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认识钟表说课稿(最终版)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21-962955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6 18:45: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认识钟表说课稿(最终版)

《认识钟表》说课稿 瞻榆镇第一小学:宋新房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7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索学习法,让孩子们通过看钟、拨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小明每天遇到了一个难题:小明妈妈天天早上叫小明很辛苦,请小朋友想办法?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乐于助人,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其次,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课件出示: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4时、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2时、4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3时,6时,师说时间生拨,同桌互考等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课件,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第三层:课间休息

这一环节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的需要设置的,让学生拿尺子举起当分针,另一只手当时针做3时、6时、9时、12时游戏,同时也让他们轻松轻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第四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你平常在这个时候在做什么。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篇:认识钟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申中小学:何宗琴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日出东方,配有闹钟“嘀嗒”声。

(2)引出主题图(由教材第91页主题图改编)。

提问:

①琦琦正在干什么?(学生:起床。)

②你知道琦琦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学生:6时。)

③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体长,我叫分针;我的身体短,我叫时针。)

……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

2.认识整时。

(1)创设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琦琦一天的生活”。

①观察画面,说一说琦琦接下来的一大是怎样安排的?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随着学生反馈情况,依次出现与主题图相对应的6个钟面)。

④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充分交流,得出:

A.分针都指着12(点击闪烁)。

B.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点击闪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2时。(边叙述边板书写法。)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①出示连线题。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③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④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⑤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板书: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选完成第92页练习题并分组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正在干什么。

第三篇: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

教育科学学院

08小数

张金玲

2008734128 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第91、92页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思想五个方面做介绍: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对钟表多少有些认识的饿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面,会看钟表上的整时数,能判断大约几时。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得有关知识奠定基础。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的实际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正式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这些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钟表舞和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谈钟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学法:

这节课的学法是教学设计的亮点,我抛弃了传统的满堂灌、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初步具备了探究能力,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准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环节:活动导入、激发兴趣--独立观察,认识钟面--情境导入,认识时刻--练习游戏、巩固知识。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动作、声音、画面揭示课题。(1)全班起立,跟着音乐律动“钟表舞”。(2)(播放钟面的“滴答”声)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

师: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哪些客人?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面)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

师小结: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掌握时间!钟表在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我主要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把动画引入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独立观察,认识钟面

1、组织学生独立观察学具钟,合作、交流、探讨初步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1)引导学生独立观察: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2)小组讨论:把你看到的跟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3)指名汇报:谁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2、进一步认识钟面

(1)学生跟着课件数12个数字。(2)介绍时针和分针 ①教师介绍。

②指名学生上台跟大家描述时针和分针 ③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设计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从回忆感知数学中的钟表面,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地建立起钟面的直观模型,切合儿童思维特点,又一次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

(三)情境导入,认识时刻

师:认识了钟表这个朋友,就让它带着我们一起去看看“乐乐的一天吧!”看她是怎样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的!

1、观看“乐乐的一天”的录像

2、初步认识时刻。

出示起床图、上课图、做操图、吃饭图。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步主要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建构过程,体现“做”数学的探索式学习方式,我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放手让学生应用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

3、拨时刻、找规律。(1)学生教老师拨钟(2)请学生拨钟展示。

师:(指名上台)你是怎样拨的?带着大家一起拨,好吗?(3)学生独立拨钟,边拨边说给同桌听听。

(4)你们拨这几个时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巩固时刻的认识方法。

(出示看动画片的画面,睡觉图,学生说时刻、并说说是怎样认的。

5、教学写法。(1)学生观察

师说:除了这样的钟,乐乐家里还有一块电子表,想看看吗?(播放录相)(出示课件)师说:电子表是怎样表示7时的呢?(2)教师示范写法

(3)学生尝试写时刻,指名板书,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数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过程和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探索”、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为了让学生主动发现整时时刻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关系,我放弃了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钟面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这种较为轻松的教法,而是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整时时刻后,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在钟面上拨出整时7),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学生独立动手拨以及说说拨拨等一系列积极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整点时分针都指着12”的规律,然后在进一步观察后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四)、练习游戏,巩固知识

1、找朋友(练习十六第一题)

(课件出示4个钟面和四个时刻)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好朋友

2、拨钟面

(1)出示1:00,11时,学生拨钟。(2)师说时刻,学生拨12时。

(3)拨一天最喜欢的时刻,给小伙伴认识。

3、游戏--开火车(1)(课件展示火车站情境图,出示5时的钟面),现在是几时?再过1小时是几时? 学生拿着车票排队作“开火车”的游戏。

(2)师问拿着8:00火车票的学生:你怎么没上车?还差几个小时就是8时?

