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1-89310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31 00:2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跨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走出去”的目的不明确

“走出去”战略,是政府倡导、鼓励的一种企业行为,但是“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情况才是决定“该不该走”、“该怎样走”等问题的关键。在我国“走出去”的6000多家企业中,不乏有影响的企业,但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当“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既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外在压力,也使部分企业在对自身竞争优势缺乏必要了解的前提下,认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因而许多企业在“走出去”时缺乏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往往缺乏论证,经营方式单一,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在对海外环境缺乏考察的前提下,盲目投资,缺乏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实际人才,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仍然处于半政府状态,这些企业要取得成功必然很难。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走出去”不能单凭热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法宝还是核心竞争力。外经贸部前副部长张祥曾经指出,“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才会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鉴于我国企业目前的实力,许多专家建议,企业在“走出去”时还应三思而行,仅凭一腔热血是支撑不了多久的,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该不该走出去”。

2.政策引导、协调不力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海外投资的整体战略和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等。由于对境外投资缺乏统一的引导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以及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1999年中国摩托车进入越南市场之前,越南人基本上是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到目前为止,自行车基本上全变为摩托车了,据202_年年底的统计,越南人每 7人拥有一辆摩托车,而在首都河内,每3人就拥有一辆。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也由 1999年10月的4家增加到202_年的70多家,在1999年时,日本本田有着80%的市场占有率,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企业就取代日本抢占了越南市场的80%,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摩托车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是成功的,相反,现在的局面演变成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热卖在202_年中旬以后戏剧化地转为倾销。价格从开始进入时的800美元以上一路下调:一辆100CC摩托车从202_年初的600美元下跌到年底的270美元。在短短半年中,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数量猛增,其中 4月份和10月份的价格各有一次较大调整,每次约下降70美元,到202_年年底,270美元已接近成本价,高利润期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尽管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对于价格战的恶果,已无力回天,正是中国摩托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今天的窘局。同样是在越南市场,日本企业却可以坐在谈判桌前,商量一致对外的价格策略,因而一直到现在为止,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的利润一直维持在稳定的水平。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步骤上的无序性,再加上政府缺乏整体规划,造成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我国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一般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一拥而至——短暂红火——价格战——陷入困境。

价格战是我国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同国外企业还是同国内企业,似乎价格是唯一可以取胜的手段。现在许多国家对我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增多也说明了我国企业竞争手段的单一,本来跨国经营的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规避反倾销,结果由于我国企业自己经营策略不当,只要有一个企业去开辟某个市场,其他企业总是一下子蜂拥而上,把国内的恶性竞争延续到了国外,不仅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形象,而且再一次丧失了市场,如果常此下去,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很难立足。

3.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

我国摩托车企业痛失越南市场的原因除了国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出台了一个《92号文件》。越南政府在我国企业恶性竞争之际,不失时机地颁布了《越南摩托车国产化及自动化率管理办法》,也就是说,越南政府开始出面扶持本国企业了,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我国企业在进入越南市场后,为了争夺市场,纷纷和越南人合作,将技术甚至图纸无偿提供给越南人,结果没有几年越南人就掌握了摩托车的生产技术,很快就可以实现摩托车生产的国产化,越南政府当然要扶持其国内企业了。

反观我国和日本摩托车企业合作多年,日本企业不要说核心技术,就是简单的零件也要我国企业拿钱去买,不注意对技术的保护是我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败落的另一个原因,而其他行业、企业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4.企业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

尽管我国企业工业品的产量很大,价格较低,不少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能够占领不少的市场份额,但从国际上看,我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价格性能比都居于劣势,这与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多数为贸易加工型,产品也大多进入低端市场。“走出去”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1.企业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

跨国经营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因此,国内企业在大举开拓国际市场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为何要走向世界?为什么要开拓国际市场?是为了增加现有产品的销售,还是为了贴近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以便在产品开发上领导世界新潮流?是为了在国外科技前沿设立桥头堡,吸引拔尖人才,还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生产布局,以取得系统综合优势?是为了优化供货商结构,降低采购成本,还是为了打进竞争者的后院,控制竞争者的本国市场?很显然,不同的战略目标会要求不同的跨国经营策略。

