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德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子课题《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价值
1、研究的现状
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柱,是沟通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因此,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成为各学校德育管理研究课题之一,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德育管理实效》、《班级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等。但是对于建立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梯队培养模式、建立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推行班主任职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2、研究的价值(目的、意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日趋深化的新形势下,教育观念的更新已刻不容缓,班主任是担任学校基础教育的主导力量,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转变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已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课题研究目的是“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逐步使班主任队伍的培训课程化,帮助班主任转变观念,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工作实效。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具有良好师德素养和较高育人能力的教师队伍。
二、相关概念解读(如社团、校园文化)
班主任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班主任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德育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和德育教育水平。此外,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校德育管理,密切联系班主任班级管理实际,将德育管理规范化、班主任工作具体化,从而使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制定和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
要实现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全面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必须建立规章制度,并依照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此,我校制定了《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流程》、《班级量化管理评价细则》、《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有待于研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强化了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配合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有序地开展,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
2、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化
在制定各项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将结合学校德育管理九年一贯制的实际,以及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的层次差异性,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加强班主任梯队培养,逐步形成适合学校德育发展实际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建立开发适合班主任校本培训的课程。
3、抓实德育队伍建设
强化管理,突出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骨干与中坚的班主任队伍。互动交流、经验介绍、论坛等搭设班主任锻炼展示的平台;完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办法,评选优秀,以点带面。二是全员管理的值勤教师队伍。每天有校级和级部值班队伍,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实行安全问责,评价激励,全员参与。三是全员育人的教师队伍。转变观念,突出育人目标:教孩子一天,关注孩子一生。以师生结对子活动、课堂三维评价等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强化学科德育主阵地。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①减小层次差异性,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德育课程化; ②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③通过课题研究,加强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和专业发展。
2、研究内容
探索班主任校本培训新模式——德育课程化;尝试在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精神,以本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推行“在研究中行动、为行动而研究、行动者开展研究”的思路。并拟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教育案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文献法加以辅助,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分析)
清河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4个班主任,各学段班主任工作重难点不同,而且第一学段班主任年龄偏大,第二、三学段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的层次差异性大。为更好促进不同层次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小学学段班主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德育管理能力,最终转化为学生思想发展和德育素质,平稳的过度到中学学段,有必要将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化、课程化,这样也会有效促进中学学段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使学校德育管理一体化提升成为可能。
第一学段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第二学段学段有部分科研和德育骨干班主任,他们大多有科研经历,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整体推进,发动学校全体班主任,将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工作成绩突出、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班主任吸纳进课题组。
七、预期成果及展现的方式
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种:课题成果报告,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教育论文、叙事、案例,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①课题成果报告:“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报告;②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德育课程;③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结集;④打造一支较为成熟的专业化德育队伍。
八、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
