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22-897722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3 19:12: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邵烨

内容摘要:计算教学历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作为低年级教师急需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让带着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重视口算和估算,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在错误中不断提升,进行有效地练习,为低年级的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能力有效

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数与计算了。计算教学历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仔细观察一下很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上概念、应用题的数学课或活动课的喜欢程度可能就要远远超过对计算课的喜欢程度了;同样很多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就是做不完的习题;甚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了“题海战”。

一、计算教学背景研究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1.计算教学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在新课过程中难以上出新意。可能老师准备了很充分,挖掘教材也很深入了,但是上出来的课未必能波澜起伏,也许更没有语文课的那份“一波三折”的韵味了。2.计算器引入课堂,在数学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淡化计算教学”这样的声音。计算器成了学生完成计算作业的工具,而且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计算也正是由大量的计算工具完成的。3.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的。学生的态度问题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过程中是否有漏写答案、数位没有对齐„„粗心的现象。

如此一来计算教学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出现了地位下滑的趋势。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1.无论是什么样的数学试卷,与计算有直接关系的分值不低于50%,甚至达到70%。2.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3.计算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中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1、带着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应该是精心设计,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去自主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所以我们不仅应该重视计算的法则、计算公式,更应该让学生掌握并理解算理。如我在上人教版三上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如果现在老师有16个苹果,每人5个,可以分给几人呢?该怎么分?最多可以分给几人?

(通过情境的延伸,让学生体会到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

2.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在你的纸上画一画或借助小棒来代替苹果摆一摆。请一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苹果实物图。

3.提问该同学: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

生:最多可以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5个5个分,最多可以平均分3个5(学生结合自己分的苹果图操作分析讲解)

4.师:有没有小朋友没有分就知道答案的?

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5×()<16,小括号里最大能填3,所以最多能分给3个小朋友。生2:直接用3×5=15,可以知道16里面最多可以平均分完15个。

5.完成题目:现在我们回过来看,该怎么来填呢?

出示:一共有16个苹果,每人5个,最多可以分给(3)人,(还多了1个)。(黑板苹果图片演示时着重说上这一句)

(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并动手操作分苹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体验,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分的过程,使学生从自己的动手操作中自然内化对3×5=15含义的理解,从而理解“最多可分完几个”的过程,形成一个形象的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这些动手操作平就分小棒,来进一步理解除法和余数的算理,从形象直观中提炼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算理。相信学生对于有余数除法的算理不会仅仅停留在记忆法则的基础上了,而是真正对这个算理有了一个基本的推导与理解,而我觉得这不仅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教给孩子的数学知识,而更是一种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渗透。这也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研究探索的途径。

2、重视口算和估算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有人说:如果笔算是一幢高楼的话,那么口算就是这一座高楼的一砖一石。其实很多时候,小学数学课程里的相加减乘除,以及以后要学习的乘方、开方,有什么能离开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等这样的基本口算呢?而且口算也有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功效。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口算的形式可能会出现过于单一的现象,每天就是练习口算本中的训练题,对于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是没有帮助的。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在口算训练过程中的形式上要创新,在训练的时间与空间上要积极拓展,把口算训练可以放在家里与家长一起来完成。如当一年级小朋友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玩色子”小游戏来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训练,又如当二年级学生学完了“表内乘除法”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在家里玩“算24点”的游戏,也可以在班级中同学间进行。这样将原来枯燥无味的口算训练与学生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同时“加强估算,淡化笔算,引入机算”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在计算教学中要加强估算应用的广泛性。

例如:很多时候数学课上的估算老师们更喜欢把它放在如:买上衣每件48元,裤子每条33元,如果买一套这样的衣服,带100元钱够吗?等等类似的生活中的应用题里。其实在我们的计算课中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好好利用这个估

算。比如:在教学除法试商就是在利用估算;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计算前先进行估算的良好习惯,然后将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发现计算的错误及时改正;而且估算可以加强学生的数感„„很多计算都在无形地运用着估算。看来估算在计算教学中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方,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利用它。

3、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

(1)组织比赛。

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学习了两位加两位数计算以后,我便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计算比赛。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以平时十倍、百倍的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试卷;成绩出来以后,成绩好的学生春风得意,而那些失误的学生是懊恼万分,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再认真一点检查。

(2)开火车。

低年级练习口算的时候,大多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玩的乐趣,又使知识得到巩固,那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甚至在玩的过程中,更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4、在错误中不断提升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

