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干部作风建设内在价值的几点思考
对干部作风建设内在价值的几点思考
魏海青
(河北行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关乎科学发展,关乎执政为民,关乎社会和谐。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价值追问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严谨的学术问题;既要从政治动员的层面去阐释,也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层面去探讨。
关键词:价值考量;求真;求善;求美
一、价值基点:在“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中求真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我们党始终把求真务实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在思想上要重视规律、认识规律,在实践上要遵循规律、运用规律,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遵循规律、科学发展,就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法则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所谓“求真”,就是“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求真”也是“求实”或“务实”的过程,因为规律性认识可以指导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又可以检验规律、深化规律。求真与务实是统一的,都是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律的基础上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和问题。尤其是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
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轨道上也走过弯路,曾有一段时期,由于对经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对国内经济、政治形势认识上存在偏差,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掀起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直接导致干部作风出现了“贪大好功”、“弄虚作假”等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强调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邓小平在全国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把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依据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求“世情”、“国情”和“党情”之真,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1】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求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之真,务中国民主革命胜利之实的理论概括。我们党正是在掌握和运用革命战争一系列规 1
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之实,继往开来,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环境和新挑战,胡锦涛要求党员干部“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以此提高党的科学执政能力。但是,现实中有些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导致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面对这些新问题与新情况,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党执政规律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运用。
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认识规律,处处尊重规律,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断在实践中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真实体现,也是党和政府整体作风的“求真务实”体现,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参照与坐标”。
二、价值核心: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求善
求真务实的根本点或归宿点,是“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实现人类公共福祉之实”,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简言之,就是“为人民而求真务实”,这是干部作风建设的价值核心。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福祉,这是“为民之善”、“公共之善”,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让大家都过上“优良的生活”,这是最高最广的善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和政府为民谋利、造福于民,实现公共之善的本质体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从政道德的最高境界。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巩固执政地位,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党纷纷下台,甚至瓦解,究其根源,无一不是没能顺应时代发展和解决人民所需问题,脱离了群众,失去了民心,丧失了执政根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党的十大政治报告指出: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分水岭,是真共产党员和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改革开放不久,邓小平发现有相当多的党员干部被经济利益腐蚀了。严肃指出,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宿。
【4】。他始终要求全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
江泽民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也一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有些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中饱私囊。有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甚至肆意欺压群众,等等。他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始终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优化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的一大法宝,是实现社会大众公共福祉的价值标尺。
三、价值目标:在“民主法治、社会和谐”中求美
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愿景与梦想。和谐是美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谐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动态的均衡。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美在于和谐,和谐在于对立的统一。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指出:“凡是美的都是和谐和比例合度的”。和谐社会,是彰显人性的社会,是能够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是依法治理、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一种民主之美、法治之美、和谐之美。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没有民主法治,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到社会个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等,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利益共享、责任分担都离不开民主法治。民主法治贯穿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与整个过程之中。民主法治能有效克服集权制、腐败以及社会**与无序的社会状态,实现社会的和谐。民主法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民意支持和制度保障。
民主法治是我们党一直都在探求的治国理政方式,也是对党员干部作风的一贯要求。1945年,毛泽东在同黄炎培探讨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时指出了“民主”这条新路,其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坚持民主必须是多方面的,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党务上以及国际关系上,都需要民主,没有民主,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他要求党员干部“要搞民主作风,不能搞家长作风”,“要讲民主,不要‘一言堂’”。民主和法治是紧密相连的,只有通过法律形式把民主制度固定下来,民主才能得到保障。但是,由于毛泽东推行的“大民主”观及“大民主”运动,曲解了“大民主”的本意,无视法律、秩序,甚至排斥法制,最终导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衰败。
邓小平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民主法治问题上坚持“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他发现党员干部中存在滥用权力,贪赃枉法,打击报复,压制民主等现象,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威信建立在什么地方呢?建立在思想、工作、言论的正确上,建立在民主作风上,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邓小平重视“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强调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维护绝大多数人的权利,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因此,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要求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胡锦涛强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要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完善法制、依法治国。
