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2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21-53117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8 15:53: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2

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12级应用心理学班 胡海燕

学号:1211011026

摘要 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传播者从网上获取新闻源、发布新闻,本文将通过个例分析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社会意识缺乏的现象,分析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其如何促进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 自媒体 传播者 社会责任意识

自媒体时代是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这种媒介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等使得新闻自由度极大提高,自媒体时代的信息源遍布民间,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但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急速上升,在享受这种传播的便捷迅速之余,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者亦出现一系列社会责任意识。

一、自媒体时代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近年来网络上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事件屡见不鲜,接下来我将通过“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地震谣言导致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事件,阐述由于传播者缺乏社会意识而引发的社会混乱,希望每个群众都要学会辨别真假的信息,自觉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一)“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

2008年一条短信说“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了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这条短信从一部手机到另一部手机不知道传了多少次,由于传播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导致全国柑橘滞销。当事件真相浮于水面的时候,柑橘滞销给商贩带来的损失已经不可估量。

(二)地震谣言导致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

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传播者没有鉴定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通过短信,网络的等渠道将地震的消息疯狂传播,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感,由于百姓听信“地震”谣言,山西地官网一度瘫痪。

(二)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

2011年3月11日,日本由于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浙江省一位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网名在QQ群里发布了暂一年不能吃海产品的谣言,引起一场令人咂舌的抢盐**。市场秩序一片混乱。

二、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

早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网络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造成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入门槛的消失

自媒体的 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屏障。

(二)传播监督机制的缺失

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又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屏障。再次,有些“自媒 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 “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中当了谣言的 “二传手”。

(三)丛众心理驱使

网民们的猎奇心理、热血心理、跟风心理等导致他们转发信息时丧失责任意识。

(四)网民对信息真实性分辨率低

网民们对新闻真实性的分辨率高低不同,也造成了自媒体上假新闻泛滥、谣言四起,使得自媒体权威性远远低于专业新闻机构。

(五)过于丰富的信息,传播者选择困难

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但自媒体载体种类多,信息不定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在海量信息面前,个体要依据自己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信息难度加大,难免产生“无助感”,受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在哪里看,容易陷入信息的选择困惑中。所以说,自媒体过于丰富的信息 反而使其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对于自媒体自身而言,海量信息让其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对于受众而言,容易陷入信息海洋中不可自拔,既浪费时间又 浪费精力,与专业记者相比,自媒体在新闻真假识别和信息筛选上经验更为缺乏,导致被网上意见牵着鼻子走。

(六)网络公众任务居多

当下,虽然有些博客、微博推出了实名制,但公众人物居多,只有当 “实名制”在网络上形成制度性安排,自媒体的新闻真实性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其公信力才会逐步提高,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才会提高。

三、提高自媒体社会责任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雅虎网对902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9.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转发微博会先进行审慎判断。77.3%的受访者认为,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应慎用自己的话语权,严谨理性地发布和转发信息,才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提高自媒体社会责任意识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角度

1、姚泽金也认为,偶尔出现一些谣言并不十分可怕,重要的是准确而权威的信息能够及时发布。一些谣言的产生,往往与公共信息不透明、公共参与缺乏、社会心理失衡有关,信息越是不透明,越会给人留下“合理想象”的空间,为谣言的出现提供温床。“只有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大社会参与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减谣言产生的土壤。”

2、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认为,网络治理确有必要,但应该是理性地“疏”而不是“堵”。他认为,首先要对网络言论有宽容的态度,保障人们自由表达的权利;第二,是适当的监管,对缺乏社会意识触犯法律底线的依法处理,触犯道德底线的自有千夫所指。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依次递减,顺序不能搞混。

(二)传播者角度

1、但张意轩认为,自媒体就像一个信息的自由市场,信息制造者如同生产者,作为源头,要加强自律,不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扰乱这个信息市场的秩序。同时,作为消费者的信息接收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对假信息的辨别力。这需要网友不仅要有接受信息的能力,更要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对网上信息多些“问号”意识。

2、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认为,逐步培育和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也是提高传播者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3、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是:真假难辨的信息不转发(58.2%),未经求证的信息不发布(56.8%),转发信息时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55.4%),谨守法律和道德底线(50.0%),看到谣言直接质疑或纠正(34.5%),只相信来自权威机构或人士的信息(27.1%)等。

