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楼市如何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地产新说(十三)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21-100535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2 19:11: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楼市如何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地产新说(十三)

楼市如何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地产新说

(十三)【发布日期】202_-11-2 【作者】士恒 【来源】南方周末

通过农民相对富足的土地(空间)资源和城市居民相对富余的资本进行融合交换,才能构筑完整、均衡、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也才能彻底打破居民、农民的户籍界限和填平城乡鸿沟,所谓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不复存在。

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多层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改革开放的历史,从需求角度,也是回归以人为本、围绕人的需求发展生产和满足消费的历史。

美国经济的70%靠内需,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才是经济发展真正的、持久的动力,只有体现为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才有实际意义。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现在所谓发展和改革的瓶颈,正是从吃穿等温饱需求向行、住、娱乐、积累财富为需求过渡的瓶颈。

对于城市人口,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汽车和住房。住和行都需要占用空间,行路难、停车难司空见惯,导致有的城市车牌、车位甚至贵过汽车本身,这是动产使用造成的空间供求矛盾。由于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单中心的规划和过分集中的功能让出行成本居高不下,每人每天数小时的长途奔波实属被迫消费,于国于民都是一种巨大浪费。

为解决交通拥堵,广州等地从电动自行车、摩托开限,北京也在部分继续奥运期间的限行政策,本质上都是在剥夺动产使用权——路权。美国汽车拥有量超过人口的70%,中国仅仅2%,还有很大增长潜力,任何“限”需的措施,本质上都是变相发粮票,长远看不但无法根治交通顽症,还打击了汽车产业,也延迟了百姓享用汽车文明的时间。

人类城市化的经验看,城市规模以不超过200万-300万人为宜,人口过于分散和过度拥挤都不适宜居住,也不经济,必须根据资源、空间的承载能力,地上地下自然条件,规划布局最佳城市规模:既不拥挤,又对资源合理利用;既有城市便利,又有田园生态。

而汶川强震及其灾后重建给我们的教训是:缺乏战略环评,会让天灾迅速变成人祸。京、沪、深、穗这些特大城市,水、电等基础资源早已不堪重负,不能再承担过多的“中心”。空间容量更是有限度的,“节约集约用地”决不等于简单的增加容积率,相反,为促进节能降耗,必须杜绝利用“容积率陷阱”盖高楼大厦套利。低层低密度中小型建筑由于通风采光好,节能效果佳、使用舒适,应通过立法强制规定建筑限高度、限密度,从而减少电梯等垂直能耗和交通拥堵、采暖、照明耗能,抗灾、疏散等安全性能也将大为提高。

楼市的“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市场满足人的各种正当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从前的奢侈需求也会变成今后的基本需求,必须紧紧围绕人的未来综合需求为导向制定新的城乡规划标准、设计新功能。

我们既不能大拆大建马车时代的老城区强行适应现代汽车社会,也绝不能以国情为由狭隘地低估未来国民的消费潜力。打造一批百万人口规模的中等生态宜居城市,将空间容量控制在不超过一万人每平方公里,应该是今后城市化的目标——不但要拥有购物、办公、环保、日照、道路、水面、绿地等基础设施,还要科学分区和合理布局健身、公园、医疗、学校、紧急避难等配套设施,规划好的成熟社区和成熟商圈,完全可以像拼图一样对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喜好,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私家车等出行方式。

对于农村人口,扩内需的前提是收入增长。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体制让广大农民群体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导致如今城乡差距全球最大。由于不合理的土地、规划制度,公民身份被区分为市民、农民,房屋权属也被人为分割为大、小产权,就像往封闭的桶里注水一样,身份分割、房地分割造成一方面农民房产不能通过转让体现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资本大量囤积于被限定的城市区域哄抬起畸高的房价。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土地(空间)的生产效益,一般会随着产业升级而提高,其经营周期也随产值而延长,如农作物生产以季、年为周期,林木生长要数十年,工业厂房一般也要使用十数年,房屋的修筑使用则以百年为计。反过来,越高端的土地(空间)占用越不可逆,拆房比毁田损毁的价值、浪费的资源要多得多。

