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第3次就业高峰来临 算上农村我国失业率高达20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21-27062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22:36: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3次就业高峰来临 算上农村我国失业率高达20

第3次就业高峰来临 算上农村我国失业率高达20% 2006-06-19 02:53:38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网友评论 1226 条

本文共3页

(资料图):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难比一年

资料图表:大学生就业开始流向小城镇

记者 张俊才 田阔川/上海、北京报道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这次浪潮前锋凸至,预计今年9月达到最高点,而且要蔓延“十一五”头两年。在解决就业难题上,各方的努力可以用“千方百计”来形容——政府决策掷地有声,企业充分挖掘社会责任,此外对青年“结构性失业”的心态调整,辅以专家的救治方案等等,这些措施都将是安全度过第三次就业高峰的保证。

第三次就业高峰进行时

“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业、退役军人„„种种因素使就业刚性矛盾仍然突出,劳动力总量增加以及产能过剩、贸易摩擦等原因,即将到来的第三就业高峰形势严峻,有可能超过前两次。”5月19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称。

所谓“第三次就业高峰”,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起始时间表,但这个概念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的共识。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对这个概念的描述是:“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就业高峰,那么,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预计在今年9月达到最高点,而且要蔓延“十一五”头2年。”

“儿子找工作的事让我头疼——大学毕业,几段临时工做完就没有着落了。”5月8日,上海市虹口区陈同文在自己简陋的居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面色严峻。

53岁的陈同文现在是上海虹港驾驶员培训基地一位教练,1981年从下放地安徽明光回沪,被分配到供销社日用杂货公司做装卸工,不久,公司倒闭,待业3年后再次就业。陈师傅经历了建国后知青返城、国企下岗两次失业灼痛,像他这样的境遇不在少数。

4月10日,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称,今年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峰值,劳动力资源增量达1700多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将达到1400万人。与前两次就业高峰相比,形成第三次高峰的人群更集中在青年人,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术人员和转业军人等,其解决方式也比前两次更加多样化。

实际失业人数到底有多少 中国社科院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下岗就业与社会保障成为城市居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高失业率也成为了目前我国主要社会风险之一。

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

发改委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

而今年新增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岗位仅有1100万个。

因此,面对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2500万人和1100万个可新增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100万人。

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可能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十一五”的头两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的两年,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

事实上,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情况比发改委预计的还要严重,“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是我国就业的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中国失业率大约在4.6%以内,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中国近五年内的两大就业团体,在谋求就业机会问题上,前者显然比后者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72.6%。” “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

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001年的3倍多

今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三个毕业高峰年。据国家教委统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

又是一年毕业时,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啃老族”的出现,“北漂”、“校漂”队伍的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迫切。

“今年的工作不好找,我投了12份简历,至今没有任何回音。” 4月27日,复旦大学新闻系小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一脸沮丧,他已经经历了近两个多月找工作的折磨了。

“现在招聘会上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好多研究生在投简历,其中好多都是复旦、交大等名牌大学,研究生找工作都这么费劲,我就更着急了。”小刘说。

“我女儿今年毕业,读的是一般大学,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4月28日,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刘师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像以前都是国家分配,不管企业好坏,总是饿不到。我女儿现在光找工作就花出去2000元了,什么面试报名费啊,服装费啊,制作简历费啊等等,钱花了很多,却一份稍微体面点的工作还没找到。”

“大学生就业是最难的。现在下岗的人只要你肯做,不去挑三拣四,总有个工作适合你。像我现在车子不开了,我可以去做保安,去做保洁工人。现在的大学生肯做吗?”刘师傅一脸严肃。5月22日,复旦大学学生服务联合体唐晓林主任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前几年,毕业生是卖方市场,我们等信息,学生挑单位;现在,我们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学生等待别人遴选。复旦今年毕业生7000多人,到目前为止,签约率跟去年基本持平(截止5月22日,该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达到50%以上——编者注),我们也同时引导学生摆正位置,正确择业。”

“我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太多了,不值钱了。以前的时候应聘的大学生比较少,一个岗位一般有十个八个的应聘者,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岗位就有几十个应聘的。像我们现在招聘的研究生比较多了。”5月11日下午,上海普陀区某外资化工厂人事部门的王先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大学毕业生除了岗位难求,工资待遇也有下降的趋势,“98年新进单位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是1500元,到了2003年,新进的本科生的工资就有1800元了,但是近两年本科生的工资开始下降了,有些岗位工资已经降到1200块一个月。”王先生对记者说。

职场突围 青年人失业数量巨大

事实上,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只是青年就业问题的“冰山一角”,我国每年都要面对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一个庞大的青年失业人群。

而有关青年失业的统计一直缺失,直到2005年5月,一份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的《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才问世。

该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为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72%失业青年长期失业(指失业一年以上)。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称今年我国的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6%以内。而同时有专家分析,这个指标的准确名称应该叫‘城镇登记失业率’,即统计在城镇失业的劳动者到就业部门进行登记的数量。《中国经济周刊》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感受到就业压力的主要存在三类人员,即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失业人。上海市的“4050”政策,就是专门解决后一类人员的问题,即男50岁、女40岁以上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确实难以参加就业市场的竞争,由政府出工资,招这类人员做保安、交通协管、报滩、搞绿化、搞卫生,有人将此做法称为“政府出钱买岗位”——专门安排就业困难人员。

而目前,这种“4050工程”正在扩大到“3040”阶段。

另据了解,因为生育周期原因,上海市中小学出现明显的生源不足问题,该问题引起学校合并,教师超员,分流在即的连锁反应。产销脱节,生产规模的张缩,造成的“假性失业”已经出现。

“年纪稍大的教师可以提前退休,那么,年青的教师怎么办?我们学校就多余9个语文老师,怎么办?教学水平都差不多,都不愿意下岗,怎么办?”上海市徐汇区一中学副校长面对《中国经济周刊》一连3个“怎么办”。

上海的问题并非个案,据了解,我国明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新的失业率统计方法,民工等阶层也将被首次纳入统计范围。这将使青年失业的数据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城镇年约有300万待业青年。在13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占30%左右。青年就业形势面临严峻考验。”6月2日,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忧虑。

如何面对就业高峰

——三次高峰应对措施各有侧重

与前两次就业高峰的主因——知青返城和国企改制相比,以产能过剩为主要原因的第三次就业高峰,问题更加多元和复杂。在解决方式上,也更加灵活多样。重塑就业观、鼓励创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等等都是重要的解决之道。

第一次就业高峰 ——返城知青以“国家安排”为主

随着前两次危机消化基本完毕,也造就了一群最有容忍力的就业人群,他们与第三次就业高峰中的年轻人命运相关相息。

“上世纪70年代,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开始‘惊心动魄’的回家——返城。1953年,全国中小学毕业生猛增到213.4万多人,大批毕业生无法升学,就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先后有1700万知识青年加入上山下乡行列,数十万部队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垦荒种,这是举世无双的壮举。”《知青返城浪潮起落纪实》如是描述。