4、“每一个微博都应是另一个微博的核查员。要重视‘发布’和‘转发’按键,不要轻视和放弃判断力。过去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善恶忠奸’,如今在自媒体时代,对于微博用户,特别是粉丝众多的博主而言,更是如此。”张意轩说。

自媒体发展势不可挡,每位群众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要自觉做一个社会责任感的人,创建良好的自媒体环境干净。

第二篇:微信自媒体时代

据IT时报报道,内测中的微信5.0被认为将导致自媒体倾覆:微信不再愿意让这种强打扰的推送内容影响用户体验,据称在5.0中,会把用户订阅 的公众号放到二级页面中统一管理,这样聊天主界面将更为干净。同时限制企业类公众账号每月推送一次消息,而自媒体类每日只能推送一条消息。

“这样的话,自媒体的打开率无疑会再次严重下降。”新媒体观察家魏武挥说,当订阅用户在一级主页面看不到那些红色更新提示,只有很强烈的阅读欲望,才会主动去二级页面中搜索自媒体的更新。“说实话,以往的部分打开率其实也正是以强打扰促成的,才让微信自媒体到达率高于微博。”电商类知名自媒体人向记者表示:“当前的红色未 读标识不点一下它就一直在那儿,令人很不舒服,很多人就点一下,这也算打开率,至于真正好好读了文章的人有几个,就不确定了。但这被隐藏到二级页面之后,不点击也不产生影响,自媒体的价值显然受影响。”

广告计划夭折

微信5.0带来的这种格局,更令人加深了“不要把所有精力放在微信上”这样的认知。微信的一次次调整、收紧政策,令许多制订了所谓广告营销计划的公众账号猝不及防,当前已产生营销价值的自媒体也不例外。

“相信辞职从事自媒体,并将大部分身心投入微信的一些人士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一位自媒体人向记者表示,当前自媒体大号几万元一条的广告推广计划也将无法如预期进行。

微学问公众账号推广平台的一位人士同样表示:“之前我们就不太敢接受代理微信公众账号的广告业务,而只是做公众账号推荐服务,因为广告营销受微信政策影响太大。”

有自媒体人老鬼向记者证实,自己的广告推广计划的确停滞下来,再观望。例如某位知名电商自媒体人此前一直比较谨慎地对微信账号投入精力,广告营销也 不敢大幅推进。不过由于其粉丝积累已逐渐到达30万左右,近期正计划铺开广告营销,并已制定好了一条微信两万元的价格。此时突然传来微信5.0对自媒体的 限制消息,他无奈表示:“还是再等等看吧。”

此外,一些垂直领域自媒体人士告知记者,当前正在计划联合多个领域内自媒体账号,通过群体效应扩大影响力,促进广告营销,但近期消息令大家热情冷却,纷纷表示只能再等契机。

无奈之中保持理解

留给微信自媒体的余地已不是很大。近日一些政经类公众账号遭封号。

各大客户端,包括新浪微博当前都在着力开拓媒体属性,向自媒体人发出邀请:“如果微信5.0出来后自媒体账号到了二级页面,虽然不会停止更新,但相信很多人会侧重考虑在其他平台发展。”

同时,部分理性的自媒体人还是对微信净化信息空间,避免无效滥发的诉求表示理解。老鬼表示:“尽管作为自媒体人肯定会对收紧措施有一定的情 绪,不过冷静下来想还是理解这种做法。毕竟如果任由自媒体不断膨胀,对微信本身的商业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给他们增加大量的审核成本。据了解当前微信的审 核团队仅几百人,相较微博数千人的数量远远要少,他们每天要审核如此多的自媒体内容的确也不堪重负。”

第三篇:试论自媒体时代会展整合营销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会展业有了很大进步,为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应顺应时代要求而加以调整。在如今自媒体环境下,现代高科技为会展营销提供了诸多机会,值得借鉴应用。文章先简单介绍了自媒体和会展整合营销,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指出了国内会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会展整合营销;品牌;主题

会展是传播信息的过程,是主办方与参展者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创造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以往,会展多是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营销产品,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会展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而传统媒体难以满足新的要求,以至于结果并不理想,效益低下。因此,应该转变营销观念,创新宣传手段,对各种有效资源加以整合,利用自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网络通讯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但由于国内此方面起步较晚,整体水平偏低,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改正。

一、自媒体和会展整合营销

(一)自媒体

简单来说,自媒体就是个人媒体,即普通个人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也能通过某种途径发布、传播信息。常见的途径和工具包括微博、论坛、贴吧、博客等。