课题顾问:宋卫忠(县教育局普教科主任)、孙长军(县教育局普教科副主任)组长: 王东(学校德育主任)副组长: 课题主持人: 主要成员:
参与人员:清河学校小学部全体班主任
九、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级(2015年8月-2015年9月)
1、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及论证
2、课题方案制定与修改完善
3、组建课题组
4、课题开题报告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级(2015年9月~2016年9月)
5、开展课题研究的系列活动
6、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总结、评估与反思
7、根据中期反思与总结调整方案,进一步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阶级(2016年9月~2017年9月)
8、搜集与整理课题实施的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初稿
9、约请专家书面评议,修改课题报告
10、修改定稿,组织鉴定、结题
十、经费及保障措施
县教育局普教科作为课题顾问,使课题具备了上级主管部门指导和引领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主任为课题组组长,保证了课题开展在学校层面进行探究成为现实;部分课题成员是县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教坛新星,使课题组具备了较强科研能力,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自筹经费。
第二篇:德育研究课题
德育研究课题
一、德育研究课题的确定:结合我校特色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确定本学期学校德育研究课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各班根据学校课题,结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确定本班子课题,写出研究方案,并在班级常规工作中落实,期末写出课题研究论文。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善,身心健康发展,每一位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
(2)教师发展目标:培养一支思想文化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即关心学生又能对学生自主参与问题给予指导纠正的教师骨干队伍。
(3)学校发展目标:以德养性,阳光育人,活动育人,营造自主,诚信,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为重点,处理好社会需要、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学校、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意识服务。
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总结,根据学校、本班学生实际,大胆实践,借鉴理论,从事实出发进行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管理方法:成立以德育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每月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定期开展小型多样的课题研讨活动。定期进行论文、活动的评比。
2、研究方法: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活动渗透法、实践检验法等方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行为,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将其分类,概括特点。
(2)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意识培养等问题的理论和经验。
(3)经验总结法:主要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体会和经验。(4)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挖掘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5)活动渗透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6)实践检验法:在实践中总结处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行性。
五、学校研究实践过程
1、营造自主管理的校园氛围。开学初,利用校会、班会、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我校特色建设: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产生初步的自主意识。
2、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体制”。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参与中建立责任意识,养成自主观念。为此,我想将逐步建立班级值周班长制度、学生纪律仲裁委员会、学生纪律督察委员会、班级文明公约监督委员会、班级及班主任量化考核学生检查委员会等机构,让学生亲身参与学校、班级、学生管理。
3、自主意识的活动养成。说教是空洞的,学生不易接受,也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采取活动渗透的方法符合学生智力、生理特点,学生乐于参加。所以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活动养成的内容是不能缺少的,本学期,拟开展以下活动:
(1)全校师生大讨论:什么是自主意识?自主和责任有何关系?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每人撰写一篇论文。
(2)主题班会:本次班会学校、老师不参与主题的制定、程序的规划。而是由学生根据他们关心的问题自定主题,自己组织进行,班主任只能作为特约嘉宾参加。
(3)实践阵地:
1、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意识、自主管理水平,检验德育效果,我校将在教学楼中设立两块学生自主阅读角,由学校图书馆拿出部分图书、学生自己捐献部分图书,供学生课下阅读。学校不参与管理,由学生自己管理、建设。
2、在各楼层楼道中布置学生才艺展示栏,供学生自主展示个人作品。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总结经验,及时纪录,在学期末形成自己的经验材料,撰写出个人论文,编辑成学校论文集。学校课题研究小组综合各个子课题的论文,形成学校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篇: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
六(12)班
【背景】
作家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我们需要别人的关爱,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而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却忽略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爱心缺乏现象在我国儿童中相当普遍,这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多么的不和谐。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应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孩子学会感恩,培养孩子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孩子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孩子“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所以,今天,通气湾小学围绕“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的教育主题,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邹越教授的演讲录像《让生命充满爱》来培养学生的爱心。
【案例】
2010年9月28日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在卫星接收室观看邹越教授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教育片。学校师生一共130余人一起观看,场面十分壮大,孩子们也十分期待。进入接收室的时候老师给学生每人一张观后有感卡,布置任务,看完之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想到什么写什么,让学生带着任务认真观看。邹教授从“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四个角度,将“爱”字诠释得淋漓尽致。邹越教授提出怎样用“心”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怎样付诸行动,才能做到真正地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感受父母、老师的辛苦,学会感恩。
