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21-62762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0 09:42: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摘要:人本主义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思潮,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本。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进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在论述二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二者的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党的十七大更把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现在许多人对“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的理解各有不同,对二者的异同有些模糊。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而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人为本”是关键。“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在理论出发点和理论导向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因此,辨析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他同时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全面准确地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核心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

科学理解“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内涵,是完整准确地把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总是具体、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虚幻的人。具体、现实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存在于每个时代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中。在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空中的“人”有着不同的、具体的内涵。

近年来,“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频率很高的词汇。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我们要“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因此,“以人为本”并不是人本主义的代名词,其内涵也并不意味着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二、关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作为一股普遍持久的社会思潮, 则始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以人学批判黑格尔思辨理性哲学,以人学取代基督教神学,费尔巴哈将他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学”。这个“人本学”的对象是自然界,前提是自然的第一性的,而要揭开无限的自然的深奥秘密,哲学必须首先研究人,以人为出发点,这种以人为出发点的哲学就是人本学。在他看来,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本质;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2] 如果把人本主义理解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那么马克思的理论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人本主义”的思想。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是一种“未完成的人本学”。但是,马克思并未专门对人本主义思想作阐述,他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渗透于他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之中。

人本主义是一种影响人类行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类的生存当作终极的、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尽管历史上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历史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尽一样,但在肯定和认可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上却存在着极大的一致,而且这一思想也成为西方社会和政治文明中一个重要因素。总之,人本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内核。它将一定时段上哲学研究的注意力从神转向人,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怀和研究,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成功运用和继承发展。理论的提出过程就是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合理运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费氏人本主义的合理思想。[3]从这个角度看,“以人为本”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合理发展。

西方人本主义与我们今天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有共同点,首先,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次,以人为本和人本主义都强调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尺度,尊重人、关注人,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毫无疑问,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思考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但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依然有着根本区别。[4]如果说人本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支点向外的思维方式,那么“以人为本”就体现了以现实生活为支点向“人”的思维方式,其核心和最终目的都是“人”。

以下几个方面叙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1.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

西方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重视人、尊重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主要价值追求在于将人从专制统治和神灵中心主义中解放出来,强调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意志自由。后来的思想或是强调人相对于自然的中心地位,或是强调人的意志或自主意识,这主要表现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宣扬的非理性主义,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现象”、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今天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将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作为价值取向。它不仅要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而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的价值追求,也比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价值蕴涵丰富得多。2.人本主义只是一种态度、方式、方法, 而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 观点和理论

19世纪,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努力下,人本主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但是他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来探讨人本身、人与其他事物和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等问题,这种脱离实践的人本主义思潮终究不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讲以人为本必须要认识到,它首先应当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表明它已不单纯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南。它要求“人”是我们思考处理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超社会的人, 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 社会的人

人本主义一般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抽去了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费尔巴哈还认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意志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5]可见,西方人本主义关注的是类存在的人,更多强调人的共同性、普遍性,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一种唯心主义思想的产物。与西方人本主义不同,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以人为本,就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尤其是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或社会的人,特别强调并关注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参考文献

[1]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7885164.html.[2]西方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http://hi.baidu.com/dreadlord1984/blog/item/9129c1fa4f8481dfb58f3172.html.[3]高志慧.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科教文汇,2007,(2).[4]高梅.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关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 科学版),2007,(2).[5][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 ].荣震华,李进山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第二篇: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概念不明晰,有的甚至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事实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明确二者的异同,对于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从追溯西方人本主义起源,探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以及辨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关系

我党第一次公开使用“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此社会各界予以了广泛重视和拥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从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的概念不明晰,有的甚至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事实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因此辨析二者的异同,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西方,人本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自然界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所关注的主要话题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问题,而人类本身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开始发生转变,改变了以往主要解释自然的取向转而研究人类本身,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人们对自身的探索拉开了序幕,西方人本主义经近代人本主义和现代人本主义之间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发展达到顶峰。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流派纷彩异呈,各有建树,相互砒砺,但都以人为视界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的是人本的回归。其特点主要有:

