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毕业论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1-89557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2 00:41: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毕业论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

毕业论文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

转移问题研究

院:经济管理学院

业:经济管理

名:

摘 要

新农村建设运动正在进行,可在部分农村却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低,劳动力补给匮乏等问题。留守在农村的人因其“老”“弱”“病”“残”等特点被冠以“38+60部队”的称号。而真正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力的青壮年,知识青年却正在参与农民工大潮,受着城市“三等人”待遇。谁来建设新农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黄牡花村为例,对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Abstract The campaig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under waying, whil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labor,the lower cultural qu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as well as less supplies.The people staying rural area is titled “38 +60 force” because of the “old” “weak” “disease” “disabled” and other features.At the same time,the labors with skill and knowleage,who should be the main building force of New rural,insteadly ,involved in the famers worker and treated as a “third class” in city.Who should be constructing force of New rural,it is a issue worth considering for us.The article take Huangmuhua countryside for example,analyze the reason that lead to aboving problem.On the basis of surveying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of the countryside,and then brings up corresponding solutions.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补给

留守人口

劳动力转移

Keywords : Labor force of rural area

Rural labor supply Rear population

Labor

immigration

目录

引 言„„„„„„„„„„„„„„„„„„„„„„„„„„1 1黄牡花村劳动力现状„„„„„„„„„„„„„„„„„„„1 1.1劳动力数量„„„„„„„„„„„„„„„„„„„„„2 1.1.1劳动力与总人口缺口大,实际务农人员少„„„„„„„2 1.1.2在籍总人口变化小,务农人口迅速减少„„„„„„„„2 1.2劳动力结构„„„„„„„„„„„„„„„„„„„„„2 1.2.1 年龄结构上,40—60岁占到近一半比例„„„„„„„3 1.2.2性别结构,男女比例总体比较合理„„„„„„„„„„3 1.2.3 文化结构方面,绝大多数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3 1.3转移形式及转移主体„„„„„„„„„„„„„„„„„4 1.3.1青壮年、高素质人是转移主体„„„„„„„„„„„„4 1.3.2大多通过进城务工、毕业分配转移出去„„„„„„„„4 2黄牡花村劳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5 2.1常年务农人口锐减,农村劳动力紧缺„„„„„„„„„„„5 2.1.1劳动者数量减少,劳动力劳动强度加大„„„„„„„„5 2.1.2劳动力紧缺,老年人也成为建设主力„„„„„„„„„5 2.2劳动力转移结构不合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提出挑战„„5 2.2.1青壮年成为转移主体,“新农村”只有“老弱病残”„„„„5 2.2.2文化素质高的人群转移,现有劳动力难以承建新农村„„5 2.3劳动力年龄偏大,补给匮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持续性„„„„6 2.3.1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接近国家离退休年龄 „„„„„„6

2.3.2青壮年补给匮乏,新农村将无人去建设„„„„„„„„6 2.4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差,难以培育成“新型农民” „„„„6 2.5综合型带头人少,新农村建设“群龙无首” „„„„„„„6 3导致黄牡花村劳动力流失的原因„„„„„„„„„„„„„„7 3.1 城乡收入差异,高素质人进城追求高工资„„„„„„„„7 3.2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吸引力降低„„„„„7 3.3 农村产业不兴,非农产业少,导致农村吸纳劳动力能力降低„7 3.4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青年人以跳出农门为荣„„„„„„„7 4 解决劳动力短缺、补给不足的对策及建议„„„„„„„„„„7 4.1发展当地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农村容纳劳动力能 力„„„„„„„„„„„„„„„„„„„„„„„„„„„„7 4.1.1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8 4.1.2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8 4.2组织农民互助组织,缓减当前劳动力紧张„„„„„„„„„8 4.3 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吸引力„„„„„8 4.4 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服务家乡„„„„„„„„„„„8 5结论„„„„„„„„„„„„„„„„„„„„„„„„„„9 致 谢„„„„„„„„„„„„„„„„„„„„„„„„„„10 参考文献„„„„„„„„„„„„„„„„„„„„„„„„11

引 言

202_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口,在当地上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以及在村养老的老年人口;常年务农人口也就是该村劳动力,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

