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史论文-《数学界的梵高-疯子天才纳什》
数学史论文
数学界的梵高——“疯子天才”纳什
胡杭
(长江师范学院 数计学院,重庆 涪陵 408400)
摘要:纳什,一位天才数学家。在他20岁出头就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论”,成为了继冯·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然而,在他30岁的时候,却遭受了灾难性的精神崩溃。数十年之后,他又奇迹般的从幻想的世界中清醒了过来。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是所有诺贝尔得主中最不幸的,但又是不幸中最万幸的。他的一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平衡。[1]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非合作博弈;诺贝尔经济学奖;
天才往往是有个性的。正如人们常说,疯子与天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许在平常人眼中的疯狂,于天才看来却是正常的行为,它是生命中博弈的一种方式。而平常人的正常,倒可能被天才认为是疯狂之举。纳什,一个在幸与不幸之间徘徊的数学家。他是普林斯顿有名的数学天才,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
[3]
[2]
。然而,他却在风华正茂、创造力最佳之际患精神分裂症。天才的智慧与精神的折磨同时被赋予给了纳什,他也在得与失中找到了平衡。
1、纳什的传奇人生
纳什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工业城布鲁菲尔德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电子工程师,母亲则是拉丁语教师。像所有的天才儿童一样,儿时的纳什性格孤僻,不善社交。他宁愿钻在书堆里,也不愿出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成天着迷于做各种实验。他的妹妹玛莎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时说:“当我和我的朋友外出的时候,总是要担起带上哥哥的任务。不过我觉得这并不能让我那古怪的哥哥变得容易相处些
[4]
。”
纳什在卡里基理工学院就学的时候,一位教授将纳什称为高斯
数学史论文 的问题。一天早晨,纳什拿着一份《纽约时报》走进办公室,对着空气说,报纸头版左边的文章里包含着一条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数字信息,只有他能破解。他逐渐迷失在了那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的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失去了他最需要的思维能力,而且被精,神分裂症弄的疲惫不堪。在以后的30年里,纳什一直备受严重的幻想、幻听、思维与情绪错乱的困扰。纳什的病情反反复复。但在他的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他一直在顽强地与疾病做斗争。这位天才生命的后来几十年里就在医院、医药、孤独和数学研究中度过。即使是处于病魔的重压之下,纳什仍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冯·诺伊曼与纳什在博弈论上的博弈 2.1冯·诺伊曼与博弈论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件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博弈性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例如,1838年古诺简单双寡头垄断博弈;1883年伯特兰和1925年艾奇沃奇思研究了两个寡头的产量与价格垄断;202_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利用博弈论方法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等等都属于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其特点是零星的,片断的研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很不系统。1938年,经济学家莫根斯特恩说服冯·诺伊曼与其合著了一部具有革命性的的著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他们用过去的科学革命的面纱包装这个崭新的理论,通过运用牛顿发明的微积分,含蓄地将他们自己的著作比作牛顿的《原理》,把他们将经济学置于严谨的数学基础之上的努力和牛顿将物理学数学化工作相提并论。同时,他们也强调,崭新的博弈论就是“一个合适的工具,可以用来建立有关经济行为理论。”评论员赫维茨写到:“只要再有10部这样的的著作,经济学的未来就有保障了。”
然而,尽管这部著作在数学上看来具有创新意义,其中却没有提出任何超过冯·诺伊曼的令人赞叹的极大极小定理的新的基本定理。冯·诺伊曼既没能运用崭新理论成功解决一个重要而突出的经济学问题,也没有在这个理论本身进一步取得任何重大进展,它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只是重新表述经济学家早已克服的一些问题
[10]
[9]
[8]
[7][6]
。与此同时,这个理论的发展得最完善的部分是两人零和博弈。由于是完全冲突的博弈,在社会科学中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冯·诺伊曼关于两个以上参与的博弈的理论是这部著作的另一个重要这部分,但是却没有完全阐述。他不能证明对于所有这样的博弈总存在一个解决方案。
数学史论文
2.2纳什与纳什平衡
纳什的主要贡献是1950至1951年在普林斯顿读博士学位时做出的。他的天才发现——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即“纳什均衡”。博奕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纳什均衡”,一谈到博奕论,现在人们说的最多的最著名的也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也就是说,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11]。
关于博奕论,流传最广的是一个叫做“囚徒困境”问题: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逮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10年刑,他只判3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12]。