但该书的笔触未能细节展现知青返城的就业苦况。

4月30日晚,记者来到上海普陀区周女士家中,今年54岁的周女士是69年下乡的老知青。“我当时是到了安徽省六安市。去了整整10年。”周女士语调平淡,“当时,我爸爸在上海市染料公司,公司为了解决子女返城搞了一个集体企业——上海染料化工四厂,我于79年进厂工作,在医务室里一直干到退休。”

“我们当时一起去六安下乡的一共4个小姑娘,跟我一起下放的时候还有3个女孩,72年的时候有政策允许独生子女可以回城了,所以她们三个在73年全都回来了。我等到79年才回城。她们3个后来都进了街道里的生产组,两个是做包的,还有一个是做纸盒。平均工资一天也就9毛钱。”周女士有点感伤。

周女士认为,那时找工作不像现在,基本上是国家分配,都有活做。进国有企业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进街道办的集体企业,而这些岗位都不容易进入,尤其是到了79年开始,大批的知青都开始返城。

“那段时候回来的,大多数人进了里弄工作,就是进街道办生产组,做服装、做包、做鞋、纸盒,工资是最低的。还有一种就是顶替父母退休,可以进去接班。”周女士说。5月12日晚,上海市闸北区长安大厦,老知青陆祖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也描述了同样的情形:“回城的过程也是很苦的,有一些知情落在当地就回不来了,在外地有工作的就不能回来了,在外面成家了也不能回来了。”

“现在很多老知青还是希望继续工作,但是根据他们下乡之前的受教育情况的不同,返城之后以及现在的就业情况是不同的。下乡以前,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人,男的如今大多做黑猫(注:即为保安),女的要么在家没事做,要么就是去做钟点工、清洁工等等。如果下乡之前是高中毕业水平的人,今天的情况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大多混得比较好,比如凤凰卫视兼言论部总监曹景行。”这位曾做过吉林省珲春市计划与经贸委经济运行办工业总调度长的老知青谈到。

6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从上海市民政部门了解到,当时上海知青下乡的有109万人,基本去了七个地方: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云南,内蒙古,69年到73年间知青下乡是最多的,当时去吉林的有4万多人。

“这些人因为散居,无法统计准确的在业数字,但是,肯定是大部分离岗了。”上海市民政部办公室一人士匆匆对付了记者的问题。

第二次就业高峰——下刚职工由“政府+市场”解决再就业

周女士认为,她们这一代人是“比较苦、比较郁闷”的一代——很多知青返城后,又赶上了90年代的下岗。“真的像投胎似的,投错了年代。”

像陈同文一样,这一批失业者往往有2次失业经历;而第三次就业高峰造成相当的家 庭“三世同堂”的职业境遇。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资料,到今年6月底,中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已经达到2611万人,其中91%进入各企业自办的“再就业中心”,依靠政府和企业发放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但实现再就业则困难重重。“我们老百姓吃得起苦,什么都干,轻松的工作找不到,辛苦一些的工作还是能找到”。5月1日下午3点,杨浦区邯郸路保洁员张女士对记者说。

张女士今年51岁,是原来上海国棉19厂的下岗职工。“现在学校里纺织厂的下岗过来的保洁员挺多的。”张女士边扫着地上的落叶边说,“这个活以前是两个人做,现在放假了,由我一个人做”。

“我76年参加工作的,刚刚工作的时候,厂里的待遇还可以,到了后来,纺织行业不景气,98年的时候我们企业员工开始就下岗了。”谈到下岗,张女士有些迟疑,“当时向我的这种情况很多,光我们厂当时下岗的就有3,4千人。”

张女士给记者算着帐,“上海纺织企业很多的,光上棉厂就有30几个,还有很多针织企业等等。基本上纺织企业的大多数员工都下岗了,你说有多少人?”

“我们当时下岗是一步一步地,刚开始三十工龄还没到的时候就叫一些人回去了,回去之后给们一些生活费,后来‘4050’政策出来,大批的人都回去了。我属于‘大批人’里的一个。”张女士回忆当时下岗的情形。

“刚开始下岗的时候真是挺难的,单位里给很少的补贴,两、三百元。当时找工作是很困难的,下岗的人实在太多了。政府有一个指导就业的机构,像我后来就找了保洁员这份工作,一个月700元,”张女士神色坦然,“现在我在厂里已经退休了,每个月拿退休金有1000多元。虽然也远远赶不上老师、公务员他们的工资,但总算过来了。”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下岗职工到便利店很多都是纺织厂的下岗职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市内超市的下岗职工比例超过6成,超市也成了解决下岗就业的好去处。

36岁刘先生,是原上海协昌缝纫机厂分厂的工人,2002年下岗,他是记者采访下岗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属于“3040”工程范畴。

“我们厂是集体企业编制,我于2002年2月下岗,买断工龄,收了单位的10400元。”刘先生说:“与我一批下岗的同事,现在只有一半能找到工作。现在我的生活靠父母来维持,父母亲每月退休金一共有2000多元,我老婆在国美电器卖空调,每个月700元。我的经济来源只是有时间就在南汇拉‘黑车’。”

第三次就业高峰

——重塑就业观是首选

上海的例子仅体现出局部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

据专家介绍,解决就业要遵循规律,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开始是几万人的大企业能够提供大量岗位,随着社会的成熟,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解决就业的中坚力量。

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显示,65%到80%的从业者在中小企业就业。“2004年我国就业率最高的是私营企业,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是个体户,它们占全部新增就业的80%。”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这说明发展自由职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是提高就业率的出路之一,其特点是小本、微利、资本有机构成低,但抗风险能力低,承受有关部门收费罚款和摊派的能力弱。”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确立了“抓大放小”方针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占我国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即便这些企业不减员,只要不再吸纳新的劳动力,就会使得整个失业人口急剧增加。

近年来,大型企业扩大就业的能力与资本的增长呈反比例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正在迅速淡化,而中小企业将成为今后吸纳青年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同时,鼓励千百万人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把‘创业’看作是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在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方面下功夫,指导开展职业见习项目。”上海政协经济委员、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任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第三次就业高峰的“顽疾”

——结构性失业

在解决就业难题上,各方的努力可以用“千方百计”来形容——政府决策掷地有声,企业充分挖掘社会责任,此外对青年“结构性失业”的心态调整,辅以专家的救治方案等等,这些措施将保证第三次就业高峰会安全度过。

政府全力以赴解决就业高峰问题

事实上,国家各相关部门对高校就业问题已经到了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

早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中国经济周刊》从国家教育部独家获悉,6月份北京的军博馆、农展馆,上海的8万人体育场、光大会展,广州,深圳,西安,成都,武汉等地,都将举办百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按照有关规定为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

6月1日,中组部、发改委、劳动保障部及团中央等14个部委员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通知要求,各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最迟应在今年6月出台具体实施意见,落实青年就业。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简化有关手续。

“依据相关精神,要把净增就业岗位等作为对各级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比如一个市长,要发展城市,可以去搞工业项目,也可能搞了一些形象工程,但是如果老百姓的就业解决不好,失业率特别高,这个市长恐怕就不好当了。”烟台烟台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周旦对记者说。

