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十六大以来党建治国理念创新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1-104609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3 00:33: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十六大以来党建治国理念创新

十六大以来党建治国理念创新

科学发展观

精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背景:202_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2_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202_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精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背景: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_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事关国计民生,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社会主义荣辱观

精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解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背景:202_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坚定不移

精华: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读: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背景:202_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四个坚定不移”正是这一新境界的集中体现。执政能力建设

精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解读: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背景:十六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强调了...共享共建

精华: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解读: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其终极目的在于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而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和谐社会的现实体验与理性预期,又必将激发巨大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和谐社会的水平和境界获得螺旋式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建共享在和谐社会实践中的展开过程,不过是人民群众充分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通过自身本质力量实现这一根本利益的过程。

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202_年3月7日发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农村建设

精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解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背景:202_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2_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创新型国家

精华: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解读: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背景:202_年1月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2_-08-14 当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先要深刻认识这些创新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认识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它们形成的必然性。

一、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变化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时代背景

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新态势、新特征。一是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完全可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还很不安宁。二是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上各种力量的整合和分化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进一步加剧。各大国从维护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务实合作和战略竞争同步推进。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化,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以综合国力竞争为核心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日益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五是中国因素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重。经过近30年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这有利于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加快自身的发展。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国际上一些人始终对我国抱有戒备、防范之心,我国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忧,贸易摩擦不断,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西化、分化,思想文化渗透、文化贸易纠纷和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来自国际上的严峻挑战。

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这些深刻变化,是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时代依据。正是因为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所以我们党提出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党提出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善于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正是因为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发展相互依赖,作用相互影响,所以我们党提出必须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维护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不断增强的有利条件,努力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因为中国因素越来越重,我们面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同时存在,所以我们党提出必须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积极利用有利条件,防范和化解不利因素,善于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知识产权和贸易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善于应对突发事件、经济风险和敌对势力渗透,把立足点放在加快发展、办好自己的事情上来,为我们的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发展要求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二、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现实依据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各种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任务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加快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一些群众关切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任务繁重。

在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上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也接踵而至,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和全局出发提出来的。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丰富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和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更加深入,是我们党执政思想的一个新飞跃。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实践基础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实践前提来看,是适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而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它还包括民主法制的进步、社会事业的发展、文化生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改善,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实现这一集成目标,必然要求有新的发展观念、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措施,这就要求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论、新的战略思想来指导,来保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通过社会建设这个载体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且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思路,明确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正确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党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在指导战略上有创造,要根据发展实践的要求提出新的战略思想和发展理论。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这些创新成果着眼于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着眼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为我们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进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内在动因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形成,反映了党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总是要在前进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党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概括。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化的产物。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快速发展中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外开放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如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党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老祖宗的书本里只有基本方法,没有现成答案;从国外洋教条中也找不到解决中国问题的药方。我们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必须作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回答。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曾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写了上篇,我们还要把这篇文章写下去。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我们党写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认识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产生的时代背景,还必须联系世界经济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领域里斗争的新情况。应当看到,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敌对势力为了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维持西方的霸权地位和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在竭力对我加强政治、经济、军事围堵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思想理论领域里的渗透和对我西化分化的力度。西方政治家、战略家提出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以及“中国威胁论”,“邪恶轴心论”,“民主和平论”,以及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等理论和学说,力图主导话语权,占据思想理论高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作为代表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对人类前途命运负有责任的先进政党,必须作出自己的回答,提出新的自己的理论,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邓小平同志曾说:面对世界风云变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这个主心骨不是别的,就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红线,敏锐地把握时代的新变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人民网——《党建》)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始终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康。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建理论上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建理论方面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坚持这样做的。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创立新理论,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如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高度重视,在不同的时期强调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则是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特点,不仅继续强调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时代内容和时代要求。又如在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上,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时期,还是我们党历史上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同时,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并在实践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再如,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列宁在俄国,毛泽东在我国已经开始了对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提出了一些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思想观点。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则更是结合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实践,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命题,科学界定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点加以强调,极大地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理论。还如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继承了党的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党建理论,另一方面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更加明确,即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使党建根本目的理论更加符合今日中国之发展的要求和根本走向。因此,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党建理论创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坚持和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脉相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与时俱进。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是我们党对当前党建形势和任务的科学判断的结论,具有突出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征。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科学理论的创新,都是对其创立的那个时代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判断的结果,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所以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所以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所以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究其原因,就是由我们党所处的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决定的,由我们发展中存在的不科学、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决定的,而造成发展不科学、社会不和谐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作风不正和腐败行为。因此,我们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解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由此可见我们党党建理论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征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为我们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建理论的创新,来源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是我们党最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指导党的建设,就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注重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正确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何进一步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党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认真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和社会主义要不断为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坚持和发展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成为党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长期奋斗的更加全面的远大目标。