在我国现阶段,干部关系、社会保障、信访、腐败以及贫富差距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培育民主法治精神,完善民主法治机制。对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完善民主工作方式,带头守法、严格执法。运用民主法治手段来协调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运用民主法治手段可以有效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美景。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7
第二篇: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杨怀胜
来源:《新农村》202_年第05期
摘 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尤为重要,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干部 作风 建设
胡锦涛强调,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保证。面对当前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性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问题,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党执政的基础是什么?古今中外都脱不了一个字“民”。巩固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人心向背,即“载舟”或“覆舟”的结果。我党一直把建立和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根本的政治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一要靠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靠改进自己的作风,用人格的力量在群众中树立起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如果干部队伍的作风不好,不正之风盛行,就会损害党的形象,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最终必将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我们的干部真正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才能建立起血肉联系,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磬石。
2.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党走过来90年的光辉历程,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的领导为全国人民所拥护和认同。取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够充分证明我们党走在了的时代的前列,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优良作风。它是革命胜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赢得人民依赖和支持的“法宝”。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新阶段,使我党的领导和执政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这种考验和挑战非同寻常,是历史性的考验,是时代的挑战。不仅资本主义一些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会影响我们的干部,同时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也会对党员干部产生负面影响。这会使得干部队伍中意志薄弱者会滋长不良作风以致腐败现象萌生。虽然个别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党的先进性,但若任其发展,就会侵蚀党的肌体。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古今中外的历史都不容质疑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认清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3.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助力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如果不加速发展,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就会丧失主动权,就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被淘汰。只有经济搞好了,我们党和国家才能稳定,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同时,干部的作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密切联系的。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社区,经济越发展,就越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改进。反之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干部的作风现状又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风不好,就难以凝民心、聚民力,各项方针政策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各项事业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最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干部作风不是生产力,但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转化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作风好,才能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才能保证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政策、决议得到全面、正确和创造性的贯彻执行;才能极大地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总的看,我们的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但是在个别部门、个别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一是缺乏调查研究的浓厚空气,凭感觉,凭想象,乱拍板。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扎实,爱摆花架子,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有的干部对大环境小环境及其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愿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仅仅根据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闭上眼睛捉麻雀”、“盲人摸象”;有的干部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忽视客观实际的存在,纸上谈兵,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有的干部“下车伊始”,不熟悉情况就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而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个别干部对制定的工作考评目标,不在扎扎实实办实事、踏踏实实工作奉献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大耍花拳绣腿,报喜不报忧。还有的干部作风不扎实,下基层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如蜻蜓点水,“小车一溜烟,群众不沾边”。结果,在工作中做出的决策,制定的措施不符合实际情况,难以实行。三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搬本本,套框框。有的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不会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只懂得照抄照搬,削足适履;有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懂得融会贯通,只会生搬硬套;有的则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落后于时代。
2.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一是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看不起人民群众,压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不去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创历史的新局面,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信心。二是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些干部缺乏谦虚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我行我素,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所谓的威信坚持错误。三是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对人民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打算不管不问,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3.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一是各自为阵,搞本位主义。有的只顾小集体的局部利益,不顾大集体的整体利益,一味地强调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让大局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有的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工作政绩平平,却一味向组织要级别,要待遇。有的工作上推诿扯皮,副职推给正职,部门推给政府;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别人办,该马上办的事拖到以后办。二是自由散漫,搞享乐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光荣传统,追求享受,建豪华办公楼,坐高档轿车,住别墅豪宅,而且花起公款来大手大脚,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毫不在乎,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的对上级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1.要建立健全从严管理干部的体制。干部作风建设,仍然是个含混不清的话题,怎么建设?靠什么建设?世界上只有法律约束、制度规定才有效,离开这个,即便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的“吆喝”,都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假正经”,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一是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对干部作风,特别是在职权的行使、权利的运用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党员干部既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接受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二是建立完善惩戒机制,严肃查处干部违纪案件。通过加强信访网络建设,形成反腐协调领导小组,选择典型案例剖析,形成强大的惩戒阵势,威慑违纪者。三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坚持把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对党政机关和各级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干部予以表彰,并列为提拔、重用的对象;对不注重作风建设,问题较多的干部进行重点整改、重点帮促。四是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领导干部是党的“上梁”,正不正,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对于正确决策的制定,党的事业的推进,党的形象的塑造,干部和群众行为的导向,都至关重要。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转变作风,带头艰苦奋斗,带头实事求是,带头清正廉洁。五是建立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在干部选用方式上要靠机制选人,用制度管人,凭实绩用人,逐步实行领导干部的选用与实绩考核结合的办法,中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科技干部采取评聘上岗的办法,机关新增人员采取公开录取的办法,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确保选准人才、用活人才。