那么这里两个人会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监狱,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划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只坐3个月,而他会坐10年牢,也是招了划算。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招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招?结果都被判5年刑期。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这与传统经济学所言的结论是相悖的。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看不见的手”,它调节的结果是每个人的理性选择最终会造成对整个集体的最大利益。实际上,就像囚徒困境一样,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参与选择的人数只有少数几个的时候会失去作用,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决策的过程会考虑其他参与者的想法,就像赌博和下棋的时候一样,这就和买家和卖家数量都巨大时的完全竞争不完全一样,需要新的一套思路进行研究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同时,它也提示我们: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14]
。实际上,如果上述两个囚徒能够串供进行合作,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都抵赖从而只因偷盗罪被判1年,当然,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警察才对他们隔离审查从而获知了事实真相,对囚徒而言最有利的合作结果才没有出现。“纳什均衡”描述的就是一种非合作博奕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奕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数学史论文
今天,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例如, 污染博弈: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甚至企业还要破产。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只有在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时,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高污染同样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3、冯·诺依曼与纳什在博弈论上研究的差异
纳什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冯·诺伊曼研究的一种推广,但同时也是一种决裂。冯·诺依曼的研究是有关纯粹对立的所谓令人零和博弈理论的奠基石。但是,两人人零和博弈与现实世界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纳什提出了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合作博弈中,局中人可以其他局中人定理可执行的协议。也即是,最为一个团体,他们可以完全将自己托付给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此相反,在非合作博弈中,这样的集体委托绝对不可能出现,这里没有可执行的协议[15]。
此外,虽然纳什采取的策略形式与冯·诺伊曼提出的想法想同,但他的解决问题方式并不一样。在冯.诺依曼的理论中,大部分都是在论述合作理论。另外,冯·诺伊曼和莫根斯特恩的解的概念,也即独立集,并不存在与每一个博弈论里。与此相反,纳什在他的论文中曾证明,每个不合作博弈,只要局中人的数目和他们所选择的纯策略的数目都有限,就都有至少一个纳什均衡点。纳什将均衡定义为没有任何一个局中人可以通过选择另外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来改善自己目前的地位的一种对局情况,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采取自己的最佳选择会导致共同的最优结果。他证明在拥有任何数目的局中人的一个特定的非常广泛的博弈类型当中,只要允许采用混合策略,就至少有一个均衡状态存在。
4、纳什传奇的原因分析
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他的两篇论文之中。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关于纳什为何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可归纳有以下几点: 1.学术氛围自由宽松,普林斯顿汇聚奇才
1948年纳什到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博士。那一年他还不到20岁。当时普林斯顿可谓人杰地灵,大师如云,是全世界的数学中心。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列夫谢茨、阿尔伯特·塔克、阿伦佐·切奇、哈罗德·库恩、诺尔曼·斯蒂恩罗德、埃尔夫·福克斯等均
数学史论文
云集于此。
纳什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
[16]
。在普林斯顿自由的学术空气里,纳什如鱼得水,他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闻名遐迩。2.敢于挑战权威,独辟蹊径
纳什将自己在博弈论中的新发现告诉遭到冯·诺依曼时,却遭到了他的断然否定: “你的想法不过是布劳维尔不动点定理的简单应用!”诺伊曼说的没错,但纳什的贡献不是技术上的,而是观念上的。诺伊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博弈论的开山之作,然而从头到尾没有纳什均衡的影子。怎么定义一个游戏,用什么预测一个游戏的结局,纳什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被纳什冲撞过的巨人不仅有冯·诺伊曼,还有爱因斯坦。纳什在普林斯顿念书的时候,曾经对相对论里的一个问题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去找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听了他的想法后,笑了笑对他说:“年轻人,你还应该再学点物理。”正是这种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
5、我们的启示
