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意义[共五篇]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1-49289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9 03:33: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意义

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残酷的商场中生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有一套完好的成本控制系统。成本做到最省,会让你在商场中处于不败的地位,所以企业不仅仅是要抓好生产,销售,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也不容忽视。本文就来仔细研究一下成本控制方面的内容。

成本控制的概念所谓成本控制,是指预先设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成本控制按时间划分,一般包括事前控制,即设计阶段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事中控制,即对成本计划执行阶段进行的控制和监督;即对成本计划考核阶段所进行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成本控制系统,它必然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具有关部门统计,大部分有效的控制系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做出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不能为了去得到某件东西而去付出比这件东西本身还要贵的成本,这就是得不偿失。所以企业一定要明确设置成本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一切以该原则来处理问题,不能因小失大,因为企业要运行一套成本控制系统,必然要花费一些的人力、物力、财力。当把这些运行起来之后,企业所节约的成本远远小于所付出的,那就完全失去成本控制系统存在的意义了

二、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简单的概括为一句话:成本控制系统依据具体情况而具体制定。这跟毛主席当年打天下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样的道理。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要依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不能照抄其他企业的,即使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运行的很好,本企业运用后或许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因此企业要制定一套优良有效的符合自身企业性质的成本控制系统。

三、全员参加原则。全员参加原则概括为一句话:企业要想达到最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有其不可逃避的责任。企业如果想要达到很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单靠部门领导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它必须落实到每个员工,对员工要加强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节约成本的重要性,需要让员工知道,企业的利益是与他们的行为息息相关的,企业有较好的利润,才能给员工加薪,这点至关重要。

四、领导推动原则。领导推动原则就是企业想要操纵广大员工都加入到成本控制这项任务中来,没有人来主持大局是不行的,领导需要下达一些指标,需要和员工交流,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起带头作用,起推动作用。领导必须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领导对于成本控制的问题上必须采取认真的态度。

成本降低所谓成本降低是指不断的研究各种方法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以说就是成本的竞争,那么各个企业不断的提高生产率、更换新的设备和学习新的技术,做的这些通通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降低单位成本,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能够把高成本的击垮,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企业降低成本的策略有降低物资采购成本、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及技能、利用共享资源、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和进行创新,创新是企业进行节约的成本的一个源泉。

成本控制——成本降低的意义首先,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步骤,在这些步骤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成本控制既要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影响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等。

其次,成本控制也是推动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实行成本控制,就要求要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一些具体的制度都应该及时进行制订和修订,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用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再次,成本控制可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主要责任,使得企业的各个责任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得企业更井然有序。企业所采取的经济责任制是成本控制能够很好履行的重要的保障。

降低成本的案例说明我们纵横国际商场上成功的企业就可以看出,控制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任何企业都不例外。我们就以零售企业来做说明,我们知道零售企业的主要成本就是采购成本,降低采购成本是成本降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以大型超市的成本控制为例,大型超市的成本主要包括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中物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它起决定性作用。从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演讲中我们得知,国内的零售业总是压不过沃尔玛、家乐福,究其根本就是沃尔玛和家乐福的采购成本非常低,也就是它的物流成本。一元钱的商品它的成本最多一两毛,这有着非常高的报酬率,这些企业还加强员工的教育,让员工知道控制成本对企业和他们自己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成本控制这块内容要有非常系统的设计,管理层要有高度的重视。

第二篇:论企业成本控制

论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提出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的办法,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当今企业;成本控制;竞争力

1加强成本核算是成功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1.1加强材料消耗控制

(1)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做到事前有控制。

每月末各单位将下月预计所需的材料消耗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与各单位签订的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和各单位的预计消耗情况,对各单位下达材料消耗计划。对于计划外的临时任务所需的材料,各单位必须另打报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办理。

(2)加强对库存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立大型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单项金额大的、重要的大型材料一律建立档案,从材料的投入、使用、转运等过程进行监控,全部登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测算各类大型配件的使用寿命,达不到使用寿命的,对原因进行分析,属人为原因的照价赔偿,从而达到提高对大型材料的合理使用意识。对材料按类别或金额实行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并对材料库存分类核定最佳储备量,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

(3)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

①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主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单位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

②建立材料的交旧领新制度。对于有残余价值的物品,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的制度;对于应交回旧的物品而未交回的,决不允许领取新的物品。

③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工作考核。主要从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查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促进各单位合理组织施工,减少材料损失浪费,发挥修旧利废作用。

(4)对材料的计划与实际耗用进行分析考核,做好材料领用的事后分析考核。

主管部门每月可按以下指标对各材料消耗单位进行考核,如:材料计划和实际消耗情况分析、节能降耗指标、定额消耗执行情况、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考核,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公正。将这些指标与各单位的工资薪酬分配挂钩,实行月度考核兑现和年终总考核总兑现的制度。同时将考核兑现结果在企业的内部公示栏进行公布,增加考核的透明度。

1.2加强工资薪酬的控制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本观念”,工资薪酬管理历来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工资薪酬支出却又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工资薪酬的管理控制是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1)合理定岗定编,在确保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企业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去设置合理的岗位和配备合适的人员,并结合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需要做适时调整,以达到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投入的目的。

(2)制定工资薪酬的总目标,根据总目标合理分解。

企业在制定工资薪酬总目标时,必须在坚持人均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原则下制定,然后以总目标为基数将工资薪酬分解给内部各单位,从而达到工资总额控制的目的。在没有重大生产经营变化的情况下,全年的工资总额基本不变。

(3)将工资薪酬和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消耗水平等挂钩。

在确定了工薪总额及内部各单位的分解目标后,还需将既定的工薪目标与销售收入指标和成本费用消耗指标等挂钩,以达到工资与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协调增长或减少的目的,从而起到加强工资薪酬管理控制的作用。

1.3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

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作为间接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总体的成本费用水平中占据一半份额或更多。为了加强三项费用的管理控制,除了上面已提到的对成本费用支出通过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在具体的支出上对一些细节加强控制管理。

(1)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按费用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由于固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变动费用各环节的审批支出管理。

(2)日常支出费用出入库研讨。

对于企业日常支出较多费用的消耗物品,无特殊情况外,一律采取出入库的形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报销结算。

(3)话费等采用定额补助的形式。

对于话费、小车费用等采取定额补助的形式予以支出,为了免除涉税风险,可采取在定额补助内凭票报销的方式。

(4)销售费用的固定和提成的方式。

对于销售费用,采取按销售额和回款额挂钩,并按定额提成的方式结算,同时为了免除涉税风险,也采取在定额的范围内凭票报销的方法。

(5)实行严格的费用开支审批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费用开支和报销审批制度,将费用的报销分为考核和非考核费用。对于考核费用,一切开支都要在预算额内进行,不允许有任何的调整和变动;对于非考核费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直接审批或有类似权限的人审批后方能办理。对于一些重要的费用如招待费、会议费、广告宣传费、中介机构费等,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额度和实际费用支出进行审计,确保费用计划与实际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2加强监控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有力保证

加强监控分两方面,一是成本核算、分析、考核;二是审计控制。

2.1成本核算、分析、考核

首先是成本核算,这在上文中已详细论述。

其次是成本分析,这是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进行对比,通常采用产品的结构分析法来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是成本考核,这是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地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企业应定期对生产及各职能部门制定的成本计划进行分析、考核,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调动员工执行计划的自觉性,为新一轮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2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规定的措施是否贯彻、合理有效,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此外,还可以请外部审计事务所进行审计。