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也因此,课堂作业我总是坚持进行面批,每每批到错题,我常会多问学生一句:“来,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却往往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看不出来,你让我重新算一遍吧!”看来,有些学生还是不善于进行检验。针对这一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该注意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的指导;碰到错题了,要追着问一句:“错在哪里了?”要求学生在原题上找出错误,找不出来,就师生一起找;同时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

5、有效的练习

很多时候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学生掌握计算能力,更多的是采取题海战术,奉信熟能生巧的教条。这样的思想其实在一部分人的心目是根深蒂固的,很多时候会觉得算理、法则都学了,接下来就是学生不断地练了。其实,现在大家都讲究一个效率,所以我们也应减少学生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其实练的多,不如练的巧,练的精,也就是需要有效的练习了。有效的方法有很多,我个人比较喜欢针对性地训练。这个针对性的训练我觉得应该这样来考虑: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使计算多样化并进一步优化计算教学。2.对于学生要有针对性,优生和非优生的不同针对性。在很多时候部分学生对于此类计算已不成问题,那么对于他们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去掌握其他类型的计算了。3.提倡同类题

目有针对性地精练。不需要同种类型的题目反复练习,可以多运用变式练习进行强化,甚至寻找每种类型的典型或最具陷阱性的练习。

三、计算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1、合理设置计算教学的目标

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求新求全求深,重视了过程学习,却忽视了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导致了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反而影响到算理和算法的掌握,不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正确区分计算与问题解决的情境

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让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更多地应服务于计算教学的教学内容,服务于计算教学的目标,有利于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否则只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即使是需要情境的也尽量要注意简洁,只要蕴涵知识结构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算理的理解与算法的探究中。

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长的过程。计算教学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问题设计中要遵循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也只有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4、找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衔接点

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发展。但一味强调算法多样化不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所以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算法进行适当的优化,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教师必须在材料的呈现和教学预设中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努力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有了充分的体验,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才能得以顺利衔接,从而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应该从计算教学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为低年级的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我们该为此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中“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作者:刘意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04年12月第1版。

3.《小学数学教学论》周玉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99年4月第1版。

第二篇:浅论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论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新安街小学

孙科强

【摘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目的训练来形成学生的计算技能,这使得学生对计算产生“敌对”情绪,计算正确率得不到有效提高。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活跃起来了,但由于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1.在研究中学习。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学中,学生已经熟

练掌握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在自主探索,研究学习中掌握。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好小数点的位置,这同样也是笔算教学的重点。

在例1的教学中,我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计出结果,让学生对理解笔算方法提供支持,再让学生主动的探究笔算方法,联系已有的知识探究小数点的位置,从而主动构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中,我先出示标有长、宽数据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再相机提出求房间面积的问题,列出算式3.6x 2.8。学生列完算式后,就会迫不及待的算起来。我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用算你知道这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吗?”学生沉思了一会儿,纷纷举起手来,得出以下几种答案:①面积大约在6—12平方米之间。②面积大约在9平方米左右。③面积大约在10平方米左右(3.5×3或4×2.5)。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学生能很快估算出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个估算过程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帮学生复习了整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次,为学生正确探究出小数点变化规律打好了基础,从而为学生主动构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供了支持。

接下来,我马上提问:“这个房间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马上想到用竖式计算得出精确的结果,然后提醒学生对照估算的结果,得出房间的面积是10.08平方米。最后,我让学生计算“试一试”中阳台的面积(2.8×1.15),对照例题的计算过程,出示以下三个问题:①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②“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③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讨论研究,得出结论:小数与小数相乘时,如果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就要在乘得的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探究,从而主动构建了新的计算方法。

2.在生活中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我们教师应努力营造生活场景,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材中,计算例题的呈现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深刻的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计算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对例1进行了改编。小明买了一个讲义夹4.75元,小丽买了一本笔记本3.4元。小华算了一下,他们一共要花5.09元。小亮算了一下,他们一共要花8.15元。他们到底哪个算得对呢?你能帮帮他们吗?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很快就知道小华算错了。还有的学生没有计算,也知道小华错了(一个讲义夹4.75元,一本笔记本3.4元,一共7元多了)。接下来,我让同学们思考:小华为什么算错了。同学们通过交流得出,小华在计算时把末尾对齐了。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应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通过这样的改编,教师联系了生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使原本抽象的计算法则变得生动起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泼。由此可见,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注重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

3.在游戏中学习。

(1)开火车。

低年级练习口算时,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

(2)组织比赛。

中年级练习计算时,多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在比赛时,会以平时十倍、百倍的仔细检查自己的试卷。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