1.1.1劳动力与总人口缺口大,实际务农人员少

表1 黄牡花村202_年总人口、劳动力数量 单位:人

总 人 口 留守人口 常年务农人口 黄牡花 117 63 45

刀劳社 97 48 34

刘家社 152 72 50

乔家社 120 65 44

大海子 118 58 39

沙井 76 35 25

总计 680 341 237 资料来源于黄牡花村委会档案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截至202_年底,黄牡花村在籍总人口有680人,留守人口341人,常年务农人口237人,留守人口占总人口的50.2%,务农人口占总人口34.9%,务农人口占留守人口的69.5%。

1.1.2在籍总人口变化小,务农人口迅速减少 图表1

******3685685680总人口常年务农人口***1998年202_年202_年202_年202_年

黄牡花村劳动力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于黄牡花村委会档案

通过图表1可知:从1998年到202_年,全村总人口由701人减少到680人,减少21人,常年务农人口有352减少到237人,减少115人,约占1998年总人口的16%。

1.2劳动力结构 是指组成所有劳动力中的各要素所占的比例。本次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黄牡花村劳动力进行分析:

1.2.1 年龄结构上,40—60岁占到近一半比例

在本次调查中,把所有人口划分4组,分别以16岁以下,16—40岁,40-60岁,60岁以上四个年龄段来分析,主要划分依据是16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大多在上学

时期,不具备劳动能力、劳动时间(个别辍学学生、利用节假日劳动的除外);16-40岁是青壮年,该年龄段人口在生理上处于旺盛时期,适应高强度劳动,该年龄段人对新的事物容易接受;40-60岁是中年,处于该年龄段的人在工作上比较稳定,在思想上成形,对新事物不太容易接受;男16-60岁和女16-55岁是国家法律中劳动力定义的年龄段,本文受资料来源的统计口径限制,笼统地按照60岁作为划分标准。基本情况见下表:

表2 黄牡花村202_年总人口、务农人口年龄结构表 单位:人

总人口 务农人口 总数 16岁以下 680 237 94 3

比例 13.8% 1.3%--40岁 385 62

比例 56.6% 26.2%

40--60岁 124 116

比例 18.2% 48.9%

60岁以上 77 56

比例 11.3% 23.6% 资料来源于黄牡花村委会档案

通过表2可知,在总人口中,16岁以下人口约占13.8%,16-40岁人口占56.6%,40-60岁人占18.2%,60岁以上人口占11.3%;在务农人口中,16岁以下人口约占1.3%,16-40岁人口占26.2%,40-60岁人占48.9%,60岁以上人口占23.6%。

1.2.2性别结构,男女比例总体比较合理

通过对性别结构调查可以反映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别比例是否合理,当一个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区域一致时,可以使当地人口相对稳定。目前反映农村的一个主要意图是通过观察性别比例来看一个地区农民工外流现状的一个标准,一般我国现在的流动劳动力主要以中年及以上以男性为主,农民工输出地区出现务农男性比例严重低于女性比例的情况。

表3 黄牡花村202_年总人口、务农人口性别结构表 单位:人

总人口 务农人口

总数 680 237

男 344 118

女 336 119

男:女 1.02:1 0.99:1 资料来源于黄牡花村委会档案

从表3看出,黄牡花村总人口中男:女为1.02:1,务农人口中男:女为0.99:1,而在202_年底,西部十二省市区的男女比为: 1.14: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_年),男女比例在西部属于结构合理的范围。

1.2.3 文化结构方面,绝大多数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

文化结构是指劳动力当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所占的比例。本调查针对当地农村现状,把文化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小学及小学以下,初中,高中(中专),高中(中专)以上。

表4 黄牡花村202_年总人口、务农人口文化结构表 单位:人

总数 小学及小学以下

比例 初中 比例 高中(中专)

比例 高中(中专)以上

比例

总人口 务农人口 680 237 233 117

34.3% 49.4%

325 107

47.8% 45.1%

12

11.6% 5%

1

6.3% 0.4% 资料来源于黄牡花村委会档案

通过表4发现,在总人口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比34.3%,而在务农人口中,该文化程度的人口却占到了将近一半的比例,反映出目前务农劳动力总体文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高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在总人口中占到17.9%,而在务农人口中仅占到5.4%的比例,反映出该村劳动力中具有高文化素质的人员比较少。