3强化流动资产管理是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3.1应收账款控制

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防止形成呆账,减少企业不应有的损失.应收账款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所有经销商逐一进行信用分析,建立起既适合于本企业实际情况,又适合于经销商利益的双赢的信用政策;二是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采取月月对账,确认债权工作,以达到减少企业损失,控制成本。

3.2库存控制

公司根据每年生产计划制定较为合理的库存资金限额,实施总量控制,不定期地进行分析和控制。坚持每年两次开展全面的企业财产物资盘点和进行每月的库存统计,使库存日益趋于合理。

4现代成本会计概念及其职能

4.1 现代成本会计的概念

现代成本会计在传统成本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它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符合当前企业经济运行的条件。它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使资产负债表在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也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它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

4.2 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5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现代成本会计发展适应了企业管理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5.1 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 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5.2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要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

5.3 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在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几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5.4 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实施现代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现代成本会计的可以使企业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现代成本会计是顺应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环境、市场环境、管理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它是传统成本会计的发展,它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现代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于浩淼

第三篇: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范文)

企业成本及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由于管理者与员工长期片面形成的“人本观念”,没有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从而进入了“人本陷阱”,造成人工成本呈现失控状态,最终导致企业利润与人工成本的失衡,也成了企业管理者最“头疼的顽疾”。

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如何控制好企业人工成本呢?我们首先要从企业成本控制入手,把人工成本控制放入企业成本的“大局”之中来分析,如果只以“人工成本”论成本,必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以节约为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盘剥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以及方法。”

一、企业总体成本的控制

第一步:明确战略目标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实际上,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必须以提高(或不损坏)其竞争地位为指针。具体地说,如果某项成本措施削弱了企业的战略地位,就应弃之不用;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成本的增加就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企业把成本作为战略来看待,那么成本管理就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体系。

那么,如何确立这个体系呢?就是运用价值链分析手法,分析企业内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构成状况,从战略角度确定控制成本的基本方向。

(一)、进行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细化。比如广告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运输需要成本多少?创造价值多少?除此之外,还对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主要部门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梳理。

(二)、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企业即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这一联系存在于行业内部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之间。实际上,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联接点都能够显著地影响企业成本,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而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三)、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作业活动上的差异,最终就可以确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争取成本优势。

第一,与对手差距不大的环节,提高起来成本较高,应保持其现有状态;第二,与对手差距较大的环节,加大投入;第三,有可能形成较大优势的环节,要加大投入,争取形成压倒性优势。

这样,在对企业内外、横向、纵向的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企业的长远战略诉求,并根据所处产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价值链进行了适应性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内容详实的成本控制计划。

第二步:四步执行法

执行成本控制计划可分四步走:

第一,削减

通常说来,在企业的整体因素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应该着眼于每项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这既包括企业为生产的产品所付出的作业劳动,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所消耗的资源。

消除生产经营成本的第一个手段就是从减少非增值作业入手。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销售为增值作业。而大部分的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环节的等待与延误等,由于并未增加产出价值,为非增值作业,应减少直至消除。可以通过缩短采购时间和加快交货时间来解决。

第二,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公司最高层领导和财务总监应将企业的整体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核算,将成本控制的压力分解到每个部门头上。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倒推单元成本、实行成本否决、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实行成本倒推,测算出各项费用在每公斤成品中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销售小组和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由于成本控制计划极细,小到一张A4纸都要斤斤计较,为此,公司还应该专门组织一个督察小组,每天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记录和打分。

第三,精细化管理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都说过,没有数字进行衡量,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

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各工种员工工资、电费、办公用品费、销售费用、油费、样品费等几十项费用。

我们可以将费用分为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星期、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每周一的例会和每个月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

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财务部还需要编写一本工作流程与成本控制手册。该手册从进货、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但是,绝对不会机械地安排资金,有效地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成本控制奖励也可以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第四,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在制订成本控制计划时,还要树立“成本管理提前”的概念。在企业成本结构中,流程的前端与后端的成本比重逐步增加,所以成本管理不应停留在过程的耗费控制方面,更应着眼于前端产品选择及采购的成本控制、后端的营销和顾客使用成本的控制以及跨组织的成本管理等方面,深入到企业的供应、营销及售后服务部门,超越企业边界,相互协调地进行成本改进。从产品的选择设计开发开始,就要尽力设计满足目标成本要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

第三步:不可不察的细节

当然,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远非几千字所能描述清楚的,以下是成本控制的一些细节,这也是在实践中可运用的部分技巧。

细节一,现金折扣激励回款

如果客户在30天内偿付货款,就给予2%的折扣;60天内付款,就给予1%的折扣;90天内付款,就须全数收取。采取折扣的方式鼓励销售回款。

细节二,借助应收账款融资

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贷款者以筹措资金,企业可以在商品发运出去以前向贷款者申请借款。经贷款者同意,即可在商品发运以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贷款者。贷款者根据发票金额,减去现金折扣、佣金以及主要用以冲抵销货退回和销货折扣等扣款后,将余额付给筹资企业。如摩托罗拉中国公司10亿元应收账款曾让中国工商银行购买,这样的做法也可借鉴使用。

细节三,年终返利打款激励

借鉴空调业的操作技巧,生产企业的惯例是利用年终返利政策等来吸引经销商提前打款。至于企业提前打款的时间和奖励额度,一般根据企业产品情况和对资金需求程度计算成本和收益,有些企业提前打款的时间和奖励额度(按打款额)分别为1~2个月为6‰、2~3个月为12‰、3~6个月为24‰。奖励以现金形式在年终一次性给予奖励,对提前打款者优先供应货源。这种办法不仅解决了应收账款的问题,还起到融资的作用。

细节四,延长应付账款期限

赊账通常被视为现金的来源,因为只要你??于有了一笔无利息的贷款。细节五,区分人工工资与人工成本

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效率。杰克•韦尔奇认为:支付更高工资的同时,使人工成本最低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工资在增长,但如果总体生产效率上升幅度大于工资增长,总人工成本相对总产值的比例也下降了。

细节六,做好淡旺季的人资衔接

企业一般用淡季裁员的方式来解决人工闲置,并充分利用《劳动法》相关规定中“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期限”等依据,减少裁员所支付的补偿费用。

细节七,消除人员重叠

彻底清查公司各部门间是否职能相互重叠的现象,从而导致无谓的人力成本浪费。将相互重叠的职能整合起来,通过共享作业或服务来降低人力成本。

细节八,循环取货

学习上海通用的办法:上海通用的运货车每天早晨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次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充分节约运输成本。

细节九,转移库存

对于那种季节性,特别是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的产品,在旺季来临时往往需要有大量的存货以应对骤增的销量,这就会对库存产生极大的压力,同时占用大笔的流动资金。一个可以借鉴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求各经销商在旺季来临前,如果提前两个月提货付款,产品按原出厂价的70%计算;如果提前一个月提货付款,按原出厂价的85%计算;如果到了旺季来时再提货,就必须按原出厂价的全价付款。这种办法只要折扣收益低于库存成本和资金成本,就有利可图,而且还一同解决了应收账款的难题,加快了资金周转。

细节十,不采购多余功能的设备

如果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公司计算机在80%的时间里都是做文档处理工作,只有20%的时间才真正使用一台计算机的全部功能。公司可以采购低档次的PC机,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投资。

二、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的控制要通过人工成本指标的分析,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的控制体系,即从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进行弹性控制,从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进行比率控制;同时加强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对策,寻求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有效途径,以保证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实现“双赢”。

(一)、人工成本范围及指标体系

1、人工成本概念及范围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2、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指标有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比率型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

(二)、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

1、人工成本弹性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是考察人工成本的增长状态,即从动态的角度通过对人均人工成本变动幅度分别与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变动幅度的比值——即弹性的控制,把人工成本水平的提高控制在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水平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2、人工成本水平状态控制思路