纳什的研究生涯大约仅有短暂的十年,但纵观他这不长的学术生命,我们会发现他从来都是自己找问题,或者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面对一个问题,他不是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献。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前人做了工作而问题依旧,说明这些文献无用,只会框住后人的思路,走进同样的死胡同。所以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独辟蹊径的,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他没有加入任何学派,不做任何人的门徒。正是因为他骨子里这种敢于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对于纳什,带过我们的不仅是对于他的敬畏,留给我们应是更多的思考: 1.要敢于挑战权威,要有质疑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一味的相信权威,只要是专家说的就是正确的,就会照做。其实不然,人无完人,即使是再权威的专家学者也有出错的地方。不管在哪一方面,都需要有置疑精神。对于教育为而言,更应如此。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要有质疑精神。就目前来看,我国教师往往是缺乏这种精神的。他们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往往会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进行,对于课本上的处理也会完全按照一些教育专家或是有权威的学者所提出的方法来进行,有时会忽略其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对于感到迷茫。很多时侯,一种教学方法往往是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适用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要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数学史论文
多思考,多发现,努力做到“教然后知困”。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也更应要有这种质疑精神。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仍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作为传授者,学生作为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原封不动的在接收老师的内容。很多数学生并没有去思考过这些知识的来源。按照传统的强调“师道尊严”观念:大多情况下,师生之间往往是一种相对严肃的长幼关系,而非朋友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束缚,导致师生间沟通甚少。学生的一些想法而无法及时反馈到教师那里。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质疑精神尤为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质疑,不断的反思,敢于用自己的思维去挑战权威。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上过大学,这样才不会浪费自己在大学的时光。
2.特殊的人才,应要有特殊的选拔方式
纳什小时候并未别被认为是天才。他的小学教师曾认为他是一个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测验水平的学生,在他曾经的小学成绩单上显示,他的数学成绩最糟糕。然而他却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这让我联想到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约翰·伯特兰·格登。这位曾经在中学时生物成绩排在全年级最后一名的差等生,却成为了公认的同时代的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要“因材施教”,防止千篇一律。也许,某些学生在学习某些知识方面表现得不够好,但这并不就代表他们没有学习的能力。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更多的应是鼓励,而不应该歧视和批评。要相信,我们手中的每个学生在我们精心呵护、精心培养下都会是会成为参天树。
此外,纳什发表的文章也不多,就那么几篇,但已经足够了,因为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相反,在我国要是提一个教授,就必须要求在“核心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文章。按照这个标准可能纳什都还不一定够资格。因此,特殊的人才,还得需要特殊的选拔方式。
如果没有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凭纳什的才能、广博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他完全能做出更多的科学贡献。但是上帝是公平的,无论是不是天才,社会都为我们提供了相等的目光,瞩目的或是暗淡的,尴尬难堪的或是无上荣耀的,同时被许多人私自据为己有的环境其实并不属于任何人,得志者或是失意者,惊慌的神经只是用这些来填补虚荣的脆弱而已,然而始终不能被内心最珍爱的那部分所兼容。虽然上帝把天才的智慧留给了纳什,同时也把折磨人的精神疾病施与其身。在无法抗拒的关爱之下,纳什终于逐渐摆脱了精神分裂的魔爪,重新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安详。他的一生,在得与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平衡。
数学史论文
参考文献
[1]曾佳.在命运的博弈中找到均衡—记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J].中国金融家.202_(07)[2]曹涵.约翰·纳什:不幸而又最幸福的诺贝尔奖得主[J].管理与财富.1999(01)[3]饶向辉.数学界的梵高[J].成功.202_(07)[4]苏木.纳什:一个天才的传奇人生[J].教师博览.202_(08)[5]李圆.约翰·纳什:在疯癫与清醒之间的孤独与天才[J].金融信息参考.202_(07)[6]王夕.纳什:孤独天才的“美丽心灵”[N].北京科技报.202_.10 [7]西尔维娅·娜萨.美丽心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_.4 [8]施敏.普林斯顿大学的幽灵—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传奇[J]大科技.202_(02)[9]纳什.纳什和博弈论均衡理论[J].数理天地.202_(07)[10]杨朝朝.重温《美丽心灵》经济学家纳什的传奇人生[J].现代商业.202_(22)[11]郭鹏,杨晓琴.博弈论与纳什均衡[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_(04)[12]里影,曹雨薇.纳什靠什么获诺贝尔奖[J].科技日报.202_(08)[13]王则柯,王尔山.普林斯顿的“幽灵”献给艾丽西亚的纳什传记[J].书城.1999(04)[14]李圆.天才往往是孤独的—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J].管理与财富.202_(11)[15]郭子初.又见约翰·纳什—天才巨匠的“朴素”哲学[J].202_(10)[16]尚圣国.通晓天机之人—数学怪才纳什的传奇人生[J].数学爱好者.202_(06)
第二篇:谁是天才,谁是疯子?
谁是天才,谁是疯子?