奥林匹克赛场上的小黑人,拖着伤腿挣扎到了终点;繁华城市的年轻老师放弃自己优越的条件,扎根在平穷山区的小学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靠捡破烂供养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
面对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师生都止不住泪流满面;面对每一句肺腑的话语,师生震撼不已。对学生来说,既是一次聆听,又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为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观看完教育片,同学们纷纷写出了观后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要爱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的辛苦;感恩自己的老师,表示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回去之后要对父母和老师说:“你们辛苦了,我爱你”。还有的同学说:“今天回去一定要亲自给父母洗一次手,洗一次脚”。还有的同学说:“自己是中国人,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听到国歌响起的时候都会肃立”。在观后感中同学们写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是多么幸运啊,被爱包围着,我要好好珍惜这份爱,决不辜负这些爱,今后一定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学习,做好我自己能做的事,认真对待每一天!”“通过观看“让世界充满爱”,知道了什么是爱,知道了怎样表达爱,更加能理解老师和父母的关爱,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育了我们;要感谢老师,是他们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心血。”“身为华厦的炎黄子孙,我更应该学会爱、懂得爱、体会爱,让整个世界都能充满爱。”“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老师及身边的朋友,我们还要有一颗热心肠,热于助人为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永恒的传递下去。”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决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立志将感动化作为行动,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用充满感激的心,去热爱我们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孝敬我们的父母,回报我们的社会。
【反思】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让学生心底流淌出感恩的情感——感谢祖国、感谢老师、感谢父母;爱他人、爱自己,把爱贯穿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才是成功的。要知道“爱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源泉”。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
三(9)班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鼓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平时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差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
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勉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可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如何去做。教育学生只有真正实现了远大理想,才能更多、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那才是真正的英雄。瓦特从茶壶盖上受到启示发明的蒸汽机。张衡因翻遍了无数的书籍才探索出救国救民的真谛。告知学生:远大的目标,伟大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只有从小事物做起,从自己感兴趣的那点事做起,你注重了持之以恒,你下决心去踏踏实实的做了,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人类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小学生德育研究课题——助人为乐三(5)班
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从小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可生活中有些人, 却在碰到麻烦事时公然“悄悄走开”。为什么呢? 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理”。但若你遇到麻烦事, 别人悄悄地走开, 你又有何感想呢? 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 不易团结。若此下去 ,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就消失了吗? 可见,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小学时的雷锋,乐于帮助人,在学校是人所共知的。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上学去不敢过桥,雷锋就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桥去。同班有个同学患了重病不能上学,他就组织队员前去慰问,还经常到她家里给她补课。同学小朱上课不专心,作业做得马虎,字写得歪歪扭扭。雷锋为了帮助他,放学后,情愿自己多绕点路,也陪着他一同回家,给他讲要努力学习的道理,教给他写字方法。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每一颗心连起来,这便是世上最美、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
乐于助人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巴金说过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通常心地善良、与人为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心中也总存欣慰、愉悦的感觉。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而形成热情豁达、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时代要求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挑大梁,负重任。
乐于助人更是和谐社会的一首诗。《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伐。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教师应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才会迈得更稳、走得更快。我们应该
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
培养学生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对他们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呢?
1、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一次真诚问候,一次打扫卫生,一次雪中送炭,一次指点迷津,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乐于助人的精神!
2、阅读一些鼓励助人为乐的书籍
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关注培养孩子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行为。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故事类书籍,让他们随时阅读,并从故事中懂得助人为乐,做个爱学习、爱同学的好学生,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