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网上招聘活动内容要每天更新。

美国惠而浦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监邓涛先生则建议,对雇主给予培训补贴政策,使青年培训落到实处;政府承担一定的培训成本,并通过强制手段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

事实上,各地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各项工作,湖北省坚持统筹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近年来组织100家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10000个见习岗位,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和经验值;

早在2002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推出了《关于在本市实施失业青年培训见习补贴计划的试行方案》,规定见习青年与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由政府给予见习者生活补贴并提供见习期间的综合保险,对见习单位还给予必要的费用,这样就鼓励中小企业接纳大量的失业青年。去年,北京也推行大学生实习证书等一系列措施。

揭开大学毕业生失业真相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本科以上学历青年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

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1998年工业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26%。显而易见,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目前还不至于会出现大学生失业。

青年中出现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失业并不是就业机会不够造成的,而是他们的素质结构、操作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择业上存在观念认识上的问题等原因造成的。调查表明,有的大学生宁愿等待,也不愿到与自己期望差距较大的部门、单位、地方工作。

曾燕波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了不同生源大学生对于就业地区的考虑(%)。(见表二)这些数据显示出,近年来外省市大学毕业生大量涌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个地区,加剧了结构性失业。这些学生在选择就业部门时,大都定位在三资企业、国有大企业和政府机关,对于工作条件的期望值较高。

根据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社会冲突是随着“准群体”转化为“显群体”而最终爆发的。原来的失业大学生可以说是社会冲突形成过程中的“准群体”,他们把失业主要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没有共同的利益认知,整个群体处于一个松散的聚合状态。

而现在,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把失业的原因集中认知为政府方面的措施不利,并且开始有了共同利益的认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就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群体意识,逐渐形成社会冲突“显群体”。而这正是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特点。

“高校毕业生是中国就业市场潜在的最大压力,我们的社会应该创造条件,改善就业环境,公开、平等分配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够、坦然面对业已沉重的就业危机。”6月12日,华东理工大学阎海峰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的一些单位,只要进去了,不犯错误,你就可以干到底,很多好的企业,尤其是事业单位,一个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坐在一个位置上,即使很平庸,也不会中途淘汰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王海峰博士说,“中国就业实体的岗位缺乏流动性,能上不能下,成为痼疾,这样势必影响年青人的进入竞争。”

有专家向记者尖锐提出:欠成熟的选拔考评机制、裙带关系影响巨大、隐藏的社会矛盾无法消弭,这些因素可能使第三次失业风险更大。“而如果缩短工作周期,分割一部分时间给年青人,则会使创造社会的动力增加,财富效果也会好,社会矛盾也得到消化。”该专家建议说。中国经济周刊

第二篇:杭州:暑期将尽毕业生改派高峰来临

2005届毕业生小盛,由于未及时找到工作,毕业后学校将其人事档案转到了生源地人事局,将户口迁移证迁往其老家。小盛不考虑回老家工作,因此未到老家办理落户等手续。8月份小盛在杭州找到了工作,想落户杭州,却发现迁往外地的户口迁移证不能在杭州办理落户手续。

改派高峰期到来

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眼下有部分2005届毕业生因为没有及时找到工作,错过了学校按就业协议书派遣人事关系的机会,像小盛一样,人事档案和户籍关系都被派回到了生源地,而他们现在已在杭州找到了工作,想要落户杭州该如何办理手续?这段时间,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每天都会遇到几十位毕业生提出这样的涉及人事关系改派的问题———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毕业生办理改派的高峰期。

毕业生人事关系的改派就是对毕业生人事关系派遣的调整,通俗地说,就是指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的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一般来说,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办理改派。但毕业生如果已改变就业意向、更换单位,在原单位同意的基础上,需及时办理改派手续,否则会影响其人事关系的落实和解决。

如何办理改派手续

以小盛为例,小盛所在单位可到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免费办理人事代理开户手续,并从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领取《毕业生就业改派申报表》,也可从浙江人才网人事代理专栏下载该表,取得该表后,小盛需先到生源地人事局盖章,签署同意改派意见。后经新接收单位和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盖章,再持该表到学校所在教育部门改签报到证,并到学校辖区的派出所,将户口迁移证迁往地从外地改为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同时省人才交流中心为小盛办理调档手续,将其档案从生源地人事局调到该中心后,小盛即可向省人才交流中心递交毕业证书、户口迁移证、照片,省人才交流中心就可为其办理进杭落户手续。

与小盛不同的是小林,小林也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5月份与富阳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书,毕业时学校将其人事关系都派到了富阳。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小林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公司也同意他离开。8月份,小林在杭州市区找到了一家公司,因为他的户口迁移证是迁往富阳的,在杭州不能直接落户,小林的问题也需通过改派的方式解决。新接收单位在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开户,领取改派表后,由原单位和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在改派表上签署同意调出意见,再经在杭新单位和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盖章后,也可将人事档案和户口改派到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并办理进杭落户手续。

在众多改派问题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即浙江省内生源毕业生,在省外高校毕业后,未及时找到工作,学校一般会将其人事关系派回到浙江省教育厅。现在有部分这类毕业生在杭州找到了工作,这些毕业生可以通过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等人才中介机构办理人事关系的接收手续,提交相应材料后可办理进杭落户手续。省外全日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还可以在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通过改派手续后办理先落户、再找工作手续。

仔细咨询很重要

为了更方便毕业生,一些高校将办理毕业生改派的期限增加到两年,即两年之内,毕业生提出要办理改派手续,学校都会为其办理。但在实际办理当中,毕业生需要注意各地的政策,特别是要注意各地的落户政策,因为各地的应、历届毕业生落户政策往往是不同的。

改派手续存在多种情况,毕业生在办理改派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为此,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在浙江省人才市场三楼人事档案管理部设立了“改派问题处理专窗”,届时将有专业人士提供咨询和指导。

来源:钱江晚报

第三篇: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

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分析与建议

内容摘要: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因此,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和就业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引入了研究通货膨胀和就业问题的常用工具—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运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论证和解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对抑制恶性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率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通货膨胀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界定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将通货膨胀分成以下三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这种温和的货膨胀。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而货币购买力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当奔腾的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这将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其结果,货币完全失去信任,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以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

(二)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状况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

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

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

1993一1995年的通货膨胀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三)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目前有说法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或者两者是伴生的。实际上,与其说通货膨胀是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还不如说它是由低估了的人民币没有及时升值而引起的。

通货膨胀不管是由成本上升触发,还是由需求强劲触发,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结果。由于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而造成价格上升;或者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价格的上升;或者是消费聘的物价指数上升,叫做通货膨胀。在经过若干年的货币超发积累之后,到2006年,开始在资产泡沫的形成上表现出来,到了2007年中期,通货膨胀也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二、我国近年来失业率概况

(一)关于失业率的说明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同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我国目前定期发布和实际使用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我国近年来失业问题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来解决。此后,我国在城镇劳动就业领域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至于农民,因为他们拥有土地,因此认为他们不存在失业。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不承认存在失业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批知识青年回城,造成前所未有的失业高峰。在这种形势下,我国