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体系是从水平状态考察人工成本,即从分配水平的角度控制人工成本,旨在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工成本的水平状态主要是从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来考察的,以行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衡量企业与行业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程度。显然,企业的这三项比率指标应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这三项比率指标都不能为负值,所以,计算出的综合偏差率应大于0且小于等于1,符合这一条件的企业是人工成本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反之则认为该企业在人工成本的比率方面失控了。

(三)、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

1、提高对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人工成本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对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问题,首先是从战略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生死存亡的重要战略因素;其次是从分配的角度,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企业、职工二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它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和动力机制的经济因素;第三是从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对活劳动消耗进行监督、投放的重要工作。

2、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若企业冗员太多,必然造成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无效益增长,职工收入水平反而难以提高。

3、加强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

目前在比率控制方面存在着在低水平的基础上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在于企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中绝大部分用在了人工费用,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所剩无几,明显存在收入过分向该企业职工倾斜的问题。

加强比率控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1)控制标准的细化,细化到行业内各种不同类型企业,建立行业内各种类型企业的人工成本分析与控制体系,即以各类型企业平均的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三个比率指标为参照,来考察其所属企业与之对应比率指标的偏差率,从水平状态考察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情况;(2)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上对比率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比率控制较好的企业,在保持人工成本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允许适度地提高工资总额,在增加职工收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使企业人工成本的比率指标始终保持在有竞争力的水平之上,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能形成良性的经营循环。对于比率失控的企业,必须使其将过高的人工成本比率指标降下来,调整好人工成本与增加值、销售收入、总成本的比例关系。加加强对工资总额的控制,建立工资的控制体系,将人工成本控制指标纳入对经营者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对人工成本双向失控的企业要追究企业领导人的责任等等。

4、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

加强弹性控制,保持人均人工成本增长低于人均增加值及人均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使人工成本与产出效益保持合理比例,这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核心问题,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最关键的预警线。人工成本是一种消耗要素,这种消耗的必要性必然是它为企业带来产出的大小,从企业资本经营的角度考察,人工成本决策的首要依据是经济效益的高低,人工成本支出的阂限值必然是收益>成本。

为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在措施上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弹性分析与控制体系,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人工成本管理水平。弹性控制有效的企业要总结经验,在继续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通过人??。弹性控制好的企业,说明其对人工成本的投入带来了相应的产出效益,是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既提高了职工收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又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了提高,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人工成本弹性失控的企业要进行因素分析,寻找失控的具体原因进行改进。有的企业在人均人工成本增长的同时,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也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却低于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长幅度。说明在对人工成本投入的过程中,并未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也就是人工成本的相对投入量过高,这就需要企业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体系,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减少无效的人工成本消耗,以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从生产经营上找途径,增加产出,即增加值与销售收入的增长。例如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额,扩大高增加值产品的生产;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采取有利的产品组合战略,增加产品中的科技含量等。

(3)、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集约型经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消耗,降低产品的物耗成本,降低总成本,在少增加投入或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产销总量,增加利润总额。

(4)、严格限制、减少无效消耗人工成本支出,减少冗员、堵塞漏洞,最大限度降低人力资源的无效损耗。

5、发挥工资激励作用,规范人工成本结构

在人工成本结构中,工资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也是构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可见,工资总额水平的控制以及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合理拉开档次,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是当前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环节。

第四篇:论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及重要性

论工程成本控制方法及重要性

 简介: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相对利润大的一个行业。工程管理比较不注重成本控制,因为企业的制成品都是单一的工程项目,而每项工程的成本也不一样,不能像其他生产性企业一样有一个标准的成本控制方法。这也是该行业不注重成本控制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成本控制,减少支出,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本文以此展开调查,把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3个部份展开论述。

关键字: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利润最大化,项目责任成本,工 程 造 价

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经营最终的追求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成本控制就是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①)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算全过程以及在企业不同层次上。

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市场机制,招投标体制不完善,致使投标单位为了获取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价格偏低,甚至低于成本价,造成中标价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源头没有控制好成本,就必须从节流阶段深挖潜力,不断完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我国建筑业成本控制的方式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会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和内部控制等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建筑业努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一般有以下方式:

㈠、控制采购成本

通常情况下,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50%~80%,是传统成本管理的重点。控制采购成本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利用科学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决定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决定采购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采购时间;第二,进一步推进集中采购制,建立原材料、辅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对外服务的统一采购平台,实现价格、供应商等资源共享;第三,推进直供制,逐步取消中间供应商;第四,建立采购责任制,强化采购人员、审价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五,整顿辅料、零星物资采购价格,采购价格要在前一次采购销售价格的基础上逐步下降;第六,探索建立采购奖罚制度,奖罚要与领导、个人挂钩;第七,加强技术攻关力量,降低采购成本。

㈡、控制质量成本

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是相容的。质量是成本的基础。要打破提高质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损害质量的旧观念,改进质量,事实上会带动成本的降低。,减少废品损失、减少工作、减少重工时间、减少资源耗用,才能降低建设总成本;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制造质量成本的控制,把质量成本的控制范围扩大,健全各职能部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㈢、优化工作流程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低价或合理低价中标已成趋势,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预结算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作是由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或步骤所构成,每一个流程都包含着人力资源或材料损耗。只有加强流程控制管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㈣、减少资金占用

资金是建筑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最根本的资源。任何资金都是有成本的,无论是长短期借款、债券,还是股票、资本。任何资金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减少资金占用,可以减少资金成本或增加收益。建筑企业资金耗用量大,占用时间长。一定要合理的利用资金。减少无谓的浪费。

㈤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倾向等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②

建筑企业的工人数量庞大,一般的建筑企业下级施工人员会有100人以上。每人每天工资按平均算30/天,那一天的工人工资就要3000,一月近九万元的人工工资。这还没有算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工资。这样的话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很是必要。

二、目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现状

目前在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㈠: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

我国施工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当前的施工建筑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如不合理评标、关系议标、弹性成本等现象广泛存在,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来获得竞争力,因为客户并非主要通过价格杠杆来选择企业,同时,客户对企业差异化的敏感程度也十分有限。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施工企业推行施工成本管理的决心和具体实施。

㈡: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1.施工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推广更新速度快。2.工程材料品种、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相差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标口径较难统一,因此,造成岗位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导致节约成本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㈢: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

主要是由于工程工期长,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但业主往往拖延结算办理的时间,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成本节约奖无法兑现,严重挫伤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土建项目要短,有时难免使得成本统计工作滞后,致使检查成本时缺少依据,造成成本失控。

㈣:工程材料采购品种繁杂,环节太多很多材料无法从厂家直接采购,并且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价格不宜控制,加大了材料成本。

㈤: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近几年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将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本着自主报价的原则,进行逐项填写单价,并计算出整个工程的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综合单价法计价,消除了计量过程的差错因素,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条件,使工程投标竞争真正落实到价格竞争中,报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开源阶段,而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施工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等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施工企业节流阶段,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同时必须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施工企业必须从下几方面的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㈠、投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

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获取工程项目的源头,是开源阶段.在该阶段成本控制工作是编制竞争力强的投标报价,通过对工程项目事前的目标成本预测控制,确定工程项目的成本期望值,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根据施工图纸分解工程项目, 结合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按工序标准成本确定方法预测投标成本,该成本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期望值,然后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管理水平及其投标技巧等情况考虑适当的利润,确定投标报价,这样的报价反映了施工企业的先进水平,预测事前的目标成本期望值尽可能底,利润就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竞争力优势明显,而且一旦中标,利润非常客观,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所以投标阶段开好源是非常关键的.㈡、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