她说:人类从胚胎时期起,就已经缩微了整个进化过程。胎儿就是寄生体,吸食母体营养,寄生在母体内。胎儿时期就在跟母体争斗,争斗胜出者,母体接受它,并把它当做自身的一部分,争斗失败者就流产,没有资格获得出生的权利。
他说:你去过时间的尽头吗?那里没有时间的概念,第四维世界也不存在了。因为没有时间轴,所以不存在过程,也没有因果关系„„
她说:想看到真正的世界,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他说: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对劲?一切都好像有点问题,但是又说不清到底什么地方不对劲,看不透什么地方有问题。有时候会若隐若现的浮出来什么,等你想去抓的时候又没了,海市蜃楼似的。
上面这些深刻而又玄妙的话,既不是出自科学家之口,也并非哲学家所说,说话的人是精神病患者。
作者高铭,北京某公司总监,利用4年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和公安部,对“特殊人群”进行近距离访谈,于是,就有了我手边的这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对于这本书,绝大部分读者表现出狂热的赞美,也有少数人斥之为毒草,而我,仅仅只想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书中记载了三十多个病例,这些人或者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异常,或者体现出心理不健康的一面。这个类别的人群,是我们平时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甚至从幼年开始,孩子们互相吵骂时,会以叫别人“神经病”作为发泄自己不满的手段。由此可见,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社会的歧视和偏见是由来已久的。可是,当我一一翻看着作者记录下来的他们的思想时,我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这些谈话对象是作者精心挑选过的,也都是有非常清晰表达能力,可以交流和沟通的对象,所以,我不会天真的认为精神病患者都是天才。但我却开始怀疑精神病的判断标准是否足够客观公正了。很简单,这些患者中百分八十以上发病的原因都是源于他们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而且绝大部分还是有着比一般人更丰富的学识,更强大的思维能力;甚至有些人被作者称为“邪教教主”,也就是说他们还具有非常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说服人,蛊惑人心。
排除掉他们是精神病患者或者心理有疾患的人这个因素,他们具备了我们所渴望得到的,足以让我们成为社会中佼佼者的能力。而且,很多社会成功人士跟他们所具备的素质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认为有些人是人才甚至天才,而有些人却被关进精神病院成为疯子?到底判断精神病的标准是什么?
正因为作者自己在调查中也产生了和我一样的困惑,所以他专门在书里写了一个篇外篇: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在文中,作者和一个精神病研究与治疗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交谈,那个专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有精神病!喜欢网购,每天不买点东西就觉得手痒;每次锁完门就怀疑自己没锁上,还要再推一把才能离开;钱包里的钱
一定要一张张按照面额顺序放好才行„„其实,像这样的人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以与大众的标准不符合作为理由,那么大家都不正常。精神病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患是否对自己和身边的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就是说,折磨自己,让自己生不如死;或者自己快乐,但是身边的人却被折磨得痛苦不堪,这都可以认为是病态的表现。
历史上很多领域的天才都有着一些怪癖,或者某些方面比较低能,但是人们没有把他们划入疯子的行列。那是因为这些天才对科学的探索成功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他们得到了认可。美国作家杰弗里·科特勒在他的著作《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中就描述了西尔维娅•普拉思、朱迪•嘉兰、马克• 罗思科、欧内斯特•海明威、弗吉尼娅•吴尔夫、查尔斯•明格斯、瓦斯拉夫•尼金斯基、玛丽莲,梦露、伦尼•布鲁斯、布赖恩•威尔逊等文化巨匠们的出众才华和悲惨人生。而高铭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中记载的很多人,他们提出了一些现在科学无法解释的学说,因为他们无从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且他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所以他们被认为是疯子。如果单纯以这样的标准来划分,其实很可能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把那么多天才错当成了疯子,就像当年的达尔文和伽利略一样。
天才经得起误会和等待,历史总会还他一个公正。我们身边的学生却经不起伤害和错过。作为老师,我教育着形形色色的学生,有的能言善辩却无法安坐读书,有的沉默不语却写得一手好文章,有的考试成绩不佳却能歌善舞,还有的能够在国际创新大赛上获奖,却未必能考一个理想的大学。虽然舆论一直不认可将学生分等级和类别,但
是,关于后进生的教育改造问题和帮带差生方法的探讨不是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吗?因此,我认为,在教育上我们人为地把学生进行了划分。但是,这个划分是否科学、合理?
