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旅游论文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21-102857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9 12:51: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旅游论文

引言

观光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用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交叉性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我国的观光农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观光农业项目近16000个,遍布全国31个省市。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既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又可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伴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学术界也积累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探讨观光农业的规划与开发、地区资源的管理、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等。在这些文献中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及“开发内容”被普遍提及。一些学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阐明了合理利用地区资源在观光农业项目开发中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域观光农业项目的比较分析后,将观光农业的开发方式归纳为依托自然型、依托城市型。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观光农业的规划应考虑区位、市场、资源条件,项目规划应立足于大城市郊区、旅游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区。而在观光农业的开发内容上,多数学者倾向于观光农业应以农业观赏、农业示范、农业体验等为主要内容。

从上述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就其研究内容上来看还存在有待深入探究的领域。首先在开发方式的研究方面,多数学者是以开发主体是政府部门或有条件的企业为前提假定展开讨论的,形式安排上倾向于资源条件较为成熟的大城市及旅游区周边。但就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围也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这类活动也为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而针对这部分活动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其次在开发内容的研究方面,由于农业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业,其发展必须要依靠项目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将农业活动融入到一般消费者的休闲生活中,满足他们的需求则是农业活动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关于开发内容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活动内容的类别分析、产业形成等问题上,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考察如何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的研究显得比较匮乏。因此,可以针对各地区的生态情况,来规划一些相对合理的活动

2、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

观光农业活动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传统型观光农业:主要是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制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吸引城乡居民前往参观游览。

(5)休闲型观光农业:在城市郊区建立小型分散的农、林、牧、渔等生产基地,既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时鲜农产品,又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态圈,以改善城市的生态和休闲环境。(6)科技型观光农业: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的观光农业。

(7)奇异型观光农业;利用各地特有或引进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而建立起来的观光农业,以满足人们好奇的心理。

3、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要有具备开发农业观光的资源基础。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

2、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传统农业进行加工和包装,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要以观光为导向。农业观光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拓广了生态观光功能,巧妙利用城乡各种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而引起旅游者消费欲望。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既发展了农业,又保护了环境。

4、观光农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课题,而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此种情况下,经营者迎合当今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心理,把两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的项目,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4、观光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1)因地制宜。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2)尽可能与旅游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

(3)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观光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4)必须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5)与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

5、结论

目前,在我国基础条件不十分优越的中小城市周边存在着大批依靠农户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规模较小的观光农业活动。推动这类活动的发展对促进当地的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作用。

5.1 地方政府的支援

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活动在资金的投入上有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也就造成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而依靠单个农户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能在硬件配套上给予支持。此外,在市场策略等软件方面也应对农户提供帮助,引导其适应网络宣传等现代化的营销方式。

5.2 服务质量及项目内涵的提高

小规模的观光农业项目的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其他竞争者很容易加入,市场也就比较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尽管调查显示参加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高,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户需要在服务质量的提高方面付出努力。另外,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参加者较多的特点,农户也需要在项目内容上进行改进,推出一些与农村文化教育、饮食文化教育、农村生活体验有关的项目。这些活动所需的资金投入量较低,但有助于改善目前仅以采摘、吃农家饭为主项目内容单一的局面,能为农户拓展一些新的经营空间。

观光农业园应定位于旅游与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于符合自然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对其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选择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与生态旅游、林业等建设同步,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观光农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依托新、奇、特、优农产品生产,融合田园风光等农村各种风情特色于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具有丰富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消费服务的业态。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

2、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成等: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2_年

4、蒋和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气象出版社,202_年8月

5、杨 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2_年5月

6、杨桂华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_

7、上海市农委经贸处,202_年8月19日

8、李沈阳 王铁洪: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观光农业,202_年12年28

第二篇:旅游论文

浅析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

一.绪论

二.旅游危机的定义及其种类

(一).定义

(二).种类

1.产品开发的问题/危机(可涉及到有关绿色旅游产品等内容)

2.价格竞争方面的危机(旅游消费需求不足,削价竞争)

3.信誉与人才危机(略写)

4.突发危机(略写)

三.旅游业危机的现状及问题四.对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产品开发方面意见1...2...(二)对价格竞争方面意见1...2...(三)对信誉与人才危机方面的意见