2.做好三方面工作,强化思想教育。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党性觉悟问题。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觉悟入手。要使思想教育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时代赋予的责任,人民给予的期望等大角度来加强教育。以此来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二是结合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集中学习教育,从社会道德、良心谴责等角度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使各级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筑起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和各种利益诱惑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结合干部的生活实
际加强对其家属的教育。通过组织干部家属集中观看警示片,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件例对干部家属进行宣传教育,这样既能达到防范家属腐败的目的,又能达到从侧面教育干部的目的。
3.大兴四种风气,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是大兴学习之风。首先要真学。要把学习做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动力,处理好工学矛盾,认认真真地学。其次要会学。要从实际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知识更新,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要用学。就是要学以致用,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切实把学习中取得的新知识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提高执政本领。二是大兴求是之风。以政治的坚定性、理论的指导性、思想的适应性,工作的能动性来要求,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大兴创新之风。实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从而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和业绩。四是大兴落实之风。狠抓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狠抓责任的落实,从而形成抓落实促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三篇:对人事局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风建设是关键。结合人事干部实际,我认为加强作风建设应从八个方面着力。
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是指引未来的航标。人事干部处在特殊岗位,必须心怀宽广,志存高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不动摇。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正
确的方向、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也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对人生充满追求、对事业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热爱。
要注重品德修炼。德行操守,是做人立世之本。“德不孤,必有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进入新时期,我党在干部选任标准上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突出了道德品行的根本性地位。立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作为新时期的人事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切实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用党员干部的标准和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陶冶自己,见贤思齐,知是明非,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要强化宗旨观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务经济建设之本、务科学发展之本、务人民利益之本、务服务群众之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认真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把亲民、爱民、利民、富民、安民的民本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要自觉爱岗敬业。人事部门工作重要,使命光荣。作为其中一员,我们应当在感到荣耀的同时,更加焕发工作的激情和热情。要增强主动性。人事部门工作较杂,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对各项工作提前思考、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抓紧落实,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要勇于承担责任,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要敢于大胆负责,主动出击,不推诿、不扯皮,不畏畏缩缩,不裹足不前。尤其作为领导干部,对看准了的事,更要大胆拍板,出了问题敢于担责。要增强务实性。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埋头苦干,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坐而论道。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重显绩,更要重潜绩;既要看当前,更要想长远。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之实事。要增强创造性。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打破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思想桎梏,在理念、思路、手段、方法、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特别是要在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企业军转干部稳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重点、难点、热点领域寻求新的突破,创造新鲜经验。
要热心服务基层。一方面,要热心服务基层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要体谅基层的难处,理解基层的艰辛,多做换位思考,少摆上级威风,对基层部门在业务上抓好指导,在环境上抓好优化,乐为基层工作鼓与呼。要多给基层授权,不与基层争利,形成上下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热心服务基层群众。增强公仆意识,摒弃衙门作风,努力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对来人事部门办事的群众,不论身份地位,不论贵贱亲疏,都做到一视同仁、热情相待。特别是对那些来上访反映问题的群众,更要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符合政策条件的尽快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求得他们的理解,尽量让他们满意。
要坚持依法行政。人事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业务性强、政策性强、原则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人才选拔、军转安置、工资福利审批、人事考试等工作,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要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坚持按政策原则办事,不暗箱操作,不乱开口子,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树立公道正派的人事干部形象,打造阳光透明的人事部门形象。
要严格廉洁自律。人事部门是管人的部门,人事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权力。对此,每一名人事干部都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正确看待权力,审慎使用权力,自觉遵章守纪,主动严格自律,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注意防微杜渐,管住小节。“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喝的不喝、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心无旁骛,在喧哗与浮躁面前淡泊宁静,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树立良好形象,保持稳健人生。
要力促和谐团结。人和百事兴。一个单位是一个整体,领导与领导、领导与下级、集体与群众、同事与同事,和则多利,闹则俱伤。在工作与交往中,应当多看优点,多想长处,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相互爱护,彼
第四篇: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毛启刚 李 波 荣立和
(成都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四川成都 610083)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教育、强化管理、强化监督,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对策