才开始建立失业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次失业高峰。第一个失业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个失业高峰出现在80年代末期、第三次失业高峰出现在90年代后期、第四次失业高峰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期,失业率逐年攀升,最高达到4.3%,年均失业率为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剧,尽管政府为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也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但我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甚至出现了大学生失业的现象;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沿海特区出现了“民工荒”,这一现象又同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急需转移的状况很不协调。如何解决我国大量的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但是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同时对经济理论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我国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我国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变动趋势:

1978年-2006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为一0.19,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将失业率作为x轴,通货膨胀率为Y轴,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关系,在1979—1980年、1983—1985年、1985—1986年、1990—1991年、1994—1997年、2001—2002年、2003—2004出现过;(2)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不变通货膨胀率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在1986—1988年、1991—1992年、1997—2000年分别出现过;(3)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促进情况,1992—1994年出现过。此外,1980—1983年、1989—1990年还出现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情况,也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由此可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菲

利普斯曲线并不符合菲利普斯的相互交替曲线。

(三)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偏低。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失业率的有力解释变量。第二,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处于0.3以下,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有微弱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不能决定失业率水平的高低。

以上所分析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我们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不能代表真正事实上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四、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出现的问题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突显出两大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其中通货膨胀问题的逐步解决主要依赖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如通过抛售债券、提高利息、准备金率等手段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降低通货膨胀。而另一难题失业问题的解决则显得更棘手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五、我国失业-通胀应对建议

(一)适度抑制通货膨胀

1、合理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有一句名言:任何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有必要的。央行可以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回笼资金的力度,包括央票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另外也可以通过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

2、稳定物价

目前造成我过CPI指数一直彪升的原因主要在农副产品短缺以及粮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以,稳定物价的重点在于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以及生产资料的价格。而稳定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关键是如何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应领导相关单位做好资源的开发,储备,以及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关机关单位应该在国家的带领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防止价格异常波动预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不想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在管住货币的同时调整价格。如果能管住货币,就会出现价格的有升有降;而如果在调整价格的时候不管住货币,其结果将是全面的通货膨胀。

(二)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低失业率

1、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政策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对失业者实施就业扶持。在过去的几年,我国政府实施税收等制度促进就业,收到了部分效果,但在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应审慎考虑税收方面的优惠有可能带来的投资过热问题。

2、发展人力资本,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

表现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岗位空缺,即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为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而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所以调整劳动力结构尤为重要。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

第三产业具有需求收人弹性高、投资少、见效快、吸收劳动就业多等特点,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我国第三产业产值仅占30%,又很大发展空间,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总之,经济高增长和失业的高增长的现象是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认清两者之间的关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观察家,2008年第49版

2、金丹,《对失业的相关分析》,乌鲁木齐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陈杰,《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8月

4、胡志红,《实证分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应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技术经济,第26卷第12期

5、王沫,《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商业经济,2006年2月

第四篇:02我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摘 要

1998年至今我国经济呈现出GDP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不稳定因素:一是物价持续上涨,二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近几年来, 由于国内市场上流动性泛滥, 在经过若干年的货币超发积累之后,到了2007年中期,通货膨胀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国内以及国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资产投资过热,我国经济有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方向发展的趋势。在通货膨胀压力以及就业形式严峻的压力之下,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出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特点。因此,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1978-2006年我国通货膨胀、失业情况作概括介绍的基础上,运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和由1978-2006年我国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所编制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来描述、论证和解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现象及其原因,并针对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对抑制恶性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率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失业率

目 录 前言„„„„„„„„„„„„„„„„„„„„„„„„„„„„„„„„„„ 3 1.1 文献综述„„„„„„„„„„„„„„„„„„„„„„„„„„„„„„„ 4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背景„„„„„„„„„„„„„„„„„„„„„„„„„„„„„„„ 4 1.4 研究方法„„„„„„„„„„„„„„„„„„„„„„„„„„„„„„„ 4 2 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5 2.1 对于通货膨胀的界定„„„„„„„„„„„„„„„„„„„„„„„„„„ 5 2.2 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概况„„„„„„„„„„„„„„„„„„„„„„„„ 6 2.3 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8 3 我国近年来失业率概况„„„„„„„„„„„„„„„„„„„„„„„„„„ 8 3.1 关于失业率的说明„„„„„„„„„„„„„„„„„„„„„„„„„„„ 8 3.2 我国历年失业率数据特征分析„„„„„„„„„„„„„„„„„„„„„„ 9 3.3 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双高”现状„„„„„„„„„„„„„„„„„„ 10 4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 11 4.1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的计算„„„„„„„„„„„„„„„„„„ 11 4.2 我国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12 4.3 结论„„„„„„„„„„„„„„„„„„„„„„„„„„„„„„„„„ 13 4.4 结论的进一步阐述: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原因分析„„„„„„„„„„„ 13 4.4.1 我国CPI反映市场价格不力„„„„„„„„„„„„„„„„„„„„„„14 4.4.2 “高增长、低就业”矛盾凸显城镇登记失业率偏误„„„„„„„„„„„„ 14 4.4.3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不规则程度加大和“陡峭型变形”的出现与经济体制转轨及其进程密切相关„„„„„„„„„„„„„„„„„„„„„„„„„„„„„„14 5 政策建议„„„„„„„„„„„„„„„„„„„„„„„„„„„„„„„„15 5.1 抑制通货膨胀„„„„„„„„„„„„„„„„„„„„„„„„„„„„„15 5.1.1 合理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15 5.1.2 稳定物价„„„„„„„„„„„„„„„„„„„„„„„„„„„„„„16 5.2 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低失业率„„„„„„„„„„„„„„„„„„17 5.2.1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17 1 5.2.2 发展人力资本,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17 5.2.3 实行城乡社会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17 5.2.4 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18 致谢„„„„„„„„„„„„„„„„„„„„„„„„„„„„„„„„„„„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1.前言

1.1文献综述

陈杰在《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中通过建立估计模型指出,短期内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我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因此,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预改革过程中高失业率,应该致力于合理稳定的经济发展,用有效的经济发展来解决高失业的存在。不应该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蛀虫,在没有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前(这里指通货膨胀不足以导致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之前),宏观经济目标的侧重点不应该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之上,而是合理的影响国内需求以及投资等,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动力得到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不顾通货膨胀成本,合理的预警系统的必要的。宏观政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不至于导致经济衰退的水平之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消除通货膨胀,这一点中国近十年的实际经验能够充分说明,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做的非常到位。

然而陈杰的文章中,对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构建涉及自然失业率等变量的再次估计,这必定将对估计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采用直接计算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的方法,从最直观基础的层面研究我国1978年-2006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1.2研究目的

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1.jDs)经验地推断在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负值关系,并利用图形表示了出来。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1.A.Samuelson)和索洛(Robert.Solow)在菲利普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变动率来描述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彼消此长的相互关系,并证明美国也存在类似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物价”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闻名于世的标准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进一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这一现象被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以不同国家数据得到了证明。然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的“滞胀”现象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替代关系。1967年和1968年费尔普斯(Edmund.phelps)和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相继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长期而言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1972年至1973年,以卢卡斯(Robert.E.Lucas)和萨金特(Thomas.J.Sargent)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提出菲利普斯曲线无论短期与长期都是一条垂直线。

