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精选5篇)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22-90411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9 00:57: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参考答案

2.1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2d、3a、4d、5b、6a、7a、8b、9c、10b、11b、12a

2.2 填充题参考答案

1、内部业务信息

2、管理信息

3、社会

4、战略决策层

5、数据处理系统(EDP)

6、决策

7、信息

8、生产计划与控制 , 物料需求计划

2.3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 , 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 辅助决策等特有功能。具体是 :

①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 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输出 ; ②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 , 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

③计划功能。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 , 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 , 按照不同的管理层 , 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

④ 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 , 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 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 , 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 , 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以各种方法加 以控制 ; ⑤辅助决策功能。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 , 及时推导也 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 , 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 以期合理地利用人财 物和信息资源 , 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管理信息系统具备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 , 具体作用表 现在 : 用统一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 , 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的数据 ; 完整、及时地提供在管理及决策中需要的数据 ; 利用数据关系式分析数据 , 客观预测未来 ;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 , 缩短分析和解释的时间 ;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 , 以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 , 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就其功能来说 , 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 学的混合物 , 它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 是多学科交 叉的边缘技术 , 因此是技术系统。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 ,MIS 和组织结 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 引进 MIS 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 , 而现存的组织结构 又对 MIS 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 其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环 境、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既 是技术系统 , 同时也是社会系统。

第二篇: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_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练习题答案

一、简述题

1.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信息

答: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3.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答: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

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的标准。

4.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答: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对我国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一般认为诺兰阶段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是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5.企业流程重组

答: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含义是对企业经营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的(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Radical)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dramatic)的成就。

或者回答为: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从信息的角度,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成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6.什么是代码?为什么要设计代码?

答: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代码可以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记录、记忆、存储和检索,节省时间和空间,提高处理效率。所以要设计代码。

7.系统切换

答: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

论述题:

1.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早期的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的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从发展阶段来看,它可分为单项数据处理和综合数据处理两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

管理信息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DSS)以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上的延伸。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2.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技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技术系统。

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无法与它的应用环境分离的,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中体现了(涉及)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

再者,为获得应用信息系统的最大效益,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第三,由于信息系统改变了企业的通讯状况,可能引起企业重组工作流程、重新分工、重新划分职权,重新进行企业的组织设计,甚至过去的服务地点、时间、办公桌相对位置,也都可能作很大的调整。

上述三方面都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着重要的企业应用环境的因素,即社会因素,因此,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是社会技术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

答: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4.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5.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答:一般来说,依据信息系统的不同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6.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优点。

答: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优点体现在:通过客户机和服务器间功能的合理分布,实现负荷均衡,提高整体性能;减少网络间数据的频繁传输,避免了网络过分拥塞;开放性好,便于扩充新的应用,实现规模优化;可重用性好,维护工作量小、资源可利用性高,整体应用成本低。

7.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的优点。

答:首先,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另外,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中,Server仅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的管理,大量的应用程序都在客户端进行,这样,每个客户都必须安装应用程序和工具,因而,客户端很复杂,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都受到很大影响。在浏览/服务器模式下,Web Server既是浏览服务器,又是应用服务器,可以运行大量的应用程序,从而使客户端变得很简单。

8.MIS(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答: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是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人以节省MIS投资;明确MIS的任务;为将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内容包括MIS的目标(MIS应实现的功能)、约束(实现MIS的环境、条件)及总体结构(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八组织的现状(包括软硬件、人员配备及开发费用等八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流程重组等;对影响规划的IT发展的预测。

9.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而且涉及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观念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流程的重组(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和组织的重组(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

10.试述我国身份证号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

答:我国公民身份证号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规定。

第1—6位数为行政区划代码;第7—14位数为出生日期代码;第15—17位数为分配顺序代码;第18位为校验码。

我国公民身份证号属于多面码。

11.信息系统的三种切换方法是什么?它们分别适合哪种情况下的系统切换?

答:信息系统的三种切换方法是:直接切换法、试点过渡法。

一般在老的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不太复杂的情况下才采用直接切换法。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并行切换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切换方法,在新老系统同时运行期间,可以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校验。

较大、重要性较强的系统的切换,适合使用试点过渡法。

12.购买商品软件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商品软件以规范模式研制,经过反复调试,得到广泛应用,质量有所保证,购置商品软件方式可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规范模式的软件对组织的变革,尤其对流程由较大的推动力度,这为企业获得成功带来难度,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13.为什么有时不得不采用应用系统软件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

答:由于每个组织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也有保持个性的要求,不可能买到能解决所有管理问题的商品软件。为此,必要时不得不采用应用系统软件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的集成方式,即对一些管理过程较稳定、模式较统一的功能模块购置商品软件,而对结合具体组织特点的、稳定性较差的或决策难度较大的功能模块则采用专门开发。