第一、注重作为人的个体的内在体验。他们认为比认知真理更加重要的是人的个体感受,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正是由于主体独特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他们反对抽象地谈论人,因为研究“类”的人是徒劳无益的,只有个体感受才是真实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代人本主义的内心体验是“神秘的意志情感,性能自觉,不服从任何规律,更多地带有悲观色彩”。

第二、反理性和反传统。无论是率先举起反理性大旗的叔本华与克尔凯郭尔,还是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不管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的“存在意义”,还是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无不具有反理性反传统的特征,人本主义与非理性主义成为了同义语。他们认为,无所不包的黑格尔思辨抽象哲学,恰恰是人的空场。理性只是一些僵硬的东西,它不能掌握人的内心奥秘,也不能解决道德,价值等问题。他们谴责社会对人性的束缚,主张用神秘主义的自觉、体验、启迪、意念等方法,从根本上抽去理性对“人性”的种种压抑,回到最本真的人的生存方式中去。

第三、强调个人的主体性。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提高了人的尊严和价值,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多彩、有价值。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虽然也重视人,但它却主要把人作为实体,并且采用实验室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或者用一些抽象的普遍原则来规定人的本性甚至有的把人视为肉体的机器或视为理性的动物,其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人的主体性。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视做物,强调人比物高贵,反对用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反对用抽象原则来规定人的本性,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揭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有以下几个局限:现代人本主义以反理性和超越主体与客体两分来颠覆传统来寻找作为本真的人的回归,可是,它们不仅颠覆了别人,同时也在颠覆着自己。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阶级基础是中小资产阶级,在过去,资产阶级是一个统一的阶层,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统治阶级的地位,然而,在垄断形势下,其平等的经济基础开始瓦解,内部分化加剧,中小资产阶级不断受到垄断资本的排挤与吞并,并且始终摆脱不了任人摆布的命运。当初倡导的理性与荒谬病态的现实,促使人们苦闷迷茫,愤世嫉俗,悲观厌世,最终逃向神秘主义,怀疑主义。在这种意义上,与其说现代人本主义呼唤人的回归,还不如说非人性的社会现实滋生的结果。他们当然不明白决定他们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只能空喊人本。由此也不难理解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为什么要强调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东西。因为在一个充满“危机与异化”的社会里,人们见到的人本只能是痛苦、彷徨、孤独、沉沦、烦恼、异化、绝望等词汇,这也恰恰展现了一幅资本主义制度科学技术与人性对立的图景。是社会危机与人的异化现实滋生了现代人本思潮,它只能是人本主义的一株不结果实的花。因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从,也不会从它赖以产生的社会现实中去寻找根源,“他们只能从其内在体验感受去抽象思辨,并赋予这些感受以本体论的品格,他们简单把一切罪恶推给理性及科学技术,而看不见操纵这些东西的罪恶制度之手,更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性的矛盾”。以这种方式去找寻人本和颠覆传统,最

终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把他们自己也颠覆了。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等核心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的部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其它部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本质和核心。其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以用其他任何物质代替或比拟的,永远处于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社会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民作为时代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根本说,任何真正的解放和发展的前提都是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才能确立人的历史主体的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所以人才无愧与担当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人可以把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世界存在着某种关系,从而把自己当作主体,把自然界和社会当作客体发生关系。人和社会是一个有机整合的整体,也只有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还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确立起人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肯定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并且在实践中做到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人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是以人为本。实质是把一定的服务对象当作目的;出发点是服务对象的目的;落脚点是使服务对象满意;方式是以符合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和要求的方式进行服务;内容是尊重服务对象的合法权利,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尊重服务对象的能力差异,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和平等人格,促进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关注服务对象的生存与发展命运,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性发展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其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共同人性和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引申出“共同价值观”。为什么要确立共同价值观?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日趋多样化,经