工程中标后,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和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然后按照工序标准成本制定方法制定好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这样的目标计划成本反映了施工企业先进水平, 用这种标准来进行事中的目标成本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项目施工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作出最优的施工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平行性、协调性合均衡性的相互关系,使建设工程能够最经济地得以实施,从而避免重复施工、突击施工。

2:合理确定项目目标责任成本

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施工企业应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工序标准成本确定作业层的考核指标。

所谓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承接项目的项目内容、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结算价格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然后以委托经营责任书的形式委托给项目经理加以实施,节奖超罚,从而把员工的个人收入同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以此调动各组织、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③

项目责任成本是对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依据,由项目管理经费和工程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一开始,应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根据投标报价中预测的事前的目标成本。进一步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分析工程特点,掌握现场施工单位情况,结合项目经理部的管理水平确定其目标责任成本,做好事中的目标成本计划。㈢、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控制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事中目标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就是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技术措施。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技术措施来确定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难易复杂程度、现场情况、设备供应情况和人员供应情况,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然后进行相互对照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推行工序标准成本经济承包责任制,按工序标准成本进行分解目标计划成本,落实到项目经理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班组,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审批和支出,严格控制实际成本不得突破工序标准成本,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之内。调整目标计划成本。确保低成本、高效益目标的实现。

㈣、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进入工程结算阶段,在结算时,工程造价人员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对比,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考核,项目经理部对班组进行考核,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奖罚。

四、结束语

成本控制的好坏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涉及投标至施工全过程,涉及企业层、项目经理层、作业班组等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所以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非常关键的工作,尤其是时间跨度大、规模大、施工技术和工艺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④(具体可以参见④黎海明 造价四科精华368条)。工程项目的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营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通过以工序标准成本为绩效考核标准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前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本,可以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不突破企业先进技术、管理水平下的工程成本,实现了施工企业的最低成本,从而确保最大的经济效益

鉴于以上论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成本控制:

(1)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

(2)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

(3)掌握科学、合理和实用的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全方位动态控制。

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⑤(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建筑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所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共同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把项目成本控制着力点放在“十制”上

一、项目经济评估制。建立工程项目经济评估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层次从源头上把住成本关口的重要环节。因此,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在广泛、深入地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测算评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对项目的“肥瘦”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根据项目的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图纸变更、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管理水平,按照成本最小原则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理论,测算每道工序(单元)应消耗的时间、投入的劳力、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进行成本倒逼,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依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客观、公正、合理地确定工序单价和该项目的目标成本,以便指导施工和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目标成本责任制。目标成本既是企业层次对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和考核的尺度,又是项目层次努力要达到的成本指标要求。为实现目标成本,项目层次应积极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按照不同的成本要素,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工区、作业队、工班(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个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成本体系。同时,按照细化的施组安排,将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个责任者身上,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个个肩上有指标,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以责任成本的受控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三、材料招标采购制。在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所需的材料是成本的大头,仅此一项就占项目成本的60%左右。对材料成本的控制,除了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严格限额发料等措施,以消化材料涨价因素外,重点要把住材料的采购价格关。在材料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因此,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比质比价,确定各种材料(主材、地材等)的购进价格,然后邀请资信较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报价、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择优选定,签定合同。对工程所需的设备,也可采取这种方式。通过实行招标采购,不仅对降低成本能起到有效作用,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免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暗箱操作”、“吃回扣”而加大成本的现象发生。

四、工序单价承包制。项目的工、料、机、运费等直接成本大多发生在作业层次,因此,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作业层次的控制力度。有项目管理专家把项目层次称为成本中心、把作业层次称为核算中心,突出了核算在最基层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地位。应依据细化的施组和分解的目标责任成本,以工班(班组)为基本核算单元,推行工序单价承包,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还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测算每道工序的承包单价,在工班(班组)之间开展竞标,实行优胜劣汰,调动挖潜降耗的积极性,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推行工序单价承包和成本核算,必须以定额为基础,这就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各类工程定额,体现成本管理的先进水平。

五、计价拨款集体决策制。对项目层次而言,计价拨款可以说是控制成本的最后一道关口。以往有的项目亏损、成本失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多计多拨造成的。在这个环节上,必须重点把握“集体”二字,不论是计价还是拨款,都不能一人说了算。验工计价必须由项目部主管牵头,组织施技、质检、计财、物资等部门人员,核实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依据确定的目标责任成本和工序承包单价,计算工程价款。在拨付工程款时,应按照规定留足质量保证金,集体研究,按时足额拨付。做到验工看现场,计价看验工,多方共签认,拨款集体定,留足质保金,出了问题追责任。同时,项目部应按月、按季向企业主管部门报送计价和拨款报表,以便企业能够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价款的使用情况,防止成本失控。

六、成本控制动态考核制。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有的往往习惯于“秋后算帐”,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突破目标责任成本,节超如何,哪些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等,心中无数。一方面,必须坚持在实施过程中开展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如单位(单项)工程成本分析,工费、料费、机械费等单项费用分析等,找出存在问题和成本节超的原因,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各个层次应坚持逐级对下实施阶段性的成本考核制度,按照分解的责任成本目标,与工程进度挂钩,进行节点考核和奖惩,使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七、项目完工清算决算制。在加强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的同时,抓好对每个单项工程的完工清算和整个项目的竣工决算,也是把住项目成本的重要一环。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施工队伍,即便是完成一座涵洞、一块挡墙,都要做到完工一项抓紧清算一项,不留尾巴和后患。这样,既能使经济纠纷和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化解,又可减少竣工决算的难度。当整个项目完工后,应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搞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执行情况。撤消银行户头,堵塞成本流失的漏洞,提高项目综合经济效益。

八、预算财会人员委派制。项目上的预算和财会人员,是收入和支出的两个具体执行者。为了防止有的项目特别是一些大的或远离企业本部的项目在收支上违反国家政策和企业规定,擅自加大成本支出,必须采取由企业层次派遣预算和财会人员的方式,将那些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选派到项目上,使其报酬与项目部脱钩,让他们切实承担起成本“卫士”的职责,强化对项目的经济监控力度。

九、成本节超“一票否决制”。项目所有生产要素的运行,都与项目的成本息息相关,抓住了成本管理这个中心,就是抓住了项目管理的“牛鼻子”。因此,要把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纳入成本管理的范畴,与其密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对突破目标成本控制指标的项目部及其主要领导、直接施工单位和个人等,在评先评优、职务提升、收入分配等方面,坚持成本一票否决制度,牢固树立“成本第一”的管理理念。

十、变更索赔奖励分成制。搞好变更索赔和成本控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企业效益。因此,我们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更不能忽视变更索赔。必须强化索赔意识,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抓住机会,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对在索赔中为企业获取较好效益的有功人员,应给予重奖或按索赔额的一定比例分成,让其他人员看了眼红、心服,形成有利于发挥索赔人员聪明才智和积极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索赔师制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索赔师队伍,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增强企业搏击风险的能力。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

 简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强调三大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近年因生产安全形势比较严峻,据闻又增加一安全控制)。其中成本控制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成本控制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力图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角度阐述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关键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看法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概括的讲就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作为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对上要认真履行和业主的施工合同,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争取最大收益,是为开源;对下,要严格进行物资设备费用管理和劳务分包费用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物资消耗,节约开支,是为节流。工程项目特点的单一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每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不尽相同,无定式可言。笔者结合曾参与的某基地公路项目,谈谈对项目成本控制的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