党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风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人民群众看党的作风主要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着党风的优劣,因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于党完成历史使命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 党员干部能躬身践行 党的宗旨 ,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但随着 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一些领导干部在 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也滋生和存在着一些有损 党的形象的不良风气。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仅成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和的迫切需要。
(1)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作风,才能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民心问题,领导干
部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固牢靠;反之,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信任,使党的执政基础发生动摇,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仍是党的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实践证明,作风的力量是无形的,但其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好的领导作风,能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够使科学理论同实际情况正确结合,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能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党的执政之基更加巩固。
(2)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我们党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在于拥有一大批作风优良的领导干部。但是,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不良作风,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有的大相庭径。科学发展观要求开拓创新,有的人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科学发展观讲究按照规律办事,有的人却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有的人做事却鼠目寸光、不谋长远;科学发展观注重协调发展,有的人在工作中却畸轻畸重、各行其是;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实效,有的人却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等等。诸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强迫命令、搞形象工程等都是领导干部作风不端正的表现,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的事业、坑害人民的利益。所以,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上的这些问题。
(3)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与否,领导干部作风至关重要。如果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就能和谐;如果领导干部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就能和谐。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形象不佳,不是甘当公仆而是当官做老爷,不是用权为公而是以权谋私,不是为民谋利而是与民争利,不但难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反而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干部政治纪律观念淡薄,漠视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摒弃党性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大环境下,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分不清是非、善恶,思想麻木不仁,理想信念淡薄,甚至做出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有的党员干部政治上不求上进,固步自封,甚至以功利主义态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事务主义严重,不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不注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上形而上学,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有的年轻干部则把学历学习当作晋升的敲门砖,从不埋头苦读,只为混一张文凭作为提拔的政治资本。
(2)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作风上懒懒散散、浑浑噩噩;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不图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党员干部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不求干事,但求名利;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瞒上欺下。一些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托付的事情当作儿戏,对工作推诿扯皮,遇到问题踢皮球,而对部门利益和权力却寸土不让;一些领导不尊重下属的首创精神,骄傲、专横、鲁莽、我行我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一些领导整天只顾个人得失,不关心下属疾苦,对群众的困难、愿望和意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3)生活作风不检点。领导干部退化,以至于发生滥用权力、腐败,大多是从生活作风不良、情趣低下开始的。这些人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疯狂敛财,且涉及金额不断攀升。有的党员干部不重品行,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操守的事,如追求不正常地两性关系,包养情妇,甚至接受性贿赂等 ;有的党员干部为了满足赌博、婚外情等奢侈贪婪的需求,大肆贪污受贿,窃取公款,挥霍国家钱财;有的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甚至不顾单位本身经费困难,不顾“庙”小底子薄,摆阔气,搞“穷讲究”,花公家钱财,显个人身价;有的党员干部不是请吃,就是吃请,任意浪费公家钱财,对必须的公务开支却克扣截留,对群众的疾苦置若罔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掌握特性,探索规律,研究方法,常抓不懈,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强化教育。教育是基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抓好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意识。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学习培训、学习成果评价和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领导干部的学习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教育内容要切合实际,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教育方法要形式多样,要采取经常性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措施及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强化管理。管理是关键。要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中,并量化、细化考核标准;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要对自身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有改进的措施;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民主评议制度,由各个层次的干部群众进行评议。要落实定期汇报制度,把“八小时”外活动情况列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总结及民主生活中,教育领导干部自查自纠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要落实组织考察制度,掌握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要落实明察暗访和巡视制度,更多地掌握作风建设情况;要落实分析排查制度,组织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综合分析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合法程序及时反馈或妥当解决。(3)强化监督。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严明党纪政纪。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责,对不良风气要及时批评教育,对违反规定的要通报批评,对严重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要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合力与实效。要不断拓展监督内容,把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作风建设内容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并把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与防范。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落实
好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巡视与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 廖成中,邹宏伟,雷 磊.论高校行风建设与加强民主管理 [J] .黑龙江高教研究,[3] 徐 华. 狠抓行风建设 加快教育发展 [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2_,(11)
[4] 李自升.坚持纠建并举方针 扎实推进行风建设 [J] .政府法制,202_,(3)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2_年6月----------,(4)202_
第五篇: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思考
毛启刚 李 波 荣立和
(成都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四川成都 610083)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教育、强化管理、强化监督,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对策