济形态、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价值追求、行为选择都日趋变化,人们之间差异、矛盾时有发生;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和新的就业人员,面对这些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社会的团结和安定,造成人心浮动,也影响党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因而,需要找到一种大多数人都赞成和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地妥善处理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人们之间出现的矛盾和裂痕,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扩大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以人为本就符合这样一种形势和要求,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在寻找共同价值观的进程中的一大收获和进步。以人为本从价值观上要求人们关注之间的共同性,要求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能力差异和创造个性。所以,以人为本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和接受,能够有效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确立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三、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它的价值取向立足于尊重人、解放人、塑造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个性需求、差异、人的平等、权利、创造能力;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机制、体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休。完整地讲,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关怀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二者之前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在本质上又有各自的区别。从相互联系的方面来说,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本主义都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且都强调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尺度,尊重人、关注人,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但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决不能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简单地归结为西方的人本主义。

首先二者理论的基础不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继承的是唯物史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人们的社会关系规定着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人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人在社会实

践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西方的人本主义是以唯心史观特别是抽象的人的理论为基础的,它抹杀人的社会性,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脱离了人的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去孤立地考察人,而不是从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将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开来,完全抽去了人的社会历史特质。他们所讲的人,是脱离了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纯粹的生物学个体,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以此为出发点,是不可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的。

其次是价值的取向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并把这一点作为它的根本价值取向。它强调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人本主义却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价值取向,它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他们讲的人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所有人的发展,更不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为了一部分人即统治阶级自身的发展。他们认为,“人是最高的价值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而社会不过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方式不同。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主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根本前提。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人本主义离开社会制度来谈人的发展,把完善人性当作人的发展的实现途径。他们虽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却没有认清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他们以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人本身的特性,在于科学技术或物质文明的发展,所以找不到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和新的表达方式。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虽然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但它并没有停留于人本主义,而是超越了人本主义。因此,绝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本主义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5.郑忆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华东师范 大学学报,2006(1)

6.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 [J].理论参考,2006(2)

7.韩庆祥.以人为本的涵义和现实意义[J].理论参考,2006(02)

8.史少博.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J].理论参考,2006(2)

9.宋家佩.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J].蚌埠党校学报,2007(2)

10.郝孚逸.从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J].理论月刊,2007(2)

11.包心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理论参考, 2006(2)

12.陈志尚.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理论参考,2006(2)

13.郭晓君,赵建辉.关于“以人为本”若干问题的探析[J].理论参考, 2006(2)

14.薛德震“.以人为本”的实践意义[J].理论参考,2006(2)

15.杨华.关于“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6(5)

第三篇:论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论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 :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来说,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这一唯物辩证法去解决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设想及目的: 在放假期间,我在株洲做了一个关于环保的问卷调查,如今环保是人人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更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调查后,我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发展观是理论,环境保护是一种行为,理论是要和行为相结合的,既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坚持环境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切的关联。

正文: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些地方风景宜人,可有些地方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人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可是在行为上却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有的人知道乱扔垃圾是错的,可是还是会不经意的随处乱扔。很多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乱扔生活废物和排放生活污水,我问过一位将垃圾倒在河旁的一位大伯,问他为什么要把垃圾倒在这里,他回答说,倒在这里方便而且可以做肥料。可见,很多居民的对环保,科学发展,和谐这些字眼是很陌生的。很