(二)会展整合营销

会展是某企业机构,或者某组织群体在特定时空内,围绕某主题而开展的活动,本质是传递信息、信息交流的过程。其规模有大有小,大者比如上海世博会、广州交易会,小者比如公司会议、企业产品宣传活动。现代的大型会展除了宣传产品,还经常展示企业文化、促进科技交流,综合性愈发明显。

整合营销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从而实现营销目的,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佳效果。该营销模式立体性强,信息传播方便,反馈迅速,可节省不少成本,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占据了更多优势。

整合,在这里首先是种新观念,即信息传播者可以借助多种途径传播信息,加强宣传。消费者同样也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所需信息。在此过程中,常会出现信息冲突,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所以需对其进行整合。其次,整合是一种新方法,信息传播以及营销自身受诸多条件影响,方法是否恰当,对营销效果有着深远影响。过去的营销工作多由几个部门独立完成,缺少配合,整合营销则相反,要求每个独立的传播要素都能达成一致,合理分工后共同去影响消费者。

二、实际案例分析

某城市于2001年8月举办第一届展会,以现代化生活为中心,围绕此展示相关产品,以及文化科技等。该展每年8月份如期举行,至今已走过十五年风雨,成功举办过十五届大型会展,内容涉及汽车、服装、家居、食品、房地产诸多领域。从最初的经验不足,到如今的综合多元化,该展在观念和渠道上都紧跟时代,一方面利用本市报刊、广播等形式宣传;另一方面,整合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些年来,会展业迅速发展,前景广阔,内部竞争日益激烈,该会展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并做了科学分析,然后重新定位,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时,不断创新宣传策略,成绩斐然。首先,为该城市添光添彩,虽不能像博鳌那般举世闻名,但该城市在国内的形象明显提升。其次,创造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一批周边产业,比如餐饮娱乐。而且,该展还带来了很多社会效益,比如城市道路建设、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然而,在最初几年摸爬滚打中,该展崎岖坎坷,并非一帆风顺,也出现过一些常见且容易犯的错误。直到今天,该展依旧存在某些问题,未来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媒体和整合营销的优势。

三、自媒体时代会展整合营销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理解较浅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关键时期,市场的作用极其重要,这必然会涉及到营销。部分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太深,至今仍是政府控制为主,其市场意识淡薄,当竞争太过激烈而影响到其利益时,才会进行会展整合营销。可见,这种思维认识十分陈旧,行政推广力量太强,不管是在营销观念,还是市场反馈上,都存在着很大不足。也有一些会展主办方,对自媒体缺乏了解,对整合营销认识不深,依旧不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心理,也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虽然思想上有所重视,但没有从整体去把握,也就忽视了营销内容、营销手段以及营销策略的转变。

(二)缺少品牌,不够专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品牌的作用不容小觑,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内在文化。世界知名的企业,以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必然有其自己的品牌。比如意大利博洛尼亚、瑞士达沃斯,德国慕尼黑等城市,世界闻名。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都有很大不足,即便某些地方举行过大型会展,但并未真正地深入开发品牌。另外,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场成功的会展,都必然做到专业化、细致化。而如今,国内会展业整体专业水平偏低,在此方面还需尽快提升。

(三)设施缺陷,基础不足

生产力高度发展,可移动要素跨区域,跨国界移动成为可能,交易成本与流动费用低廉,是会展产业形成的基本经济条件。举办会展的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因为会展业表现为极大的基础设施依赖性,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一些大型的展览会、交易会等根本不可能举办。我国许多城市在展馆的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的从短期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另外,有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差,满足不了会展经济发展的需求。

(四)主题不明,服务欠缺

一个成功的国际化展览会的出色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从立项、招展、筹展、布展到开展、闭展,每一个环节都是营销的“节点”,其品牌形象和营销水平体现在每个环节和细节之中。而在这方面,国内多数会展相对薄弱,尤其是缺少深度的客户服务,如提供行业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贸易撮合、业务纠纷解决等配套服务。高层次的会展营销不仅仅是设法吸引供求双方的客户来参加,更主要的是要协助客户进行营销,促成他们完成交易。

四、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进行更好地会展整合营销

(一)准确定位并有明确的主题

定位是否准确,主体是否明了,可作为初步评判一个会展整合营销水平的两大因素。有定位、有主题,才有努力的方向,才能根据主题制定其他方案。在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会展业也开始从综合性向专业化过渡。举办方应当时时了解行业新闻及国际动态,并能够独立对其未来进行预测,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主题。