2.政府引导企业协调发展,避免我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一旦确定了国际化的目的,接下来就应该考虑从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市场开始着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实际上是企业的价值链在地理上的拓展,价值链的地理布局决定着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跨国经营的业绩。

目前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前苏联、东欧、拉美、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加工制造业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低,投资空间大,他们对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大都持欢迎的态度,有些国家的政府甚至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而我国企业不论在技术、管理经验还是融资能力等方面,与当地竞争对手相比,都拥有一定比较优势,而且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我国企业应把这些国家作为投资的重点。但是任何市场都具有两面性,此类市场不利的一面是其规模一般都非常有限,市场秩序混乱,甚至政局还时常出现动荡。此外,当地产业体系与我国同构,我国企业的集中涌入,使得我国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或当地政府挥舞保护主义大棒的事例容易发生。

与新兴市场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透明度较高,法律体系完善,基础设施良好,而且与我国市场的互补性强。但是成熟的市场存在成长缓慢、竞争激烈等问题,而且劳动力成本也比国内高。这就更加要求我国企业要知己知彼,全盘考虑。以英国为例,那里科技发达,研发力量雄厚,但劳动力成本很高。如果到英国去投资办厂,进行加工装配,很可能得不偿失。相反,如果在英国开展技术合作,吸收当地优秀人才,消化当地的先进技术,最后把研发成果拿回国内生产,我国企业应会大有作为。

因此,政府要加大宏观引导力度,整体规划,鼓励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选择要进入的市场,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东道国市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战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战略模式在跨国经营中是不存在的。

3.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市场进人方式的选择对跨国经营战略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由于跨国经营的复杂性,处于从本土走向世界初级阶段的企业往往很难对当地市场作出比较透彻的分析。企业可以先选择比较了解的国外市场,用比较灵活的进入方式,以学习的态度,作试探性的摸索,并积极向有经验的企业、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请教,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建立与跨国经营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队伍,然后逐渐形成策略,优化国际业务。美国的很多公司打人我国市场都走过一个“先销售,再合资,然后收购合资方,最终办成独资企业”的过程。我国绝大多数的跨国经营企业都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经验不足,在全球性的商业环境和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环球经济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方面均不占优势,因此,可以考虑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要避免与大的跨国公司直接展开竞争,而专注于未被大跨国公司注意或目前尚未或无法涉足的领域,充分依托母公司的优势,集中力量做好单一业务,力争“小而精”,在短期内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发展其他同类业务。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建立核心优势后,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多元化经营的战略。

4.研究开发本土化,打造核心产品

企业要“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需要将产品品牌打出去,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例如IBM公司从1992年进入我国市场后,在产品品牌本土化方面不遗余力,在IBM铺天盖地的广告中看不到“美国”的字样,产品也针对我国消费者的爱好进行了变革。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跨国经营的企业不能把国内的产品原封不动地搬到国外,而是要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重新设计产品,而且在正式生产以前应该先通过出口试探市场,增加产品品牌的成功率。所以,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投资国设立研发机构,仅从1998年至今,各大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就有 20多个,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利用我国优秀的人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研究我国社会,开发适合我国市场的产品,以更好地适应本土化的要求。

跨国经营的企业如果不能针对当地消费者的口味提供具有特质的产品,要成功占领当地市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研发中心设在所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把对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培养我国企业的品牌,培养当地消费者对我国企业核心产品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辟新业务和扩大市场份额。

5.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有很多的商机,但是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很难长久占领市场,同时企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技术,否则单纯依靠低技术含量、没有品牌的产品降价热销,很容易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我国企业的整体声誉。

第二篇: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课题名称

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世界成多极化发展。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文化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是多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多极化发展又必然使得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潮流,而当前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动力和战略裁体,经济全球化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这机遇中,中国跨国经营或者说的更为精确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应当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未来发展走向又是怎样的?这都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这些问题。本文从跨国经营的相关理论出发;再以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进一步综合SWOT的各方面因素,制定了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组合讨论了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特征和前景;并以此为延伸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对比国内外企业跨国经营道路,依据国际跨国公司经营形势运用相关学术理论和所学知识,从笔者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研究对策和发展战略的建议,为中国企业跨国经