多工厂没有贯彻好科学发展观,工业废水和废气没经过处理的排放屡见不鲜,一些新闻记者曾报道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在株洲的空气一直以来都不好,尤其是在人多车辆多的工业地段,我们路过时都很无奈的捂住鼻子。那些工厂只为了眼前的利益,回避了人与环境的矛盾,更别谈坚持科学发展观了。我想如果没有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和环保的关系是可悲的,因为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只会让矛盾激发,让我们或者是后代过上不安的生活,而且也是导致我国绿色GDP降低的直接原因。为了发展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我们想要的一切东西,却从未想过回报过它,一旦它大怒了,带来了酸雨,泥石流,沙尘暴··· ···人们到底又反省了多少呢?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了解科学发展观和环保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想,我们不坚持科学发展观会怎样?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人用一次性餐具,却从没想过其中的危害与后果,问卷调查中显示,人们大部分都是在向大自然索取却从没想过要去报答给自然。当我们在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毁掉一棵大树,或者更严重的是毁掉一片森林,让很多的人承受着大自然给与 的惩罚,而且这也会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种树就是为了可以用木材为我们自己服务的。是的,没错,可是我国是一个大国,如果13亿人口都用一次性餐具,那么很难想象我们的环境会破坏成什么样子。因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近几年由于环境的恶化人们也吃了不少的苦,比如水质变坏,越来越少的水可供人们饮用,泥石流的突袭,空气质量的恶化,人类所承受的种种怪病等等的都是人们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没有环保的结果。这些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坚持科学发展观也就坚持了环境保护,即有了环保的意识,坚持环境保护也就体现了科学发展

观的理念。所以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不过在很多地区出现了“长寿村”,在这个村里有很多高龄的老人,在这些地区都有个共同点:在这里有青山绿水,空气质量好,远离工业区没有受到什么污染,是个世外桃源。而且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很强,是个典型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地区,可见好的环境能给人类造福。

其二、我们还要注意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其三、要大胆探索,寻求发展新途径新方式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思想理论是一观二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行为是万物的开端。以人为本,不是历史上的以人为中心主义,以人为中心主义是博弈的自我,自私又会成为博弈失败的幻觉,这不是物理学家的结构,而是政治家的发现。人是一切事物成败的开端,人的聚集有创造新世界和改变旧世界的义务,人是万物的创造者。人的博弈行为是个人的第一生产力,又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是主题文化的实践者,又是文明的创造者,因此把以人为本列为问题之首。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用创新的思维和行为开发新的技术,并应用这些智力的成果,重新组织人们的活动。

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文化进步的方向

进步是自然界中神秘的概念,任何生物都是沿用这一条件和大自然保持着同步,如果失去方向就会停滞,就会在方向的尽头消失。

科学发展观的进步不再是自然界无目的、无明确方向的演化,而是把马克思的革命斗争思想演化成了改革开放,又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演化成了心物二元论的博弈实体文化。以人为本对应的唯物主义是一项博弈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创新的文化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一个精神的文化世界。《博弈圣经》对精神作了陈述:“我们把主体的瘾魂,用气质自由合成的唯一个性,看成精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文化,在每个人精神上的活动会制造一切文明,并对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它的各种观念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扎根于人民心中。它为生产力的博弈创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物质条件和社会面貌。它还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潮流,迎接全球经济与科技方面的挑战。在具体问题上,它把正理作为经济行为的导向,用道德与博弈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文化融入这个社会的文明之中。可以说,科学发展观这个先进文化的方向才是民族的未来。

我们应该广泛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博弈圣经》对内涵曾这样描述:“内涵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文化,把它的精神内涵落实到具体事件中,归为一个

博弈实体,然后用科学精神、用心物二元论的平行法则实践区分出实体与性质,以此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

任何矛盾和斗争的文化形式,都是一次向前,矛盾论却有可能使经济停顿。未来的经济不完全是掠夺经济,而是道德与博弈经济,也是博弈实体经济。博弈实体知识论就是区分,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因而,谁掌握了博弈知识论,谁就掌握了个人的先进生产力。这样,他会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集中起来,展开竞争,追求民族个性、民族自信、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民用道德与博弈的知识权衡利弊,用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性区分出大小、多少、好坏,从而作出正理的选择。不能再用矛盾论这种简单的方式认识事物,而应该用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的哲学,更广泛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内涵,识别博弈实体的文化和更复杂的问题,在学习实践中培育高层的知识水平。高层应该不断拓宽科学发展观的帕累托边际效应,更快地利用更多的效应提高各级组织的凝聚力,让每一个人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弈实体,让每一个人懂得和博弈实体的关系,从而更加巩固执政的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些都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的概念。科学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主题;发展就是增长,是连续性的自然特征;观念是所有文化的中心。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发现它是从马克思革命斗争思想演化过来的一套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文明模式,这种演化是时代的文化开放。科学发展观会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在智力、知识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方面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科学是自然的概念。我们呼唤科学,追求科学,其实我们就是走在科学的文化进程中。如果想从中找到自己,必须依赖自我创造的文明,才能被感知、被遗存。