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党中央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但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中,科学发展观居统领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就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得到热烈的响应,逐步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观念,纷纷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和办法,努力解决和纠正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纳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朝着又好又快的目标前进。

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党的先进性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复杂环境给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面临新情况新考验。如何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针对党员队伍中还存在着的与保持党的先进性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命题,并深刻阐述了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他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这就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突出而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

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他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并提出“四个紧密结合”,即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以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相联系的基本经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决定,从202_年1月至202_年6月,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这次活动,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点问题以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同时,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又以新的思想观点、时代内容和实践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

提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共产党执掌政权并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沉痛的教训,但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全靠中国共产党人去探索,去创新,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党中央提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高五大能力。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认真总结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经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内涵、基本原则、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础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并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5年的六条基本经验,也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就抓住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抓住了进一步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指导全党走出一条在新形势下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形成了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高潮,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都取得了进展,全党上下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认真解决新问题,积极创建新机制,努力增强新本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显著提高,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朝着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的方向发展。

提出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能否得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能否得到贯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继续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的十六大顺利进行了新一轮新老干部的交替,各级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带领群众努力开拓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针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实际,党中央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强调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独断专行,反对好人主义、自由主义。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些重要精神,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中央要求,中央组织部研究制定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并运用到去年以来的地方党委换届考察工作中,对进一步提高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提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以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及时纠正了一些同志在对待政绩问题上出现的错误倾向,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自觉经受权、名、利的考验,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这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努力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提出要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广大基层干部奋战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担负着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的艰苦工作。对基层干部既要压担子,又要多关心。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要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这些思想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阐明了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基层干部在政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新形势下的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

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胡锦涛同志向全党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针对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的问题,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角度,他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这些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抓住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中央和省级地方建立了监督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巡视制度,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了一些腐败分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提出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根本依据。从党的十二大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章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党的建设实践的发展,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章,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提出要以党章为核心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这就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再次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它继承和坚持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重视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又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章,在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先后颁布实施。以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名义制定和修订的涉及党的建设的法规、制度已达上百件。《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的修订和党组工作条例的制定正在抓紧进行。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制度进一步健全。

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思想,引导和推动党内民主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民主政治的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的民主观念越来越强烈,党员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强调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等一系列改革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这些重要思想,深刻论述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对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为全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作出了表率。比如,坚持集体领导的制度,坚持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向民主党派通报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大力发扬民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在党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扩大基层民主选举、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经验。党内民主建设正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健康发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之树常青。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五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建设理论上大力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

(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创新取得重要成果李忠杰

努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进党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十六大以来在党的建设方面具有整体性的最大创新。

202_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命题,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围绕这个命题逐步扩展,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先进性建设的系统理论。曾庆红同志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从重要地位、重大意义、时代内涵、根本任务、实践主体、实现途径、根本依据等方面概括了这个战略思想,并强调这一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联系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2_年1月以来,全党分三批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先进性建设及其教育活动,理论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先进性的内涵和要求、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保持先进性的途径和方法、先进性建设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先进性建设的规律、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保持先进性方面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党的建设的焦点进一步集中到执政能力上来,充分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划了执政能力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等整体布局,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