对于农村人口,联产承包解决的仅是财产租赁权,虽不具备完整意义的产权,但承租人对租赁期经营的收益(比如粮、棉、油等农产品)拥有完整意义的财产权,这对于温饱生活已经足够了。现代农业生产早已摆脱了小农经济,规模化大生产主要体现在机械化、集约化、高科技,很少的人口就能有很高的单位产出。美国靠2%的农业人口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我国农业生产如今也主要由“386199部队”(妇幼老)承担,但效率丝毫未减,说明农业人口正在经历着产业升级的变革,富余劳力不断从农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更多的农民渴望成为市民从事高端产业,更多土地投入二、三产业本来就是产业升级的自然要求,但是,本来可以产生更高效益的资源却被过时的土地制度禁锢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产权分割的体制正日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许多主流媒体的论调,似乎中国真的到了钱多得成灾的地步,很多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如何监控“热钱”、打击投机。经济意义上看,钱就是钱,无所谓好坏冷热。洪水的存在是由于海拔高差,热钱和投机资金的存在是因为有获利或避险的机会。想尽办法清点、封堵热钱和投机资金,甚至不惜以“限价”应对是本末倒置,等于修土围子挡水,不但违反经济常识,在全球化大潮中也是弱国寡民的心态,因为谁也不可能精确监测每笔钱的确切动机,惟一能明确的是,只要有利可图,有经济落差存在,“热钱”和投机资本就会永远存在。

其实,热钱也好,流动性过剩也罢,应该是历史机遇而决非负担,就像洪水,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如果加以科学利用就是水利;无序泛滥,则是水患。对于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区,如果真有洪水浇灌,变成绿洲倒是大大的好事。

矫枉必须过正,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可以通过产权等适当政策倾斜形成资金洼地,从而推动一方建设进程。大量投资积累可以变无效土地(空间)为有效土地(空间),从而大大拓展高价值、宜居区域(空间)供给,引导资金流、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有序流向欠发达地区,形成资本投入、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城市化的良性循环。

通过农民相对富足的土地(空间)资源和城市居民相对富余的资本进行融合交换,才能构筑完整、均衡、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更加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才能彻底打破居民、农民的户籍界限和填平城乡鸿沟,所谓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不复存在。内蒙古亿利集团改造沙漠和浙江龙港镇自发的城市化成功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民间力量都可以创造奇迹,如果有政策支持效果会更加显著。(待续)

(作者为独立评论人)

第二篇:202_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202_: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首页 > 评论 > 财经时评

202_: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作者:陈文通发布时间:202_-12-22 09:55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对此,我们必须正确领会和坚决贯彻。

正确判断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估计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困难,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前提。造成我国当前“严峻形势”、“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根本原因。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我国面临历史罕见的挑战和风险的直接原因。最直接的冲击是对出口的影响,1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9%,是202_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时也影响到进口更大幅度的下降;由于我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过高,对国内外向型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还将波及产业链上的其他产业,影响到就业、财政收入和社会发展。

发展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生活中存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则是我国面临困境的内因。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把我国已经存在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如果我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没有那么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在GDP中的比例适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那么大,我国出口产品在科技含量和质量方面具有足够大的国际竞争力,那么,我国受到外部的冲击就会小得多。因此,我们决不能把面临的困难统统归咎于“金融海啸”。

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在于,宏观调控和应对危机叠加在一起,使问题复杂化。本来,202_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倾向性问题是经济偏热、泡沫增多和通货膨胀,因而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是从逐步加大调控力度到确立“双防”政策。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运行仍然处于高位,“双防”的政策本应持续一定时间。但是,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不仅影响到经济增长,也影响到CPI和PPI的升幅。于是,“双防”政策不得不转变为“一保一控”,进而转变为主要是“保增长”。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一是房地产业虽然陷入困境,但价格泡沫仍然大量存在;二是重化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中仍然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三是保护耕地和治理污染的努力同保增长的目标存在事实上的矛盾。但是,我们只能首先抓主要矛盾,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不能孤立和割裂开来。

保增长是目标要求。扩内需既是途径和手段,也包含着目的。不同的内需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投资需求是纯粹的手段,消费需求则具有双重性质。但是,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看问题,无论是何种内需,都是所谓“三驾马车”之一,因此,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外需增幅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出路只能主要依靠内需,以扩大的内需弥补外需的缩小。