三、理论联系实际,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及其他行业创新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

创新是二特性对局,对局中间有一个创新的第三空地。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常数是人的创新潜能的价值体现。

第四篇:论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几个关系

从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历史渊源看,几十年前的世界环境运动产生了国际三大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之一。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政治关系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就是政府从主抓经济、主抓企业向主抓公共事务转变。这个转变牵涉到党政关系调整和干部体制改革。先不谈党政关系,只谈几句干部考核。我们绝不能按实的gdp和虚的口号来提拔干部,应尽快为科学发展观设计一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此表明,坚持推行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鼓励,不执行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惩罚,前段时间研究的“绿色gdp”目的就在于此。按照中国传统政治生态,中国官员相对于国外官员位高权重,示范意义更大,把官的事情解决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行政体制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下去了。行政体制改革首要一条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古今中外无论谁执政,都没有必要加重自己的执政成本,都没有必要养那么多冗员设那么多相互交叉的机构。比如,管国有资产有九个部门,管生产流通的有六个部门,而管一头猪也有九个部门,至今这头猪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环保体制也是如此。以太湖治理为例,造成20xx年太湖蓝藻爆发的最大原因是网箱养殖,按规定只能养两万亩,结果养了19.5万亩。但是水产养殖不归环保部门管,归农业部门管。而排入太湖的生活污水归建设部门管。治理水的技术资金归科技部和发改委管。调长江水冲释污水归水利部管。那环保局能管什么?管工业污染,基本上也只能管大厂,因为小厂子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管不住。可太湖一出了污染事故,全国人民都把焦点集中在环保部门。

横向说完了再说纵向。这主要体现在上下分离的执法与监测体制。地方环保局的票子、帽子、位子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他们执法时下不了手,甚至连说清楚也不能完全做到。全国的环境监测体制并不统一垂直,各地监测站长都归地方环保局任命,因此数据有没有水分不敢打保票。

权和责应该是对应的,既然担负了责任就应该有相应的权力。如果有一天环保总局改名叫环境保护部,但仍然只拥有现在的权能,那么就更加被动。因为社会公众不了解,以为叫“部”了,“入阁”了,理应有更大的实权了,环保问题就能解决了,其实不然。相应的监管职能不并入,环保体制问题仍和过去一样。如果说很多部门从前都是为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设立,今后应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设机构。因而推行大部委制非常重要,其进展快慢成败关乎行政体制改革的结果,行政体制改革的结果又关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行政体制改革和环保的关系还应该体现在执政方式的转变上,特别是环保执政方式的转变上。政府职能向主抓公共事务转变,环境保护正是公共事务里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应成为更具有透明性、更具有公共性、更具有现代性的部门。因此更要注重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科学决策,要与人大、政协、媒体、社团、学界等方面加强联系,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能性质所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和环保的经济关系

首先讲环境经济政策。大家知道,经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稀缺资源的科学配置。古时候稀缺资源是人口与土地;工业化时代是能源;未来是洁净的水和空气。传统经济学假设地球资源是无限的,资源在开采之前是零成本的,清洁的水和空气、生物多样性也是零成本的。何时当一系列生态危机使这些资源变得稀缺,从而使这些稀缺资源价格体系被确定的那一天,就是经济学发生重大革命的那一天。世界将产生一种新的可持续经济学派,推行环境经济双赢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新能源,二是循环经济,三是绿色消费。为此,环保总局主动联系其他部委全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税收、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