3.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在校园里或是邻里之间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关心同学,孝敬父母,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向不幸的孩子献爱心,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4.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有些教师非常注重创造和谐班级的氛围,经常鼓励学生的爱心行为,他们的学生就乐于助人,更富有同情心,更能为别人着想。同学之间互相感染,互相熏陶,感受着班级里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种种温情,从而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5.表扬学生乐于助人的行为
在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之后,或是帮助别人之后,教师要主动和学生谈论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并对他们的出色表现在班上公开表扬,起到榜样作用。
总之,乐于助人的品德要从小学生抓起,天真无邪的孩子是可塑的,他们的世界观和年龄正一道成长和成熟。因此,我们应通过系统的经常性的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形成善良品德,养成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这样,学生快乐、教师快乐,社会也会和谐地发展。
第四篇:英语单词记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三至五年级英语单词记忆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为什么要开展本研究(即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
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学习英语最常遇到的问题。一般认为背单词是件既吃力,又往往成效不彰的苦差事。单词记忆量主要是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毅力、遗忘规律、记忆对象的难易度、记忆达到什么程度这五个因素有关系。根据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任何记忆过的新单词,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否则就会有被完全遗忘的可能。
英语的单词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从传统的方面来看,很多老师在进行单词教学时,还停留在带读几遍或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几遍,回家让学生死记硬背。时间是省了,但是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词汇的记忆等等都无从谈起。老师总是为学生记单词发愁。学生对于学过的单词总是感到很陌生,没学过的更没有兴趣。上课听不进去,越学越跟不上,不仅学习效率低,更减慢了英语教学的步伐。想想我在教学生单词的过程中,确实缺少对学生如何背单词的引导,除了读就是读,当然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这样他们记单词就会很枯燥,造成容易忘记的现象,我想我应该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渗透多种记单词的巧妙方法,让学生逐渐摆脱记单词的烦恼.国内对单词的记忆方法已有一些研究,如联想记忆、感官记忆、分类记忆、循环记忆等。笔者在教育过程中,又发现一些记忆规则,希望通过一学年的调查研究,证实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或说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记忆规律。
本研究中重要概念的说明(此项根据研究需要填写):
1、读音规则记忆法 它就是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例如:ea,ee,er,ir,ur,or分别能发[i:][ ][ ]等。还有些固定的字母组合,例如:ly发[li],ty发[ti]和各种前缀、后缀,例如:a-,re-,un-,dis-,im-;-ed,-ing,-ly,-er,-or,-ful,-y等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发音。掌握了这些规则,记单词时就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忆了。
2、加后缀法:在已知的单词后加上一些后缀来记忆新单词。如,数词+teen数词+ty等。
3、合成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各自独立的单词并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单词,由此法构成的单词便称为合成词或复合词。如:black(黑色的)+board(木板)blackboard(黑板),class(班)+room(房间)classroom(教室),foot(脚)+ball(球)football(足球)等。
课题研究计划采取的措施(这部分为重点,要详细展开说明课题计划采取措施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等,如:从什么角度切入?计划怎样操作?以什么方式记录?等等。课题组如果有该课题的前期研究,也应加以说明):
研究目标及采取的对策、方法及实施步骤
一、9月份 表格调查学生已有的记忆单词方法。表格如下: 学生姓名 已有单词记忆方法
调查中如发现好的学习方法,要加以表扬。调查结束,教师将一些需要研究的记忆方法以及学生已有的一些可行的记忆方法制成表格张贴在英语角,表格如下:
组 别 每一小组每月积累单词成绩 10月份
读音规则记忆法 11月份 加后缀记忆法 12月份 合成法 1月份 游戏记忆法 3月份 故事记忆法 4月份 歌曲记忆法 5月份
同义词、反义词记忆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第九组 第十组 第十一组 第十二组
备注:如果有新的方法可以及时采用。
二、10、11、12、5月份组织以下活动:
1、课堂上,教师指出记忆新单词的记忆方法。教师指出的次数多了,可以让学生自己指出记忆方法。
2、课后,小组积累。每周小组积累各种记忆方法的单词,一个月后将成绩计入以上表格。如,第一小组10月份积累用读音规则记忆法记忆的单词30个,由小组长计入10月份的空格中。上课时间核查成绩并表扬记忆量最大的小组。
三、1、2、4月份单词记忆法研究过程中,组织以下活动:
在这几个月中,每周组织一次英语活动课,包括游戏活动、故事演讲、英语歌曲学习及演唱等。A、游戏活动:可以结合课内知识开展,比如,bingo游戏、服装秀游戏来记忆服装类单词;what’s missing?游戏等。
B、故事演讲:活动前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去阅读一则英语小故事,教师每周在黑板上抄出一则英语小故事或寓言,突出不认识的单词,并和学生讨论记忆方法。活动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故事演讲。这一方法已有学校专门设有校本教材,通过故事学习增加学生词汇量,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C、歌曲记忆方法:课本每个单元都有一首简单的英语歌曲,可以改编这首歌的歌词来扩大词汇量。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节奏明快简单的英语歌曲,可以在英语活动课的时候学唱,通过这一方法来增加课外词汇量。把每个月积累的词汇量计入表格。
四、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表格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对象:
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所有学生。
课题研究预期要取得的成果(即期望经过研究,在所解决的问题上会产生一些什么变化,用什么方式加以表达,如调查报告、个案报告、论文、课件等): 预期成果形式:
总结报告。附带调查表格、学生单词积累情况本、故事、歌曲资料等。
第五篇:分年级德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深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分年级德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深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重庆市江北中学 课题组