14.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答:(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优点: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它的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烦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适用领域:结构化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2)原型法

优点:贯彻的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它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由于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它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系统。该方法的另一不足是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适用领域:需求不明确或解决方案不明确的信息系统的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最终用户界面的开发,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篇:土木工程概论习题汇总(答案)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砖按生产工艺分

烧结砖 和非烧结砖。2.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 人工砂。3.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

中砂。4.所谓灰是指 石灰 和石膏。

5.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钢材是指

线材 和型材。

6.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7.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

水 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8.绝热材料按其成分分为无机材料和

有机材料。

9.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土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土的下部结构称为 基础。

10.常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相片成图法和 实地测绘法。

11.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以及埋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 浅基础。12.刚性基础通常由砖、毛石、素混凝土、和灰土等材料做成。

13.建筑物的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 柔性 基础。

14.浅基础一般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伐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壳体基础。15.埋置深度大于 5米 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16.桩按荷载传递方式分为端承桩和

摩擦桩。17.建筑物的基本构建可分为梁、板、柱、拱。18.梁和板都是工程结构中的 受弯 构件。

19.梁按支撑方式可分为 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20.柱是工程结构中的受压 构件。

21.框架结构承受 竖向 荷载能力强,但承受水平荷载能力差。

22.当前我国的公路等级按照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5 个等级。

23.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四大类。

24.公路线路的类型及特点主要分为 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等四大种类。

25.公路路面按其力学性质一般分为刚性路面和 柔性路面 等。26.公路交通标志有三大类;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等。27.道路交叉一般分为平面交叉 和立面交叉。

28.路基 是行车部分的基础,它是由土、石按一定尺寸、结构要求建筑成的带状结构物。

29.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 刚性 路面。

30.路基设计一般需要考虑 横断面 和路基稳定性的问题。

31.桥梁的结构形式一般有六种;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和综合体系桥等。

32.桥梁的支撑结构为桥墩和 桥台。33.港口按成因分为天然港和 人工港。

34.码头常见的布置形式有顺岸式、突堤式 和挖入式。35.防波堤 的主要功能是为港口提供掩护条件。

36.护岸方法分为两大类;直接护岸和 间接护岸法。37.农田水利工程一边包括 灌溉工程 和排涝工程。

38.取水工程一般分为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和水库取水四大类。39.水电站的开发方式一般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和潮汐电站。

40.给水工程包括城市给水和 建筑给水 两部分。

41.建筑物的供水服务目的可分为三类 ;生活、生产和 消防。42.基础土方的开挖方法分为两类;人工开挖和 机械开挖。

43.城市给水系统一般由 取水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配水管网工程四部分组成。

44.建筑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 合流制。

45.由箭线、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序、有向的网络叫做 46.网络计划图。

47.在基础或管沟土方施工中,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放坡和 护壁。48.石方爆破的工序有:打孔放药、爆破、排渣。

49.建筑结构工程主要包括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

50.钢筋的验收主要包括 外观检查 和按批次取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钢筋连接的方法有三种:绑扎搭接连接、焊接连接 和机械连接。52.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四个施工过程。

53.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排列方法有三种;按流水段排列、按工种排列、按楼层排列。

54.工程建设作为基本任务的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 和组织协调。

55.最常发生的工程灾害有;

地震、风灾、火灾 和地质灾害等。56.码头 是供船舶系靠、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的建筑物的总称。

57.在地面以下土层或岩体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或结构的工程,可称为

地下工程。

58.农田排水排水系统可分为 明沟 排水系统和暗沟排水系统。

59.水泥浆体在常温下会逐渐变稠直到开始失去塑性,这一现象称为水泥的初凝。

60.水泥浆体由初凝到终凝的过程称为水泥的 凝结。

61.水泥浆体终凝后,其强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长,并形成坚硬的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 硬化。

62.预应力混凝土按施加预应力的顺序可分为先张法和 后张法。

63.将不易传热的材料,即对热流有显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复合体称为 绝热材料。

64.常用的吸声材料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多孔材料、纤维材料。65.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 特殊土地基。

66.无机胶凝材料可按照其硬化条件分为气硬性与

水硬性 两种。67.地铁隧道施工分为明挖法和 暗挖法 两种。

68.沥青 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69.吸声 材料是指能在较大程度上吸收由空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材料。70.对建筑物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材料称为 装饰材料。

71.施工缝 是指从建筑物的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长高比较小、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和自成沉降体系的单元。

72.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是 置换法、绕丝法和粘钢法等。73.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分为 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74.板 是指平面尺寸较大而厚度较小的受弯构件。

75.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 材料。

76.公路路基的横断面形式有

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77.水底隧道的断面形式圆形断面; 拱形断面 ;矩形断面。