一、开源、增收

开源、增收措施的业务对象是业主单位,笔者认为要以三个方面为重点:承包合同、优势单价、技术与造价有效结合。重点强调这三个方面的目的,是为变更索赔提供有效依据,争取最大收益。

1、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有利条款

承包合同是项目实施的最重要依据,是规范业主和施工企业行为的准则,也是成本造价控制人员应重点研究的项目文件。国内建筑市场的饱和以及建筑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现在国内建筑市场为卖方市场的现状。卖方市场的表现之一就是业主取得了市场优势地位,比施工企业更具有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合同条款通常更多的体现业主的利益,并使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成本控制人员在合同条款有效利用方面无所作为。合同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和公正,汉语语义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造成了部分合同条款可多重理解或者表述不严密,个别条款甚至有利于施工企业。这就为成本控制人员有效利用合同条款创造了条件。在合同条款基础上进行的变更索赔,依据充分,最据说服力,索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因招投标制度在国内建筑市场的广泛实施,特别是最低价中标原则的实行,施工企业中标项目的利润已经很小,个别情况下甚至没有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依据合同条款进行有效的变更和索赔,成为项目是否赢利的关键。缺乏合同依据的费用索赔不能为项目带来利润,甚至会造成利润流失。

笔者曾参与施工的某基地公路项目,其特点是基地与外界联系只有这一条道路,车流量比较大,要进行拓宽改造,提高道路等级,需边通车边施工。合同中有一条条款规定:“施工过程中,保障公路通车的安全措施费用由业主承担”。依据此条款,项目技术人员和成本控制人员认真制定了安全通车保障措施,包括路边预制钢筋混凝土护墩、荧光灯、夜间照明临时路灯、道路指挥人员、道路指示标牌等,经业主修改批准后进行了实施。此公路项目路线长度2公里,施工工期一年,利用该合同条款,增加了安全防护措施投资近一百万元,并且达到了55%的毛利润。实际上,经业主批准实施的安全保障措施中,许多是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其费用已经包括在项目相关取费中,应由施工企业自行承担的,但依据合同中的这项不严密条款,施工企业成功的进行了费用转移,提高了项目收入。

该项目另有一合同条款规定:“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达到道路通车条件,并保证车流畅通”。此条款属于叙述不严密的条款,业主单位的本意是约束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做到道路贯通,车流通畅。但此条款对道路通车达到什么具体要求没有说明。我们做出的理解是:“大小机动车辆可顺利通过,无交通堵塞即可”。在施工过程中该业主提出道路路面不够平整,小型车辆通过颠簸厉害,要求我们进行路面处理。我们在和业主沟通的过程中指出:首先,此工程边施工边通车,完全消除路面颠簸现象不现实。其次,合同中要求我们承担的车流畅通义务我们已经完全达到,业主的其他更高要求需业主承担相应的费用。经反复协商,业主最终同意将路面处理作为合同外委托项目处理,采用石渣填筑碾压的方案,为项目增加了约70万的合同外委托收入。

举证上述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相关条款要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发现漏洞,有效利用。

2、合理利用优势单价

优势单价是指中标项目中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合同单价。众所周知,我们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中标后谋取更大的利润,会在投标过程中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投标方法。不平衡报价的特点是投标单价中有的施工项目单价利润较低,有的施工项目单价利润比较高,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变更增加可能性比较大的项目。这些利润比较大的合同单价就是我们的优势单价。

合理的利用优势单价,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利用设计变更,增加优势单价的工程数量,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我们知道,工程施工中实现设计意图可以有多种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常常是多选一的问题。比如基础工程,我们可以采用浆砌块石工艺,也可以采取浆砌片石,甚至可以采取干砌块石,当然也可以采取片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钢筋混凝土浇筑等,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强度。当然上述方案有的造价高,有的造价低,有的施工速度快,有的施工速度慢。具体到项目的成本控制人员,考虑工程造价高低是次要的,因为是业主单位埋单,成本控制人员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多赚取利润。

还是以上述公路项目为例:在中标单价中,基础砌筑主要有两个单价,一个浆砌块石,一个是片石混凝土。其中,浆砌块石的特点是材料单价低(山区,块石来源丰富),劳动密集型项目,消耗人工数量很大,施工进度比较慢。业主和设计单位基于造价的考虑,采用浆砌块石基础的数量很大。施工企业基于有利于中标的考虑,浆砌块石的投标单价比较低,基本是保本单价。片石混凝土造价高,业主和设计仅在重点部位采用,数量比较少,投标单价比较高,利润空间也很大。

施工过程中,为迎接上级领导视察,业主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路基成型工期大幅提前,进行赶工,并要求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按照原来的设计以及施工进度,在要求的工期内完成路基成型可能性不大,必须配合进行设计修改,特别是基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人员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通过详细的方案论证提出:因工作面狭小,浆砌块石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消耗人工巨大,块石运输存在很大的困难(需通过这条唯一的公路进行运输),施工进度缓慢,无法在工期内完成路基成型。片石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机械化程度较高,浇筑同样数量的基础施工速度比浆砌块石快一倍,基本可保证在工期内完成任务。建议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采用片石混凝土浇筑方案。业主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了将大部分浆砌基础修改为片石混凝土基础的变更方案。这个基础施工方案的修改,增加了五千多立方毛石混凝土,相应减少了同数量的浆砌块石,施工单位却增加了七十多万的利润。

合理利用优势单价,特别要注意抓住设计变更的有利机会,利用不同的施工工艺的特点,尽力说服业主,增加优势单价项目工程数量,增加赢利。

3、技术人员与造价控制人员紧密配合

技术与经济的合理配合一直是成本控制领域重点强调的问题,但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远远没有达到制度化的程度,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脱节。

技术与经济紧密配合应体现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但确定项目施工方案的时候尤为重要。技术人员因本身工作特点的限制,对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编写施工方案的时候,偏重于考虑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对方案是否体现了本单位的利益要求往往忽视。很多时候,提出的施工方案虽然能够完成设计要求,但从经济方面考量,却不是最优化的,甚至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大大的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另外,设计单位因为在具体的工程施工经验方面与施工单位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遇到复杂地貌或恶劣施工环境的时候,他们为确定合理的设计变更方案,也要充分的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甚至会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首先提出设计思路,这就为施工单位影响设计从而为自己谋取合理利益提供了条件。

在这些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项目谋取更大的利润。技术人员应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给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应便于施工且利润空间较大,应避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情况出现。最优化的方案提出后,技术人员应充分利用施工工艺的特点,全力强调该方案的优点和对工程项目的适用性,提高业主单位通过的可能性。这种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效果是最为显著的。上述的建议业主采用片石混凝土浇筑基础的例证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节流、节支

节流节支的重点工作是加强项目材料费用和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其中,成本控制人员对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难点。

(一)、材料费用控制

材料费用控制是指对项目施工消耗的物资材料进行数量和价格控制,将物资材料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个项目的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0%,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材料费用控制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一个是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是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本文进行重点阐述。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是物资部门的工作内容,成本控制人员是参与性质,无法起到主导作用,所以,本文仅进行简单阐述。

1、材料消耗数量控制

施工企业现在对材料消耗数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限额领料”。即根据项目的工程数量,确定材料消耗的额度,并根据此额度分阶段控制材料消耗数量。限额领料中的“额”,通常都理解为定额,即根据定额数量确定消耗数量。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比较片面。材料消耗数量当然要参考定额消耗量,但不能也无法完全机械套用。首先,施工项目的差异性决定了定额无法全面反映不同的工程特点,其次,定额是社会劳动力综合平均水平的表现,管理水平不同的施工企业,相应的材料消耗水平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定额的材料消耗数量甚至材料种类不是适用所有具体的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还可能差别很大。所以,作为一个成本控制人员,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定额数量,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额度,进行成本控制。照搬照套定额消耗量的限额领料措施,是无法顺利施行的。