四中全会之后,《决定》中的部署被分解为57个事项,一一落实到中央有关部门。凡属于建章立制的,抓紧就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关条例和规划的制定开展工作、起草文件;凡属于改革举措的,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凡属于提出原则要求的,组织力量抓紧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十六大之后,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按照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要求,进行大规模干部培训。先后举办了新进中央委员班、省部级领导干部班等,建立了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新的干部学院。同时,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培训。在干部培训规范化方面,制定了《202_年-202_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之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理论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这些战略思想的研究,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研究的最新和最大的热点。

四是党的组织建设。在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202_年-202_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在《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202_年4月集中出台了“5+1”法规文件。最近又集中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这些文件初步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不断探索,现在已经形成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制定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随着《公务员法》的全面实行,公务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修订了地方党委工作条例,正在制定党组工作条例。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逐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在正在展开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将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优化人大、政协领导班子结构,逐步减少人大、政协领导职数。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截至202_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080万名,比上年增长1.7%。党的基层组织352万个,比上年净增4.3万个,增长1.2%。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

加大了群众工作的力度。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五是党内民主建设。十六大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从实际措施来看,制定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了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继续改进党代会制度,扩大了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已提出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

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要求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

六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经济建设方面,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则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积极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央强调“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对依法执政重大意义和地位的新的规定。

在文化建设方面,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理论工作者“思想库”的作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互联网管理体制和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

采取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些重要举措。包括: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加强协商协调、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

七是党的作风建设。十六大一结束,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两个务必”,随后又提出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最近又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中央做起,改革会议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要求注重实效,轻车简从。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争取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第三篇:202_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四川

乐山

马边党校

614600)

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短短两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创新品格,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十条经验”到“六条经验”,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从“前五个能力”到“后五个能力”,构建了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创造性地总结了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新的纲领和新的新任务,再次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能力建设、思想理论建设、纲领任务建设和对执政规律认识等方面的理论,展示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显示了我党的更加成熟、自信、坚强。

关键词:党建理论

发展创新

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短短两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创新品格,对党的建设理论再次做出了发展和创新,展示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更加成熟、自信、坚强。

一、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构建了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框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本身就是随着党的历史条件、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理论。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主要是回答和解决怎样夺取政权的问题,建设时期主要是回答和解决如何执掌政权的问题,这是马恩、列宁、毛泽东党建思想一脉相承的一致认识。

建国初期,由于处在新旧制度的契合点上,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迅速解决,新的党建理论没有得到较好的概括和提炼。

进到1967年,毛泽东的一个批示:“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成为“文革”时期的“五十字建党大纲”。虽有偏颇,但却是当时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观在党建理论上的合乎逻辑的推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正本清源,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等得以重新确立,党建理论也走向了正确发展的道路。到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一些研究党的建设的专家们得出了《党建理论》,其内容主要是党的性质、党的领导、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五个部分。随着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成就。中央政研室、中组部、中央党校在1998年编写的《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把邓小平党建理论概括为十一点,如果再作进一步概括的话,邓小平党建设理论仍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五大建设”,当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党建理论的创新。“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常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作为执政党来讲,其执政绩效如何,是关系其存亡的大问题。要把执政理想变为执政现实,实现执政目标,完成执政任务,最直接现实的承载是执政能力。能力不强,完不成执政任务,再美好的理论理想都没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对党建理论的再次发展和创新。《决定》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涵盖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问题理论化,构建了党的建设的新理论,使邓小平党建理论体系从“五大建设”成为“六大建设”,即活生生地加上了“能力建设”。在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后的一年中,胡锦涛总书记反复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强调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强调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且经政治局会议决定由党的中央全会来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作出相应决定,充分地表明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精神。能力建设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建设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只有不断解决好能力建设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从“十条经验”到“六条经验”,创造性地总结了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发展和创新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篇章。

一个不懂得总结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政党,不是成熟的政党。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每一个重要关键的时期,我们党都要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从而教育全党,担起重任,完成使命。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届三中全会都总结了党的基本经验。