78.桥梁总体规划时必须满足四个要求即;使用上的要求、经济上的要求、结构上的要求和美观上的要求。

79.梁式 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80.桥梁由(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以及(桥梁防护建筑物)组成。81.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2-85)按桥长L将桥梁分成小桥、中桥、大桥和特大桥等四类,其中小桥L≤(20)m,特大桥L>(100)m,中桥与大桥的界限L是(40)m。

82.拱桥有三种承载方式:(上承式拱桥)、(下承式拱桥)和(中承式拱桥)。83.刚架桥是桥梁 和桥墩整体结合的桥梁结构,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

84.隧道的主体支护结构是(洞身衬砌)和(洞门)。85.隧道衬砌的目的是(开挖后为了保持围岩的稳定性)。

86.根据围岩的好坏和施工机具的配备情况,钻眼爆破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步开挖法)。

87.公路隧道一般按长度L分成四类,其中短隧道L≤(250)m,特长隧道L>(3000)m,中隧道与长隧道的界限L是(1000)m。88.铁路由(线路)、(路基)和(线路上部建筑)三部分组成。

89.依据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性质及其所承担的远期年客运货运量的大小,可将铁路划分为(3)个技术等级,其中Ⅰ级等级最(高)。

90..不同等级铁路对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线路限制坡度和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不同规

定,其中Ⅰ级铁路最高行车速度最(大),线路限制坡度最(小),最小曲线半径最(大)。

91.铁路线路限制坡度定的越小,则所能牵引的列车重量越(大),线路的运输能力越(大)。

92.铁路路基可分(路堤)、(路堑)和(半路堤半路堑)三种基本型式。93.铁路路基顶面的宽度,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道床标准)、(路肩宽度)和(线路间距)等因素确定。

94.我国生产的钢轨标准长度有(25)m和(12.5)m两种。

95.按材料划分,轨枕主要有(木枕)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两种。96.两条钢轨间的标准轨距为(1435)mm。

97.每千米铁道线路上铺设轨枕的数量,应根据(运量)及(行车速度)等运营条件确定。轨枕数量越多,表明轨道的强度越(高)。

98.我国大量使用(不分开)式有挡肩的扣件,其形式主要有(弹性)扣件和(扣板)式扣

99.高速铁路指客运列车以超过(200)km/h的高速运行的铁路,按其功能分(客运专用)及(客、货共用)两类。100.路设计)。

二;判断题(对;√ 错;×)。

1、2、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1982年英国修建的。(×)仓库与货场是港口的储存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3、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4、水泥浆体在常温下会逐渐变稠直到开始失去塑性,这一现象称为水泥的凝结。(×)

5、6、铁道工程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线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陶瓷是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材料,加入各种改性添加剂后,在一

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塑制而成的材料。(×)7、8、9、凡采自天然岩石,经过加工或未经加工的石材,统称为天然砂。(√)表观密度为ρ<1950kg/m3时的混凝土称为重混凝土。(√)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10、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小于5 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11、当扩展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作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12、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13、桥梁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正桥、引桥和导流等工程组成。(×)

14、单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支承构件上的板。(×)

15、单层厂房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即墙体采用砖墙,屋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

16、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一般为1/8~1/16。(√)

17、钢筋混凝土烟囱多用于高度低于50m的烟囱,一般采用滑模施工。(×)

18、水池是储水和配水的高耸结构,是给水工程中常用的构筑物。(×)

19、当梁的高度沿轴线变化时,称为变截面梁。(√)20、柱是工程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有时也同时承受弯矩的竖向构件。(√)

21、路面一般按其力学性质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大类。(√)

22、单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一个方向传递到支承构件上的板。(√)

23、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体系之一,也是国家的运输命脉之一。(√)

24、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已是各国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25、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与平顺,一般在圆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处设置缓和曲线。(√)

26、隧道平面线形,一般采用曲线,避免直线,如必须设置曲线时,应尽

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并确保视距。(×)

27、明挖法有时也称为矿山法,尤其是指在坚硬的岩石层中采用的矿山巷道掘砌技术的开凿方式。(×)

28、桥梁的基础承担着桥墩、桥跨结构(桥身)的全部重量,不包括桥上的可变荷载。(×)

29、斜拉桥由斜拉索、塔柱和主梁所组成,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组合结构体系。(√)30、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构筑成整体的刚架结构。(√)

31、按照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为: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和斜拉桥等。(×)

32、桥墩的作用是支承从它左右两跨的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

33、海港和河口港具有河流水文特征,受河道径流的影响,装卸作业比较困难。(×)

34、工业港是指为临近江、河、湖、海的大型工矿企业直接运输原材料和输出制成品而设置的港口。(√)

35、常规码头的布置形式有顺岸式、突堤式、挖入式三种。(√)

36、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有限土地资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37、灌溉与取水,是农田水利的两项主要措施。(×)

38、城市给水系统根据供水可分为地面水给水系统和地下水给水系统。(√)