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虞万生教授在2002年4月20日至25日在湖南省株洲市就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所作的开题报告的主要思想、内容、原理、方法,结合子课题课题组制定的实施方案和《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递进层次序指导意见》,特制定该课题的三级子课题《分年级德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深化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中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江北中学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管理和实践模式。
二、实验研究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和推广应用,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方面来整体构建具有21世纪时代特点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江北中学寄宿制特色的中学德育新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依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各个年级德育目标、内容和内容的深度,以及相应的德育管理、评价体系。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依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各个阶段德育工作的特点,其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构建和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1.初中一年级德育目标: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名光荣的中学生。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做一个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的初中生。
2.初中二年级德育目标:迈好青春第一步,做一个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学优异的初中生。
3.初中三年级德育目标:听从祖国的召唤,做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学生做一个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初中毕业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奠定做合格公民的素质基础。
4.高中一年级目标:迈好人生的脚步,珍惜人生的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在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有所提高,为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打好基础。
5.高中二年级目标: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教育学生初步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奋斗,为实现理想而创建条件,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高中三年级目标:以“立志成才”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听从祖国召唤,好儿女志在四方,教育学生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朝气蓬勃走向社会,迎接新生活作好准备。
(二)构建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根据各年级德育目标构建相应的德育内容。
1.初中一年级德育内容:一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为主,辅以各种趣味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①入学教育序列;②遵规守纪教育序列;③集体主义教育序列;④勤俭、劳动教育序列;⑤民主与法制教育序列;⑥意志品格教育序列。
2.初中二年级德育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开展具体形象的班级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学生青春期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团队衔接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礼貌、奋发向上的品质,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包括①爱国主义教育序列;②道德教育序列;③勤奋学习、热爱科学教育序列;④青春期教育序列;⑤法制与民主教育序列;⑥意志品格教育序列。
3.初中三年级德育内容:以“听从祖国的召唤,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中心,向学生进行前途教育、法纪教育、竞争意识教育。使之增强公民意识,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生活、走向未来做好准备,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主要包括①毕业教育序列;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序列;③形势前途教育序列;④金钱观教育序列;⑤法律知识与职业纪委教育序列;⑥品德教育序列。
4.高中一年级德育内容:以革命人生观教育为中心,帮助学生实现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懂得人生价值在于为人类奉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进一步懂得共产主义献身是人生最高价值。主要包括①革命人生观教育序列;②热爱科学,立志成长教育序列;③集体主义教育序列;④劳动教育序列;⑤法制教育序列;⑥群团教育序列。
5.高中二年级德育内容:以理想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主要包括①唯物观、唯物史观教育序列;②理想前途教育序列;③正常交往与建立友谊教育序列;④消费观教育序列;⑤党课教育序列;⑥德育和人格教育序列。
6.高中三年级德育内容:①立志成长教育序列;②民主与法制教育序列;③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序列;④心理健康和意志性格教育序列;⑤“十八岁成年人”教育序列;⑥党团知识教育序列;⑦职高生教育序列。
(三)实施方法
选用贴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思想,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主题班队会、团会活动、个别谈心、专题讲座、报告、参观、讨论会、辩证赛等)进行研究工作的实施。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始终针对对“分年级德育目标内容体系的深化研究”开展实验,努力构建和完善中学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
2.实效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一定讲求实效,重点通过构建和完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达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整体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应注重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作,应充分利用德育的目标、内容的整体性的有力资源,促进学生生理、学业、思想等的健康成长。
4.发展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依据客观现实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之时,应注重德育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使实验成果能符合21世纪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
五、实验对象、周期与预期成果
1.实验对象,江北中学高2005级各班,初2005级各班。
2.实验周期:从2002年9月至2006年5月。按学年对各年级德育目标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3.预期成果:根据研究实验撰写研究报告《全日制寄宿学校德育递进目标内容》,呈报北碚区总课题组。
六、课题组组织机构:
课题组顾问:陈忙耕、周建国、符明秋、杨平、姚志玉
课题组组长:陈居奎
课题组副组长:潘 松、田 容
成 员:吴 亮、李忠义、高2005级、初2005级全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