十六大对13年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十条经验”。这十条经验,是党领导 2 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总结了党执政五十五年来的“六条经验”,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党的执政经验进行的全面总结。这六条经验,是站在时代高度,面向未来,把握历史脉搏的深刻总结,提示了党执政的本质和规律;这六条经验,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十条经验”的坚持和发展创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依据和重要指导原则;这六条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建设理论。

第一条经验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在整个党的执政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地用新的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实践。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经验,也是执政的艺术。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条件论”者,条件变了,相关联的事物因素都必须随之而变化,这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规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条件是不断变化的。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正是按照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担当的历史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和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党才不断取得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才不断取得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上的新突破。

第二条经验的创新意义在于,首先,党执政的中国必须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而不是其他。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中并非十分完善,其完善、协调是相对的,需要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第三,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尤为重要,必须增强,否则社会主义会受到资本主义的强大攻击。社会主义与共和国共存亡,这是党执政的前提。社会主义不在,党执什么政?

第三条经验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抓好发展如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样,一百年以后也不能动摇,否则,不能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还会引发一切问题。

第四条经验是过去经验总结中不曾涉及过的。虽然在党的重要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中都曾反复讲过,但作为党执政的经验,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执政目标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在这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准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立党、为谁立党的问题,正是:“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政以民生,党为民存。没有人民,执什么政?不为人民,执政的意义何在?因此,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条经验第一次把“三个执政”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和执政目标鲜明地提出,既创造性地构建了执政方式的基本框架,又表明我党对执政方式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把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同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结合了起来。科学、民主、依法,这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这是新形势新条件新任务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宣言。

第六条经验的创新是把“改革的精神”引入到“加强党的建设”中来,这是一个震 3 撼人心的强音。改革,就是破和立;改革的精神,就是敢于打破旧传统旧体制,不怕得罪和损害少数人的利益;要敢于创造新机制、运行新举措,从而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走出一条在新形势下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新路。

总之,六条经验,六条原则,六条发展和创新,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对党的建设创造了新理论。

三、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发展和创新了党的纲领。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较长时间里,“两个文明”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论述,十分明确地把党的纲领发展创新到了“三个文明”。

“三个文明”发展创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讲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相应地,如果只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得弱化了政治,将政治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显然是十分合理的。就国家而言,基本的因素是国家统治。国之不国,何以文明?当然,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尤为重要。而物质与精神之间,必须要有政治,这样的一个有机体,便是国家。因此,党领导国家,或者说国家的领导必须文明。“三个文明”,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表明,党在执政五十五年后,加深了对社会的重要性认识,由此而把过去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即“三个文明”,丰富创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社会文明。其实,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就已经隐约地提出了“社会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里,“三生”构成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和谐社会的主要表现是人与人的关系融洽,人的建设和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生态和各项建设发展都是可持续的,社会管理、社会功能、社会组织、社会矛盾、社会事务、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社会习俗、社会资源等等符合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且具有先进性,一句话,和谐社会就是社会文明。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文明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从执政的角度看,社会(就是人民群众)是执政的基础,也是执政的条件和环境。基础不好、条件不具、环境不良,执政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看,在建设三个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建设社会文明。社会进步、文明与否,既是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直接表现,而且也是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在一个野蛮、粗俗、落后的人群里,要建设高度的文明是很能想象的。

四、从“前五个能力”到“后五个能力”,创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表明对我党执政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化。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前五个能力”,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执政素质和本领要求提出来的;《决定》中提出的“后五个能力”,是对全党的总体执政能力要求提出来的。两者在“驾驭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基本相同外,其余内容都不同。“后五个能力”站在一个更加高远的层面上关注全党的能力建设问题,除了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前五个能力”外(这当然是关键性重要的),要求那些在数量上更多的党的一般干部和非干部党员,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要担负起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任务,都要成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参加者、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评论者。因此,“后五个能力”作为党建理论的任务论,对于全党的执政具有更加广阔的重要性,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第一,“后五个能力”是“前五个能力”的坚持和发展,前后“五个能力”有机相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都要统一起来思考,都要贯通起来落实。第二,“后五个能力”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和部署是全方位的,是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综合起来考虑的,是覆盖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总揽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两个方面的,因此,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理论上要清楚,在实践上要落实。第三,要搞清楚执政能力与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的关系,能力强可以改善改造强化执政的方略、体制、方式、基础等,执政方略、体制、方式、基础等的完善健全科学巩固是能力强的表现;而要实现执政能力强,则需要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因此,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新的党建理论指导下,我们党一定能够完成执政兴国的伟大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看来,这种发展观是系统的、是全面的、是高效的,也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当前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呢?