营提供参考意见,完善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发展。

(三)论文研究方法

通过图书馆查阅和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书籍,了解我国企业跨

国经营基本情况,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方法、对比

分析,理论分析和举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中国企

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

(四)论文的技术路线(即:思路以及逻辑)

本文按照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得出方法的思路来阐述论文的。

先从总体介绍企业跨国经营相关理论;以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为

例,再用swot分析法说明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通过文献综

述法定性讨论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我国

企业跨国研究的发展战略。

(五)论文的大纲

2、跨国经营的相关理论概述

2.1跨国经营的定义

2.2跨国公司的定义

2.2跨国公司经营的特征

3、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3.1案例分析

3.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1外部存在的问题

4.2内部存在的问题

5、推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

5.1 宏观策略

5.2微观策略

(六)参考文献

[1] 郑磊.《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案例与行动指

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第1版

[2]于颖.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的成因[J].商场现代

化,202_

[3]王其中: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商业经济,202_年第期

[4]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2_

年4月28日

[5]傅晓军: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于

《企业导报》202_年第10期

[6]对外经贸实务.武汉纺织大学,全国对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

员会.202_年第2期

[7] 翁旭青: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国际经贸

[8] 王芳.国有企业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_.[9] 徐永帅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金融系

[10]欧阳山尧: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论纲.湖南商学院学报,202_

年第12卷第1期

[11] 陈明森;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市场进入方式选择[J];国际贸易问

题;202_年04期

[12]陈浪南 ,洪如明 ,谢绵陛;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

略[J];国际贸易问题;202_年07期

[13]冯正强,陈立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J];国际

贸易问题;202_年08期

[14]王国栋,陈丽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国际贸易问题;202_年09期

[15]陈朝晖.大战略导入与企业新战略制定.广西工学院

[16]李娜.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障碍分析.湖南商学院北

津学院

[17]Health slips as the financial crisis gripsThe Lancet,Volume 373, Issue 9672, 18 April 202_-24 April 202_, Page

1311The Lancet4.The financial crisis continues to affect

BASF's productionFocus on Powder Coatings, Volume 202_, Issue

3, March 202_, Page 4

[18]Padmanabhan Srinagesh, Internet Cost Structures and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 McKnight W and Bailey Joseph,Internet Economics: 121-155,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2_

[19]Fan Zhang.The Impact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o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in China.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China 100871

第三篇: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走上跨国经营的发展轨道, 活跃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在国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外贸出口和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化竞争经营的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问题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产品、服务的目标市场跨越国界,并在国际市场间利用、整合各种要素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产业分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政治、技术环境中经营企业的一种模式。为了寻求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技术,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成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推出了“走出去”战略,政府推动海外投资,中国政府和贸促会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本土企业进行全球布局,同时发展本国和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有了较快发展,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_年5月底,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7720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金额达到330多亿美元;境外投资扩展到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5月,新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25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7.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5.56%和40.62%。在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方面都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看好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同时,不能忽略我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其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现状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我国已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6758家。投资涉及的行业从初期集中在贸易方面,发展到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领域,包括信息产品在内的制造业是首选,其次是贸易,为21%,投资于自然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加工的企业比例超过10%,投资于农业和农产品生产、金融、商业与技术等服务业的企业比例比较少。

我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高于全球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是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估计,我国香港特区加工业有70%以上已转移到内地,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加工型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5.2%上升到72%。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截至去年底,中国公司对外直接1投资累计已达2600亿美元。在对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20%。

以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的浙江省来说,其境外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58.78万美元,中方独资的平均投资规模仅为9.67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资金来源大致在五个方面:一是企业自有资金,这是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在国内金融机构及其境外分支机构获的融资。三是在国外金融机构融资。四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包括发行企业债券、私募、公开市场上市和引入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获得的资金。五是财政性资金。目前商务部建立了若干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海外投资的补贴,但总体规模很小,支持力度有限。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迅速增加,而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提高有限,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表现为“债权融资”缺口与“股权融资”缺口并存,其中,“债权融资”缺口加大尤为严重。