那么,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是否会影响失业率呢?或者说,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果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其相关程度又如何呢?这种相关关系对我国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1.3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增幅为11.4%,比上年增长了0.3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比去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除了粮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两个特殊原因:一是春节、元旦两节期间,正值城乡居民集中采购的节日消费高峰期;二是雨雪灾害既加剧了一部分农产品的短缺,也导致了运输成本的上升。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8年1月CPI达到7.1%,再次创出11年新高,比2007年12月份上涨了1.2%。其他资源品、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却不得不面对全球2008年铁矿石将涨价65%的结果。而在过去的三年,全球铁矿石的价格已分别上涨71.5%、19%、9.5%。除了国内需求上升的因素外,在全球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中,中国同样难以逃脱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而且,中国本身也在酝酿更多的通胀因素,经过了长达5年的快速增长,劳动力、土地、资源、资金成本都在上升。

这些经济数据显示,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同时,这也意味着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高企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成为世界性现象;国内,CPI创11年来新高,南方冰灾又使本已存在的通胀压力雪上加霜,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以及环境能源的脆弱支撑使原有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宏观形势的这一局面,可能预示2008年将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自SARS以来最为困难和不平静的一年。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了解我国通货膨胀,失业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分析目前经济状况,制定相关调控措施有重大意义。1.4研究方法

以下的论文中,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并且研究都建立在相关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之上。正文的第一、第二部分简单概括了我国通货膨胀以及失业情况;第三部分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作出相应的评价,最后给出结论以及建议。2.我国通货膨胀分析

2.1对于通货膨胀的界定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运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总体平均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国际上通常使用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有专家认为,5%的CPI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数字。CPI在5%以内比较正常,是绿灯区;CPI在5%到9%之间,属于温和通胀,是黄灯区;9%以上属于严重的通胀,是红灯区.而由CPI而衍变出来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更为精确地衡量通货膨胀称度,它被描述为经济社会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npnpn1,n为npn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n和pn1分别为n时期和(n-1)时期的CPI价格指数。(高鸿业,2000)

有了以上的定义,西方学者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将通货膨胀分成以下三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并不十分害怕温和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些人还认为这种缓慢而逐步上升的价格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而货币购买力下降,均具有较快的速度。当奔腾的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的利益,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这将使通货膨胀更为加剧。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发生这种通货膨胀时,价格持续猛涨,人们都尽快地使货币脱手,从而大大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其结果,货币完全失去信任,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以致使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最后完全崩溃。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当然,对于通货膨胀还可以依据通货膨胀对价格影响的差别或者按照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与其程度分类,但鉴于本文的研究方向,仅以价格上升的速度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2.2 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概况

1978-2006我国通货膨胀率3025通货膨胀率%20***9801990年份20002010

通货膨胀率

图1 据上图表显示以及相关文献记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分别对应与上图的四个高点。

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1987-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是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从以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通货膨胀的表现情况来看,其具有的特点为: 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高速增长往往带来通货膨胀,在1980年以来增长率超过11%的年份里,通货膨胀都很严重。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大。

历次通胀均伴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国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二者总是相伴而来,如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2.3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目前有说法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或者两者是伴生的。实际上,与其说通货膨胀是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还不如说它是由低估了的人民币没有及时升值而引起的。1994年我国外汇改革成功,人民币就开始受到升值压力。当时,我国选择了坚持汇率不东,不让本币升值的策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维持本币不升值的办法是中央银行入市干预,收购外汇。到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国家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这时,国外热钱赌人民币升值,大量流入中国,更加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家外汇储备在2007年末达到15000亿美元。这么多的美元,人民银行使用大约12亿中央银行货币从商业银行收购来的。人民银行这些年也在竭尽全力设法收回过多发行的货币,除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外,还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虽然采取这样一些”对冲”的措施,但货币供应量还是大量增加了。这就是市场上流动性泛滥的来历。通货膨胀不管是由成本上升触发,还是由需求强劲触发,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结果。由于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而造成价格上升;或者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价格的上升;或者是消费聘的物价指数上升,叫做通货膨胀。在经过若干年的货币超发积累之后,到2006年,开始在资产泡沫的形成上表现出来,到了2007年中期,通货膨胀也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通涨问题将会在2008年进一步延续。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有四个: 7 一是主要金融指标的增长率仍是呈上升趋势,金融态势的偏热程度在上升;二是原油价格涨幅较大,其影响尚未充分向下游传导;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涨幅已由稳定转为上升,将会对处于下游的消费品价格产生音响;四是人民币跟随美元贬值,币值名升实降,升值压力在增大。

3我国近年来失业率概况

3.1关于失业率的说明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失业率概念是指失业人数同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可以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我国目前定期发布和实际使用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其计算公式: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xlO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于强调“非农业户口”和“在当地就业机构登记”,并不能反映失业的真实状况国家统计局已从2005年l1月开始进行“调查失业率”的抽样统计,其中农民(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失地农民)而首次被纳入调查范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官方将定期公布调查数据,这意味着人们将能获知中国真实的失业水平,失业率将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的风向标作用。但以往的历史统计数据只能使用原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因此,本文采用的数据除2006年上半年的外,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前者所指失业人数的统计范围包括了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和未登记的所有城乡失业人员,而后者所指失业人数只限于在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二是前者所指失业人员通常限定为最低劳动年龄以上、退休年龄以下,而后者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16周岁以上、50周岁(女性45周岁)以下。一般认为,失业率更能准确反映当地的就业水平和失业状况。

3.2我国历年失业率数据特征分析

1978-2006我国失业率分布图6543210失业率%年份*********00120032005年份

图2

1978-2006年GDP增长率%1614121086420GDP增长率%年份*********0012003年份

图3 注:以上图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所获数据编制

从图2可以观察出,我国的失业率自1979年达到相对高峰5.4%后,一直降至1985年的最低值1.8%,在经历1986-1988三年内持平2%之后,我国的失业率在接下来的18年中,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其中有三个相对高点,即1986年的2.6%,1997年的3.1%,2003年的4.3%。预计2006年以后,在国家降低失业率的政策之下,我国的失业率将有缓慢下降的趋势。

3.3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双高”现状

2005从图2以及图3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率与失业率近年来均处于上升趋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就中国当前失业率现状发表讲话,他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律让很多外国人看不懂,“外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一定是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增加;但是我们如今是经济增长了,失业率却增加了。”徐匡迪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新增就业人口900万,数字虽然令人振奋,他却并不乐观,因为当前失业问题很严重。徐匡迪表示,我国目前公布的失业率4.6%只是登记失业率,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不纳入这个范围,而且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不算失业率。事实上,将大中城市下岗、待业等情况包括在内,总失业率接近8%。”他认为,目前中国维持的低通货膨胀与就业率不很高有关系。徐匡迪说,就业率始终是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终归是中国的隐忧。