1.3 转移形式及转移主体

1.3.1青壮年、高素质人是转移主体

通过对比黄牡花村总人口和务农人口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可以发现:在385个16-40岁的人中,务农的仅为62人,占比为16.1%,大部分不参加农业生产,在调查中发现,该年龄段人口是该村的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同时,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22人中,务农的就有13人,其余的均转移到城市中去了。以上两个群体,在很大程度上重叠的,尤其是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大多处于16-40岁这个年龄段。

1.3.2大多通过进城务工、毕业分配转移出去

通过在黄牡花村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劳动力主要以以下两种形式转移出农村:一,到城市中从事服务业或者交通运输业。从调查中发现,转移出去的16-40岁人口中,文化水平在初中的多从事服务业和运输业,其中男的多以餐饮、装潢、运输为主,女的以理发、服装销售等职业为主。

二、毕业后在城市中找到了工作。在调查中发现,16-40岁年龄段的人文化水平较高的,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专门的职业教育,有相对比较高的劳动技能,他们大多在学校毕业后直接在城市中找到了工作。

2黄牡花村劳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常年务农人口锐减,农村劳动力紧缺。2.1.1劳动者数量减少,劳动力劳动强度加大。

通过图表1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2_年底,黄牡花村务农人口由352人减少

到237人,减少人数约占1998年的16%。在实地调查中作者发现,黄牡花村的实际耕地面积并没有因为劳动力减少而减少,在种植方面,劳动总量没有太大的变化,黄牡花村的总的劳动量在增加,因而单位劳动者承担的劳动量在增加。另外,近年来该村养殖数量较前几年有很大的增加,并且受禁牧政策的影响,改变了原来合群放牧的方式,放牧占用劳动力增加很多。因而,近年来,黄牡花村劳动力特别紧缺,平分在每个劳动力的实际劳动量增加,劳动强度加大。2.1.2劳动力紧缺,老年人也成为建设主力。

由于近年黄牡花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老年人务农现象非常普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老年人在常年务农劳动力中的比例高。通过表2发现,在务农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占有23.6%的比例,这个比例在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农村长期的生产习惯外,还与农村养老体系的薄弱有关,最重要的是受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

二、老年务农劳动力在老年人中的比例高。通过纵向对比表2,还可以发现,该村现有60岁以上人口77人,成为务农人口的就有56人,约占72.7%,呈现出非常高的比例,也反映出老年人劳动的普遍性。2.2劳动力转移结构不合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提出挑战。2.2.1青壮年成为转移主体,“新农村”只有“老弱病残”。

通过表2 以及1.3.1对黄牡花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的介绍得知:在385个16-40岁的人中,务农的仅为62人,占比为16.1%,大部分不参加农业生产,成为黄牡花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主体。而在现有劳动力中,40-60岁年龄段的人口占48.9%,60岁以上人口23.6%。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常年劳动强度大,以及农村医疗设施落后等原因,40岁以上的人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病痛,其中胃病、腰腿疼、关节炎等疾病较为普遍,并且由于这些病属于慢性病,大多数劳动者都没有采取积极治疗。2.2.2文化素质高的人群转移,现有劳动力难以承建新农村。

通过表4的介绍可以发现:文化层次越高,务农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越多,也就是说,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就有更高的转移机率。在所有的劳动者当中,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现在总务农人口的5.4%,而这一文化程度的人在202_年底的内蒙古乡村人口中是13.4%的比例(《内蒙古经济社会调查年鉴》,202_)。可见,与内蒙古乡村人口整体文化对比,黄牡花村的高素质人员还是比较少的。现有劳动力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的原因,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比较差,而且大龄劳动者都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靠现有劳动力建设新农村,困难重重。

2.3劳动力年龄偏大,补给匮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持续性。2.3.1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接近国家离退休年龄。

利用加权平均法对黄牡花村劳动力求平均年龄得出该村的务农人口的平均年龄

为:50.88岁1,这个年龄很接近我国劳动年龄的上限。在我国劳动者的法定年龄中规定:男59周岁,女54周岁为劳动力年龄上限(刘艾玉,202_)。可是在黄牡花村,这个年龄的人口还是劳动主力,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还压在他们的肩膀上。2.3.2青壮年补给匮乏,新农村将没人去建。