扩内需扩什么?这不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明年的任务和目标。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看问题,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但是,转变发展方式远不是一年内能够完成的;而短期内能够保增长的内需,主要不是消费需求,而是投资需求。因此,在保增长的巨额投入中,必将有大部分作为投资。调结构是对保增长和扩内需的限制性规定。扩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需求,有一个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实现根本转变,现有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因此,扩内需必须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结合起来,把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解决三个产业不协调的问题;三是改善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调整地区结构,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优化生产力布局。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历史经验,在保增长的硬任务面前,人们最关注的是,通过扩大投资保持GDP的增长速度,最容易忽视的是质量、效益、代价和负效应。因此,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必须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在严重的困难面前,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是,切不可把增长速度和发展画等号,切不可忘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发展的内涵和目的,即为什么发展和为谁发展。

当前,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就是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搞片面性、顾此失彼和短期行为;尽力做到各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做到产业结构合理、比例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稀缺资源,千方百计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因此,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控制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一哄而起,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需要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如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城乡政策、调控政策,等等。其中,最直接的政策就是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需要调动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积极性,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需要降低融资的成本。为此,必须转变适应于危机爆发前的经济政策,即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按其性质来说属于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税负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等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要力求做到既有利于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结构;既有助于缓解眼前的困难,也有利于长远发展。

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改革为转变发展方式创造制度条件。改革必须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重点是:按照社会主义道路和市场经济模式的要求,大幅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定位和取得收入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变革国有经济的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金融体系和价格体系,把统筹城乡制度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888提示:明日可能大涨的股票!] [特別关注:今日黑马 今日牛股 股市黑马]

(12-15 08:58)19:53)

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第页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非常时期尤需稳妥协调两大关系(12-15 09:32)·中级反弹的逻辑是成本下降(12-15 09:25)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个新提法(12-15 09:06)·人民日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个新提法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11 作者相关: 公司资料检索 代码检索: 简称检索: 新闻检索 请输入:

频道精选

[期货]汽柴油价今起直降 海通一天开9营业部 [保险]保险公司应慎对基础设施投资

[外汇]人民币升值压力释放 英镑震荡回落 [基金]基金四季度浮亏510亿 基金自购又热 [房产]七八成二手房获新政利好 减税新政 [ [ [ [ [ [ [

010042号 Copyright 202_-202_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二套房贷松绑了么 社保制度面临转折

银行]浦发拟定并购贷款细则 理财收益不升 生活]买房犹如买衣服 不同收入层购房理财经 港股]中远洋自揭浮亏之谜 国美或与华平洽谈 国资]成思危:国企应对危机“内功”是根本 产权]凯马股权将拍卖 松下明春正式并购三洋 机构]券商保八有信心 上海国际接盘国泰君安 小时新闻排行 关于报社 关于本站 本站导航 广告发布 网站投稿 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第三篇:以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稳增长

以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稳增长

(经济形势专家谈)

郑新立

《 人民日报 》(202_年10月09日 07 版)

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在消费和出口增速短期难以大幅回升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健康发展,保持合理投资增长就成为关键。我们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特别是把资金引导到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的投资领域。引导投资,应把以下几个领域作为重点。

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铁路是绿色运输方式,单位运输量的成本仅为公路、航空的1/10到1/100。建设高铁可以在300公里半径范围内形成一小时商务圈,能够有力促进城市群发展,改变现有城市布局。我国人多地少,发展高铁适合国情,高铁可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虽然现在铁路建设有两万亿元债务,但不必过于担忧。在铁路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一定规模的债务是正常的。应通过股权投资多元化、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和贷款证券化等措施,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加快在全国形成高铁网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口规模200万以上的城市大部分没有地铁和轨道交通,这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产生巨大需求,使闲置生产能力得到利用。

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等地的经验,适应农民改善居住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愿望,可以选择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配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以建筑成本价卖给农民,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相交换,节省的宅基地可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或耕地。采用这一办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工业园区和农业耕作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不仅能推动农村居住与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序调整、建设美丽乡村,而且能对发掘农村巨大潜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应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社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制度和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市应重点解决进养老院难、入幼儿园难、停车难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应把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结合起来,提供多层次的服务。随着儿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幼儿园设施不足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应加快养老院、幼儿园建设和护工、幼儿教师培养,以满足社会新增长的需求。随着轿车普及率的提高,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建设立体和地下停车场非常必要。此外,城市应把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纳入保障房建设范围。特别是在那些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为他们提供公租房。这样也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巨大需求,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应当说,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关键在于政策到位。干好这件事,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启动消费,还能扩大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今年一些地区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而是环境污染长期累积的结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最近推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措施,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生态环保产业所提供的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等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其投入的成本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那样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补偿,只有通过政府颁布强制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使其普遍进入生产成本,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如果说过去我们发展水平比较低,忽略了产品的环境成本,那么,现在人均GDP达到了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已经能够承受环境成本。即使少量困难家庭承受不了,也可以通过给予困难补助的方式解决。如果能够建立起公共产品价值补偿机制,使投资环保产业同样能够赢利、能够创造GDP、能够增加就业,就能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保产业就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治理污染的技术设备越来越成熟,而且相当大部分国内能制造。比如,治理大气污染的脱硫脱硝除尘装备国内都能生产。只要改革生态环保体制,出台强制性禁止排污的措施,使所有企业都处在同一竞争规则之下,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就有可能。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行业包括煤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都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排放。汽车尾气污染可通过提高油品质量加以治理,其技术是现成的,关键在于需要用户承受一些成本提高的负担。在普遍采取环保措施之后,环保设备和环保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就会降低,用户负担就可以减轻。关键问题在于,抓紧建立能够调动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针对大宗进口物资实行以产顶进