造成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但也附带高失业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引发失业增加。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但由于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中,投资和出口效应较大,且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相应减少。这样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升级似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2)经济体制改革使就业岗位减少。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失业包括下岗型和破产型两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分流成为必然选择。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只有6 488万人,比最多的1995年减少了4773万人。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被淘汰导致破产又向社会分流出大量失业人员,加大了社会就业压力。

(3)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对就业规模造成一定影响。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大表现就是“知识性失业”的出现,也即高学历人才失业现象逐步增加的趋势。在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有些岗位却没有人去做。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更为突出,基层和西部人才紧缺,高端和低端人才不足。

4.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

4.1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的计算 本部分分析中涉及到的基本指标有:

1.失业率(x)2.通货膨胀率(y)有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及其关系的基本统计量有: 1.失业率(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2.通货膨胀率(平均数)3.相关系数r 相关系数是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一般在一l

2ny2(y)

根据前述的信息系统,选取1978到2005之间的各项数据,分别统计出从1978到2005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所对应统计量,列表如下,从中可以计算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相关系数。

通货膨胀率 年份 失业率x ︳y︱

1978 5.3 0 1979 5.4 2 1980 4.9 5.9804 1981 3.8 2.4052 1982 3.2 1.897 1983 2.3 1.5071 1984 1.9 2.7948 1985 1.8 8.8836 1986 2 6.0109 1987 2 7.2901 1988 2 18.5312 1989 2.6 17.7765 1990 2.5 6.3913 1991 2.3 3.4196 1992 2.3 6.3896 1993 2.6 14.6997 1994 2.8 24.1304 1995 2.9 17.0796 1996 3 8.3144

xy

x2

28.09

29.16 24.01 14.44 30.16 5.29 3.61 31.16 4 32.16 6.76 6.25 33.16 5.29 6.76 34.16 8.41 9

y2 0 4

35.76518 5.784987 3.598609 2.27135 7.810907 78.91835 36.13092 53.14556 343.4054 316.004 40.84872 11.69366 40.82699 216.0812 582.2762 291.7127 69.12925

0 10.8 29.30396 9.13976 6.0704 3.46633 5.31012 15.99048 12.0218 14.5802 37.0624 46.2189 15.97825 7.86508 14.69608 38.21922 67.56512 49.53084 24.9432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3.1 3.1 3.1 3.1 3.6 4 4.3 4.2 4.2 4.1 2.7913 0.792 1.1414 0.4165 0.6912 0.801 1.1995 3.8979 1.799 2.59 8.65303 2.4552 3.53834 1.29115 2.48832 3.204 5.15785 16.37118 7.5558 10.619 35.16 9.61 9.61 36.16 12.96 16 37.16 17.64 17.64 16.81 7.791356 0.627264 1.302794 0.173472 0.477757 0.641601 1.4388 15.19362 3.236401 6.7081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以下数值: xy=470.09 x=92.4 y=171.62 xy2=524.62 =2176.99 2(x)2=8537.76(y)2=29453.42 r-0.19,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具有微弱负相关性.4.2 1我国的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我国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变动趋势如下图所示。

失业-通胀菲利普斯曲线30252.82通货膨胀率%20151050-5012.62.92.61.82232.32.54.23.13.84.13.24.23.13.644.33.14.95.45.31.92.32.323失业率%456

图4:

注:以上图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运用EXCEL编制而成

1978年-2006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系数为一0.19,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将失业率作为x轴,通货膨胀率为Y轴,可以看出两者的变化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关系,在1979—1980年、1983—1985年、1985—1986年、1990—1991年、1994—1997年、2001—2002年、2003—2004出现过;(2)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不变通货膨胀率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在1986—1988年、1991—1992年、1997—2000年分别出现过;(3)正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促进情况,1992—1994年出现过。此外,1980—1983年、1989—1990年还出现过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情况,也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的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线。由此可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并不符合菲利普斯的相互交替曲线。4.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偏低.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失业率的有力解释变量。第二,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处于0.3以下,说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有微弱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不能决定失业率水平的高低。

4.4.结论的进一步阐述: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失灵原因分析

以上数据所分析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 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我们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不能代表真正事实上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4.4.1我国CPI反映市场价格不力

根据2006年中央银行第四季度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63.4 9%的城镇居民认为物价偏高,41.7%的居民对未来物价走势不乐观,物价上涨压力较大,我国是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的。而我国这几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CPI指标只是保持低位增长,这与现实中民众普遍感受到的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大现状是相悖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CPI指标的核算实际上存在着涵盖范围的局限和统计权重的偏差。我国CPI指数还只是反映日常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于房地产、股市、汇市等资产价格却始终没有正确反映。因此可以说明我国CPI在反映市场价格方面是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以至于一些反映实际通货膨胀的数据已经游离出了统计范畴。

4.4.2“高增长、低就业”矛盾凸显城镇登记失业率偏误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矛盾,即在国内消费需求过热背景经济存在着“高增长、低就业”的困境。根据表1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处于小幅攀升趋势,这与当前我国真实存在的失业现状是不符的。因为我国目前一直缺乏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率统计数字,“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官方失业统计指标是存在着偏误的,它只强调“非农业户口”和“当地就业机构登记”,并不能反映我国失业的真实水平。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纷纷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证明我国目前的实际失业率早已超出国际警戒线7%。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就高达8.27%,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到2010年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将高达25 左右。如此可见,城镇失业者加上农村失业农民,我国实际失业率应是远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的。

4.4.3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不规则程度加大和“陡峭型变形”的出现与经济体制转轨及其进程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环形曲线运动不很规则,出现了每一个环形曲线起始点年份与结束点年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偏差过大的特点。比如,1990年与1980年相比较,失业率相差2.4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相差接近4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0年相比较,失业率上升O.5个百分点,而通货膨胀率反倒下降4个百分点,与工业国家相比较,环形曲线运动显得相当不规则。而且,在菲利普斯曲线的实际运行轨迹中可以看出,1979—1984年短短5年间,失业率骤然下降3.5个百分点;而1984—1988年、1991—1994年通货膨胀率则骤然上升15.7个百分点和18.8个百分点,1989—1990年、1994—1998年通 货膨胀率则下降了15.8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的大起大落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出现了“陡峭型变形”.这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及其进程密切相关.从通货膨胀方面看,1984年,中央决定放开大部分消费品价格,且生产资料价格也逐步放开:1988年,实行“价格闯关”政策,全面放开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1992年,实行城市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直接地导致了物价的上涨,并形成了转轨以来几个高通货膨胀时期;从失业方面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劳动力人口基数巨大 使得长期以来劳动力供给出现剩余,特别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长期推行的“充分就业”政策使得劳动力参与率极高,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的冗员和隐性失业。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些冗员和隐性失业人口必然地要被暴露出来,失业问题显性化,因而形成了转轨过程中的三次失业高峰。当然,大多数转轨国家在转轨初期都出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升高的现象,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先由农村开始推行,从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着手,解决失业问题,同时,价格管制使得通货膨胀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稳中有降。因而,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双双同时下降之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失业问题的显性化以及逐步放开价格管制的政策,直接导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也体现出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的特点。