计算材料消耗额度的工作量很大,工作也很烦琐,因为每实施一个工序前,成本控制人员都需要计算此工序的材料消耗数量,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工序施工完毕还需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节约了还是超耗了。这个工作对成本控制人员的要求很高,要求成本人员除了熟悉定额和熟悉现场情况外,还需要了解施工工艺,所以常常出现成本控制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现在通常采用的解决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将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工作转移到工长,一个是分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数量控制。材料消耗数量的计算工作转移到工长一来解决了成本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来也促使工长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施工成本方面,增强了材料节约意识。但也存在工长为避免施工材料紧张,影响施工进度,将材料消耗额度放的比较大不利于材料消耗控制的问题。分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数量计算是将工程分成几个主要部分,比如房屋建筑按照楼层分成几大块,以这几大块进行材料消耗控制。以这种方式对限额领料进行简化,减少了成本人员工作量,但控制工作不够细致,易造成材料消耗超耗,所以必须配套现场检查措施,杜绝明显浪费现象。

笔者建议采用的材料消耗数量控制方式为:根据项目特点分块,以块进行消耗量控制,块的范围不能过大;要求工长在提出材料计划的时候进行材料计划数量的计算,并附上计算书,供成本控制人员审核。成本控制人员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工程数量是否正确,以及材料损耗的额度是否合理。其中,损耗额度的审核比较简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长加强协商就可以了。但审核工程数量是否正确的工作就比较烦琐了,消耗时间比较长,不利于施工材料的及时进厂。笔者建议项目成本控制人员提前抽时间集中突击计算各个部位的工程数量,并按照部位编制成表格形式。当工长提出材料计划的时候,把工长计算的工程数量和表格对比,如果符合就通过,如果差别较大就校核一遍,确定正确结果。这样,审核材料计划确定材料消耗额度的工作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

当然,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性。具体的奖惩措施各个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2、材料设备购买单价控制

施工企业为杜绝物资管理的漏洞,现在普遍实行了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杜绝了物资管理中的较大漏洞,笔者认为物资招标制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使物资招标流于形式,要广泛征集投标厂家,避免暗箱操作给企业造成损失。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参与招标过程,必要的时候根据项目中标情况提出材料设备参考价,以便相关部门进行正确决策。小宗物资材料的购买现在基本延续以前的物资部门独自负责的情况,笔者建议成本控制部门定期进行材料单价比较,并参考项目中标单价情况提出费用比较清单,以便于掌握市场材料单价波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亦有利于形成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监督。

(二)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

纯粹的劳务分包费用在项目成本中的比例比较低,通常情况不超过15%。但因为劳务分包在实践中通常会包含一部分施工企业不易进行控制的小型机具和易耗材料费用,所以,劳务分包费用总额有时也比较可观。施工企业进行劳务分包的时候,除了劳务谈判确定分包队伍外,劳务招标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笔者赞成招标方式确定劳务队伍,这样对施工企业以合理低价选择优秀的劳务队伍是有利的。但笔者在这里要强调合理低价。劳务市场现在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某些方面竞争比建筑市场更激烈。并且劳务市场发育不成熟,劳务队伍水平能力也参差不齐,许多劳务队伍根本就不具备承担亏损的能力。为生存下去,许多竞争能力不足的劳务队伍被迫进行低价投标,并且是低于成本价投标以维持运转。劳务分包本身利润空间就较小,劳务队伍在其中的回旋余地不大,低价中标后,为完成合同,或者尽力压低劳务人员工资,造成劳务人员劳动积极性低下,或者与施工单位尽力纠缠,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要价。在这些措施不能奏效、出现无法承受的亏损的情况下,劳务队伍只能消极怠工,拖延进度,甚至停止施工,逼迫施工企业满足自己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对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两败俱伤。施工企业项目进度滞后,无法保证工程进度,对自身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将承受来自业主的巨大压力;劳务队伍出现亏损,无法兑现对施工企业的承诺,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缩小,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

一、施工企业尽可能采纳比较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劳务队伍参与施工;

二、不要无原则压低劳务分包单价,要对劳务分包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吸纳低于成本价的劳务队伍进场施工;

三、可能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劳务队伍,规定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达到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劳务队伍可获得奖励,以提高劳务队伍施工积极性,施工企业、劳务队伍达到双赢。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牵扯到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案,还应该包括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业务关系协调,项目管理费用的控制,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甚至包括与地方的关系处理,这些方面,很多不是以成本控制人员为主导作用的。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一一叙述。但需特别指出的是,项目管理费用中,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工资费用,控制要适度,不能控制过紧。要尽量找到即能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又能满足项目成本控制需要的结合点。原因很简单,再好的项目管理制度,也需要具体的管理人员执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低下,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一项充分优化的施工方案,可能给项目带来几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的利润。

上述几点看法,是为抛砖引玉,供各位同行参考,不严谨之处,请指正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初探

 简介:强化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首先,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进行计量,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关键字: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首先以中标“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项目的特点和实施方法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根据目标成本,以分部分项目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编制具体的分步实施的项目成本计划,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最后编制现场经费预算,进行分解后以责任成本的形式落实下去,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二、施工实施期间的成本控制

强化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首先,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进行计量,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分项进行重点分析并查明原因,尽快加以纠正。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即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分析对比。

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对项目部垫付分包单位的各项费用(试验费、水电费等)要注意办理结算。定期组织检查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析原因,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项目顺利交付使用。有些工程一到竣工收尾阶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造成收尾工作拖拉,使施工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有些按实结算的经济业务,往往在工程结算时容易遗漏。

因此,在办理工程结算以前,要求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核对。

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如下几种

1、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支出

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控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包括如下:

(1)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以下(普工可略低一些),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

(2)材料费的控制

按“量价分离”的方法计算工程造价,以投标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消耗数量通过“限额领料单”控制。

(3)钢管脚手、钢模板等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控制

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摊销数量×市场价格,而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使用数×企业内部的租赁单价或摊销率。由于两者的计量基础和计价方法各不相同,只能以周转设备预算收费的总量来控制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总量。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采用市场台班单价测算出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机械使用费,并以此进行成本控制。

2、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

材料成本是整个项目成本的重要环节,不仅比重大,而且有潜力可挖。材料部门根据本月消耗数,联系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分析材料消耗水平和节超原因,会同项目经理制订相应的措施,分别落实给有关人员和生产班组;根据尚可使用数,联系项目施工的形象进度,从总量上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而且要保证有所节约。

3、应用成本与进度同步跟踪的方法控制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利用横道图来掌握进度与费用的变化过程,在横道图计划中,表示作业进度的横线有两条,一条为计划线,一条为实际线,可用颜色来区别,也可用单线和双线(或细线和粗线)来区别,计划线上的数据,表示与计划进度相对应的计划成本;实际线下的数据,表示与实际进度相对应的实际成本。

通过进度与成本同步跟踪的横道图实现以计划进度控制实际进度;以计划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根据每道工序进度的提前或拖期,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实行动态控制,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4、建立项目成本审核签证制度,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5、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

项目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进行内部挖潜,也要积极向外拓展,从增收的角度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

1、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业主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设计的,较少从施工单位的角度考虑。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在满足业主要求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同时办理签证。

2、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及时办理“签证”

一般来说,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综合单价,必须受预算定额的制约。由于各个方面的种种原因,工程变更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从而也必须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支出。工程变更后必须对施工组织带来种种影响,应及时办理签证,并通过工程款结算从甲方取得补偿。

