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21-417034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8 08:48: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的畅销之路 梁小民

如要列举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必在其中,其英文原版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

这本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就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书还没有完稿,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版权最高卖价;二是此书一出版便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经济学著作的“NO.1”。

之所以能造就这样的奇迹,主要原因是这本书从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曼昆说,他在写这本书时,竭力把自己放在一个经济学初学者的位置上,使用初学者会感兴趣的那些材料。1999年,经济学家梁小民作为译者,首次将《经济学原理》引入我国。这本书在我国也同样广受欢迎,以至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手一本。如今,《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典藏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梁小民特为《读书周刊》撰稿,为我们介绍这本经济学教科书的畅销之路。

——编者

不可能“永葆青春”

一本好的教科书是一个学科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一个学者无论对这门学科有多么精深的研究,一定是从这门学科的教科书开始的。

以经济学而言,二战前的经济学家都是从学习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 《经济学原理》开始的。这本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好的介绍。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出版了他全新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这本书建立了一个把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起的经济学体系,成为“新古典综合体系”。这本书很快成为风靡世界的教科书,二战后的经济学家都是经由这本书进入经济学殿堂的。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本书的第十版,很快就成为上世纪80年代学子的必读书。如今许多已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仍怀念这本书当年对他们的影响。

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风行了50多年,至今仍有余音。尽管每版都有修订和补充,以赶上经济学发展的速度,尤其从12版开始,与经济学新秀威廉·诺德豪斯合作,但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不可能永葆青春。进入21世纪后,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逐渐取代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广受欢迎的经济学教科书。

主动要求一个人翻译

谈到曼昆这本《经济学原理》的出版,还有一段趣事。1995年,美国一家出版社以130万美元的高价征求一本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通俗经济学读本。当时的书名初定为《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

130万美元,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高价,须知当时名牌大学教授的年薪也不过8万美元而已。于是,许多经济学家纷纷参与竞标,最后中标的是被称为经济学界“神童”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这本书写成后,原出版社把版权转让给了德赖登出版社(The Drgden Press)。该社认为如果《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能成为教科书,那么在市场上会更畅销,便要求作者保留原书的风格,但将其改写为教科书,并将稿费加至250万美元。该书第一版于1998年在美国出版,初印即为20万册。出版后被欧美600多所大学作为大学经济系和全校经济学公共课的教科书,至今已有20余种文字的外文版,一直到2015年的第七版仍然畅销不衰。

国内最初关注到这本书的是“经济科学译丛”编委。丛书副主编梁晶女士找到我,问我这本书值不值得翻译,我可否承担这一工作。当时国内已有其他翻译过来的、在国外相当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亦由“经济科学译丛”组织译出),以及在国外相当畅销的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

其实,对曼昆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我很熟悉,我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本科生就用这本教材,这本书有其他教科书不能代替的特色。

我当时就表示可以译,而且最好由我一个人译,我一向主张一个人独自译一本书,这样能保持统一的风格。果然,这本书出版后,在众多引进版的教科书中独树一帜,畅销不衰,每一版的销售都在20万册以上,成为许多大学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指定参考书,在普通读者中也甚受欢迎。2001年中国书刊发行协会把此书评为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

名人效应起了作用

许多优秀的学术著作,其内容对相关学科和社会影响重大,但未必畅销,《经济学原理》既是重要的,也是畅销的。它是怎么做到的?总结一下它的畅销之路,也许对图书出版的发展不无意义。

一本教科书的畅销首先应该是学科大师所写,这也是一种名人效应。当然,这不仅在于大师的名气,更在于大师的水平。大师是这一学科的通才,对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有全面的了解,他们不仅钻研某一问题或者对本学科某一方面有开创性贡献,而且对这个学科的所有问题都有所了解,才能写出一部精辟、全面的教科书。教科书并不是东抄西拼地编,而是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创造。

马歇尔、萨缪尔森都是这样的大师,曼昆尽管现在还比不上他们,但既被认为经济学“神童”也当然不凡。他出生于1958年,27岁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后进入哈佛大学,两年后就提为正教授。要知道在这样的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即使相当优秀也要十年才能担任正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小菜单成本与大经济周期:一个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引起经济学界高度赞赏,其中“菜单成本”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概念进入教科书,并被广泛实用。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这一流派的理论成为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基调,并颇见成效。曼昆本人从2003年起担任小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成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后又回到哈佛。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畅销就不足为奇了。