通过表2知道,16-40岁年龄段,这是传统上对青壮年的划分年龄,在黄牡花村的务农人口中占有26%的比例,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在这个群体中,30岁以上的要占到这个群体的83%左右。青壮年是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不断有青壮的补充,才能保证劳动者年龄结构的合理,才能保证新农村的持续建设,而现在农村劳动的补给匮乏,直接导致几年后,新农村将无人去建。

2.4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差,难以培育成“新型农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关键就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白雪秋在他的《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农民培育中》一文中这样写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是新型农民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对农业生产者提出的要求和农业生产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是现这样的目标,培养出这样的新人,必须有这样的候选人,但是现在的文化青壮年都不愿回农村,农村现有劳动力又因为“老”“弱”“病”“残”,很难培育成这样的新农民。

2.5综合型带头人少,新农村建设“群龙无首”。

综观近几年农村建设比较好的村子,象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三元朱村,他们的村子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是因为他们的发展中有一个很强势的带头人,他们不仅熟悉农村生产情况,还熟悉当地的发展的优势、劣势,更能把握政策中的有利因素,而且这些人还在村子中比较有经济实力或者权利,有人把这些人称为“农村经济精英”,他们还在村子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执行落实中能够力排众意,在发展遇到困难时掌好舵。而在黄牡花村中,目前尚未有这样的人选,因此在整个农村建设中显的无的放失,群龙无首。

3导致黄牡花村劳动力流失的原因

3.1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吸引力降低。

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物品贫乏,导致上学难、就医难、挣钱难、消费难、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这些问题既是导致农村贫穷的原因,也是直接导致农村人 1 根据公式:平均劳动力年龄= 全村务农人口各年龄之和/全村务农人口

=(3*15+62*35+116*53+56*66)/237 =50.88岁

本次求平均年龄采用取众数法,即取各年龄段中年龄最多的那个年龄为该年龄段的年龄。在16岁以下年龄段中的众数年龄为15岁,16-40岁年龄段为35岁,40-60岁年龄段中取53岁,60岁以上年龄段取66岁。

口外流的原因。黄牡花村原有小学一所,在1996年已经倒闭,现在村中所有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到15公里左右的原来乡政府所在地的一所中心小学上学,平时住校,周五

回家,周日返校,年龄小的孩子几乎不能照顾自己,引发了不少问题。于是有条件的家庭为了方便孩子上学,直接搬家到城镇教育条件好的地方住。而就医难、消费难、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等原因也导致农村的吸引力下降,使好多农民宁愿在外面过“三等人”的城市生活,也不愿在农村作个“主人翁”。3.2 城乡收入差异,高素质人进城追求高工资。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的能源优势迎来了城市的大发展,周边的旗县城镇建设速度非常快,一方面,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补充,另一方面,因工矿业、能源业发展所创造的岗位,工资水平比较高,比如煤矿的矿工工资水平是1800--3000元左右,而在目前该村年人均收入仅为4580元,工矿业的收入远远的超过了农民的收入,这些岗位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这些行业的转移。另外,农村的工作因其脏累等原因,受人鄙视,有文化的青年大都不愿意回村干这些活。3.3 农村产业不兴,非农产业少,导致农村吸纳劳动力能力降低。

高素质、懂技术的人才外流,使当地农业近年来发展很缓慢,农业产业不振。而农业产业化低,又使农业对人才的需求降低,且以低水平劳动力为主,这个原因是一些青年不甘于现状,纷纷转移到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农村非农产业很少,农村的总体储存人才的能力再下降,使得农村青年觉得呆在农村无用武之地。3.4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青年人以跳出农门为荣。

中国农民的地位低,导致农民卑贱的观念深入各阶层人心,也深深的深入农村人的心中,农村孩子在学校勤奋学习,就是盼望有一天能够跳出农门,在城市找个好工作。农村人中只要走出去的,要是再返回农村,人们会认为他在城市中不能立足。农村的学生要是上学后仍然回到农村,乡亲们会说他白上了学,这些原因都使真心返乡的人必须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解决劳动力短缺、补给不足的对策及建议