3、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加快放工进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在组织两班制施工的时候,需要增加模板的使用费、夜间施工的照明费和工效损失等费用。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根据业主要求和赶工情况,将赶工费列入施工图预算。如果事先并未明确,而由业主在施工中临时提出的赶工要求,则应请业主签证,费用按实结算。

项目成本控制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还在于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制和项目部在成本控制意识与措施正确性和合理性。项目经理部的专职人员要具备综合知识与专业素养,要学会全面综合整体地观察问题,要结合工程特点、技术要求、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捉漏补缺,避免错算漏算,不能简单的确定一个成本率或成本额。否则,有可能造成企业应得的利润流失,使项目部不能完成目标。从而导致牺牲其它利益来片面地满足效益,使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等各方面产生问题,甚至会对企业今后的生存产生较大的影响。

念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三字经”

 简介:如何才能为企业赢得最大利润,把每一个工程项目变成企业的利润中心呢?中国核工业华兴公司建安分公司第一管理部在施工管理中,实行成本管理全过程量化控制,念好管、控、算“三字经”,成为该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成功的典范。关键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即成本管理。该管理部针对以往思想上“重进度、轻成本”,“干活的不管算账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等现象,先后制定了《成本控制与考核办法》及几十项分项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量化管理与监控,将成本目标和责任逐项分解,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中心,将现场的工长、技术员、材料员组成单位工程责任体,做到责权利三者挂钩,真正把项目部从一个生产车间变成企业的利润中心。

即加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成本动态等的监控。对人工费的监控,主要是对任务单位和工程量的监控,专门制订了《工程任务管理细则》,严格履行签发、验收、评定、审核、审批等诸多程序,每月结算对比分析一次,按责任目标对现场人员所组成的责任体进行考核,特别强调任务单结算的时间要求,每拖一个月扣罚10%。工程量在工长签发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员审核、预算员对比考核程序,克服以往工长开任务单“一手遮天”的弊端。同时,单体工程量统计汇总后,与预算量对比分析,避免了工程量失控。对材料费用的监控,着重从“限额”两字上做文章,材料的领用和验收实行保管员验收数量并签字,质检员验收质量并签字,材料主管审核签字,行政经理(党支部书记兼职)核定签定程序,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同时,强调现场材料消耗财务挂账的及时性,一律以财务挂账作欠款支付的依据,每拖一个月,扣罚其价款的2%。审核每月的统计报表,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实行成本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即做好预决算。除在材料等成本控制方面算好、算出效益外,主要向四个方面要效益:一是向工程预算要效益,实行成本倒推法,测算出实际成本与合同预算价之间的差额,推算出实际利润。工程中标后,必须根据合同的优惠条件,在充分考虑上交分公司各种管理费用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目标。二是向工程合同要效益。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涉及到材料供应、大型设备租赁、劳务输入、资金信贷、工程保险等诸多方面,以及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交易层次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复杂性等,要求将合同管理纳入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工作程序,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准确并有效,强调在工程合同签订前,认真研究合同草稿,为决算打好基础,提高工程索赔技巧,由原来的“会干的不如会算的”改变为“既会干,又会想,还会算”。三是向施工方案要效益,搞好工程的经济签证,做好施工方案的优化,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四是向工程结算要效益,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结算,也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会计核算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会计核算。笔者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项目目标成本的测算、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等方面阐述了工程项目中该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与会计核算。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会计核算

第一部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挖掘企业潜力,以最少的成本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积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企业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工程项目成本的内容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制造成本为对象,通过提高管理达到经营目的。

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1、成本预测

2、成本计划

3、成本控制

4、成本核算

5、成本分析

6、成本考核与审计六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控制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而成本核算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与考核是对前一段工作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管理提供信息资料,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由于项目管理部是一次性的临时组织,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项目部为确保必盈不亏,那么成本管理就必须做到事前管理和过程中的控制,而不是事后算帐,必须干前有目标,干中有分析,边干边算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

(二)实行指标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1、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丰富,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与工程成本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或多或少地对工程项目成本带来影响,而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是有人操作执行的,完成的效果的好坏同人有着直接关系。

2、由于个人的精力和专业经验不同,不可能把工程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全部干好,那就得把各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充分体现以人为管理对象,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把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奖罚分明。

(三)各项目部之间公平竞争

1、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实行定员定岗

2、工资费用标准一致性

3、劳动力单价及材料单价同地区一致性

4、材料消耗定额同一性

5、机械台班单价及周转材料租赁单价同一性

6、生产资金的保障问题

7、项目经理职业化的问题

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健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健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亦应严格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要追究其责任,各项责任制度包括计量验收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原始记录和统计制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及项目管理的有关采购、价格控制和横向管理制度。

(二)健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成本控制和核算的依据,为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与准确,对涉及成本管理方面的原始记录要求有关人员应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做到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要有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有:施工任务单、领退料单、机械台班使用记录、周转材料进退场记录、材料进退场验收调出记录、质量事故记录、职工考勤表等。

(三)健全企业内部计划价格制度

为了便于核算工程项目成本和测算目标成本以及为办理材料、劳务、机械的供应和作业的结算,企业应根据当时当地的物价、工资和成本等情况,对各种材料、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劳动力、商品硷制定统一的内部计划价格,并定期进行修正,这对于企业内部经济核算与加强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各项目之间成本负担公平和合理性。

(四)健立健全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是施工生产过程中人、财、物消耗所规定的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水平制定合理的施工定额,做到消耗有定额,开支有标准,这对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项目之间公平竞争有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 项目目标成本的测算

一、项目目标成本测算的原则

1、项目不承担投标风险

项目不承担投标风险,是因为投标时赢利或亏损是企业根据经营情况采取的相应策略和手段所致,是企业行为而非项目行为,为避免项目在目标成本测算阶段无形中就获得赢利或承担亏损,这部分因素不应列入项目目标成本基数中。

2、项目不承担市场风险

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时劳动力和材料价格是按照当时市场平均价格测算,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引起的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项目部无法控制,所以项目不承担市场风险。

3、项目必须承担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因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成本升降,从而导致项目的盈亏。如材料费承包后,项目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加强现场材料管理,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节约用料等,从而降低成本获得赢利,反之则会亏损,对于这种与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关联的费用,必须由项目部承担。

4、项目必须承担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企业己确定在该工程采用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否则由于改变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而引起的项目成本加大,均由项目自己承担,如地坪一次压光。

5、项目只核算制造成本

项目目标成本是指按制造成本确定的,项目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间接费组成。对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的费用则不列入项目成本范围,由分公司统一收取、统一支付。但对已测算给项目的费用,项目必须核算,如招待费、占用资金利息等。

6、便于项目核算的原则

有些费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要发生,也属于制造成本,但在项目中难以核算清楚,这些费用则不列入项目成本范围,而由公司统一收取,发生时由公司支付,如工资附加费、职工探亲路费和探亲工资等。

7、力求简单的原则

对于列为项目成本费用,如果它在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大,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则在测算时必须进行仔细测算,对在项目成本中所占比例小,对项目成本影响不大的那部分费用,则根据经验或统计资料进行数额包干办法确定,这样便于抓住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因素,有利于项目成本测算和控制。

遵照以上七项原则,项目成本测算将比较准确、合理,可以使项目之间的竞争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利挖掘项目潜力,调动项目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加强管理积极运用新技术,使项目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准确地反映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的盈亏。

一、项目目标成本测算的原则

1、项目不承担投标风险

项目不承担投标风险,是因为投标时赢利或亏损是企业根据经营情况采取的相应策略和手段所致,是企业行为而非项目行为,为避免项目在目标成本测算阶段无形中就获得赢利或承担亏损,这部分因素不应列入项目目标成本基数中。