比如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对市场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自己定位把握也比较准,其主题也很明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口号与其主题相呼应,而且内涵丰富,极有扩延性。它不仅涉及到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还和城市发展有关,而要做到这些,就必然有个大前提,即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与当前时代的主体也相呼应。

(二)做好市场分析及策划工作

调查策划永远是准备阶段最为关键的环节,对能否实现会展目的,以及后续一系列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制定主题后,要根据国内现状,展开市场调查,包括主题内容未来态势、参展者流量、投资成本等,基本确定后,予以科学的数据分析,方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比如210年上海世博会,就提前预测了会展举办期间能够吸引的客流量,市政府预计能够吸引到7000万人次,各方面建设的总投资大约需要30亿美元。此外,主办方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全方位宣传,并且制定了一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措施,比如免费运输、成立专项资金等。

策划的具体内容有很多,在此主要对会展主题进行诠释,如何让参展者对会展主题产生兴趣,并能够达成交易,值得深思。这就需要在细节上认真策划,首先,在视觉上能够形成冲击,所设计的视觉形象既要传达出会展主题,表现出其内涵,又要创新,具有趣味性。一般来说,造型尽量保持简单,色彩则需要合理搭配。其次,会展现场的图片海报多不胜数,怎样才能脱颖而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呢?除图片外,文字也尤为重要,应当遵循“语言简练、字体适中”的原则,切忌出现歧义。很多会展还会举办文艺演出,需要把握好现场的度,比如请当红明星,但绝不能任其表演,而应一切以会展为中心。

(三)网络资源和传统媒体共用

(四)不断创新宣传和营销策略

创新同等重要,有创新才有发展,特别是会展营销、信息传播等。过去陈旧的思想认识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需要所有人都转变思想观念,能够尽快接受会展整合营销。此外,在内容上、方法上也都应该随着创新。

(五)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

前面已经提及,不够专业是自媒体环境下会展整合营销的一个弱点,这种新的营销模式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需要维持其间的平衡,发挥其最大作用,所以必须得走专业化道路,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展区设计、展期排列等,都需要由专业人士商榷后决定。如何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如何进行科学地组织等,皆需要不断实现专业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是企业内在文化的外在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企业经过无数挫折树立起来的行业保障,代表着自己的信誉度,反映了企业的文化。所以,首先举办方要强化自身的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的重大意义。然后,利用朋友圈提高自身知名度,吸引更多参展者。

此外,会展综合营销离不开市场,有些会展行政干预太多,制约了其发展,比如广交会。所以,必须跟紧时代潮流,重视市场的作用,加快其市场化进程。

(六)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对于消费者和参展者而言,能否获得优质服务,直接关乎他们对会展的评价态度。服务意识是现代企业与消费者交流时必须具备的因素,只有了解消费者内心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满足这种需求,才能保证会展交易额增加,企业知名度扩大。服务范围很广,比如在以往会展活动中,对交通环境十分重视,所以展方尽力为来参展者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显然,这种服务远远不够,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五、结语

自媒体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实际应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会展业刚刚起步,发展越来越快,但缺乏经验。为此,应当跟紧时代潮流,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自媒体,整合现代化各种有效资源,将其用于会展营销。同时不断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实现我国会展业的突破发展。

*本文为四川旅游学院2015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参观者视觉效果下的展台创意”(项目编号:201511552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四篇:自媒体时代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纵观今天的整场比赛,对方辩友陈述了自媒体的诸多弊病,例如资讯的驳杂、管理的无序以及主观上的随意性。我方不否认这些自媒体时代可能会带来的弊病。可是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人类在不断认知真相的历史过程中,又有哪一次是一帆风顺的呢?更何况,今天辩题中强调的是“越近”这样一种程度上的加深。我们又怎么能苛求自媒体大包大揽,能够直击事实真相呢?自媒体时代可能带来的那些混乱,本身就是媒介开放,走向自由化和真相的代价,而这也是为了迎来光明必须经历的短暂阵痛。