综上,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指标并不能组成一条正规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失灵毋庸置疑。

5.政策建议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突显出两大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其中通货膨胀问题的逐步解决主要依赖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如通过抛售债券、提高利息、准备金率等手段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降低通货膨胀。而另一难题失业问题的解决则显得更棘手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通过上述的讨论,现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5.1适度抑制通货膨胀

5.1.1合理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有一句名言:任何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有必要的。央行可以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回笼资金的力度,包括央票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另外也可以通过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但加息的空间很小:因为一方面 美联储的大幅降息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升息空间,如果不考虑期限的不同,中美基准利率已经倒挂1.14个百分点,而一年前的人民币利率还比美元利率低2.73个百分点。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货币市场趋向自由的大背景下,利率倒挂将导致资本向高息货币国家涌入,进而导致该国货币升值以及通货膨胀。另一方面, 与过去在封闭环境中,只要连续加息即可达到紧缩的目的,顶多再动用一点点行政手段配合的情况不同,在全球热钱可以跟随贸易以及投资轻松进入中国境内的情况下,中国加息对降低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的作用不会像以前那么大。(吴敬琏,吴晓灵,刘世锦,2008)

在使用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明白,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成本推动型主要涉及到不同行业比价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全社会的流动性会减少,但是要素成本并不一定会降下来。而且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单靠货币政策来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还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运用价格杠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此。此外,应在产业政策方面指定行业标准,排污标准等,光靠货币政策,中国经济面临的粗放式发展矛盾无法解决。

5.1.2 稳定物价

目前造成我过CPI指数一直彪升的原因主要在农副产品短缺以及粮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以,稳定物价的重点在于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以及生产资料的价格。而稳定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关键是如何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兴修水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同样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贷款;另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务农人员技术水平同样不能忽视。对于生产资料等资源类产品,国家应该及时调整国内生产资料的配置,做好合理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应领导相关单位做好资源的开发,储备,以及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关机关单位应该在国家的带领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防止价格异常波动预案。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市场供应,搞好产运销衔接,完善粮食、食用油、肉类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相关企业增加商业库存,保证不断档、不脱销。依法管理好市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必要的时候,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胀不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进”包括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包括我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如果我们用较低的资源来进行生产的话,只是用中国有限的资源来补贴全世界,因而中国必 16 须及时调整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的定价都由市场来起到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而这些价格的调整就意味着要推动成本的上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不想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在管住货币的同时调整价格。如果能管住货币,就会出现价格的有升有降;而如果在调整价格的时候不管住货币,其结果将是全面的通货膨胀。5.2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低失业率 5.2.1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政策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对失业者实施就业扶持。在过去的九年里,我国政府依照1997年出台的“三条保障线”制度不断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预算资金安排,对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通过财政与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相配套,提供相应的就业公共服务,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以此向一些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扶持等,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1998年以来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陆陆续续出台许多旨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其他税种实施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规定。如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9月曾出台文件规定:失业人员再就业可以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关税收减免政策。2006年1月23日国务院又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186号),将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但在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应审慎考虑税收方面的优惠有可能带来的投资过热问题。

5.2.2发展人力资本,调整劳动力结构,减少结构性失业

我国目前一方面失业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岗位空缺,即失业与空位同时存在,表现为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就业难,而有一定技术水平或熟练劳动力却远远供不应求,致使一些企业关键岗位空缺。随着新兴技术和产业部门的不断产生,不仅社会经济运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由于产业分工的不断加强,职业种类日益增多,职业间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隋况下,劳动力的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的矛盾愈益突出,要解决或缓解这一矛盾,这就要求我国在今后调整产业结构时,必须要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把劳动力作为—个能动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5.2.3实行城乡社会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的市场必须有三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是各地要彻底开放劳动力市场,取消歧视生源地就业政策;二是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全国性的就业指数体系,让老百姓一 17 看就知道什么地方是我能去的地方,什么地方去了也不好找工作。现在农民外出打工,主要依靠同乡、朋友的介绍,民工潮的形成恐怕l与缺乏有效信息指导也不无关系;三是改变观念之改变思路,彻底拆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失业登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2.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

第三产业具有需求收人弹性高、投资少、见效快、吸收劳动就业多等特点,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其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吸收劳动力也很有限,不到劳动力总数的25%,而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在60%左右。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瓶颈产业,今后我们应将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看待。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人。因为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的投人,既可以为经济的高速高质量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及下岗职工兴办第三产业。总之,经济高增长和失业的高增长的现象是当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认清两者之间的关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致 谢

这篇论文的研究和写作都得到王升老师的悉心指导,王升老师多次询问写作进程,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拔,热忱鼓励。王升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鼓励着我。王升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的指导,还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向王升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感谢我所有的老师、同学、朋友四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参 考 文 献

吴敬琏,吴晓灵,刘世锦 2008.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2008年3月17日 第49版 观察家

金丹 2007.对汇率与失业率关系的相关分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 陈杰 2007.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8月(中旬刊)总第512期 胡志红,汪 雷 2007.实证分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应对财政政策就业效应.技术经济 第26卷第12期

王沫 2006.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商业经济 2006年第2期(总第275期)褚福灵 2006.中国就业现状分析.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第14卷第2期(总第53期)高鸿业 2000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1页-628页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1978-2007

The analysis and relevant research Of Chinese inflation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Li Jun n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Abstract: The GDP of Chinese economy has showing a rapid growth trend since 1998,butsuch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accompanied by two instable factors of macroeconomic operation: one is the prices continued to rise, the other i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anks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mobility in the domestic market, after a number of years of accumulation of super-currency, inflation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as far as to the 2007 mid-term, as well as foreign and domestic factors in the common role,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the loan-to-crisis and domestic assets overheated investment, China's economy to the cost-push inflation direction of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In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s well as severe forms of employment under the pressure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showing a Phillips curv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identify the rate of inflation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movements between China rela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1978-2006, China's inflation, unemployment situations outl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inflation rate of us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our country from 1978-2006, compiled by the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Philip inflation Andean curve to describe, verification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Phillips curve phenomenon and its causes, and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rrent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the inhibition of hyperinflation and to lower the unemployment rate measures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Phillips curve

Inflation

Unemployment rate

附录:

以下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年份为1978-2006年;其中CPI指数以1978年为基数100的定基指数,通货膨胀率则根据公式npnpn1计算得出,n为n时期的通货膨pn1胀率;pn和pn1分别为n时期和(n-1)时期的CPI价格指数。年份