2、项目不承担市场风险

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时劳动力和材料价格是按照当时市场平均价格测算,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化引起的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项目部无法控制,所以项目不承担市场风险。

3、项目必须承担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因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项目成本升降,从而导致项目的盈亏。如材料费承包后,项目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加强现场材料管理,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节约用料等,从而降低成本获得赢利,反之则会亏损,对于这种与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关联的费用,必须由项目部承担。

4、项目必须承担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企业己确定在该工程采用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否则由于改变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而引起的项目成本加大,均由项目自己承担,如地坪一次压光。

5、项目只核算制造成本

项目目标成本是指按制造成本确定的,项目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现场间接费组成。对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的费用则不列入项目成本范围,由分公司统一收取、统一支付。但对已测算给项目的费用,项目必须核算,如招待费、占用资金利息等。

6、便于项目核算的原则

有些费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要发生,也属于制造成本,但在项目中难以核算清楚,这些费用则不列入项目成本范围,而由公司统一收取,发生时由公司支付,如工资附加费、职工探亲路费和探亲工资等。

7、力求简单的原则

对于列为项目成本费用,如果它在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大,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则在测算时必须进行仔细测算,对在项目成本中所占比例小,对项目成本影响不大的那部分费用,则根据经验或统计资料进行数额包干办法确定,这样便于抓住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因素,有利于项目成本测算和控制。

遵照以上七项原则,项目成本测算将比较准确、合理,可以使项目之间的竞争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利挖掘项目潜力,调动项目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加强管理积极运用新技术,使项目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准确地反映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的盈亏。

第五篇:论建筑企业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论建筑企业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不断在完善,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控制成本成是最关键的。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好建筑企业的成本,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企业;控制成本;分析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控制成本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随着企业面临竞争加剧,控制成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人工成本增长过快;能源价格持续上升;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筹措困难;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等。都使企业控制成本面临挑战。只有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环境,重视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企业才能应付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2项目部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2.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2.1.1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为控制人、机、材消耗和费用支出,降低工程成本,达到预期的项目成本目标,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因此可以说项目经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项目部的成败。

2.1.2机构设置不合理

有些工程的项目机构的设置不合理,不能按照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做出合理的人事安排,造成人浮于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费用。

2.1.3工期安排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二级施工单位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整体工程框架,施工班组问缺乏沟通与协商,使各期工程间缺乏衔接性,最终造成意外损失。

2.2施工计划不科学

施工前没有做出正确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在施工阶段临时更改施工计划,造成材料浪费、成本提高。

2.2.1施工带有一定随意性

很多小建筑企业问都存在这种漏洞,施工单位拿不到正式图纸,又缺乏和甲方的足够沟通和商讨,导致施工中纠纷不断。

2.2.2开办费用严重超标

项目施工中还有一些事前未预算到的额外开办费用:如工期严重拖期,后期为了加赶工期会造成许多的预算外费用,这样就会使例如施工临时道路维修费,抽水、清泥花费,文明施工清理费等费用大幅增加,从而造成费用严重超标的结果。

2.3材料控制体制不合理

2.3.1生产要素配置不好

使用材料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使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在工程进程中选择了价格高的材料,其浪费造成了公司不应有的损失。

2.3.2措施费过高

由于管理粗疏,或不甚科学,浪费较大,企业成本很难降低。

2.3.3“清包”方式使项目部的材料费难于控制

施工项目中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往往会承包给一些分包商,分包方式有“双包”和“清包”,“双包”是指分包商以一定的分包价承包施工所用的所有材料和人工,“清包”则是分包商只提供人工,材料由项目部承担。在分包前应做好充足的分析以决定合适的分包方式。

3降低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施工项目管理和项一目成本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至少是不会有理想的降低成本效果。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3.1加强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

(1)人员素质上,注重项目经理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培训,使他们真正学会管理项目;二是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是加强监督约束,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财务检查;四是企业对于不称职或素质低下的项目经理要果断撤换,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使隐性成本增加。

(2)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精简管理机构,避免人浮于事,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性支出;控制业务费等各项非生产性开支的数量。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职尽责。

(3)实行项目股份制或风险经营。实行风险经营其实质是维护企业利益和增加个人(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风险度,即包赢包亏。一是确保上交,可实行个人资产抵押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凡属于管理不善,或管理上存在着“黑洞”导致亏损的应及时调离岗位,并追究责任。

(4)抓结账催讨,加强完工后的成本考核。落实到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在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算单为准,没有得到甲方签认的有效凭证,不得以收人人账。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不得留有余额;②分包工程按合同逐一清算。弄清各合同完成总价、已付款、欠付款,对合同付款必须查明,落实责任。欠付款要制定还款计划,原则上由项目经理负责清还;③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分清性质进行处理内部单位和人员借款必须清理完毕,外部单位往来,能清算的清算,实在不能清算的,落实责任人员清理;④项目工程完工并不代表整个项目的结束,要通过结账,保证资金到位,才意味着整个项目的结束。为了提高结账质量保证资金到位,在施工过程中,要积累好各项资料,使之正确、完整、清楚、经得起验证,避免资料不详实,影响结账。

3.2严格进行项目的技术审核与可行性分析

(1)认真审核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足够的时间按照正常程序细心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此期间,需要充足的相关数据资料和工作时间,细致的分析和优化,特别是其中的市场调查、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风险分析方面的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图施工。施工单位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避免给自己在施工中遇到不必要的损失。

(2)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制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便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3)严把质量关,节省费用开支。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

(4)目标成本的分析和评估。项目部要通过对目标和实耗数据的不断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成本处于受控状态真正实现项目成本从事后反映向事前和事中控制的转变。

3.3严格推行成本控制责任制

(1)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是施工单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且好的质量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在项目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2)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控制管理。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一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简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分包队伍一般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应按定额工Et单价或平方米包干的方式一次包死,以便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支出,并每月预结算一次,发现超支现象及时分析原因。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要占总额的50%一60%,甚至更多。因此,在成本管理里工作中,材料的控制既是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成本控制的难点。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材料费的盈亏左右着整个施工项目施工成本的盈亏。要从材料的流程开始讨论材料成本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市行情的调查研究,择优购料,确保合同要求质量。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措施,合理使用材料,扩大代用材料、修旧利废;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材料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责任到人,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注意各环节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间接费及其它直接费控制。主要是项目部的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控制,对各项目部的通勤费,根据每个项目部路程远近不同,制定不同标准,实行包干制度。通过总额控制、重点控制、责任控制和领导审批等各种形式配合就可以达到费用降低的目的。

(4)建立各分包商目录,招标选择劳务队伍。根据贯标要求,建立分包商目录,对进入目录的分包商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跟踪考核,年审评定,优胜劣汰。从某种意义上讲,工程质量优劣取决于包工队素质的高低,工程成本取决于对承包队伍管理的松紧程度。

(5)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承包合同的各项条款要细化、细化、再细化。特别是容易发生纠纷和索赔的条款更要细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6)做好项目部责任成本的分解预算。每个中标工程,因为降价幅度不同,中标价格也有肥瘦差异。为了统一考核标准,对中标工程要进行标价分离。工程价格可以分成两块,一块是项目部的直接开支,即项目部的责任成本,另一块是上交费用,包括各级管理费,各项税费和利润等。这一分解,直接关系到项目责任成本考核是否公平、合理。通过大量项目工程与标价的比较测算,把项目责任成本确定在标价的一定百分比之内,确保项I的预计利润。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三者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4小结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意义[共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