(3)学生出题。

高年级练习计算时,多采用学生出题的形式。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容易出错的计算题型。让学生自己出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4.在错误中提升。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但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极小的错误,经常出现,却不易发觉。我们老师不能忽视这些小错误,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关键之处。因此,批到错题时,我会问学生:“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经常有学生愣在那里。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检验方法。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检验方法的指导:当进行计算检验时,首先看题目有没有抄错,然后看有没有简算,最后看计算对不对。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再出类似的三道题目进行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加强。

5.在对比中升华。

有些学生在学了简便计算后,不管碰到什么样的计算题目,都想方设法地进行简算。从而许多学生为了简算而简算,形成思维定势。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64+36×5,学生很容易先算64+36,算出结果是500。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类计算时,应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避免思维定势。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同时出两道题目:64+36×5,(64+36)×5。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明白,前面的一道题目

不可以简算。在进行四则混合运

算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易错题型,在课堂中多出一些与易错题型相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计算算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6、利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计算教学中以竞赛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要竞赛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而且对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处的。例如在对20以内加减法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口算卡片竞赛,利用软件进行竞赛,看谁的速度快。通过这样一设计,学生的学习劲来了,在竞赛过程中你追我赶,看谁计算速度快。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及字母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竞赛前我设定了竞赛规则,同学们根据规则进行创作,然后小组评出最佳口算能手。在竞赛的方式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以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主动进行创作,能独立地解决学习问题,同时在小组评选时,同学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竞赛中不断进步。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幸潭.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新课程(教研).202_(06)[2] 杨红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2_(01)[3] 徐峰.优化计算教学 培养思维品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2_(10)[4] 杨光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用化初探[J].成功(教育).202_(06)

第三篇: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教学的起始阶段,重点和难点,而且是促使学生顺利、准确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是6—8岁的儿童,其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也有较快的发展,而且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对于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易引起注意;在记忆方面以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想象活跃,并表现出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以具体思维为主导,动作思维也很常见,尽管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它必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具体性、形象性、情绪性、动作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新课程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很大,而识字教学也比较枯燥。如何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使之学的轻松、愉悦,提高识字的有效性呢?在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应用了以下方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知世界,渴求吸纳科学文化知识,探求真理的心里倾向。它表现为学生对一定事物或某想活定的 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学习兴趣不仅 对学生认知汉字的形、音、义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引发和保持注意,启发想象,拓展思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态度的形成。这就启示我们想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

1、明确识字意义:激发识字的强烈欲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柱和动力,还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渗透、辐射和驱动作用。为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明白这些“大道理”,我用包含激情的语言对他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吗?许多是从报刊和书上来的,如果你们识字较多而且会认字,自己就能读到许许多多优美的故事,还能拿起笔来自己编写故事呢,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来阅读呢!”听到这里,孩子们露出兴奋的笑容。我接着说:“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汉语热,数以万计的人在识汉字学汉语,还有许多外国人来我们中国学习汉字汉语呢,在将来,汉字将会在全世界流行,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好汉字呢?”“是——”学生们响亮的回答足以说明他们初步明确了汉字的意义,而且识字的强烈欲望也被激发。

2、讲有关汉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汉字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在我们历史上,有许多人利用汉字演绎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穿插一些讲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合”字,我对学生说: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听到“故事”二字,顿时神情更加专注。我接着讲到:三国时,魏国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叫杨修。一天,曹操与群臣一起商议国事,有人送来一块大点心。看到鲜美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见曹操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个“合”字。杨修一见很快会意了,拿起点心吃了一块,接着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学们,你们知道曹操写的“合”字是个什么意思吗?聪明的孩子立刻反应过来:“合”是由“人”、“一”、“口”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类似这样短小的故事确实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采取多种途径:调动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鱼”,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增强汉字的趣味性: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

汉字具有表音、表形、表义的特点,是音、形、义三者有机的整合。根据汉字这些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趣味识字发来学习汉字,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如“六”就像两只小蚂蚁抬着一粒米;“床”字的广字头就像蚊帐,下面是个木头做的床,睡上去很舒服,还不怕蚊虫来叮咬;又如“安”字,宝盖头像房顶,下面的“女”字,说明女孩子在家很安全;再如“国”字,口子框代表一个大大的国家,里面的玉说明这个国家很富庶呢!