党风,是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党风问题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作风,作风反映党性。人民群众看党的作风主要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体现着党风的优劣,因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于党完成历史使命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胡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 党员干部能躬身践行 党的宗旨 ,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但随着 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一些领导干部在 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也滋生和存在着一些有损 党的形象的不良风气。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仅成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和的迫切需要。
(1)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作风,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作风,才能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民心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好,党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固牢靠;反之,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信任,使党的执政基础发生动摇,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在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仍是党的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实践证明,作风的力量是无形的,但其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好的领导作风,能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够使科学理论同实际情况正确结合,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能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党的执政之基更加巩固。
(2)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我们党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在于拥有一大批作风优良的领导干部。但是,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不良作风,这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有的大相庭径。科学发展观要求开拓创新,有的人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科学发展观讲究按照规律办事,有的人却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有的人做事却鼠目寸光、不谋长远;科学发展观注重协调发展,有的人在工作中却畸轻畸重、各行其是;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实效,有的人却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等等。诸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强迫命令、搞形象工程等都是领导干部作风不端正的表现,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贻误党的事业、坑害人民的利益。所以,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认真解决领导干部作风上的这些问题。
(3)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与否,领导干部作风至关重要。如果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就能和谐;如果领导干部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注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就能和谐。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形象不佳,不是甘当公仆而是当官做老爷,不是用权为公而是以权谋私,不是为民谋利而是与民争利,不但难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反而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2 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干部政治纪律观念淡薄,漠视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摒弃党性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大环境下,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分不清是非、善恶,思想麻木不仁,理想信念淡薄,甚至做出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有的党员干部政治上不求上进,固步自封,甚至以功利主义态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事务主义严重,不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不注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上形而上学,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有的年轻干部则把学历学习当作晋升的敲门砖,从不埋头苦读,只为混一张文凭作为提拔的政治资本。
(2)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热情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作风上懒懒散散、浑浑噩噩;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不图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党员干部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不求干事,但求名利;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瞒上欺下。一些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托付的事情当作儿戏,对工作推诿扯皮,遇到问题踢皮球,而对部门利益和权力却寸土不让;一些领导不尊重下属的首创精神,骄傲、专横、鲁莽、我行我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一些领导整天只顾个人得失,不关心下属疾苦,对群众的困难、愿望和意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3)生活作风不检点。领导干部退化,以至于发生滥用权力、腐败,大多是从生活作风不良、情趣低下开始的。这些人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疯狂敛财,且涉及金额不断攀升。有的党员干部不重品行,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操守的事,如追求不正常地两性关系,包养情妇,甚至接受性贿赂等 ;有的党员干部为了满足赌博、婚外情等奢侈贪婪的需求,大肆贪污受贿,窃取公款,挥霍国家钱财;有的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什么场合都敢去,什么钱都敢花,甚至不顾单位本身经费困难,不顾“庙”小底子薄,摆阔气,搞“穷讲究”,花公家钱财,显个人身价;有的党员干部不是请吃,就是吃请,任意浪费公家钱财,对必须的公务开支却克扣截留,对群众的疾苦置若罔闻。3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掌握特性,探索规律,研究方法,常抓不懈,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强化教育。教育是基础,要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抓好领导干部作风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法纪意识。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学习培训、学习成果评价和奖惩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领导干部的学习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教育内容要切合实际,紧扣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施教。教育方法要形式多样,要采取经常性教育,正反典型教育,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措施及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强化管理。管理是关键。要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中,并量化、细化考核标准;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要对自身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有改进的措施;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民主评议制度,由各个层次的干部群众进行评议。要落实定期汇报制度,把“八小时”外活动情况列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总结及民主生活中,教育领导干部自查自纠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要落实组织考察制度,掌握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要落实明察暗访和巡视制度,更多地掌握作风建设情况;要落实分析排查制度,组织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综合分析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合法程序及时反馈或妥当解决。
(3)强化监督。抓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监督,严明党纪政纪。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责,对不良风气要及时批评教育,对违反规定的要通报批评,对严重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要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合力与实效。要不断拓展监督内容,把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作风建设内容全部纳入监督范围,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并把监督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与防范。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落实好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巡视与派驻、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 廖成中,邹宏伟,雷 磊.论高校行风建设与加强民主管理 [J] .黑龙江高教研究,[3] 徐 华. 狠抓行风建设 加快教育发展 [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2_,(11)[4] 李自升.坚持纠建并举方针 扎实推进行风建设 [J] .政府法制,202_,(3)---------《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2_年6月----------,(4)
20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