重大违规事件,努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将补贴兑付到农民手中,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效益。

农业生产补贴理顺了,公共财政开始更多关注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劳动力培训和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农村能源等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支持范围。10年来,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从202_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0497.7亿元,今年“三农”预算支出更是增加到12286.6亿元,“三农”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减法”“加法”聚合力

政策效应凸现,“三农”发展再迎黄金期

惠农政策春风化雨。

免除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三农”的发展潜力,10年来广袤田野捷报频传,农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食生产“八连增”。好政策是“定心丸”,“多予、少取、放活”支农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打破了“两丰一歉”的传统周期波动,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从202_年恢复增产到202_年,粮食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今年上半年,夏粮再获丰收,目前秋粮也长势良好,有望实现“九连增”。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生产步步高,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了“定盘星”。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2_年的2622元,增加到202_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2_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事情农民办的传统理念和制度安排,带来了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变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农村社会事业短板加速补齐。十六大以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72万公里,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也加速推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十年“三农”交出了精彩答卷,我们有理由对农村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高云才 陈仁泽)

第五篇: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十六大以来的民生发展

小组成员:朱恒超 李若辰 夏玮 尹冠乔 蔡立新 王珏 张士尧

徐子豪 张翔飞 任亚坤 赵恒毅

一.教育免费 奠基民族复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学有所教,民心所向。

10年之间,“教育免费”的惠民之举,带着温度,一路从试点到推广,从乡村到城市,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实惠。

10年来,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约5000多亿元。从教育投入总量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2_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96万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幅约17%。202_年,4%的目标终于顺利实现,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中国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对于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

国际社会评价: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中国全民教育的进步十分明显,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124个国家中排第四十三位,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为全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寿命延长 共享健康生活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感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活七十,堪称“高寿”。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4.83岁,可谓“人生七十不稀奇”。

202_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202_年的71.40岁提高3.43岁。从性别看,男性为72.38岁,比202_年提高2.75岁;女性为77.37岁,比202_年提高4.04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与10年前相比,由3.70岁扩大到4.99岁。这表明,在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并且两者之差也进一步扩大

202_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及地区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为69.1岁。202_—202_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202_—202_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3.43岁,比世界平均提高2.4岁多1岁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也是观察民生状况的一面镜子。

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202_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2_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国家启动实施10大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此外,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1169万名和146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免费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温度计”。202_年,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2_年的92.3%提高到98.1%,接近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改善。3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2_年的53/10万下降到202_年的26.1/10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_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比202_年的28.38‰下降14.45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5个千分点。而1990—202_年10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4.51个千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45个千分点。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不仅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加快。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全国婚检率由202_年的2.9%提高到202_年的41.0%,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达181家。截至202_年,全国已有5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62.9%。

10年间,一个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已经形成。全国2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10年来,我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截至202_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9.1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4.9%。6.8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1.7亿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

202_年底,全国累计命名150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和456个国家卫生镇。

到202_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3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0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8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1.65人,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国际上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不超过50%,而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专家郭惠琴的团队通过个体化综合治疗,使晚期肺癌病人一年生存率达到90%,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三.农业免税 田野劲吹反哺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农业成为了突出亮点:粮食在“八连增”高平台上继续增产,夏粮总产量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亿斤,增长2.8%。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增速已经连续10个季度快于城镇居民。

宏观经济专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央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加速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攻坚从减轻农民负担开始。202_年,国务院率先在安徽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2_年在全国推开。202_年,全国彻底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减负不易,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更难。中国能否摆脱历史上税制改革循环往复、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为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2_年底,全国共有33631个乡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占乡镇总数的98%。

以增强基层政府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截至202_年底,有27个省份对1080个县实行了财政直接管理,2.93万个乡镇实现了“乡财县管”。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了农民出资出劳,调动了农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通过构筑长效机制,一系列长期困扰“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大大缓解,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良种补贴、农机置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相继实施,农业补贴从202_年的一项扩充到202_年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2_年的1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

排7631亿元。

农民收入“八连快”。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充满活力,随着国家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最低收购价等保护农业生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2_年的2622元,增加到202_年的6977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更是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4%,超过了GDP增幅。更加令人欣喜的是,202_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可喜现象,农民吃穿住用等都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宽广。四.民生先要促就业

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谈何容易!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

10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达到1.1亿,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开始新生活。

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生活。

1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就业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

定和发展。

千方百计促就业,过去10年成为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10年,更多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人社部统计显示,202_—202_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2_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2_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

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让更多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市顺利就业;一视同仁,农民工也能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惠。到202_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比202_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2_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这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产业升级的结果,也显示我国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持续性。

过去10年里,中国就业曾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形势最严峻的202_年末,大量中小企业关门、1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岗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202_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当年底就业

率达到87.4%,集中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全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达1.45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来临。“政府帮扶+市场调节+个人努力”,202_年至202_年,我国实现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发挥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许多国家面临失业难题,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202_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就业仍创同期新高,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五.基本医保 编织全球最大全民保障网