依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还可以运用图画和动作来记忆。如“日、月、水、火”等等象形文字是可以利用图画来进行想象性识记。“人、大、中、呆”可以用人体动作来识记。在教“呆”字,我做了个动作给学生看,站着不动 像根木头,张大嘴巴不说话,而呆望着学生,让他们说说这种样子给人什么感觉,并让学生也试着做一下,他们觉得挺有趣,领悟了该字的含义,于是纷纷模仿也很快牢记了这个汉字。

在教学《春天的色彩》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副美丽的画面: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又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接着,我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尝试着编创小诗,让孩子们边想象边读,这样一来,枯燥的词语变成了一副美好的图画,在这样美的氛围里孩子们也识到了字,认到了词。

四、激励超越自我:创新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

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五、适度竞争:启发学生识字的情趣

适度竞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判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更清楚的正视自身的不足,以便自我激励和自主努力。这里所指的竞争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部件、笔画等方面进行分析,讲明分析的方法,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汉字分析,并以小组进行比赛。在讲明了一些汉字的意义后,我便要求学生每人拿出纸笔组词或口头造句,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的词多而正确,或能用自己组的词造句。同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和启发引导,纠正学生易犯“同音代”错误。利用这样经常性的创意思考开启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达到了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愿望和教学目的。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并乐于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充分享受识字带来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教学实践论文

标题:

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有效性教学

姓名:玉鸟兰 邮编:530204 电话:*** 地址: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华灵小学

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有效性教学

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华灵小学

玉鸟兰

[摘要] 阅读的基础是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识字教的效率,应倡导利用儿童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会学”。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拓展识字资源,寓识字教学于生活实践中。教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逐步养成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果。

[关键词] 小学汉字教学 识字兴趣 识字能力 课外识字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丰富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一、增强识字趣味,提高识字效果

(一)启发想象,激发识字的兴趣

汉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书写符号,其区别于表音文字的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汉字的字形符号有表意功能,字形与字义往往有直观的联系,针对汉字“据形索义”这一点,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打开想象的大门,大胆地说出自己记忆的方法,在学习“燕”这个字时,老师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燕”字就像是一只小燕子,“ ”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翅,“ ”是燕尾,这样的方式简单又有趣,易于学生接受。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画画识字等,这样,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提高了,所学的字也能牢牢地记在脑袋里。

(二)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1、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字。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以灌输式的方式教学生字,无疑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了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还学生主动权,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猜谜等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多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需要老师的表扬鼓励,因此还会有出色的表现;反之,则会导致他们注意力分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你真棒!”“你进步了!”这样的评价都会在无形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学生的兴趣有了,还得把生字正确识记下来,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

(1)联想形象识字。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就成了一副图画。利用这一点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这样,不仅巩固了记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2)比较联系识字。在生字中有很多形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示,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单人旁,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3)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跑”,先想想跑的动作,然后做一做,学生自然就能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习热情也很高。

(4)借助顺口溜。遇到难、易错的字,可以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5)游戏巩固识字。学生学过的字很容易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主动识字。如:在学习生字后,设计一个“摘苹果”的游戏,把所学字的字写在苹果上,要求学生摘下苹果读出生字,读准乐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快速思考的能力。

二、拓展识字资源,提高识字效果

(一)寓识字教学于学生相互交往的活动中

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同学的名字大多是通过读音,真正通过字认识别人姓名的学生很少。因此,教师可以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姓名制作成卡,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1分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并把介绍过的孩子的姓名卡片贴到班里的识字角上。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有主动去了解这些名字的意愿。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去认识自己父母长辈的名字,向同学做介绍,这会提高识字效果。

(二)寓识字教学于生活实践之中

1、寓识字教学于学校环境中

一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这个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认识校园环境,认识各种树的名称,认识学校的校训,宣传窗里的字、标语、专用教室的名字等。在教室里,可以精心布置,在墙壁上开辟一个生字乐园,让学生多于生字见面,创设良好的识字环境。

2、寓识字教学于社会环境中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的习惯,对生字认识有很大帮助,在家中,让学生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让学生看标语读店牌;在商店里让学生看包装,这些随处都可进行的阅读活动,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识字的好处。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认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认识了生字,并巩固了已学的字。

3、寓识字教学于课外阅读中

为了学生的识字,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让他们在阅读中认识生字,也可以将生字制作成卡片,随时拿出来读一读,认一认,不断巩固这些生字。但实施识字教学于生活实践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积极评价学生识字的态度和成效,让学生主动识字。教师必须无条件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成功的能力,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在识字速度和能力上的差异。小学生在识字方面,记得快忘得也快,这种现象很正常,教师不可指责:“你怎么连这个字都记不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赏识学生:“真不错,你今天又和一个字交上了朋友!”在此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想办法,怎样记住更多的生字,要多抓住和创造学生和汉字接触的机会。