长江三角洲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在经济上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在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充满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断崛起:“超级巨人”上海,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10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重量级巨人” 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2_~5000亿元;“小巨人”绍兴、南通、常州、台州、嘉兴、徐州、温州,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2_亿元以上。为“长三角” 都市圈带来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县域经济,极具竞争力。202_年11月揭晓的全国百强县市竞争力排名中,有七个“长三角”的县市(区)进入前十位。县域经济的崛起,使“长三角”城市连片化、都市化成为可能。

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之路,最先开放的就是我们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相继设立珠海、深圳、厦门、汕头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很明显非珠三角的三个经济特区都不见起色,而只有珠三角的发展起来了,这说明政策并非决定因素,要与当时当地乡结合才能恰到好处的发挥功效。就这样80年代的以廉价劳动力加工出口为特色的珠三角开始腾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1年国家战略北移,开放浦东,这样一来可不得了,“自古江南人杰地灵”,上海辐射浙江和江苏二省飞速发展,以民营内生型经济为特色的浙江和以乡镇企业闻名的江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旗帜,上海当然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模仿的。经过20多年发展,长三角已经在硬件和软件上领先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领头羊,但是这也就意味着长三角要率先进行工业化经济转型,或许这将会是一条我们从未尝试过的改革之路。长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跨省域联合发展模式、全面的城市化道路、环境资源与经济同步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六大板块的总体规划成为当务之急。长三角经济区能否跳跃这个台阶,综合利用各种优势条件发展自己,实现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且看它的六脉神剑磨得如何?

第一,长江三角洲要尽快实现二省一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打破城乡、工农相互发展的壁垒,深化城乡、工农合作模式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所带动的城市化不断扩张,城乡协调发展

成为重要课题。农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和相关产品的深加工,利用自然资源、水

土条件、传统技术和集聚生产等发展起来,从村基础落后,因而往往所有人从事

同一作物的生产经营,慢慢的形成规模经济,只是这种规模经济缺乏有效管理,难以奏效。位于长三角南翼的浙江省连续22年农村经济保持全国第一位,我们

来看一看它的做法:杭州市以大项目带动解决“城中村”问题,努力使失地农民

“同城同待遇”。嘉兴市推进“两分两换”,转换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农村人口要素集聚,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丽

水市结合当地生态旅游优势,开创了生态旅游路线,并继续推行以县域为单位的专业经济作物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村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路子。因此,长三角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科学规划农村发展,以

工促农、工农结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以实现长

三角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体现。

第二,长江三角洲要利用好广泛的省域腹地,尽快实现内部有机发展,与外

省区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泛长三角共同发展。改革开放,开放的不只是国内与国

外的联系,内部各省更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区域合作的效益,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孤立发展起来的上海。这个跨省域联合发展包含两个

方面,首先是长三角内部二省一市的一体化联合模式,其次是长三角与其辐射的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和重庆等省市的互利共赢。江浙一直我国经济高

速发展区域,两者各有优势,目前应当继续深入学习,相互借鉴,走出具有自己

特色的道路。长三角有技术、资金优势,可以转移第二产业进入辐射区省份;周边地区具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因此,长三角

要拓展合作方式,实现内部有机联合,联合其他省份、其他城市一起交流、合作、发展,建立大长三角经济区。这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区域发展”的体现。

第三,长江三角洲要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促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医疗和公共服务协调全面发展,实现全面的城市化。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

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孵化出一大批大城市和超级城市,比如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绍兴、温州等。这些城市现代化程度极高,但是正的实现经济社会一起发展了吗?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一些列城市化问题制约

着长三角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外来人口较多,如何处置好外来农民工的基本保障;