到底是成绩好的是好学生,还是善良正直却能力一般的是好学生?是多才多艺的算好学生,还是乐于助人的是好学生?如果一定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算好学生,那就把绝大部分孩子归入了次一等,这种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亚瑟王曾经在一场战争中兵败被俘,对方国王欣赏他年轻有才,给了他一年期限,只要能回答出一个问题就可以不杀他。那个问题就是:女人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亚瑟王用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得到了那个答案,女人要的不是美貌、金钱、爱情„„她只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
无论我们怎样费尽心思地想要为孩子们定义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去要求他们,这都不是他们自己希望的。就让我们教育者从亚瑟王的答案里得到启示吧,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只要朝着真善美的方向走,那么,怎样能让他们快乐,他们就是好学生。而快乐健康,不也正是父母、师长乃至社会对每个人最大的期望吗?
到底谁是天才,谁是疯子?
到底谁是优生,谁是差生?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快乐!
惟愿天下孩子都能快乐成长。
第三篇:左手天才 右手疯子 读后感
《左手天才右手疯子》读后感
内心一直都对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怀着一种好奇也好,迷惑也罢的感觉,也许是思考,只是静静的思考。有些时候我迷惑真的存在灵魂吗,有些时候我好奇我手上的一个沙粒是否就是另一个世界,有些时候思考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哪一个我才是真真实实的我?存在的我?我没有人格分裂,也没有那个境界。只是想去了解想去搞清楚,但是觉得不那么清晰,不那么理解。有时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否是真实?噢,似乎我有些热衷于此了,喜欢那种感觉。记忆,焦虑,疯狂,停滞,心灵。
我只是想陈述下我的感受,陈述下与作者,与那些疯子的共鸣,让我对于这个世界更加疑惑,也许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回到这个我也不知道真实还是虚拟的世界,继续不知是活着还是奋斗着。《左手天才右手疯子》,作者高铭,从书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那个特殊的人群也确确实实带着特殊的思想,同时它们也不特殊,只不过我们无法理解。也许它们才是真实,才是真理,我们所自以为是只是我们这个小世界。我想应该开始说了,(再对说一句)对于这本书,推荐大家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这群疯子中去寻找与你最像的人吧。这里我想说两个病人,也许他们和我最像,让我在读了这本书后三个月,对于它们仍然记忆犹新。第一个:“真实的世界”第二个“苹果的味道”同时我还想再聊聊关于多级世界的感受,自己的疑惑吧。
“真实的世界”: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怀疑过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主观性,我们的经历,智慧,见识是否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视野?这个问题让我迷惑,而故事中的这个患者,他有他的方法,他怀疑,他相信每个人所观察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带着每个人自己的阅历,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他模仿,开始的行为模仿到细致到眼神的模仿,接近别人的心灵,去感受别人眼里的世界,也许那更接近世界的本质。我曾经,或者说到现在都出现过如此的想法:我是否可以跳出我自己的躯壳,站在天空上俯视大地,看着自己忙忙碌碌,看着自己学习,生活。也许和我们带着我们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世界大不一样。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他所做的让我们称之被“附体”的行为也只不过去发现我们真正的世界。相信大家都看过《黑客帝国》还有《楚门的世界》,想起一句话,“是你看到了蝴蝶还是蝴蝶看到了你?”《黑客帝国》,在无数的计算机程序被异化为人,有喜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有超能力。。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受。《楚门的世界》这是一部我最近看过的电影,故事内容就不多赘述。记得那个镜头,楚门拼命的航行在海上到达海的尽头,船头一杵,海的尽头破了一个大洞,楚门的表情,无尽的悲凉。也许我没有楚门那么幸运的成为一个明星,即使如此悲哀的一种生活,但是是否当我走到我的世界的海的尽头时,天空也撕出一个大洞,外面又是无边的世界?到这里我又想说那个多级世界的故事,真的很奇妙,不过还是留到后面写吧。其实看这本书时我的一大感触就是“疯子”,部分疯子也许就是那个楚门,他们向楚门一样奋争,一样发现戏剧性的生活,发现并不真实的生活,后来找到了那个“EXIT”,他们回到另个世界告诉我们他们所看到的,我们能够理解吗?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便是真实。