在当前高通胀并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融资成本均大幅度上涨。这直接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原因中小企业很难将通胀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转嫁给产业链的上下游和消费者,造成企业的赢利水平、内部积累和内源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并由此相应地增加了其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和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并没有明显增加。金融创新不足也限制了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融资供给能力的提高。

2.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跨国经营项目主要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行业。而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从国外情况看,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在现代的跨国公司中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但国内的情况截然相反,有色金属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等目前还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_年三次产业结构显示,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第二产业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

中国从事海外创业活的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缺乏后劲。中小企业普遍产品创新不足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大量低价同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集中出口,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约束,造成国际贸易纠纷不断,恶化了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近年来中小企业低质、低价的粗放式对外贸易经营模式正不断遭受倾销指控、环保指控及产品安全指控,甚至还出现仓库被烧毁、货物被海关没收的恶性事件。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多为档次低、品种单一雷同的产品,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质量常常不稳定。近年来欧盟围绕低价节能灯、低价打火机等初级产品频繁提出倾销及技术方面的指控,使不少中小企业疲于应付难以招架,种种迹象表明中小企业仅靠低质廉价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增长方式可能已经走到尽头。

3.国际管理人才匮乏

跨国经营是指在国外建立一个企业,这必然会涉及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经营的问题,还包括政治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包括法律和管理差异所引发的问题。中小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和素养。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商业头脑和经营才能,而且还需要熟悉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商业法律、商业市场特征等背景。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在原始乡镇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都有限,无法适应从事复杂的全球范围内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经营战略中眼光短浅,只想着快速收回资本,往往忽略了企业走出去的文化和对人员的培养。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有效地规避劣势,发挥优势,适应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也可与国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性联盟,成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一环,在合作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从而

4.投资结构不合理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集中表现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三个方面。在地区结构上,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美国、欧盟、日本等二

十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就占了70%以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中国开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跨同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在规模结构上,中国的跨国投资项目规模一般偏少,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占不到30%。

三.解决对策

1.首先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产融结合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逐步向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过渡。其次,大力发展国际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我国的产业资本寻找与国际金融资本结合的途径。国际融资是跨国公司非常重要的一条融资渠道,但现在我国国际金融资本在世界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足2%。因此,今后我国应重新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积极引入当今世界各种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合理选择并制定运用国际融资渠道的对策。一方面要更加完善对外借款融资方式的管理,如优化借款期限、品种结构和汇率结构等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如BOT、TOT和ABS等项目融资方式。

2.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

遵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中国的劳动密集产业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困难较大的局面,但实际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有潜力可挖。首先,中国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长期的价格竞争优势。其中,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依然是低层次的,在质量、款式、品种、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竞争优势将更强。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得到持久的开发。因此,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阶段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

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中国应该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采取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置,尽快实现跨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可以保留对少数本国基础较好又具有或接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但必须严格限制范围和程度,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使其比较优势得到提高和充分发挥。

3.实现人才优化配置

应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并选派他们到海外企业工作。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对一般工作人员可实行轮换制,并由海外企业按当地法律签订聘任合同。许多海外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应当尽快实现海外企业人员本土化。当地人熟悉本地经济、法律和人际关系,可以较容易地为海外企业开辟当地市场。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不少成功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一位企业家说得好:“如果一个企业的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要占6分。”愿国内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经营企业和人才管理的经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4.以全球化、全方位的多元化选择作为行动的指南。

目前,中国海外企业已遍布世界五大洲134个国家和地区,但从投入资金的区位分布来看,仍然存在着向亚洲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过度集中的倾向。为了改善这种不合理的资金流向,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除了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机电等传统产业部门的投资外,首先应当把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投资作为重点,这主要因为:一则这些国家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丰富的营销经验,是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理想场所。二则欧元、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具有较强的增值空间。三则随着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等一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我们可以享受其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的种种优惠待遇。

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朝着跨国经营方向发展是完全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目前状况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全球市场,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跨国经营策略,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解放,经营得当,走出去后肯定会 “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

1.赵春明.跨国公司与国际资金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_.2.郭虹,赵春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条件与对策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2_(1).3.吴时舫.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六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_-4.4.成思危.中小企业如何国际化[J].中外管理, 202_(11)..