去年,我国进口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其中石油和化工产品达4000多亿美元。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成熟的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的技术也已取得突破,成本均低于进口。发展煤制油和煤化工,既能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又能增加就业,应当放手去做。特别是作为重要化工中间原料的对二甲苯(PX),由于近几年没有投产项目,已造成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去年进口超过70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62%。日本、韩国对二甲苯产量的2/3出口到我国,而且价格不断提升,整个石化产业链的利润迅速向对二甲苯集中。选择人烟稀少的荒岛,集中建设大规模、现代化对二甲苯生产项目,以解决国内市场短缺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用汇已超过石油进口,应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政府可以组织产业联盟,把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和大学的力量结合起来,在财政的适当支持下共同出资、成果共享,一定能够攻克技术难关。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超过5000万吨,而在新疆北疆地区还有1000万亩可耕地,适宜种植大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规划,支持企业与地方尽快干起来,以降低进口负担。

把淮河经济带建成新的增长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腹心地带,有27万多平方公里、1.8亿人口,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发展现代产业条件较好。但是,由于降雨集中在7、8月份,雨季常常发生洪涝灾害;雨季一过,又无水可用,常常出现干旱,至今仍为豫、皖、苏三省经济发展的洼地。淮河流域是鄂豫皖根据地和新四军根据地所在地,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让淮河流域的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先烈们的夙愿和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应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淮河流域发展总体规划,把加快淮河经济带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支点。可以把淮河打造成为我国又一条出海黄金通道,使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四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202_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

202_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经济面临考验的一年。202_年12月8日~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_年经济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3.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5.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本刊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为读者梳理出202_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

保增长: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2_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解读】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2_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GDP增速从当年一季度的10.6%下行至三季度的9.0%,工业增速当年11月回落到5.4%,且预计经济减速还要持续,202_年上半年经济会更困难。而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直接关系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就业等问题。

为此,保增长便成为202_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推出扩大内需“国十条”、安排4万亿元投资;从连续多次降息到部署金融“国九条”;从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到“家电下乡”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等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指出,尽管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我国经济到202_年下半年会有企稳、复苏的迹象。

扩内需:根本途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解读】经济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我国的出口,能力已明显减弱。202_年11月的出口额,出现了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下滑。面对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现状,202_年我国经济必须在内需上做足文章。扩大内需包括拉动投资和消费两大块。刺激消费,便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注点之一。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是202_年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调结构:主攻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解读】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制造业实力和规模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增长方式粗放等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202_年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其着力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四是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为重点,调整地区结构。

促改革:释放发展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

【解读】发展需要活力,活力来自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_年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货币政策和金融发展、金融监管相协调的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并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系列改革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惠民生: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读】对于如何改善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等。其中,促进就业成了202_年的最大民生考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要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这一系列改善民生措施的实施,将使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大力度改善民生,这一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注重民生,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扎实一步”,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

第五篇:市财政局采取措施扩内需保增长

市财政局采取措施扩内需保增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经济建设科、财政监督局、监察科参加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实行月报制度,全市项目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情况实行一月一报;实行定期公告制度,全市有关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申报、审批、启动、落实、进度等各个环节还要在各级财政部门门户网站和《孝感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利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工作平台,将有关投资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规定公开项目和内容,及时在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全程监督。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资金监管列入检查计划,对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同时纳入量化考核内容,与相关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与后续项目申报、立项挂钩。

楼市如何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地产新说(十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