通货膨胀失业率(城CPI 通货膨胀率 率(绝对镇登记失

GDP增长

值)% 业率)%

率% 1978 100 0 0 5.3

0 1979 102 0.02 2 5.4

7.60 1980 108.1 0.059804 5.9804 4.9

7.81 1981 110.7 0.024052 2.4052 3.8

5.26 1982 112.8 0.01897 1.897 3.2

9.01 1983 114.5 0.015071 1.5071 2.3

10.89 1984 117.7 0.027948 2.7948 1.9

15.18 1985 128.1 0.08836 8.8836 1.8

13.47 1986 135.8 0.060109 6.0109 2

8.86 1987 145.7 0.072901 7.2901 2

11.57 1988 172.7 0.185312 18.5312 2

11.27 1989 203.4 0.177765 17.7765 2.6

4.07 1990 216.4 0.063913 6.3913 2.5

3.83 1991 223.8 0.034196 3.4196 2.3

9.19 1992 238.1 0.063896 6.3896 2.3

14.24 1993 273.1 0.146997 14.6997 2.6

13.94 1994 339 0.241304 24.1304 2.8

13.09 1995 396.9 0.170796 17.0796 2.9

10.93 1996 429.9 0.083144 8.3144 3

10.01 1997 441.9 0.027913 2.7913 3.1

9.28 1998 438.4-0.00792 0.792 3.1

7.83 1999 432.2-0.01414 1.1414 3.1

7.63 2000 434 0.004165 0.4165 3.1

8.42 2001 437 0.006912 0.6912 3.6

8.30 2002 433.5-0.00801 0.801 4

9.09 2003 438.7 0.011995 1.1995 4.3

10.02 2004 455.8 0.038979 3.8979 4.2

10.08 2005 464 0.01799

1.799 4.2

10.43 2006 462.6-0.00295 2.95 4.1

10.7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第五篇:2009农业农村先进个人(安高峰)

克 孜 河 上 的 赞 歌

——推荐洋大曼乡政府副乡长安高峰农业农村先进个人典型材料

他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实苦干,关爱下属,真心真意为群众办事实、办好事,受到乡党委的一致好评。在乡农村经济建设工作过程中,他组织协调各单位,带领乡农村经济办一班人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为乡农村经济的建设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疏勒县洋大曼乡政府副乡长安高峰。这位中等身材、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从不计较得失,不计名、不计利,几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特别是由于工作需要,接任农办主任以来,为乡里的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献计献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脚真抓实干,洋大曼乡乡农村经济工作走到了全县的前列,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在工作上,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讲求实效。今年以来,安高峰同志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农村经济办主任工作职责,思想上、行动上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强烈事业心,扎扎实实地创造性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了农村经济办公室全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今年我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安排和部署,结合全乡实际,在稳粮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努力扩大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全乡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是抓好传统种养殖业,奠定农业和农村工作基础。今年,安高

峰同志和农村经济办公室人员,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调减棉花面积、提高棉田品质、优化传统种植业等工作安排和部署,认真做好对全乡2万亩小麦灌水、追肥和棉田管理工作。进入“三夏”以后,安高峰同志和办公室人员,狠抓了小麦收割和复播地膜玉米播种,共种植复播地膜玉米1.35万亩,为全年粮食丰产和畜牧业青贮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7.5”事件发生后,按照上级关于农业生产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各村小麦种做好精选和拉运,严把质量关,按照2万亩小麦的计划,圆满完成了人均一亩冬小麦口粮田的种植目标。为确保来年小麦良种能够满足全乡种植要求,选定3、6村选购小麦原种,种植小麦种子田1200亩。

二是加强林果业发展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洋大曼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快推进林果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林果管护工作,提高质量,促进林果在产量和质量上有一个较大提高。(1)加强杏树管理力度,加大杏干晾晒工作,洋大曼乡加强现有杏树13828亩的管理工作。(2)加强红枣种植管理力度,今年洋大曼乡落实红枣种植面积8300亩,其中红枣定植2400亩,建园式红枣连片定植2300亩,小麦套种120亩,直播5880亩,同时加强了红枣管理,现红枣长势良好;把坐地苗作为全乡红枣示范田,加强水肥和定植定干管理,红枣现已结果,并对2008年定植的10200亩红枣进行统一嫁接,现长势良好。(3)扩大销售渠道,建立农民协会,促进农产品销售,全乡共计建立各种协会11个,主要有畜牧业协会,包括牛协会、羊协会;林果业协会,包括杏协会、石榴协会、苗圃协会;蔬菜协会、西甜瓜协会、棉花协会、和小麦玉米协会,积极引导扶持各协会独立开展工作,各协会分别对全乡各种农产品销售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积极同县供销社联系,加强鲜杏销售工作,分品种、分等级、精包装,提高鲜杏商品性,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林果业总产值达到1183.59万元,人均纯收入501.11元。

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1.按照县委、政府大力发展村庄经济的政策,洋大曼乡党委、政府根据洋大曼乡各村实际情况结合抗震安居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村庄经济根据6村有养牛传统,在6村建立养牛小区,根据4村、13村离巴扎近的实际,在4村、13村发展温室和棚圈为一体的村庄经济模式,根据14村有养鸡基地的实际,在14村以养鸡基地为龙头,建设养鸡养殖小区。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村庄经济的发展,<1>建房户免除一年义务工,<2>路、渠、水、电由乡人民政府协调解决。<3>建棚圈、温室的土块由农民互助解决。<4>建房用水由乡人民政府优先解决。<5>建房户在农业产业调整中给予照顾。<6>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由建房户出工,乡政府出资建设沼气池,解决农民生活用燃气问题。全乡今年建设村庄经济550户,现已全部完成。

四是立足支柱产业,推进畜牧基地建设。今年,安高峰同志和办公室以及畜牧站工作人员,从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种繁育、疫病防疫等技术服务入手,确保了畜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确保“三秋”青、黄贮饲料的制作和储存,组织各村新要求开展了青、黄贮饲料工作,为“三秋”畜牧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五是做通群众思想,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在劳务输出工作上,积极做好两个转变,变季节性劳务输出为常年输出,变单一行业输出为多行业输出,积极发展劳务经纪人,由政府单一组织变为由经纪人组织,共同发展的劳务输出路子,今年向疆外、疆内劳务输出共计4181人(次),向疆外输出337人(次),其中由乡政府组织输出117人,劳务输出经纪人组织220人;向疆内输出3844人(次)。外出劳务收入660万元,人均收入394.85元。

六是加大土地归并、开发和整理力度,加强土地发包的管理,对不合法的土地进行重新测量发包,同时提高开荒土地的市场化、商品化水平,不断盘活集体土地、壮大集体经济,使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达到316万元,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同时,在落实好高新节水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和承包户打井,不断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解决农业生产缺水的后顾之忧。

八是安高峰同志带领农村经济办公室一班人认真贯彻地、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农村经济工作的落实。在工作中,吸取多方面工作经验和教训,结合我乡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利用科技,大力推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班、使用技术讲座以及实地观摩等方式,为乡、村培养了一批林果、畜牧、特色农业等农业技术员。同时,加强对各站所社的管理,提高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对群众科学技术、农业机械维护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九是按照乡里的安排和部署,在安高峰同志的组织下,农村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相关人员做好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认真安排组织回收欠款,减少各单位老欠款数量。

安高峰同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切实夯实基础工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决心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崇高理想,谱写了一曲克孜河上的动人歌声。

第3次就业高峰来临 算上农村我国失业率高达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