(四)应对突发危机的对策五.结束语

正文

第一章 绪论

旅游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高层次的生活需求。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在发达国家,旅游已不再是时尚的象征,它正在演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消费者优先选择的第三大消费项目。而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娱、购系统性服务的旅游业,也以其投入少、效益高、增长快、活力强等优势,被誉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

而我国的入世一方面改变了企业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却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经营风险,企业组织结构设置、运行规则制定、管理理念正在经受空前的洗礼。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无刻不威胁着我们的企业,就连一些看上去非常强大的企业,如果没有处理好所遭遇的危机,都可能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使灾难在与该企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出现连锁反应,垮得一发不可收拾。人们不得不承认:危机管理与企业正常时期的营运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两大重点,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轨、缺一不可。

旅游企业同样摆脱不了危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03非典”、“08雪灾”等均对中国旅游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然而我国旅游企业危机管理发展得非常缓慢,其危机管理研究与旅游企业快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旅游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而,加强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可谓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第二章 旅游危机的定义及其种类

一、定义

二、种类

(一)产品开发的问题/危机

旅游产品是指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而向旅游者销售的所有服务和产品。旅游产品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起来的特殊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构成,并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竞争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对于旅行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旅游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对产品的开发、营销与推广下功夫少、投资不力,往往出现一家开发大家搭车的现象。旅游产品设计过于单一且雷同、设计层次低、模仿和抄袭盛行、缺乏特色、品牌意识淡漠、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重复利用,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产品质量低劣等,致使旅游产品危机四伏。

(二)价格竞争方面的危机

价格危机一般源于旅游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外部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调整,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以及低价策略的应用等;在内部主要是受本身条件、实力、规模的限制,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再就是在定价策略上,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能力或高估了顾客的接受能力等等。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展望报告分析,在未来的20年,全世界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将分别以每年平均4.3%和6.7%的速度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旅游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客观地讲,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相比较差距还较大,尤其是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相比明显落后,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旅行社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和内部机制的不成熟,在营销竞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价格危机也随处可见。

(三)信誉与人才危机

近年来旅游投诉事件一路攀升,黑社黑店超范围经营,非法、变相转让许可证,零团费和负团费,虚假广告,黑车,野导,回扣等现象丛出不穷,信誉危机严重,殃及到整个旅游企业。

人才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掌握核心客源、商业秘密的人员以及外联、营销方面的骨干突然流失,给旅游企业者的经营活动带来的困难。

(四)突发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9?11事件”、“美伊战争”、“国际恐怖袭击”、“08雪灾”等对中国旅游企业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202_年的“非典”,给中国旅游企业造成旅游总收入减少2768亿元的巨大损失。旅游企业在应对突发危机方面问题严峻、亟待解决。

三.旅游业危机的现状及问题四.对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意见

和建议

一、对产品开发方面意见

(一)认识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合理与否密切相关。稳中有增的客源是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尤其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资旅行社进入门槛的降低,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强占市场的核心部分,关键在于旅游产品能否迎合游客的需要,能否打动游

客的心。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出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迎合这种趋势的变化而变化,重视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开发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二)树立品牌概念

我国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能完成,这样随意、不慎重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着种种缺陷,产品往往缺乏特色与内涵,容易被模仿,很难树立品牌,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旅行社必须从长远出发,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从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力,充分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他竞争者难以仿冒。与此同时,旅行社还应重视品牌的创立,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加之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90年开始世界进入了“环保时代”,“绿色时代”。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而所谓绿色产品是指那些符合“绿色标志”(green label)要求的产品。绿色开发基本包括:

1、从追求规模到追求效益。由于传统发展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片面追求发展规模不注意旅游资源的利用度。就景区而言,从目前旅游景点开发的热潮仍然在持续,这就造成了传统景点的客流分流的态势加强,这样各景区就要想尽办法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增大消费量,从单纯追求人数,追求规模过度到深化利用,追求效益,延长时间。

2、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现代科技工业的发展使得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吸引我们的旅游资源。工业旅游、休闲渔业、科技教育旅游等使那原本闲散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丰富了旅游者的科学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带动了各种经济的发展。