4.1发展当地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农村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零散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经营形式,市场经济化程度不高,使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在农村没有用武之地,也是农村人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规划农村产业,促进产业化建设,加强农产品的市场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既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给人才发挥的舞台,提高农村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储存能力。4.1.1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目前黄牡花村农业尚未形成产业化,农业经营以家庭经营、零散经营为主,建议发展农业产业化、专业化。通过产业化经营,并且加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

的控制,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例如,黄牡花村养殖基础好,可以加强对饲料的统一采购,加强绒毛的销售渠道建设,增加农民在养殖方面的收入。

4.1.2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服务业,不仅可以完善农村社会功能、方便农村居民生活、活跃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村消费,还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通过发展黄牡花村服务业,比如理发、餐饮、农资等服务,加强劳动力就业,提升就业层次,改变现有服务匮乏的格局。4.2组织农民互助组织,缓减当前劳动力紧张。

根据目前黄牡花村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即有事实,为了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使当地生产生活顺利进行,一定要加大农民间的互助合作。事实上,劳动力短缺已经使农民开始走上了初步合作的道路,比如:每年秋天收获籽瓜,由于需要集中的使用劳动力,村民们自发组成小组,按照一定顺序合作来完成这个工作。随着农机具的引进,一些需要人作补充的工作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集中工作,比如用农用拖拉机挖土豆,就要求至少在3人以上的小组,才能保证有足够劳动力在拖拉机翻耕一个来回的时间中把土豆选出。劳动力的短缺、农机具的使用,是目前该村村民的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动,组成的小组也比较灵活。

4.3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吸引力。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既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又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包括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供水、供电、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丰富和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产业环境、社会服务体系,使农村的社会功能加强,可以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就会下降,外流因素可以得到改善。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运转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这也为农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可以促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又不使农村服务设施荒弃。

4.4 吸引本土人才返乡服务家乡。

外出人口一般的素质比在村农民的素质来说,相对较高,是农村中先进分子,同时外出工作使他们受到城市工作的影响,培养了他们对新事物的高接受程度和对信息相对敏感度,同时他们的视野也相对开阔。他们又熟悉农村情况,是最可能把新事物引进来的群体。因此,基于目前黄牡花村劳动力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的现状,加强对返乡农民的政策支持、技术帮助、资金资助的,加强农村对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吸引力,邀请他们回乡创业,返乡回报乡亲。结论

象黄牡花村这样的农村呈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

补给匮乏等现象,不仅是农村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因为城市和农村在劳动力存在着竞争城乡,竞争的结果与二者的实力有关。当城市实力大于农村实力的时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出现象文中反映的问题;当农村实力超过城市时,劳动力留在农村(或流向农村),造成城市劳动力短缺、服务业划分不细等现象。政府,作为一个中间的调控机构,就应该根据二者的实力对劳动力进行调节,使劳动力资源能够最优配置。具体到本文,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青壮年劳动力补给匮乏;城市劳动力不能够充分就业;城市无业人员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大学生不能够就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政府进行调节。比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鼓励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有人把这称为“新知青上山下乡”;一些劳务输出大省提出的“鼓励农村劳动力走出去,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总之,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稀缺性,使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以达到效益最优这一问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政府作为能够承担劳动力调节的唯一角色,应该最优的发挥这一作用。

致 谢

自确定标题以来,老师就对作者十分关注、悉心指导,给本文提出许多指导性意见,为本文的成功完稿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在此,对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黄牡花村村委会、村民在为本文的资料搜集方面也给于相当大的支持与配合,在此,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的室友、同学也在整理资料及其他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对他们也真心致谢。

参 考 文 献 陈成鑫等.依据成因做好农村社会风险预警情报工作.前沿,202_年,(4)2 赵长保等.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4,(3)王阿娜.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_,10(2):25-29 4 赵宇等.基于农民视角的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情况.中国农村经济,202_年,(5):52-62页 5白雪秋.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农民培育.农业经济,202_年,(3):43-44 5 于秀芝主编.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2_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2_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2_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识,要与当前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真正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山青水秀”。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为个案