这里文化丰富,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这里工业化快,环境脆弱,如何处理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里人才紧缺,科技紧缺,如何合理转移优

化城市化中各要素的配置。。。城市化的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所以需要我们

深入研究,抓住重点,逐步突破。这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体

现。

第四,长江三角洲要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开源节流,尤其是土地资源,;

注重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容纳和可持续的资源供给,西方的工业化是“先污染、后治理”,作为后

起之秀的长三角决不能模范这种发展模式,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三角要淘汰一系列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兴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

第五,长江三角洲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外贸、消费和

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2_年以来,江、浙、沪

两省一市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着力发展集约化、高附加值产业。

投资增幅下降的同时,拉动长三角经济的另“两驾马车”——消费和出口的贡献

在加大。上半年,江苏、浙江、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分别达到

15.9%、14.5%和13.1%,均超过了当地GDP的增速。三地出口分别增长了28.2%、29.6%和24.7%,其中浙江出口增幅居沿海省市首位。但是长期大量依靠外贸拉

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发展需求,毕竟国外市场拓展有限,而且风

险大,现在中国正在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市场大国”的转变,长三角作为国内外

经济结合部和产业转移中转站,应当利用这一良好国内外形势,加快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促进经济更高水平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众“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的体现。

第六,“一核九带、错位发展,因地制宜、一镇一品”。今年六月份国家出

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提出“一核九带,错位发展”战略,即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

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这就要求长三角各市避免恶

性竞争,错位发展,充分拓展市场,挖掘经济潜力,沿着自己的优势发展,做大

做强城市群,加快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区域联系。之前,宁波联合舟山做大北仑

—宁波港与上海港竞争就属于恶性竞争。各省市各地区一定要牢牢把握本地实

际,科学规划,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进行突破发展。比如杭州则重点发

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产业。南京的定位是:“发挥沿江港口、历

史文化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

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

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但是其他城市的定位认不清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一直是很头痛的问题,既不能同质化发展,又不能孤立发展,如

何实现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长三角要继续发挥地区优

势,逐步转型,内联外合,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

展。

长三角是个巨人,它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但它也有不少的缺点;现在,在面临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珠三角和京津唐的挑战,和中国大经济机遇

下的长三角何去何从?我想关键是牢牢把握自身实际和外部环境,用科学发展观

加快发展自己,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

型。

班级:社保0901

学号:1091410132

姓名:邱善富

日期:202_-12-8

第五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努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进党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断好范文版权所有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十六大以来在党的建设

方面具有整体性的最大创新。

202_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命题,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围绕这个命题逐步扩展,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先进性建设的系统理论。曾庆红同志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从重要地位、重大意义、时代内涵、根本任务、实践主体、实现途径、根本依据等方面概括了这个战略思想,并强调这一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联系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2_年1月以来,全党分三批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先进性建设及其教育活动,理论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先进性的内涵和要求、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保持先进性的途径和方法、先进性建设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先进性建设的规律、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保持先进性方面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二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党的建设的焦点进一步集中到执政能力上来,充分强调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规划了执政能力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等整体布局,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

四中全会之后,《决定》中的部署被分解为57个事项,一一落实到中央有关部门。凡属于建章立制的,抓紧就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关条例和规划的制定开展工作、起草文件;凡属于改革举措的,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凡属于提出原则要求的,组织力量抓紧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十六大之后,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按照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要求,进行大规模干部培训。先后举办了新进中央委员班、省部级领导干部班等,建立了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新的干部学院。同时,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对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培训。在干部培训规范化方面,制定了《202_年-202_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之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理论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对这些战略思想的研究,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研究的最新和最大的热点。

四是党的组织建设。在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202_年-202_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在《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202_年4月集中出台了“5 1”法规文件。最近又集中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这些文件初步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干部人事工作法规体系,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不断探索,现在已经形成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制定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随着《公务员法》的全面实行,公务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修订了地方党委工作条例,正在制定党组工作条例。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逐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在正在展开的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将减少地方党

十六大以来党建治国理念创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