第二,生活中的识字贵在持之以恒,决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应充分重视生活识字,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结合识字教学进度,不断添加激励因子,促使生活识字持续深入地开展。在课堂上及时反馈,肯定生活中已认识的字;组织多种评选活动,如评选“识字大王”等;举办各种展示活动,在教室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与家长的多交流。

三、渗透识字方法,让学生自学认字

在平常地识字课上,教师还应渗透一些识字地基本方法。

(一)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蚂”是蚂蚁的“蚂”,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表音,整个字读“mǎ”。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二)增减笔画法。

找到形近字的差异,利用熟字减少识记新字的难度,例如:先教“日”再教“目”,先教“今”再教“令”,让学生明白后者只不过比前者多了一笔;先教“乒”再教“乓”,先教“鸟”再教“乌”,让学生明白后者只不过比前者少了一笔。

(三)趣味法。

利用汉字中某些字的笔画只有细微变化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新的汉字。如:“甲”和“申”、“天”和“夫”、“凤”和“风”等字。前后的字虽然笔画只有细微区别,但字义却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反差,通过字形的微变,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四)重叠法。

利用汉字中许多合体字是由独体字或部件重叠构成的规律,让学生快速学习汉字。如:“从”、“磊”、“羽”等字,学生在学习此类字时,先让他们学习独体字或部件,等他们头脑中有了清晰的印象后,再将其重叠,学生会感到有趣、易学,接着转移到字的音和义上,加速识字速度。

(五)查字典识字法。

字典是以字为收集对象,并对字的读音、写法、意义和用法进行解说的工具书。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有力工具。

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以是四人小组合作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说说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识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碰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地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摘 要:口语交际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发展孩子们活泼外向的性格,这些是国家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要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把口语交际当成自己工作的重点。关键词:口语交际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将低年级的说话、听话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

我是一位年轻的小学教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所以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仅就我的工作经历,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在实践中关于提高低年级口语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之所以优越于其他灵长类动物而独立进化为智慧生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发明了语言,使大量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并且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又促进了人类智力的提高。而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无所不在地渗入生活,各种电视语言、网络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对我们的母语造成一定的侵袭。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们准确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关系到汉语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另外,口语交际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发展孩子们活泼外向的性格。

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从我与学生的交往当中,深切感受到低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与个性特点。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却又意志力差;喜欢模仿,喜欢攀比,表现欲强;思维简单直白,智力发展有限,有时候答非所问,甚至不理解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交流能力有限,有时甚至无法组成完整的话,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千言万语只在心中,却无法说出口”,因此有时会很着急,甚至是说不出话;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在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评价,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很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绪!

要真正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并为学生量身定制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低年级的老师尤其要求具有非常大的耐心,要懂得循循善诱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均,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口齿吃力,老师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敏感,只能多多表扬,多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批评孩子们。不能过于着急,有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所以学生们一时学不会没关系,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喜欢说、坚持说、有信心说的心态。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话题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好的情境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敢说,爱说,乐说。口语交际决不是空中楼阁,创设的情境必须在学生的认知能力之内,有生活的体验,他们才真正有话可说,而且口语交际教学的成果也能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才能真正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

(二)自由谈话、巡视指导

口语交际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说,所以老师能少讲就尽量少讲。在创设情境和规范性语言指导完成之后,要空出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交流、自由谈话。老师不要担心学生们的纪律,其实口语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们说话的兴趣和能力,是重在说,而不是说什么。然后老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适时给予孩子们帮助。低年级学生发展不均衡,会出现有的学生很健谈,有的学生却相对比较沉默。巡视的时候,老师当注意关心这些话少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了解他们不说话的原因,如有必要,还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谈话中。要照顾学生的感受,有一些学生可能来自乡村,普通话基础较弱,而且生活阅历较少,所以有时候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题和创设的情境并不为他们所理解,所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谈论别的话题,如今天午饭吃了什么呀?最喜欢吃什么呀?最近学会了什么新游戏呀?交到了哪些新朋友呀等等。只要让学生们多于开口说话,就是一种教学的成果。

其实我个人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培养学生们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这种性格可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人生。对于他们人格的健全,以后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的时候,应有意将性格培养也纳入其中。

四、生活实践与拓展

口语交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都时刻进行着的,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注意引入到生活当中。低年级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老师交给的任务都乐于完成,所以语文老师不妨在每天放学时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口语作业,如跟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学校里的环境,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某一位老师,或是介绍一下在学校里学到的新的课文或是刚学会的游戏,介绍一下学校里刚结交的朋友,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关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由于阅历少,才疏学浅,难免挂一漏万,有所疏忽,还望各位前辈、同行不吝赐教,给予指点和修正。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TOP