“苹果的味道”:也许这篇故事是和真实的世界相结合的,苹果的味道,不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你会说,苹果的味道不就是或酸或甜吗?你是否已经忘了自己是怎样的了?感觉自己有点无厘头,其实活在当下,很多人都在说迷失了自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话出现了不只是一次两次,无论是我还是听朋友说。记得我是一名高中生时,我告诉自己要奋斗,奋斗着去过更好的生活。嗯,很简单,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当我慢慢地接触了更多,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物质?精神?还是?好像跑题了。一个问题“你是否真的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我知道我感受到的,但我还不敢说我知道,就想上一篇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所存在的。看到这篇故事,我真的对这个患者的作法有些认同,并跃跃欲试。这个患者,一个月家人找不到他,发现他时他在家里,全身裸体,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这个疯子,有正当的工作,烦乱的生活中找出一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没有任何接触,没有电没有电视等等。这真的很疯狂,但是疯狂的让人向往。简单的说个例子,每天被手机束缚的我经常会想着把手机放在箱子里,我五天不动它,嗯,如果这样也许我也许我的生活是另一番样子,也许不会说什么找到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回归到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但是我从没试过,因为不敢,因为没有了手机会耽误很多事,因为。。太多的束缚告诉你,你已经在这个世界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不能缺少,同时也是告诉你,你被操控着,被这个世界推动着,不是你。嗯,这种思想很简单,什么是最本质的人,人的起源是原始时代,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接近了最本质的人。有时会想其实时间很慢的走着,所谓时间飞逝只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无法感受到一秒一秒的间隙,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不去感受那种慢到恐惧的时间感。一样的是,我们用太多的物质武装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无法感觉到我们自己,也无法感觉到原本的生活,即使是一个苹果的味道。
多级世界,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事,嗯,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此类的同行者,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多级世界,不言而喻,我们的世界分为很多级,我们的世界也许只是另个世界中的一粒尘埃,我手里的尘埃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黑衣人》中最后结尾的一个镜头,外星人在玩弹珠,其中一个弹珠是银河系。印象深刻,这种感觉,也许我已经疑惑了够久够久,这比之前两个问题都无法理解,无法走出自己的视野。一种悲哀,无法理解到世界到底是怎样,我们世界外的生物看着我们的世界,他无法看到我们的存在,却实实在在的拥有着我的世界。(突然想到看的几部电影,我可能真的喜欢这种感觉。)《霍顿与无名氏》,这部电影,一只小象和一个尘埃上的故事,那个尘埃上住着无数的居民,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下雨只是一个水滴落在地上,更小的水滴溅到那尘埃上。小象霍顿发现了这个尘埃,发现了这个世界,嗯。我相信这个编剧一定也对多级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定也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否是另一个尘埃,我们世界里的尘埃上是否就装下了一个宇宙。
也许没有说完我心里所想,也许没有任何对于那些玄而玄乎的思考的解答,我只想说的是思考这种也许远离生活的玄乎的人并不是疯子,他们是勇士,同时他们也是天才。“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到我们的世界,继续我们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你还疑惑着。
第四篇:天才与疯子的区别范文
天才与疯子的区别
天才在很多时候和疯子同义,因为都表现出对常态的严重偏离,不为大多天才在很多时候和疯子同义,因为都表现出对常态的严重偏离,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甚至其言、其行惊扰或伤害了很多人。但天才不等同疯子:天才是对“我”的生命的放大,尽个体所能地放大。疯子的“我”是漂移的、忽大忽小的,根本不知“我”应安放在什么地方,就更不用说怎样为人处世才恰当妥帖;天才有自己想象而又明了的一个目的,也许这个目的不为人知或不为人解,但他丝毫不顾旁者是否知或解,为自己的这个目的不惜采用极端的、决绝的、疯狂的方式。疯子没有一个目的或目的太多,方式就是存活的本身;故疯子发疯多受外界影响或引诱,春气萌动时多发病,某事件的刺激时易发病;而对于天才,外在事物很难影响他内在的道路,他只根据他自身的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发疯”。
但天才也可能发展成疯子,当他的目的逐渐变得不明确,不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可控制什么时候“发疯”时,就像弹簧再也回不到本身的弹性限度,车辆再也刹不住车。尼采、阿黛尔·克洛岱尔、希特勒等很多天才后期就是这种情况。疯子也可以做出天才之举和不凡的创造。对疯子社会一般归为残疾一类,残疾有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疯子属精神残疾。残疾者若受到良好的照顾和培养,也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自食其力。而疯子又因其精神上在某一方面特别专注、特别执著、特别能深入,故在条件适宜时反有远胜于常人的表现。所以没有必要天才就敬畏三分,疯子就欲去之而后快,只不过他们是异常的个体生命罢,异常也好,正常也好,重要的都是生命,以生命的平等心、关爱心待之即可。