【设计意图】刚入学的一年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果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我把教学寓于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本节课的“钟表舞”,让学生在蹦蹦跳跳中体会到钟表的形体动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学生可能学习情绪高涨,老师穿插的“再过一个小时是几时”,“还差几个小时是8时”等几个问题,既巩固了认识时刻的知识要点,还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4、教育故事。

(出示画面:一个学生在睡觉,一个学生在赶路)最后一列火车都开走了!可是小华,小刚还没上车,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师:是呀!时间是多么宝贵呀!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时间是小马车》的歌声响起)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节课的游戏结束后,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出示一张画面,画着一个学生在睡觉,一个学生在赶路,并设计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最后一班火车开走了,有两个小朋友没有赶上火车,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使学生明白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接着,播放《时间是小马车》的歌曲,使其教育意义在故事极具童趣的音乐中得以升华。5小结体验

师: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师:学到了这些本领,你一定能当钟表设计师了吧?每人在墙上白纸上设计一个钟表。(学生在轻快的音乐中画钟表,自由在交流)你们可真是棒极啦!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跳舞吧!

【设计意图】“从可能性来看,任何一个正常的、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而潜在的创造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放性的情境,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体验到创造的欢愉。之后的交流展示活动,又使学生在同伴间的相互视界的融通中,获得对钟表认识的拓展和想象的丰富。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我设计板书如下:

认识钟表

数字(12个)

钟 分针—长、细 面 时针—短、粗 整时 8时 8:00

六、说教学评价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

第四篇:说课稿《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说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从小让学生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钟表是一个复杂的计量工具,表盘复杂。对于成人或高年级的同学,读出或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不难。但对于一个刚入学3个多月的一年级学生而言,难度就大了。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实际教学可能需要2至3课时,我选取了第一课时《认识钟表

(一)》作为今天的说课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数字及其分布规律、时针、分针。

2、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初步养成珍惜、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由于表盘的复杂性,钟面上不能反映此时是上午或下午的时刻,学生难以正确地读出钟面上对应的时刻,所以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 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三、说学法

1、认识钟面时,先请学生观察课件:你能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

2、让学生观察钟面模型,分针、时针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时针、分针)

3、钟面上的数字有几个,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4、数字、指针有什么用,借此说明如何读钟面时间。

5、请学生动手,拔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拔出或读出对应的时刻。

四、说教法

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创设情境,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总结全课。

(1)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我们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漂亮的闹钟,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钟面)

2、学生汇报:自已的钟面上有什么?

3、钟表自述。师板书:12个数、分针、时针。

4、辨别实物钟的时针和分针:老师出示实物钟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出自已小钟面的两根针,并贴上两根大的时针和分针。

5、转动的方向:拿实物钟演示时针、分针。并请学生拿手跟分针一起转动,板书 :(2)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

1、(课件出示小红家主题图)并伴随闹铃声响。问:小红正在干什么?(起床)小红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2、出示3个纸钟面8时、3时、6时:要求同学认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说出认的方法。并贴钟面在黑板上,板书时刻。(设计意图:纸钟面时刻的出示并把时刻插在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感觉非常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3、分组讨论:看整时刻的方法?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3)操作:

1、老师拨钟:拨4时、10时、12时学生认。看到12时的两根针你发现了什么?(重合)然后手指黑板上的6时,那你们再看看6时的两根针,你又发现了什么?(成一条线)

2、学生拨钟:同学们想自已动手拨一拨吗?(提示先拿好钟面,找到时针、分针)课件出示2个图片:同学们早上做早操图和喜欢看的{动画乐翻天}节目要求学生说和拨出上面的时刻,并说出拨的方法。