作者:张艳国,胡盛仪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_年第3期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湖北农村社区发展的实例可见,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等方法,逐步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势研究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繁荣农村社区文化,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必然面临一些问题,存在很多困难。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组织领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等,认识比较模糊,较多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复制,忽视了农村社区自身特点及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试点地方多满足于修房建路,整治环境等外在方面,缺乏农村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工作推进难度大,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合力亟待形成。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农村村级债务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一些乡镇企业、村组企业倒闭,使得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各县市、乡镇两级财力有限,无力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有效投入,使有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财力保障不力。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日趋多层次化,这对农村社区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要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保障。但是,不少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和一些为民服务设施仍相当缺乏。

四是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有力开展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但就整体而言,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型,目前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其观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待转变。

五是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培育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发展社区服务。目前,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往往都局限于生产服务方面,而

各类维权、生产生活服务类、休闲类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还很少,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二、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积累的有益经验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围绕以下 4 个方面展开:第一,拓展村民自治,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三,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开展;第四,探索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经验。集中在这四个关节点上,进行试点的各农村社区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1.在村民自治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新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村民自治内涵和外延,把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做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农村社区实践,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予以较大拓展,具有普遍的经验价值。

(1)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村民自治组织模式。湖北农村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基本上是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种模式。在各社区大多推行“专业协会”或服务中心模式。在石花镇扬溪湾村,由于社区是与行政村合一的,社区组织则是“两委加理事会”模式;宜城市桃花渡社区,是以一个自然村为基础建立的社区,不仅设有社区中心理事会,还成立了诸如志愿者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多种群众性服务组织;宜城市南河村社区成立了蔬菜协会等,根据自身职能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实施具体服务。社区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手担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职责,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基层民主,实行社区重大事项票决制。凡是进行试点农村社区,不仅坚持社区组织成员都由本社区通过“海选”的方式选举产生,还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创造出重大事项群众代表票决的制度。如扬溪湾社区,对本村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筹资筹劳、项目发包、宅基地审批等涉及群众关注的重要事务,必须召开由本村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对经过决策的重大事项,村两委要及时组织实施,并通过公示墙或会议等形式,将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向村民代表或村民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三会四事”制度,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为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农村社区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三会四事”制度,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化制度化的一个有益探索。“三会四事”就是“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事会为基本组织构架,以党员(代表)大会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村民监事会监事”为基本运行机制的村务协商监理制度。“三会四事”重点是通过建立村民监事会监督村委会对法律法规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保证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村里一切重要事务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2.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新经验

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确保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全面领导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党组织全覆盖网络体系。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中,尝试建立党员全覆盖网络组织体系。如石首市小河口镇社区建设中,镇党委指导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一是构建了网状组织体系,成立了由镇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党支部,下设八个党小组,分片对社区进行管理;二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生活会,每周召开一次支部碰头会,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健全了社区支部工作制度。四是建立了党员活动室等党员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探索建立党员“双促进”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一些地方探索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双促进”活动,即把促进党员自身能力提高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先进性提高与促进党组织战斗力、先进性提高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生活水平提高与促进社区发展相结合。这种党员“双促进”活动的开展,密切联系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深受广大党员的拥护。中共宜城市委还结合实际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至 202_ 年上半年,全市通过“三培养”,涌现了 1400 多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占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总数的 30%左右,大大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3.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切合实际的新创造

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目标体系中,完善的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和灵魂。全省各试点社区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原则,以培育社会服务组织网络、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载体,建立了服务中心———工作站、专业协会、理事会等服务组织网络。如谷城县社区服务中心(站),大多由志愿者组成,社区服务中心制订了服务内容、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县城关镇朱家洲村在试点工作中,村委会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治安调解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该村还将与农民自身利益较为密切的如民政、劳动、计生、城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以及优惠政策等编印成《农村社区服务指南》小册子,发放到农户手中,既方便群众了解政策,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在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方面,有受到居民欢迎的新推进