3、推出一些宣传环保知识,展示自然生态为主的绿色旅游线路,比如,自行车旅游、森林漫游、滑雪旅游、观鸟旅游等,这些旅游产品或注意节约能源,控制污染,或包涵丰富科普文化知识,为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爱护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三)开发新品种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如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对于这些旅游产品,经营者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活动的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要能迎合游客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要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旅游产品,也可以向不同的目标市场提供同一类型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共同需求。因此,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出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改变目前以观光游为主的市场状态,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以迎合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游客、赢得市场,进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整体享受性。只有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才能随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只有改善旅游产品的结构,才可以满足游客。

二、对价格竞争方面意见

(一)

第三篇:会展旅游论文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增加外汇收入.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途径。本文对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会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会展旅游;问题;对策

一、会展旅游的效应分析

会展旅游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奖励旅游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日益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其对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会展旅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应好.关联带动性强

1998年,美国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中,6%为会展旅游,人数近300万,它们的消费总额达850亿美元以上。根据香港展览业协会所提供的数字表明,I999年展览业为香港带来的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以上,估计其中仅2亿美元是展览业本身的收入,8亿美元是由展览活动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国际上会展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在I:4到I:9。由于会展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连带功能,当今世界各国对国际会议举办权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

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上海成功地举办99(财富》论坛,使全世界商界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而APEC会议的召开,使世界首脑人物云集上海,更使上海声名远播,成为世界级的安全会展旅游目的地。这一切又为上海成功申办202_年世博会埋下了伏笔。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海口的博鳌,过去是一个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镇,虽然开发商在这里做了近lO年的努力,但小小的博鳌仍然是默默无闻,然而“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使其一夜成名。

(三)能促进举办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

国际会展旅游对举办城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便捷的交通,要有不同档次的住宿、接待服务设施、购物娱乐场所等,从而推动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为城市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能促进举办地文明程度的提高

会展旅游能起到传播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积极作用。因为作为一种带有 1

明显集合性特征的知识性活动,会展旅游能集中和直观地体现出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些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一经现代通讯手段与媒介的传播和宣传,便

在社会当中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泛的影响,使新知识、新观念传播开来。进而开拓人们的视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总之,国际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将极大地促进各国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举办地文明程度得以不断提高。

二、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背景

中国的会展旅游是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世纪9O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陷入低谷。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2_年我国GDP增长达到7.3%,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

1999年8月I 1日,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主席及执行董事访华,标志着国际会议已开始瞄准中国市场。执行董事汤姆·霍尔顿先生发表了自己对中国会展旅游前景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际市场,我们决定从高层次上进人中国会展市场,以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新的会议目的地。中国于202_年I 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各行各业的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和经贸往来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来华商务旅游者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这一切为中国的会展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放眼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增势更为明显。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人数1.37亿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中国的香港也将排名第五,接待游客5930万人次,占世界3.7%的份额。从出境旅游来看,202_年中国也将成长为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1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2%(世界旅游组织,1996)。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会展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会展旅游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三、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徽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展和国内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北京在202_年举办的展览拉动了北京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亿元。上海202_年举办的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

“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面积迅速增长。全国室内展馆面积在“九五”前不足80万平方米,但截止202_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成倍增长,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中国会展场馆如上海中德合资建设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这些场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会展业的主角。

(三)中国主要会展接待单位已相继加入国际会展组织

加入国际会展组织能使我国会展界迅速、准确掌握和传递国际会展的信息和

发展趋势,还可以学习国际各旅游会议局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办会办展的水平。截止到202_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这意味着中国会展旅游将均分世界会展市场。

(四)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形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会议、展览场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我国的北京作为首都、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经 济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具备了发展国际会展业方面的优势。

(五)我国在国际会展旅游中的地位还比较低

据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达40万次以上,会议总开销逾2800亿美元。中国却未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中国在1998年接待国际会议排名中仅列第34位、在亚太地区列第12位,落后于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韩国、泰国;202_年在接待全球国际会议最多国排名中,中国排第37位,这种现状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和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

四、中国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际管理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机制

我国国内会展旅游的管理机制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仍保持着国际会议和展览主办单位的资格认定制及立法的政府审批制,许多展会实质上都是政府部门主办的,或者是由相关部门的下属公司操作的。这种审批

制度造成了行业管理的低效率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日本等国因为发展会展旅游曾颁布了《通过促销和举办国际会议等振兴国际旅游法》,但在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从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角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我国国内办展的法律法规也十分不健全,目前,仅有1995年9月22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的《关于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导致目前我国会展旅游比较混乱。