首先,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驳杂等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可是我们想一想,到底是信息单一,话语权都被一家掌握这样的传统媒体时代使我们更接近真相,还是信息来源空前广泛的自媒体时代使我们更接近真相?2011 年的七二三事件正是对于信息来源广泛化推动事实真相公开的完美证明。这场造成40人死亡的高铁脱轨事故最先由新浪微博网友发布,继而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在此类在传统媒体时代往往会被政府虚报甚至掩盖的恶性事件中,正是由于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极大扩充,使得真相有了被揭开的可能性,使得真相被随意压制的时代开始远去。在这种时候,您方看不到自媒体时代对于真相揭露的实践意义,却执着于信息的驳杂,要求一蹴而就,是不是太急于求进了呢? 进一步讲,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安稳的信息时代,一个即便我们不思考,也会有人给予我们所谓真相的时代。但我们得到的却是越来越接近真相所需要的基础:更辩证的质疑,更多元的看法,更独立的思考,更底层的声音。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2004年的“最牛钉子户”事件更在推动《拆迁安置法》、《物权法》甚至是《宪法》相关方面的改进与完善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这和在传统媒体时代普通民众对于切身的社会事件始终抱有的“隔山观火”的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广泛的公众参与度也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更进一步讲,对方辩友提出的自媒体信息驳杂纷繁,真假难辨等弊端同样是可以通过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监督克服的。一则新闻源于网上已经是司空见惯,但其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最终还是由传统媒体的关注度来决定的。同理,传统媒体在过去只有形式上的财务,事务监督,而缺乏有效的事实监督,新闻事实无法保障,公信力自然也会下降。自媒体在此时站出来,便可弥补这一缺憾。由此,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才能保证新闻事实,推动社会大众向真相迈进。

自媒体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科技的进步和传媒主体的简单扩充,这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要求。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唯有话语权的不断下移,发声主体的不断扩大才能使我们向着理想中的自由平等更进一步。追求自由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到了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媒体给了心灵以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也让我们离真相,真理更进一步。

第五篇:自媒体时代的舆情观察

自媒体时代的舆情观察

专业媒体一般指的是有编辑或主管部门对新闻生产和消费环节“把关”,对舆情掌控较为主动的媒体,既包括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数字媒体、手机报、门户网站等新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途径出现了,其传播主体、传播效果、传播成本、传播范围都与专业媒体有着颠覆性差别,这种具有交互性和全民性的传播媒介通称自媒体。近些年尤其是微博盛行以来,自媒体在媒介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舆论的影响力不但具有挑战专业媒体的气势,而且在某些热点问题的传播推动方面有压倒专业媒体的趋势。因此,把握自媒体时代的舆情特征,引导其服务于社会和谐、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就显得迫切而有意义了。

一、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这一概念由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在2003年7月出版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即:“WeMedia(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从业者,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变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自己可以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便捷工具;传播内容变得越来越个性化、自由化。其特点主要有:一是传播主体草根化、大众化;二是具有瞬间形成舆论冲击波的功能;三是传播速度快,且可达世界各地;四是传播成本低,通常不用付费;五是具有匿名性和随意性。

由于自媒体比较开放、自由,缺乏专业媒体的“把关”和“过滤”机制,使得对自媒体舆情的治理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我国网民数世界第一,已达5.64亿人,手机网民达4.5亿人,信息几乎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或手机,都能以最快速度被传播出去,继而形成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就我国当前媒体传播影响力而言,某种意义上已进入自媒体时代。

二、当前我国自媒体传播的特征及倾向

一是自媒体传播多元化、复杂化。

1、个体到群体,虚拟到行动:传播途径自成风格。自媒体传播的参与者个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他们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个体的兴趣和价值偏向对热点事件或话题成为影响舆情必要因素之一,一旦刺激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将得到普遍的围观和参与,逐渐产生一定的认同,群体随之产生。在群体观念偏向的引导下,舆论主体有时就会付诸行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热点事件中来。而现实是,自媒体形成的热点话题有时会延伸到专业媒体上,碎片化舆论信息迅速聚合,形成强大的舆论热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而这种行动和影响,可能是善意的、正面的,也有可能是恶意的、极端的,并且具有自发性质,有不可控的风险。

2、一元到多元,民生到政治:信息传播纷繁复杂。随着3G技术的应用和4G技术的推进,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渗透日剧,使得自媒体舆情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和便捷。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评论、网络聊天室、新闻评论、博客、微博、即时通讯(QQ群、MSN群等)、微信等都成为目前自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微博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形式之后,更加速了信息的立体式流动。在我国,自媒体参与者关注的话题从楼市调控、物价上涨、污水排放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到针砭时弊、网络反腐、网络问政等政治问题,令舆情信息内容日益多元和复杂。