由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农村“五乱”现象突出,抹牌赌博、封建迷信、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尚未杜绝。同时,村级文化活动室衰微,农民群众想学知识缺资料,想奔富路缺技术,想找市场缺信息,想搞娱乐无场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贫乏。因此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全省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一是建立农村文化的主阵地。一方面积极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广播室、图书室、科普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文化活动场,以及有市场需求又能传承民间文化的农民娱乐队即“三室两场一队”的建设。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各市、县、区加快“使网络进入农户”的建设步伐,送书下乡,建立并壮大“农家书屋”。三是建立文化中心户。四是建设文化墙和文化长廊。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农村社区发展趋势及其路径选择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出现,使农村基层原有的封闭的、分散的、家族式管理的格局被打破,代而取之的是开放的、相互沟通和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农村社区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产物,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应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在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我们认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和完善。

1.加强规范,明确农村社区发展的思路和步骤

从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来看,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随意性多,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农村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至少制定一个省级范围内统一适用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方案。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宗旨、名称、原则、目标、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规范,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指导;同时,科学制订社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步骤,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新实践。

2.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建立省级相应的组织、领导、决策、实施保障机制,各市、区、县要形成推进工作机制。当前,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乡镇主办、村两委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将所有涉农事业项目活动结合起来。全省要成立统一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与全省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的工作和职能对接,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区、县,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后,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市、县、区直属单位及乡镇选派精干得力的干部驻村,直接负责指导农村社区建设。要将工作业绩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3.强化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联系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落实具体化。要采取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五位一体”共建农村社区的形式,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农村社区新机制。各部门和相关组织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方便和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也要将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新农合、扶贫、培训等资金,统一到农

村社区建设中来,根据社区建设规划方案,集中使用。各涉农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社区建设;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以各种涉农部门相关资金、各帮扶部门投入为辅助,以农村集体积累资金,农民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捐献援助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

虽然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很不足,这是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仅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农村社区宣传方案,并且可以考虑将各项涉农宣传工作整合于农村社区宣传之中。同时,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对文明新村、基层民主和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验等开展正面报道。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农村社区成员教育组织宣传活动。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农村社区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交流各地社区建设经验,提高各方面人士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5.提升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以生产生活“共同体”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经济上逐步形成规模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抵御市场风险;生活上加强联系,提高质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最重要的应该提升农村社区的功能。

首先要搭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平台,建立广泛的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服务、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中心户建设为依托,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祥和、文明、生态的和谐社区,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_.[2] 赵凌云.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2_.[3]张艳国“.社会生活共同体”论断的内涵与意义[J].学习月刊,202_,(23).[4] 张艳国,王立京.农村社区:农民家园的崭新形态———湖北省宜城市桃花渡社区建设的启示[J].学习月刊,202_,(15).[5]张艳国,胡盛仪.社区善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途径研究———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2_,(6).

第四篇: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

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

摘 要:202_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

关键词:精准扶贫;转移;农村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2_)-12-0090-02

202_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近几年来,永州市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力争不让一个贫穷人口掉队,真正扶贫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既需要理论界不断地探讨,更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意义深远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普利桥镇基本情况

普利桥镇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境北部,东邻黄阳司镇,南毗牛角坝镇,西界东安县花桥镇,北接杨村甸乡、祁阳县。全镇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耕地2638.32公顷,12033户,48537人,是永州市扶贫镇之一。境内属丘陵地形,主产水稻、大豆、红薯、烤烟、红枣、向日葵、百合等经济作物,尤其是红薯粉产量多,正宗而扬名。

(二)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经济作用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上升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普利桥镇由于人多地少、信息闭塞等原因,农村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没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转移。从1990―202_,全镇共有4965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占全镇总劳力的45.9%,年均转移规模为769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2900个劳动力季节性外出打工和经商,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6.9%。说明普利桥镇农村潜在劳动力在逐年增加。

2.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劳动力

普利桥镇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被称为“天然大棚”,许多区域农产品可常年种植,农业气候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202_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据普利桥镇农户住户调查,该镇雨塘村农民杨树清在外打工10多年,202_年回到家乡种植粮食,202_年发展粮食105亩,202_年220亩,202_年415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永州第一种粮大户”。

3.依托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普利桥镇是古老的传统集镇,早在明初就形成集市,圩日上热闹非凡,传统的“二月八”闻名遐迩。例如,普利桥镇长冲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_年1 月,注册资金50万元,共有会员105户,主要来自朱家洞、铁塘、江子塘、许家村等,有自建和指导建设的示范种植基地3处共1000多亩,已累计投入100多万元。