(三)重展轻会现象严重

在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展览旅游由于一般规模较大,人数众多,短期经济效益明显,因而受到国内普遍关注,而会议旅游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展览旅游的发展需要举办地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商业环境优越、信息辐射迅速等条件。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也纷纷把它作为经济的助推器,盲目兴建展馆,致使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四)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

品牌是会展旅游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旅游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等。我国除了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临时性的。国内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深圳的高交会、珠海的航空展、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性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五)专业人才缺乏,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目的地必须有三个要素:一是综合吸引力;二是会议中心、展览场馆、高星级酒店为代表的硬件建设;三是专业会议组织策划者(PCO)为代表的软件条件。这里第三个要素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就难以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会展界的落后地位。

五、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设立全国性会展管理机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f3~-I-对会展活动的管理机构,这对于指导和审批会展活动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全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无序性急需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指导会展活动的开展。鉴于国外会展旅游的管理是被纳入旅游业的管理机制下,我国也可以考虑在国家旅游局下设置会展司,统一对中国的会展活动进行管理。

(二)会展场馆的建设应具有超前性

就总体而言,中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设施落后、功能单

一、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难以满足目前日益发展的会展旅游的需要。在这方面,应吸收国外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注重场馆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智能化、功能的多样性。

(三)全国各旅游地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目的地

会展旅游的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它牵涉到许多经济部门及其他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它的顺利进行。会展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活跃的地方。就目前国内各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因素而言,中国真正能搞展览的城市并不多,除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带外,其他地方条件还不很成熟,要适当控制展览目的地及展馆的建设,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会展大战的发生。

(四)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在我国会展旅游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和先进的会展管理手段已成为我国会展旅游持续发展的一大症结。我国会展教育严重滞后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五)饭店业应重视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

饭店业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饭店业利润率的下降,又导致旅游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系列状况在传统旅游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饭店业有必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休闲旅游者代表着饭店业的较大消费群体,但是那些旅行费用可以报销并且经常出差的会议代表才是为饭店业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源群,他们为饭店带来的好处决不仅仅是填补空房和充当口头宣传员。因此,利润丰厚的会议市场正在变成饭店业越来越重要的争夺激烈的目标市场。

(六)增加促销投入,对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做有针对性的促销宣传旅游者选择去或不去某个特定的目的地的重要标准是该目的地的形象,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各种预期的总和。而这种预期是来自于口碑和各种媒体信息。

1,要想成为会展旅游举办地,我们必须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向会展决策者宣传促销。可以采用的宣传促销方式有:在相关的专业杂志上做广告,向会展组织协会策划者邮寄宣传品,邀请主要人员考察旅行和通过互联网展开宣传攻势等。中国上海能申请到202_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是与我国强大的宣传促销分不开的2.我们还应注重与客源地的旅行商联合促销。我国在澳大利亚的宣传促销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02_年1月至8月,澳大利亚旅华人数为18.0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驱使旅行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宣传中国旅游。中澳之间巨大的商业潜力,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协会挑选中国为其会议和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中国202_年被澳大利亚著名的会奖杂志“The Quorum”的读者评为202_年最受欢迎的奖励旅游目的地。

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开拓新的会展旅游市场。塞尔维亚世博会对外宣传投入6000万美元,里斯本世博会用于宣传促销的投入高达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政府的宣传报道和赞助广告商的投入。我们能从这些成功的世博会宣传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参考文献:

【l】戴学锋.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旅游绿皮

书,202_—202_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_.

【21马勇.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1.经济地理,202_,(3).

【3】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发言摘要【J】.旅游学刊,202_.(4):8一l8.

【4】胡晓.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2_.(6):【l】9一l22.