3、拨自已最喜欢的整时时刻。拨完后,指名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4)、方法应用

1、小明的一天。(多媒体出示教材的6个画面)

(1)、出示6幅图。小明的一天学习和生活安排,要同学说出小明几时在干什么? 指名说前两幅图,然后演示两种不同的写法。再翻开书本92页,用两种书写方法将“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逐个出示课件)集体订正。

(2)、小组讨论:小明一天的活动安排得合理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说明理由。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思想教育。然后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已一天的安排,让全班学生设计意图价是否合理?

2、画时针。

师:大家看看这几个钟表少了什么?你能帮它修一修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3、(出示课件)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5)、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说得比做得好,不当之处,敬请给予指出,谢谢。

第五篇:认识钟表说课稿

《认识钟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钟表》。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分析及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准备及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媒体资源应用、教学评价与反思)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和表面的外部构造,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相关资源。

2、教学课件

3、模型钟面。

教法学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实践探索学习法

4、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巩固运用,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5)作业布置

下面我就对这五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起始阶段的“趣”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而且能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设计谜语激趣的方式导入: 首先用课件出示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配上《钟表》的音效,当同学们猜出这是闹钟的时候,利用教学资源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由此引出课题《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景。)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三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仔细观察,认识钟面

(1)利用教学资源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挂钟和手工钟面的组成。学生可能说到很多,有的并不完全准确,有的可能超出本课范围,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

(2)课本的主题图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教学工具,它能深刻地反映课程主题。深入利用主题图,挖掘课程内容,能使学生更形象深入地学习课程。因此,我根据主题图创设了以下生活情景:早晨7点,妈妈叫醒了小红,要她准备上学。小红正睡眼惺忪地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呢。然后,我让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思考并回答,老师是怎么知道那是早上7时的呢?认真观察的同学肯定说会:因为图上的钟、表显示是7时。由此,学生就知道了是用钟、表来体现时间的,甚至有一些学生还知道了钟、表是怎样体现时间的。通过学生的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果:①有12个数字。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进一步用儿歌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钟面知识: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又长又细是分针,又短又粗是时针。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第二步骤:教学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1)教学文字表示法。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继续利用教学资源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然后总结,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的时候就是7时”。在教学整时的写法时,先介绍文字表示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一个时间的时,读作7时)。(2)教学电子表示法。

课件继续出示主题图,把电子表7::00和钟面7时引导学生观察,并充分地让学生说一说,主动探索,从而总结、明确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板书:先写一个7,再写两个圆点,然后写两个0,读作7时,)并且小结:钟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同时告诉学生表示时间有两种方法: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表示法。第三步骤: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再用教学资源出示3个钟面,(8时 3时 6时)。让学生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几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引导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为了巩固这部分知识,本节课安排了一个老师说几时学生拨钟的活动,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充分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两大板块:

1、利用教学资源播放《小明的一天》动画。每出现一个场景停顿,请同学说一说是几时,然后填在数学书第 85 页上。并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互相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

2、动手拨一拨,写一写。进一步巩固课堂内容,使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这个环节中,我先给复述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然后教育他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因此,我们要学习小明,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为了响应“开展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号召,我设计了以下家庭作业:回家与父母一起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下节课用口头表达出来。

五、媒体资源应用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充分运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数字资源,充分利用资源的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多种器官,有效的创设问题的情景,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活动,触发了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启迪思维,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成功之处: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高涨的学习氛围。开课伊始,让学生伴着音效猜谜语,然后用儿歌、动画进行教学。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数字资源、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

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不足之处:

1. 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也许是这几年来一直在教低年级的缘故吧,显得在课堂上语言啰嗦、重复、不精练。

2.学生学习习惯需加强培养。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许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

3.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建议

建立教学点学生家长的微信群或者qq群,把以下内容进行发送:

1、利用数字资源中的“拓展延伸”“练一练”,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内容的作业。

2、剪辑数字资源中“跟我学”视频中的重要授课内容,让学生回家后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认识钟表说课稿(最终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