4.异地从事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农行业主要是传统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202_年普利桥镇外出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31.2%,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23.6%,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农民工占14.3%、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占10.1%、批发零售业的占8.6%。从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看,普利桥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省内的居多,占60.7%,在本市市区的占33.2%,在本县的占22.5%。

(三)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盲目转移农业劳动力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普利桥镇农民抓住机会,纷纷加入跨行业、跨区域转移。有投入到本地二、三产业的,有长期到外地打工的,有季节性外出经商的。但是,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出现“有田无人种”的问题。再加上水稻年产量也只有每亩460公斤。粗放式的耕作,掠夺式的经营使得农业处于萎缩徘徊的境况。这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好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再加上普利桥镇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普遍偏小,结构分散,经济聚集功能弱,打工者工资水平在1500―202_元之间,还不享受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相比之下,广东深圳、广西桂林等地普工月工资一般在2500―3000左右,有的甚至在3000元以上,还可以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这样一来,就很难留住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

3.文化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

相比较而言,非农部门一般专业性强、技术要素高,从农业部门转向并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比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从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知识结构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偏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4.户籍制度阻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因为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农民工实现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却没有实现身份的变化。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永州市属于欠发达地区,202_年湖南省给永州市减贫指标是99842人,减贫率14.9%。如何实现减贫指标?如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笔者通过调研,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必须解决粮食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为守住18亿万亩耕地红线,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绝对不能不能‘非农化’。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被称为“天然大棚”,许多区域农产品可常年种植,农业气候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永州市共有5个湖南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8个省级柑橘生产基地县。基本建成了400万亩优质稻、300万亩油茶、200万亩速丰林、180万亩蔬菜、140万亩水果、30万亩烤烟、30万亩药材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估计可消化3000个劳动力。

(二)培育新型农民

202_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2_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子女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永州市精准扶贫对象,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资金支撑。

(三)改革户籍制度

202_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农民的基本住房,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要充分考虑城镇基础设施的综合承受能力,避免因人口的转移出现的交通拥挤、教育资源紧张、失业增加、环境与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应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四)完善土地制度

202_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落实好中央户籍制度改革的土地政策,允许农民带“土”进城。202_年初,湖南被纳入国家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永州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以丘陵和山区为主,土地流转处于低层次水平,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正在由单一形式走向多样化,由早期的农户间的代耕、转包流转,逐步发展到有偿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存在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为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拉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免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建议在永州市范围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一方面通过调查,弄清楚本地可输出劳动力的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等信息,建立一个全市劳动力资源库;另一方面,多了解劳动力需求地区的情况,及时向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和就业指导。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号,大力发挥基层乡村组织的作用,加强与本地外出务工人员的交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农民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唐学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_.[2]周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_.[3]杨秀敏.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J].江西大学学报,202_.[4]黄道国.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局面[J].决策向导,202_.

第五篇: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浅析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村中主要是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

农村留守老人太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青壮年外出后,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老人承担了几乎所有农业劳动。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不得不在承担起繁重的体力劳动。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这些留守老人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村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均因多数老年人的反对而搁浅,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对孩子监护不力。老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人照顾,现在却要重新承担照顾孩子的任务。再加上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利,不利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小孩子出现了上网,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

青壮年劳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务农收入远不及在城里务工,因此青壮年外出可以理解。可推进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也迫切需要大批青壮年农民的参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当地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兴办经济实体,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如果家乡有适合创业或打工挣钱的门路,收入有保障,青壮年劳力就不会抛下老人和孩子舍近求远去挣钱。二是要合理流转土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技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三是针对农村目前现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对留守老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成立劳动互助小组,找帮工、雇工,帮助留守老人减轻农业劳动负担。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我的家乡在河南,现在河南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将邻近的几个村庄集中形成一个个小区,然后引进投资建设企业,土地实行承包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土地承包统一管理有助于农业全面机械化的推进,而且有助于农业增产增收;招商引资,兴办企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工作之余还能搞些副业,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建学校建医院,解决了农村教育难医疗难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是新农村建设道路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通力合作,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惠民。

毕业论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