【5】卞显红,黄震方.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

策探析【J】、旅游科学,202_,(1):9一l2

第四篇:旅游营销论文

【英语导游论文】联合营销,也称合作营销或协同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导游论文营销组织为了增强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通过共同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传播、品牌建设、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营销活动,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营销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旅游景区的联合营销是市场的必然选择,是对目的地各个参与其中的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策划、包装、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旨在提升所在区域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塑造区域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客源,而共同采取的营销活动。旅游景区联合营销的受益者是参与其中的所有旅游景区和其附带延伸的相关产业如民航、交通、酒店、餐饮等企业,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特性。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单个企业很少会涉足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我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体,营销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在大旅游的产业发展格局下,仅靠政府的单一渠道营销投入,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指导下,探讨政府和旅游景区及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营销投入和运作机制。旅游景区的联合营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同区域的联合营销和跨区域的联合营销。

同区域的联合营销

1、注重文化的同源性

同一区域内的旅游景区,无论其旅游资源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特色,都会被打上深刻的区域历史文化的烙印,只是各自景区旅游资源载体所呈现的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侧重方面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的特色组合在一起,才铸就了一个区域深厚而独到的旅游魅力。旅游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往往不会只根据对一两个景区的好

第五篇:旅游管理论文(本站推荐)

仅供第二批同学参考,同学们可以自创题目

一、宾馆饭店管理方面的选题

1、湖南省饭店业竞争现状的深层思考;

2、我国(湖南省)饭店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浅析销价竞争对饭店业的影响及策略;

4、关于旅游饭店实施名牌战略的初步探讨;

5、浅谈现代饭店服务业中内部营销管理;

6、旅游度假饭店如何解决旺季与淡季的矛盾;

7、谈谈《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标准;

8、关于对饭店员工进行礼仪素质培养的思考;

9、旅游饭店执行淡季优惠的探讨;

10、旅游饭店计算机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11、中外饭店业营销管理比较研究

12、饭店员工流动探析;

13、现代饭店员工的激励研究;

14、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饭店企业集团化扩张的风险及规避策略

16、绿色饭店调查;

17、论我国饭店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任务和发展趋势;

18、饭店非正式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19、中国饭店集团化浅析

20、试论饭店中非正式员工的管理

21、互联网在酒店经营中的应用

22、饭店管理的制度创新及经济分析

23、饭店职工培训的理论和方法

24、饭店管理核心竞争力研究

25、酒店黄金周促销方案设计

26、以人为本,提高饭店服务质量

27、经济型酒店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28、浅议如何培养酒店员工忠诚度

29、浅析中国现代酒店宴会菜单设计的情感定位

30、建立中国文化特色的酒店人才管理模式

31、顾客满意度与饭店营销策略的研究

32、对我国饭店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的思考

二、旅行社管理和导游方面的选题

1、导游员服务风格的新探讨;

2、旅行社组织机构设置及人的管理研究;

3、浅析网络时代的旅行社的发展战略;

4、旅行社市场定位研究;

5、旅行社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

6、浅析客户关系管理与提升旅游企业客户满意度;

7、旅行社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8、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新探讨;

9、旅游产品促销手段的新探讨;

10、旅行社财务成本管理途径的研究;

11、湖南导游词的再创作;

12、湖南省旅行社的市场竞争战略

13、浅析导游人员素质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14、旅行社拖欠三角债问题的再认识;

15、湖南省旅行社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16、导游薪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思考

17、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旅行社管理创新模式

18、试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19、导游管理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导游薪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思路

21、外商投资旅行社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22、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探究

23、旅行社开发会展旅游市场初探

24、提高导游服务质量之我见

25、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6、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

27、中国出境旅游变动趋势分析

28、当前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29、论我国旅行社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

30、湖南省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31、湖南省旅行社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32、基于旅游电子商务冲击下的湖南省旅行社的发展策略

33、湖南省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三、餐饮服务和康乐管理方面的选题

1、科学饮食与养生研究新探索;

2、需要层次论及其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

3、湖南餐饮文化研究;

4、论餐饮市场的品牌竞争

5、中外饭店业营销管理比较研究

6、中式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研究

7、论饭店餐饮成本控制

8、中国餐饮业特许经营战略研究

9、餐饮企业如何系统实施人性化服务

10、湖南省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

11、餐饮服务创新研究

12、我国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的构建研究

13、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战略选择

14、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策略探析

15、论饭店餐饮经营策略

16、餐饮企业个性化服务的对策研究

17、饭店餐饮经营功能再定位及其策略选择

18、如何对餐饮业成本进行控制

19、论餐饮企业的顾客投诉及其管理

20、浅议餐饮企业经营创新策略

21、对于餐饮企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思考

22、浅谈酒店客房部运营的成本控制

旅游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