帕金的《经济学》写得也相当好,可惜在经济学界帕金并非大师级名人。但也并非大师级人物写的教科书都能如此畅销。斯蒂格利茨得过诺贝尔奖,级别恐怕比曼昆高,他的《经济学》写得也相当好,但畅销程度也不如曼昆,因此教科书的畅销还在于内容与写法。

感受到时代气息

作为入门教科书,供大学一年级新生使用,就要对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行介绍,这是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但写法会差别很大,同样内容的不同写法决定了一本教科书受欢迎的程度。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其不同于其他同类教科书的特别受欢迎之处。全书第一章首先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问题,然后围绕这十大问题展开论述。我见过有的教科书也想用类似的写法,但问题概括得不准确、不全面,或混淆了理论与方法,但曼昆的十个问题的确抓住了经济学的核心,初学者掌握了这十个问题就容易理解后面的内容了。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对这十个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人读后过了很久,对具体内容可能记不清了,但对这十大问题仍然记忆犹新。

对许多经济学概念与理论,《经济学原理》也解释得准确、简练而清楚,运用实例来解释概念与理论是所有教科书的特点,但曼昆用的例子与一般作者用的不同。他的书中有三部分实例:“新闻摘录”是用报刊上相关的文章来说明问题,引导读者用经济学观点来看待当前社会的各种热点问题,每一版都会更换这部分,让读者读到最新的热点;“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参考资料”是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一些补充和说明。这三部分内容在书中占了相当大分量,而且与书中的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曼昆的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每一版都有一些改变。其中有两次改变甚为重要,一次是在第三版中新增加了两章: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言”,介绍这个领域的三个重要发展——不对称信息理论、行为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与我们理解的政治经济学不同,曼昆是用经济方法分析政治问题,如公共选择理论等),这些发展对经济学影响相当大,作者对这些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还有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包括现值评估、风险管理与资产定价,这些内容对读者了解金融市场极为重要。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日益重要,增加这一章使宏观经济学部分更完善。另一次是2009年的第五版中增加了金融危机的问题,许多部分根据这一问题的发生进行了修改,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2007年金融危机才发生,2009年的版本就增加了这部分内容,而且即使在现在看来,他当时的分析也相当有见解。

“酒香也怕巷子深”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好书,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成为畅销书,宣传、推广是少不了的,曼昆及出版社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是如何宣传的,我不清楚,我要谈谈它在我国的推广。

这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光明日报》曾做过一整版的介绍,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当时的中央领导都主动阅读。不少国家机关如外交部、国家统计局为干部们购买了此书,作为学习之用。这为该书开辟了市场。

这本书的主要对象还是大学生群体,因此出版社安排我在各地高校演讲,介绍这本书。演讲结束后我们与教师座谈,许多学校决定把这本书作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特别补充一句,吕敬人先生为这本书第一版设计的封面很有特色。书是一个综合体,各个环节都不可少。

如今,距我翻译这本书已经快20年了,今后还会有更新更好的经济学教科书问世,我们期待着。

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均衡取舍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由于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当政策外部环境改变,人也会相应调整自己的策略。前四个原理讨论了个人如何作出决策。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而且还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互相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使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变好

比较优势的原理使得每个人从事相对优势的行业,互相贸易比自给自足要好。

交易产生了,人们就可以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那块。通过买卖交换,就能买到更多不同的东西。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贸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通过看不见的手——价格来指引经济。

当政府阻止价格自发调节市场资源的时候,也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的协调组织能力。

原理七: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词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这个时候,有关部门就能通过发布公共政策来进行改善,比如专门针对垄断和污染的法规。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商品与劳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归因于生产力的变化。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那么,其他解释的重要性就应该是次要的。例如,有人想把上个世纪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工会或最低工资法。但美国工人的真正英雄行为是他们提高了生产率。

原理九: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发行大量的钞票,币值就会下降。造成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即钱是没少花,买到的却是跟之前一样的东西。