第四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趋势;对策

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跨国公司就开始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生活中已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公司发展最高形式,驰骋于本土和海外两种资源和市场间的跨国公司正成为创造财富、引导资本、技术流向、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力量。目前,全世界称得上是跨国公司的有6万家,据统计,全球每年GDP的50%、贸易额的60%、技术转让的70%和直接投资额的80%皆由6万余家跨国公司所贡献。从此意义上讲,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无疑也将取决于本国能诞生多少堪与世界比肩的跨国公司。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三个方面。地区结构上,从总体上来看,投资的区域仍旧相对集中。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跨国企业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少。在规模结构上,中国的跨国投资项目规模一般偏小,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近90%的海外投资项目在300万美元以下。

跨国企业之间缺乏横向的联系与合作。分散化经营,使企业无法在资本、技术、市场、信息及生产等要素上实现共享与互补,甚至会引发内部过度竞争。从目前看,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其自身机制与国际跨国公司通行体制存在较大差距,在本源上限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理念。

跨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品牌性。国内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说明了中国跨国经营的技术含量不会太高。同时,我国企业还缺乏名牌的意识,许多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国外已被他国企业抢注,失去了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弄不好还会造成我方的侵权。

中国的跨国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一方面至今还没有把人才管理当作一项事业来办,派出的人员素质不高,不懂技术、不懂法律、不懂经济、甚至不懂外语,这样的人员出国,根本不能为企业去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投资宏观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第一、地方政府对企业开展境外经营颇多疑虑,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领导担心企业无跨国经营的经验,去国外后将难以生存;有些领导认为企业在国内发展有基础,但没有合适的具有跨国经营经验的人才,对企业适应陌生经营环境缺乏信心;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政绩,不愿意让企业到国外冒险。第二、对经商人员的出国外事管制较多,近来,一些地方对外派劳务人员出国审查不仅没有放宽,反而增加难度,耗费了外派劳务的时间,致使企业跨国经营成本增加,影响了业务发展。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应采取的对策

(一)企业层面应采取的对策

1.选择适宜的投资地区

在进入国别和地区的选择上,应以全球化、全方位的多元化选择作为行动的指南。首先,进行详实的论证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另外,选择丰厚的投资回报。按照获利、易入和回避风险的原则,确立合适的战略目标和跨国经营策略。

2.坚持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

第一,要遵循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

3.制定管理战略,培养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战略包括适应国外经营和国际化特点的运营、结构、营销、机制、团队建设、企业文化模式与经营管理者的遴选等。对于中国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说,适应环境主要应当是遵循相关政府政策和市场游戏规则,强化与朋友和对手的竞合联盟等。

(二)政府层面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管理体制

在鼓励企业跨国经营的同时,既要加强管理,又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对投资的后期监管应予加强,主要是建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对外投资企业逃税的机制;同时要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制度和海外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2.研究制订跨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跨国经营,归根到底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是国家总体发展战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要到海外进行投资,必须有科学的发展战略作指引,按照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前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把握正确的航向,不至于在错误的路线上走得太远。为此,需要成立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海外投资管理组织,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对全国的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即通过对国际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动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跨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从宏观上统一对跨国经营活动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

3.提供优惠政策,发挥投资咨询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一方面,应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外汇监管,建立用户资料库,科学管理外汇的使用和回收,为跨国公司提供便捷。另一必要方面,简化经商人员的出国出境审批手续,对外派劳务仅由公安部门进行犯罪记录审查,免除政审程序。此外,政府应积极促进投资咨询机构等非营利组织与国内跨国企业的合作,使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投资分析,解决企业信息不足的难题,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4.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之关键,长期以来,中国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低,因而要增加对科技研究和开发投入,使其作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基础动力,为跨国经营的发展提供保障。

总观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着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完全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背景和特点。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属于后发展型的,在竞争优势等方面与传统跨国公司明显不同。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一种过渡经济体制,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处在这种国内经济环境逐步改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放眼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道路虽然漫长,但中国的企业家,优秀的跨国经营企业始终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相信在未来,在积极的战略性经营下,定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跨国经营企业。