二是自媒体舆情自由化无序化。

1、意见领袖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某传播主体一键将信息转发别人,通过裂变式和N次方的形式传播开去,其影响力可想而知。那种受关注度高、粉丝多的传播主体,很容易成为舆情事件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可以是在某一领域拥有独到见解或言辞犀利的普通网民,也可以是社会精英,如政府官员、社会名人、企业高管等。尤其在微博平台为意见领袖身份进行加“V”认证后,这种类似亮明身份、实名的状态,使这些意见领袖发布内容的影响力更加凸显。

2、通过自媒体“发声”已成为网民表达意愿的常用方式。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社会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社会矛盾不可避免,一旦遇到感觉不能(事实上未必不能)通过现实途径解决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网民便“信手拈来”自媒体“喊话”。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事件也正是通过自媒体推动了问题的曝光或解决,像“表哥”杨达才被处理、陕西“房姐”被曝光等。自媒体往往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大众麦克风”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社会各阶层都已经习惯于在网上“喊话”和表达观点。

3、自由过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当前自媒体发布工具(如微博、微信、QQ等)注册主要采用匿名的方式,这就给了传播主体极大的自由度,同时也引发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盛行,谣言、诽谤、谎言等严重自由过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通过自媒体非法结社、组织社会行动等问题。据《2011年中国微博报告》统计,2011年微博谣言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8倍多,这主要是由于微博发展快和匿名造成的。

三、当前应对自媒体舆情的策略

自媒体引发的网络风险,是世界性难题,甚至能够冲击现有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针对自媒体舆情迅猛发展的实际,采取了各种治理措施,如:一些政府部门针对自媒体成立类似舆情中心的专门机构;努力把微博这种属于网友个人发布信息和意见的“自媒体”变成“网上机关报”;让门户网站介入对自媒体舆情的监控;推动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自媒体舆情处置的联防机制,等等。但是,总体来看,当前对自媒体舆情的治理还不能适应自媒体舆情过于汹涌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一是在自媒体形成的舆论冲击波面前,专业媒体尚不太适应,显得被动,缺乏足够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媒体管理部门在应对自媒体舆情方面缺乏系统性,手段有限,方式简单,尚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自媒体舆情处置需要;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媒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有待建立。那么,在自媒体舆情影响不可避免的今天,怎么办?

一是领导和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当前中国处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国际国内形势都较为复杂,一些无序的自媒体表达和政治参与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领导和管理部门必须把对自媒体的治理和对自媒体舆情的引导提高到政治稳定和社会治理的高度,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切实动员相关力量,切实研究应对措施,切实采取有效行动,来降低政治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立法。不断总结自媒体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借鉴国外自媒体舆情治理方面的有效模式,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尽快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当前尤其需要推动针对意见领袖、匿名注册、自由过度等方面的监管和立法工作。

三是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对自媒体的管理,不能完全采取“堵”的办法,事实一再证明,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堵”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弄巧成拙。因此,与其“堵”不如“疏”。在认清自媒体时代舆情特点的情况下,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心理,多角度分析新闻源,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把握新闻事件发展的时间节点,发挥好新闻发言人的作用,从新闻生产环节进行疏导;尽可能动员专业媒体资源,发挥政务微博、网络评论员的作用,主动接触意见领袖,建立相应舆情反应机制,从民生、稳定、占据舆论话语权的角度出发,在舆情处置环节进行疏导。

四是发挥好专业媒体的引领作用。自媒体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的推动不仅针对社会,对专业媒体也是如此。但是,专业媒体如果跟着自媒体起哄(比如不负责任地转载或据自媒体的碎片信息加工),是在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应该时刻警惕和摒弃。相反,在自媒体时代,专业媒体需要变得更快、更敏感,需要在更高层面占领舆情主阵地,主动承担引导舆论正向发展的责任。管理部门应思考给予专业媒体更大的自由和空间,主动为专业媒体设置议程,通过专业媒体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让专业媒体在与自媒体的竞争中,即便不是最快最广但仍然是够快够广、最负责最可信的媒体;让专业媒体更深入地主动介入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和事件,加强对专业媒体资源的整合,发挥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同时要融合自媒体中具有专业媒体特性(如政务微博、观点正向的意见领袖)的积极因素,强化舆论引导能力,把公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吸引到积极的方向,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自媒体时代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