原理十: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选择关系

价格变化具有粘性,当政府减少货币发行量时,价格不会马上变化,但人们支出数量减少,引起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量变化,造成失业。

一般来说,抑制通胀就会暂时使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对理解税率变化、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的短期效用至关重要。

第二篇: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给不知情者的解释

哈佛教授N.格利高里 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入门教材《经济学原理》把经济学思想总结为10个经济学原理。略略细读这些原理,读者可能就会产生疑问,觉得把经济学思想综合成10个经济学原理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甚至会让读者对N.格利高里 曼昆巧妙而简洁的总结产生怀疑。

对于以上的疑问本人已做出一些修补。第二个列表是本人把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总结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英语,这样可以让那些不懂经济的人很快就能了解经济思想。解释和具体说明在以下几页会提到,但建议每个读者把表格减下来,随身带着它,万一对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又迷惑时(尽管以后不大可能),它会有帮助的。

Mankiw’s Principle 曼昆的原理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Yoram’s Translation Yoram 的解释

#1 Choices are bad

选择是痛苦的

#2 Choices are really bad

选择实在是痛苦

#3 People are stupid

人们是愚蠢的

#4 People aren’t that stupid

人们也不是那样的愚蠢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worse off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糟糕

#6 Governments are stupid

政府是愚蠢的

#7 Governments aren’t that stupid

政府也不是那样的愚蠢

#8 Blah blah blah

废话,废话,废话

#9 Blah blah blah

废话,废话,废话

#10 Blah blah blah

废话,废话,废话

第三篇: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推荐)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

摘要: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该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才能够促进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曼昆写的十大经济学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加强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经济学;十大原理;分析

经济学理论知识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经济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学研究一直是各国大力倡导的研究工作。其中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所写的《经济学原理》,是当今世界上权威性很高的经济学著作,这本著作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流行,在经济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中较为著名的是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该原理从本质上对经济学进行了论述,对于现实的经济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十大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中作者所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为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曼昆所写的十大经济原理:

1)人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二、十大经济学原理分析 2.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在选择资源时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进行最优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权衡取舍的过程。比如在日常的消费的过程中,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相切时,由于消费者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就需要对多种商品进行权衡取舍。在选择过程中,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喜好以及商品的价格进行选择,这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主要表现。同时机会成本也是权衡取舍的一种表现形式。

2.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们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需要对可以选择的方案的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比较,最后做出选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会成本。在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中,机会成本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和睡觉中选择时,当选择学习而放弃睡觉时,这时候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睡觉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2.3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边际最简单解释就是衡量自变量的变动所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关系。比如在沙漠中一个人很口渴,当看到绿洲并且有大量的水喝时,他喝的第一口水可能是挽救了他的生命,因此第一口水给其带来的效用最大,当继续喝水时,水给他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带来了负面效用,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因此一个理性的人需要考虑边际变量,当效用为零时停止活动,放弃选择。

2.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一个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成本或者收益发生改变时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如企业中对于员工采用奖金激励的手段,就会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在当前销售工作就是采用低底薪和高提成的激励手段,激励销售人员做出更多的业绩。

2.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

尽管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专业化和分工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好处,但是专业化和分工不能使每个人都享受到不同的产品与服务。比如面包师不能使用打铁匠的生产出的铁器,打铁匠也不能享受到美味的面包,贸易的产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通过对各种产品制定一个价格,进而拿到市场上与其他的商品进行买卖,这样就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当今世界的贸易也是如此,可见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享受到不同服务和产品,改善了每个人的状况。

2.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利润、价格以及企业家。市场经济既具有好处也存在的弊端,市场经济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使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市场经济就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总之,市场经济利大于弊。

2.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成果

市场经济指导的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于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不均衡时,政府出面就可以调控资源,把市场经济带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2.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国富论》中论述了一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该国家生产物品和劳动的能力。一个国家只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创造大量的物品和劳务,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当政府发行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货币是一种物质交换的媒介,货币量的发行应当与国家实际的经济实力相符合,这样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2.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有效解决失业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加大投资或者促进私人企业扩大生产,这样企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失业率。但是在这一期间要做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取舍,在保证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失业率。