任何一个全新的理念都需要制度支撑,科学发展观需要环境经济政策的支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一旦成功,会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积下一桩大功德。不仅符合总理“环保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也关系环保部门的重新定位。如今,国际上环境经济政策从理论到技术都比较成熟,有人认为,直接引进来用不就可以吗?不那么容易。因为发达国家实行环境经济政策是在人均gdp8000美元阶段,而当我国人均不到3000美元时,严峻的环境危机将迫使我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提前实行环境经济政策。这需要尽快算好两笔账。

第五篇: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定稿)

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摘要: 以“以人为本”思想为中心,从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入手,系统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说明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探索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道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

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

正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样,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也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事实上,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并不存在两极性的对立,在一定的意义上,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一致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物”是与人及其实践活动相关的物;马克思“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从实践的客体即实践的结果——在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考察社会历史,就会得出唯物史观;从实践的主体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角度考察,就会得出社会历史发展“以人为本”。实践观点的确立为我们科学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一致性提供了契机,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形成的关键。马克思唯物史观从其诞生那天起就是围绕人和为了人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本质和核心。

2、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有其主体、承担者,社会历史发展也不例外。社会由人组成,社会历史发展由人的活动推动。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既是“劳动的(进行生产的)主体(或再生产自身的主体)”,也是“社会联系的主体”。离开了这一主体就不可能理解历史,马克思历史观的奠基正是由此开始的。所以说社会历史发展以人为主体的。

人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活动主体、创造主体,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主体。人作为价值主体具有二重性: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作为价值主体、价值的享用者,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作为价值客体、价值的创造者,人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人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或者说,社会历史发展既为了人又依靠人,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又一基本内涵。

马克思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不同,人的需要要通过社会生产才能产生和满足。人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关系中转变为利益,动物没有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无所谓利益。社会生产是人改造自然以取得物质生活资料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它一方面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形成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中,人的需要和利益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从人的实践活动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基本矛盾其实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矛盾;从人的需要和利益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可以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作用推进到更深的层次。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动力作用。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几千年孜孜以求得出的共同结论。古希腊哲人们提出的“至善的完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倡导的“圣贤”,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推崇的人格化的“神”、“上帝”,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推崇的多才多艺的“巨人”,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自由的人”,等等,都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人类社会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思想渊源。

3、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很早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就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立则国固”。儒家思想的著名代表孔子曰:“仁者,人也”,孔子把仁学作为他的学说的核心。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人“最为天下贵也”。还有其他一些哲人指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虽然,这些思想在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和肯定的同时是带有工具性标记的,但它们毕竟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以人为本”思想传统的光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在批判地吸收中国两千多年来“以人为本”思想传统的同时,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中国化并发扬光大,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人民心目中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有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情怀,他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他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大救星”。毛泽东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等思想充分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人为本”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以人为本思想。概括分析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点。

江泽民“以人为本”思想纵贯始终,《江泽民文选》中的一些思想不仅体现了江泽民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体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无限爱戴和深情厚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观。

4、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成果——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在我国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的视野审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为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同人生观是人的行为的总开关一样,发展观也是社会前进中的总开关、是各项工作的总开关。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当代的主题,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世界发展观念的转变时期,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的执政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具体说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 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适应了世界发展观念转变的大趋势;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对以人为本,胡锦涛做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进一步重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是着眼于民生,民不聊生何以为本。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定要用相当大的力气抓好抓实以下工作的重点、难点。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全民社会福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充分体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

6、总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不仅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本来就存在但又长期被人忽视的一个根本原则凸显出来,而且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陶萍.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J].青岛科技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翟光艳.邓小平“以人为本”人学思想探微[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陈富荣.浅论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创新[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4]丁涛.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5]于英霞.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构建天人和谐[J].理论界.2006,(11).[6]庄前生.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