10年来,我国逐渐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6%,城乡居民看病告别“自费时代”。据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2_年的60%下降到202_年的35%。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大幅增加,群众看病负担相对减轻,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显著改善。

基本药物制度----202_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共遴选出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各省平均增补210种。基层医疗机构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药价虚高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门诊费、住院费相应降低。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10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在城市,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弱不禁风”到“强筋健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我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手抓,加快医师队伍培养。统计资料显示,202_年末,全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32人;到202_年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上升到1.85人。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目前,全国202_多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北京市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有效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六.住房保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住建设部统计显示,202_年至202_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

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202_年到202_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保障房建设补助资金由72亿元大幅增加至1713亿元,年均增长121%。同时,对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级地方财政每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也由26.2亿元增加至1618.2亿元,年均增长180%。

继202_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的目标顺利实现,202_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700多万套,加上之前开工需继续建设的项目,在建规模将达到1700万套左右。

完善保障房分配管理制度----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为各地均规范了对住房、收入、财产等有关信息的审核,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建立了“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核以及在社区和新闻媒体“两级公示”制度。统一摇号、公开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到保障房分配中,方便群众的监督。通过政府的补贴,降低保障对象所交的物业费。不少社区把物业服务的岗位留给了社区居民,不仅使保障对象实现了安居,还帮助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服务,如社区医院看病很方便,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也实实在在地帮大家找到了工

作,各种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住房保障体系与保民生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解决好快速城镇化伴生的住房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保障房数量增加的同时,品种也不断丰富。尤其是去年起,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并把公租房作为保障房的主要品种。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实现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全覆盖。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七.文化惠民 照亮百姓生活

全国84%的行政村拥有农家书屋,83%的乡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0%的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近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截至202_年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

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_年3月至10月,全国各级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人次514.45万,比202_年全年429.8万人次增长19.7%,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202_年全年3.28亿增长30%。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公共文化机构,尽情享受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成倍放大。

有外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写进了全会的《决定》,为中国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2.42亿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凸显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理念的进步。从“一五”到202_年,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共计610.42亿元。而202_年至202_年,5年间国家投入的文化事业费达1454.99亿元,年均增长20%。5年相当于前50年两倍有余。文化事业费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层、用于农村,并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通过文化事业费结构的调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202_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108.59亿元,占全国的27.7%,比重比202_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2_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占47.7%,比重比202_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八.保护生态,为了百姓健康

10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_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暴露于未达标空气质量的城市人

口占统计城市人口的近3/4;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2_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十大水系的46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61.0%。

根据1996年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查报告,83.31%的地表水源和27.71%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近十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力度空前。202_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8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结果表明,环保重点城市年取水总量为227.3亿吨,服务人口1.63亿人,达标水量为206.0亿吨,占90.6%。

“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202_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2_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2_年的1.30%提高到202_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2_年增长94.8%。

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正在改变。中央财政自202_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农村污染整治提速。截至202_年底,共安排8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涉及1.63万个村庄,受益人口4234万人。202_年中央财政又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截至202_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九.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10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2_万人。

到202_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由此,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10年来,城市在扩张,农村在发展,城乡界限不断淡化。到202_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683个。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超过1000万人。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这10年,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大步跨越——

交通更顺畅。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10年间,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串起了座座城镇,物畅其流,人畅其流。

出行更便捷。10年间,高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百姓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住房更宽敞。202_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2_年增加8.2平方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构成的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朝着“住有所居”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这10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2_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比202_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空调、冰箱、电脑等稀罕家什变身“日用电器”;农村消费潜能释放,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局面。

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城镇化不仅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理念发生深刻变化。

这10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迈向均等化: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

这10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吸纳就业能力持续

增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总量达到1.1亿,城镇就业人员占的比重从202_年末的34.3%提高到202_年末的47.0%。到202_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

10年城镇化历程,我们走进一个新的城市时代,一个更加现代、宜居的城乡体系正在成为现实。十.中国人的幸福“网事”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同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今天的中关村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2_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1.96万亿元,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7。

信息时代,技术先行。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过去10年,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202_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大规模研发和建设阶段,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IPv6示范网络,试验网所用的中小容量IPv6路由器技术、真实IPv6源地址认证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2_年6月,全国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1343.2万公里,已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移动电话用户数由202_年的2.06亿增加至202_年的10亿,手机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拥有量从202_年3800万台增加至202_年的3亿台,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在过去10年增加了10倍,计算机向农村普及的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的网民数量在202_年跃居世界第一,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过去10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

202_年,我国5亿网民中,约有4.15亿人经常利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沟通,4.07亿人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各类信息,2.44亿人使用社交网站进行信息交流,1.94亿人使用网络购物,4002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交易。

202_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202_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 511.9 亿元,超过报纸广告的规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

截至202_年6月,我国通过新浪认证的政府机构及领导干部微博已达45021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为25866家,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目前,已经建成的政府门户网站超过5万个,75个中央和国家

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公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从202_年的不足10%提高到了100%。

十六大以来民生领域发展成就系列述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