结语:通过对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十大经济学原理的提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缺陷,就是这样也不可否认其对于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喻晓东.关于微观经济学外版教材的若干教学问题——以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03)[2] 林君秀.经济学不再让人恐惧——曼昆《经济学原理》介绍[J].经济科学.2007(03)[3] 王跃生.有些书可以影响一代人——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7)

第四篇:曼昆经济学原理(推荐)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包括三个理论。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解读: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与别人进行交换,人们从相互交易中获利。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解读:亚当斯密斯“无形的手”。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解读: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公共品、垄断等方面市场有时会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介入。

个人的决策和人们的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解读:同样10个人做蛋糕,如果生产能力越强,比如A蛋糕房采用手工做,B蛋糕房采用机器辅助。肯定是B蛋糕房的产量大,因为机器的帮助,B蛋糕房的人均产量就比A蛋糕房要多了,也就是生产率高于A。因此10个人可以分的蛋糕更多了,也就是生活水平越好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解读:通货膨胀,一斤米能够一个人吃三天,这个价值是不变的。以前工资低,卖5角,现在卖1元,是因为你工资涨了钱不值钱了,但米的价值一直还在。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解读:物价会刺激生产,当物价上涨了,短期内,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就会下降。

第五篇: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名词解释

(注:有小部分相同名词在不同章有不同解释,考试会避免,12章不考,所以

81到92可以不看)

1、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

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

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

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

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9、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20、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21、实证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

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

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6、进口品

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出口品

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市场

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9、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30、需求量

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1、需求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32、需求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3、需求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4、正常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5、低档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6、替代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37、互补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38、供给量

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9、供给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40、供给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41、供给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2、均衡

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43、均衡价格

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44、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45、过剩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46、短缺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47、供求定理

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48、弹性

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49、需求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50、总收益

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51、需求收入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3、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4、价格上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55、价格下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56、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57、福利经济学

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58、支付意愿

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59、消费者剩余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60、成本

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的价值。61、生产者剩余

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62、效率

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63、平等

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性质。64、无谓损失

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65、世界价格

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66、关税

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67、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68、外部性内部化

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69、矫正税

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70、科斯定理

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71、交易成本

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72、排他性

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73、消费中的竞争性

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74、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5、公共物品

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6、公共资源

有消费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77、俱乐部物品

有排他性但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8、搭便车者

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79、成本-收益分析

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80、公地悲剧

一个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81、预算赤字

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82、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83、平均税率

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84、边际税率

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85、定额税

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86、受益原则

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87、支付能力原则

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88、纵向平等

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89、横向平等

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90、比例税

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91、累退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2、累进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3、总收益

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94、总成本

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95、利润

总收益减去总成本。96、显性成本

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7、隐性成本

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8、经济利润

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99、会计利润

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10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01、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102、边际产量递减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103、固定成本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4、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5、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除以产量。106、平均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除以产量。107、平均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8、边际成本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109、有效规模

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10、规模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111、规模不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112、规模收益不变

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113、竞争市场

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114、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115、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116、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117、垄断企业

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118、自然垄断

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垄断。119、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120、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121、垄断竞争

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122、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123、博弈论

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的理论。124、勾结

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125、卡特尔

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126、纳什均衡

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他们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127、囚徒困境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128、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129、生产要素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13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31、劳动的边际产量

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132、边际产量递减

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性质。133、边际产量值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134、资本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135、补偿性工资差别

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136、人力资本

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137、工会

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138、罢工

工会有组织地从企业撤出劳动。139、效率工资

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140、歧视

对仅仅是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141、贫困率

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142、贫困线

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143、实物转移支付

以物品和服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144、生命周期

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145、持久收入

一个人的正常收入。146、功利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147、效用

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148、自由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149、最大最小准则

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150、社会保险

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151、自由至上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152、福利

补贴贫困者收入的政府计划。153、负所得税

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154、预算约束线

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155、无差异曲线

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156、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157、完全替代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158、完全互补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159、正常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0、低档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161、收入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2、替代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3、吉芬物品 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4、道德风险

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165、代理人

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6、委托人

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7、逆向选择

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168、发信号

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169、筛选

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170、政治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府。171、康多塞悖论

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17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它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当的社会偏好。173、中值选民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离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174、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考虑进来的分支学科。

曼昆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