第五篇:跨国经营

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论)问题

(202_-02-28 22:29:51)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论)问题、什么是跨国公司?判断跨国公司主要有哪几种标准?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是什么关系? 2、跨国指数是用来衡量和反映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英文的 “GLOCAL” 是什么含义?、企业跨国经营的原因归纳起来分别有哪些? 4、经济全球化对跨国公司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说跨国经营这个概念已经 “ 有些过时 ” 了? 6、当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数量大约为多少?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如何? 7、吉奥在国内经营和跨国经营中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为什么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第二章(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问题、跨国经营面临的宏观环境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哪几个大的方面?具体又是如何展开的?、产业环境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五力模型是用来分析什么问题的?试论五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如何理解产业生命周期、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阶段、空间)? 4、公司经营成功关键因素的含义是什么?掌握几种主要产业中和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成功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含义及其特征?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维持自身的核心能力? 6、《归国的嫁衣》涉及到哪些企业(跨国)经营环境?先国外、后国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豹走海外》涉及到哪些跨国经营环境?该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是如何很快进入角色的?

第三章(跨国进入决策与经济效应)问题、跨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2、跨国进入方式决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又有哪些因素至关重要?、以《品牌在缝隙中渐进》为例分析品牌与跨国进入方式决策之间的关系? 4、跨国进入方式与其控制程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试论跨国进入的五大经济效应。、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什么是产业空洞化?什么是 “ 以市场换技术 ” ?什么是 “ 鲶鱼效应 ” ?、什么是善意收购、恶意收购(敌意收购)?学会运用有关原理分析现实案例(如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果、教材 106 页讨论题)。第四章(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和组织结构控制)问题、企业的法律形式有哪些?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 2、跨国公司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跨国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都有谁? 3、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4、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何谓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和扁平化?、P134 案例:分析 ABB 公司组织结构的效率。、以所学有关材料为例,分析金融危机以后为什么许多国际知名公司的原总裁纷纷选择重新出山?

第五章(以国际贸易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问题、什么叫比较优势?它是与哪些优势相对而言的?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几种典型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名称及原理分别是什么?、雁形理论是如何解释后进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 4、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认识该理论? 5、阿利伯的通货区域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依据上有何不同?、《 “ 泥人张 ” 进军海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品进军海外有哪些启发?、“ 复印机的贸易流向 ” 最适合用什么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释?

第六章(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问题、为什么我们把邓宁的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称为 “ 通论 ” ?、结合有关材料,总结一下松下公司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走出国门的 ? 第七章(跨国公司新理论)问题、跨国公司新理论 “ 新 ” 在哪里?

2、试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类型?、星巴克先后创造了哪些总部优势和子公司特定优势?、根据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何优势?、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怎样论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第八章(跨国公司兼并收购与战略联盟)问题

1、名词:白衣骑士 “帕克门”

毒丸计划

2、举例说明跨国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

3、跨国并购发生的特点有哪些?

4、企业事前的反并购策略有哪些?

5、德鲁克提出的关于企业并购的五项基本准则是什么?

6、分析教材中的2个讨论题。

7、为什么金融危机期间并购却大行其道? 第九章(跨国公司国际税收和转移价格)问题

1、避免国际重复征税三种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2、跨国公司经营中有哪些税务对策?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有哪些?、成本加成法、市场基础法和协商定价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5、分析回答 P278-279 页讨论题的三个问题。、YKK 公司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结合课程所学基本原理,这种模式可以获得哪些优势?

第十章(跨国公司经营风险与管理)问题、举例说明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实际经营风险的影响。2、外汇风险有几种类型?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3、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包含哪些内容? 4、跨国公司的融资来源主要有哪些?、以 TCL 等企业并购为例,谈谈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一章(跨国公司技术研发与竞争战略)问题、跨国公司集中进行 R & D 活动的动机有哪些? 2、跨国公司分散进行 R & D 活动的动机有哪些? 3、跨国公司全球 R & D 的趋势有哪些? 4、如何描述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你是如何理解创新的?在当今时代创新应如何展开?列举一些世界上通过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都能获得成功的知名企业?、20 世纪 50—80 年代,丰田进入美国市场先后运用了什么战略?这些战略的基本含义分别是什么?

第十二章(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中国制造的新竞争力应体现在哪里?、请列出 15 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跨国企业。3、海尔和华为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存在的差异及其理论依据分别是什么?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