39、室外雨水系统用以排除屋面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40、在一般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多采用明沟集水井抽水、井点降水或二者相结合的办法排除地下水。(√)

41、基础土方的开挖方法分两类:一次挖方和机械挖方。(×)

42、对钢筋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按批次取样进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建筑工程建设法规是指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建筑工程

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44、外资、中外合资、国外贷款、赠款、捐款建设的工程项目无须进行监理。(×)

45、如果土木工程结构具有较好的抗灾能力,则可以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6、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理论的广泛应用,为收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47、在我国,旧房改造、受灾房屋加固等工程项目已越来越少,同时加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小。(×)

48、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常常对重要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

49、荷载增大或改变用途或改变结构体系无须对工程结构进行加固。(×)50、建设法规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建设行政法律、建设民事法律和建设技术法规。(√)

51、铁路工程涉及到选线设计和路基工程两大部分。(√)

52、港口的护岸是用来保护除了码头岸线以外的其他陆域边界。(√)

53、取水工程的作用是将河水引入渠道,以满足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工业及生活供水等需要。(√)

54、起重设备可分为起重机械和索具设备两类。(√)

55、渠道的断面形式取决于水流、地形、地质以及施工等条件,最常采用的是梯形断面。(√)

三;基本概念

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2、基本建设:国家将工厂、矿井、铁道、公路、桥梁、农田水利、商店、住宅、医院、学校、给水排水、煤气输送等工程建设称为基本建设。

3、信息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部分各阶段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工期、人力、材料、机械、资金、进度等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交流,并加以科学地综合利用,为施工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构成危害”。

5、土木工程材料:任何土木工程建(构)筑物(包括道路、桥梁、港口、码头、矿井、隧道等)都是用相应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建造成的,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统称为土木工程材料。

6、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7、硅酸盐水泥:根据国家标准(GB175—92)规定,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8、绿色建材:其含义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植物秸秆,生产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保与人体健康的建材。

四、单项选择题

1、A 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A、土木工程; B、基本建设; C、信息化施工; D、可持续发展。

2、B 是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A、教学; B、科学; C、技术; D、工程。

3、C 则是指将科学研究所发现或传统经验所证明的规律转化成为各种生产工艺,作业方法,设备装置等,它解决一个如何实现的问题。A、理论; B、科学; C、技术; D、工程。

4、D 是指自然科学或各种专门技术应用到生产部门去而形成的各种学科的总称,A、规范; B、科学; C、技术; D、工程。

5、D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构成危害”。A、土木工程; B、基本建设; C、信息化施工; D、可持续发展。

6、A 向轻质、高强、多功能化发展。A、工程材料;B、土木工程;C、技术;D、设计。

7、D 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来为人类服务。A、设计; B、科学; C、技术; D、工程。

8、用土木工程分析的仿真系统的技术指导设计可大大提高工程结构的 A。

A、可靠性;B、真实性;C、观赏性;D、实用性。

9、D 应具有信息收集,快速处理,优化决策,大型可视化系统等功能。A、智能化建筑; B、信息化施工;C、仿真系统;D、智能化交通。

五、多项选择题

1、在土木工程学科的系统学习中,实践经验中得出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ABCD。

A、自主学习能力; B、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C、争强、创新能力; D、协调、管理能力。

2、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有 ABCD。

A、功能要求多样化; B、城市建设立体化; C、交通工程快速化; D、工程设施大型化。

3、土木工程的发展经历 ABC 的阶段。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未来。

4、在建设与使用土木工程过程中与 ABCD 有密切关系,对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影响很大。A、能源消耗; B、资源利用; C、环境保护; D、生态平衡。

5、信息包括 ABC 等。

A、计算机; B、通讯; C、网络; D、科技。

第四篇: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来分,分为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烟尘和二氧化碳。

3.中国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4.下列属于环境功能的是调节功能。

二、填空题

1.当前全球性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

2.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3.环境问题可分为自然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4.环境按环境要素性分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5.环境污染特征包括时间效应、范围效应、浓度效应、治理难度效应。6.多学科交叉、微观、宏观是环境科学的三个特点。

三、判断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总和就是生物圈。(X)2.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X)4.臭氧层是在逸散层。(X)

5.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以容纳产生的污染物。(X)

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生命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生产者是蘑菇、草。

3.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正确的含义是生产者-消费者-顶层消费者。

7.再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先升后降。8.在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二、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交换。3.生态平衡失调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缺失、环境变化两个方面的标志。4.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此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

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老鼠 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消费者

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草-鼠-蛇-鹰

三、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成分等组成。(√)

2.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因素第一环境问题造成的。(X)

3.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X)4.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

5.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是由于物种丧失造成的。(X)

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0.10h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耕地的1/3.居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第四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包括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 1 l、B

12、D、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CD

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案要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