可有时难就难在不知其是天才还是疯子,只知道他(她)“有病”、“神经兮兮”,或是你有“病”、我有“病”。更多时候我们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是有“病”,虽然表现出天才或疯子的样子。什么“病”呢?古汉语中,疾为小病,病则比较严重了。这“病”就是某种个性或人格上的明显的缺陷,每个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完美,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足太明显,几成缺陷,并因着这一缺陷,造成了言行和生活的异常,这就是“病”了,这“病”是比单纯肉体上的疾病危害大得多,难治得多。
有什么难治呢?缺陷嘛,弥补充足就是了。是的,其实缺陷实在没什么要紧,补上就是。难在很多人意识不到是自己的缺陷,或者意识到了却生不出力量去与之抗衡、战胜、补足。比如懦弱,懦弱得过头,就像害了软骨病,一辈子都立不起来,给自己的生命做不了主;比如贪婪,到后来什么都想要,怎么也克制不住,眼里、嘴里全是想贪之物,整个心思和身体都在里面了;比如任性,但凡有点思想个性的人都容易任性,要坚持自己的嘛,坚持自己也不见得就不是好事,可过分的任性极易偏执,又因偏执而狭隘,因为偏执一隅,难见全貌,易入歧途;比如懒散,懒则散,人散掉了,做什么都懈怠,什么都懈怠怎么可能有好收获呢,没有好收获时还偏给自己找理由,更加不努力,最后饼放在嘴边都饿死了。
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并尽量去弥补修正,“病”自然好了,还可能真的做出天才的创举,因为大缺陷者往往有大能量,问题是这能量是让生命更充沛,还是让生命之水流失得更多。木桶定律:一个木桶的蓄水量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尽力让自己的人格更完美的意义所在,某一缺陷太明显,其他再好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天才也好,疯子也好,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也好,不让自己因“偏”而失,而是因“偏”而得,生命日趋完满,神性的光辉自然显现。
第五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铭 武汉大学出版社
在看到对本书的评价上有写着,你如果一口气读完它,那么为自己自豪吧,因为真的不容易,但是如果你花一个星期把他看完,那你收获的不仅是震撼,虽然我没收获震撼,可是我也收获了很多东西
可能是因为对精神病患者没什么了解,所以看下来没有多少震撼,只是收获了一份感动,也收获了一份忧伤,平时我们虽然把精神病或者神经病挂在嘴边,可是根本不理解这个词语的重量,也不理解它的内涵,我们只是朋友间的斗嘴打趣仅此而已,这也说明了我们的肤浅和无知,当然我看完了我不会觉得自己是神经病,但是我对他们的世界观却并不质疑,我想这是因为我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才会如此,每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逻辑系统,我想我还差很远,离成功
看这本书,我对他们有着深深的爱,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是我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孤独,他们的偏执,他们的固执,他们的敏感,他们的寂寞
他们原本和我们一样,没什么不一样,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成了特殊人群,他么有自己的世界观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有的很是妄想症,有的是人格分裂症,有的是多重人格,有的是幻想者,有的是暴力者,有的是迫害妄想症,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多重人格,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背后都有一个不为认知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
其中一个案列我看哭了,是盗尸者,虽然做法不太好,但是背后却是生死相依的爱情和依恋,一句话便让人感动:“我不想离开你,我永远属于你”,刻骨铭心的生死恋
还有一个观点是我特别喜欢的。就是红桃皇后定律:“拼命奔跑,以为保持在原地“,是的,我想我会做这句话的践行者,这话和“我最奢侈的事情就是途中与你相遇,然后相濡以沫,共闻花香”,一样的,也和那句“我不知道下辈子还能遇见你吗?所以我拼命努力,想把最好的样子呈现在你面前”,这是我对爱情的信仰,也是一种坚持。
再说到作者,高铭,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这本书还是看快乐大本营的时候高圆圆推荐的,当时记住了这个名字,所以在网上买来看看,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涉猎这么广泛,但也证实了兴趣真的是很好的老师,也是动力,但我更相信一个人只要有心,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我想没有几个人可以像他同时懂那么多吧,但是我却很想看关于哲学的书,一切和哲学都分不开,看到作者,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文盲,感觉这些年都不知道干嘛去了,没有自己喜欢做到事情,没有看很多书,不写了,恶补知识去,文盲很不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